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九项目部船机“四防”预案

编制人: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第九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0年3月

一、总则

为了应对台风、突风、风暴潮、雷击发生时可能带来的威胁和巨大损失,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防范、抢险、救援应急处理机制,有效保障雷雨台风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交一航局五公司2010年船机“四防”预案的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项目部的“四防”应急预案。

二、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现承担的施工任务有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码头B段)沉箱预制工程,沉箱共计33座,其中CX1型8座,CX2型24座,CX3型1座;CX1型沉箱为该工程最大的沉箱,外形尺寸为19.18×13.3×20.9m,单重2498吨,CX2型沉箱顶部为阶梯式,外形尺寸为19.18×12×18.8(17)m,单重2165吨;CX3型沉箱为五边形异型沉箱,沉箱单重2339吨。三种型号沉箱底部均有大脚趾,侧面带结合腔,顶口设置有内加厚。

第九项目部东莞预制场位于N22°59′,E113°33′。坐落在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紧靠广州,西望莲花山,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一衣带水。预制场所在淡水河码头属于内河,船舶可在该水域进行避风。该锚地水深5~20m,根据各土岩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选原则,场地地基土岩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冲填土:灰色,松散,饱和,主要由粉细砂及淤泥质土组成,为近期冲(抛)填物。该层分布较少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7.60m,平均厚度

2.40m,顶面埋深-0.70~1.30m。

2.淤泥:深灰色,流塑,臭味,质纯细腻粘滑,局部含较多有机质,局部为流泥,偶夹淤泥质土及粉砂薄层。该层分布广泛、基本连续,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50~10.80m,平均厚度4.48m,顶面埋深0.00~7.60m。

3.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味臭,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土质粘性好,局部为淤泥。该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00~8.70m,平均厚度3.62m,顶面埋深0.00~13.50m。

4.砂混淤泥:深灰色,土质松软,味臭,以砂粒为主,局部含较多淤泥及少量贝壳,局部淤泥含量较多,过渡为淤泥质土。该层分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70~6.00m,平均厚度2.66m,顶面埋深1.90~12.50m。

5.粉质粘土:黄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土质粗糙,手感有少量细颗粒存在,局部含角砾碎块。该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90~2.70m,平均厚度1.53m,顶面埋深1.30~12.80m。

6.中砂: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状,分选性好,大部分颗粒似砂糖粒,局部含较多淤泥。该层分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80~

7.10m,平均厚度2.49m,顶面埋深1.50~12.10m。

7.淤泥质土:深灰色,软塑,味臭,局部含腐木,该层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40m,顶面埋深15.40m。

8.粉质粘土:灰色-黄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切面规则,土质粘韧,为下伏泥岩风化残积土。该层分布不连续,呈透镜体状。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 1.00~5.60m,平均厚度2.56m,顶面埋深5.20~12.70m。

9.全风化泥岩:灰紫色-暗红色,岩石风化作用剧烈,结构构造已基本破坏,略见原岩结构,芯多呈硬塑土状。该层分布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7.20m,平均厚度2.58m,顶面埋深6.30~19.50m。

10.强风化泥岩:灰色-暗红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常呈

土状,岩石风化作用剧烈,原岩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体风化裂隙很发育,局部夹中风化岩,岩石完整性极差,多被切割成碎块状,岩块用手易折断。该层分布广泛、连续,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50~5.90m,平均厚度1.79m,顶面埋深6.00~17.60m。

11.中风化泥岩:灰色,粉砂质与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碎块、薄饼-短柱状,岩质软,岩石风化裂隙发育,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常成土状,岩块捶击易碎, 易干裂。该层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1.00~10.00m,平均厚度4.78m,顶面埋深8.00~25.30m。

12.微风化泥岩:灰黑色,粉砂质与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碎块状,岩质较软,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块捶击易碎,易干裂。部分钻孔揭露此层,揭露厚度1.00~6.90m,平均厚度2.82m,顶面埋深12.20~25.50m。

