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半岛大雨滂沱,汉城被雾气笼罩。这是朝鲜半岛梅雨季节里普通的一天。4时,三八线上,连续升起的信号弹划过漆黑的夜空;5时,北朝鲜的数千门炮火轰鸣,朝鲜战争爆发。

斯大林想占领日本

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宪章》签订。美苏两国的并肩作战埋葬了法西斯,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却使昔日的“盟友”成为冷战下的“仇敌”。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后,前锋部队迅速抵达朝鲜半岛中部的开城附近,而此时美军正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冲绳与日军激战,无暇顾及朝鲜半岛。战争形势的迅速变化迫使美国人不得不首先考虑朝鲜半岛的势力划分。正当美国人还在地图上寻找一条合适的界限时,此刻苏联人的脚已经踏在朝鲜的土地上了。美国唯恐苏联独占朝鲜,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接受日军投降,该线以北为苏军对日受降区,该线以南为美军对日受降区。关于三八线划界这个仓促的建议,美国人没想到苏联人真的会同意,因为此时朝鲜半岛上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即使苏联提出以37度线甚至更南面为界,美国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接受苏联的修正方案,但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该方案。

斯大林之所以会同意三八线方案,是因为苏联想要以此作为条件换取苏军部分占领日本。在斯大林眼中北纬38度线应该向东一直延伸至日本列岛,也就说苏联人要以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地区交换日本本土三八线以北地区。苏联放弃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机会不过是为了表达与美国“交换”地盘的诚意,或者说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

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正是朝鲜半岛的分裂使得南北双方的政治势力都各自谋划着以武力统一对方。朝鲜半岛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牵动遥远的莫斯科和华盛顿的神经。1948年12月,苏联单方面从北朝鲜撤军,此举意在逼迫美国撤军南朝鲜,同时也为防止“擦枪走火”,避免美苏在朝鲜半岛直接发生对抗。

金日成的试探

苏军已经撤出,而美军尚未撤离的形势使北朝鲜政府所受到的压力大增。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两度向苏联寻求帮助。然而,苏联在欧洲处境被动,斯大林不想进一步在东亚刺激美国人。更何况,这样做反而授美国人以口实,进一步将美国与南朝鲜的关系同盟化。所以斯大林没有同意与北朝鲜缔结互助条约的请求,而且在军事援助上也加以限制。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面从情报中得知,美国准备在5月从朝鲜半岛撤军,而南朝鲜李承晚政权打算在6月对北朝鲜发动大规模进攻,斯大林认为这时不帮助金日成以致丢掉北朝鲜,那么苏联在亚洲将遭受巨大损失。斯大林在给予北朝鲜军事援助的同时明确建议金日成向中共寻求兵员上的支持。

6月底美军撤出朝鲜,标志着“美国在亚洲基本上完成了以收缩力量和防线为特征的战略调整”。可是,南朝鲜当局却加紧了军事挑衅和进攻准备,三八线上的紧张空气似乎证明进攻已迫在眉睫。到了9月份,苏联军事装备已运抵北朝鲜,人民军也迅速扩展到近9万人,与南朝鲜不相上下,这无疑鼓励了一心想早日统一朝鲜的金日成,但此时苏联的军事援助主要还是为了加强北朝鲜的防御力量,而不是为了鼓励其向南方发起进攻。

面对来自南方的威胁,此时“兵强马壮”的金日成已在考虑变被动为主动,他踌躇满志地认为这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的有利时机。9月3日,金日成向苏联使馆提出了一项主动进攻计划。由于担心内战拖延下去,将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此时的金日成并不指望能够以武力迅速统一朝鲜半岛,而只是向苏联建议夺取翁津半岛和该半岛以东大约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如果进展顺利,则“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当时整个亚洲局势的发展对苏联与美国对抗是十分有利的: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美国军队已经撤出朝鲜半岛。然而,斯大林还是拒绝了北朝鲜在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计划。9月24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的局势认为,“由于目前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与南朝鲜相比没有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不能不承认,现在进攻南方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从军事角度看是不允许的。”

