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IS技术协议

SIS技术协议

目录

第一章总的要求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6)

第三章标准和规范 (8)

第四章技术规范 (11)

4.1总则 (11)

4.2 网络设备要求 (13)

4.3 SIS软件要求 (20)

4.4 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22)

第五章采购设备需求及供货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一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供货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一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交货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试验、验收和演示...............................................................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设备(检验)、性能验收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卖方现场技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设计联络会议(DLM) .............................................................错误!未定义书签。各单位人员联络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的要求

1.1总则

1.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工程采用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SIS),提出了技术和有关方面的要求。

1.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与之有关的规范和标准。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经过实践验证的SIS系统。

1.1.3 如果卖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协议提出差异,则意味着卖方完全响应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卖方提供的SIS系统应完全满足本技术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招、投标文件及相关澄清文件与技术协议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1.1.4 卖方应具有SIS在国内外同等级机组、同等功能规模的电站的成功工程应用业绩以及工程调试指导的资格和经验。

1.1.5 卖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公式、使用手册、设计说明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所有交换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及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

1.1.6 SIS所有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及系统所有发布信息均采用中文。

1.1.7 合同谈判将以本技术协议为蓝本,并列入买方认可的技术差异,经修改后最终确定的技术协议将作为合同的一个技术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双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补充文件等也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1.8 合同签定前后,卖方应按照买方的时间、内容、深度要求提供其所需的设计资料,并按买方施工和设计进度要求随时修正。卖方提供资料的时间和深度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将作为罚款的考核条件之一。

1.1.9卖方在整个工程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应为本工程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指定

各项目的负责人,未经买方同意卖方不得随意更换指定人员。

1.1.10 卖方要与买方一起协调SIS和MIS的功能规划、数据规划及应用接口。

1.2卖方的供货范围和工作范围

1.2.2 卖方的工作范围

1)按照机组运行要求、本SIS技术协议的规定和适用的工业标准,设计并组态一套完整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2)全面负责其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内部及设备之间连线的设计和接线。并负责完成SIS系统和其他系统通讯的设计和接线, 负责连通连接SIS系统的所有通讯接口,并代表买方参加上述系统及MIS系统的设计联络会。与SIS接口的控制系统和设备有(不限于以下系统和设备):

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2套);

水、煤、灰网络集中监控系统(1套);

锅炉烟气脱硫监控系统(2套);

电气网控计算机系统NCS(1套);

电网调度系统RTU(1套);

汽机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TDM(2套);

炉管泄漏监测系统(1套);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1套)等。

同时预留可扩展的二期(2*600MW)两台机组DCS、脱硫、(水、煤、灰)系统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的接口及2台600MW机组炉管泄漏监测系统、汽轮机故障诊断系统接口。

卖方承诺接口的型式和数量能够无条件满足买方对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的要求。

3)进行SIS软件的编程、调试和技术服务,达到本SIS技术协议规定的全部功能要求,并负责协调完成由其它厂家提供的应用软件功能模块的调试及投入使用。

4)在制造厂内运行、测试和演示本技术协议对SIS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进行这种仿真测试和演示时,由专职进行这种测试和演示的专家、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采用必要的测试设备和仿真机实施。

5)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按时发运SIS系统。

6)根据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向买方提供安装施工图以及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系统二次开发所需的全部图纸、资料。

7)完成通电启动和调试服务,直到所供SIS能达到全部功能要求,并保证系统可利用率达到99.9%。

8)根据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向买方提供SIS优化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文件,并培训买方的运行、维护技术人员,使买方具备组态、编程、维护、修改和调试SIS系统的能力。

9)SIS总接地应能直接接到电厂电气接地网上。买方不接受需设单独接地网的SIS。卖方设计SIS接地方案并实施。

10)卖方为完成上述工作应与和SIS接口的其他系统(包括MIS系统)的供货商协调,并完成相关的接口(包括接口硬件和软件)工作。

11)应用软件开发采用如下方式:买卖双方组成联合开发小组。进行程序设计时,卖方要完全响应买方对程序的要求,以使程序满足买方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流程要求,保证系统软硬件适合买方的现场实际和工作需要。

1.3 买方的供货范围和工作范围

1)所有基础、埋件、地脚螺栓和灌浆。

2)提供有关的基础资料及必要的说明。

1.4 卖方的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至少提供以下资料、服务:

