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东省面临渤黄海,区位优势显著,是我国海洋资源、经济和科技大省。海岸带资源开发、科技研发和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多年来一直居国内前列。为了较好的发挥海岸带的区位、经济和生态功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山东省曾组织100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12年,系统地对山东海岸带、海岛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化学环保、林业植被、土地资源和利用、社会经济等进行系统的调查,提出了海岸带综合利用开发方案,并进行海岛开发试验,对正确认识海岸带功能,指导科学合理开发海岸带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技兴海,1992年省委省政府根据科技界建议,作出了建设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的决定。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分析山东海岸带资源特征并进一步发挥其潜在功能十分必要。

一、海岸带资源特征与开发潜力

海岸带是海洋与大陆相互作用较为强烈的地区,但其界定不一。根据全国海岸带调查规程规定:“海岸带的范围是

指以平均高潮线为界,向陆地延伸十公里,向海延伸到负二十米等深线”。山东省则扩大至临海7市和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调查表明,山东海岸带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口,海岸线总长3121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26个。以下资源对山东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起决定性或关键作用。

1、滩涂、浅海与河口土地资源

全省既有淤泥粉沙质海岸(渤海湾、莱州湾),又有基岩岬角沙质海岸(胶东半岛),拥有沿海滩涂面积约3223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湾有51处,-20米水深以内浅海总面积29031平方公里。沿岸港口资源丰富,近海水质肥沃,海水增殖条件优越,拥有良好的深水养殖环境条件。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100多种。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按照开发利用度分析,山东近海水域、潮间带和潮上带

杨鸣 杨俊杰 胡建廷

尤芳湖

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海岸带是人类了解和开发海洋的前沿地带和社会经济发展枢纽区。本文通过分析山东海岸带资源环境特点、开发、现状与潜力,结合近十年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与人为因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等,说明海岸带环境与人文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影响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和限制因素,并简要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海岸带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山东省科学院 济南 250014)

(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 青岛 266071)

可养殖滩涂的资源利用率较高,其中大部分养殖区域已

经出现轻度以上污染,特别是渤海沿岸和胶州湾沿岸海域和海涂,发展人工养殖空间潜力已十分有限。由于捕捞过度、半封闭海湾限制和近海环境污染严重的多重胁迫,近海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甚至枯竭。

15m等深线以上的浅海水域利用不足,深水农牧化总体上处于萌芽阶段。利用深水进行大网箱式的鱼类养殖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选择适宜品种和海域做好放流增殖以及近海人工鱼礁等生态养殖工程的建设工作,海水养殖业有望带动渔业实现新的跨越,产业发展潜力不可忽视。

现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5600平方公里,只要是以利津为顶点,改道冲淤形成的新陆地,拥有全国10%的河口滩涂面积,总数达50万亩。区域内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土地资源、盐卤盐矿资源、滩涂资源等,发展海洋油气、盐化工和海水农业潜力巨大,但生态脆弱,国家已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该地区将成为山东沿岸最有发展空间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区。

2、港口资源

港口资源丰富。现有港口26处,其中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龙口、石岛、岚山、东营等8个港口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一类港口。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口发展速度较快,青岛前湾港成为年吞吐能力1.5亿吨以上的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且大中小港口配套形成网络,辐射面大,对进出口贸易和沿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推动作用。

3、旅游资源

海洋旅游业或滨海旅游业不但具有可观经济效益,是任何一个沿海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无烟工业",其发展程度可作为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山东海岸带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有1500多处,规模较大的滨海沙滩1000多处,重要景区2673处,尤其是省内大多数海岛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开发价值的岛屿301处,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包括海洋景观、岛屿景观、奇特景观、生态景观、海底景观及人文景观等多种类型。目前,“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荣成“天尽头”,黄河入海奇观等,都已经是国内外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为大力发展滨海和海洋旅游业提供了社会资源保障。但目前已经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旅游景点还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且消费模式比较单一,深具发展潜力。

4、海水资源

丰富的地下卤水是山东省发展海盐及盐化工产业的突出优势。滨州及潍北平原地下卤水的分布面积达1794平方公里,浓度达到10-17波美度,为海水的3-6倍,总储量74亿立方米,同时含有硼、溴、锂、锶等元素,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

海水是目前取之不竭的资源,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是海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对于解决当前山东水资源紧缺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海水资源不存在资源危机,只要解决好应用技术和水质保护问题,就可在工农业、城镇居民生活中大量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潜力极大,是山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油气资源

