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品红、青。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包装印刷中经常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印刷大面积底色。

什么样的产品会用到专色印刷

包装产品或是书刊的封面经常由不同颜色的均匀色块或有规律的渐变色块和文字来组成,这些色块和文字可以分色后采用四原色墨套印而成,也可以调配专色墨,然后在同一色块处只印某一种专色墨。在综合考虑提高印刷质量和节省套印次数的情况下,有时要选用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色块和四色叠印出的色块其色彩的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

专色印刷所调配出的油墨是按照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获得颜色的,其颜色明度较低,饱和度较高:墨色均匀的专色块通常采用实地印刷,并要适当地加大墨量,当版面墨层厚度较大时,墨层厚度的改变对色彩变化的灵敏程度会降低,所以更容易得到墨色均匀,厚实的印刷效果。

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由于组成该色块的各种颜色大都由一定比例的网点组成,印刷网点时,墨层厚度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容易因墨层厚度的改变及印刷工艺条件的变化引起色强度改变。网点扩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颜色改变。而且由于组成该色块的任一种颜色的改变都会导致该色块颜色的改变,导致出现墨色不匀的机会将成倍增加,故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不容易取得墨色均匀的效果。如果不能用多色机一次叠印出该色块的颜色.还容易因半成品的颜色不易控制而出现色偏。另外,四色印刷得到的是网点的减色法吸收和加色法混合的综合效果,色块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对于浅色色块,采用四色印刷工艺,由于油墨对纸张的覆盖率低,墨色平淡缺乏厚实的感觉。由于网点角度的关系,还会不可避免地让人感觉到花纹的存在。

从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产品适宜采用专色印刷?

在印刷大面积浅色均匀色块时,通常采用在原墨中添加:中淡剂来调配专色墨,再进行实地印刷,这样墨层更厚,比较容易得到色彩均匀,厚实的效果。如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则必须使用低成数的平网网点。但低成数的平网网点在晒版时容易由微小的砂粒或抽气稍微不良造成个别部位网点变小,导致墨色不匀:印刷时又容易因版面供水过多。纸粉在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积,纸张平滑度低等原因造成小网点的油墨转移不良。从而出现墨色变浅和墨色不均匀。

对于深色大面积色块,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可能需要由几种颜色的高咸数网点叠加而成,墨层太厚易出现背面蹭脏;而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只需印一个颜色,不易出现背面蹭脏。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图文的某些部位可能由几色合成;而采用专色印刷工艺,相应的部位只印一个颜色,避免了出现套印误差的可能。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产品适宜用专色印刷?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主要看采用专色印刷工艺能不能节省套印次数。因为减少套印次数既能节省印刷成本,又能节省印前制作的费用。

一个产品可否同时使用四色印刷和专色印刷?

如果某个产品的画面中既有彩色层次画面,又有大面积底色,则彩色层次画面部分就可以采用四色印刷,而大面积底色可采用专色印刷。这样做的好处是:四色印刷部分通过控制实地密度可使画面得到正确还原,底色部分通过适当加大墨量可以获得墨色均匀厚实的视觉效果。

这种方法在高档包装产品和邮票的印刷生产中经常采用,但是由于色数增加,也使得印刷制版的成本增加。

编辑本段

四色印刷和专色印刷的区别

含义:四色印刷是指一般指采用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和黑墨来复制彩色原稿的种种颜色的印刷工艺;而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品红、青。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包装印刷中经常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印刷大面积底色。

工艺应用范围:

专色印刷:包装产品或是书刊的封面经常由不同颜色的均匀色块或有规律的渐变色块和文字来组成,这些色块和文字可以分色后采用四原色墨套印而成,也可以调配专色墨,然后在同一色块处只印某一种专色墨。在综合考虑提高印刷质量和节省套印次数的情况下,有时要选用专色印刷。

四色印刷:用彩色摄影的方式拍摄的反映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的照片、画家的彩色美术作品或其他包含许多不同的颜色的画面,出于工艺上的要求或是出于经济效益上的考虑,必须经过电子分色机或是彩色桌面系统扫描分色,然后采用四色印刷工艺来复制完成。

视觉效果区别:

专色印刷所调配出的油墨是按照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获得颜色的,其颜色明度较低,饱和度较高:墨色均匀的专色块通常采用实地印刷,并要适当地加大墨量,当版面墨层厚度较大时,墨层厚度的改变对色彩变化的灵敏程度会降低,所以更容易得到墨色均匀,厚实的印刷效果。

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由于组成该色块的各种颜色大都由一定比例的网点组成,印刷网点时,墨层厚度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容易因墨层厚度的改变及印刷工艺条件的变化引起色强度改变。网点扩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颜色改变。而且由于组成该色块的任一种颜色的改变都会导致该色块颜色的改变,导致出现墨色不匀的机会将成倍增加,故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不容易取得墨色均匀的效果。如果不能用多色机一次叠印出该色块的颜色.还容易因半成品的颜色不易控制而出现色偏。另外,四色印刷得到的是网点的减色法吸收和加色法混合的综合效果,色块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对于浅色色块,采用四色印刷工艺,由于油墨对纸张的覆盖率低,墨色平淡缺乏厚实的感觉。由于网点角度的关系,还会不可避免地让人感觉到花纹的存在。

应用角度:

产品质量的角度:在印刷大面积浅色均匀色块时,通常采用在原墨中添加:中淡剂来调配专色墨,再进行实地印刷,这样墨层更厚,比较容易得到色彩均匀,厚实的效果。如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则必须使用低成数的平网网点。但低成数的平网网点在晒版时容易由微小的砂粒或抽气稍微不良造成个别部位网点变小,导致墨色不匀:印刷时又容易因版面供水过多。纸粉在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积,纸张平滑度低等原因造成小网点的油墨转移不良。从而出现墨色变浅和墨色不均匀。

对于深色大面积色块,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可能需要由几种颜色的高咸数网点叠加而成,墨层太厚易出现背面蹭脏;而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只需印一个颜色,不易出现背面蹭脏。采用

四色印刷工艺,图文的某些部位可能由几色合成;而采用专色印刷工艺,相应的部位只印一个颜色,避免了出现套印误差的可能。

经济效益的角度:主要看采用专色印刷工艺能不能节省套印次数。因为减少套印次数既能节省印刷成本,又能节省印前制作的费用。

能否同时使用:

如果某个产品的画面中既有彩色层次画面,又有大面积底色,则彩色层次画面部分就可以采用四色印刷,而大面积底色可采用专色印刷。这样做的好处是:四色印刷部分通过控制实地密度可使画面得到正确还原,底色部分通过适当加大墨量可以获得墨色均匀厚实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在高档包装产品和邮票的印刷生产中经常采用,但是由于色数增加,也使得印刷制版的成本增加。

菲林

菲林

菲林film 方∶胶卷,摄影用的感光片和胶卷,电影用软片,是旧时对film的翻译,现一般是指胶卷,也可以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是cmyk的其中一个(或专色号),表示这张菲林是什么色输出的,如果没有,可以看挂网的角度,来辨别是什么色。旁边的阶梯状的色条是用来进行网点密度校对的。

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

菲林胶片

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是cmyk的其中一个(或专色号),表示这张菲林是什么色输出的,如果没有,可以看挂网的角度,来辨别是什么色。旁边的阶梯状的色条是用来进行网点密度校对的。

色条除了看网点密度是否正常,还是一个就是看CMYK,色条在左下角是C,色条在左上角是M,在右上角是Y,在右下角是K,所以只要根据色条印刷厂就知道CMYK了。也就是说为了

方便检验菲林显影的浓度,菲林片的角上有颜色编号。而至于印多少颜色根据每张菲林片的网线来定的。

菲林上的网点是告诉你“这里有这种程度的某种颜色”,例如,一般文字版,只有一个黑色,版子只有一张菲林,如果你用红墨印刷,印出来的就是红字了。一张菲林片只代表一种颜色,印刷彩色的,最少要有4张菲林片,代表了C、M、Y、K 4个颜色!也可以是四个专色,专色菲林是用单独的文件输出成K版的。

旁边的色标不能表明CMYK的具体值,而是对照用的,检验菲林出的是否符合

盒装菲林

要求。有人习惯是画完角线(裁切线、套准线)后,自己再用各个版上的纯色标上各版的名称。例如,标上C、M、Y、K、专银,然后分别填上兰、红、黄、黑和专色版上的专色,这样,出来的菲林上都有标识而且特别直观。而色标的尺寸10*5mm,并打上纸色的CMYK的英文字母,色块与颜色名称一一对应。晒版工人看菲林边角就可以了。一般来讲,菲林的网点角度都是固定的,就像黄版的网角是90度。也有例外的,如果图象的黄色表达集中在90度的范围,那么黄色就不能使用90角.否则挂网的痕迹就太明显了!

按通常情理,出一个色,就应该打一个色条,依次来检查在该色出菲林的过程中,各个密度阶梯上晒制的情况就很清楚了,一般是四个色条,而且排列的很整齐的。大多数颜色都是靠这四色组合得来得,那么每个菲林都是黑色只不过它们表示的颜色不同C,M,Y,K,看看比例就知道了,再通过印刷四色油墨来。

印刷前想看实际印刷效果有三种办法:

一、出菲林前先出质量较好的彩喷稿(便宜,但不太容易看得准);

二、印数比较多可用数码印刷先试印几张,确认后才出菲林、才上机印刷;数量少请直接用数码印刷又快又便宜;

三、出菲林后让菲林公司打稿(用打样印刷机先试印6张成品),这是最传统的做法,价格不低、速度慢,但效果好

编辑本段

组成

综述

菲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1)用作感光的药膜(又称「乳剂」);以及用作

菲林

承托药膜的(2)片基(Film base)。

药膜(乳剂)

药膜是由在菲林胶片表层(片基)上的感光化学物质,它们由一些感光的晶体微粒组成,而菲林的片基,则是透明的胶片,用作承托药膜。

菲林药膜内的粒子是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粒,因此,由菲林拍出的影像,可以作高倍数放大,如在一定的距离外观看,也不一定看到有明显的粒子,这一点正是传统菲林远胜于目前大约2~3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药膜的特性是它们在曝光后会实时改变其结构,但其具体的化学变化特性,对摄影师来说,特别是初学者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变化的最后结果才是重要的。

但粗略地了解一下其变化原理还是必须的。当我们拍摄照片的时候,影像的光束穿过镜头,进入相机内并投射在菲林平面的药膜上,使药膜上的晶体粒子感光。晶体粒子受光后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合成块状,投射在药膜上的光越多,晶体改变并结成的块状也越多。投射在药膜上的光少,则晶体改变及结成块状的也就少了。因此,不同的光度射在菲林上就会产生不同数目、大小、形状的改变了结构的晶体,形成一个还未看见的影像。

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影像叫做「潜在影像」(Latent image)。要把这一

菲林

个潜在影像转变为稳定的、可见的影像,我们必须将菲林片进行「显影」(Develop),这一过程一般会交由冲晒店去做,流行的彩色负片显影会以C-41程序或相若的程序进行,而幻灯片则用E-6程序冲洗,但传统的黑白菲林则用D76程序或有关菲林指定的程序。

以黑白菲林为例,当菲林以D76显影时,已改变结构的晶体会变为黑色银团,形成「负像」(negative)。没有被光照射的晶体则未改变其结构,其后在定影过程中被定影液(Fixer)冲洗掉,只会留下极淡的甚至透明的部分。

结果是菲林上受光多的地方影像「厚」,受光少的地方影像则显得「薄」,没有受光的部分则是透明的,形成一个「负像」(Negative)。

显影时间及湿度有一定的规定,如时间长了,菲林的药膜亦会「厚」了,反之时间短了,则药膜亦会「薄」了。

片基(Film base)

我们上述谈到的药膜必须附在片基之上,使它能够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现代菲林的片基是胶片,但药膜实际上可以涂在任何固体物质上,如纸张、玻璃、布料等等。因此,可以把相片做在T恤、水杯及瓷器上。其实,早期的「菲林」,是把药膜涂在玻璃片上,当然,那时的「菲林」绝不是叫作菲林(Film)的。

药膜附在片基的一面,菲林的一面有药膜,另一面则没有药膜,只有胶片。看左右正确的影像,必须看没有药膜的一面,晒相或Scan菲林时,有药膜的一边亦须向下。

编辑本段

类型和尺寸

综述

菲林的类型可以用形式或大小计算,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a)135mm卷装菲林,(b)IX 240 APS菲林(c)120卷装菲林及(d)单张的片装菲林。

135菲林

135菲林是目前最流行的菲林形式,广泛地用于小型的35mm相机,包括轻便相机以及SLR 相机。这种菲林原本是为电影摄影机而发明的,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菲林形式,1913年Leica相机的发明者Oscar Barnack把这一种电影用的35mm菲林用于他自制的一部雏型Leica相机上,其后大受欢迎,使35mm菲林成为历史上最流行的片幅。由于135菲林的成功,「模仿」135mm菲林的略比135细小的「126」及微型的「110」,但两者均已淘汰,而135菲林却仍是菲林的主流。