1)SIS系统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的设计方案、拓扑结构、系统说明、

系统性能、子系统功能及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并提供MIS、主机DCS、脱硫DCS、水煤灰网、TDM系统、炉管泄漏监测系统、NCS系统、厂用电监控系统等控制系统与SIS接口部分的技术要求(软、硬件要求),向买方提出同SIS有关的MIS网络建设和配置建议。

2)SIS系统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等;

3)工程实施组织计划,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及保证体系,

调试、验收方案与技术服务条款等。

4)本技术协议中所要求的其它说明、资料等;

5)提供开发规范,以便电厂今后的其它应用能便捷地获得SIS的实时

数据和历史数据;

6)完成每台机组可通过WEB主页访问的现场系统画面;

7)在执行合同过程中,随着工程设计进程和技术资料的逐渐完善,在

硬件、软件冻结前,买方对SIS过程I/O信号及功能要求的变化,卖方应及时更新。在SIS硬件冻结后,仍可控制在总点数的5%范围内变化而不发生费用问题。各软件在投入正常运行一年内,买方对软件功能要求的变化,卖方应及时更新。

1.5 买方对本技术协议拥有最终解释权。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机组的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均为国内设计制造。

机组控制方式

采用机、电、炉、网控集中控制方式,2 台机组设一个控制室。

2.2机组及系统

2.2.1 锅炉

2.2.2 汽轮机

2.2.3发电机

2.3主设备及工艺系统特点

2.3.1机组带基本负荷并具有变负荷调峰能力。定压运行,也可采用定—滑—定方式运行。

2.3.2主蒸汽及主给水系统均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配置三台50%B-MCR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2.3.3锅炉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磨直吹式制粉系统。配三台双进双出磨,其中三台均为运行磨。风烟系统为双风机系统, 采用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3.4热力系统采用单元制。

2.3.5汽机排汽采用直接空冷系统。

2.3.6汽机旁路系统为:40%B-MCR,高低压二级串联旁路系统。

2.3.7 两台50%BMCR容量、定速、电机驱动、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

2.3.8 两台50%BMCR容量、定速、电机驱动、离心式液调一次风机

2.3.9两台50%BMCR容量、定速、电机驱动、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

2.4 机组控制方式及控制水平

2.4.1 机组控制方式

本工程2x330MW直接空冷机组采用在单元控制室炉、机、电、网控集中控制方式,燃油泵房、直接空冷系统、全厂空压站控制系统的监控在单元控制室完成,两台机组合设一控制室。全厂辅助车间采用煤、灰、水集中控制方式。

2.4.2 热工自动化水平

2.4.2.1 本工程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可控制性,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机组以键盘操作及LCD显示作为机组监控的主要手段,配以少量的数字仪表和工业电视及必要的后备硬手操设备,在单元控制室对机组的监视控制能够达到:

a. 在就地运行人员的配合下,实现机组的启停。

b. 以LCD和键盘为监视控制中心,实现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

c. 实现异常工况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

2.4.2.2 采用微机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单元机组五个系统的功能: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DAS)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顺序控制系统(SCS):包括SCS(B/T)及SCS(G/A)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汽机旁路系统(BPS)

2.4.2.3在单元控制室里,LCD/键盘是用于监控和管理机组的主要设备,当DCS 或LCD系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时,为了确保机组安全停机,设少量的独立于DCS 的后备硬手操设备。

DAS系统不重要的信号买方要求采用远程I/O,由卖方负责采购。

2.4交通运输

2.5工程计划进度

定于2008年3月开工,第1台机于2009年10月投产,第2台机于2009年12月投产。

第三章标准和规范

本技术协议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买方发出本SIS定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若发现本技术协议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卖方应向买方指明。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卖方所提供的整个系统必须符合下列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版本。除下列标准外,卖方可在投标书中提出自己另外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但需经买方确认。

3.1.1《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

3.1.2《计算机开放系统互连国家标准》

3.1.3《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国家标准》

3.1.4《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

3.1.5《计算机图形国家标准》

3.1.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3.1.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3.1.8《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3.1.9《能源部电力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3.1.10《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3.1.11国家经贸委《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3.1.12《CAD电子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档归档和档案管理部分)》

3.1.13《电力工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3.1.14《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3.1.15《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

3.1.16《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3.1.17《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3.1.18《电力设施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

3.1.19《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1.20《磨煤机试验规程》

3.1.21《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1.22《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