南北双方的军力究竟如何呢?苏军在撤出朝鲜半岛时,留下了3000人的顾问团。北朝鲜军队在编制、装备、训练及战术上都按照苏联的模式组建。1949年末,北朝鲜只有4个师的兵力,到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6月,兵力增加约2倍。开战前,北朝鲜军队的总兵力为:官兵共13.5万人,坦克150辆,火炮600门,飞机196架,齐装满员的步兵师8个,简编的步兵师2个,独立团2个,装甲旅和装甲团各1个。此外,还有5个警备旅和国内治安部队。与二战时苏军部队的编制相比,北朝鲜步兵师的编制小,并缺少坦克、重炮和补给维修的部队。但是对比一下南北双方的军队实力,这样一支部队也足够把对手赶出朝鲜半岛了。

为了对付北朝鲜军队,美国人也留下了一支“甚至不敢称之为军队的相当可怜的部队”。南朝鲜军队的前身是1946年1月创建的警察部队,1948年8月才改称“国防军”,1950

年春,南朝鲜军队的总兵力已达到:人员9.8万人,装甲车27辆,火炮89门,飞机32架。南朝鲜军队拥有所谓“装甲部队”不过是由少数侦察车辆和一些半履带车辆组成。此外在火炮口径、射程和打击能力上,北朝鲜军队也远在南朝鲜之上。

与北朝鲜的军队相比,部署在三八线附近南朝鲜部队连组织防御也非常困难,最为重要的是,战前北朝鲜已经拥有了苏联援助的一定数量的T-34坦克,而南朝鲜军队不但没有坦克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这一点对战争爆发初期的战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战争爆发前,驻朝鲜的美军顾问团还认为,“韩国的地形不适于使用坦克”。

战争爆发前,李承晚不断威胁要进行武力“北伐”,不曾想却让北朝鲜先发动了“南伐”。与美国人相比,南朝鲜军方对双方的实力以及准备情况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美国不给武器、补给品,南朝鲜就主动要。南朝鲜判断:“北朝鲜军队的兵力为17.5万人,拥有优势的炮兵、坦克和空军,出现万一的情况很危险。”为此,1949年10月,南朝鲜向美军军事顾问团提出了提供193辆M-26型坦克(3个营)的请求。但是,顾问团拒绝了南朝鲜的请求,他们认为:“你们国家的地形、道路网特别是桥梁不适于使用坦克”。在这样的答复中,情报掌握的不足也暴露出来,尤其是关于北朝鲜军队的坦克的情报,此时美军顾问团也错误地估计,“北朝鲜的坦克是旧日军的,不必担心”。

评价朝鲜战争,我们反复提到一句话,“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开战之前,南北双方都“错误”地判断着对手方,斯大林和金日成错误地判断美国人介入的决心,美国人也错误地低估了北朝鲜的作战能力,在李奇微看来这实在是“真正不可原谅的错误”,也因此“使我们(美国)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价”。力量的均势一旦被打破,战争就不可避免,朝鲜战争从1949年就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

历史进入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争步伐一下子加快了。无论是李承晚还是金日成都想通过军事手段一举实现朝鲜民族的统一。“战争是早晚的事”,美国驻南朝鲜大使约翰·穆乔说。1950年6月25日之前,朝鲜南北双方沿着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双方神经都绷得很紧,“说不定就在哪天早上”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就会引发战争。

