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

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

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
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

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

——行动研究在村改居社区工作的运用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14年1期第8~14,37页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37254.html,/shx/201408/t20140821_1300344.shtml

【作者简介】杨静,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01 杨静,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朝阳区近邻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

【内容提要】地区发展模式主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归属感、认同感等)问题,而行动研究方法,则提供了一个实现社区意识建立和生活意义重塑的方法。本文通过北京某村改居社区工作案例,来展现行动研究方法应用于社区意识形成和生活意义重塑的过程。通过建立社区学苑,以社区教育为核心,以开设的系列课程作为联络、建立和深化群众关系的手段,达到居民社区意识形成和重塑生活意义的目的。

【关键词】村改居社区;社区工作;地区发展模式;行动研究;改变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4)01-0008-08

一、村改居①社区工作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以2000年为基准)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5%。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②据初步测算,北京市未来将在中心城、中心城外围以及11个远郊新城规划范围内列入900多个行政村,约85万农民将转成市民。③

就北京市朝阳区来说,截至2012年底,朝阳区农村城市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6.7%,居全市各郊区县之首。④自2003年以来,朝阳区孙河乡,由于城市绿化占地、机场南线修建、别墅区开发,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的政府大规模土地储备等,使孙河乡15个行政村的9个村陆续拆迁,农民上楼,逐渐形成2万人居住的农改居新社区——康营社区。2009年,康营社区正式组建第一个社区居委会,在康营社区实行城市居委会的管理模式。

由于村改居,居委会的成员绝大多数由原来拆迁村的村干部组建而成。他们缺乏城市居委会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朝阳区农委的引荐下,北京朝阳区近邻社会服务中心⑤进驻该社区,协助刚成立的第一个康营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

二、行动研究指导下的社区分析

进行社区分析是开展社区工作的前提,也是必要的程序和步骤。⑥比较流行的社区调查一般都会采用借助居委会的关系进入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入户调查。但我们摒弃了这一做法,进而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主要是为了改善实务工作者在实践中的问题,是一种为自己的专业实践而服务的研究,行动研究特别强调在实践中找到研究问题、研究者的位置与研究对象的合作信任关系、分析资料要持续地反观照镜而常见行动研究螺旋之特征。⑦它的理念和方法更适合我们对该社区的了解和认识。

(一)行动研究的核心主张——了解与改变的辩证关系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变,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至今,发展为三个主要的派别,即科学技术的行动研究、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以及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

⑧实践取向行动研究的创始人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 n)在其《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⑨辨识和指认了“了解与改变”这一辩证相生的逻辑是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的行动逻辑。⑩舍恩认为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一事,必须投入到改变该事之中。但改变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它。“了解与改变”的辩证关系道出了行动研究的核心思想。

“从改变中了解,在了解中改变”是我们在该社区中所遵循的工作策略,对社区的了解和分析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方法是:边服务边调查,通过服务进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世界,并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遵循资产为本的社区工作理念,即不能只看到社区中存在什么问题,更要看到社区中已经有的优势和资源(人的擅长、性格、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历史、传统和文化等)。(11)如我们抓住了群众生活中最关心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夏令营(小学生)、亲子班课程(每周五天,让1—3岁之间的孩子和家长一起上课)以及为家长开设家庭经验工作坊(育儿知识、家庭如何塑造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等)课程,通过服务得到了家长们的信任,自然地进入其家庭深入了解个人、家庭以及社区的状况;通过集体的文娱活动(恢复了社区秧歌舞、广场舞),带动社区中最广泛的人群参与活动,进而与这些居民更为熟络。通过建立社区学苑,开办合唱班、京剧班、书法绘画摄影等课程,与社区群众建立了较深厚的人脉关系。随着社区关系的深入,我们循着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走进家庭,开了无数个工作课程团队的讨论会,从中了解居民的想法和需求。我们在服务于群众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收集群众的反馈。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地,形成了一幅社区的基本图像(12),定位了社区工作方向。国外的社区工作经验也显示,入户调查和问卷也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他们也提倡调查从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社区人群开始。(13)

(二)社区的优劣势分析

1.社区人口分析(14)

