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分析说明题型及应对策略

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分析说明题型及应对策略

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分析说明题型及应对策略
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分析说明题型及应对策略

分析说明题型及应对策略

分析说明题是中考的重要题型,一般要求考生结合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类题具有材料丰富、答案开放、知识综合等特点。

(一)从所供材料的形式采看,分析说明题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文字式。背景材料由一段或几段文字组成,这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文字式说明题,第一步要认真阅读全部材料;第二步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三步将有效信息回归课本,明确其所涉及的原理、观点是什么;第四步将课本中的原理、观点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

2、图示式。背景材料由漫画、图表等丰富、生动、优美的图示构成。这类题目形式新颖、灵活性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观性的图示,最常用的是漫画和图表。

(1)漫画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以漫画为载体命题,使卷面活泼、美观。自从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各省市政治中考题中都加入了或多或少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的关键在于观察准确。观察漫画,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一定要透过漫画挖掘其深层含义,要对漫画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个准确的认识,即要找出漫画的寓意所在。然后回归课本,运用政治观点或原理,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来分析漫画。

(2)图表类。解答图表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学会比较,即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要能从图表中看出变化或发展趋势,即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量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上升或下降)。然后用政治术语概括出来,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答题。

(二)从问题设置来看,分析说明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说明、反映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例题:青海省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国家向世界银行借贷1.6亿美元,用于开发青海省,包括兴建道路、水库与灌溉工程等,并计划使用其中的4000万美元,把大约5.8万贫困人口从青海省东部山区迁移到500公里之外生态环境较好青海省西部新开垦的灌溉区。请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开展扶贫开发,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开展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时间“三个代表”的要求。(3)开展扶贫开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4)开展扶贫开发,说明了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除以上四点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回答:如搞好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根本判断标准等。

2、警示启示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类我们那些启示?”或“这件是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察学生能否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类题目,先给出一段材料,后提出设问。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严重问题,用“警示”设问。如果材料反映的是成功的做法、经济,用“启示”设问。。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在答题时关键是要找出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发生的原因,或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准去模仿,即好的要学习,坏的要摒弃警示的答案由两部分组成:先答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问题的危害性,后答解决问题的对策。“启示”即是从中得到的启发,要求回答“把材料反映的成功做法、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做。”

3、理解、认识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的认识(理解)”等,重点是考察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如果给出的材料较长,应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即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概念性的,还要

回答出“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会打出“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等等。但我们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要有发散性,角度应该多一些。

例题:材料一:2002年9月1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议在经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2001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排名升至第六位,并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之首。

材料二:江泽民主席在香港《财富》全球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20是多年来,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说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这主要是因为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我国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吸引外资连续居发展中国家之首。②对外开放可以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所以,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20多年取得的成就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对我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④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该题还可以选取其他角度来回答,但对这类题目,总体上要回答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评析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某某的态度怎样”等。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先进行正与误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依据。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重点是考察学生的觉悟目标。

5、打算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做)?”或“你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应对某问题”等。解答这类题目的对策是:先想想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态度、导向和对策,然后一次联系自己应如何应对或落实,及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通常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四有”新人;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等。总之,解答词类题目应该把握住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观念,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这类题目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体现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三者的统一。

6、建议类:这类题目题目的设问形式,既有直接问法,如“请你为××提几条建议”、“你认为应如何做?”又有比较间接的要求,用正规文体回答的形式,如写倡议书,提议案等。

这类题目答题方法:①弄清题目、材料属于课本哪课的内容。②分析题目、材料存在哪些问题。③针对存在的问题,先依照与课本有关的观点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再超越课本提出几点创造性建议。如果题目要求提的每点建议都要说明根据、依据,那么,根据、依据就是建议所符合的课本观点、原理。必须针对存在问题提建议献计策,做到有的放矢;所提建议、计策必须合理、合法,可行,要有创见。

这类问题的对策是:在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后,找出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但应注意建议的角度(如政治、经济、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这些题目重点是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7、自问自答式。这类题只有背景材料,没有设置具体的问题。它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在考查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自问自答式的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上述问题给

你什么启示?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抓住背景材料中的细节,针对细节提出一些小的问题。

例、材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2000年7月披露了“霸道的学校”的事件。某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一份所谓《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文件。据此,该县有关部门于1998年建立了一所“法制教育学校”,该校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仅当年1月至4月,该校就将200多名未违法犯罪的人强行关押在这里,其中许多是因为抵制不合理的摊派和乱收费被抓来的。这些被关押的人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还要缴纳200多元“学费”。请你针对上述材料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作出回答。

参考答案:(1)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事件?

