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分析预测200852

2008-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分析预测200852

2008-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分析预测200852
2008-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分析预测200852

2008-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分析预测

内容摘要:2008年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年初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乐观,粮食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价格持续高涨;由于2008年粮食生产形势好于预期,下半

年粮价又开始回落。世界经济因金融动荡步入颓势也加剧

了粮价下滑。考虑到今年粮食的大丰收以及世界经济陷入

低谷,预计2009年上半年的粮价走势会持续偏弱。不过

2009年的粮食生产形势还不明朗,下半年价格的走势仍有

很大不确定性。

2006年末到今年上半年,国际粮价一路攀升,对全球各国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令部分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也推升了各国的通胀水平。由于受到全球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粮食产量增长较快,库存水平略有回升,粮价有所回调。2009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仍将处于弱势之中。

一、国际粮食市场的表现

(一)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具有一致性作为国际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势与全球大宗商品的平均价格走势具有长期一致性,而且近年来还呈现出粮价变化带动大宗商品平均价格变化的特点,即相同时期内粮价的

变化幅度大于平均价格1。如图1所示,自2000年1月以来至2008年6月,路透社发布的CRB现货价格指数2显示,粮价指数与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一起持续上扬,而且在综合价格指数增长112%的同时,粮价指数增长了148%;观察Reuters(路透)商品期货连续价格指数CCI3也有类似特征,相同时期的Reuters CCI综合指数与粮食类指数分别上升了183%和221%。

图1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与大宗商品平均价格走势图

1事实上从1980年开始的CRB数据就显示出粮食价格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同期综合商品平均价格。

2CRB现货指数,包括美国多个市场上的共23种商品,其中工业原材料品包括皮革、牛油、废铜、废铅、废钢、锡、铅、锌、粗麻、棉花、印花布、羊毛和橡胶;粮食类包括:活猪、活牛、猪油、黄油、豆油、可可、玉米、堪萨斯小麦、明尼阿波利斯小麦和糖,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f14536279.html,/crbindex/。下同。

3Reuters CCI期货指数,根据1995年公布的最新篮子说明,主要包括17种商品市场,主要包括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活牛、玉米、活猪、大豆、小麦价格以及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可可、C 级咖啡、铜、棉花、原油、黄金、燃料油、天然气、橙汁、白金、银、11号糖。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f14536279.html,/crbindex/futures_chrono.asp。下同。

(二)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经历大起大落

自2006年9月以来,在全球粮食供需紧张,库存水平下滑的压迫下,国际粮价开始抬升,但这一过程直到2007年末都是相对缓和的。如表1所示,整个2007年间,FAO统计的美国小麦价格(指2号硬红冬小麦离岸价,下同)、2号黄玉米价格(美国2号离岸价,下同)和泰国大米价格(B级白米离岸价)的月度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1%,1.4%和1.3%。进入2008年后,在短期供求失衡、美元持续走弱、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市场炒作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带动下,主要粮食产品价格突然飙升。表1显示这三类产品的价格从2008年初到创造此轮价格峰值的几个月内分别以月均14.5%,22.5%和9.3%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去年增速。不过此后,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又全线溃退,10月份最新的数据与峰值价格相比都跌了30~50%,令粮食市场的全年表现呈大起大落之势。

表1 2007年与2008年主要粮食价格的增长速度比较

注:(1):2008年2月29日价;(2)2008年5月23日价;(3)2008年6月27

日价;(4):2008年10月17日价;(5)2008年10月17日价。

数据来源:国际粮食组织(FAO)国际粮食价格统计

图2 2007年9月-2008年10月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图数据来源:FAO国际粮食价格统计

国际小麦价格在3月份达到峰值,此后震荡下跌

虽然年初就有消息称2008年的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可能导致明显增产,但是短期内没有对价格走势产生下行压力。相反,由于部分进口国增大了进口需求和俄罗斯等出口国的限制出口措施令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转为短期内供不应求,支撑小麦现货价格在年初的1~2月内一路走高,2月底达到最高点,并在整个3月份都维持高位。以美国小麦为例,2月29日的价格为510美元/吨,比年初增加144美元/吨,高出39%,比上年同期价格高出141%。且整个3月份都维持在450美元/吨以上,均价481美元/吨,比去年同期高近130%。

随时间的推移,持续有利的天气条件令对新年度供应量增加的信心迅速增强。国际小麦价格从4月份开始大幅下滑,至6月初,美国小麦价格比2月底的高点下跌了约35%(即每吨减少176美元)。

此后,北半球小麦开始进入收获季节,收获压力对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又兼石油价格下降和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小麦价格一路下跌。10月17日,美国小麦价格只有258美元/吨,比8月中旬下跌近28%,比今年的峰值价格下跌49.5%,比去年同期也低近25%。

上半年国际玉米价格持续攀升,7月以后步入颓势

玉米与小麦的走势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由于旺盛的需求和石油价格的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扬了半年光景,7月开始才跟随油价和全球金融动荡一起步入低谷。到9月份,世界经济金融动荡令众多金融机构纷纷低价抛售持有的期货合约,玉米价格被迫继续下跌。10月10日,美国黄玉米价格已经跌至180.21美元/吨,较6月底的峰值价格下降了42%,比今年年初价格还低8%,比去年同期价格略高11%。