135菲林规格为36mm*24mm

IX 240 (APS)菲林

这是由Kodak与Fuji、Nikon、Canon、Minolta等共同开发的一种新的菲林形式,于1997年才推出市场可以说是菲林制成的「新贵」,它的特点是把信息交换功能(IX)加入传统的菲林之上,使一卷菲林同时有三种大小不同的格式,此外,菲林未拍完也可以抽出,稍后才再放入相机再拍摄。优点是比135方便,但片幅较135略细,而且APS冲晒较135贵。是故,APS 是否能「成功」,还待时间考验。

120卷装菲林

120菲林是一种卷在胶轴上的卷装菲林,并有一层面纸背保护菲林,可以在装片和卸片时提供防止走光的保护。「120」菲林用于中型片幅的相机,例如Pentax、Rollei、Hasselblad、Fuji、Bronica、Contax 645或Mamiya等中幅相机。

120的片幅大约为6cm(2.25吋)高,但横度的尺寸视乎不同相机而变,流行的有三种基本画幅尺寸是:

(a)6×4.5cm(2.25"×2.25")

(b)6×6cm(2.25"×2.25")

(c)6×7cm(2.25"×3")

最早期流行的120片幅是6×6cm,因为Rolleiflex的双镜反光机相机的受欢迎而流行起来,而6×6现在仍是中型120单镜反光机最流行的片幅。由于画面是正方形的,其优点是不需也不可以转动相机来拍摄直度,对于时装或人像摄影师来说,用6×6拍摄的照片,在摄后的剪裁有甚高的可塑性。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放大成8×10或16×20的照片则必须作裁剪,一卷120菲林可拍12幅6×6的照片。

另一流行120片幅是6×4.5cm,最大的特点是645相机比6×6或6×7相机小巧得多,像Pentax 645N、Mamiya 645和Bronica ETR-Si相机,均比6×6的Bronica SQ-Ai或6×7的Mamiya RZ小得多,645相机把35mm相机的便携性和较大型片幅的优点结合起来,而且,自从有645的AFSLR出现,645的片幅更受欢迎了。

Pentax 67或Mamiya RZ 67的6×7cm的片幅则可提供大幅长方度的片幅,用途亦十分广泛,因为长度始终是主流,故6×7在商品摄影中比645或6×6均优越,但6×6则多用人像及时装摄影。645则是风景摄影的首选。特别是近年面世的645 AFSLR,如Contax 645及Mamiya 645,均十分受摄影师欢迎。

额外一提6cm高的菲林有两种基本长度:「120」和「220」。两者都是6cm宽,但220只在末尾有纸背,120则由头到尾都有纸背。由于取消卷片中间的纸背,故220能在大约同样粗

幼的卷轴中卷更长的菲林。这样,120每卷可拍6×6照片12张,而220则每卷可拍24张。除此之外,120和220菲林是完全相同的。

大多数120的SLR相机有可随时拆换的片匣。当你为120相机配多一个片匣时,你便可以在外影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你可以利用一个片匣安装黑白菲林,在另一片匣中装彩色幻灯片,甚至多一个装彩色负片。每个片匣都可以随时由相机上拆下,甚至其内的菲林只有一部分曝了光,拆换片匣也不会使菲林走光。把另一个片匣装上,再拍几张之后又再取下,之后又把第一个片匣装上再拍摄剩下的菲林,方便吧!此点是135相机绝对比不上的,除非用有IX 功能的APS相机,则亦可随时换菲林。

随时可装卸片匣的另一个好处,是用在需要快速连续拍摄时可预早在多个片匣装妥菲林,当拍摄完片匣中的一卷时,摄影师可以拆下片匣并立即装上另一片匣,减少在拍摄中错失重要时刻的可能性,如有拍摄助手的话,则可把已曝光的菲林取出再换上一卷新菲林,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此外,大部分120单镜反光机也有不同片幅的片匣,如Bronica SQ-A,便有6×6,6×4.5,135「全景」及135标准度的片匣。

单张菲林

单张菲林是指单独一张的菲林,英文叫作Sheet film,用于大片幅的专业景式相机(View camera)。最常用的单张菲林片幅是4×5英寸,这一片幅的相机又称为「45机」。例如SINAR, HORSEMAN, LINHOF及ARCA SWISS均有此类相机,它几乎是专业商品摄影少不了的设备,事实上,对商品摄影来说,前述的35mm及120均「未入流」,并以4×5吋的片幅为标准。

(e)最宽PET能做到3.2米宽由阿拉伯塑料集团制作

编辑本段

特性

综述

不同类型的菲林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特性:(1)感色性;(2)感光度(菲林速度);(3)颗粒度;(4)反差度。

感色性与色光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菲林对色彩的反应其实是不同的,其中尤以彩色菲林为甚。如果菲林对某一种色的更敏感些,则用它拍摄将会对该种色彩作出了「夸张」一点的表现,因为该色的射线将对更多的感光晶体起作用。

先谈黑白菲林感色性的问题。市面上出售的黑白菲林绝大部分是「全色菲林」,即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的敏感程度大致相同。如浅红色在相片上呈现一种浅灰影调,而深红将在相片上呈现为另一种较深的灰调。至于其它颜色,如蓝色、黄色、绿色等颜色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不能在黑白全色菲林所摄影像上看到彩色,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相对光度和暗度。

有一种印刷工业用的菲林叫「色盲片」,除了红色外对其他色都敏感。这样,当你用它拍摄景物时,在你负片上的红色物体会显得相对的淡色,甚至变成「白色」,因为色盲片的特点是对红色「色盲」。因此,来自红色物体的光射在菲林上时,就像没有光射在菲林上一样,结

果负片上形成较淡或透明的影像印在照片上就成为较深影像。而黄色或橙色拍出来也是大致差不多,因它是由红和黄组成的。

但色盲片只用于特殊目的,例如印刷制版,并且只有片装的供应。事实上,拍友根本很少机会用到色盲片,甚至永远也用不上,故此对它可以不理。

彩色菲林的感旋光性方面,会有更大的弹性,不同牌子、不同系列的彩色菲林,对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反应,有一些会有较浓的色彩,有一对会对个别色彩有较佳的表现,不一而足。此外,彩色菲林亦有一些对色彩有较强的反应,相片会较为「艳丽」,反之则会有较忠于原作的色彩。