①当地某些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素质很差。②被强制关押在这里的人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致于这个“学校”成立较长时间后才被中央电视台披露。

(2)今后如何避免这种事件发生?

①要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使他们切实做到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不得做宪法禁止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要做的事。②公民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这件事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①某些公民的法律知识还欠缺,不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该县人大常委会及县有关部门的做法是知法犯法,说明保证法律正确执行的相关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8、应用文体式。主要是以应用文体的形式进行设问。例如:设计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完成调查报告、板报设计、应用信件、会议记录、民事诉状,等等。对于这类题,我们首先要从应用文的角度掌握其正确写法,以保证形式准确;其次,在具体内容上,要能体现政治观点或原理。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分析说明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来解答,但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分析说明题,我们在解答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认真阅读背景材料,要看懂、看透,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2)仔细审题,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明确题意;

(3)注意知识对应,事理结合,即观点和材料要有机统一;

(4)答题时所用的观点要准确无误;

(5)答案要有逻辑性,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要考虑其主次和先后,要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6)语言要简练准确,语句要通顺。

9、判断说明题它要求对某一现行的观点进行直接的正误判断说明再说明理由。它以正确、错误和正误混杂三种情况之一情形出现。答此类题要点有三:一是判断要准确。如果判断不准确,并按错误判断说明理由的答案是不能给全分的。这也是近年来中考说明中硬性规定。

二是说理要有据。这和材料分析题中的“准确熟练地运用有关原理”要求相同。

三是用要准确,言简意赅。这类题一般只答要点即可,这和简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若有具体规定的要按规定答题。

10、案例分析题答题指导

初二学生丁某趁王某不在时擅自拆阅了王某的私人信件,并将内容在同学中传播,引起王某的不满和怨恨。王某在放学路上“教训”了丁某,致使丁某重伤。王某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丁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侵犯了对方什么权利?各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5分)

(2)结合案例,谈谈青少年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5分)参考答案:

(1)丁某私自拆阅并传播信件内容,侵犯了王某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隐私权,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王某把丁某打成重伤,侵犯了丁某的生命健

康权,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5分)

(2)参考答案一:丁某私自拆阅王某信件,并公布其内容,没有履行尊重王某的通信秘密的义务;王某把丁某打成重伤,没有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通信秘密和隐私权利,没有履行不得损害丁某生命健康权的义务。青少年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分)参考答案二:

作为青少年不应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丁某私自拆阅并传播信件内容,侵犯了王某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隐私权。王某将丁某打成重伤,侵犯了丁某的生命健康权。

要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某为了维护自己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隐私权,采用了将丁某打伤的非法手段,侵犯了丁某的生命健康权。

评分说明: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或用其他意思相近的观点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第一问,若考生笼统回答“丁某王某分别侵犯了对方的人身权,属于违法行为”可给2分;若考生正确答出一个方面的权利和两种性质的违法行为,均可给1分;若考生回答为“丁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或者是违宪行为”同样可给1分;若考生回答为“丁某侵犯了王某的通信秘密权”,也可以给1分。第二问:若考生不结合案例,但能正确答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可给3分;考生能答出“作为青少年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给2分。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分析说明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答,但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分析说明题,在解答的时候,要做到: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问题”。目的是为了弄清命题者的意图。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理论知识。审材料和审问题两者没有固定的先后

顺序,材料多的题目,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材料少的题目,则先审材料后审问题(联系材料审问题),两者必须配合,反复阅读。

第二步:回归教材,落实内容。这是答题的关键,一般来说,中考的分析说明题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回归教材就是要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准确地回归到教材中去。回归教材考虑要全面,试题分析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有可能是跨年级、跨章节。因此,回归教材时应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整合答案。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

线性回归分析练习题

§1 回归分析 1.1 回归分析 1.2 相关系数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的是( ) A.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c是已知常数,取b为自变量,因变量是这个函数的判别式Δ=b2-4ac B.光照时间和果树亩产量 C.降雪量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D.每亩施用肥料量和粮食产量 2.在以下四个散点图中, 其中适用于作线性回归的散点图为(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下列变量中,属于负相关的是( ) A.收入增加,储蓄额增加 B.产量增加,生产费用增加 C.收入增加,支出增加 D.价格下降,消费增加