大米价格年初异常走高,4月底达到峰值,此后一路下滑

大米是今年涨价最多的粮食,峰值价格比去年底高出180%。从2007年末开始,许多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为了平抑国内价格水平,纷纷出台抑制出口的措施。恰逢其时,一些以大米为主粮的国家,特别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菲律宾等,又正力图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稻米,目的或是弥补洪涝造成的损失,或是重建稻米储备。出口限制措施加上进口需求猛增拉动国际米价飙升。今年前四个月,作

为世界大米市场晴雨表的泰国100%B级白米的价格上涨了140%,5月初由于纳尔吉斯飓风对缅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令国际米价在一周内又飞涨10%,直到5月23日达到今年的峰值价格1038美元/吨,比年初上涨178%,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218%。

其后,泰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新米陆续上市,出口供应量开始增加,进口国的进口需求相对减弱,大米价格由此见顶回落。7月11日的价格已经相比峰值下降了21%,为824美元/吨;此后大米价格不断滑落,10月17日跌至686美元/吨,较峰值下降了34%,不过仍然是去年同期价格的2倍左右,相比较而言仍处于高位。此外,9月底泰国启动了一项新的政府稻米采购计划,其采购价格将达每吨稻谷约425美元的极高水平,折合每吨碾米650美元上下,因此今年大米价格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

二、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

从对2008年粮价走势的详细描述中可以看到,当前影响国际粮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供需基本面上的长期与短期变化;其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也从两个方面推高了粮食价格;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投机炒作一方面仍然是推波助澜的主力,另外也因为金融市场的高度相关,令源自美国的金融动荡对国际主要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局面。

(一)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主导了今年以来绝大部分价格走势

2008年各种粮食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基本上都受到当期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虽然事实证明今年所有粮食产品都实现了大幅

增产,尤其是小麦产量较去年增长了11%(FAO最新一期《作物前景与粮食》的数据),但其对市场价格的下压力是逐渐增强的。

尽管FAO在二月份的《作物前景与粮食》中就已经指出欧洲和北美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长且长势良好,并就小麦生产形势作出乐观判断,但是依然没能动摇年初小麦价格继续上扬的走势。其原因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年初许多国家预期未来小麦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价格会持续上涨,于是进口国趁着美元弱势加快从国际市场进口,造成短期内供不应求,推动小麦价格上涨。

到了四月份,FAO在其《作物前景与粮食》报告中,进一步肯定了小麦的良好长势,并指出今年粮食增产的主力在小麦,预计小麦增产达到创纪录的6.8%。该判断直接影响了4月以后的小麦价格走势,令小麦价格转入下行通道。这意味着粮食生产形势的好或坏往往决定着一年价格走势的基调。

(二)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生物能源紧俏,推高粮食价格

油价上涨推高粮食价格的主要逻辑在于国际油价暴涨,使得开发生物燃料有利可图,粮食长期过剩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致力于开发以玉米、小麦、甜菜等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燃料,造成燃料与人争田、争粮的局面。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玉米价格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上涨了6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生物燃料生产增加。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估计,假如世界主要国家今年停止使用生物燃料,那么在2009年至2010年间,玉米价格将下降大约20%,小麦价格将下降10%。

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更多来自美国为制取生物乙醇对玉米需求的强劲增长。受石油价格上涨刺激,美国大规模利用玉米制取生物乙醇的计划开展得如火如荼,FAO在2月和4月的《作物前景与粮食》报告中都指出美国2007/08年度(上年7月到当年6月,下同)计划消耗至少8100万吨玉米用于乙醇生产,比上年度高出37%,并在6月份的报告中进一步上调为1.02亿吨,是上年度的两倍,占了全球玉米产量的近1/10,这直接支撑了今年上半年的玉米价格走势。

(三)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长,抬升粮价

目前,农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作为上游产业,石油价格上升对于农业的重要影响路径,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动力成本,二是提高了化肥、农膜、电力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根据FAO的统计,2007-2008年,全球化肥的价格上涨明显,2008年4月份尿素的价格同比上涨44~60%,硫酸铵价格上涨63%,碳酸氢二铵上涨165~177%。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助推了粮价上升。

(四)美元升贬影响国际粮价,投机炒作推波助澜

年初粮价的普涨与美元的贬值密切相关,然而下半年随着石油价格的雪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的逐渐扩大,导致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共同滑落,可谓一损皆损。在这样的悲观环境下,粮食价格自然也是顺流而下。

(五)投机炒作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投机炒作对价格的影响在于能够放大供需关系变化引起的价格

波动的幅度。我们利用过去5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证明,近二十年来投机炒作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库存水平的波动是反映基本面变化的主要指标,与价格波动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如下图3和图4所示,本文测算出过去近50年的库存水平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弹性系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图3 小麦库存与价格的变化趋势图图4大米库存与价格的变化趋势图经检验,小麦库存的时间序列与美国小麦价格(由于没有全球统一的小麦价格,这里仅用该指标替代全球价格)时间序列具有(1,1)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利用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2000和2000-2007共五个时段的全球库存数据和美国小麦价格数据拟和得到如下五个方程,其中指标ln(WHEATS)之前的参数就是小麦价格波动对库存水平变化的弹性。