渤海湾区域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累计天然气储量502.68亿立方米。据石油探测部门估测,渤海湾盆地的石油总资源量为190亿吨,目前探明储量为85亿多吨,探明程度仅为45%,仍有很大的潜力。由于探测技术的进步,目前渤海湾盆地海上石油在上第三系获得了重大突破,蓬莱19-3油气田将于近期产油,渤海海上油田产能突破2000万吨已成必然。但由于渤海海域有限,蓬莱(登州)水道狭窄,因此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渤海水域油气污染、渔场资源保护与油气资源开发储备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全面地协调解决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6、海洋环境

《2004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表明,同过去多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海洋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当前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渤海湾水域。多年来的过渡捕捞和环

保失控已经使渤海渔场不堪重负。从1991年起,渤海、黄海海区无机氮的超标率已高达70%以上,大面积海域遭到污染。2004年山东省近岸海域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达21423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污染海域9459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1369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1753平方公里,大多集中分布于渤海沿岸和胶州湾沿岸。近岸海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铅。由于受黄河、小清河等入海河流的影响,以及部分区域沿岸人为因素的干扰,我省北部海域水环境受污染的面积较 2003年有所增加,尤其是黄河口附近的东营、滨州,以及小清河口附近的莱州湾西南部海域,直接威胁着海水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环保形势严峻。

二、海岸带经济的发展

自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提出科技兴海和建设海上山东至今,山东依靠海洋资源优势,采取海陆互动战略,科学地进行资源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和临海经济的全面振兴,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中心,以海岸带为板块,初步建成了北部渤海沿岸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带和东、南部黄海沿岸经济技术开发带,造就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开发区段,形成了由岸至陆、由浅海到深海、由近海到远洋、由单项式平面开发到多层次立体开发的新格局。2004年,全省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达2130亿元,比2003年增长18.2%,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0年前2%增长到目前6.4%左右,海洋经济已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和临海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稿

海洋。据地质勘查部门测算,一向被称为国土面积“增长

点”的黄河三角洲,1996年以来正以每年平均7.2平方公里

的速度蚀退。30年的卫星影像资料分析测算也表明,受渤

海湾海洋动力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北部沿岸正在不断受到

侵蚀,其蚀退面积从1996年开始已大于黄河入海口新增土

地面积。

淡水资源短缺:沿海地表水、地下水的分布、储存、丰

富程度皆受气候、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和控制,地表水年际和季节分配差异大、地下水分布极不

均匀,造成水生态平衡失调。山东人均水资源量仅占有520

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8%,为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3.6%。虽然国家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形势仍十分

严峻,气候干旱、黄河断流(或低流量)、工农业污染、用

水控制不当也是造成山东海岸带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莱州湾海水内侵:由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风暴

潮和地下水过度开发等原因,山东渤海沿岸及东南沿海都

发生了严重的海水入侵,莱州湾海水入侵最大速度已达500

米/年,1969年4月23日的温带风暴潮曾在一天内使莱州

湾沿海海水内侵达30~40千米。目前莱州湾海水内侵面积

已经达1000平方公里,使大片土地盐渍化,淡水变咸,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平均海平面变化:近年来,黄、渤海沿海海平面多年

来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3毫米/年。据

国家海洋局预测,未来3~10年内,渤海、黄海将比2000

年平均海平面分别高8毫米、13毫米。但据我们研究,以

青岛为代表的胶东半岛沿岸平均海平面则是相对稳定的。

赤潮: 1989年8月5日至10月14日渤海西部发生赤潮,

面积达1300平方千米,使潍坊、莱州对虾大幅减产,损失

近亿元。随着海洋环境污染、流域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的

变暖及少雨等自然变异,赤潮灾害有日渐加重的趋势。

海岸侵蚀:山东省具有多种海岸类型,经常受到多种

海岸动力的作用和人为作用的影响,除上述黄河三角洲受

蚀外,其它海岸侵蚀普遍存在,是我国海岸侵蚀最为严重

的省份之一。其中,基岩港湾海岸除湾内岸线相对稳定或

略有淤积外,凡开敞性的海岸均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粉

沙淤泥质海岸约有62%、砂质海岸约有85%处于侵蚀状态,

基岩海岸由于抗蚀能力较强,近期侵蚀并不明显。

3、人类行为

胶州湾萎缩:据海图对比分析,胶州湾海域面积已从

1928年的560平方公里下降到2003年的362平方公里,面

积缩小了35%。历史资料记载,1935年胶州湾总水域面积

约559平方公里,纳潮量为11.822亿立方米,现在的纳潮量

只有7亿多立方米,减少了近40%。造成胶州湾萎缩的主

要原因是近年来失控的沿岸围海造地项目和海洋工程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以来,胶州湾内就有20多个用海项