4.已知对一组观察值(x i,y i)作出散点图后确定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对于y=bx+a,求得b=0.51,x= 61.75,y=38.14,则线性回归方程为( ) A.y=0.51x+6.65 B.y=6.65x+0.51 C.y=0.51x+42.30 D.y=42.30x+0.51 5.对于回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回归分析中,变量间的关系若是非确定关系,那么因变量不能由自变量唯一确定 B.线性相关系数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C.回归分析中,如果r2=1,说明x与y之间完全相关 D.样本相关系数r∈(-1,1) 6.下表是x和y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关于x的回归方程必过( ) A.点(2,3) B C.点(2.5,4) D.点(2.5,5) 7.若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0,则相关系数r=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8.某医院用光电比色计检验尿汞时,得尿汞含量(mg/L)与消光系数计数的结果如下: 若y与x 9.若施化肥量x(kg)与小麦产量y(kg)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50+4x,当施化肥量为50 kg时,预计小麦产量为________ kg. 10.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做了4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二项式定理各种题型解题技巧

二项式定理 1.二项式定理: 011()()n n n r n r r n n n n n n a b C a C a b C a b C b n N --*+=+++++∈L L , 2.基本概念: ①二项式展开式:右边的多项式叫做()n a b +的二项展开式。 ②二项式系数: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r n C (0,1,2,,)r n =???. ③项数:共(1)r +项,是关于a 与b 的齐次多项式 ④通项:展开式中的第1r +项r n r r n C a b -叫做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用1r n r r r n T C a b -+=表示。 3.注意关键点: ①项数:展开式中总共有(1)n +项。 ②顺序:注意正确选择a ,b ,其顺序不能更改。()n a b +与()n b a +是不同的。 ③指数:a 的指数从n 逐项减到0,是降幂排列。b 的指数从0逐项减到n ,是升幂排列。各项的 次数和等于n . ④系数:注意正确区分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二项式系数依次是0 1 2 ,,,,,,.r n n n n n n C C C C C ??????项的系 数是a 与b 的系数(包括二项式系数)。 4.常用的结论: 令1,,a b x == 0122(1)()n r r n n n n n n n x C C x C x C x C x n N * +=++++++∈L L 令1,,a b x ==- 0122(1)(1)()n r r n n n n n n n n x C C x C x C x C x n N * -=-+-+++-∈L L 5.性质: ①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与首末两端“对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0n n n C C =, (1) k k n n C C -= ②二项式系数和:令1a b ==,则二项式系数的和为0122r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L L , 变形式1221r n n n n n n C C C C +++++=-L L 。 ③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 在二项式定理中,令1,1a b ==-,则0123(1)(11)0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L , 从而得到:02421321 11222 r r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 ?=L ④奇数项的系数和与偶数项的系数和: ⑤二项式系数的最大项: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n 是偶数时,则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2n n C 取得最大值。 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n 是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1 2n n C -,12n n C +同时

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

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 一、概括类问题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 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二、鉴赏类问题 1.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 (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 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政治材料题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政治材料题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一、具体解题方法: 第一步: 首先认真审查材料和设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明确考查什么知识点。 其次认真审查设问: 一是知道设问的类别。如: 是什么(含义、概念、内容、表现、本质等) 为什么(理由、原因、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影响) 怎么做(解决途径、应该怎么做、提出建议、倡议等) 二是知道设问的限制性条件,从主体限制(国家、社会、公民、青少年、家庭、学校)还是从内容方面限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 二、评析题 ①审材料和设问:设问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评析)、设问的限制性条件(从权利义务的关系角度) ②联系教材知识、材料和生活实际。回归教材、联系材料,知道考查的要求和内容、答题的角度和范围 ③第三步:明确答题思路,科学组织答案。答案做到四化:序号化、 段落化、术语化、层次化(先教材,后材料,由里到外,由小到大,由现象到本质) 答题步骤 (1)判断行为 (2)教材知识点 (3)运用教材知识点评析材料中的行为 (4)结合材料表明应该怎么做 三、是什么(what) 1.常见设问:是什么、说明什么,体现什么,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解题思路: ①提取: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即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等。 ②定点:筛选材料或设问中的关键词,进而确定考点。 ③作答:作答时要做到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因此,准确描述知识点是关键。 四、为什么(why) 1.常见设问:为什么、意义、作用、必要性、重要性、关系等。 2.作答格式: ①现状:目前……(答所提问题的国情或现实,材料反映有的可以抄材料) ②作用、地位:(课本中考点的地位,或用此句代替:是……的需要。) ③意义(重要性)“……(抄题目)”有利于(促进、推动)……。 在解答中,一般由小到大(个人、社会、国家)。个人角度围绕(德、智、行等);国家角度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作答,并充分挖掘材料。 五、怎样做( how) 1.how常见设问:“如何”或“怎样”“建言献策”等字眼来设问。 2.how作答公式=主语+措施+目的 3.how解题方法:“三看”,一看角度,(没有角度则多角度)二看材料(针对材料中的存在问题写措施),三看分数(1分一点或2分一点)。 六、怎么办(how) 1.政府做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1)经济:资金投入、奖励、扶持...... (2)政治:(立法)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打击、监管、监督、制裁…… (3)文化:教育、宣传、倡导、鼓励、开展活动。(抓动词、针对材料一一解决材料中的存在问题) (4)国策、战略、方针 2.中学生做法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思想上:树立…..理想、意识、观念等; (2)学习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先进人物事迹、文明礼仪等; (3)行动上:宣传、参加活动,与......作斗争。当强调某一方面(在学校、家庭、学习生活中)落实行动时,应该答具体做法,要有针对性。 1

