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

文化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

1 、“文化”在传统汉语系统中的界定

“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

2、“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古语“文化”:反映一种过程;现代“文化”:反映一种现象,如文化的发展

3、“文化”在西方语境中的界定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 泰勒(E. B.Tylor1832-1917):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871年,《原始文化》)

4、当前对“文化”的理解

传统上的中文“文化”注重指精神领域,但是也是可以包含物质领域的,而传统的西文culture特指精神领域。

现在的“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广义的理解):

文化包括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法律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物质与精神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

综上所述: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因此广义上看,“文化”基本等同于“文明”,如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二、文化的结构与等级序列

1、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相互关系。

(1)物质文化:是指人们的物质生产及其产品的总和,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2)制度文化: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3)精神文化: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传统。具体的表现在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于艺术的品位和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可以说精神的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

2、文化等级序列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区

(1)文化特质:亦称文化元素

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是文化最小、最基本的单位,人类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任何具体表现都是一种文化特质。

如一只茶杯是文化特质,而制造茶杯所用的原料则不是文化特质。

(2)文化丛

相关的文化特质(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

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

学生的笔、课本、作业本也构成一个文化丛或功能单位。

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不相关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3)文化模式

由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每一种文化模式内部必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形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共有的潜在意愿。

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工商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城市生活为主导,个人主义,总统制等互相联系而形成美国的文化模式、

(4)文化区

亦称文化地域或文化圈。

指不同性质文化(或泛称人文)现象的分布范围。也就是根据生产方式、语言、宗教、政治形态、日常生活、家屋构造、风俗以及对自然适应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差别所划分的地域。

三、文化地理学

1、文化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综合作用(或文化整合)与文化景观。

(1)首先是区域的观点,地理学研究任何地理现象总是首先着眼于它的空间分布。

(2)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就是发展的观点,这点对文化地理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任何人文现象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自然现象相比,它的变化是较快的,不但有其兴衰,而且还有其产生和灭绝。可以说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只是其现时刻在空间上的表现。

(3)第三是生态的观点,或称为综合的观点,即地理学家要了解地理现象的今天分布,不仅要了解其历史的发展过程,还要了解它的背景,及影响其分布变化的各种因素。当然,这些因素既包括自然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人文方面的因素。

第二章物质文化地理

一、物质文化的定义

●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物质文化包括满足人类生活及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

二、生产文化地理

生产文化大致可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第三产业文化,下面还可进一步细分。生产文化的分类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具体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是生产性物质文化的基础。根据人类社会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农业文化经历了采猎文化、牧养文化、耕作文化三个阶段,而园艺文化是在耕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采猎文化:包括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捕渔文化。

2、牧养文化:包括驯化文化、饲育文化、游牧文化。

3、耕作文化:

自从人类开始驯化种植作物,从野蛮过渡到文明阶段,耕作文化也就逐渐成为最基本、最大量的物质文化景观,历史悠久且地域特色明显。

农业文化是生产文化的基础,而耕作文化又是农业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耕作文化景观及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等内容,就成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4、园艺文化

园艺文化是在粮食生产相对富足、剩余劳动力出现、多元化需求发生三种力量共同作用达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结果。

(二)工业文化

工业的初级形式是手工业,手工业的产生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开始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就产生了。但从手工业、采掘业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的工业文化,始于18世纪。

我国的工业文化长期处于采掘文化和初级加工文化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现代化的大工厂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小手工作坊,加工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并出现了进一步分工。

(三)第三产业文化

第三产业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服务业因为服务对象的地理区域差异而有所差别,其中餐饮、娱乐、休憩等行业是反映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多地体现地区特色。

第三章精神文化地理

第1节语言地理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是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和演化的结果,成为不同地域人们互通信息的方式、代码和工具。

二、语言地理的研究内容

语言地理主要研究语言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语言的空间分布与地区差异、语言的演变与分区、语言景观(地名)等内容。

三、语言与环境的关系

语言是环境的产物。语言的起源是人类起源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认识事物的工具。语言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特点、分布、区域差异、分化等均受到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构成了语言地理的基本内涵。

(一)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环境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语音、语法三方面。

在语言系统中,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成分,其产生的过程受环境的影响最大。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人类往往将他们生存环境中最熟悉的事物变成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比如俄语中与森林、树木有关的词汇非常丰富;英语中关于船的词汇则很多;阿拉伯语中至少有6000多个词语表示各种骆驼及其部位等;在沙漠、戈壁地区,许多词汇则与绿洲、水源有关;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的词汇中关于雪的表述非常细致、丰富,所有这些,均是由这些词汇产生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环境对语音的影响也较大。比如北方话声音洪亮、语调刚爽,江浙话绵绵细语,粤方言古音绕口,西北话高亢激昂、雄厚粗犷。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语音、声调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环境对语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产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往往折射在语法上。英语语法之所以繁复多变,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们长期生活在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的海洋型环境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较强,他们对个性、理性的强调与追求,导致了英语语法的繁杂变化。而汉语产生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使人们强调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注重从整体上、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求证认知对象的实质,养成了人们直觉的、悟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二)环境对语言传播、演进的影响