目,填海面积达16平方公里。山东沿岸一些地方也有不适当

的围海造田、造地、造路和修建养殖场等工程现象,导致1990-2003年山东省和沿海7市GDP与海洋产业增加值

增长示意图

山东临海7市总面积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的45%和

35%,而GDP总量已占全省的50%以上,2003年为51.26%

(见图),其中,胶东半岛青、威、烟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GDP

比重已达31.64,人均超过了3000美元。基本构筑起了由青

岛中心城市,烟台、潍坊、威海三个区域中心城市、德烟铁

路、蓝烟铁路和204国道三条产业聚集带,基础设施基本配

套,陆海空运输通畅,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四个层次相互

匹配的现代城市化建设格局;形成了以石油、重化工、轻纺、

电子信息、汽车和机械、海盐和盐化、滨海农业、造船业、海

洋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临海产

业体系,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以及生态省建设

已见雏形。

三、主要制约因素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最具开发前景,又最易

受破坏的地带,其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最为强烈

的是陆海作用的突发性变化,包括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变化、

人为因素等,山东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这些挑战。

1、自然灾害

省气象部门的统计表明,我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

70%,与半岛的海洋性气候关系密切。我省台风暴雨集中出

现于山东半岛东部和南部,台风大风主要出现在沿海,最大

风力多在8--9级,极大风速甚至达17.2--24.4米/秒,台风

过境时常出现大风、暴雨和风暴潮,其破坏力巨大,影响范

围遍及海岸带整个地区。其中莱州湾是我国北方风暴潮的重

要集中地段,仅2003年发生的“10.11”特大温带风暴潮灾

造成山东渤海湾、莱州湾沿岸直接经济损失就达数亿元。今

年8月,

“麦莎”由南往北穿越山东半岛,狂风暴雨,历历在

目。

2、 自然环境变化

黄河流量减少: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特有的由多泥沙因

素形成的三角洲,从1855年以来共沉积了230平方公里的新

生国土,形成目前的海岸带。但由于淤泥、粉砂质海岸的沉

积特点和地下淡水深藏,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黄河流量减

少、沿岸海流和海浪的侵蚀,使这片新增国土正在不断归于

Potential Coastal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You Fanghu

(Shandong Province Academy of Science, Jinan )

Yang ming,Yang Junjie,Hu Jianting

(Marin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Shandong,Qingdao)

Abstract: Coastal zone is the primary foreland where human being had began to utilize sea and ocean. It抯 also the hinge area of humanecology and economy society. Integrating with history, actuality and potential future of coastal resources usag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illuminates nature and artificial degradations in last decade,explo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ast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discusses the most impressing factors to coastal sustained developmentin future, and as a result of some concis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astal zone; sustained development, Shandong Province

(本文是今年7月15日青岛国际海洋科技与经济论坛报告稿,现略作修改。)

海岸带的变迁。

上述三类问题普遍存在于黄渤海沿岸,是未来制约山东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措施和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陆海一体化战略。以海岸带为载体,建设海洋强省为目标,制定并实施海洋经济“十一五”规划。最近,省发改委和海洋渔业厅通过调研和咨询提出的规划纲要(稿),紧紧围绕“两个提前”,把强化港口龙头地位、做大两个临港基地,开发(岛屿、海洋、矿产、土地)四大资源,增强(渔业、海化、船舶、生技、海洋运输、海滨旅游)六大海洋产业,即“一、二、四、六”的战略产业取向,是十分正确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和生态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这样,2010年山东海洋增加值可达3000亿元,占全省GDP的9%以上,占临海7市GDP的18%,青烟威3市占比达20%。2020年海洋增加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占全省GDP的15%以上。还可望相应提供数百万新的就业岗位。海洋经济将为实现“两个提前”、为胶东半岛经济板块的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2、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特色海洋经济区。现代海洋经济既具资源功能型又是科学技术型,应抓住当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海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态势,通过实施专利、名牌、园区带动,突出区域功能特点,建设特色海洋经济区,即一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二带(阳光滨海旅游和健康生态养殖带)、三湾(沿莱州湾、胶州湾、荣成湾综合经济区)、四港(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港临港经济区)和五岛群生态开发保护区。

3、加大“科技兴海”力度,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我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发挥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率先提出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工程,并由国家科技部推