Ln(WHEATP) = 2.88 - 0.26* Ln (WHEATS) + 0.56* Ln (WHEATP(-1)) (1)

Ln(WHEATP) = 1.80 - 0.14* Ln (WHEATS) + 0.76* Ln (WHEATP(-1)) (2)

Ln(WHEATP) = 7.47 - 0.71* Ln (WHEATS) + 0.18* Ln (WHEATP(-1)) (3)

Ln(WHEATP) = 8.29 - 1.07* Ln (WHEATS) + 0.42* Ln (WHEATP(-1)) (4)

Ln(WHEATP) = 10.56 - 1.13* Ln (WHEATS) (5)观察5个方程中的弹性系数,在1960-1980年之间的二十年里,弹性系数值都很低,平均在0.2左右。而1990年以后其值已经超过了1,是以前的5倍,且仍在不断加大。这意味着1980年以前库存水平变化引起的价格变化很小,但是1990年以后,库存波动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力较以前提高了4倍。目前库存波动1%能够引起超过1%的价格变化,而且影响力还在增强。这种影响力的变化可能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库存水平占使用量的比重减少使价格变化对库存的变化更为敏感;其二是库存变化引起价格变化的放大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在1960~2006年的近50年里,库存占使用量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0%~40%的范围之内,只是在2006年以来全球粮食减产才令2007年库存占使用量的比重低于20%。因此,不是因为库存水平越来越低导致价格变化对库存波动的敏感程度提高,这说明,导致粮食库存波动对价格影响力提高的原因只有金融炒作。

三、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展望

目前已经判定,2008年全球谷物的收获形势比早先预期的还要好,2008/09年度的谷物供需平衡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上。FAO预计全球谷物库存较上年增长8%,其中小麦和大米的库存水平都显著回升,玉米库存预计将维持在上年的水平。在2008/09年度供应形势喜人的背景下,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会减低粮食需求增长,预计2009年上半年粮食价格走势仍会延续2008年下半年的弱势。但是2009年下半年的价格走势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还要取决于当

年的收成情况。

(一)2009年上半年粮食价格继续处于弱势

FAO在10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作物前景和粮食》报告中,预计2008/09年度的粮食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2.32亿吨,较2007/08年度增长4.9%,该预期数字比6月份预测的2.8%高出了2.1个百分点。同时FAO预计2008/09年度粮食使用量为21.92亿吨,比产量少4000万吨。生产比需求增加的快令年度末库存水平提高到4.67亿吨,比上年度回升8%。库存水平的回升有利于保证2009年粮食收获之前的粮食供应充足,因此有利于在2009年上半年维持粮食价格弱势。

1、小麦库存水平迅速回升

根据FAO的最新预测,2008/09年度小麦产出预计为6.77亿吨,相比上年度大涨了11%,远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相应年度的总使用量6.45亿吨,比产量少了3200万吨,令2008/09年度末的库存水平恢复到1.84亿吨的水平,比上年度增长18.4%,接近2002年以前的库存水平。库存与使用量的比率上升到28.5%。

具体到全球各地区来看,北半球的小麦获得大丰收。相比年中的几次预测,欧洲的小麦产量大大超过预期,FAO最新测算出的产量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了25%。在北美,初步统计表明,美国、加拿大2008年的产量也高于预期。相比较而言,亚洲整体的表现略显平淡。由于伊朗等中东国家受干旱困扰,今年产量估计比去年减少20%左右,导致整个亚洲的小麦产量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不过更长远看,今年仍然是历史上的好年景。

属于2008/09年度的南半球小麦目前正逐渐进入收获期,除阿根廷一直受到不利的天气条件影响预计较上年减产25%左右之外,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形势仍然看好。

2、粗粮生产好于预期,库存水平与上年度持平

FAO对2008年世界粗粮产量的最新预测比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3000万吨,为创纪录的11.06亿吨,比去年提高2.6%。这主要是因为天气条件良好,预计美国玉米产量好于早先预期。另外欧洲、亚洲等地区的产量也因较好的天气条件而看好。在粗粮使用上,预计2008年为11.03亿吨,比去年高出3%,低于去年5%的增幅。事实上,由于饲料小麦的大量使用,玉米作为饲料的投入相比去年已经下降,今年使用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用于美国制取生物乙醇。由于使用量略低于产量,令2008/09年度末的库存水平较上年度恢复了0.5%。2009年如果石油价格持续弱势,利用玉米制取生物乙醇的积极性会受到考验,会释放一部分玉米需求,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也会减少对饲料玉米的使用,两方面相加意味着明年的玉米需求将趋弱,有利于价格维持弱势。

3、大米生产量大幅度增加,库存水平回升

FAO最新预测全球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49亿吨,比上一次的预测高出450万吨,较去年的产量高出2.1%。而且与此同时大米的使用量为4.44亿吨,产量高于使用量,令2008/09年度末的库存水平比上年度高出了520万吨,增长了4.8%。至少保障明年次季收成之前大米供应充足。有利于维持大米价格在2009年上半年走