至于彩色菲林的色光表现方面,主要可以分「日光型」及「灯光型」,前者对应正常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的环境,如用于钨丝灯光,则会严重偏黄;而「灯光型」菲林则须用于钨丝灯光,如用于日光或闪光灯,则会严重偏蓝。

日光型幻灯片方面,又有分「冷调」及「暖调」,后者的色温略为偏低,拍摄人像较为讨好。

至于红外线菲林是一种对红外线感光的特殊菲林。有彩色的红外线菲林,也有黑白的,它对光谱的红外线格外敏感,拍摄到一般人眼是看不见的光线,除为科学和军事的用途外,用于艺术摄影它能产生奇异的特殊效果。

感光度

不同的菲林对光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即是有些菲林会比另外一些菲林需要更多或更少的光来达致「正常曝光」。需要较少光量的菲林称做「高速菲林」(High Speed Film),反之需要较多光的菲林称做慢速菲林或中速菲林。菲林对光的灵敏度称为「菲林速度」(Film Speed)或感光度。

但必须强调,所谓菲林速度与运动方面通常所说的「速度」其实毫无关系,菲林速度只涉及对光的反应的灵敏度。但由于「高速菲林」对光有较强的反应,在同一光圈下,可以用较高的快门速度,用以拍摄较高速度的动作,因此个别拍友误解「高速菲林」是一些用以拍摄高速动作的菲林。

菲林速度曾有一段时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系统,例如美国曾用ASA标准,东欧则用DIN 系统,但时至今日,全球一律用国际标准ISO,但其实ISO与以往的ASA没有分别,例如,以往ASA 100等如DIN 21,最早出现ISO统一两者时,称为ISO 100/21,但如今已「简化」成为ISO 100,换言之,DIN已淘汰了,而ASA则改称ISO而已。

每款菲林的ISO感光度是由菲林生产商提供并在包装上注明的。感光度越高,菲林越快--即对光的灵敏度更大。ISO的级数有ISO 50, 100, 200, 400, 800, 1600及3200。ISO 200的菲林对光的灵敏度是ISO 100菲林的高一级,而ISO 800比ISO 200快两级,如此类推。

例如ISO 800菲林快ISO 100三级,这意味着,如你用ISO 800菲林拍摄某一个景物,使用的曝光组合是1/1000秒和f/8,则拍同一景物用ISO 100菲林便需加大三级光圈,即1/1000秒,配f/2.8以获得相同量的曝光,以同一个的例子计算,如果你用ISO 400菲林拍摄,在

1/500秒快门速度时你将用多大光圈呢?没错,仍是f/8。

那么菲林盒上所标示的ISO感光度其实对你有甚么意义?它其实告诉你在菲林上要得到一张「正确曝光」的相片时,厂方建议需要多少的曝光。你可以在相机上调校菲林匣上注明的

ISO速度,相机的测光系统将以此菲林所建议的作为曝光计算;但由于不同菲林有不同的特性,加上摄影师亦对曝光有所喜好,故一些摄影师会凭个人经验或喜好作出调节,例如一些摄影师拍摄幻灯片经常会曝光不足1/3级,另一些摄影师以高速负片拍摄时,可能会加2/3级曝光。

菲林的粒子

我们已注意到菲林在曝光后,菲林药膜内的粒子会起变化和结成块状。它们结团形成的样子我们称作颗粒性。颗粒性越大越粗糙,「解像度」便会较低,越缺乏细节(Details)。

低速的菲林比高速菲林呈现更幼细的颗粒性。一般来说,菲林ISO越快,影像的粒子性越粗。例如,ISO 200比ISO 800更幼细,而ISO 400会比ISO 100更显得「粗」一些。

反差

反差(Contrast)是指菲林的明暗对比特性的现象,它涉及在菲林上重现的黑、灰、(中间色调)及白的色调之倾向的关系。

打一个比喻,菲林的反差就正如一层层由白至黑的楼梯级,最底下的一层是100%的纯黑,它对上的一级是深灰,再对上一级是稍为浅一点的深灰,之后每上一级便浅一些,直到最上一层是100%的纯白,即是完全透明的菲林,理论上完全没有任何灰色。有些菲林只能提供几级相差较大的梯级,一级和另一级的差别便十分明显,这样的菲林可以叫做「高反差」;另一些菲林可能有较多的细小的台阶,每一级和另一级之间的区别都非常微细,但就是欠缺最底层的全黑以至深灰或顶层的纯白到浅灰的级别,这便可以叫做低反差,理想的菲林的反差性能是要在这两极端之间,要有细致的分级,但同时要有最黑和最白。

编辑本段

价格

根据品牌的不同,菲林的价格在20—40元/平米不等,具体规格如下:

0.355mm*61m 610-680 737.00元/卷

0.406mm*61m 610-680 842.00元/卷

0.457mm*61m 610-680 948.00元/卷

0.508mm*61m 610-680 1054.00元/卷

0.558mm*61m 610-680 1158.00元/卷

0.609mm*61m 610-680 1263.00元/卷

CD印刷前的注意事项

CorelDraw印刷输出注意事项

Quester■蓝色理想

、字体问题

某些字体库描述方法不同,笔画交叠部分输出后会出透叠,要小心!

包含中英文特殊字符的段落文本容易出问题,如“■,@,★,○”等。

使用新标准的GBK 字库来解决偏僻字丢失的问题。

笔画太细的字体,最好不要使用多于3色的混叠,如(C10 M30 Y80)等,同理,也不适用于深色底反白避免不了的状况下,需要给反白字勾边,适用底色近似色或者某一印刷单色(通常是黑K)。

、渐变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是这样:如红色→黑色的渐变,设置错误:(M100→K100)中间会很难看!

确的设置应该是这样:(M100 →M100 K100)仔细分析一下就明白了,其他情况类推。

透明渐变,是适用于网络图形的办法,灰度图也可,但完稿输出不可以,因为其空间混合模式为RGB,屏色彩同印刷CMYK差异太大,切切注意。

黑色部分的渐变不要太低阶,如5% 黑色,由于输出时有黑色叠印选项,低于10%的黑色通常使用的替代叠印,导致出问题,同样,使用纯浅色黑也要小心。

、图片问题

关于psd文件,有一点注意,就是你导入它后不要再做任何“破坏性操作”,比如:旋转,镜像,倾斜等,的透明蒙版的关系,输出后会产生破碎图。

还是蒙版,在coreldraw中使用也要小心些,必要时候还不如采取“置入容器”方法比较保险。

分辨率和重新取样

要在corel中做这个,“转换为位图” 的确方便,但损失的是色彩还原,要专业点,在ps中做好拿来。

色彩模式,不要怪我罗嗦,这个就是老手也有错手过。

有图片必须是cmyk 或者灰度和单色bitmap图,否则不能输出。

、输出附件

就是角线、色标等输出附属的东西了,现在好像输出公司服务都很好,不用太操心。

、印前检验

用PDF 文件做印前检验!注意不是直接用coreldraw打印个pdf出来噢!不对的。(Dearoo提示:打印有很多错误,如字符积压..可以Ctrl+Q转曲线后,再打印成PDF的。不过要先备份哦!)