论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和影响

论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和影响 摘要:1989年《美国军事年鉴》说:“朝鲜这笔历史,尤其结局,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遗忘的”[1](P305)。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上将后来披露他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的心情说:“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1](P307)。但对于中朝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朝鲜战争使世界局势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变化。朝鲜战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次战争,本文将主要围绕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朝鲜战争;起因;结局;影响 一、朝鲜战争的起因 第一,二战后初期,当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弄得破败不堪的时候,“有两洋保护的美国,两次大战都未涉及本土,都是别人拼得精疲力竭时再参战夺取胜利果实”[2](P5),美国经济理所当然在各个方面都居资本主义世界之冠。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更刺激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以杜鲁门主义为轴心,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亚洲以盟军的名义独占日本,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第二,新中国的诞生彻底打破了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设计的远东大国均势,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是对它企图在亚洲建立霸权地位的冲击,而且使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挫伤。 第三,早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美国已经预感到蒋介石政权可能失去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地位,中共将取而代之。因此“在南京解放前夕,苏联大使罗申随国民党政府将大使馆迁至广州,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则没有去,而是留在南京看局势如何发展”[3](P167),即受美国政府之令尝试和即将诞生的中国新政权进行接触,这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由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对苏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苏联“不想跟具有潜在力量和影响的红色中国分享这一重要的世界舞台以及其作为共产党世界卓越领袖的地位”,最好使北京“更为有效地同西方隔离开来,而处于俄国的控制之下”[4](P20)。正如1952年4月,斯大林对印度大使拉达克里希南所说的那样,“苏联只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在建立一条由对苏友好国家组成的缓冲带”[3](P234)。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摘要: 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于 1950年6月25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队开始了朝鲜战争。北朝鲜军队趁美韩不备,全线出兵,一直南下,不断压缩美韩势力地图。美国反应过来之后,组织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就击溃北朝鲜军队,并跨过了三八线,持续北上,意图一举歼灭北朝鲜。中国立于自身安全的着想开始了支援北朝鲜的抗美援朝。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中国保卫了北朝鲜。双方见战事僵持不下,无法取得新的利益。就和谈停战了。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军队联合国军北朝鲜 在二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得以解放,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裂成两个国家北朝鲜和韩国。但是朝鲜人民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以解救南方的同胞为己任在1949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而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 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并且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战役,毛泽东仍然不希望朝鲜在此时发生一场可能给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

朝鲜军事实力分析(转贴)

朝鲜军事实力分析(转贴) 转自:朝鲜中国网
一直不太为外界所知的朝鲜,在去年10月9日的核试爆后,突然被有些媒体描述成军事“全球五强”之一,就连“全球老大”美国似乎也“害怕”它,邻近的韩国则趁机要求美国提供“ 核保护伞”。朝鲜军力到底如何,引起多家媒体关注。





朝鲜军力有多强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积12.32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其海岸线2495公里,领海22公里(12海里),专属渔业区370公里(200海里),军事分界线92.5公里。
朝鲜人民军建军于1932年4月25日,朝鲜国防委员会为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常设领导指挥机关为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常备武装力量为人民军,分陆、海、空3个军种,实行义务兵役制。

朝鲜多年来贯彻“全军干部化、全军现代化、全民武装化、全国要塞化”的自卫军事路线 ,武装力量组织严密,训练强度大,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有关资料显示:朝鲜综合军事实力在世界排名已位居第10位。目前,朝鲜人民军有现役部队约117.8万人,其中陆军105.5万人,海军4.3人,空军8万人。此外还有占人口总数30%左右、数量高达748万人的预备役部队。其中安全部队和边防部队2万人(由共和国安全部控制),民兵估计150万人到350万人,预备役部队约80万人了(陆军预备役75万人,海军预备役4万人,空军预备役若干人)。有人称它为“世界上第五支最大的军队”。

韩国《京乡新闻》报道称,如果不考虑核武器,朝鲜军力在世界前十名以外。如果只从常规武器的数量上考虑,朝鲜军力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编写的《朝鲜手册》估计,朝鲜2002年的军费支出为50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韩国媒体估测,朝鲜在生产中短程导弹方面的技术已相当成熟。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布鲁斯·贝内特还推测,到2010年,朝鲜将拥有“劳动1号”70至95枚,“劳动2号”50至75枚,“大浦洞1号”导弹150至200枚,洲际弹道导弹25至50枚。据称,朝鲜目前拥有各型中远程导弹800多枚。驻韩美军司令贝尔甚至认为:“朝鲜的短程导弹已在准确率和机动性方面实现了划时代的飞跃。”

朝鲜陆军:敢打硬仗的高丽猛虎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十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作者:杨丹志 2011-6-13 11:07:26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朝鲜半岛局

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 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46人死亡。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 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点。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双方过去用于交流与合作之需的海上通道将不能再被朝鲜利用以发动武装挑衅。朝

抗美援朝 教案

抗美援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 2能力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课前三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朝鲜战争概述 1、(活动探究)请学生概述他们所知道和理解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2、(知识补充)教师讲述:朝鲜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称呼:朝鲜:祖国解放战争;韩国:韩国战争、六二五事变、6·25战争;中国大陆: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韩国冲突(Korean Conflict)、韩战〔Korean War〕 3、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为中国大陆的左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二)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讨,回忆我们学过的朝鲜近代历史。朝鲜过去是中国明朝和清朝的属国。1894年,蓄意侵略朝鲜的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日本成功排挤了中国在朝鲜的势力。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在俄国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日渐白热化,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又排除了俄国的势力,彻底控制朝鲜半岛。 二战即将胜利的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美英以出让中国外蒙古和东北利益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并指出了朝鲜半岛因“高丽人(Korean)没有自治能力”故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 (四)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了很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朝鲜战争不仅是朝鲜半岛的同意问题,更是二战后美苏两极争霸的产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战争,并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此次战争,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懂得珍惜,自觉维护世界的和平。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5单元 第1课 朝鲜战争(含答案)

