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名老中医验方数据探讨2型糖尿病病机特点_陈莞苏

基于名老中医验方数据探讨2型糖尿病病机特点_陈莞苏

基于名老中医验方数据探讨2型糖尿病病机特点_陈莞苏
基于名老中医验方数据探讨2型糖尿病病机特点_陈莞苏

基于名老中医验方数据探讨2型糖尿病病机特点

陈莞苏,朱英,吴玉江,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目的:通过对名医验方配伍规律研究探讨名老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机认识。方法:收集名老中医治疗2

型糖尿病的验方190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高频药物及药物功效的协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90首方剂中共使用药物196种。其中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主要有滋阴药、清

热药、

补气药,收涩药及活血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多从清热、养阴、温阳、利水、理气、活血等多种治法复法组方配伍。结论:名老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机认识多为复合病机,本虚标实,正虚包括气虚、津亏、阴伤、精亏,标实包括热邪、瘀血、气滞、湿阻等之间相互兼夹、转化,复合为患。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名老中医;处方分析;复合病机;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9-1818-04

Research on Experiential Effective Recipes of Renowned Veteran TCM Doctors

Treating Type 2Diabetes Based on Data Mining CHEN Wansu ,ZHU Ying ,WU Yujiang ,YE Fang

(The First Medical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ype 2diabetes pathogenesis through learning compatibility law of experiential effective recipes.

Methods :This research collected 190experiential effective recipes treating type 2diabetes patients prescribed by the renowned veteran TCM doctors and established a database including all drugs ,using EXCEL 2003.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com-patibility law of high frequency drugs as well as drug functions.Results :196drugs in all recipes were found ,of which the drugs o-ver 10%were for reinforcing Yin ,clearing heat ,tonifying Qi ,and astringing to arrest bleeding.Besides ,it showed that the re-nowned veteran doctors were inclined to use multiple therapies ,such as heat-clearing ,Yin-nourishing ,Yang-tonifying ,damp-clear-ing ,Qi-regulating and blood-activating.Conclusion :Most famous veteran doctors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agree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diabetes is a kind of compound pathogenesis ,which contains two aspects.One is asthenia in origin ,including defi-ciency of Qi ,Yin ,body fluid ,essence and blood.The other is sthenia in superficiality ,including heat pathogen ,blood stasis ,Qi stagnation and dampness.All the factors above may combine with or transform to each other during disease course.

Key words :type 2diabetes ;renowned veteran doctors ;recipe analysis ;compound pathogenesis ;factor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3-03-25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南京中医药大

学中医学一级学科开放课题资助;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

练计划立项项目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的2型糖尿病复合病机转化规律研究”

(2011-644)作者简介:陈莞苏(1989-),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医妇科学。通讯作者:叶放(1965-),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

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创新的

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

病证结合是当今中医临床的主要医学模式

,“审证求机”则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阐明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特点及其病机复合、转化规律,将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文献研究发现,古今医家对2型糖尿病的病位认识基本一致,主要归为肺脾肾三脏,涉及心肝。但对其病性及病理因素的认识各家争论不止,观点庞杂而无系统。为此,本文选择近代名老中医辨治2型糖尿病的常用有效经验处方,通过数据挖掘寻找其组方配伍规律,并以此反证、梳理名老中医对本病病机的共性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名医的选择及其验方来源

本研究中所有名医均要求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即被列入一至四期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录者。名老中医验

方来源于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家级名老中医:糖尿病验案良方》[1]

《古今糖尿病医论医案

选》[2]《糖尿病》[3]

等文献,总计涉及名老中医79人,验方总计190首。

1.2名医验方纳入标准

①要求处方组成及主治的信息完整;②要求处方为名老中医经长期实践所拟定的经验效方;③要求处方主治仅针对2型糖尿病,不包含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1.3.1方剂录入及中药名称规范化对于同一品种的药物因产地、炮制、用药部位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的名

称,均参考《中药学》[4]

教材作了规范化处理。如“淫

羊藿”、“仙灵脾”均作

“仙灵脾”“云苓”“茯苓”“白茯苓”

均作“茯苓”等。1.3.2中药使用规律分析方法将规范后的中药按

照出现标为“1”、不出现为“0”,录入Excel表格统计其使用频数及频率。同时选取使用频率>10%的31味药物,将其数据导入SPSS17.0中进行因子分析。

1.3.3基于病机证素的中药功效标准化参考文献[5]方法,分析复合病机的关键在于抓住病机的基本构成要素,即机素。机素主要包括表示脏腑部位(如肝、肾、脾、胃、肺等)、病邪性质(如热、寒等)、中间病理因素(如瘀、痰、毒等)和相互关系(如不、失、扰、交等)等的词语。考虑到复合病机理论所涉机素现在尚未有全面的描述,故本研究借用朱文峰教授《证素辩证学》[6]中的病性证素对中药功效进行标准化。