势趋弱。

(二)2009年下半年粮食市场走势不明朗

展望明年的粮食生产形势,从小麦来看,根据FAO的消息,有数据显示受目前粮食价格下降和粮食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带来的影响,欧洲和美国2009年收割的冬小麦播种面积都有所下降,因此增加了明年小麦生产形势的不确定性,也令2009年下半年的小麦价格走向存在变数。相信玉米和大米市场也会受到类似影响。综合来说,目前还不能对2009年下半年粮食市场的供应形势做出明确判断,价格走势存在较大变数。

(三)小结

2008年9月份开始的金融动荡令全球经济步入颓势,粮价下跌,这对于国际粮食市场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粮价的下跌有利于各国缓解通胀压力,但是另一方面却不利于明年的粮食生产,因为很多私人农场主会削减播种面积,或者转为他用。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既是个市场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各国乃至全球安危的重要基础因素。2006年以来的粮价狂涨正是因为许多国家长期不重视粮食生产,挥霍粮食储备造成的。《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今各国政府应该以此为戒,以过去两年的教训为戒,继续扶持国内的粮食生产,加强供应,同时减少贸易壁垒,建立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保证粮食供应安全,为人类福祉奠定坚实的基础。

(执笔:李继峰)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粮食局

附件1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后,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收储将逐步淡出,收购主要靠各类市场主体,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民直接面对市场,对产后服务提出了新的更多的需求。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中“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服务中心”有关要求,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决定从2017年开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种粮农民市场化收储创造条件。 一、主要目标 针对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偿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从2017年起开始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全国产粮大县全覆盖。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满足粮食产后处理需要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应形成专业化服务能力,并达到以下目标: 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建成产后服务中心通过向农民提供保管等服务,为农民适时适市适价卖粮创造条件,增强

议价能力。产后服务中心还应能及时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疏通交易渠道,帮助农民卖好价。 促进粮食提质进档。产后服务中心要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清理、干燥、分类等服务,大幅度提高粮食保质能力。按市场需求分等定级、分仓储存、分类加工,有效保障粮食质量,为实现优质优价、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创造条件,通过市场带动农民增收。 推动节粮减损。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农户科学储粮设施建设,使农民手中收获的粮食得到及时处理、妥善保管,大幅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率。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整合产后服务资源,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提升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二、主要内容 建设产后服务中心主要以整合盘活现有仓储设施等资源为重点,在保证必要的服务功能前提下,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确定建设内容,改造、提升功能,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一般不得新建仓容,基建部分以维修改造为主。鼓励推广使用先进的粮食处理新技术、新设备。 建设范围包括:一是产后干燥清理设备。改造提升老式粮食烘干机及水分、温度在线检测、自动控制等功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粮食烘干设备、移动式烘干机、就仓干燥系统、热泵通风干燥器,配置旋转式干燥机,配置粮食(湿粮)清理、色选、玉米脱粒机等。二是必要的物流仓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食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有关粮食生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谷最低价格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一、构建立粮食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 工业化国家普遍建立了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体系,包括目标价格和市场干预价格等。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目的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入,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是民生之本,必须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03年下降,2020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粮食生产波动对全国粮食安全的

影响日益显现,1997-2003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食价格下降,引发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食产需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危机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力弱的粮食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一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支持农民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保价放量”等阶段,市场化取向日趋明显,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国家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的同时,建立国家及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当粮食市场价格较低时,国家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手段,委托国家粮食购销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进行价格干预,达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让农民以市场价格销售余粮,给予农民增加收入。这项粮食收购政策已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实行了多年。 二、最低收购价激励粮食生产的机理分析 最低收购价格激励粮食生产实际上是供给定理、机会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 (1)供给定理: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供给与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到这样一般规律:价格越高,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则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供给定理。在现实中,较好的粮食

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截止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7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亿吨,同比增长0.8%。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也是我国粮食产量增速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预计未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我国粮食产量将保持平稳态势。 2010-2014年粮食产量情况(单位:亿吨) 2010-2014年谷物产量情况(单位:亿吨)

从供给结构看,正常年份的粮食产量基本足以支撑国内消费。以2014年三大谷物为例,稻谷、小麦、玉米合计产量5.08亿吨,足以覆盖2014年4.63亿吨的国内消费量;三大谷物进口量合计仅0.11亿吨,主要用作粮食储备的辅助手段以及平抑国内外价差之用。 2011-2015年中国三大谷物产量与消费量对比 2011-2015年中国三大谷物产量与进口占比

从需求结构看,随着国内人口的增长,饮食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加工、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包括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在内的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三大类消费中,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增长较快,近几年增速保持在6.0%、1.5%;而口粮需求增速缓慢,同比保持在0.7%。从消费结构占比看,2014年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占比分别为49.2%、29.0%、21.9%;分粮食品种看,目前稻谷仍是第一大消费品种,占38.9%,玉米、小麦分别占37.6%、23.5%。 2012-2016粮食用途消费结构占比 2011-2015粮食品种消费结构占比

我国现阶段粮食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国有农场,二是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目前阶段,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2014年,农户种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高达94.2%,粮食播种面积占比95.7%;但由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资金能力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生产阶段。国有农场因其单个农场种植面积较大,故能够较好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作业,但受限于其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小,并非我国主要种植模式。 2010-2014农户与国有农场种植产量结构比