三、气象

1、气温

东莞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全年以7、8月份气温最高,1、2月份气温最低。

多年平均气温 21.8 ℃

极端最高气温 38.7 ℃(出现于1953年8月22日)

极端最低气温0℃(出现于1957年2月11日)

最高气温≥ 35 ℃天数多年平均5.3d

2、降雨

东莞地区雨量充沛,降水量年内平均分配不均匀,起重4~9月份为雨季,平均降雨量为1392mm,约占全年82﹪;5、6月份更为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的35﹪。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据东莞站的资料统计:

年平均降雨量 1702.5mm

年最大年降雨量 2516.6mm(1975年)

年最小年降雨量 1158.5mm

历年各月一次连续降水量275.5mm(1955年6月5日~6月6日);

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84.9mm(1955年6月6日)

历年一小时最大降雨量83.9mm(1975年5月11日)

大于或等于0.1mm的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50天,最多172天;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33天,降水量为884mm。

各级雨量的降雨天数如下: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黄、红、黑3个级别,如下所示:

(一) 黄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六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

(二) 红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

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三) 黑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3、风况

本地区冬夏的风向季节变化比较显著,从春季至初秋一般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偏北风或偏东风,3-4月份为冬-夏风向转换期,9月份为夏-冬风向转换期。

东莞站的常风向为E ,频率为13%,次常风向为NE 、ENE ,各占频率为S 和N 向9%,各无风和风向不定的频率占15%。

据1949~1980年统计资料,在珠江口登陆的台风每年1.3次,影响到本港区。每年6~9月份是台风的盛行期,台风影响期间会带来大风和暴雨。冬季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季风持续时间较长,风力较强也较稳定。

各站大风日数(≥8级)

≥6级的天数为:赤湾42天;广州66.8天。港址处大于6级风的天数为35天。 中山站、赤湾站及东莞站三地的常风向不同,该工程港址处离赤湾站较近,两地均较为开阔,认为港址处的常风向和强风向为偏NE ~E 向。

台风在本地区登陆年均为1.3次,最多1964年共5次。登陆的台风最早于5月中旬,最迟11月中旬,6-9月是台风盛行期。台风影响期间会带来大风和暴雨,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台风影响过程中。

冬季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虽然风力较台风为小,但其持续时间较长,风力也比较稳定,规律性也较强。

广东省台风预警信号及含义:

(一)白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热带气旋48小时内可能影响本地。

(二)绿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未来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

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7级(39~61千米/小时);或已经受热带

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

(三)黄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未来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

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62~74千米/小时)以上;或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62~88千米/小时)。

(四)红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受热带气旋影响,未来12小时

内平均风力可达10级(89~102千米/小时)以上;或已经受热带

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89~117千米/小时)。

(五)黑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热带气旋将在未来12小时内在本地

或附近登陆,平均风力12级(118~133千米/小时)或以上;或已

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12级或以上

4、雷况

第九项目部东莞预制厂地处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地区,常年气温高,降雨量大,又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潮湿,雷雨云极易形成,因此属强雷暴区和雷暴灾害多发区。加上近年来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及危险品场所、人口密集的场所的增多,信息系统和各类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客观上增大了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年均雷暴日数为74.9天。

年最多雷暴日数为98天。

年最小雷暴日数为50天。

四、水文

珠江三角洲属于弱潮型,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每日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小于2m。

根据原“三部局”1975年审定的各开放港口有关深度基准面的通知,理论最低潮面与其他基面的关系见下页图。Array

2、潮流

本地区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潮流,呈往复流性质。

珠江河口属于弱潮河口。虎门以外的伶仃洋是一个喇叭型河口,在外海传入的潮波上溯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发生反射迭合,波能聚集,波幅增高。平均潮差由赤湾1.36m沿程递增到舢舨洲1.60m。潮波进入狮子洋继续向上游传播,由于受上游河川径流下压和河床边界影响,黄埔以上向上游逐渐消能,潮差也沿程递减,平均潮差由黄埔1.63m到浮标厂递减为1.37m。涨潮历时从河口向上游逐渐减少,落潮历时则逐渐增加。