3.2 国际标准

卖方提供的整个系统(含硬件和软件)还必须符合下列国家和标准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最新版本和相关的工业事实标准的最新版本:

3.2.1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3.2.2ANSI/IEEE 488

3.2.3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3.2.4ANSI/NEMA ICS6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3.2.5ANSI/NFPA 70

国家电气规范(美国防火协会(NFPA))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3.2.6EIA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RS-232_C 、RS-485、RS-422)之间的接口标准(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

3.2.7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3.2.8IEEE802.X

在数据通讯中,由IEEE推荐的一种标准,用于处理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3.2.9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美国仪器学会(ISA))

3.2.10SAMA PMS 22.1

仪表和控制系统功能图表示法(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AMA)) 3.2.11Standard for Steam Surface Condensers,1995(热交换协会(HEI))3.2.12TCP/IP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3.2.13UL 1418

电视用阴极射线管防内爆

3.2.14UL 44

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

3.2.15其它相关的标准

第四章技术规范

4.1总则

4.1.1卖方提供的SIS系统为全厂实时监控系统,既要满足本工程(2×330MW)的需要,同时要兼顾扩建工程(2×600MW)机组建成后可在本期SIS基础上能够进行相应的扩展,扩展后所需的硬件不在本期考虑范围内,如果买方需另外增加软件功能模块,卖方需配合实施。

4.1.2如买方在运行中发现卖方所供SIS系统工程设计不满足或低于本技术协议的技术条款,买方有权要求卖方修改或增加。为此引起的一切费用由卖方负责。

4.1.3要留有能实现机组之间负荷经济分配的(包括实现根据负荷曲线自动优化分配各机组负荷)的扩展能力。

4.1.4SIS系统记录的原始信息和二次处理后的信息经买方授权后都应能向MIS网发布和开放。

4.1.5卖方提供的SIS应完成本技术协议规定的将各实时工艺系统的画面、趋势显示到各个站和终端等功能,并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以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4.1.6卖方提供一套完整的用于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通讯传输介质、通讯接口(包括软件和硬件)、附属设备、专用工具设备等。主要硬件设备应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卖方提供的系统硬件采用有现场运行实绩、成熟可靠的硬件。

●硬件的种类和尺寸规格尽量少,以减少备件的范围和费用支出。

●设备根据安装地点的不同具有足够的防护等级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

在各种

现场环境和各种干扰环境下正常地工作。

●具有完备的自诊断功能,硬件故障给出报警提示。

●系统在接口机上采取数据缓存措施,防止各控制网络在实时信息数据库故

障、系

统网络故障或其它故障时上传数据的丢失。

●电源故障属系统的可恢复性故障,一旦重新受电,系统能自动恢复正常工

作而无

需运行、管理人员的任何干预。

●对网络上某一计算机设备的切除、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影响其它处设备

的正常

运行。

4.1.7SIS系统网络应采用至少1000Mbps的以太网作为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的主干媒体。并配置相应的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控制系统接口设备、实时数据库服务器、过程管理应用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磁盘阵列;基于集群系统的存储策略;计算机终端设备及实时数据库软件;过程管理软件包(实时数据库不仅应与各硬件设备实现通畅可靠的接口,而且应与各种应用软件有可靠的接口,使实时数据能够顺利地为应用软件所用,而不影响系统的实时性,以完成全厂主辅生产过程的统一协调、管理。SIS硬件及构成的系统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应绝对防止由于SIS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不完善而影响生产控制系统。

4.1.8SIS系统应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

4.1.9SIS的设计应采用合适的网络配置和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使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部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4.1.10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由各种功能软件以实时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完成。

4.1.11系统备份及防病毒

SIS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人为的破坏和SIS实时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丢失。为保证SIS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少应保证:SIS网络必须对任何客户访问及数据流向做到完全控制;

SIS网络的核心交换机的所有部件必须是全冗余的,所有交换机的全部部件应能热插拔替换;

数据库服务器必须具备快速的双机在线切换功能,切换时间≤1分钟;

完全禁止任何客户直接访问SIS系统所有服务器的物理硬盘存储器;

系统做任何备份时应不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更不允许服务器停止工作来做系统备份。

4.1.12整个SIS的可利用率至少应为99.9%。

4.1.13卖方所提供的SIS应结合工艺系统和机组特点进行设计,是专用于本工程的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随着工程设计进程和技术资料逐渐完善,买方对SIS系统功能要求的变化,卖方应及时更新设计而不发生费用问题。