中药功效的原始描述来源于《中药学》教材,筛选其中针对病邪及病理因素的功效,并基于病性证素进行统一,形成结果见表1。

表1基于病性证素的中药规范化功效

病性证素药物功效统一功效外风解肌,祛风,解表,疏散风热祛风

寒散寒,祛寒,温中散寒

热(火)清热,泻火,清心,清肺,清肝,泻热,降火清热

暑解暑,消暑消暑

燥润燥润燥

湿渗湿,燥湿,除湿,利湿,化湿,收湿,祛湿祛湿

痰祛痰,化痰,散结,软坚,消痰祛痰

饮化饮化饮

水停利尿,消肿,利水利水

气滞行气,破气,解郁,理气,除胀,下气,宽中,顺气理气

气闭开窍醒神开窍醒神血瘀活血祛瘀,散瘀通脉,逐瘀通经,消癥行血活血

脓排脓排脓

虫积杀虫杀虫

食积消食,泻下消食

血热凉血凉血

血寒温经温经

气虚补气,益气补气

气陷升阳举陷,升阳,升举阳气升阳

气不固固精,涩精,收敛固涩,敛肺涩肠,缩尿止遗收敛

气脱大补元气大补元气血虚补血,养血补血

阴虚养阴,滋阴,除蒸敛阴,退虚热滋阴

阳虚补火助阳,壮阳暖肾,温肾助阳

亡阳回阳回阳

精亏益精,填精,补益肝肾,滋补肝肾益精

津亏生津生津

阳浮引火归原引火归原阳亢平抑肝阳,潜阳潜阳

动风止痉,解痉,息风息风

动血止血止血

毒解毒,攻毒解毒

其中,外风、暑、燥为外感疾病所特有病性,气脱、亡阳、气闭乃危重病证所独见,2型糖尿病未见并发症的患者并不会出现上述病性证素所致症状,故此6条不在统计之列。另外,朱文峰教授认为“毒”是表现较严重、急剧的风、湿、热、脓类证候,并非单一病邪或病理因素所致,故而也不纳入统计范围。

1.3.4药物功效的因子分析统计各个验方中所涉药物的功效的频数,将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并解释各公因子的意义。

2数据分析结果

2.1药物分布的频数分析结果

经统计,190张验方中共涉及药物196味,单张处方用药6 19味不等,平均每张处方10味药物,其中,使用频率>10%的前31位药物如下表2。

表2药物出现的频率和频率统计

药物频数频率(%)药物频数频率(%)

生地9952.11泽泻3618.95

山药9550.00苍术3417.89

黄芪8745.79人参3417.89

天花粉7740.53石膏3116.32

茯苓6232.63五味子3116.32

山茱萸6232.63地骨皮2814.74

麦冬6232.63玉竹2814.74

知母5730.00白术2714.21

黄连5629.47沙参2412.63

玄参5227.37黄芩2111.05

枸杞子5026.32石斛2111.05

熟地4523.68赤芍2010.53

葛根4322.63黄精1910.00

丹参4021.05肉桂1910.00

丹皮3820.00太子参1910.00

甘草3618.95

据表2可见,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以养阴、生津、益气、清热药物为主,其次为收敛固精、凉血活血的药物。这表明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阴虚燥热”的传统病机认识仍被名老中医所认可。同时,名老中医对瘀热、痰湿、气虚、气虚不固等病机也较为重视。

2.2药物及功效因子分析

对药物及规范化后的药物功效的因子分析均采用主因子分析,依据特征根值确定因子数,并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轴正交旋转。结果高频药物因子分析共得11个公因子,具体见表3;药物功效因子分析共得9个公因子,具体见表4。

表3高频药物按因子载荷分类结果

因子序号因子载荷

1泽泻0.82、茯苓0.77、丹皮0.60、山茱萸0.32、山药0.31

2枸杞0.73、山茱萸0.63、山药0.56、黄芪0.47、黄精0.30

3石膏0.40、沙参0.73、石斛0.67、生地0.56、麦冬0.49

4地骨皮0.31、天花粉0.36

5玉竹0.73、地骨皮0.68、人参0.59

6生地0.34、玄参0.79、黄芪0.59、苍术0.39

7知母0.47、天花粉0.43

8葛根0.78、苍术0.51

9黄芩0.89、黄连0.57

10肉桂0.41

11丹参0.31、知母0.36、黄连0.34、太子参0.79

结果分析:因子一(泽泻、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药)是六味地黄丸去熟地。六味地黄丸本为滋补肾阴之基本方,去除熟地后,其意义则在于滋补肝脾之阴,

同时渗湿泄浊,清泄相火。可见名老中医认为肾虚火旺湿停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病机;因子二(枸杞、山茱萸、山药、黄芪、黄精)的意义在于补益肺脾之气,同时滋补肝肾之阴;因子三(石膏、沙参、石斛、生地、麦冬)由大队生津药配伍石膏、生地清气凉血,起到生津润燥清热之功;因子四(地骨皮、天花粉)与因子七(知母、天花粉)亦为清热生津之意,但较之因子三更偏于清虚热,且生津之力略逊;同有清热意义的因子五(玉竹、地骨皮、人参)兼有益气之功;因子九(黄芩、黄连)则取清热燥湿之意。