广。当前,一是要加大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支撑引领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结合我省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专项的论证和制定,选择重点,予以突破,尤其应着力将胶东半岛和整个临海经济带建设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示范区。二是应在省部市共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中心的同时,发挥省海工院的作用,整合具有优势特色的地方海洋科技资源,与国家海洋中心对接。并推动大(特)海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海洋科技服务(中试、孵化、中介)体系。实现海洋科技链与海洋经济链的有机融合。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大海洋科技的研发投入,使海洋R&D投入占GDP比重与海洋增加值占比同步,公共财政应占1/3。

4、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加强政策与法规的保障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的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能力,改变当前一些多元化体制,加强海岸带管理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海洋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的海洋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海洋执法队伍,建立海洋环境检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防御体系,弘扬海洋文化,以保障海洋经济和临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综合调查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2]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海岛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 董昭和、尤芳湖、王凤起编著,《三论海上山东》,海洋出版社,2003年。

[4]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稿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环境问题目前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技不断创新.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新的价值.改变着生活.当我们陶醉于用聪明才智从大自然那里获取的各种利益时.大自然也慢慢地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这样做的代价。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等等。这一件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考应该如何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停的对大自然索取资源.而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适度、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使这一过程维持在可持续的轨道之上. 1 我国资源现状 1.1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部水少,沿海水多。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

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沿海地区投资建设的项目,经常涉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将沿海滩涂适宜成陆的部分,通过工程措施促其脱离海水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足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滩涂围垦开发也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注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口航道等方面的影响,以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状况及利用潜力 我国沿海地区滩涂质地分布与陆地输入的泥沙物质质地和海水动力作用关系密切。各岸段的滩涂质地有泥砂质底、砂泥质底、砂质底、淤泥质底、卵石底、砾石底、礁石底和珊瑚礁等。不同滩涂质底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宜不同的贝藻类生物生长。淤泥质滩涂土质较肥沃,营养物质较丰富、是许多贝藻类喜欢栖息生长繁殖的地方。当地一般根据各种贝藻类的生活习性,选择生长育肥快、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天然贝藻类进行人工养殖。滩涂土壤以滨海盐土为主,盐土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受海洋潮汐咸水顶托和絮凝作用,不断在近海沉积。当其尚处于水下堆积阶段时,则为高矿化海水所浸渍,成为盐渍淤泥。当高等植物出现而开始土壤形成过程时,积盐过程则成为成土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盐渍淤泥也就变为滨海盐土。由于我国滨海地区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自南而北逐渐干旱,土壤含盐量也相应随之由小增大。华南沿海的盐土表层含盐量一般不超过2%,而华北和东北的盐土表层含盐量达到2%-3%,个别甚至高达5%-8%。南海沿岸各大河流的入海河口地区分布着一些酸性滨海盐渍土,又称“咸酸田”“反酸田”,能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必须采取改良措施,才能垦殖利用并取得较好收成。 我国海域面积广阔,自北向南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滩涂土地资源分布呈一狭长带状,由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地貌单元构成。海岸带的土地资源随着地貌分布形态,分为平原岸段和基岩岸段两种基本土地类型,二者呈相互交错分布状态,大致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的上海至辽宁以平原岸段土地资源为主,是辽河平原、黄淮海大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其间穿插分布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海州湾等基岩岸段土地资源;钱塘江口以南的浙江至广西等沿岸以分布基岩岸段土地资源为主.是我国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向海延伸的前沿地带,其间分布有珠江、饮江、韩江、九龙江、晋江、兰溪江、闽江、瓯江、椒江和曹娥江等各类平原三角洲。 平原岸段地面坡度较平缓,从陆地、滩涂到浅海底的比降一般循序渐变,海岸线较平直,在江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和海水动力作用下,平原岸段的陆海交界处土地资源常处于不稳定变化状态,总的趋势属于向海扩伸土地的淤涨型岸段,局部为冲蚀型岸段,土地资源有后退消失现象。目前平原岸段的土地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只有个别岸段利用程度较低甚至未开发,其中以黄河三角洲和苏北沿岸较为突出,有大面积盐碱荒滩待开发利用,是我国平原岸段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两个岸段。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包括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1个滨海省市、自治区和台湾省。我国因实施大规模围海工程,许多海岸线因裁弯取直而缩短长度。全国岛屿面积大于500m2的共有6536个,岛屿岸线总长14390km,包括台湾省属岛屿岸线1824km。根据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岸带调查资料,我国有滩涂资源总面积达217.09万hm2,其中95%以上分布在大陆岸线的潮间带,而岛屿滩涂资源面积分布较少,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5%以下。按滩涂资源分布地形部位,我国滩涂资源可分为海滩涂、滩