序是这样的:

cdr →输出为“封装EPS ,即*.EPS”,再由Acrobat Distiller 将EPS 生成*.pdf 。(输出Eps格式,我帖子有下载的)

样产生的PDF文件,在某些印刷厂家可以直接印刷,且文件比较小,可以用E-mail传送,很方便吧。果你的文件里面有错误,在PDF预览可以一目了然!(注: Distiller 4版的对某些勾边效果反映不完整,需要)

photoshop作品印刷前注意事项

用Photoshop设计出来的作品在交付印刷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图片精度为300dpi/像素/英寸

2、确定图片模式为CMYK模式

3、确定实底(如纯黄色、纯黑色等)无其它杂色

4、文件最好为未合并层的PSD文件格式

5、图片内的文字说明最好不要在Photoshop内完成,因为一旦转为图片格式以后,字会变毛。

Photoshop文件一般只包含图象范畴。如果是做一个印刷页面,最好将图象、图形、文字分别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

对于交付印刷的图象,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图象的分辨率和图象尺寸的问题;一般计算公式为:分辨率= 加网线数×(1.5-2)。其次是色彩模式的问题;彩色图象的色彩模式,要使用CMYK形式。

黑白图象,如不是特殊要求,一般为灰度模式。对于象条形码这种一定要表现成点阵图象形式的线条稿图象,则一般分辨率不低1200dpi,色彩模式为二值(Bitmap)。再则,网点搭配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图象质量的问题。

对于反差、网点大小及灰色的平衡数据的CMYK网点搭配情况,一定要与后序印刷工艺相匹配。例如:如果使用胶版纸印刷,一般网点反差为5%~85%之间;如果是铜版纸印刷,网点反差在2%~98%之间。

平面设计的基本功

首先,没有电脑障碍,这一定算是基本功。当然,这与不依赖电脑,并不自相矛盾。不依赖绝不是说可以不懂,毕竟在我们工作中,从设计到印刷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电脑的帮助。今天看这一问题就象画家不会用笔的道理是一样的。

其次,对印刷知识的匮乏阻碍了许多平面设计师的发展。因为不了解,许多设计师认为自己的设计就是电脑屏幕上的样子,这很危险,因为技术的原因,它与实际的输出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不熟悉印刷的特性与缺陷,许多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不断地给印刷找麻烦,设置障碍,这很愚蠢。平面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印刷知识有许多,比如说各种品牌印刷机的性能、同一机型不同规格的性能、不同品牌油墨的性能、四色油墨与专色油墨的特性、不同品牌、规格、品种纸张的性能、特殊工艺、后期加工及装订等等,这些都是设计师在做设计时需要为客户考虑的问题。

那么,懂了电脑,懂了印刷流程,就可以称作平面设计师了么?可能还不行,毕竟以上说的与“设计”还没有直接的关联。就平面设计而言,还有许多特色性的规律:

A、平面不平

二十多年来,我自己有过很多幸运的事。比如在我吃这碗饭之初,偶然在旧书摊上买过一堆“艺术与设计”杂志,这是永远令我感到兴奋的回忆。因为那时我正被眼花缭乱的设计弄得五迷三倒,无师可从,这堆旧杂志让我开了眼,见识了正点。

认真阅读艺术与设计杂志,一切有关平面设计的技巧都囊括其中,而且毫不张扬,温文而雅,为抄袭者提供了大量改头换面的空间。我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很多来自这堆旧杂志。

“平面不平”是我对平面设计中画面效果的一种理解,很多人把它叫做版式、构图、结构、形式感…都可以,我喜欢把话说得简单。拜读了很多好的设计后,我感到设计师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着“不平”的效果。即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比如纸张等),努力拉伸视觉空间。这一理论,画家

塞尚早我们一百年就开始尝试了,并已作到了极致。令我很感叹的是一百年前最不商业的令人类恐慌的艺术变革,一百年后却变成了最最商业的平面艺术,多有意思。

这一空间概念涵概了自然空间感受与矛盾空间感受。随设计师的爱好、版面要求、视觉冲击需求、自由选择。现在已经没有很多人大惊小怪了,但无论展现自然空间感受,还是矛盾空间感受,设计师所使用的技巧(或称元素)是有规律的。把它们归纳在一起也有一大堆。比如:打洞;夸张暗影效果;使用极具真实性与质感的图象;实物元素与绘画元素的对比使用;利用色彩之间的反差效果;利用线与色条的叠压效果;利用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叠压效果;文字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对比等等。因为篇幅所限,不作细解,今后可将范例作品与理论文字对照比较,一目了然。

B、色彩中的音乐

色彩是平面作品中的灵魂。想运用好它一定要了解一些纸张与油墨的知识。不同纸张与不同油墨的组合,会产生出绝对不同的效果。但我们与画家的区别是:平面设计师手中的颜料只有四管儿,但它可以依靠网点的疏密特性,调和出所有我们可感知的颜色。这真是一项神奇的发明,作为印刷技术的原创民族我们感谢德国人。

利用网点与纸(白色)的配合,我们才能让油墨显得更均匀、鲜艳和干净。但这只是技术上的事,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对色彩的运用还要更多的依靠灵性。

我常希望身边的设计师朋友们能学习一些音乐,这并不是故弄玄虚,用音乐的理论解析色彩真是简单直白,这是我的发现。

1.首先懂得音乐的人都知道在乐器上找不到一个固定的音,音符“叨”随调式改变着位置,不同的调式传达出不同的感情,适合着不同的乐器与人声。这与我们运用色彩的道理是一样的,整幅画面的基调与情绪是通过画面色彩的冷暖传达出的。但从小我们头脑中的色彩冷暖关系就是固定的。红色偏暖,蓝色偏冷。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如同音符一样,颜色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转换着调性(冷暖关系)。懂得这一道理,蓝色也可以被我们??&渲染成暖洋洋的样子。