综上可见,名老中医大多认为火邪是2型糖尿病常见病机之一,但有虚火、湿热、血热的不同,亦可兼夹阴虚、津亏、气虚等不同病机要素。因子六(生地、玄参、黄芪、苍术)的意义在于清热凉血,益气除湿。因子十一(丹参、知母、黄连、太子参)的意义是清热益气,凉血活血。因子十为单味肉桂,有温阳活血之义。这提示名老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本基础上对湿浊、血瘀、血热等病机亦有重视。

表4药物功效按因子载荷分类结果

因子序号因子载荷

1散寒0.90、温经0.87、助阳0.86、收敛0.33、益精0.42

2滋阴0.82、生津0.79、清热0.79、排脓0.58、凉血0.33

3利水0.77、收敛0.75、补气0.66、益精0.45

4利水0.32、祛湿0.83、止血0.73

5凉血0.83、活血0.75

6补血0.80、潜阳0.79

7息风0.87、祛痰0.68

8祛痰0.35、消食0.88、理气0.53

9排脓0.42、利水0.32、理气0.37、升阳0.75

基于表3 4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往往不是单一病理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理因素或同时作用,或相互传变,合而为患。因此,名老中医在治疗本病时,也从多方面着手,扶正祛邪并用。

在表3 4中,以扶正为主的因子多涉及滋阴、益气、收敛固精,而以攻邪为主的因子则主要包括清热、活血及祛湿之品。尤其各因子中滋阴、生津、益精等表示补充人体阴液的因子出现频率占到近50%。这提示滋阴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个基本方法。阴液不足仍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要素。此外,各因子中扶正与祛邪药物或治法大多共存,进一步证实2型糖尿病的病机是一种复合病机。常见的治疗思路包括气血同清并滋阴生津、利水祛湿同时补气益精,散寒温阳合并收敛固精,此外凉血活血、益气养阴、理气祛湿、利水散瘀等也为常见处方配伍思路。

3讨论

3.1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总结名医验方190首,总计用药1954频次,平均每张处方10味药物;共有治法24种,每张处方包含6 18种治法药物,结果佐证了名老中医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是复合病机。

名老中医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无外乎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本虚为阴虚、气虚、精亏、津少、血虚、阳虚、阳浮等多方面兼夹转化。其中阴虚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病机要素,本研究发现在名老中医验方31味高频药物中有16位味药物具有养阴、生津、益精、固精的功效。而研究还发现补脾药物主要与补益肝肾之阴的药物及利水化湿药、清热凉血药配伍,表明气虚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中后期的重要病机之一。

标实则包括热邪、痰湿、水饮、气滞、血瘀等。其中热邪每常与其他病机要素相互兼夹。名老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发现,2型糖尿病中的热邪不仅包括由于肺脾胃肾的阴虚而致的燥热,同时包括郁热、湿热即瘀热,研究发现190张处方中共使用清热药物541频次,占27.81%,其中以清热凉血药最多。此外对清热泻火药的选择多为具有生津润燥之功者,如天花粉、知母等。而清热解毒药则很少使用,体现2型糖尿病患者虽有热象,但多兼本虚,不可轻用苦寒直折之法。

同时,本虚和标实多兼夹为患。如养阴药多与清热药同用,179张使用养阴药的处方中有171张同时使用了清热药;而165张使用补气药的处方中132张同时使用祛湿化痰的药物,可见气虚多与痰湿兼夹为患。综上可见,名老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机认识确为复合病机。

3.2关于复合病机转化理论的渊源

复合病机和病机转化理论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7]提出的内科急难病证的共性病机特征。周老认为内科难治性疾病往往是“多因复合”为患,即患者临床表现为多病性、多病位、多病理因素及多病势复合,多病势包括病性、病理因素及病位皆可互相转化。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中,血瘀往往合并血热,这大致是由于血瘀郁而化热,而热入营血,煎熬血液又易致血瘀。因此只有认识到病机要素之间的复合性、动态性、转化性,才能准确辨证、设立处方,才能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治未病的效果。

3.3“以效测机”“以药(方)测证”是对名医对疑难杂症病机认识的有效研究方法

由于中医理论在概念表述方面存在模糊性,不同医家对同一理论术语的认识往往名异实同,或者表述不全,本研究采用“以效测机”“以药(方)测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名老中医辨治本病有效经验处方及其用药配伍规律,反测名医对本病病机认识,更能充分真实地探讨名医们对本病病机和相应治法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真实世界”。

此前,斯琴等[8]对于57位名老中医311份医案的数据统计表明,益气、活血、滋阴是名老中医的常见治疗思路,但该研究在选择医案时未能区分伴有并发症和未伴有并发症的医案,且57位老中医中有6人的医案数占总医案的45.98%,这会使得结果因为疾病差异和个人用药习惯的差异而产生偏倚。此外,作者并未说明医案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症状分布,这使得结果不足以充分概括名老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另有周鲁[9]对271张糖尿病中药复方的研究显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但该文中的药物功效来源于《中药学》教材,分类比较粗糙,且无法概括药物的所有功效,也无法代表药物在处方中的作用。比如葛根在教材中属于解表药,但显然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葛根并不起解表的作用。又如,生地属于清热药,但单纯清热并不足以概括生地的功