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源短缺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 1.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 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2.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下面就介绍中国的几种能源的基本情况。 2.1石油 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可见,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 我国石油资源赋存条件差。陆上有35.8%的资源分布在较恶劣的环境中,56%埋深在2000―3500米之间,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多大于3500米。资源量中非常规石油所占比例较大,占陆上资源量的16.4%,占海上的33.3%。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中大都是难动用的资源。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增储难度大,勘探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陆上大多数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东部产量逐年递减,近10年

6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单选题】XX玄武湖和XX西湖,周长都是十五公里左右,但是(A )的人文景观丰富得多。 2、【单选题】北宋时期,将XX玄武湖围湖造田,影响城市生态的江宁太守是(A )。 3、【单选题】XX西湖中有白堤和苏堤。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苏堤是(C )主持修筑的,为西湖文脉的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 4、【单选题】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XX城里一度“有水必臭”。当年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被XX人自嘲为(B)。 5、【单选题】房地产开发为牟取最大利润,(D),造成地面、地下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被毁。 6、【单选题】二十一世纪初,有专家宣扬社会发展就要“不惜打破坛坛罐罐”。这里“坛坛罐罐”指的是(B)。 7、【单选题】随着城市产业转型,(D)逐渐成为实体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8、【单选题】文化资源不是消耗性资源,不会像其他资源那样(C ),而是越积累越丰厚,所以能生生不息,持续不断。 9、【单选题】(A )是最重要的城市竞争力。 10、【单选题】因为在土地开发前坚持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六朝建康都城夯土墙遗址,这一珍贵遗址得到保护,2014年建成了XX的又一家博物馆(B )。 11、【单选题】当前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A )保护相对较好。如XX明城墙风光带,保护X围包括城墙本体、护城河、周边控制地带和绿化景观。 12、【单选题】(C)是文化资源保护的重灾区。虽然有动工前考古的规定,但由于时间紧、经费缺,常常只能做抽样考古。而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几乎都是被暗中毁掉。 13、【单选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牵涉到众多专业,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发挥更多作用。

准确地说,(B)应该让专家学者发挥更多作用。 14、【单选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急需专门人才,目前人才(A)的情况相当严重,这一状态亟待改变。 15、【单选题】因为东X、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XX建者,所以XX号称(C )。 16、【单选题】XX城市发展有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传统,2500年来,形成了(A)和谐交融的独特文化形象。 17、【单选题】XX的城市绿化历来为人所赞扬,又处于江南人文荟萃之地,所以将(B)作为城市形象定位。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也都可以提炼出独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18、【单选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不能仅限于恢复旧观、简单展示,必须结合(D )。 19、【单选题】历史文脉是城市时间与空间发展成果的沿续,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影响着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城市(D)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单选题】每个城市都要研究自己的文脉资源,特色与要素,优势与劣势,利用才有基础,(D)才有方向,才能做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产业,做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拳头产品。 21、【单选题】城市的创新能力决定于(A )。 22、【单选题】(C)的去留取决于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发展空间,包括生态环境、生活负担、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 23、【单选题】城市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成为(C)的外在环境。 24、【单选题】长期生活在一座城市中,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固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人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又会对城市形成反哺。城市(B)就在城市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日积月累,丰富繁荣。 25、【单选题】六朝时期XX的文化成就辉煌。如科学家(A)推算出圆周率,是当时的最高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构成的区域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为什么?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演变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海尔一直在思索和实践的。创业29年来,海尔始终保持着创业创新精神,不断适应时代节奏,实现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履行着社会责任。 (1)经济责任:创新促发展 过去几年,虽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家电需求萎缩,但海尔的业绩却一直保持稳健发展。2013年前三季,青岛海尔营业收入606.3亿元,同比增长9.78%;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5.21%;每股收益1元,同比增长24.8%。欧睿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海尔大型家电市场份额达到8.6%,同比提升10%,不仅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也是全球前十名品牌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幅的品牌。 最省电冰箱、无尾小家电等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海尔带领消费者共建和谐生态。同时,海尔专卖店创新性推出了“七星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享受;青岛海尔连续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上市以来,海尔积极回报股东,已累计现金分红43亿元。这些创新举措推动了海尔与消费者、员工、供应商、股东等利益攸关方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管理创新,是海尔持续创新的根基。目前,海尔8万多名员工,已组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海尔员工实行“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直接面向用户,创造了超额效益,可以分享。比如,青岛社区店经营体,针对保障房的需求,以个性化的包销定制提供窄而长的热水器,实现目标完成率达到113%,增幅46%,员工也得到奖励。 2012年底,海尔步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通过打造平台型企业,与利益攸关方搭建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开放性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及创新共赢机制,提升海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2)环境责任:建绿色企业 海尔一直以“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文化”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将绿色理念深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领先的绿色生活解决方案。 海尔不断推出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如2012年海尔研发的水晶滚筒洗衣机,比欧洲最高A+++级能效标准还节能50%;卡萨帝2013年新发布的朗度法式对开门冰箱,拥有728L超大容积,日耗电仅为1.08度。 海尔还很注重“绿色制造”。2012年,在大气和水的污染防治方面投资1355万元,在节能降耗方面投资2405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工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物耗。2012年海尔万元产值能耗为0.0118(吨标煤/万元),比2011年下降3.44%。 “绿色回收”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海尔参与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年处理能力为180万台(套)。在减少废旧家电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可回收大量的可资源化再利用的材料。目前,海尔集团已回收废旧家电510多万台,累计处理420万台。(3)社会公益:回馈“正能量” 29年来,海尔集团在教育事业、国家活动支持、绿色环保、扶贫救灾等方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海尔集团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总价值累计已高达5亿多元。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海岸带的含义、范围及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含义 (1)狭义:主体指①潮间带。 (2)广义:海岸线向②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范围:部分陆地、③滩涂、湿地、河口、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 3.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1)海岸带是⑤海域和⑥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⑦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4)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1)滩涂:大潮时位于⑧高潮线以下、⑨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2)发展养殖的条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 (3)存在的问题???? ? 围垦农田→土壤盐渍化围造盐田→海水入侵 河口围堵→⑩洪水泛滥 2.港口建设 (1)港口: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2)选址条件 ? ???? 水域:?水文、水深等陆域:腹地、?交通等 (3)优良港址的基本要求 a .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 .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d .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3.海洋旅游