2.因为屏幕的关系,平面设计师已经不习惯给颜色以文学式的命名,比如洋红、群青、湖蓝,取而代之的是更简单,更直接的4个数字。这很好,符合商业时代或叫数码时代的要求,是个机械式的要求。对色彩调性化理解是对平面设计师灵性的训练。

3.其次和弦与旋律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玩乐器的朋友都懂得另一个道理,无所谓哪一个音好听与难听,音符一定要放到一起去,才能叫音乐,否则“叨”“叨”“叨”一直按下去一定是噪音,“叨”“咪”“嗖”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和弦“C”。这好比颜色中红蓝白的搭配一样,永远和谐。和弦可以继续往里添加新的音符,比如加个“来”这个和弦马上变了情绪,变成了一个7和弦。如果把“咪”换成降“咪”就更是大相径庭地跑到蓝调里去了,就好像在红蓝白的组合中,配上紫色或桔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和弦一直可以添加音符进去,成为9和弦,13和弦……在色彩上就好比我们常说的高级灰。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就会更直接地理解颜色是应该分组使用的。这些组合的基础应该向和弦C、D、E、F…一样,有一个最原始的搭配,设计师想不断变化,就在这些组合里求变吧。你一定要把没关系

的颜色放在一起,就象”发“和”希’谁也不挨着谁,两者之间没关系,你的画面一定平淡;如果你一定要把敌对的颜色放在一起,准会难看。运用和弦的道理去理解色彩,你会立刻跳出色彩贫乏的误区,发现眼前可用的颜色太多也太美了。合理搭配的色彩组合把画面的视觉空间不断拉伸,让画面不仅绚丽而且厚实,这就是色彩和弦的作用。但仅仅有了和弦就能成为音乐吗?不对,音乐还需要旋律,没有旋律的音乐不好听。那么,平面作品的旋律是什么呢,它是我们眼睛观看一幅作品的过程。一幅招贴也罢,一本宣传册也罢,都存在着一个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最需要人们看到什么,记住什么,回味什么的问题。这些就构成了平面作品的旋律,让观众的眼睛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休息,最后停留在哪个地方,这是设计师最需要动脑子考虑的问题。

c. 节奏

根据我的建议,长时间以来,我的设计助手们一直在总结、记录各种各样的色彩组合。从名家的作品中,从各民族的图案里,从自然景物中,然后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使用这些颜色。曾经给快餐做过的小折页里所使用那一组颜色,就是从蔬菜和水果里找到的。因为需要一套让人看了就饿的颜色。但问题很快就来了,许多设计名家在设计里总结出的颜色组合,再经过我们使用后就变了样,没了神儿,这是为什么呢?真让我们苦恼了一阵子。

起先我们还以为是在颜色记录时出了问题,查对的颜色不够准确,再后来的很多次实验都不成功,但幸运的是疑惑了很久还是终于找出了原因。原来色彩的使用与音乐中的节奏一样,需要比例,许多好看的色彩组合还需要合理的色彩比例控制,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个颜色的使用面积一定要大,某一颜色就要小,某些仅仅是为了透气,某些就是为了压沉,再往下我就没有信心继续寻找规律了,实在是变化无常。但可以肯定的是平面作品一定需要一种节奏的控制,控制节奏的元素有很多,它们中常用的就是颜色、图片与文字排列。

印刷过程是什么

最佳答案

印刷品生产一般都包括制版、印刷、装订、净裁等几道主要工序。

(一)制版

制版方法大体分为活字排版、浇铸铅整版、照相制版、腐蚀制版、雕刻制版或刻写打印制版等。

活字排版是用一个一个活铅字加上铅条、空铅等排成印版。活字排版可根据不同需要排成全文字版、全线条版、文字和线条混合版等。铅字的制成一般经过字稿设计、字模生产与铸字等工序。由于各厂的设计人员都有自已的习惯和风格特点,因此生产的字模乃至铸出的铅字就各具特色。铅字形体可分为三形十三体,即方形:有宋体、楷体、仿宋体、墨体、新魏体、黑宋体;长方形:有长仿宋体、长黑体、牟体、姚体;扁形:有扁宋体、扁黑体、隶书体。我国现行规定,以铅字大小的计算单位为点,每点为0、3478毫米。我国还实行号数制,以铅字字号为例有特号、初号及时1号至八号不等。此外,有些生僻字或缺字由于没有现成字模,各印刷厂常自制字模或直接雕刻铅字或用其它铅字并凑等办法祢补,但和原字体有差异。铅活版还常用各种水线与花边线来印刷格线,轮廓线及装饰花边等。这些水线与花边线有的整体铸成,根据排版需要裁切成一定尺寸;有的是铸成章个铅字拼成的,也都各有特点。浇铸铅整版是把排好的铅活版或传真版压制成纸型,再用铅或塑料浇铸或压制成整版,一

般是用一张纸型铸成多块整版,便于印刷大量书、报等。照相制版是用照相机或照排机将图案文字拍摄成底片,经过晒版机晒印到涂有感光液的铜、锌版上,再经显影、定影制成平版;或经化学溶液腐蚀制成铜、锌凸版或凹版;或经专门处理制成树脂凸版。有些图案、照片等在照相制版时需加网纹以反映层次,网线密度与交角有多种规格和形式,它们决定着影像色调的浓淡和层次有不同特点。雕刻或刻写制版主要是在版材上打样后,用工具或机械雕刻成凸版或凹版,或用打字机、钢版、蜡纸打印刻写成孔版。

(二)印刷

印刷品一般都是通过印刷机印刷的。印刷机械种类繁多,按印版分为凸版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按印刷方式分为平压平、园压平、园压园式印刷机等。有的印刷机如平台式印刷机只能一次印刷一面。印刷书、报等印刷品的大多数高速印刷机都有双面同时印刷的功能。印刷彩色图片或需要套色印刷的印刷机有一次印一色的,有可套印二色的、四色的或六色的多种印刷机。一般印量比较大的印刷品都需要制成同样内容

的几块版一次印刷或几台印刷机同时印刷。这样,印刷品就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种印刷机械的固有特征,而且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机械运动、机械调整与故障排除、印版磨损与更正、印版机械的清洗除垢、油墨添补与更换以及续纸与换纸等原因而产生渐进性及阶段性的变化。

(三)装订

除报纸和某些单页印刷品以外,一般都需装订成册。装订有闯页、折页、订本、加封皮等工序。票据、合同类印刷品由软硬页或两张以上内容不同的印页组成则需要配页,信稿纸、作业本不需要折页和配页。有的在印刷机上安装折页装置自动折页,也有单独的折页机进行折页和加封皮。一般小印刷厂或印量不太大的印刷品多为手工折页、配页和加封皮。装订一般由装订机装订,装订方法有锁线订、平订、骑马订、胶联订等几种方式。