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导致形成不同的语言(方言)景观。我国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的形成,无疑也是地理环境作用的产物。

北方方言区之所以传播范围最广,除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外,还与北方地区地形平坦,较少天然障碍,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有关。

而南方崎岖的丘陵、山地则为不同方言的发展和保持提供了客观条件,导致彼此的内部差异远大于北方。比如客家方言的长期传承与保持,一方面与客家人“宁卖祖宗田,莫忘祖

宗言”有关,另一方面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对客家方言的保持起到了屏障作用。

(三)人文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这里的人文环境包括政区、移民、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政区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苏联时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采用俄语;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乌克兰语便很快成为国内的主流语言。

移民作为一定语言的载体,往往会将原住地的语言传播到迁入区。比如我国七大方言区的基本格局,就是随着历史上中原汉族的三次大规模南迁和其他一些中小规模的移民造成的。当然,移民对语言传播的影响程度,则要视移民数量与当地原住居民的多少来定,既存在移民对原住民语言的同化,也存在原住民对移民的语言同化,此外,还存在双向作用的情况。

国家的政策往往通过移民的方式,从而引起语言的扩散传播。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所引起的北方方言、吴语等向西部地区的传播;今天内陆省份的打工者对沿海地区固有方言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程度往往决定着该地语言地位的高低。经济发达地区的语言常具有强势地位,形成向经济落后地区传播的势能,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学习广东话的热潮。

四、语言的区域分布

当今世界上的5000多种语言,各种语言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法(包括语系、语族、语支、语种),可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按语系划分为以下六大语言区。

(一)印欧语言区

印欧语言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语言区,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点,又可将其分为4个亚区,即日耳曼语亚区、罗曼语亚区、斯拉夫语亚区、印度—伊朗语亚区。

(二)闪—含语言区

该语系包括西亚地区的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东非的索马里语,北非的柏柏尔语、图阿富格语等。

(三)汉藏语言区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中国东部边境以及周边区域。该语系具体包括中国的汉语族、藏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泰语,老挝语,缅甸语,克钦语,克伦语,掸语,等等。其中汉语又分为7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四)非洲语言区

非洲语言众多,有上千种方言。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的使用人数和分布面积最大,超过90%以上。此外,非洲西南部地区讲科依桑语系,非洲中部讲尼罗—撒哈拉语系。

(五)马来—波利尼西亚语言区

该语言区又被称为南岛语言区。它西起马达加斯加岛、东到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所有岛屿。

(六)乌拉尔—阿尔泰语言区

该语言区包括乌拉尔语言亚区和阿尔泰语言亚区。乌拉尔语言亚区包括北欧的芬兰语、拉普语,东欧的匈牙利语,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科米语、汉蒂语。阿尔泰语言亚区包括西亚的土耳其语,中亚的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东亚的满语、蒙古语等。

总体上看,语言区大都相连成片,或呈块状组合,但也有一些语言板块或语言岛存在。

五、语言景观——地名

(一)地名的定义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形成发展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民族、文化、风俗、语言文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因之地名成为能够反映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

地名是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的“活化石”,因此,地名既能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也可以作为文化层的指标。

(二)地名的主要性能

1、社会性

地名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文字与各种地理事物相结合的结果,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方面表现为地名来源于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体现为地名服务于地方社会,人类社会离不开地名。

2、历史性

每一个地名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有其生成的年代和发展演变的独特过程。此外,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地名。比如北京,在先秦至五代称蓟城,辽时称南京、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明永乐以前称北平,永乐以后称北京。

3、文物性

绝大多数地名有着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遗物,具有与文物同等重要

的价值和意义。

4、指位性

地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每一个地名都有其专指的地域。由于这种特性,地名为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规定了方向和路程。

5、地域性

地名的地域性,是指具有共同特点的地名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语言的差异,往往形成不同的地名群落。比如到乡村市场上进行交易或从事其他活动,北方地区称赶集,西南地区(云、贵、川、渝)称赶场,岭南西部的广西称“趁圩”

或“赶圩”。与此相应,在不同地区就形成了大量带“集”、“场”或“圩”字的地名。

此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开发方式等,都是造成地名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地名的地域性,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6、稳定性

地名一旦形成后,一般都要延续很长时间,具备相当的稳定性。稳定性使地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成为学术研究的线索和证据。在当今更名热潮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地名的传承性、历史性功能。

7、可变性

地名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可变性的一面。从历史上看,地名多因王朝更迭等原因而发生改变;从现实看,改名的情况也不时发生。而且随着人口的迁移,还出现了地名的移植,比如敦煌的农坊制,台湾的福建、广东地名,侨州郡县等。

8、衍生性

衍生性是指一个地名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相关地名的现象。地名的衍生造成了地名的结群现象,形成地名群。

(三)地名的种类

根据地名由来的情况,可将地名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物产地名、民族地理地名、历史政区地名、历史开发地名、移民地名等。

1、山水地名

是指以山岭、江河、湖海、井泉等命名的地名。大多数山水地名直接在地名中体现山水,也有少数山水地名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省略,需经过考证才能复原。(举广西的例子:宜山、灵山、马山、钟山、蒙山、河池、环江、三江、柳江、灵川、富川、资源(资江之源)、荔浦、岑溪、北流)