截至2012年年底,该社区已经居住了将近1万左右人口。有本地农民、外来人口、城市居民等。职业类型有各种服务人员,如销售、教师、警察、保洁、司机;社区中有农民身份的大量的中壮年人没有固定的工作,50岁以上的男女基本上闲置在家,老年妇女们带孙子、做饭成为其主要的工作,男性则无所事事。也正是由于大量人员闲置在家中,他们就成了参与社区活动的主力军。目前绝大多数的居民衣食无忧,他们很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娱乐。这也为我们组织这类活动提供了工作基础。

2.社区公共设施分析

该社区周围缺乏公共生活设施。至今没有开办幼儿园,没有中小学,没有大型超市和规范的农贸市场等;缺少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又由于出行和生活不便,相对的社区服务中心便成为他们的主要滞留场所。

3.社区关系分析

该社区由原来的村落拆迁组成,打乱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疏,对新的社区没有认同和归属感。由于行政村仍保留着集体经济股份制,所以原来的村民对本村仍有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村委会和居委会并存,康营社区的概念很难形成,加上居委会经验不足等,对社区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社区居民仍沿用原有的熟人关系网络生活。尽管不住在一个楼或者一个社区,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还在,亲戚、家人和朋友们都住在附近,人与人之间仍旧有紧密的联系。熟人关系是我们展开社区工作的优势,口耳相传,借助一人就能联系到一群人。但是熟人社会人们的关系复杂,也导致我们不清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和村落之间的恩恩怨怨,很多工作也会陷入一些莫名的僵局。如一个大姐不来参加活动,其他的人也跟着不来,了解得知,大家是亲密的姐妹和亲戚等。

4.村改居生活适应分析

村改居容易,但很难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他们的身体上楼了,但思想意识却仍旧停留在原来的农居文化的意识里。身上带有原来的生活习性,习惯串门和街头巷尾的聊天,住在封闭的楼里有一种憋屈感,尤其到了夏天,大家都在楼下三五成堆聊天打麻将,这不是老城区的居民小区能见到的景象。冬天的楼道里仍旧放着腌咸菜的缸和坛子,堆放着杂物,街上晾晒着从农村亲戚家拿来的玉米,拔了院子里的花草种菜等。

当老百姓过了住干净的新房子的欣喜感和数钞票的新鲜感之后,开始无所事事。缺乏有趣的社区集体生活,以及日益上涨的物价水平所带来的恐慌感等,慢慢地在他们中间酝酿着一种生活没有意义的消极情绪。村改居的生活方式和之前的农居生活的对比感也就越来越强烈,让居民们慢慢地对原来的生活开始怀念,对曾经讨厌过的生活越发地赋予一种意义。有个大爷说,“现在就是吃饱了盼天黑,天黑盼天亮,活着没有奔头了。之前,养个小鸡,看着长大,下蛋,都觉得是一个乐趣”。可见,“意义不是出现在我们意识流之内的某些经验内在地具有的性质,而是从眼前当下,以反

省的态度看去,是对过去经验作解释所得的结果。当我在回顾中把他们把握为对过去所做事情的清楚经验,他们才会有意义”。(15)

5.社区历史及传统文化分析

孙河乡是一个文化大乡,他们有历史上引以为自傲的小车会、高跷、秧歌、京剧等文娱形式,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承。这些在上楼后如何保护和传承,成为他们可以持久回忆的乡土情,也是我们在连接其生活意义的时候需要加以整理和利用的。

三、行动研究指导下的社区发展

(一)通过地区发展模式重建社区意识和生活意义

地区发展模式针对的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日渐疏离的社区关系、社区凝聚力解体、居民的冷漠无助、社区内欠缺民主参与等问题;它关心人在现代社会中失去尊严,没有归属感,而且也不能用民主来解决问题的情形;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可持续发展出发,联合政府,改善社区环境,从而达到居民自助、互助的目的。(16)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17) 从上述的分析中看到,康营社区所面对的问题,正是专业社区工作中地区发展模式所针对的问题。康营社区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村改居,不仅存在社区硬件设施重建问题,更存在重建社区意识以及社区人际关系、重新调整家庭利益关系、重组新的利益格局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意义重塑等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制定了针对该社区的干预目标:

1.重建社区关系,建立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人,对这个地区及其邻人有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与融合,即所谓的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亦即人们认为这个社区是属于他的,而他也属于这个社区,又称之为社区情谊(community feeling),(18)这种意识是社区建设的原动力和社区发展的基石及社区行动的基础。(19)在社区意识的基础以及社区居民与社区意识的结合互动中,形成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和环境的共同认识,进而成为对社区人、事、物的认识及参与行动的基础。社区意识可以分为四个概念:熟悉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20)笔者认为,这不仅是社区意识的四个概念,更是四个培养意识由浅入深的层次。

2.重塑村改居后日常生活的意义

重塑该社区群众的生活意义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我们为该村改居的社区赋予一种生活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对社会工作者在这个社区里的行动赋予意义。对社区来说,我们从如下方面赋予意义:

(1)用整理过去文化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对传统农耕文化中优良的部分重新回忆,唤起乡土情;

(2)重塑村改居的生活意义。这里的意义重塑,不仅是个人层面的,因为个人都对其生活赋予一种意义,如看孩子、做饭、参加绘画唱歌等都是一种生活的意义。而且同等重要的是与上述社区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义,即在参与、付出、团结、协作之后得到的集体生活意义。

(二)把行动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社区工作策略

提出行动研究即“关系、空间和机会”三者(21)的辩证关系的,是台湾行动研究学会创会理事夏林清教授⑦,在其30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坚持批判解放取向的行动研究,将关心社会正义和公平作为改变的目标,并将行动研究理论加以丰富和发展而提出的。她认为通过反映对话,在变动的关系之间(服务者与服务对象、实践者与实践场域的人、教师与学生等等),看清“彼此复杂情景脉络和社会关系”而达到彼此的深刻理解,建立人与人之间有承载力的厚重的关系。当彼此看清的时候,空间才被拉开,改变的机会才被看到或创造出来,进而促成改变。我们也尝试将此应用于该社区工作中。在重建社区关系和重塑生活意义的过程中,细致对待关系,拉开人与问题、情绪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创造出改变的机会。

在行动研究中,外来的社区工作者主要的角色是协同探究者或者称之为协助者,而非主导者。即社区居民永远是社区的主体,在开始阶段我们可能发挥着教育者、组织者、资源联络者作用,甚至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是主导者,但最重要的,我们要切记地区发展模式所强调的社区意识培养,或者行动研究方法强调协同作用,最终社区意识的整体出现以及由此而来的社区骨干发挥作用等才是社区发展和行动研究的理念和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工作手段:

1.从解决他们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入手,与之建立熟悉感以及他们对我们的认同感,如我们从亲子班介入,抓住群众望子成龙的心态,进入家庭;

2.用普遍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和群众建立熟悉的关系;

3.建立社区学苑,作为建立深入的关系的平台,从中发现骨干和培养骨干;

4.通过组织社区大型公益活动,使得社区骨干有一个参与公益活动的平台,进而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利用此种空间,创造人们意识和观念发生转变的机会。

下面,我们具体说明上述工作手段如何体现出夏林清老师提出的“关系、空间和机会”的行动研究策略。

四、以关系建设为基础,通过拉开空间创造社区改变的机会

为了达到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的目标,我们使用行动研究中建立关系、拉开空间,寻找改变的机会的方法,展开了社区工作。

工作的示意图:

(一)建立社区学苑,营造物理空间,连接社会关系

我们借鉴台湾社区大学(23)的经验,在康营社区建立了社区学苑。(24)创建社区学苑,我们不仅提供了居民一个物理空间,同时持续的课程活动让我们为居民之间关系厚度建立以及我们和居民之间关系的建立都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在社会学里,将公共空间分为三种,第一是物理空间,第二重是精神空间,第三重是社会历史空间。(25)笔者认为,在夏林清教授推动的行动研究中,空间概念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空间,以及人将自己复杂的褶皱、一团乱麻似的经验情绪拉开、梳理清楚而展开的那个空间。