4.1.14卖方提供的设备,其质量标准应一致。要求机柜尺寸、颜色、外形结构相同。各设备(如交换机、服务器、客户机等)的外形及颜色至少在风格上应统一。预制电缆插件应连接可靠并可承受一定的外力。机柜尺寸为600(宽)×900(深)×2100(高),颜色为RAL7035或黑色。

4.2 网络设备要求

SIS系统网络满足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并能保证与SIS系统相连的现场控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网络提供与MIS系统安全隔离的措施,隔离措施不影响MIS系统对SIS的访问性能。主要网络设备采用冗余配置。

系统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结构具有可扩展性,网络采用1000Mbps以太网技术。主干网的通讯速度不低于1000M,主干网到下层控制系统的连接通讯速度不低于100M。主干网和室外网络的通讯介质采用光纤或屏蔽双绞线,网络连接设备根据需要和功能不同选用,卖方在系统网络拓朴图中要详细表示出所有本系统网络设备的硬件配置,并在供货清单中列出其型式规范、性能、产地。网络通讯协议采用工业标准的TCP/IP协议或MODBUS协议等。

网络不存在瓶颈问题,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划分和设备配置保障网络安全并实现网络的均衡负载;交换设备的端口有一定的余量,以满足一定的冗余设计要求,对于敏感环节进行冗余链路连接。特别要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实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通过专用路由器和网络隔离装置与外部网络连接,确保整体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4.2.1 交换机

主交换机配置数量:2台,主交换机支持100MB和1000MB双绞线、1000MB 光纤模块。具有1000MB交换机所要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组态灵活性。交换机带有冗余电源、冗余风扇。支持热插拔,可在线更换设备部件。根据数据流量,确定合理的交换容量和接口类型,接口数量,设计合理的数据流向和路由交换方案,提供丰富的网络接口和必要的扩展能力。

网络中心设备的配置具有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核心交换机应该是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模式三层交换机。采用背板交换,有各自独立的交换引擎。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自由配置。最多支持48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其中32个千兆以太网端口通过介质模块扩展实现,另外的16个端口为固定端口,其中8个为千兆双绞线(10/100/1000 Mbit/s)端口,另外8个千兆双绞线与千兆SFP(100/100Mbit/s)端口为可互换Combo端口。支持以太网(10Mbits/s)快速以太网(100Mbits/s)千兆以太网(1000Mbits/s)各种传输速率,同时也支持包括双绞线、单多模光纤的多种传输介质。支持HIPER-RING环行结构等各种冗余连接方式。核心交换机和二级交换机均采用赫斯曼交换机。

4.2.2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

配置数量:2台(选用IBM X3850).实时数据库服务器是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基础运行平台,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形式并与磁盘阵列柜(含冗余控制器)及其软件组成容错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速度的服务器系统。通过千兆以太网卡与网络交换机相联,以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服务器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先进的数据压缩方式,用于保存所有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提供数据备份手段。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具体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

●INTEL Xeon架构服务器专用处理器,主频至少为1066MHz;

●CPU: Intel Xeon双核 2.4 GHz CPU,高速二级缓存≥6MB;

●内存:8GB;

●硬盘:146GB*2 SAS(RAID1);

●光驱速度: 24X Max;

●网卡: 2块1000MB 光纤网卡;

●电源:冗余电源;

●风扇:冗余风扇。

具体配置如下:IBM Series X3850 M2:2*Intel Xeon Processor 7330 (2.40GHz/6MB L2 Quad Core), 1066MHz FSB, 4-SMP, 8GB,2* HS 146GB SAS, 2*Memory Card, Light Path, Combo, 2*Giga Ethernet, 4U, RSA II , 2*1440w,2*4G HBA卡。

4.2.3共享磁盘阵列

实时数据存储系统的具体要求:

配置数量:1台。实时数据存储系统应建立双主机热备份及共享磁盘阵列系统,其中磁盘阵列应该是双电源、双引擎、支持RAID5,全冗于设备。

●可支持驱动器数量最多10个光纤通道驱动器(146.8GB);

●硬盘:采用SAS硬盘,硬盘容量根据数据量和保存时间选取,但硬盘

RAID5冗余后的容量不小于400GB、10000rpm,支持热插拔;