清单一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 朝鲜战争的爆发 1.朝鲜半岛的分裂 (1)原因: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 (2)概况: ①南部:在美国支持下成立大韩民国。 ②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美国的霸权政策 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3.战争爆发和扩大 (1)爆发: ①时间:1950年6月。 ②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军节节败退。 (2)扩大: ①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②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深化认知] 美国介入朝鲜内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苏联,虽然苏联担心与美国直接对抗会危及自身安全,没有参战,仅提供了军事援助和外交声援,但仍能说明朝鲜战争也是冷战产物,是冷战背景下的“热战”。 清单二中国的正义之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经过 (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至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战役。 (2)第二阶段: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 [深化认知] 中国派出部队入朝参战采用“志愿军”的名义,是出于国际战略全局的考虑。采用“志愿军”名义而不是以国家正规军的身份出兵,是为了争取朝鲜战争的地方化,使其不至于成为中美两国之间乃至世界性的全面战争。 清单三影响深远的战争 朝鲜战争的影响 1.性质 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 (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 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其霸权政策。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对美国: 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5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含答案) 探究点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史料探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练习朝鲜战争

一、选择题 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向韩国提供援助,后来又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半岛的目的是() A.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霸权的需要 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解析: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认为这威胁到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并且是苏联扩展势力的第一步,为了维护其在东亚地区的利益,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悍然出兵朝鲜半岛,C是其意图之一;A、D不符合史实;B只是美国打的招牌。 答案:C 2.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 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④包围和封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美国侵略朝鲜,既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是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的需要。 答案:D 3.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是中国胜利的“主要客观原因”,①说法错误;②非客观原因;③④符合题意,选B。 答案:B 4.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故④错误,排除带有④的选项。 答案:A 5.《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苏对朝鲜半岛分区占领,不仅给朝鲜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伴随美苏冷战的兴起,影响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6.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关系有所变化,中国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朝鲜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①②④都正确。朝鲜战争更加恶化了中美关系,美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摘要: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国、苏联、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并对之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地理因素上分析朝鲜半岛地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利弊。 关键字: 朝鲜战争朝鲜地形中国人民志愿军地理 一、朝鲜战争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945年前)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被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由苏联、美国分别驻军,以解除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武装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殖民统治。朝鲜南北双方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入侵韩国,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大韩民国国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之后美军(联合国军)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 二、朝鲜半岛地理情况概述 1.朝鲜半岛整体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从亚洲大陆向南延伸大约1,1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170 多公里,总面积222004平方公里。