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XXX县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粮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作为特殊商品,关系到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健全粮食安全体系,完善粮食应急预案,是粮食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履行职责的题中之义。XXX县于XX X年制订了粮食应急预案,后又经过修改完善。但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对区域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会越来越弱,一旦发生粮食抢购,启动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加工问题就会十分突出,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粮食供应,继而引发社会不稳定。为确保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性粮食市场波动,使粮食应急预案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全县粮食安全,XXX县粮食局按照市粮食局的工作要求,着手调研了XXX县XXX面粉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面粉有限公司、XXX县军粮供应代理点,三个市级加工企业和一个市级军供网点,对企业的现状,应急加工能力等有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居民口粮需求情况 全县XXX万人,其中:城镇居民XXX万人,农村居民XXX万人。据调查,城镇居民年均消费粮食XXX吨,农村居民年消费粮食XXX吨。也就是说,全县全年需要供应的人口达XXX万人左右,每天需用小麦XXX 吨,折合面粉XXX吨。 二、全县粮食加工企业现状 通过现场调查,上门走访,我们总的感到粮食加工企业面对应急加工喜忧参半。目前调查的这三家企业都通过QS认证,其中:XXX县XXX

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780吨,日加工能力800吨;XXX有限公司日加工量980吨,日加工能力1000吨;XXX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280吨,日加工能力300吨;三家企业除维修设备外处于常年加工状态,有此可见,XXX县粮食加工企业有几十家,但档次都比较低,规模小,预案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量均为680吨, 三、供需之间的基本情况 (一)加工量与应急供应量的情况。从农户自备储粮情况看,过去家家产户有余粮,并有相当数量的自备储粮,碰到饥荒年时足以自我应付3到5个月,不少农户的自备粮甚至超过1年以上。现在,不仅城镇居民家内无存粮,粮源在市场,而且许多农民存粮都不多,口粮也来源于市场。据调查,全县农户人口XXX万人,年末存粮只有XXX吨(人均X XX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吃商品粮的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按全县人口XXX万人(人均XXX公斤),每天需用小麦XXX吨(折面粉XXX吨),如果规定每人每月供应一袋面粉(每袋1 0公斤),则需要面粉XXX吨(折小麦XXX吨),在应急时如按10天供应1次,需要面粉XXX万吨左右。XXX县现在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最大日加工能力1000吨,加工量能够满足供应需求,但是,原粮的采购经常出现季节性短缺。 (二)应急加工与企业自身利益的矛盾。根据调查,目前全县粮食企业(包括个体)应急可随时投放市场供应城乡居民的库存粮食不能满足 应急需用,县级储备小麦只有XXX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为零。一旦发生突发性粮食抢购和粮价异常波动现象时,政府没有足够的粮源可投放

粮油批发市场现状

国内规模最大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投运 发布者:ncce1发布时间:2008-11-21 10:12:46 杭城北大门矗立起一座国内规模最大的粮食物流中心。昨天,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正式投入运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廷明、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省粮食局局长陈聪道,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副市长何关新出席开业仪式。 杭州粮食物流中心位于杭州北大门余杭区良渚镇勾庄,东临京杭大运河,北临绕城公路,西临衢州路,南临宣杭铁路新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项目规划占地1000余亩,包括粮食交易市场、粮食仓储区、粮油加工区、粮油信息大楼、农副产品配送区等五大功能区。目前物流中心专业配套的铁路专用线、水运码头已经开建,水、铁、公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这次建成投运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占地近130亩,建有粮油现货交易营业厅330个,设配套仓库和油罐,可储存粮油1.5万吨,并配有电子商务交易区和储备粮竞价交易大厅。预计粮油现货年交易量可达150万吨。 据市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是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是保障杭州市粮食安全的需要。通过大型现代化粮食物流中心的兴建,集粮食批发交易、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于一体,将进一步保障杭州地区的粮食安全,丰富粮食供应品种,同时也将增强杭州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的投入使用,也将有利于整合和提升现有市内粮油批发市场,培育形成产业集聚的粮食物流基地。 武汉最大专业性粮油批发市场落户青山 发布 : 时间: 2009-12-01 2009年11月29日,由原徐东粮油批发市场搬迁,至青山工业大道武丰村工业园的武丰光大粮油批发市场正式开业,260余户商户将为青山、武昌及汉口等区域的市民提供充足的粮油储备。作为武汉市最大的专业性粮油批发市场,武丰光大市场主要以经营粮油产品为主,货源来自山东、河南以及湖北省内的各地市。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十分完善,可为场内业主提供大型物流、装卸、运输、本着、加工、仓储、经营、餐饮、住宿、办公等一条龙的专业性服务。同时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并且提供权威性的专业粮油检测,确保市场内销售粮油的质量,使广大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粮油食品。搬迁到新市场后,物流成本至少比以前节约5%,而批发大米的价格也较以前每斤便宜了2至3分钱,桶装食用油则比超市里便宜20元左右,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该市场旨在服务于农民,让农民能够种好粮、卖好粮、管好粮和吃好粮,从而不断促进区域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时将有效维护粮油市场的经营秩序,并且为繁荣粮食流通,辐射周边地区的粮油交易提供优质的交易平台。既要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也要为武汉市百姓“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做出一份贡献。武丰光大粮油批发市场规划三年内建成150亩地的批发市场,后期还将开发