●电源和风扇双冗余,热拔插。

共享磁盘阵列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选用IBM DS400):

1 容量≥6*146GB

2 可支持硬盘数量≥10

3 数据传输率≥320MBps

4 电源和风扇冗余电源和风扇,支持热拔插

5 RAID控制器RAID 控制器支持 RAID 级别 0、1、5、10

4.2.4 WEB服务器

配置数量:1台,整体配置和相关性能指标与4.2.2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相同。

4.2.5 应用服务器

配置数量:1台(IBM X3650),承担实时数据处理、性能计算、耗差分析、负荷经济分配等任务,具有性能强大、运算速度快、连续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

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

●INTEL Xeon架构服务器专用处理器;

●CPU: Intel Xeon双核 2.0 GHz CPU,高速二级缓存≥2MB;

●有效单机磁盘容量至少 >=80GB;

●光驱速度: 24X Max;

●网卡: 带2块100M/1000MB自适应网卡;

●电源:冗余电源;

●风扇:冗余风扇。

具体配置如下:IBM Series X3650:Xeon EM64T Quad-Core Intel Xeon Processor E5405 (2.0GHz 12MB L2 1333MHz 80w), 2*1GB, 146GB 15K 3.5" SAS Hot-Swap HDD, 2*100M/1000M Ethernet, Light Path, CD-RW/DVD Combo, 2U ,2*835W Power。

4.2.6 接口站(与接口数量匹配)

配置数量:8台,选用研华工控机IPC-610。

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

●Intel Pentium IV Xeon CPU主频≥3.0 GHz;

●内存:≥2GB

●硬盘≥160G;

●网卡 10/100M X 2LAN

接口站一共配置两台显示器,并能实现方便的切换。

4.2.7 值长站

配置数量:2台,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

●Intel Pentium IV CPU主频≥3.0 GHz;

●内存:≥2GB;

●硬盘:160G;

●光驱速度:24X Max;

●10/100M双端口冗余网卡;

●液晶显示器统一采用三星2443BW系列产品,分辨率至少为1600x1280,

并带操作键盘和鼠标。

4.2.8 系统维护站

配置数量:1台,配置不低于如下要求:

●Intel Pentium IV CPU主频≥3.0 GHz;

●内存:≥2GB;

●光驱速度:24X Max;

●10/100M双端口冗余网卡;

●液晶显示器统一采用三星2493HM系列产品,分辨率至少为1600x1280,

并带操作键盘和鼠标。

4.2.9 打印机

卖方提供3台网络激光打印机,其中一台为A3彩色激光打印机用做画面打印,型号为HP5550 A3,1台A3黑白激光打印机分别用做报表和报警打印,其型号为HP 5200 A3,1台A4黑白激光打印机,型号为HP LaserJet 1008。A3打印机在整个网络系统上共享。

4.2.10 电源

买方提供两路交流220V±10%,50HZ±1HZ的单相电源,分别来自低压厂用母线段,,卖方电源柜能同时接受两路电源,两路电源能自动切换,切换时间<5ms。同时,卖方应为SIS系统配置UPS装置,以确保电源的可靠性。SIS系统主要设备放置在SIS机房,卖方应保证电源配置为冗余设计,当一路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至另一路,确保设备供电的可靠性。系统设备电源分配柜由卖方设计提供。

具有双电源模块的设备,单个模块就应能保证设备的功率需求。

生产管理SIS系统及厂级监控SIS系统接受双电源供电,电源全部接自UPS。

卖方提供的厂级监控SIS系统不停电电源(UPS)装置应满足系统可靠应用技术和参数要求。

外部电源消失后UPS供电时间不低于1小时。

功率要有50%的裕量。

卖方应保证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会因为电源问题引起系统故障。

输入电压:两回路AC220V±10%

UPS选用APC。

4.2.11 设备布置

本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机柜、电源柜、数据库服务器、主交换机等)放置在集控楼运转层单元控制室旁SIS机房内,主机DCS、脱硫DCS等系统接口站安装在相应过程控制系统的电子间,卖方提供的机柜应能靠墙布置(正面开

门),机柜尺寸为2100×600×900mm(高×宽×深),机柜色标为ral7035或黑色;卖方同时还应提供740x1500x800mm(高x宽x深)操作台4面,其中两面应设计有能放置打印纸的功能,每个操作台还应设计有多功能插座及穿线孔,多功能插座的供电设计及施工(包括材料)由卖方负责。