本地区的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类型,在一个太阳日内,潮汐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显著。

3、潮位特征值:(括号内数值为珠江统一基面)

历年最高潮位:3.87m(107.15m)(1969年7月29日)

历年最低潮位:-0.24m(103.04m)

平均海面:1.69m(104.97m)

平均高潮位:2.45m(105.73m)

平均低潮位:0.84m(104.12m)

涨潮最大潮差:3.34m

涨潮平均潮差:1.60m

落潮最大潮差:3.20m

落潮平均潮差:1.60m

平均涨潮历时:5时29分

平均落潮历时:6时58分

4、台风暴潮

台风暴潮是台风、低压及强烈的向案风作用于海面,使海水大量堆积的结果。珠江口地区是台风登陆的活动地带。台风从珠江口附近地区登陆,本地区的增减水位均有影响,局1949年~1980年31年的资料统计,影响和登录广东的台风共394次,在广东登录的台风193次,占49﹪,在珠江登录的台风40次,平均每年1.3次。

五、组织机构

1、落实组织机构:成立“四防”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担任总指挥,负责处理“四防”事宜。

“四防”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

2、安排值班:安排专人值班,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与当地气象台(站)、水文站

联系及时提供气象、潮水情况以及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警报,一旦获取警报

信息,马上向领导小组汇报。(责任人:覃波)

3、备齐四防物资,做到有备无患。设立专用的四防物资仓库,配备充足的物资

和工具、专人管理。(责任人:苏居本、王超)

4、四防教育:加强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汛意识和参与意识。组织所有人员

学习四防知识,进行必要的演练,制订四防应急措施。(责任人:王祥云、郑强、覃

波、谢江杰)

5、交通及医疗保证:在四防期间,必须有值班船舶、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有医务人员在场,准备救护伤员。(责任人:郭敬军、张正新)

六、避风的环境条件

(1)施工机械:六级大风或暴雨时,一律停止吊机作业,保证大型机械设备安

全,吊机停放到避风地点,扒杆应放在固定垫架上,做好封钩;其他运输机械、施工

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风。

(2)施工现场机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做好防雨、防风、防撞,并将配电箱箱

门锁好并固定在固定位置。在恢复生产前,首先要检查所有用电设施和线路的安全性,

经专业电工签字同意方可投入使用。

(3)模板等水平放倒或锚固到地面,防止倾倒。

(4)预制场所在淡水河码头属于内河,船舶可在该水域进行避风。避风锚地图

如下所示: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九项目部

2010年度船机“四防”预案

9

图1:淡水河避风锚地图

表1、船舶配备一览表

七、避台原则

1、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早防早避。

(2)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防。

(3)提倡科学决策,减少不必要的调遣。

2、依据

(1)交通部《船舶防台技术操作规程》。

(2)《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管理规定》。

(3)一航局船舶防抗热带气旋的规定。

3、程序

(1)台风信息收集→领导小组分析决策→下达防台指令。

(2)海上作业船舶按照“船舶撤离计划表”进入避风锚地。

(3)陆域机械按照“机械封固计划表”移至安全地带封固。

(4)调遣中的船舶按照“编组船队防台要求”操作。

(5)实际操作时:要记载发令人和接令人的姓名和时间。

八、防台措施

1、当本工程可能受热带风暴威胁,预报未来48小时内风力将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本港悬挂台风信号一号风球)时,召开项目经理部防台领导小组紧急会议,布置防台工作,组织安全检查,落实防台的各项措施,向各施工部通报情况,督促各应对措施的具体落实。