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加强市场调控能力

对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粮油市场的全面放开,各级政府注重了粮食应急供应体系的探索和建立,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经历2007年粮油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经历2008年元月份的雨雪冰冻灾害的考验,暴露出了目前在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一、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总体情况 二、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建设情况 三、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情况 四、对应急加工企业、供应企业采取的扶持政策 因此,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迫在眉睫。 一、当前,粮食应急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采集难。粮油的购、销、存、加、运基本数据和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粮食市场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采集必须来源于一线,必须准确及时,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粮油市场的运行状况,才能正确制定调控决策,才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正常开展。

我国粮油市场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两中方式: 一是采取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的办法进行收集。因此造成了两个问题:首先是信息采集时间长。由于采取层层上报的办法,信息运行的链条越长其价值就会越小。其次是信息失真。由于实行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少、办公经费少,目前市、县粮食局从事粮食统计、信息报表的人员基本只有一个人,统计人员既要负责对上级粮食局报表,还要对中储粮公司报表,同时有的统计人员还要兼顾粮油行业统计、仓储统计等工作,因此统计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从基层企业及时采集有关粮食市场信息,有的是从网上收集的信息推测后进行上报,有的是一次信息多次使用,长时间没有变化,因此部分基层粮食局上报的信息基本没有多大实际价值。 二是依靠确定的粮油信息采集点上报。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绝大部分粮油经营企业属于非国有性质,各级确定的信息采集企业、应急企业大部分属于非国有企业。实事求是地讲,目前要求非国有企业认真、及时、准确开展粮食统计、信息报表工作还有很大的困难。一是部分非国有粮油企业还没有养成自觉建立统计台帐、上报报表的习惯。二是目前的统计应用软件国家粮食局只解决县(市、区)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使用费问题,基层企业如果要使用统计应用软件必需自费购买,在没有任何利益补偿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

中国国内粮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一、粮食行业概述及粮食市场特点 关于粮食与粮食安全。粮食主要指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及其副产品),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兼具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古往今来,“农本思想”、“以粮为纲”一直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储备粮制度,按年消费量产区不低于30%、销区不低于60%储备粮食,用于平抑粮价、对抗灾害及其他不时之需,目前中央储备粮约2.6亿吨1。国家的基本粮食政策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自给,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我国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到6%,控制在安全范围。 关于粮食生产。粮食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土地投入大。我国人多地少,户均种植面积少,粗放作业,粮食生产除稻谷外不具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长足发展,产量从80年代初3亿吨攀升到1998年超过5亿吨,一度呈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卖粮难现象,粮食库存大幅增加,粮价大幅下降;但最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回落至4.3亿吨,粮价出现恢复性增长,粮食库存减少,粮食缺口增大。 关于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现状与未来走势。粮食供给量主要取决于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单产,剔除自然灾害影响,由于一,城镇开发占地、环境恶化、农作物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和粮食生产效益递减等原因,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全国减少耕地面积超过3000万亩,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减少耕地面积超过2亿亩,估 1但据业内人士分析,一些中央储备粮企业偷卖粮的投机行为因价格上涨而没有及时补库,估计约1/4的储备库有数无粮。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 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 0 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 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 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 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 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 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 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 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 左右,由于2007 和2008 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 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 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 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 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 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 年9 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 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

十二五 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2007-12-10 15:51:56 阅读98次 1 坚持粮食收购主渠道与多渠道并举,规范收购秩序 为方便农民售粮、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渠道稳定、运行规范的粮食收购网络。充分利用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等优势,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和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发展收购主渠道作用,鼓励更多的粮食经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直接收购粮食。鼓励各类具有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活跃粮食流通。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引导各类收购主体为农民售粮提供优质服务,为市场提供放心粮食。 2 健全粮食零售市场网络,加强市场管理 为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的粮食消费需求,城镇粮食零售市场要健全供应网络,大力发展超市、便民连锁店的粮食经营,积极发挥城镇集贸市场粮食供应的作用。大中城市要结合地方粮食应急保障系统建设要求,选择确定一批粮食应急供应点,确保粮食应急供应。 为满足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粮食需要和调剂粮食品种余缺,农村粮食零售市场要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粮油连锁配送经营,建立超市和连锁店,积极探索将农村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有机联系起来的经营模式。利用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农家店”的支持,促进农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发展,方便农村居民生活。 规范粮食零售市场管理,建立粮食零售经营者诚信档案制度,加强对入市粮食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检验,配合工商等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以次充好、短斤少两、质量不合格等坑害消费者行为。继续开展和规范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搞好放心粮油、放心粮店管理,实现行业自律,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争创中国名牌产品。 3 完善多层次粮食批发市场体系,调整市场布局和结构 建设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构建体系完善、运转高效、成本节约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载体。为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十一五”期间,结合大宗粮食品种和粮食流通区位特点,以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为主,兼顾产销平衡地区,选择基础设施好、管理运行规范、交易量大、交通便利、辐射面广的大型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组建若干个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支撑、统一的远程交易网络为平台、规范的运行机制为核心,完善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搭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建设,制定统一规范的交易规则。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要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组织好储备粮及其他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要发挥衔接粮食产销和调控地方粮食市场作用,积极开展其他经营业务;要及时发布交易信息,方便客户交易,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交易的透明度。主产区的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要组织好粮食销售,通过信息和价格引导,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主销区的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要组织好粮源,为满足本地粮食需求服务。力争在“十一五”末期,政策性用粮主要通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粮食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市场调研报告 一、多措并举腾仓压库,解决国家燃眉之急,解决农民卖粮难题。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种粮农民连年丰收,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国家从20xx年以来连续启动针对主粮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 储备收购。大规模、持续性的政策性收储保护了农民利益,但也使 粮食库存逐渐达到历史新高位,全国粮食仓容总体紧张,部分主产 区严重不足,解决新粮收储仓容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20xx年 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做好粮食收储和加强仓储设施建设进 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要求,并从促销压库、加强调运、增加地方储备、加大建仓力度、挖掘社会仓容潜力等方面做了具体 安排部署。 粮食颗粒归仓。 二、严格严格再严格,为国家管好天下粮仓,为大众管好饭碗粮。 总书记强调,“要管好用 三、充分发挥储备功能,成为市场的稳定器,成为应急的保险器。 中储粮总公司坚持政策性业务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与企业微观运作有机结合,完善体系运作,发挥储备稳市、 恤农、备荒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就建立起“常平仓制度”,通过“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操作,对粮食市场进行调节。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建 立了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在吞吐稳定市场、应急救灾中发挥了一定