2、示位地名

是指以东、南、西、北或阴、阳等方位词命名的地名。如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衡阳、江阴等。(举广西的例子:宾阳、灌阳)

3、寄意地名

是指寄托统治者或当地人民善良愿望与吉祥期待的地名。比如表达安宁、快乐、和平、长寿、兴隆、教化、崇德、尚义等的地名。比如陕西省,历史上表示祥瑞、祈福的县名就达80多个,现在仍在使用的有18个(长安、西安、凤翔、宝鸡、扶风、绥德、安康、镇边、定边、靖边等)。

4、物产地名

是指用物产给地方命名。比如中国产盐的地名就有江苏盐城、浙江海盐、深圳盐田,以树木命名的地名有广西桂林、陕西榆林、吉林梨树、榆树与桦甸等,以水果命名的有新疆葡萄沟、云南橄榄坝等。

5、民族地理地名

是指体现民族分布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地名。比如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以“那”字地名表

示水田,于是“那”字地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壮侗语族人民的移居、分布状况,与壮侗语族的民族地理间存在着很好的耦合关系。

“那”字地名90%以上集中在21°~24°N之间,大多数位于河谷平原。亚洲东南部的“那”字地名分布在中国的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广西南部、云南南部,以及越南、泰国、老挝、缅甸北部等地区。

6、历史政区地名

是指从历史政区名称沿袭下来的地名。我国历史政区地名较多,比如广东历代建立的县,平均约有43%的名称被继承下来。广西历史政区地名的传承(参见前面的山水、示位、寄意、物产等地名情况)陕西的历史政区地名继续使用的仍很多。

历史早期建立的县名很不稳定,宋代以后才有所改变。明清时期的县名很多保存了下来,有的仍为县名,有的则变为乡镇名。

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的地名

是指反映历史时期开发过程或重要事件的地名,特别是在边疆地区非常明显。比如海南岛涉及所、亭、都、堡、军、台、营等地名,基本上来自明朝为巩固统治、保卫和开发海南边疆而设立的卫所制。广西有关此类的明清地名也不少,比如亭、塘、堡、都等地名,包括南宁的五里亭、十里亭、二塘、三塘、四塘、五塘、西乡塘,苍梧的六堡,岑溪的三堡,柳江的三都,贺州的信都等。

8、移民地名

历史上的移民出于对故乡的思念,或者对熟悉地名的依赖,常会将原籍的地名原封不动地搬到新居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移民地名文化。因此,地名不仅成为印证移民历史事实的佐证,也成为进行文化区划分、文化传播研究很好的指标和参照。比如海南岛各地的福建地名,内蒙古一些地方的汉族移民地名等。

第2节宗教地理

一、地理环境对宗教起源的影响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南亚和西亚地区,南亚夏季酷热难熬、雨季灾害频繁,产生了佛教;西亚沙漠广布、干旱缺水、荒凉而单调,产生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严酷的地理环境条件往往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

第3节艺术地理

本文将戏曲、音乐、文学、绘画、书法等均纳入艺术的范畴,着重探讨这些艺术内容的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背景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导致戏曲声腔差异的形成,就南北差异而言,体现为“南柔北刚”。南方的地理环境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塑造出南曲“柔美优雅”的特色;北方的地理环境是平原与草原广袤、高原雄浑大气、植被稀疏,塑造出北曲“苍凉、悲壮、激越、凝重、热情奔放”的特色。

二、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域风情,对文学创作主体的熏染也不一样。因此,在不同“土壤”中生成的文学作品,其风格也大不相同。以南、北而论,南方文学尚“柔”,北方文学尚“刚”。在唐宋八大家中,生于北方的韩愈在文风上呈现出刚健、雄正、愤激、质朴的特征;生于南方的欧阳修在文风上表现为柔婉、飘逸、哀婉、清丽的特征。

以东、西而论,东部文学的风格表现出“外向型”文化色彩,而西部文学的风格则表现出

“内向型”文化色彩。

三、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绘画风格的南、北差异自古有之。以山水画为例,北方以豪迈、奔放、雄浑见长,南方则婉约雅致、清淡秀丽;北方突出山石轮廓,以线条勾出凸凹,南方山石轮廓不突出,山骨隐显;北方山体的棱角分明、界面粗糙、粗犷雄健,南方山体柔和圆润、山清水碧。最终形成了南、北两大绘画流派。

梁启超说:“北画擅工笔,南画擅写意。”南派画风“清新典雅、飘逸潇洒、淡墨轻岚”,而北派画风“场面浩大、笔刀遒劲、气象萧索”。

四、书法的地域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书法风格的区域差异,在南、北方之间体现得尤其明显。北方书法以“阳刚”为美,多为静态字体;南方书法以“阴柔”为美,以动态字体为多。最终形成了“北碑南帖”的书法格局,北碑为方笔之祖,南帖为圆笔之宗,“遒健雄浑,峻峭方整,北派之所长也;秀逸摇曳,含蓄潇洒,南派之所长也” (梁启超语)。