(1)分类????? 按空间分: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 海底旅游 按距陆域的远近: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 ?远洋旅游 (2)滨海旅游:海滨观光、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 思维活动 1.为什么说滩涂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场所? 答案 滩涂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 是海洋鱼类洄游、产卵、繁殖后代的家园。 2.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哪些? 答案 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大都分布在基岩海岸上。从南到北,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北戴河、青岛、蓬莱、长岛、威海、连云港、普陀山、海宁、湄州岛、厦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湛江、北海、海口、三亚、高雄、台南等。 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探究活动 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这里经济发达、人口聚居,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最强烈的地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吗? (2)右图中能表示狭义海岸带的序号是________。 (3)目前,全球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 答案 (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广义的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因此海岸带既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也包括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 (2)② (3)海岸带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是人类早期发展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人们选择在海岸带居住。 反思归纳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条件 原因 评价 位置 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 十分优越

缓解资源“瓶颈”,坚持可持续发展

缓解资源“瓶颈”,坚持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朱锦昌】 一、资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两大战略性难题:一是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而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二是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而现有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两大难题有一个“交集”,就是资源紧张。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与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3,森林资源为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7.3%。 一方面是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则基本上还处于粗放型状态,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很大。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实现的,科技贡献率很低。2003年,我国实现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 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资源估算为50亿吨。其中,原油2.52亿吨、原煤15.79亿吨、铁矿石3亿吨、钢材2.71亿吨、氧化铝1168万吨、水泥8.36亿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高消费和浪费型消费也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长期以来在自然资源无限的观念影响下,我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十分淡薄,在资源使用上大手大脚。有专家指出,全国因电能利用率低下造成的浪费年约2000亿千瓦/时。三峡电站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运行时,年均发电量约850亿千瓦/时。也就是说,我国一年因电能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的浪费,相当于2—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总量。据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最近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7个城市2211名居民进行调查。尽管八成以上回答者表示他们现在更加注意节水节电,但只有34.2%的回答者说他们将改变生活方式。在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当中,高档消费、奢侈品消费成风,斗富摆阔,暴殄天物,甚至大摆豪华黄金宴;在名山滨海,到处是休闲度假的楼堂馆所;党政机关机构“公车”越来越多……。这种不科学、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不仅给本来就异常紧缺的资源造成惊人的浪费,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巨大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进口、消耗国外的资源,资源的对外依存