最新初中英语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初中英语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英语听力题解题技巧 一、听力技巧之——听辨单词类的答题技巧 此类题的出题形式多是听句子,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所听句子里含有的那个单词。此类题的答题技巧是这样的: 1.先浏览一遍题干,注意比较它们在发音上的不同之处,这样在听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注意这个不同之处,从而迅速作答。 2.由于所给选项是四个读音相似、极易混淆的单词,而录音中播放的是一个句子,所以我们要尽量从整体上理解句子,不要只顾逐个听单词,要在语境中确定选项。 3.平时要注意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和那些读音十分相近的单词。如thirteen/thirty; close /clothes;present/parent;horse/house;knows/news;bread/break/breath等。 4.注意区别句子中的同音词。如whether/weather;four/for;two/too/to;where/wear 等。 二、听力技巧之——听句子选择恰当答语类的答题技巧 听句子选择恰当答语是常考题型之一,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景反应能力,要做这类题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 1.听前认真浏览选项,掌握其意思。 2.听时要注意听清句子的意思。同时注意对话出现的场景,从语调、疑问词中判断句的类型以此确定回答的内容,回答内容要与问句人称、时态等保持一致。 3.平时我们还应熟练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听时要正确判断出句子的语言交际功能,正确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基础上作出正确选择。 三、听力技巧之——图文搭配类听力的解题技巧 这类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正确的图画语言与所听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它具有生动简明的特点。做好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听音”、“明意”。一是要能听懂句意,而听懂句意的前提是能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二是要具备“读图、识图”的能力。清楚图画中的人物、动作、形态等。 四、听力技巧之——对话理解的答题技巧 由于对话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听前我们要浏览选项,了解一定的信息,并预测话题及内容。在听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对话中的人物(包括男女),时间(如果有的话),地点(尤其是多个易混的地点及相应的信息),语音语调,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等,同时还要排除干扰,适当地作一些记录,以增强记忆。弄清对话原大意,看清问题,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五、听力技巧之——短文理解类解题技巧 短文理解是听力测试中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型,短文主要为记叙文。但短文与单句和对话不同,有一定完整的思想内容,涉及到的词汇量较大,涉及的知识面也广。它的出题形式为:1.听短文,判断正误。2.听短文,根据所给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句子。 做这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抓紧听前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先阅读本题的题干和有关选项,有些选项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就可以选出,到该题录音播放时,核对一下即可。 2.听短文时,注意听第一句,因为它可能是短文主题句。一般情况下,听完前三句就能确定短文属于哪一类,注意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有利于对全文的理解。 3.听第二遍时,注意及时核对尚未完全听清的选项,感到有把握的答案暂放一边。 4.平时注重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相配合。

数学必修三回归分析经典题型(带答案)