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北部多为山区,东北地区多深狭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14.4%。 2.朝鲜半岛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北和东部高,西南沿海低。北部盖马高原为主干,由结晶岩和片麻岩组成。海拔约1000-1000米,北部边境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为全国第一高峰。东南沿海有太白山脉。西南部多丘陵,沿海平原为主要的农业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夏湿热,冬干冷。年降水量1500毫米,内陆高原在500毫米以下,60%集中6-8月。河网稠密,多数流程较短。 3.朝鲜半岛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南部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三、朝鲜地形对志愿军的益处 1.抵消部分敌人空中优势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投入大量空中力量。对于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不分前方和后方,不分昼间和夜间,都必须时刻注意防空袭问题,不但人员、车辆在昼间需要疏散隐蔽和严密伪装,而且医院、仓库和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欧洲战场的主角是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法国和意大利只是配角,其他国家则属于群众演员了。亚洲战场主角是日本和中国,其余都是配角,美日战争属于太平洋战场,二战后期苏联才介入对日作战,只有不到十天时间,因此苏联还不能算作主角。至于朝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泰缅都只能算配角,因为中国战场上吸引了日本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作战力量。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谁最厉害?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协约国中的德国、日本与同盟国中的苏联、美国军力最强。德国纳粹军队横扫整个欧洲,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其他欧洲国家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只有德国入侵苏联时才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经过数次鏖战苏联转守为攻取得战略战术上的最终胜利。如果不是苏联和美国卷入这场战争,仅凭英法及欧洲的盟国是绝难扭转二战的战局,实在是德国的闪击战太厉害了。 与德国单挑只有美、苏还算对手,如果让德国和日本较量,德国的胜算更大,虽然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对他们的元首都是绝对忠诚,但是德国的军工企业更发达,生产的武器更先进,比如坦克: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比日本军队的97式中型坦克强很多,日本坦克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德军坦克作战的能力。德国的“虎”式坦克装备的88毫米火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中最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库尔斯克与苏联的T-34坦克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壮观的坦克大战。然而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坦克因为口径大、射程远占尽优势,日本的坦克成了移动的活靶子,日本关东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师团几乎全军覆没。 德军入侵苏联至少动用了五百万军队,这还只是它全部军力的不到二分之一。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不超过二百万,它全国的总兵力最多五百万,据说在战前日本编制只有二十个师团番号,每个师团大约两万多人,以后增加的兵力都是战时动员的。中国的正规军应该在三百万以上,如果全民总动员中国能够应征参战的军队可达两千万,按10比1的概率中国的兵力动员潜力应该在四千万以上,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是四万万。 苏联当时的总人口大概在一亿人左右,但是它在战时动员了大约一千三百万人参战,苏德开战初期苏军损失很大,抛开伤亡军人,仅仅被德军俘虏的也在一百万人以上。他们的战役都是集团军群正面对抗,动辄数十万或超百万的军队参战,比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双方参战人数都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其惨烈的程度远超亚洲战场。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国军投入的兵力是一百一十万,日军是三十万,历时数月之久,重创日军,使中日战争转向对峙防御阶段。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是集中了万余人围歼了日军一千多,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就是很小规模的不会重点提及。台儿庄战役国军集中四十万军队才毙伤日军两万人。 美日在太平洋战场上除了海空战外就是夺岛战役,瓜达尔岛、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菲律宾吕宋岛埋葬了几十万美、日军人,美国强大的军工业和充足的后勤保障把日军拖入死亡的深渊。在美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损失了三艘航母就元气大伤,而美国的军工造船厂一年时间就能造出十余艘航母,通过数次海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电子科学与工程B10020208 施旭 战争起因: 1948年,南朝鲜率先成立了由李承晚领导的大韩民国政府,随后,一直期盼能够和平统一半岛的北朝鲜民众在统一无望的情况下,也成立了由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当时这两个国家里面,都有美国和苏联援建的影子,只是在北朝鲜,人民的积极性更高,在经济、军事方面,北朝鲜的势力都远远大于南朝鲜政府。还有,在李承晚领导的南朝鲜政府,在美国人看来都是腐败到顶的垃圾政府,在美国的一位外交官的日记中曾经也出现过“我多想希望能让我去干掉李承晚”这样的话。故而,在美苏都退出朝鲜半岛的情况下,北朝鲜人要解放南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就增多了。 战争经过: 在一开始的行动中,北朝鲜出动了所有的精锐军事实力,基本上是一夜之间就横扫了装备极差的南朝鲜军队,就这样,在极大的消灭南朝鲜军队有生力量的同时,北朝鲜领导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一鼓气就可以彻底的解放南朝鲜,但是他们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人在南朝鲜遭受到攻击后,迅速做出了部署,并且先后派遣部队进入朝鲜半岛,直接参与战争。此后,美国人用联合国的名义,成立了由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直接参与作战。最成功的就是麦克尔瑟的仁川登陆。就这样,在登陆成功后,切断了北朝鲜的补给线,也