社区学苑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双重的空间,即一个活动场地(物理空间),各种课程以及社区各种活动空间(精神空间),让居民在工作场域、家庭、学校之外有一个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在社区里开展社区工作或者建立社区组织也发挥着空间的作用。让人们在面对情感纠结、关系挤压的家庭以及工作场域的紧张、压力的时候,有一个可以让这些张力纾解的空间(当然休闲娱乐场所等等都是一种纾解压力的空间,但这不是笔者要关注的空间)。我们开设的京剧课,各种书法绘画摄影班,手工艺、

健康常识讲座,亲子班和家庭经验工作坊等,尤其是暑期夏令营,聘请香港的社区音乐人和民众戏剧的老师为孩子们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拉开一个空间,在目前注重分数的教育体制下,创造出一个自由唱出自己的心声、发挥自由想象的绘画空间等,用游戏活动等带出协作和团结等这些在独生子女教育中日渐淡化的品质。在这些活动中,居民之间的关系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空间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将孙河的小车会、高跷的历史通过访谈老人——社区收藏这些文化的人,加以整理,用展板的形式变成历史文化的展览,这不仅是创建历史文化的空间,也是生活意义的一种重塑。

第二层空间的创造,是指在关系中,即一个人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拉开的空间。

当我们通过第一层的空间,将社区居民聚集在以社区学苑为平台的课程中,课程的持续性(每周半天)、人员的相对稳定性等,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可以聚在一起相互深入了解的机会,同时在课程中我们加入一些意义建设以及归属感培养的社区公益活动,如为周边的建筑工地募捐衣物、到建筑工地演出、为建筑工人在寒冬送去姜汤等。这些活动需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发挥大家的智慧,有分工和协作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建立大家团结、协作和参与的社区意识以及从服务别人的公益活动中,焕发生命的意义感。(26)在关系深入的过程中,社区群众有个人困扰或者家庭问题,就开始来找工作人员倾诉,或者社区居民在一个课程中逐渐熟悉、关系加深的时候,互相之间的支持和倾诉也开始发生。当社区居民开始给我们诉说他们的困难和心里话的时候,改变的机会才被创造出来。

(二)持续的关系建设,寻找改变的机会

上述的活动虽然可以促进大家协作和团结的行为,但离变成持久的社区意识相差甚远,也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调查发现,如果没有共同牵在一起的利益,很难凝聚大家和培养持久的社区意识。在我们各种课程班中,只有亲子班最有可能成为培养社区意识和骨干的平台。

如前社区分析所述,社区没有任何幼儿教育机构,在社区的家长要求下,我们开办了亲子班,从一开始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一个班40个孩子和家长一起上课,外面有80多孩子在排队。亲子班一方面传授育儿的知识,另外,我们通过亲子班所创造的空间,让家长(一个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等)们可以广泛参与社区的活动或者其他课程,如家庭经验工作坊等。通过亲子班培育家长老师,组织家长老师参与管理亲子班的日常事务,培养大家团结协作的意识。进一步,再培养亲子班的家长老师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目前我们已经走到培养妈妈师资逐渐成为社区工作者的这一步。能发展到这一步,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妈妈老师在亲子班找到了她们的价值和意义,和我们的关系从被服务对象变成合作伙伴,有了亲子班的空间和持久的关系建设,改变才有机会发生。因为亲子班建立了比较深入的关系,所以我们工作者才有机会通过家庭经验工作坊进入家庭,夫妻关系、家庭教育等问题开始有了触碰。

改变的发生,不是靠着说教,也不是活动串烧就能发生的,而是需要在细致的关系建立中,拉开关系的空间,创造机会和条件,才能看到改变的机会,改变或许才能发生。无论个人、社群和社区,都是如此。

五、思考和讨论

常规的论文结论总要给出一些证明或证伪的理论,然而作为行动研究的倡导者,我们的论文却沿着行动研究的精要,展现的只是一个过程的阶段性反思。我们不能说行动研究方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更加优越,然而行动研究却是一个扎根基层、推动社会变革的方法。在此,提出两点工作感想,与其他对行动研究推动社区发展的同行们分享。