数学必修三回归分析经典题型 1.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 93.7319.7?+=x y 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A.身高一定是145.83cmB.身高在145.83cm 以上 C.身高在145.83cm 以下D.身高在145.83cm 左右 【答案】D 【解析】解:把x=10代入可以得到预测值为145.83,由于回归模型是针对3-9岁的孩子的,因此这个仅仅是估计值,只能说左右,不能说在上或者下,没有标准。选D 2.对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 y = a +b x ,关于回归系数b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可以小于0;②大于0;③能等于0;④只能小于0. 【答案】① 【解析】由b 和r 的公式可知,当r =0时,这两变量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但b 能大于0也能小于0. 3.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10),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y =3x +20,若10 1 i i x =∑=18,则10 1 i i y =∑=________. 【答案】254 【解析】由 10 1 i i x =∑=18 1.8. 因为点在直线 y =3x +2025.4. 所以 10 1 i i y =∑=25.4×10=254. 4.下表是某厂1~4 由散点图可知,用水量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y =-0.7x +a ,则a 等于________. 【答案】5.25 2.5 3.5, ∵回归直线方程过定点, ∴3.5=-0.7×2.5+a. ∴a =5.25. 5.由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y =b x + a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平行四边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平行四边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基本知识储备 1、直角三角型:直角三角型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另外两锐角和等于90°;勾股定理 2、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它的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 4、全等三角形证明:SSS SAS ASA AAS HL 5、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方法: // // == ×∠∠ 二、常见题型分析 (一)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AD,BC=CD C.AB//CD,AB=CD D.∠A=∠C,∠B=∠D 2、已知,从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种. (二)已知某两条短线段相等。(相等线段加减同一条线段所得线段仍然相等,一般结合三角型全等解题) 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 2、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在对角线BD上,BE=DF.求证:四边形AECF (三)已知线段中点,求证中点连线所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或者求解四边形边长。(中位线定理,一般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O点作OE//AB交CB于E,若BE=3cm,则AD= . A B C D E O

2、求证:四边形中点连线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ABC 中∠ACB =90o ,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DF =∠A 。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四)已知角平分线,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或求解线段长度。(一般结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等腰三角形,) 1、□ABCD 中,若AB=2,BC=3,∠B 、∠C 的平分线分别交AD 于E 、F ,则EF= . 2、如图,□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平分∠BCD 交A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 交AC 于点E ,F 是AB 上一点,且BF=AE .求证:BE 、DF 互相平分. A B C D E F A B D C F E A B C D E F

中考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反映”型题目解题技巧: 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一联系一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二、“认识”型题目解题技巧: “认识”型简答题专项练习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解题方法:“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一一阐述道理一一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是什么一一为什么一一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 三、“辨析”型题目解题技巧: 评析型的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解题方法: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即采用“辨——析——结”的解题思路。 四、“为什么”型题目解题技巧: “为什么”型题目专项练习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五、“怎么办”型题目解题技巧: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有时也会以提建议的形式出现。解题方法:“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有时不告诉确定的主体,需要自己多角度地去思考回答。 六“意义”型题目解题技巧: “意义”型题目专项练习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解题方法:“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七、“启示”型题目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

分析推理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分析推理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华图教育白晓静 一、题型识别 分析推理类题型有三个特征:第一,给出一组对象。如题目中会出现甲乙丙丁四个人,或者张三、赵四、王五等等;第二,给出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信息。如题目中会出现性别、年龄、身高、籍贯、国籍、爱好、职业等信息。第三,对象与信息进行一一匹配。也就是对象与信息进行配对,一一对应。具备以上三个特征,即可以确定为分析推理类题目。 二、题型分类 对于分析推理类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信息进行分类。根据选项信息的设置,可以将该类题目分为两大类:选项信息充分类和选项信息不充分类。所谓选项信息充分,即ABCD四个选项均是对象与信息一一对应的形式,反之,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 三、解题方法 根据题型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解题方法。首先,对于选项信息充分的题型,我们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如何排除呢?就是读题干结合选项,读题的过程中进行排除。其次,对于解决选项信息不充分类的题目,我们要把握好三个信息,即:确定信息、最大信息、最小信息。所谓确定信息,一般指的是题干中对象信息已经对应好的信息,以陈述的形式出现,如题干中出现“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所谓最大信息,就是指在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所谓最小信息,就是指在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少的信息。把握好三个信息目的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顺藤摸瓜。另外,对于该类题目,把握信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两个方法,也就是矩阵列表法和分层列表法。对象与信息对应关系单一的时候,我们用矩阵列表法,对象与信息对应关系复杂,具有多层关系的时候,我们要用分层列表法。 四、典型例题 【例1】 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数学必修三回归分析经典题型带答案