南、北书法差异的地理机理:北方自然风貌粗犷雄浑、峻峭厚重、阳刚壮烈,多大漠、荒原、峻岭,植被稀少;南方自然风貌秀丽柔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鸟语花香。

第四章文化生态学

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归结起来说,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二、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特别是探讨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二是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三、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例的分析

1、自然环境

云南元江位于哀牢山南部的末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高下悬殊20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云南亚热带山区典型的气候垂直性分布特征。这是孕育梯田文化的自然环境。

2、哈尼梯田生态系统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高山地带气候寒冷阴湿,保存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也是梯田农业的水源;

中半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既无高山的阴湿和多野兽,又无低谷的炎热潮湿和多毒蛇、昆虫以及瘴疠流行,是哈尼族村落的主要分布地。既方便上山打猎,又易于下山种田。

下半山位于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气候暖湿,适于稻谷生长,是梯田所在。人们还根据不同位置梯田的肥力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选取不同的谷种。

上述土地利用格局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又反映出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以及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研究表明,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道路。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源地的选择、地域文化特征的形塑、文化扩散、文化兴衰等方面。

※对文化兴衰的影响

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朝代兴旺的时期,往往与气候温暖的时期相一致;而凡是文化发展受阻、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又总是气候变冷变干、生态环境恶化的时期。

比如仰韶—龙山文化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都发生在气候温暖期;而西周王朝的崩解、东汉三国南北朝的动荡、宋室的南迁与衰微、明朝的灭亡,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的寒冷有关。

王会昌认为,就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而论,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碰撞—融合的周期性与气候冷暖变迁的波动性之间存在着基本吻合的准同步性规律。

汤因比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他认为,过于优越或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对文化的发展不利,而适宜的自然环境将对文化发展形成适度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并不是文化发展史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

第3节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

文化转型是指由文化在空间的扩散或文化随时间的变迁而引致的文化模式的深层次变化,是文化模式之间的根本替代。

从“文化转型”的概念可知,引起“文化转型”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接触与碰撞,二是文化随时间的变迁。

(二)文化转型的机制

1、从器物层→制度层→心理层的渐次展开

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接触时,首先是器物层面的文化具有更多与异质文化接触的机会,也率先为异质文化所感染。因此,文化的借鉴吸收和相互融合也常从物质文化层面开始。

制度层面的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它对异质文化的反应比物质文化要缓慢一些。但随着两种文化碰撞的加强和融合的进程,将形成以外来先进的制度文化为主体、以原有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为补充的新的制度文化体系。但这个过程将相当漫长,而且可能有反复。

心理层面的文化惰性最强,对异质文化的最初反应是反抗,随着异质文化逐渐渗入人心,心理层面的变革发生,文化转型完成。但转型后的文化仍是一种以继承原有文化为基础,融入新文化的文化类型,而不是完全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2、旧瓶装新酒:文化积淀中旧文化的保存与新文化的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新文化的因素也在不断滋长,导致文化模式发生着变化。所谓文化积淀,就是对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而造成的。

新文化出现后,要想取得立足之地,必须同某种固有文化结合,使固有文化在总量上得到增加。因此,文化随时间变迁而引致的文化转型,也是文化日渐深厚的过程。

二、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一)文化发展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逻辑内涵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是指文化系统为维持其稳定和平衡,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由于一定时期内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着极限,因此,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决定着一

定文化模式的发展极限。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着较大的提高空间,以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不同文化模式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对应

1、采集文化

采集文化与生态环境交换的方式是采集植物果实和围猎动物,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以采集方式生活的人群只能组成比较小的群体,经常迁移,人口密度也相当低。

2、游牧文化

游牧民族以牲畜为食物来源,而饲养牲畜必须依赖牧草,由于技术落后,游牧民族无法控制大型驯养动物所需的牧草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游动、迁移的生活方式。

对游牧民族而言,雨量、植被类型与生长状况对其迁移路线有着重大影响。当然也存在不同的游牧类型,比如在有些地方实行完全游居,为寻找资源不断游移;在有些地方实行季节迁移,以配合生态循环。

3、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之所以能够征服采集或游牧文化,并迫使其转型,主要是因为农耕文化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它能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农耕文化的优势在于,它能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保证土地的长期使用和产品数量的稳定,提高生态环境的开发效率。

从历史上看,农耕文化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但这种扩张存在一个限度,其极限就是不适宜农耕文化存在的地区边缘。中国历史上华夏农耕文化之所以对北方游牧文化采取守势,主要是因为塞外干旱苦寒,不适宜农耕。

4、工业文化

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人口持续增长和土地肥力下降使环境承载力逐渐接近极限,于是更深层次和更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工业文化取代农业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

(三)如何看待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不同文化模式,为获得足够维持社会生存和稳定的物质与能量,必须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交换。同时我们要看到,人类为维护自身的文化模式,就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人类生产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实质,就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破坏自然界,使环境从有序变无序的工具。这种工具越是发展进化,功能越是强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从采集文化到工业文化的发展进程,实质就是人类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越来越高的层次上破坏生态环境的历程。如果人类文化的发展无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任何文化模式都会很快使环境变得越来越糟,人类也就难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文化发展的出路:“高效低耗”是文化模式的发展方向,“高效”是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低耗”则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的长期和谐稳定。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挑战与适应