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5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 1.学会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 3.掌握鲁尔区重新发展的措施 4.学会分析不同区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 【知识梳理】 填出A、B、C、D、E、F名称并找到德国鲁尔区的位置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2.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尔区主要工业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德国鲁尔区振兴的措施有 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鲁尔区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是原民主德国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根据地 B、战后鲁尔区的所有工业部门都持续迅速发展 C、本地铁矿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发达 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宜人 B、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广阔的市场 3、鲁尔工业区内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泰晤士河 4、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鲁尔区是因为该区 A、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B、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基础设施陈旧 D、通信服务落后 5、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A、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B、荷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6、鲁尔区著名的工业城市有 A、柏林 B、汉堡 C、杜伊斯堡 D、斯图加特 7、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区 B、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 C、属于分散型工业化的地区 D、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8、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鲁尔工业区内有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易北河 10、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各类能源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和核电 C.水电和核电、煤炭、石油、天然气 D.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11、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拓展交通,完美交通网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 (二)综合题 12、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 (1)该区形成于第次科技革命时期,其工业布局的格局属“”型。它是___(按产品性质划分)工业占绝对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区。 (2)该区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50年代后,该工业区又大量进口,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工业和_____工业。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 区丰富的能源资源使得它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在本国以致世界工业发 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 大省。 材料三:图是山西省主要煤矿分布图(煤矿用○表示)。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煤矿名称。A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1《海岸带的开发》教案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 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这里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保护,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思考:为什么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名词,它的含义是极为丰富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环境与其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它因主题的不同而不同,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明确主体是正确把握环境的概念及其实质的前提。 2.环境问题:我们把环境中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破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变化称作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3.原生环境问题:我们把自然界由于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破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问题称作原生环境问题。例如,火山的爆发、地震、泥石流、气候巨变等等产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既是原生环境问题。 4.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影响而产生的导致环境恶化并进而影响到人类及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如化学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而排放进入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强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5.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与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 6.环境的分级: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根据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程度及受人为影响的程度按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四大类,即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1)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场所、活动中心的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是人类自身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最能反映人类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的程度。 2)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 3)地质环境是指地表之下坚硬的地壳层,即岩石圈,它与地理环境完全不同。地理环境是地表环境,由无机界和有机界共同组成,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资料,既可再生资源。 4)星际环境好象距我们很遥远,但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却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章 1.生态系统的特性: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是一种动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无机物,有机物,自然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4.氮循环:氮是形成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基本元素。大气中含量丰富的氮绝大部分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大气氮进入生物有机体主要有四个途径: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细菌、藻类等)、工业固氮(合成氨)、岩浆固氮(火山活动)、大气固氮(闪电、宇宙线作用)。其中第一种能使大气氮直接进入生物有机体,其他则以氮肥的形式或随雨水间接地进入生物有机体。 5.碳循环:地球中的硫大部分储存在岩石、矿物和海底沉积物中,以黄铁矿、石膏和水合硫酸钙的形式存在。大气圈中天然源的硫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硫和硫酸盐。硫化氢来自火山活动、沼泽、稻田和潮滩中有机物的厌氧分解等途径;二氧化硫来自火山喷发的气体;大气圈中的硫酸盐则来自海浪花的蒸发。 6.磷循环:生态系统中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成分,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磷是携带遗传信息DNA的组成元素,是动物骨骼、牙齿和贝壳的重要组分。生态系统中的磷具有不同于上述元素的特点。 7.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分子的植物被称为自养生物,其他生物靠自养生物取得其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分子,这些生物称为异养生物。 第三章 1.全球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有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必须由全人类共同面对。这种跨国境的和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称为全球环境问题。 2.全球十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海洋污染4、生物多样性减少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9、酸雨蔓延10、固体废物污染

资源、环境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

资源、环境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 欧美国家在19世纪开始建立以大规模使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在这种经济下,20世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使欧美国家的富裕程度达到了过去的人类从来就不敢想象的程度。这也使20世纪成了一个追求经济发展的世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争相以欧美国家为榜样来改造和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是20世纪的经济发展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在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而那些成为全世界效仿的榜样的欧美工业发达国家,虽然只占世界人口的15%,却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危险,整个地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人们在认真地讨论现代化的经济增长在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上的有害后果,研究如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以便使目前的经济增长变为可以持续。但是,就在欧美国家考虑改变其过去200年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增长方式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却正在按照欧美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来谋求经济发展,而这样的落后国家却占当今世界人口的大多数。这就使当今的世界经济面临着空前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个问题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地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在这样长的时期中达到年平均3%的增长率,已经是很快的经济增长了。 中国经济如此高增长的结果是,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如果以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换算已经达到1.65万亿美元,人均接近1100美元。这样以美元计的中国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五位,而由于汇率有着不确定性,特别是人民币当前面临升值压力,这样以美元计的GDP总量和世界排位并不准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按目前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发展下去,中国的GDP总量在最近几年就可以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20年内可以超过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而在30年之后就可以超过世界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 但是中国经济今后的持续高增长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能否保持快速的技术进步,因为现代的经济增长首先依靠人民掌握的技术和技能的不断增进。除了本国人民掌握的技术的快速进步之外,妨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 至今为止,中国还是靠复制欧美国家的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增长,而且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低,中国复制的多半是欧美国家过去的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技术。这就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重大的问题──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在谈到环境污染问题时我们必须牢记,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将近1/15,却占了世界人口的1/5以上。这意味着,即使中国每人平均制造的环境污染相当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每单位国土上的污染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更何况中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部的那一半国土上,这就使中国东部的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重。 由于中国不利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再加上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8%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27%低9个百分点,而沙漠和沙化总面积却达174.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仍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等于每年有一个县的土地荒漠化;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 至今为止,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只是给中国的环境问题增加了一个新的负担,那就是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 --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200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1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超过环境容量的33%;化学耗氧物排放量13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超过