1 / 3 数学必修三回归分析经典题型 1.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 93.7319.7?+=x y 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身高一定是145。83cm B .身高在145.83cm 以上 C .身高在145。83cm 以下 D 。身高在145.83cm 左右 【答案】D 【解析】解:把x=10代入可以得到预测值为145.83,由于回归模型是针对3—9岁的孩子的,因此这个仅仅是估计值,只能说左右,不能说在上或者下,没有标准.选D 2.对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y =a +b x,关于回归系数b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可以小于0;②大于0;③能等于0;④只能小于0. 【答案】① 【解析】由b 和r的公式可知,当r =0时,这两变量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但b 能大于0也能小于0。 3。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i =1,2,…,10),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是y =3x+20,若101 i i x =∑=18,则10 1 i i y =∑=________. 【答案】254 【解析】由 10 1 i i x =∑=18,得x =1.8。 因为点(x ,y )在直线y =3x+20上,则y =25.4. 所以 10 1 i i y =∑=25.4×10=254. 4。下表是某厂1~4 由散点图可知,用水量y 与月份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 y =-0。7x +a,则a 等于________. 【答案】5.25 【解析】x =2。5,y =3。5, ∵回归直线方程过定点(x ,y ), ∴3.5=-0.7×2.5+a. ∴a=5。25. 5.由一组样本数据(x1,y 1),(x 2,y2),…,(xn ,yn )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b x

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方法

一、“两步”巧解一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组成。解答选择题应做到: 首先,审好题,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要审清试题的要求,即看清楚题目要求,是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还是错误答案; 二要审题干,通过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考查意 和要求; 三要审问题,即审清题干的问法是什么?通常选择题的问法有: “结果”、“说明”、“表明”、“标志”、“原因”------等,要仔细分析后才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其次,分析备选答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一是要逐个分析备选答案的内涵,把握其内在的意义; ? ? ? ? 二是要分析备选答案和题干之间的关系,对其关系要结合具体的 ? ? ? 材料、情景作进一步分析,在答题时,有意识地将题干和备选答案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同时,还要掌握排除法、筛选法等不同将解题技巧。 二、“两要”巧解一一多项选择题 要提高多项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必须先提高阅读和审题的能力。 阅读、审查选择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把握题干的规定性鉴别正确题肢和如何识别错误题肢。

一要认真把握题干的规定性。题干的规定性是指回答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定。题干的规定性不同,要求所选的题肢也不同,凡是正确的题肢都必须符合题干的规定性「二要注意题干与题肢间的几种关系,识别错误题肢。 1、因果关系。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因果关 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复杂行和多样性,表现在因果关系选择题中,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确定因果关系这类选择题的正确题肢,关键是要判断该题肢和题干能否构成题干要求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凡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就要选,反之,就是错误题肢,就不选。 2、包含关系。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间是包含关系。凡是包含题干(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事例)就是应选的题肢。 3、从属关系。确定从属关系选择题正确题肢的原则是,凡是题 肢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概念”所指对象的,就是正确题肢;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整体”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整体” 的“部分”,也是应选的正确题肢。 三、“三步”巧解一一辨析题 辨析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辨——析——结 1、“辨”,即准确判断。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首先应肯定观点的正确性;如果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首先应指出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然后写出正确的观点。 2、“析”,即陈述理由

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计算题 1、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 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 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 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 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 (2)摩尔守恒法 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 nHNO3=nCu(NO3)2 + nNO2+nNO =nCu×2 + n总气体

教育理论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80招,招招管让孩子爱上学习 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验的基本知识点及习题集锦