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挑战—适应的关系,表现为自然环境既是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也是影响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环境的挑战面前,文化所作出的反应包括不能应对和有效应对。

不能应对的情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致使旧的文化模式不能适应,而新的文化模式又未产生,导致文化的消亡。

有效应对的情形是:在自然环境变化面前,旧的文化模式虽被淘汰,但新产生的文化手

段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实现在新的条件下文化模式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研究表明,新的环境对社会产生新的刺激,也可能导致新建立的文化创造出比以前的文化更高的成就。

(二)现实呼唤人地关系的新境界

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引发人类反思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方思想家也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特别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为协调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的能力”。人类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文化,正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理念。

第5章文化源地

第1节各类文化源地

一、文化源地的概念

●文化源地是指某种文化在一定空间内最早萌生的点。

●按照“一次发生论”的观点,文化源地只有一个,其他地区的文化是由文化源地传播而来的。

●按照“文化圈理论”的观点,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的生长核心,文化扩散地区是该文化的受容区或边缘区,文化圈是由文化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

二、文化源地的类型

文化源地包括文化特质源地、文化综合体源地。

(一)文化特质的源地

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源地的概念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单个要素,若干文化特质构成文化整体。某些文化特质是文化的认同符号,可以使每个社会集团特征化。

文化特质包括精神文化特质、制度文化特质、生产和生活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的文化特质的源地。

2、文化特质源地的类型

包括单核源地、多核源地两种类型。

一是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比如汉字源地。

二是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比如道教文化的西部源地(五斗米道)和东部源地(太平道)。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1、定义

文化综合体是指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组成的有机体。比如“汉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有机体,是由汉字、汉文、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汉族的生活习俗等文化特质共同构成的。此外,许多民族的文化也可视为文化综合体。

2、特征

早期文化综合体的源地往往是文明的早发区。从人类的早期文明看,虽然每一种文明都显示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的组成,但是它们都是以城市为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文明的源地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线演化,沿着特有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发展。因此,在类似的生态环境下,发展出极为不同的人类文明模式。

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地包括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三角洲、南亚的古印度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爱琴海的克里特文明等。

第2节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

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文化是以人类及其在地表的创造物为载体,因而文化源地的分布与人类的分布具有密切关系。于是,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就与人口分布的地理基础相一致。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和生物环境因素。

(一)气候因素

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其影响途径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温度一方面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降水是一个区域地表径流、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凡是人口稠密的地区,通常也是降水丰沛的地区。

(二)地形因素

低海拔、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发展耕作业,因此人类倾向于在低海拔、平坦的地区居住和生产。

(三)土壤和生物环境因素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土壤的肥瘠决定着农业的生产率,从而间接地影响人口的密度。

生物环境由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也可通过广义的农业生产间接地影响人口分布。

总之,符合适宜的水热环境、平坦开阔的地形、适宜的生物环境三项条件的地区,就是自然非障区,往往成为文明的源地或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区。

二、作为文化综合体的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

(一)水利灌溉论

水利灌溉论者认为,古代东方四大文明的产生都与河流和水利灌溉有关,江河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有了水,才有农业、畜牧业,也才有了文化。

(二)气候文化论

此论点认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最适于人类生存,最利于农耕,所以东方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这类地区。但该论点也面临着一些解释上的困境和局限,因为存在气候条件优越而未产生文明的情况,也存在气候条件恶劣而产生文明的实例(如印加文化)。

(三)粮食生产文化论

此论点认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原因在于粮食生产,指出人类社会从“采食经济”发展到“产食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其意义远远超过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

(四)“挑战—应战”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中提出了该理论,他用“挑战—应战”论来解释人类文明的产生、成长、分裂和崩溃。

他认为,在五种刺激(困难环境的刺激、新生活环境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遭遇不幸的刺激)下,能够正确应对的人群创造并延续着文明的进程,否则文明就无从产生,或者已有的文明就会衰落、枯萎甚至死亡。

第六章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及其类型

(一)文化传播的定义

●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特质或一个文化综合体从一群人传到另外一群人的过程,亦即文化特征在传输人与接受人之间的传播。

(二)文化传播的类型

●文化传播包括文化传承、文化扩散两种类型。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不同代际人群中的传播;

●文化扩散是指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人群中的传播。

二、文化扩散及其类型

(一)文化扩散的定义

文化扩散:是指文化从一地扩散到另一地的空间过程,强调文化特征在空间上的传递。

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本途径。因此,文化扩散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研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传播过程,也研究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二)文化扩散的类型

文化扩散包括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类型。

1、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将文化从一地带到另一地的过程,属于跳跃性的扩散模式。

由此可见,迁移扩散是由于文化初始承载者的迁移活动而造成的文化事象的扩散,即由文化承载者将某种文化事象从源地带到新的靶的。

由于人口迁移规模存在大、小之别,因此,所造成的文化迁移扩散的形态也不一样。若人口迁移规模较小,则多造成文化特质的扩散;若人口迁移规模较大,则可能造成文化综合体或文化体系的扩散。