开始攻击后方虚弱的平壤,就这样,北朝鲜的精锐就这样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状态下…最后完全的被消灭。 就这样,朝鲜战争基本结束了! 在随后的中国介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切也是源自于美国人无视新生中国的实力!志愿军在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实际控制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就这样,在双方零零碎碎的局部范围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大的战争格局。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他让全世界人彻底的重新认识了中国。典型的代表是,他们称呼中国人不再是“支那人”了,而是中国人!他们需要坐下来和中国人谈论问题了! 其次,他让全世界的华人站直了腰。我们可以从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中得到佐证,“在朝鲜战争前,我去欧洲,就连欧洲机场的服务员都在用鄙视、不耐烦的眼光看我;但从抗美援朝爆发以后,我再去欧洲,处处得到的都是羡慕、尊重的目光”。 最主要的是让列强从此不敢再来任意的欺负中国人。用彭总的一句话“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一、朝鲜半岛大事记: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南半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1948年9月9日,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半岛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为界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1971年8月6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同包括南方的民主共和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别人士进行接触。8月20日,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人员在板门店举行了首次会晤,商讨离散家属团聚问题。 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南北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的三项原则。 1980年1月12日,朝鲜总理李钟玉致函韩国总理申铉石高,建议举行北南总理会谈。24日,申铉石高复信同意举行双方总理会谈。其后,双方就总理会谈举行了多次预备会谈,但未达成协议。 1984年9月29日-10月4日,朝鲜红十字会通过板门店、仁川港和北平港向韩国红十字会运送了救济物资。 1984年11月15日,朝韩双方举行了首次经济会谈。 1990年9月5-7日,朝鲜总理延亨默与韩国总理姜英勋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谈。 1991年12月11日—13日,第5次总理会谈在汉城举行,朝鲜总理延享默和韩国总理郑元植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1年12月31日,朝韩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草签《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4年6月28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接触,确定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总统金泳三于当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会晤。 1994年7月8日,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朝韩首脑会晤因此未能举行。 1998年2月25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宣誓就职。金大中建议南北方互派特使和举行南北首脑会晤。 2000年4月10日,朝韩双方同时宣布,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将于6月12日至14日在平壤会晤。后因技术原因,会晤推迟一天举行。 2006年6月15日,朝鲜、韩国以及海外民间代表团在平壤举行朝韩首脑会晤5周年的纪念活动,宣布将6月15日定为“民族之日”,并呼吁开展广泛的统一爱国运动,消除战争危险。 2007年8月8日,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后因朝鲜遭受严重洪灾,首脑会晤推迟至10月2日至4日举行。 2008年2月,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将朝鲜弃核和实行改革开放作为韩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南北关系的前提,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从而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朝鲜方面不仅停止了双方红十字会的联系和离散家属会面,还从2008年12月1日起采取包括驱逐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的部分韩方人士、中

朝鲜战争中美国未对使用核武器的原因修订稿

朝鲜战争中美国未对使用核武器的原因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朝鲜战争中美国未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因 [摘要] 在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后最初很快取得较大胜利,然而中国参与战争后,形势发生转变,双方开始僵持,迟迟分不出胜负。气急败坏的美国曾扬言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最终因为种种原因,直到签订停战条约,美国也未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关键词] 朝鲜战争核武器美国 朝鲜战争爆发后,基于多方面的考虑,美国最终决定参与朝鲜战争并支持韩国。指挥朝鲜战争的麦克阿瑟曾经在复活节岛上告诉杜鲁门总统,中国绝不会参战。即使他们真的参战,他也完全有能力把朝鲜战争贬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戮场。[1]然而众所周知,中国不仅参与了朝鲜战争,还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带来沉重的打击。美国海军少将W·G·莱勃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了一份秘密电报,请求参联会建议以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来用作为阻滞(中国军队)干涉和掩护美军从朝鲜撤离的一种手段。然而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美国都没有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苏联的担心 (一)害怕苏联的核报复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会议论讨论对付中国介入战争的对策时,艾奇逊曾估计中国行动背后有苏联的支持。那么,美国政府在对中国使用原子弹问题的决策时,就不能不考虑到苏联进行核报复的可能性。 在艾德礼杜鲁门会谈期间发生的那件广为流传并非常可笑的事件,就非常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美国设在加拿大的预警雷达系统发现不