(四)净裁

装订后要用切纸机将四边或三边切齐。一般切纸机是一次切一边,切刀自上而下成45度角斜行切下,一次切纸厚度为10?15公分(即为一刀)。一刀一次切成的纸页刀痕和四角度相同,但自上而下有渐进变化。而同刀不同次裁切的刀痕在位置上会有所不同。

平面设计知识--做平面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

一、思想和意识

思考是设计前最先做的一步,我们从事商业设计,要有市场意识和商业头脑。初级平面设计师由于实践经验不够、主观因素较强,市场对设计的反应将怎样只是凭自我感觉,而有一定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思考的角度和范围相对要成熟些。优秀的设计师一定要有营销意识,不一定要精通,但至少要懂。

好的平面设计师要有灵感。虽说灵感可以后天培养,但成效不会很大。爱迪生说过他的成功是1%

的灵感加上99%的勤奋,我认为是激励后人的一种方式,其实天生的灵感是造就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基础,地球上,“天才”是存在的。灵感是联系事物的敏感力和创造力,设计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灵性,还应具备捕捉经过脑中万条思绪,延伸联想的能力。

好的平面设计师无时不刻的在观察身边的事物,从餐桌上刀*的造型到公共厕所上的指示识别,都会无意识的进入设计师的大脑,设计师不一定要主动记住这些资讯,但能在设计无意识的提供灵感信息,融入自己的思想,开拓更多的思维空间。设计师应积极了解世界的视觉语言,多鉴赏国内外资深设计师的作品,提高设计意识。

很多人知道营销需要整合,其实设计也需要整合。设计师要考虑设计项目的延伸性,不仅是视觉上的统一性,最重要的要和营销思路吻合,这样设计表达才会更准确。不考虑产品视觉延伸来展示企业形象的设计,对企业是很不负责任的。

设计的主题思想如平白的表现,给人们的印象会不深刻,所以设计需要创意。创意一定是在整合营销的策略上提炼出来的,创意是建立在产品利益点或主题上的演绎,也是与设计师艺术素质和灵感摩擦后产生的结果。好创意不仅来自灵感点滴,更来自设计师通过自己各项知识面和理性分析。一幅好的的设计作品,除了良好的视觉表现外,最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很丰富的学识量,其中有美学、心理学、营销学支持,有的设计甚至还包含文学、天文、数学等,设计师的知识面越广,创意思维越活跃,表达方式越丰富。

平面设计要有原创意识。设计师都经历过模仿的过程,但当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再习惯地用曾见过的资讯和创意来生硬的堆积元素,要渐渐的用自己方式表达观点。可以借鉴,但不可抄袭。如设计师有摄影能力,应多采用原始拍摄。绘画功底强的设计师在创作时添加了手绘元素,就是原创性的典型表现。

设计师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首先体现在平面把握上,当一个设计项目摆在设计师面前时,设计师要马上根据涉及项目的市场、人们对此设计的基本品味或反应,在脑海里将出现此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并非图形框架,而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向),这种概括能力是建立在一定市场和实践经验上的,深入实践得越多,设计的成品就越成熟。

概括能力还体现在文案表现上,设计师在理解主题后,可以相应整理文案表现。设计师不一定有很强的文案功底(当然有是最好),但一定要有文案感觉,文案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设计师根据主题和平面需要提炼一些文案,将对设计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翻阅一些好的平面作品,很多文案并不具有很深奥的之乎者也或悬殊词句,较多的类似于“心情真好……请等待……”等一些生活用语,设计师必须要有文案表现的意识。

另外概括能力还体现在文字的排版上,文字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元素,设计师要高度整合和理解文字内容,一级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的分出文字块面,这样在编排文字的时候会更流畅,易于阅读,这在

画册设计上有很大的帮助。

平面设计首先传达的是视觉,设计师要有一定的视觉美学素质。视觉“美”,是人的本能感知,即某种图形或色彩时给人的感知情绪。情绪舒畅,即美;情绪不舒畅,即不美。当然美感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经历、修养、习惯、地域文化等,审美情趣也就不同。作为设计师就是要以自己的美学修养和审美意识,寻找美感共性,也就是说设计师要努力让80%的目标人群对你的视觉表现感觉舒畅。

现代资讯泛滥成灾,茫茫街头一眼望去,商业信息你争我抢,恨不得每个信息都塞进人的眼里。面对这样的局面,平面设计一定要注意简洁传达主题,以我提炼的话说,就是“符号式传播”。设计讲究瞬间识别,与主题不密切的平面元素要尽量简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越来越繁忙,人们不会有太多的闲心来关注复杂的海报和拐弯抹角的创意。平面设计毕竟是商业行为,最终目的是传播信息,而不是为了表现设计师的平面技巧。所以,设计师要在三角形里找到距离最短的直线,可以对直线稍加修饰,但要把握火候,不能让消费者过多的看到你的修饰,而忽视了表达中心。设计师要时刻跳出自己分析自己,客户最需要什么?而我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在表现自己而忽视了主题!在朴实中求经典是最难得的。但“简洁”不是“简单”,“简洁”是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理解提炼出来的,是经过精细雕刻出来的精品;而“简单”是粗制滥造的,是没有通过分析思考的粗线条。这要求设计师要良好的把握画面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较深的美术功底。

二、提炼图形

除了思想和意识,表面功夫也同样重要。平面表现最大框架可分为图形和色彩两个方面。较强的美术功底是提炼好图形的基础,在版面构成、标志设计、字体和元素再创作上有更突出的表现。例如一些平面元素的组合,就需要设计师再创作一些元素来关联这些元素,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视觉关系,使之协调。图形的提炼不仅仅要美,也要严谨,不仅要追求每个细节的表现,有时又要跳出细节,处理画面整体的关系,如面积感、比重感、情绪感、色彩感等。就像画素描一样,一时深入细节、一时调整整体。特别是设计标志,是最能反映设计师局部与整体关系把握的能力。