效。这样分类会导致结果不够精确,缺乏代表性。

本研究选取多位名老中医有效经验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更能体现近代名医对本病病机的共性认识,从而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本研究在频数分析及药物公因子提取外针对病机要素进行因子分析,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处方药物功效和名老中医复法处方的规律,从而更准确地反测名老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病机认识。

3.4小结

本项研究表明:糖尿病复合病机大致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虚、津亏、阴伤、精损兼有正气失于固摄,而标实则为热邪、瘀血、气滞、湿阻。本虚标实各因素之间往往相互兼夹、转化,复合为患。

相比既往学者分析的过程,本文是以国医大师周仲瑛“复合病机”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名老中医用药组合规律的基础上,对处方药物功效也进行了分析,从而较准确地了解了多种病理因素在2型糖尿病病变过程中的兼夹、复合规律,为临床辨证处方提供了一定的思

收稿日期:2013-03-01

作者简介:刘文华(1962-),女,河北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心内科,治未病,亚健康。路。但是中医处方具有药物功效的多样性、用量加减的灵活性,仅对名医验方进行分析并不能完全反映临床。要确实探究2型糖尿病各病理因素之间的转化、复合规律仍然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文献

[1]孙光荣,鲁兆麟,毋莹玲,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糖尿病验案良方[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

[2]高彦彬.古今糖尿病医论医案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3]范冠杰.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5]李国春,吴勉华,周学平,等.基于机素和机元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的辨证规律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81-84.[6]朱文峰.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叶放,周学平.复合病机转化论初探[J].中医杂志,2010,51(10):869-871.

[8]斯琴,巴哈尔古丽·力提甫,余俊英,等.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1):1016-1018.

[9]周鲁,周晓芳,付超,等.271首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J].新中医,2004,36(11):40-41.

运用经典理论辨治眩晕临床体会

刘文华1,欧洋1,刘辉1,崔吉英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2.大连市中医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通过整理、研究历代医家关于眩晕的重要论述,学习现代名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学习马智教授从医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总结出眩晕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临床。

关键词:经典理论;辨证治疗;眩晕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9-1821-02

Clinical Gain of Using Classical Theory to Treat Vertigo

LIU Wenhua1,OU Yang1,LIU Hui1,CUI Jiying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Liaoning,China;

2.Dal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116100,Liaoning,China)

Abstract:After studying important statements about vertigo from doctors in different dynasties,learning the knowledge about vertigo from modern doctors and40years clinical experience from professor MA Zhi,and combining our experience of drug use,we summarize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ertigo and treatment bases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lso we applied this method to clinic.

Key words:classical theory;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vertigo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运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获益匪浅。现就运用经典理论,指导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1古代文献中关于眩晕的论述

1.1《黄帝内经》中眩晕的病因病机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因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2型糖尿病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妊娠型糖尿病病因 1)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2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

优势病种消渴

优势病种消渴 r — mber :

中医优势病种消渴 道真县中医院内二科 目录 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 3.2012年消渴临床诊疗优化方案总结 4.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5.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 6.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优化方案总结 7?中医优势病种讨论名单 2012年度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摘要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该病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西医 治疗比较,中医在对胰岛b细胞保护和再生方面及治疗慢性并发症方面具一定优势 和特长,该病的治疗难点主要在于:首先是中医中药降糖和控制血糖困难,目前尚没有能迅速控制血糖的中药方法和中药;其次是疾病疗程太长,导致患者依从性差,难以长期良好维持,使病情屡屡反复,病程更加迁延;再者是针对疾病的病因

治疗如对对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胰岛素抵抗等待纯中药治疗疗效不确定,研究不足;再有临床治疗方案欠规范,尤其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对临床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验证和总结,针对该病的治疗难点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中医应对该病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突显中医特色治疗和提升中医治疗该病疗效。 正文 一,概述 T2DM的基木病机是阴虚为木,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滋补肾阳等治法。 二,临床治疗现状分析 ㈠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该病目前缺乏临床疗效分析依据,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罕见纯中医治疗该病。欲以中医药立竿见影地平稳地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而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或高或低都会有急性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死亡率,因此而制约了纯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大胆尝试;二是缺乏对该病疗效科学,规范的临床验证。 概念性临床角度认识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性主要表现在改善临床症候,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二个方面,但仅后者有较系统的临床报道,其中以黄罠,葛根的研究报告为多且疗效良好,但缺乏与西药胰岛素增敏剂的比较的研究。 ㈡中医治疗方法评价分析 在对该病的治疗探索上,有二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对能增加胰岛敏感性中药