明飞行物队形,由西北向东南飞行。这个消息在白宫引起恐慌,相信那是苏联的轰炸机,携带着核武器。艾德礼此次来华盛顿就是因为杜鲁门的原子弹讲话。这个小插曲表明,在苏联掌握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也担心苏联的核报复而不敢贸然使用核武器。[2] 朝鲜战争时代人类已真正迈入原子时代,任何一方扔原子弹即意味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还不至于因朝鲜战争的失利而疯狂到使用核武器的地步。 (二)最大的对手是苏联而非中国 朝鲜战争时期亦是冷战时期,所以美国当时最大的对手仍然是苏联。如果与中国展开正面战争,对中国境内使用核武器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首先是浪费自己的资源,并且丧失在亚洲的威望,更重要的是克里姆林宫将是最高兴的,这或许是苏联最乐意看到的。美国很多议员都强烈反对和中国展开正面冲突。例如,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和麦克阿瑟围绕是否应该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争论的时候说的话,就明确的表达了这个意思:“如果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那么将使得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所以,即使考虑到朝鲜战争的不断失利,美国也不得不顾及当时的大背景 ——冷战,它的最大对手是苏联而非中国。这也是影响美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 重要因素。

日本眼中的韩朝战争

日本眼中的韩朝战争 --过去是福,未来未知 桥本隆则/原创 战争,战争,从日本防卫省情报室内传出一阵急促的呼叫声,当时时钟正指向下午14点23分(日本时间),原来防卫省收到来自于美韩联合司令的通报,当天下午朝鲜北方瓮津半岛(下简称朝鲜)突然向南北分界线朝鲜南方的延坪岛(下简称韩国)发射了100多发炮弹,这些炮弹直接命中了延坪岛的民房以及军事设施,造成两名韩国军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军事突发事件。 地图上的延坪岛

延坪岛受炮击后场景 韩国电视上的延坪岛 这个突然的状况对于日本来讲既突然又不突然,其实在日本防卫省的联合参谋本部从11月19日开始,值班的参谋以及情报官都在密切分析

朝鲜方面的情报。这个原因是在于朝鲜在本月初突然向访问朝鲜的美国核技术专家透露了一所在宁边新建成的铀浓缩工厂,据这位美国教授讲,这个工厂的规模与工厂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了美国的想象,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美国的代表正好就朝鲜的核工厂事宜在日本东京与日本防卫省高官正在磋商对策,而防卫省的情报官们也在根据卫星照片研究朝鲜方面的动向。 原本根据美国的判断,朝鲜已经因为国内经济危机而走投无路,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所以急需与美国开展六方会谈,所以日本一直追随着美国对朝鲜实行自韩战以来最强硬的制裁措施,大有朝鲜不亡就不与接触的态势。但是对于这个新的核工厂连美国的侦察卫星,日本的侦察卫星以及韩国的侦察卫星都没有发现,这说明朝鲜有很多军事方面的情报都没有让美国以及日本所掌握,并且这个新工厂预示着朝鲜核武器的小型化能力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日本防卫省的情报官员会急不可待地分析朝鲜的军事情报。在这关键时刻,突然传来了朝鲜北方向韩朝分界线韩方一侧发炮,并且造成军人死伤的消息,这一下子日本防卫省的警戒级别提高,所有休假官员都要回到岗位,马上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对策,这个所谓的既定的方案就是朝鲜半岛有事情况的对应指南。 其实日本对于朝鲜半岛有事(特指韩朝战争)的预案早就有,并且对此案的补充一直没有停止过。据日本防卫省OB(原来的军官)告诉我,从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日本内部根据联合国军(GHO)的指示,马上制定了朝鲜半岛再次战争的应对计划。从现有的资料来看,

南北朝鲜分裂原因是什么

南北朝鲜分裂原因是什么 朝鲜被分为北朝鲜和韩国,为什么朝鲜会被分裂成两个地域呢?下面是分享的AA,一起来看看吧。 南北朝鲜分裂原因介绍一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导致了朝鲜的南北分裂.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

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目录 [隐藏] ? 1 志愿军介入初期 o 1.1 联合国军 ? 1.1.1 美国 ? 1.1.2 韩国 ? 1.1.3 英国 ? 1.1.4 加拿大 ? 1.1.5 澳大利亚 ? 1.1.6 法国 ? 1.1.7 新西兰 ? 1.1.8 荷兰 ? 1.1.9 泰国 ? 1.1.10 希腊 ? 1.1.11 土耳其 ? 1.1.12 菲律宾 ? 1.1.13 南非 o 1.2 中、朝方 ?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2.2 北朝鲜 ? 2 僵持初期 o 2.1 联合国军 ? 2.1.1 美国 ? 2.1.2 韩国 o 2.2 中、朝方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2.2 北朝鲜 ? 3 停战前 o 3.1 联合国军 ? 3.1.1 美国 ? 3.1.2 韩国 ? 3.1.3 英国 ? 3.1.4 加拿大 ? 3.1.5 澳大利亚 ? 3.1.6 法国 ? 3.1.7 新西兰 ? 3.1.8 荷兰 ? 3.1.9 泰国 ? 3.1.10 希腊