2、当热带风暴影响本工程,预报未来24小时内风力将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本港升挂台风信号二号风球)时,检查各防台抢险小组的防台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是招风危件的清除、加固,以及贵重物品和图纸的转移,必要时安排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避难,检查大型机具是否停止作业,桅杆、扒杆、塔架是否落放或加固到位。塔吊、门机加固要锁紧夹轨器,起重臂回转机构处于自由状态,并用钢丝绳封固好:每台吊车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止碰撞,并安装好防雷击设备。

3、当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本工程,风力达到七至八级时,项目经理部领导到各防台抢险小组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防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施工人员、重要资料及贵重物资及时撤离。

4、在热带风暴或台风威胁期间,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查询情况,处理意外事件,组织紧急援助,并上报防台情况。值班室号码:0769-88286750。

5、在有台风警报和来临之前,检查施工船舶是否进入防台锚地。

6、建立台风汇报制度

(1)台风来临前72-48小时,项目部“四防”领导小组将现场情况电话或传真报告给公司“四防”领导小组。

(2)台风来临前48小时,遭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可确认已在“台风严重威胁中”。项目部“四防”领导小组每4小时一次向公司“四防”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情况。

7、台风信号解除后,组织恢复生产,总结经验和教训,对防台工作不力而造成损失或扩大灾情者,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表2、机械固封一览表

表3、船舶撤离(计划/实施)一览表

备注:

1、抗风等级较大的特殊非机动船舶,在预报风力小于实船抗风能力的情况下,可选

择就近安全地点避风;

2、计划是指高峰期撤离时的安排;实施是指预案启动时的具体安排。

九、防突风、风暴潮措施

1、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中心发布的关于突风、风暴潮的信息,一旦出现相关信息,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坚持“早防早避,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秉着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的原则,切实将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与海洋、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突风、风暴潮的动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固吊机等高大机械设备,转移和妥善保存重要物资,必要时须安排有关船舶进入指定的避风港。

3、当突风、风暴潮即将来袭时,加强值班与领导带班,随时关注现场状况,有关领导或负责人要认真做好防抗此次突风、风暴潮措施的检查监督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当突风、风暴潮袭击时,在组织进行抢险工作的时候,必须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当情况比较危急时,必须立即组织人员的撤离,防止出现扩大损失的现象。

5、突风、风暴潮袭击过后,必须立即着手进行现场的清理和抢修工作,并组织进行有关设施安全检查,防止存在隐患的设施造成二次伤害情况出现。

6、对此次防抗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防抗方案,并对本次工作当中工作不力个人或班组进行责任追究。

十、防雷击措施

1、施工现场准备好相应的避雷场所(如门吊、拌和楼、船舶、临舍),并做好避雷场所的防雷保护,防雷保护必须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较高的构筑物必须做好避雷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电阻;

2、设定专人专门负责收集天气情况,并把天气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使有关避雷工作能够提前做好。

3、当雷暴即将袭击时,施工现场应立即组织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必须秉着“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防”的原则。

4、在雷暴发生的时候,要求关闭手机、收音机、GPS等容易遭雷击收发信息工具,并不允许人员随意离开避雷场所,更不允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汽车(有顶棚)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如果在雷暴发生实在必须有附近有汽车可以选择汽车作为避雷场所。

5、当雷暴过后,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对防雷暴工作不力而造成损失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并认真总结经验。

表4、防雷设备一览表

十一、联系电话

有关联系电话号码

表5、机械设备配备一览表

表6、“四防”抢险车辆配备一览表

表7、“四防”物资配备一览表

十二、“四防”工作的指导思想

“四防”工作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预防工作中要做到“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备”。坚持“早防早避、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层层把关、职责落实”的原则。在“四防”工作上,坚决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船机“四防”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严格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四防”规定,认真落实“四防”各项工作,预防或减少台风、突风、风暴潮、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由此带来人员、船机设备、施工等财产的损失。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九项目部

2010年3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