1、小图形

这是我自己提炼的语组。即实际意义上的图形,可理解成:点、线、面。“点”有圆点、方点、不规则形状的点等;“线”有长线、段线、直线、曲线等;面有矩形、三角型、圆型、不规则型等。小图形就是用这些元素组织成千变万化的具体图形。优秀的设计师对这些元素的走向、位置、大小、曲线弧度是非常严谨的,舒畅的视觉感受往往在于元素中很微妙的变化,也许为1毫米、或者1微米、甚至0.1微米……。而初级的设计师感受不到这样的微妙变化,需要专项的训练。局部的刻画,哪怕是粗糙的元素,也需精心提炼。在“复杂中求简洁,简洁中求复杂”。设计师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图形特点,这将增强设计师应付各种跨地域文化的设计能力,使设计作品更丰富、更有风格。

2、大图形

大图形即画面的整体视觉感。例如我们做一张产品海报,其中包括四个元素:1、企业logo;2、产品照片;3、产品名称和型号;4、产品说明文字。四个元素在整个海报中的摆放位置、面积兼职网站制作、色彩变化、曲线节奏以及附加元素,构成了整体视觉,即大图形。优秀的设计师通过对产品的理解以及人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大图形处理得很好。也许设计师把第3元素和第2元素整合到一起,并添加一些附加线条或图形,为了不使画面整体烦杂,设计师应特别注意附加元素于其它元素的关系,只要处理得当,再繁多的附加元素在海报上也不会显烦杂。大图形处理得当来自于设计师的概括能力和处理元素整体归纳能力。任何设计作品大图形是基础,无论是商业设计还是个性派设计,整体视觉感是第一位的。好的设计作品不仅大的视觉感表现不凡,并且能让人深入细节读解更丰富的设计品味。

三、色彩

用无穷无尽来形容色彩是很恰当的。设计师不会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颜色,平面的色彩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搭配出来的。要了解色彩,就必须领会色彩系数发生变化时给人的情绪感受,和面积兼职网站制作变化时的画面气氛。设计师既要了解色彩微妙变化,更要了解色彩在搭配时的脾气性格。

设计师对色彩的感受出于自己的艺术修养意识和对人们品味的了解。当设计师使用一种色彩时,有的设计师首先是凭自己感觉用色;有的设计师则首先理性分析,再按色彩理论原则用色。在这里我建议,请选择第一种方式(对色彩原理要了解,但不要死套理论)。设计师要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色彩需求,我们处于中国的商业设计潮中,首先要了解中国人自古至今的色彩审美转变,也要了解国外的色彩搭配特征。多尝试新的色彩组合,将会有意外的惊喜。

四、心态

曾有很多设计师到公司应聘,首先我不考核他们的工作能力,而是与之交谈,从中我可以了解到对方的心态。一名设计师以后能否出色,心态很重要。

1、热情

做设平面设计如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不是自己由衷的热爱和追求,这样的设计师(暂时称之为设计师)也许永远只是一名公司普通职员,绝不会在行内出色,并时刻存在被竞争排挤的威胁。平面设计,爱它,才能成功。自己的事业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2、虚心

任何人的意见不一定要采取,但一定要听!无论对方是什么文化层次,什么行业,因为他们是大众,你设计面对的大众中包含有这些人群,你的设计不全是让像你这样素质的人欣赏的,他们的意见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与其它设计师交往也是这样的,我们都正走向一流设计师的路程中,不存在谁的水平如何如何高,谁怎么怎么厉害,大家都是学生,都处于社会的大教堂。如果你有心思,还要尽量窃取其它设计师的长处。很多人潜质和意识,值得你研究。

3、敬业

首先这出于对行业的热爱,更出于对设计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如果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创作,你会工作得很有乐趣。如仅仅是当作一种任务,成果不会出色,更谈不上敬业。再次提醒各位同志:付出必有回报。

5、学习

做设计是一项既有乐趣也辛苦的工作,时常袭来的压力很大,一段时间如不学习充电,就会有被淘汰的威胁感。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素质在日益提高,如果我们不能走在其它人的前面,我们永远不会“一流”。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师最需要把握的基础技术是什么?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师最需要把握的基础技术是什么?

一、留意字体。不管是标志仍是排版。作为标志,有时图形是次要的,字体可以帮你解决良多题目,努力学习,把握字体的设计。

二、仍是字体。一切都离不开版式,一切版式都离不开字体。作为东方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中文字体,你得好好琢磨。

一开始,你最好先想到是宋体仍是黑体,特殊的情况下,你才去考虑是否选用这两大字体之外的字体。简朴的讲,宋体很严谨,很庄严,也很尊贵;黑体很现代,很整洁,很简约。

其次,字体的间距最好小于常规间距。以“0”为尺度,你最好取“-50”,这可合用于标题类字体排版,作为大面积的正文排版,同样需要轻微缩小字体的间距,稀疏的间距不但不能完成轻松阅读的任务,反而会让眼睛疲劳。掌握“紧凑”和“稀疏”的区别。

最后,字体的高度,最好压一压,就是压扁一些,这样,汉字看上去,会更象汉字一些。

说的对分歧错误,不妨试一试,都是很简朴的处理。

平面设计?宣传画册设计?画册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手提袋设计?封套设计?折页设计?台历设计三、版式。假如你功力不够,或者时间不够,最好采用稳妥的排版方式。记得,在贸易设计中,不要等闲尝试夸张的跳跃性的版式,那些看上去愈随意愈凌乱的优秀作品,需要的时间愈多,你需要非常扎实的构成功底,同时你需要处理所有已经泛起的细节,并且要创造更多的细节。一个平面里,两个元素的间隔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但你得有足够的力气,不让它们跑出界了。越乱,越难,而不是反之。我所夸大贸易设计,这是为你的安全着想,由于客户是付费的,假如你的功力尚浅,就不要冒险。一

个简朴的测试是,一张白纸上,有两个圆点,想一想,如何处理两点的大小和间隔,可以让这张纸看上去紧绷的快要破裂?假如你可以制造出这样的视觉,你就可以去创造那些复杂的版式。

四、回到“稳重”的版式上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节奏。

什么叫节奏?由于不同,所有产生了节奏。对比,反差,不管是面积也好,色彩也好,结构也好,不要什么都一样,也不要什么都不一样,否则,就没有节奏可言长泰。可以用音符如何产生旋律来理解排版中的“节奏”。

五、色彩。假如你想进步,就尽量抛弃正统的红黄蓝绿吧。色彩的感觉,基本上靠天赋。但也可以培养,假如你爱看片子,多注意巨匠们的片子,看看里面的用色,就拿常见的来说,看看王家卫的片子,每一部,就是一本色彩学。平面设计中,色彩是什么?色彩不是红黄蓝绿,色彩是情绪,每一种色彩的选用和调制,就是每一种心情的表达。所以,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需是个非常感性的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