? 3.1.11 哥伦比亚 ? 3.1.12 土耳其 ? 3.1.13 比利时 ? 3.1.14 菲律宾 ? 3.1.15 南非 ? 3.1.16 埃塞俄比亚 ? 3.1.17 卢森堡 o 3.2 中、朝方 ?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4 注释 ? 5 参考文献 志愿军介入初期[编辑] 联合国军[编辑] [注 1](1950年10月-12月) ?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注 2] 美国[编辑] ?(直辖)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 o3师。 o7师。 o第1海军陆战师。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注 3]。 o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 ?24师。 o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 ?2师。 ?25师。 ?骑兵1师。 ?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 o第5航空队。 o轰炸机指挥部。 o空运指挥部。 ?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 o第7舰队,司令阿瑟·斯特鲁布尔。 韩国[编辑] ?国防部,长官申性模,总参谋长丁一权。 o(直辖)1师、9师、10师、11师。 o第1军,军长金白。

你所不知道的朝鲜战争

一、朝鲜是如何分裂为两个国家的?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与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采取的半岛政策有很大关系。早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各大国设想的太平洋战争应这样结束:由美国全歼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由苏联对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关东军,由中国军队歼灭除东三省以外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其他日军。会议对各国军事行动区域大体作了上述划分,但究竟由谁来解决朝鲜半岛的日军问题没有提及。另外,在行政区划上,朝鲜已被日本列为日本版图的一个行省,而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又隶属于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了行动空白和模糊区域,为以后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最终投降。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凭借距离较近的地缘优势,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此举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应。此前,美国从未有过在朝鲜半岛驻军的意图和打算。在苏联红军抵近汉城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急忙致信斯大林,说我们也要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这样好不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家一人一半。实际上,这个提议构思得匆忙而粗糙,是在致信的头天晚上,由美军参谋部的几个参谋拿着地图向杜鲁门划一划,杜鲁门就将该提议递交给斯大林。依照他们的想法,苏联红军已经到达三八线,而美国军队还在冲绳,距离半岛还有几百海里,这个时候提出以三八线为界,斯大林绝对不会接受,估计他可能会提出一些谈判条件,比如三七线、三六线,甚至将汉江以北的地区都给他,为苏联争取更大的利益。但出人意料,斯大林没提任何条件,收到信的第二天就给杜鲁门回信,表示同意。消息传

来,美国国防部非常惊讶,认为斯大林脑子出了问题——本来明摆着让他讨价还价的。事实上,斯大林非常精明,他在信的末尾写了一句话: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他接受,但这个三八线应继续延长。三八线延长意味着什么?往东延长,就把日本的北海道划到三八线以北。斯大林的想法是,我让你在朝鲜半岛登陆,你让我在日本本土登陆。杜鲁门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给斯大林回信说你的想法不错,但这事我管不了,你要征询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意见。结果,斯大林找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坚决反对。斯大林又说,我的命令已经下达,怎么办?麦克阿瑟答复,苏联敢有一兵一卒登陆日本本土,我就把苏联派驻远东委员会的全部委员都撤掉。斯大林吃了哑巴亏,就将军队撤回了三八线。 二、二战后南北朝鲜的四个人选 从二战后有关斯大林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设想来分析,斯大林最初有与美国合作的意愿,苏美都不想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个判断同以往,特别是同当今美国学术界主流思想大相径庭。美国学术界认为,正是战后苏联采取不断扩张的全球战略,从而引发了与美国的对抗,直接致了冷战的发生。对此,我认为没有任何根据。 朝鲜原本是个独立国家,后被日本吞并。日本战败,朝鲜将恢复独立国家的面目。但美苏两国认为,战后各民族寻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朝鲜既没有政府,又缺乏选举的经验,因此,雅尔塔会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托管。这样,朝鲜就成为由联合国托管的单位。由谁管理呢?美国、苏联、中国还是英国?英国不行,二战期间被炸得七零八落,战后重建工作繁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