作用,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进入新世纪,国家决定对中 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20xx年国务院组建中国储备粮管 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政企分开、企业化市场化 运作。从那时起,国家有了一支能够有效发挥粮食储备功能的宏观 调控主力军。中储粮垂直体系成立4年来,通过实施有力的储备吞 吐调节,高抛低吸、削峰填谷,发挥保供稳价的作用,保证国内粮 食基本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市场粮价不大涨、不大落,维护了国 内粮食大局和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近年来国际粮价大起大落、频 繁波动形成鲜明对比,国内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保持稳定运行态势,使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的“安全岛”。与此同时,粮食价 格的稳定上升,也保证了农民种粮收益的稳步提高。 四、推进绿色科技储粮,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创新驱动行业进步。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用创新驱动代替要素投入。粮食仓储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储粮总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力量优势、实践平台优势,每年投资2亿元以上,引领绿色科技储粮创新,打 造粮食仓储管理升级版,成为粮食仓储行业技术变革和未来发展的“定盘星”。 一、xx市粮油批发市场的现状 粮食批发市场是整个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三通”,更是粮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 要载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市粮食市场日益发展起来,形成 了一些初级粮食批发市场,这些市场的兴起为建立社会主义粮食市 场经济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实践证明,这种粮食市场经济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统一市场 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举 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个方面: 1。市场规模小,主要是一些外来米船自主采购批发,另外有一 部分本地的粮食商贩的另售兼营批发。xx市是一个吃的稻麦不种, 种的杂粮不吃的一个粮食差入地区,全市本地110多万人口吃粮,

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供应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供应体系建设的思考 储备粮是政府宏观调控粮油市场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保障民生、平衡市场粮油供求关系、稳定粮油市场、保证特殊情况下粮油供应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对于特大城市来说,突发性事件通常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XX年之前,**市市级储备粮油的储备以原粮、散油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需要,XX年底,**市开始探索并建立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供应体系。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市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供应体系通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应急供应体系建立的背景 XX年8月以来,四川省粮油价格新一轮上涨周期日渐形成。仅以**市苏坡桥油库为例,四级菜油的批发价格从XX年8月的每吨5520元节节攀升到XX年底的11000元,进入XX年的3月份,菜油的批发价格突破16500元,市场零售价格高达每公斤20元。与此同时,菜油的销售量不断增大,XX年苏坡桥油库一级豆油的销售量为6千吨,XX年上升到2万吨,成品粮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也随之增大,市场恐慌心理逐渐形成。面对日益上涨的粮油行情,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粮油供应紧张情况,**市政府于XX年底开始着手布置新

增5000吨市级储备小包装成品粮和3000吨菜油储备工作。为此,市粮食局专门组织相关人员本着资金安全、流向合理、交通便捷、加工规模、销售能力及库存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了数家具有大米加工能力、销售渠道畅通、具有市级储备粮代储资格的区县国有粮食企业分散储存小包装成品粮,确定嘉里粮油有限公司为桶装菜油的灌装企业,指定红旗超市为应急时期桶装菜油的销售企业,确定我司作为新增市级储备小包装粮的承储企业,要求我司根据考察结果和市级储备粮管理要求,制定市级储备成品粮储存方案和管理办法,对小包装成品粮油的加工、保存、轮换、报表编制、账务管理和库存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并对其它代储企业库存的小包装成品粮进行日常监管,保证做到数量够、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从而初步形成了市级储备小包装粮油的管理体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二、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应急供应体系的作用 1、稳定市场供应 XX年1月下旬,出于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和节前供应的双重效应,**市市场食用油供应偏紧,为增加市场供应品种,保证节日期间的市场供应,我司按**市粮食局要求,在48小时之内将400吨散油灌装成桶装菜油进入红旗超市投放市场,保证了人们群众的需求,按时完成了市粮食局下达的任务。春节过后,由于罕见的雪灾和国际期货行情暴涨,导致国内现货市场桶装菜油价格飙升,加之国内数家外资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因销售限价而停产或减产,市场食用油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范文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范文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县实际,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计划投资100万元,重点用于设施、设备的购置,专合组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粮食银行代储仓库维修;第二期,计划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粮食清理场地彩钢罩棚的建设,粮食检测化验室的改扩建,代储粮食仓库的升级改造。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设计、预算、审批,进入财评阶段。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招投标和实施设备的采购,10月底前完成仓库维修改造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12月底前完成项目的验收和总结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配备粮食清理设备,开展粮食清理服务 配置粮食清理设备1台,粮食输送设备1台,粮食装仓机1台。日处理能力达到100吨,粮食清理能力力争辐射全县35%以上粮食种粮大户,热门思想汇报 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护制度。 (二)发展农村专合组织 以种粮农户特别是产粮乡镇为主,同时吸纳加工企业,新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直接解除种粮农户“卖粮难”的后顾之忧