1.社区意识的建立,生活意义的重塑,绝不是社会组织一家的力量能够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综合的力量。

地区发展模式的理想是好的,但在该村改居的社区来推动此模式是很困难的。对康营社区来说,建立居民之间的熟悉感很容易,然而,由于该社区仍旧保留着各村落的经济利益,也有拆迁后的利益分配不均的深刻矛盾,诸多利益的纠葛,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很难建立。生活意义的重塑更举步维艰。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的不足和缺乏,生活的不方便,居委会群众工作的不细致和粗糙,对于群众遇到的种种生活的难题居委会甚至上一级机关很难解决等。当社区群众每天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却无法有出口的时候,他们只能回到个人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不相信也不愿掺和或者投入社区公共事务。当我们通过社区活动刚刚建立一点点协作、团结感,很快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显得脆弱和无力。

2.使用“关系、空间和机会”的行动研究,需要推动者长久地扎根于社区,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悄然而深刻的改变。

这两点在当下社会难上加难。社会工作者面对高昂的生活费用和微薄薪水带来的现实生活困难;政府要迅速看见成绩,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细致关系建设的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很难在一个地方持续投入;当地政府的认识出现误区,将社会组织当成是竞争关系而不是协作或者合作关系等,都让这种理念很难落地生根。但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对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农改居社区工作是有益的和值得借鉴的。

注释:

①使用村改居,而非农转居,是因为其性质属于“农转非”,即从农民转成城市居住的方式,但身份依旧是农民。

②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③人民网,强国论坛,http://bbsl. people. com. cn/postDetail. do?id=107548561.

④商务部公共信息服务部新农村网:http://nc. mofom. gov.

cn/articlexw/xw/dsxw/201203/18244875_1. html.

⑤2007年建立,2010年正式注册为民非。由杨静老师创办,最早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善各庄村开展农民工社区的服务,2010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村被拆迁,该组织因为其服务得到了朝阳区农委的支持和信任,因此引荐到康营社区。

⑥李易骏:《当代社区工作》,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03页。

⑦陶藩瀛:《行动研究:一种增强权能的助人工作方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33页。

⑧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林素卿:《教师行动研究导论》,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年版;潘世尊:《教育行动研究——理论、实践与反省》,台湾心理出版社2005年版,三位都将行动研究进行了归类。本文的意图不在于介绍行动研究,而是使用台湾夏林清教授推动的行动研究。

⑨Donald A. Sch n,夏林清译:《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⑩夏林清:《一盏够用的灯:辨识发现的路径》,《应用心理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52页。

(11)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捷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杨静:《针对农民上楼新建社区的调查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行在路上——变迁与发展中的社区工作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320页。社区分析的资料基本上来源于该调查报告。

(13)Twelvetrees, Alan(2002). Community Work(3th.), New York: Palgrave.

(14)如果读者详细了解该社区的情况,请参看杨静:《针对农民上楼新建社区的调查以及未来工作计划》,《行在路上——变迁和发展中的社区工作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320页。本章涉及其中的一部分社区调查情况。

(15)李芳英:《赋行动以意义》,《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2期。

(16)甘炳光、梁祖彬等:《社区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苏景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巨流图书公司2009年版,第33-34页。

(18)徐震:《论社区意识与社区发展》,《社会建设》1995年第90期,第4-12页。

(19)黄富顺:《加强社区意识,建立祥和社会的途径》,《社会发展季刊》1995年第1期,第23-33页。

(20)李易俊:《社区意识》,载《当代社区工作》,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74页。

(21)2011年,应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朱健刚老师邀请,夏林清教授在四川灾后经验整理工作坊中,提出了此概念。本文作者当时也应朱健刚和夏林清老师的邀请参与其中,将此概念加以整理,并得到夏林清教授对此理解的确认。这样明确的概念目前没有在夏林清教授的文章中出现。

(22)台湾夏林清老师是将其导师、美国行动研究大师Donald Sch n所著的《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以及Chris Argyris的《行动科学》(Action Science)(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华语世界,对行动研究的学习和研究有重要推动贡献的人。其在台湾所推动的行动研究,在继承了导师Sch n和Argyris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转承勒温(K. Lewin)和杜威(J. Dewey)并呼应批判理论学派哈贝马斯(J. Habermas)的理脉,应对台湾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发展、丰富了实践取向和批判解放的取向的行动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实践路径。