糖尿病足的中医解释及治疗

糖尿病足的中医解释及治疗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临床上,除了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糖尿病足的病情所处分级进行中医辩证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 一、糖尿病足中医解释 中医学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痈疽有比较多的论述和记载。虽然历代文献中论述颇多的“脱疽”在临床表现上与糖尿病足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 1、瘀血阻滞,脉络痹阻 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 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 2、湿热下注,热毒蕴结 消渴病人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病程迁延,脾气虚损,健运失司,津液不化,湿浊内生,或因气机阻滞,瘀血阻络影响津液正常代谢,出现湿邪阻滞。湿性重浊粘滞,出现足肿。若湿热下注则患处皮色暗红,肿胀,疼痛,甚则溃破溢脓。若淤血湿浊阻滞脉络,营卫壅滞,郁久化热,或患肢破损,复感邪毒,阴液更亏,导致脱疽,甚至肉腐、筋烂、骨脱。若热毒白炽盛可有全身发热,烦热口渴,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若殃及骨髓,则证属凶险。 3、精血亏损,气阴两伤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原分子存在于全部有核细胞的表面,负责递呈外来抗原给CD8 的T淋巴细胞;Ⅱ类基因区域主要包括HLA-DR、HLA-DQ和HLA-DP3个亚区,分别编码DR、DQ和DP抗原,存在于成熟B淋巴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表面,负责递呈抗原给CD4 细胞;Ⅲ类基因区域编码包括某些补体成分在内的一些可溶性蛋白,如C2C4A、C4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热蛋白(HSP)等。HLA通过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限制,参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和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在识别自身和异己、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可见,HLA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已证实某些HI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一个有1型糖尿病的家族中,相同HLA抗原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为5%~10%,而非HLA 相同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不到1%。在高加索人口中,95%1型糖尿病患者拥有HLA-DR3或HLA-DR4,而非糖尿病者为45%~50%;HLA-DR2对避免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HLA-DQ基因是1型糖尿病易感性更具特异性的标志,决定B细胞对自身免疫破坏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有报告在伴有1型糖尿病 HLA-DR3的病人中,几乎70%发现有HLA-DQw3.2,而保护基因HLA-DQw3.1则出现在DR4对照者。研究发现如果两个等位DQβ链的第57位被天门冬氨酸占位,一般将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若两个等位点均为非天门冬氨酸则对1型糖尿病强烈易感,HLA-DQA1链第52位精氨酸也是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HLA-DQβ1链57位为非天门冬氨酸纯合子和HLA-DQA1链52位精氨酸纯合子的个体患1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最高。DQβ链的45位氨基酸对抗原决定簇的免疫识别为DQw3.2而不是DQw3.1。上述发现可能解释HIA-DQ和HLA-DR位点的联合出现较单独出现表现对1型糖尿病有更高的危险性。 HLA与1型糖尿病亚型:按照HLA表现型对1型糖尿病亚型化,对临床和病因的区别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若HLA表现为HLA-DR3/DR3将导致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而HLA-DR4/DR4代表原发性环境因素为主要诱因,结果为继发性自身免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中医认为,糖尿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1.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水5000毫升,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将药液倒入木桶内,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患足放入药液内浸泡,药液可浸至膝部。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浸泡一次,每剂药可浸泡5天。以后每次浸泡,仍将原药的药渣一同放入锅内煮沸。可温阳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糖尿病肢端坏疽。一般连续用药半个月,最长连续用药80天。 2.苏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红花、白芷各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加水5000毫升,水煎取汁。先熏手足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再将手足浸泡30分钟,每日两次,每剂药可用2~3天。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适用于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 3.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金银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苍术、黄精、花粉、防风各15克,红紫草、苏叶各10克,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0~30分钟。可祛风止痒,适用于糖尿病性外阴瘙痒。 4.生大黄6克,炒槐花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煅

牡蛎30克,制附片6克,姜半夏6克。将上药煎取浓汁200毫升,直肠滴入,每日一次,连续30天。可活血化瘀,利湿泄浊。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5.黄芪60克,山药、苍术、薏苡仁、元参、生地黄、熟地黄、生牡蛎、黄精、肉苁蓉、菟丝子、金樱子、蚕砂、石菖蒲、萆薢、丹参、僵蚕、白芥子、五倍子、牡丹皮、地骨皮、仙灵脾、黄连各30克,肉桂、小茴各10克,生大黄20克,全虫、莱菔子、水蛭各15克,冰片、樟脑各2克,蟾酥0.5克,麝香0.1克。先将冰片、樟脑、蟾酥、麝香分别研成细粉,再将其他药混合研碎过 100目筛,共混匀。在药粉中加入蜂蜜、植物油、酒精适量,调至软硬适宜,压制成板,再用模具切成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药块,用橡皮膏作基质衬布,将药膏贴于橡皮膏上即得。取涌泉、肚脐、三阴交、肾俞,每次贴敷2~3个穴位,一般2~3天更换一次药膏,一个月为一疗程。可益气养阴,培补脾肾,除湿消瘀,适用于老年性糖尿。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常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和视网膜