2、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文化的初始承载者并没有迁移,而文化事象却发生了空间转移,属于墨渍式的扩散模式。

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三种类型。

(1)传染扩散

是指一种文化事象从其初始承载者,传播到其他正准备接受这种文化事象的人群的空间过程。比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属于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是指一种事象按照某种等级顺序,从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扩散的过程。这里的“等级”包括“社会等级”和“空间等级”两种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皇室向士绅和普通平民传播的过程,就是“社会等级”的扩散;

文化事象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传播的过程,就是“空间等级”的扩散。

(3)刺激扩散

是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过程。

比如温带地区的驯养技术引入寒温带后,就变成了驯养驯鹿的技术。

三、文化传播规律

不同文化之间既存在异质性,也存在兼容性,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因为异质性的存在,使得通过文化传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兼容性的存在,使得文化传播能够找到受体。

(一)物质文化比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更容易传播

物质文化是具体的文化,包括器物文化、技术文化,是文化的物化形式。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抽象的文化,包括理论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

由于物质文化与精神、制度文化的内涵特征不同,因而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一样。精神、制度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容易被改变,也不容易被其他文化承载者所接受。

而物质文化则不同,它仅仅具有形式化的表现和工具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有较强的通用性,除受自然条件制约外,其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都大于精神、制度文化。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很早就传入欧洲,并对欧洲文明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同时期中国的精神、制度文化则没有相应地传过去,因为东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冲突。

(二)文化传播的总体趋势是高质文化替代低质文化

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每种文化特质的呈现形式不同,更是表现为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所谓高质文化,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更文明、更先进的文化。其价值在于对特定的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所起的意义和作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因此高质文化替代低质文化是历史的必然。比如精耕细作替代刀耕火种、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人地协调论替代人类中心主义等。

(三)跨地区的文化传播是促进地区文化繁荣、优化的必然途径

对其他地区特定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接纳,是进行跨地区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传播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以及满足特定地区、特定国家的需要程度。

一般来说,与一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特质的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比如耕作方式、衣着风俗等。而那些与自然环境联系不密切的文化特质,在扩散时相对容易,并具有广阔的地域适应性。

(四)综合国力的强弱与文化传播力度成正比例关系

虽然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与该国文化发达与否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但是,综合国力的强弱,与文化传播的力度则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也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活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成为世人关注的亮点和重心。一些强国甚至把文化传播作为向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近现代以来英美诸国的文化能风行世界,这与它们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分不开的。

今天中国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也是体现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外向型文化传播。

第七章文化区

第1节文化区的概念

一、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也称文化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

它是一种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单位,在同一区域内,某种文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二、文化区的类型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一)形式文化区

1.概念

形式文化区指一种或多种互相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在空间分布上,它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

2.确立方法

选择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民族、民俗等,收集资料,划出所对应的文化特质的分布范围,该区域就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都是以某一种文化特征,或多个相互关联的文化特征,作为标志性指标而划分出的文化区。

3.特征

①一个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区域(或中心地区)

②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

③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二)功能文化区

1.概念

功能文化区是根据政治上、经济上或社会上某种功能(或机制)而组织起来的空间区域。是一种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质所分布的空间区域。

2.确立方法

与均质文化区不一样,功能文化区往往是异质的,是按照行政或者某种职能而划分出来的。一个行政区划、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算作一个功能文化区。

3.特征

①功能文化区都有一个节点,或中心点,如省会、市政府、首都等,在功能上起着指导或协调作用。

②功能文化区不要求全面的一致性,而常常是政治、社会与经济职能的辐射区。

③功能文化区的边界并无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确切界线。

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由于形成机制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则会互相重叠。

如日本作为国家的功能文化区和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完全一致。

(三)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又称感觉文化区,它是人们对于文化区域的一种认同,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人们的广泛认可。

换言之,它是人们头脑中对于区域民间文化的一种感性认识,或曰区域意识。

既无功能中心,也无明确边界线,区域内也咩=没有文化特征的一致性。

※东方文化、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方文化

第3节中国文化区

参考书236-244页。理解不同文化区对应的特点即可。

第4节文化整合

一、文化整合的概念

不同文化互相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文化不仅有排他性,也有融合性。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互相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二、文化整合的意义

文化的整合同时也是文化的综合作用。它不是不同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新文化的酝酿、孕育、生成的过程,是文化竞争和发展的自然过程和重要动力,是不同文化间因接触而冲突、而融合的必然产物。

参考书245页。

结语:认认真真看到这里的同学恭喜你们刚刚预习完这一学期的《文化地理学》,正式进入复习阶段!以上内容覆盖了所有考点,接下来请大家依据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的题型特点和易考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复习。

祝大家期末一切顺利!预祝新年快乐!