卖方所提供的系统的设备能够适应这种布置方式而不致引起系统功能和安全性的降低,卖方在第一次DLM中提出电厂各建筑物内和建筑物之间综合布线的初步方案。

4.2.12 电子装置机柜和接线

A.电子装置机柜的外壳防护等级,室内为NEMA12,室外为NEMA4。

B.机柜门有导电门封垫条,以提高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柜门上不装设任何系统部件。

C.机柜的设计满足电缆由柜底引入的要求,通讯电缆的连接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双绞线插头,其它电缆采用端子排连接。

D.对需散热的电源装置,提供排气风扇和内部循环风扇。排气风扇和内部循环风扇均易于更换。

E.装有风扇的机柜均提供易于更换的空气过滤器。

F.机柜内的设备布置合理并考虑安装、检修、布线和散热的空间及空气过滤装置。在机柜内安装温度检测开关,当温度过高时能够报警。

G.机柜内的每个通讯接口都有清晰的标志,并与图纸和接线表相符。通讯线路、光缆等的布置要采用抗干扰、抗辐射等技术措施。

H.提供本系统内设备之间互联的光纤、电缆、双绞线(包括两端的接触件)等以及与下层控制网络连接的通讯光纤,这些通讯电缆符合IEEE防火标准。

4.2.13 网络规划和布线:

A.卖方对本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整体布线提出统一方案。

B.卖方在进行结构化布线设计规划的时候,根据电厂的建筑布局、环境条件、网络规模、信息流量和安全要求,在统一布线的基础上对各子系统布线进行具体描述,并保证数据安全。网络布线中对于户外和远距离线路采用光纤,楼内近距离线路(100米内)可采用超五类双绞线。

D.在网络系统中,考虑在主要设备或设备部件的输入端进行防雷处理,防

止感应雷对系统的入侵。

E.连接到网络上的任一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不导致系统瘫痪或影响其它联网系统和设备的工作。

F.卖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本系统与其他与之相连控制系统的时钟同步,误差≤0.1ms。

4.2.14 系统扩展

卖方提供下列备用余量,以供系统以后扩展需要:

--50%电源余量。

--网络的通信容量考虑本期和今后扩容的通信负载能力,以太网通讯总

线的负荷率在工程接入系统后不大于20%。

这些都是按系统联调成功正式投运时的最终容量计算的百分比值。

4.2.15 环境、接地及抗干扰

1)系统能在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都很大的现场环境中连续运行,且不降低系统的性能。

2)系统设计采用各种抗噪声技术,包括光电隔离、高共模抑制比、合理的接地和屏蔽。

3)在距电子设备1.2m以外发出的工作频率达470MHz、功率输出达5W 的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问题,还符合IEC-61000标准,即GB/T13926.1-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4)系统能在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10~95%(不结露)的环境中连续运行。

5)接地系统应能直接接到电厂电气接地网上,不需要专门的单独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现行电气有关的规定。

6)各设备的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绝不允许串联接地。

7)系统抗干扰能力

--共模电压不小于500V,继电器输出350V;

--共模抑制比不小于120dB,50Hz;

--差模电压不小于60V

--差模抑制比不小于60dB;50Hz。

4.2.16 专用工具

网络分析仪一台,对电缆和光缆进行测试、使故障排除更加快速简便。调试工具一台。

4.3 SIS软件要求

SIS作为面向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在具有开放性的实时数据库之上,通过与主机DCS、脱硫DCS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通讯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完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历史数据存储、厂级生产过程监控、负荷经济调度、厂级性能分析和运行优化、故障辅助分析诊断等功能,并向MIS提供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同时留有远程诊断接口。卖方提供的所有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卖方负责。

4.3.1 操作系统

SIS软件运行平台操作系统选用成熟的主流操作系统,综合操作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开放性、维护性和人机界面等因素,保证服务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技术维护,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实时/历史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企业版;

计算分析站:采用Windows 2003企业版;

系统维护站: 采用Windows 2003企业版;

值长站: 采用Windows 2003标准版;

实时数据接口站:采用Windows 2003标准版;

客户端:Windows 2003标准版;

WEB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企业版。

4.3.2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软件是监控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选用成熟稳定、有现场运行实绩的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实时数据库具有较大的数据容量和先进的数据压缩方式。

实时数据库支持标准的C/S结构和B/S结构,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服务器和多操作系统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