优势病种消渴

中医优势病种消渴 道真县中医院内二科 目录 1.2012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2.2012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 3. 2012年消渴临床诊疗优化方案总结 4. 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5. 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方案 6. 2011年消渴临床诊疗优化方案总结 7.中医优势病种讨论名单 2012年度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报告 摘要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该病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西医治疗比较,中医在对胰岛b细胞保护和再生方面及治疗慢性并发症方面具一定优势和特长,该病的治疗难点主要在于:首先是中医中药降糖和控制血糖困难,目前尚没有能迅速控制血糖的中药方法和中药;其次是疾病疗程太长,导致患者依从性差,难以长期良好维持,使病情屡屡反复,病程更加迁延;再者是针对疾病的病因治疗如对对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胰岛素抵抗等待纯中药治疗疗效不确定,研究不足;再有临床治疗方案欠规范,尤

其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对临床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验证和总结,针对该病的治疗难点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中医应对该病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突显中医特色治疗和提升中医治疗该病疗效。 正文 一,概述 T2DM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滋补肾阳等治法。 二,临床治疗现状分析 ㈠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该病目前缺乏临床疗效分析依据,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罕见纯中医治疗该病。欲以中医药立竿见影地平稳地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而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或高或低都会有急性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死亡率,因此而制约了纯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大胆尝试;二是缺乏对该病疗效科学,规范的临床验证。 概念性临床角度认识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性主要表现在改善临床症候,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二个方面,但仅后者有较系统的临床报道,其中以黄芪,葛根的研究报告为多且疗效良好,但缺乏与西药胰岛素增敏剂的比较的研究。

消渴病中医治疗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综合病症。以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证候群,以及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现代病因特点,临床分为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特异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型)四种类型(根据1996年WHO对糖尿病(3型)诊断分型的修定标准)。I型糖尿病大多自幼年发病,有酮症酸中毒倾向;Ⅱ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肥胖者居多。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可伴发眼、神经及心、脑、肾等血管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 【病因病理】 糖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素体阴虚;外因为恣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感受热毒等,致火灼阴津,燥热内盛,而发消渴。 病理变化主要为燥热阴虚。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儒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又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热胃燥,肾阴亏乏,故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证延日久,气阴两伤,则见疲倦消瘦之症。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

肌肤,则为水肿。燥热阴虚,常生变证: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灼,炼液成痰,血炽成瘀,痰瘀互结,痹阻胸脉,则发胸痹;痹阻经络,蒙蔽心窍,则发中风偏瘫。 【诊断要点】 1.临床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疲倦乏力等,也有症状不典型者。 2.实验室检查多次静脉空腹血糖≥7.o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或随机血糖≥11.lmmol/L。(必要时重复一次)。无高血糖症状但属可疑者,宜做糖耐量试验。此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病情观察。 【辩证分型】 1.肺胃燥热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量频多,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见于糖尿病早期。 证候分析: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胃火炽盛,则消谷善饥;消灼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润测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为肺胃热盛之征。 2.气阴两虚症状:口干唇燥,尿频量多或混浊,神疲乏力,头晕目糊,腰膝酸软。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见于糖尿病中期。

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 一、有关人口社会学和疾病的一般情况 1、您是否被医师明确诊断患有糖尿病? 0-否(您不属于本次调查的目标人群,请退出调查,感谢您的配合!) 1-是 2、您被医师明确诊断患有哪型糖尿病? 1)Ⅰ型糖尿病2)Ⅱ型糖尿病 3)不清楚 3、您的年龄:_______岁 4、您的性别:1)男2)女 5、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 6、受教育程度: 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7、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 1)≤1000元2)1001~3000元3)3001~5000元4)5001~9999元5)≥10000元 8、从您被初次确诊为糖尿病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______年(填写具体年数) 9、您最近一次测量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如何? 1)<7.0% 2)在7.0~9.0%之间3)≥9.0% 4)不清楚 10、您最近一次测量的空腹血糖(HbA1c)水平如何? 1)≤7.8mmol/L 2)空腹血糖>7.8mmol/L 3)不清楚 11、您目前采用采用何种药物治疗方法? 1)口服降糖药2)注射胰岛素3)以上二者皆有4)以上二者皆无 12、您有无出现过以下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可多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高渗性昏迷3)低血糖昏迷 4)眼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5)心脑血管病6)神经病变 7)下肢坏疽病变8)性功能障碍9)无以上情况

13、您是否因为患有糖尿病而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治疗? 0)否1)是

二、来自医务人员的自我管理支持情况 1、在饮食方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或健康宣教人员等各种类型的医务人员)给过您下列哪条建议?(可多选) 1)培养低脂饮食习惯 2)限制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复合糖类食物 3)降低热量的摄入总量,以控制体重或减肥 4)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5)多吃水果/蔬菜(每天不低于5种) 6)少吃糖(如:甜食、饮料、糖果等) 7)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请列出) 0)从未接受过来自医务人员的饮食建议 2、在运动方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或健康宣教人员等各种类型的医务人员)给过您下列哪条建议?(可多选) 1)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走、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 2)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活动(包括“散步”等) 3)将锻炼融入您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爬楼梯代替乘电梯、离目的地还有一个街区时就提前下车/ 停车改为步行等) 4)进行特定类型的锻炼,并达到一定的耗能、时长和强度 5)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请列出) 0)从未接受过来自医务人员的运动建议 3、在监测体内糖含量水平方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或健康宣教人员等各种类型的医务人员)给过您下列哪条建议?(可多选) 1)定期在家中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2)定期到医院利用静脉血和专门的生化测量仪器测量血糖水平 3)定期到医院测量尿中的糖含量水平 4)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请列出) 5)从未接受过来自医务人员的糖含量水平监测的建议 4、在药物治疗方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或健康宣教人员等各种类型的医