回归分析的基本知识点及习题 本周题目: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本周重点: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必要性与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区别; (2)尝试做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 (3)能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回归分析,体会回归分析的实际价值与基本思想;了解判断刻画回归模型拟合好坏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本周难点: (1)求回归直线方程,会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回归分析. (2)掌握回归分析的实际价值与基本思想. (3)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检验与说明. (4)残差变量的解释; (5)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本周内容: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回归直线: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作回归直线。 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作出散点图(由样本点是否呈条状分布来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存在线性相关关系→②求回归系数→ ③写出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回归直线方程进行预测说明. 2.回归分析: 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是: ①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哪个变量是解释变量,哪个变量是预报变量; ②画好确定好的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的散点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线性关系). ③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 ④按一定规则估计回归方程中的参数(最小二乘法); ⑤得出结论后在分析残差图是否异常,若存在异常,则检验数据是否有误,后模型是否合适等. 3.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2)收集数据; (3)分析整理数据; (4)进行预测或决策。 4.残差变量的主要来源: (1)用线性回归模型近似真实模型(真实模型是客观存在的,通常我们并不知道真实模型到底是什么)所引起的误差。 可能存在非线性的函数能够更好地描述与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却用线性函数来表述这种关系,结果就会产生误差。这 种由于模型近似所引起的误差包含在中。 (2)忽略了某些因素的影响。影响变量的因素不只变量一个,可能还包含其他许多因素(例如在描述身高和体重 关系的模型中,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会受遗传基因、饮食习惯、生长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通常它们每一个因素的影响可能都是比较小的,它们的影响都体现在中。 (3)观测误差。由于测量工具等原因,得到的的观测值一般是有误差的(比如一个人的体重是确定的数,不同的秤可 能会得到不同的观测值,它们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这样的误差也包含在中。 上面三项误差越小,说明我们的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题思路】 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干(细心读题,包括背景材料、文字、图表或漫画等);②审设问(问什么);③审题肢(仔细思考每个备选答案);④选择正确答案(选什么)。根据设问,从备选答案中(题肢)选择一个与题干有关的最佳答案。 当你不能肯定答案时,可采取这样的对策:先划去肯定错的选支,再将余下的选项互相比较,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个。 【解题方法】 1、识记法:这种方法针对于时政题,一般都是填空的形式。这种题型只有用记忆的方法来解决。 2、排谬法:当“设问”要求正向选择时,排除错误的选项。 3、排异法: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有些单选题的备选答案没有错误的观点,但部分选项与题干无关)。 4、排正法:当“设问”要求是反向时,正向的不选。 5、最佳选项法:当几个题肢都符合题干时,选与题干最密切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 【解题思路】 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阅读材料、阅读问题、提炼信息、揣摩意图、把握观点、了解要求;②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建构思路;③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④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看分答题。 审读题干的目的在于准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一步,题意未审读,匆匆答题,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必须仔细阅读题干,并了解关键词。构思、理解关键词后,在纸上记下最初的各种想法,然后再看看问题中的关键词,从众多设想中挑出与题意最贴近的设想加以组织,列出明晰的提纲。好的提纲可保证不会离题。组织答案要注意开门见山触及主旨,抓住要点阐述,要使用题干中的词句概括要点,使思路连贯。 【解题方法】 做材料题还要注意使用术语,而不能使用口语或文学化的语言。端正清楚的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睢海英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揣摩: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 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 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 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定稿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育写作题)六种类型。 试卷题型比例为: 填空题约15% 选择题约20% 辨析题约10% 简答题约25% 论述题约20% 案例分析约1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 (一)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填空题题型分析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对准确度的要求非常高,必须保证一字不差;填的都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查记忆能力。 2.填空题解题技巧 (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1】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 计划和计划。 【答案】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和 等三种。 【答案】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从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现。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猛然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统一的过程。

回归分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北京上海 22460 11226 34547 4851 5444 2662 4549 7326 4490 11546 2396 2208 1608 2035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98a.996 .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思品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思品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一、答题角度规律性整合 如“未成年人为主题”要从自身、家庭、社会、学校都角度整合知识 “社会、国家为主题”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多角度答题“提建议的角度”则是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的角度 二、政治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应用两方法 1、排误排异法。(1)题肢本身错(2)与事实不符(3)与题干无关(4)张冠李戴(5)因果倒置(6)二次推理 2、反套材料法。材料中能找到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则选。 (二)、材料题总的要求: 一、解题技巧: 1、细审题:(1)审“材料”--明确题意;(2)审“问题”--弄清设问中的关键词。 2、学会转换,回归教材:明确材料要考什么?与课本哪些知识有关? 3、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序号答题。 4、查缺:有没有条理,是否需要多角度?是否符合答题格式?有没漏答? (二)、材料题具体题型解题思路: 1、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设问方式: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 本质+基本思路:现象 解答对策: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怎样做)+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 要求抓住材料(文字、表格、漫画等)的主旨,联想这个材料的主旨与所学的什么知识观点等的关系 2、启示类: 设问方式:①“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启发”;②“谈谈你的看法、体会、认识”;③“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④“如何认识……、如何看待……”;⑤“如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解答对策是:道理+做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