海岸带城市地质环境特征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海岸带城市地质环境特征与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陈梦熊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100035,北京) 摘要:在综合分析我国海岸带地质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海市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证。特别由于海平面上升,对今后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海岸带广泛分布的软土层,对地下空间开发造成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海岸带 地质环境 特征 一、前言 我国海岸线很长,是全球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全国70%以上的大、中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均较复杂,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不少地方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类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将使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更趋复杂化;对今后沿海自然环境的演变,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由大气圈、岩石圈、生物阁、水圈组成的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动态体系;各圈层之间互相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人类生存的总环境口其中地质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查明城市地质环境,研究各种地质灾害和综合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二、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我国沿海和海域,地质环境复杂多变。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地质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各类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当前保护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下对我国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与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图1),综述如下: 1.平原海岸淤泥质软土发育:滨海平原海相淤泥质软土普遍分布,属软弱地基。对沿海城市建筑、工业基地、码头海港、铁路公路路基,以及机场等各类建筑物不利,是选线选址阶段就必须查明的主要地质问题。许多滨海城市,如上海、天津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使软土层释水压缩而发生地面沉降,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资源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论文 题目: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日语商务 年级:2012 2015年6月15日

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本文主要围绕啊世界环境发展建设的各种相关的问题,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分析,从而提出适宜具体发展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低碳经济 1.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1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羰基能源对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海岸带的开发》习题2

《海岸带的开发》习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海岸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指从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B.各国海岸带的宽度均为12海里 C.海岸带不包括陆地和滩涂 D.海岸带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2、关于滩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滩涂的重要组成部分 B.滩涂呈带状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 C.滩涂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滩涂养殖 D.滩涂不属于一个国家的领土部分 3、滩涂发展养殖的有利条件有( ) ①充足的阳光②适当的温度③海水较深④营养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不属于港口选址影响因素的是( ) A.海阔水深的港湾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便利的陆上交通 D.丰富的矿产资源 5、天津港是建在海河入海口,淤泥质海岸上的人工港,该港具有的优势区位是( ) ①港口不淤,停泊、筑港的自然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区设施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条件③在北方港口中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港④靠近天津市这一综合性的工业基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海洋旅游的类型属于同一划分标准的是( ) A.海岸旅游,滨海旅游

B.海岛旅游、海上旅游 C.海底旅游和远洋旅游 D.海岛旅游、滨海旅游 7、广义的海岸带是指( ) A.潮间带 B.从海岸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范围 C.从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D.从海岸线向陆上扩展一定范围 8、海岸带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海岸带人口密集 C.海岸带城市集中 D.海岸带资金雄厚 9、沿海地区滩涂利用的主要方式是( ) A.港口建设 B.滨海旅游 C.体育活动 D.滩涂养殖 10、港口建设需要考虑的陆域条件有( ) ①沿岸地势低平②陆上交通发达③腹地宽广④港口吞吐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关于滩涂养殖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地区大陆架地区[来源:学#科#网] B.温带地区的深海区 C.热带地区的深海区 D.温带地区的大陆架海区 12、人类利用海洋最古老的方式是( ) A.围海造陆 B.发展海洋运输 C.建海上油库 D.建海上城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现状,并就水资源污染加剧和浪费严重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情况,论述了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具体国情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简介 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地球上目前和近期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湖泊水、沼泽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被人类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南极大陆冰的利用等。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各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资源量不等于可利用水量,往往采用修筑水库和地下水库来调蓄水源或采用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扩大水资源的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并出现年内和年际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储存形式和运动过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影响。 我国水资源 水资源概况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