糖尿病基本分类与各种治疗

糖尿病基本分为四类,包括:一型(胰岛素依赖型)、二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它型和妊娠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的基本病因有两条: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基础和内因,而环境因素则是患糖尿病的条件和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一型糖尿病遗传是胰岛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容易引起胰岛自来免疫性破坏的基因。有这种基因的人的胰岛容易受到侵害;而二型糖尿病,则是一种多基因的因素,遗传的容易发生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有多种基因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但没有环境因素的侵害还不致于患糖尿病,如引起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使胰岛受到破坏,胰岛尚能修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可使病情减轻。如果胰岛复又受到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坏,这次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从此不能再分泌胰岛素了。 同样二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倾向更明显、更复杂。便导致二型糖尿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以及糖刺激、紧张、外伤、或过多的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诱发因素。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人员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其防治工作关系重大。 (l)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早期发现糖尿病并予以合理治疗,尽可能使三大物质代谢恢复正常是非常关键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常能使早期肾脏病理改变恢复,但如进展到临床肾演期,即使严格控制血糖,效果也较差了。糖尿病肾病接近尿毒症期可出现下列现象:①肾糖团明显增高,故不能以尿糖来判定血糖控制程度,面应以测定血榴为准,增加了调节胰岛素和降糖药剂量的困难;②在尿毒疲时某些代谢产物有还原性,致使用硫酸铜还原法测定尿糖时有假阳性;③尿毒症的患者食欲不振、进食量少,更兼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灭能下降,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症,应随时调节剂量;④一般不宜再用口服降糖药,面应使用胰岛素。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糟尿病可以慎重使用口服降糖药。双胍类药物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不宜使用;甲苯磺丁脲(D860)及糖适乎比较安全,但也有出现低血糖的报道,应用时仍需严密观察。 (2)积极治疗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对于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压控制后往往尿蛋白排出亦减少。要使血压下降到16.8/l1.5千帕(126/80毫米汞柱),在这个时期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目前多主张肾病时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使水钠潴留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另外,由于肾小球人球、出球小动脉扩张,使肾小球供血改善,减轻了肾小球进行性损害,改善了肾功能,常用药物有开搏通、说宁嚏等,也可用心痛定、尼群地乎、复方降压片等治疗。 (3)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摄人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摄人量不超过30~40克。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应限制。 (4)透析与移植:榴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期,应进行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肾或胰-肾移植,为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肾末期最有效的办法。经过移植后,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和血肌酚水平恢复正常。 (5)不使用对肾脏有害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6)改善肾脏徽血管病变:给扩血管药、抗血小摄藏聚药和活血化滴药,如潘生丁、丹参等。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必须要先明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老中医李济生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