持续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增产增收。 (三)维修改造粮食仓库,开办粮食银行 利用储备库仓储设施、设备、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展代储服务,方便种粮农民。 1、维修改造仓房1万吨; 2、混流风机4台,轴流风机24台,通风道600米等仓储设施设备; 3、联合粮油加工企业,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搞活粮食流通, 三、建立粮食质量检测体系 通过仪器配置,提升现有粮油质检能力和水平,全面实现收购、储藏环节粮食质量检验仪器化和标准化。配置计算机数据分析仪2台。 四、建立粮油信息化平台 配置计算机等硬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建立网站,宣传国家粮食政策,提供市场粮油信息,介绍家庭储粮使用技术和粮食质量常识。组织培训2期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5000份。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

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为加强对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合理配置粮食市场资源,充分发挥粮食市场在组织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现状 (一)发展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粮食购销多个环节、多元市场主体、多种交易方式、多层次市场结构的粮食市场体系,在搞活粮食流通、保证市场供应、提高流通效率、调节粮食供求、配置粮食资源、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已有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粮食经营者8万多个;经营粮食零售业务的集贸市场遍布城乡各地,大部分城乡超市都经营粮油产品;粮食批发市场600余家,批发市场经营主体有国有、股份制、民营等,市场类型有大型的商流市场、区域性市场、大中城市成品粮市场、城镇摊位市场等,交易方式有协商交易、竞价交易、网上交易等;从事粮食交易的期货市场有两家,粮食期货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2.粮食市场功能不断完善。各类粮食市场分工趋于明晰,市场定位逐步明确,作用日益显现。粮食收购市场在贯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方便农民售粮、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商品粮源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粮食零售市场在满足和方便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调剂粮食品种余

2018年粮油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粮油贸易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二、行业市场状况 (6)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6) 2、行业主要企业 (7) (1)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7) (2)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8) (3)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8) (4)重庆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8) (5)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6)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9) (7)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 3、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0) 4、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9)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0) 1、有利因素 (20)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20) (2)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1) (3)粮食流通运行平稳,库存消化进度加快 (21) (4)粮食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22) (5)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大量运用和粮食电子商务的兴起 (23) 2、不利因素 (24) (1)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现象持续 (24)

(2)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影响巨大 (24) (3)国际市场的冲击 (25) (4)行业专业人才稀缺 (25) (5)物流运营成本较高 (26)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6) 1、资金信用壁垒 (26) 2、品牌壁垒 (27) 3、人才壁垒 (27)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7)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7) 2、行业经营模式 (28)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28) (1)周期性 (28) (2)区域性 (29) (3)季节性 (29) 六、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30) 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30) 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30)

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2

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 (四)粮食应急保障的主要措施 粮食应急保障措施大体可以分为3类: 一是供应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投放应急成品粮和储备粮,增加进口和限制出口,组织粮食外购,恢复和扩大粮食生产等措施。 二是市场管制措施,主要包括最高、最低粮食库存管制,最高限价、差率限价等粮食价格管制,以及粮食经营资格管制等措施。 三是辅助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市场行情监测、引导舆论等措施。要根据粮食应急的不同状态,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历史经验看,实行严格的市场和价格管制措施,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稳定粮价上涨,但不利于吸引区域外粮源的流人,也不利于发挥粮商的积极性。因此,粮食应急保障主要应以增加市场粮食投放量为主要措施,辅之以市场管制措施。

三、粮食应急体系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所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从系统角度来设计、建立以及运作的社会实践都是系统工程。粮食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粮食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必须以现代系统论作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内外公共应急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粮食应急管理的实际,我们认为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主要由组织指挥系统、制度系统、信息系统、资源保障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一)组织指挥系统

粮食应急组织指挥系统一般由应急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执行机构、专家组和应急企业组成。 粮食应急指挥部是粮食应急管理的决策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 粮食应急执行机构主要由市场监测、市场调控、市场监管、后勤财务等部门组成,负责具体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有关命令和任务。 专家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是应急指挥部的顾问和咨询机构。在粮食应急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粮食应急企业是具体承担粮食储存和应急调运、加工、供应任务的单位。除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外,还应根据应急的实际需要,选择一部分非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应急定点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