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 2.人文地理学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3.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 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4.两位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culture area):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 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静态分布) 语言、民族等 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Z间有一 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国家、城市、行政区等。 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述有一种符号作标志。民俗、信仰等。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 指某文化现彖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

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新的地方。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Array出去,具有以下特征: ——比扩展扩散要快 ——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空间上与其原文化区不联系 (孤立的点或小区) 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相对的、动态 的、非稳定的)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是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 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3.文化扩散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4.扩展扩散可以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5.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 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人文地理历年考研真题98—06

华中师范大学98-06人文地理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生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 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 一、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20分) 二、论述并评价三种典型的区位理论模式?(25分) 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有哪些?请选择四个重要分支学科对其研究对象与内容分别论述之。(25分) 四、论人地关系的协调原则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0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旅游文化、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8分)。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有哪些(16分)? 三、论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6分)。 四、阐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五、分析下段文字的人文地理学价值(25分)。 江南饶薪,取火于木;江北饶煤,取火于土。西北山高,陆行而无舟楫;东南泽广,舟行而鲜车马。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酷,南人恶其;河北人食胡葱蒜,江南畏其幸辣。而身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菽。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自昔以、冀、河、洛为中国,楚、吴、越为麦,今声名文物,反以东南为盛,大河南北不无少让何?客有云:“此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今日东南之独盛也,然东南他日盛而久,其未势有不转而云贵、百 ? ——摘自明代王士性《广志绎》。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科目:人文地理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人地关系: 2.人口容量: 3.城市化: 4.文化区: 5.行为地理学: 二、简述题(35分): 1.简述近代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15分)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 3.产业分布有哪些特性和基本规律?(10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中国的人地关系现状及其协调对策。 2.试以中国为例,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格对不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 1.略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过程。(20分) 2.试说明文化、文化地理、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及其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与地位。(20分)3.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的人口政策。(20分) 4.略述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20分) 5.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地理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展。(20分)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宗教与道教;语言与汉语;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工具与火车。 2.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5.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6.试述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7.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9.地名的概念?地名的主要性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10.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1.文学有何地域差异?文学和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12.什么是文化生态学? 13. 举例论述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4.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15.什么是文化转型?引致文化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6.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间有何关系?

17.何为文化特质?何为文化综合体? 18.何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有哪些种?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有几种学说? 21.比较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播的异同。 22.文化扩散有几类?每类又分几种? 23.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24.何为刺激扩散?请举出身边的三个例子。 25. 简述文化传播的规律。 26.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27.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文化区有哪些? 28.文化整合的概念及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何在? 29.什么是文化景观? 30.如何区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3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507608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英文名称: Human Geology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0 学分: 4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 执笔人:林英华审定人:陈诗越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人文地理学有初步了解,明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人地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表现,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任务。 2、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运用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时间分析、综合分析、社会生态分析等方法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了解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分支学科如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掌握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掌握人类经济、文化、政治、旅游、宗教、聚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改基本要求: 1、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理论通常比较抽象,联系具体的实际讲授人文地理学理论,可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 2、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区域环境转化为具体的区域景观,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具体; 3、应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4、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本主义方法论和经验主义方法论; 难点: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当代的地理学的文化倾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讲诉了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能太细致品读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通读了几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能容,对其有些比较浅显的读后感。 我从中得知了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从中得知了“地图”的新概念,知道了人们对“地图”绘制方法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论述了精神与文化,人的实践活动与地域以及各种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书中的出了不止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了许多的不同的实例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标准的答案出现,与世界多元化是有莫大的的联系的,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种族么,当代的经济也影响着文化和地理。 当我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时,以为只和文化和地里有关,当我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一门科学,而后的结构主义者的批评,大体上来说是针对关注社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从这本书中也得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必须超出高雅文化的范畴,它不仅研究西方的生后方式,也研究了边远民族的生后方式。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研究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文章中还提到了地理景观,,认为众多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得意保存和发展下来。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理景观就像文化一样,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且地理景观本身向我们阐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当下这个特有的模式下,而这个模式又是如何作用于地理景观,并使地理景观如此和谐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这本书也谈到了如何用“历史重写本的思想”来诠释了这种地理景观。他完美地将不同时期地理景观的发展于文化的空间融合起来。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P1 文化特质:人类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或体现文化特征的主要内容,组成文化的基本单位。 宗教与道教 语言与汉语 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 交通工具与火车 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P2 文化结构: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层次间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包括:生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生计(物质)文化主要指生产、生活文化。 制度(社会)文化包括3方面:反映社会形态的基本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一般规章制度(生产管理条理、奖惩条例)。 精神文化是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P2 (1)纵向研究,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即地理学的根本研究内容。---人地关系研究。例如,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 (2)横向研究,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独有的。风格炯异的四大菜系与八大菜系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空间和环境中如何组织自身利用和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文化地理学的5个研究主题:文化生态、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区与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P31 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 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季风农业文化区、地中海农业文化区、温带农业文化区、苔原农业文化区、山地农业文化区8大农业文化区。 (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 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 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P34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