老中医李济生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 发表时间:2011-09-15T10:56:10.0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李春杰[导读] 肝主疏泄、肝主气化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李春杰(吉林省延吉市河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吉林延吉 133000)【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86-02 李济生教授,是吉林省延边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现任吉林省首届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三十五载有余,学验俱丰,在糖尿病的诊治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李氏认为,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但不能等同于糖尿病。从《内经》开始,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李氏在吸取历代医家治疗糖尿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现代中医学家的观点,提出糖尿病从肝论治的观点,其目的在于从中医的理论上取得一些突破。现探讨如下。 1 肝主疏泄、肝主气化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清代著名医家黄坤载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并强调“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这一观点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近代名医张锡纯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肝主疏泄是肝具疏泄、畅达、宣泄的功能,主要的含义是调畅气机。有立论“肝生气化”,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称“气化”。“气化”本身既包括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合成供给,又包括对多余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分解排出,以保持机体旺盛的活力。“气化”功能无脏器不有,而肝在整体气化中是最活跃、最重要、最关键的一脏。如果肝失调畅,气机率紊乱而出现高血糖或尿糖。 肝主疏泄的另一个含义是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脾主运行水湿和水谷精微,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胰腺所分泌的消化酶及胰岛素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就其功能来说应属于中焦脾胃功能的部分。胰脏位于中焦,属脾之副脏,肝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主要表现在肝之疏泄有助于脾升胃降,促进胆汁与胰腺(包括胰岛素)的分泌排泄。肝失疏泄,则脾不运化,则水谷精微敷布紊乱而发生糖代谢失常。 2 病邪伤肝、肝失条达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中医历代典籍论述颇多,均认为不是单一因素的产物,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归纳起来不外三种因素,即饮不节、情志失调和素体阴虚。如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加之好逸恶劳,易致形体肥胖,痰湿壅盛,郁遏肝气,长期的精神刺激最易伤肝,使肝失调畅,气机紊乱,素体阴虚复加劳欲过度,肾阴亏乏导致肝阴(血)不足,进而使肝失疏泄,上述三因虽异而病机则一,均可导致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进而化火伤阴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从而发为消渴,并进一步演变出众多的并发症。 3 肝与“三消”、“三多”症状的关系 自朱丹溪创“三消”理论之后,学者便把“阻虚燥热”作为糖尿病的病机。其实,这只是表现现象,阴虚燥热只是气机紊乱的病理过程,而“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才是消渴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由于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气郁化火,火盛伤阴而后才致阴虚燥热,故气机紊乱是本、是因,阻虚燥热是标、是果。 “三多”的出现虽与肺胃肾三脏有直接的关系,但与肝关系密切。肝为厥阴之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五脏皆有气,然肺气之宣肃,心气之运血,脾气之散精,肾气之封藏,均各司其职,唯肝主疏泄,涉及体内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活动,调节控制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运态变化。盖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阴,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遏止,肝气疏泄则心情舒畅,气血平和,健康无恙,若情志抑郁或大怒伤肝,肝郁化火,则可使肺、胃、肾等脏腑机能紊乱,“三多”之症始见或加重。 4 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认识 4.1胰腺是胰岛素的分泌器官,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与胰岛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有效的改善、恢复胰腺的组织及功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所在。在西医是器官移植,在中医就是选用恰当的中药,促进胰岛组织的增生,根据人体组织解剖学的观点,胰岛是胰腺组织的一部分,而胰组织的胚胎发生学是由肝憩室和十二指肠背侧肠壁萌发出来的,从中医治病求本的观点出发,必须考虑到胰腺生成的原始所在。选用对肝及十二指肠有一定作用的药物,使之增加胰腺组织的增殖作用,才是首要任务。 4.2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最早阶段称之为胰岛素因子,没有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它必须在胆汁及酶的参与下,才能转变成为人体所需的胰岛素,这一过程叫“翻译”过程,有一些病人就是这个环节发生障碍,从治肝的角度来解决胆汁的障碍,使胰岛素因子通过“翻译”过程变成具有正常生理效用的胰岛素。 4.3胰岛素分泌出来,经过一系列的酶化作用,供给人体各器官需要。人类食物主要是三大基本成分糖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上三大物质的代谢都需要胰岛素参与,尤以糖的转化与燃烧为重要。因此,投入的糖分与消耗胰岛素有很大关系。再有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亦消耗部分胰岛素,所以胰岛素的利用障碍也是不容轻视的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从肝论治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治本之法,如果患者是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可配合应用“三消辩证”,即上消配合润肺滋阴,中消配合清养胃阴,下消肝肾同治,如果患者无典型症状,则结合个体辩证,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证型,配合运用相应的治法,诚如医圣张仲景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到: 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一.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2、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4、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5、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6、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7、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早期症状自查离不开对糖尿病症状的了解,主要有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疲倦、皮肤搔痒、出汗异常、视力模糊、肢体发麻等。 1、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这是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但这种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不同的人还会出现一些其它的症状。 2、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3、皮肤感觉异常: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4、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5、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6、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糖尿病症状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都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如果人们能够细心观察自身的变化,那么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症状,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接受专业的治疗有助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出较好的作用,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糖尿病症状表现非常有必要。

老中医的糖尿病药方

老中医的糖尿病药方 糖尿病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叫人们非常头痛的一种疑难病,如果服用西药、又伤肝、伤肾,降低人体胰岛素,形成终身服药,是全世界太多患者无法承受的因素,一位老中医用了几是年的时间克苦钻研和临床经验,加上祖传秘方,对Ⅰ形Ⅱ形Ⅲ形糖尿病患者治疗有98%的治愈效果,不复发。 1、糖尿病燥热伤肺验方: 药方: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糖尿病肾阴虚阳亢验方: 药方: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3、糖尿病肺热津伤验方: 药方: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4、糖尿病口渴、尿浊症验方: 药方: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5、糖尿病尿多、口渴验方: 药方: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6、糖尿病多饮、多逞榉剑?br /> 药方: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7、糖尿病势伤胃津验方: 药方: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8、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

药方: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9、病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 药方: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10、糖尿病血淤证验方: 药方: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11、糖尿病气阴两虚验方: 药方: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 12、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验方: 药方: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3、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验方: 药方:蚕茧50克。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 14、糖尿病胃热炽盛验方: 药方: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15、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验方: 药方:山药25克,黄连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16、糖尿病阴阳两虚验方: 药方: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该中心2014年1—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取强化管理和一般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两年后的血糖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并发症 2型糖尿病是社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9 240万,其患病率高达9.7%[1]。社区门诊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用药指导、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患者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2014年1—12月通过社区强化管理和一般管理的比较,对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中心就诊的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58~82岁,平均(73.6±5.7)岁;病程6~17年,平均(9.4±3.2)年。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该社区居民;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无冠心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牙周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1.3 排除标准 非2型糖尿病者;合并有严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无法沟通、不能配合的患者。 1.4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患者的血糖监测、定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