地理课程纲要

Shanghai United intl school 协和双语高级中学美国高中课程 地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总体介绍与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落实上海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遵循《全日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同时结合本校区生源情况,对教材选篇以及教学重点进行了梳理,以适应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需求。高中十年级每年平均教学课时数为38(45分钟一课时)。 在初中地理部分教学的基础上,完成高中部地理课程的学生将取得较为全面的地理素养,在“了解”、“理解”、“应用”、“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经历”、“反映”、“领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与此同时,结合本校区学生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以及其升学意向,特强调人文浸润目标,旨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并通过文化差异比较深化了解。

根据《课程标准》,此地理课程将教学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进行积极探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具体项目为: 1、了解区域地理,包括乡土地理、本国地理和部分世界地理;了解有 关自然和社会环境诸要素的知识;认识种种自然—空间和社会结 构;掌握基本地图知识。 2、深刻理解并学会分析各种错综复杂、呈动态变化的联系,如自然系 统、人文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各要素和过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认识各个等级区域间,尤其是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要的人口和 环境的关系。 3、具备地理调查、分析和表达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阅读、解释、填 绘和运用常见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野外定向、独立工作的能 力,获取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等。 4、认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人口和资源问题、各种环境问 题、城市化所引发的问题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食物供给和 发展问题等。 5、引导学生在对待有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事务时(如空间利用), 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和宽容、理智、负责的行为倾向。

人文地理试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人文地理学复习

人文地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其中社会性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体现:①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它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②其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 特征:(1)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2)有选择的(3)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情况进行理解。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和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地域文化;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人文景观。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其中,文化区是文化的空间现象,而文化扩散则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为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之一。文化整合,则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就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即是从各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上海教育考试院.doc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 试是以《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地理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 科目的测试。 二、考试测量目标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Ⅰ地理基础知识 1. 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 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3. 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 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 知道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Ⅱ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 6. 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7. 掌握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 分析、比较和归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Ⅲ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 9. 简要评价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 运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思 路。 三、等第能力描述 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 E 为不合格,“合格”再分为A 、B、C、D 四个等第。 A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A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 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上海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简答 1.试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2.拉采尔的主要学术观点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 4.人地关系可能论 5.人与自然共同创造 6.上海市的农业分布自近郊至远郊为蔬菜带,花卉带,乳奶带,棉粮带,这是何种区位理论 7.地理中的景观术语与社会生活中的景观有什么不一样8.引力模式9.增长极10.点轴开发模式11.劳动区域分工 12.人类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阶段13.人口容量14.PRED问题15.逆城市化 16.麦金德的中枢地带,世界岛,新月地带各指哪些地区17.文化区的划分依据 18.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的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19.民族的划分的基本要求20.认知地图 二.任选其中的六题回答 1.扶贫工程中不少地方采取了移民迁出的方法,为什么不能通过增加投资,输入人力的方法加以解决呢?为什么不鼓励人民战天斗地来改造自然环境来解决呢 2.某省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有人提出建设一座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而其他地区则规划数以几百个的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这种规划设想对不对,为什么? 3.有人主张为减少大城市的交通,住房紧张状况应严格控制人口。禁止其他地区人口和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这样做对吗?将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4.某地区开辟了一旅游基地,经过测算门票收入在十年内收不回成本,有人认为这种开发不合理,不经济,还有人主张从区域范围看是合理的经济的,

那种观点对?为什么 5.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6.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战略中地缘战略对策7.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2.对比“优先发展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和“积极发展小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两中战略思想的利弊 3.论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2.地理学主要特点 3.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 4.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 5.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 6.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理论二辨析 1.区位,区域,景观2.人口,人民,民族,种族3.环境,资源,能源4.实证主义,人本主义5.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6.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生产关系决定论 三解释 1.增长极 2.重力模型 3.劳动地域分工 4.逆城市化 5.行为矩阵 四.论述 1.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与地理的关系 2.运用人文地理原理论述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基本战略 3.我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问题 4.文化的现代性和多样性 5.经济全球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滁州四中高三地理教学复习体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力图阐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的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安排 按照高中课程计划,高中地理必修课共三本教材,平均每周3课时,根据不同阶段调整。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周4课时,课程内容为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必修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

二、大气

三、地球水环境

四、陆地环境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人文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范围:38可是 适用专业:涉外旅游专业 一、课程任务和性质 人文旅游地理课程是一门为涉外旅游专业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旨在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范围,以及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对多方面人材的实际需求。这门课程的开设,与其他课程形成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及研究任务,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了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与趋势,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口、人种和民族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以及种族、民族、民俗的概念,掌握人口的发展与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种族、民族、民俗的形成与分布的影响。(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起源的理论:人口压力说,宴享说;农业起源的地点:C.O.索尔的推论,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世界动植物的驯化;掌握农业的形成,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四)、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掌握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产业类型,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北美工业区,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等;熟悉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掌握工业分布的新条件;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五)、聚落与城市化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聚落的起源和发展、城市景观与感知;理解城镇标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集镇与农村;掌握聚落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进程、类型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 (六)、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景观;理解本质特性和社会功能;掌握语言的概念、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七)、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要求:掌握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民族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宗教组织,主要宗教的分布区;了解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宗教景观。 (八)、旅游地理 要求:了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的区域特征,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类型:田中喜一分类法,麦金托什分类法;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旅游资源与旅游地;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九)、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