(23)台湾的高等教育普及面虽然还算广,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人没有机会上大学。更何况还有因为家境贫寒或者其他原因当年没有继续深造,如今已经人到中年的职场男女。而社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知识,或者知识不及时更新,很难讲不会被淘汰。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他(她)也还是需要一个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个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号之下,社区大学应运而生。自1998年台湾的第一所社区大学——台北市文山区社区大学创办以来,短短几年间,已经发展到近50所,几乎是每个月都会产生一所大学,在读生超过了6万人。我们借鉴台湾社区大学的办学经验,聘请了台北芦荻社区大学的常务秘书来近邻康营社区工作两年,传授办社区大学的经验。

(24)我们称之为社区学苑而不是社区大学,主要是对农改居的社区来说,大学二字对他们望而生畏。“学苑”则更符合这个社区的特点,里面不仅学习知识更是一个文娱的平台。

(25)《新民周刊》2012年35期。

(26)参见杨静:《社工义工联动,整合资源》,《行在路上——变迁与发展中的社区工作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287页。在这里,总结了社区群众参与针对建筑工人关爱日活动后的感受,认为焕发了生命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审美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 演讲者小传:朱志荣 196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等 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于务实。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的价值趋向和多元兴趣,是一个好的现象,另外一方面过于务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漠视美学也是偏颇的。到了新世纪,我们对于美学的研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学理研究,而且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感性的现象。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科学。但是,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指导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欣赏。 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虽

生活美学论文

理想,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理想构建的蓝图去丰富生活,给平淡的日常生活赋予美的意义。 关键词: 衣着搭配饮食文化居家生活言谈举止 正文: 这学期,我选修了“生活美学”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悉心的讲授下收获颇丰:我学到了许多平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常识,也渐渐注意到了许多平时经常忽略的小细节,相信这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具体讲讲,毕业后的我将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审美理想的日常生活。 1.首先是衣着搭配方面,我觉得服饰的搭配对于打造一个人的形象具有很大的作用。合适的穿着可以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塑造力。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搭配,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人以踏实稳重的形象,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给人以亲切又不失端庄的好感,这些都能为你的日常生活添色加彩,营造美的氛围。 就我个人的身材而言,不高、偏瘦。虽然身高较为娇小,但我相信,适当的穿衣打扮可以巧妙的掩饰我的身材缺陷,借助服装转移大

家的注意力,再通过培养自身的大方举止,照样能突出我应有的个性气质和风度。我想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剪个蓬松的发型会使我看上去高一些; (2)不要穿横宽条的,或者使我看上去一截两段的衣服。应该选择竖窄条、色彩反差不很大的; (3)袜子、皮鞋和裤脚边的颜色最好要一样,以起到拉长身高的作用。 而我的优点是身材偏瘦,腰较细,所以我会选择收腰修身的衣服,以突出我的身材优势。 具体来讲,如果毕业后的我成功成为一名办公室白领,上班的时候我会穿合身的A形西装套裙,里面搭一件简单款的白色衬衫。脚上穿一双简约型的黑色高跟鞋,这样会使我看起来不失端庄,同时给人以专业能干的感觉,使整个人的气质得以体现。而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欢简单休闲风的类型。一件简单款式的白色T恤搭上修身显瘦的蓝色牛仔裤,再穿上纯色的帆布鞋,无论是在逛街还是出游,我都会游刃有余,怡然自得。如果是去参加正式一些的聚会或是party,我则 会选择一件合身的亮色小礼裙,配上白色的小披肩,踩上优雅端庄的高跟鞋,戴上点缀的耳环项链,落落大方,不失高雅。 2.再来谈谈日常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的一日三餐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养成一个良好的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浅谈美与生活 为之哀叹和愤怒。那么,试问,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真的那么少么?我们再不需要美的追求了么?关于美的研究,都是些空中楼阁,与实际的生活毫无关联了吗? 时间追溯到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的意思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以羊大为美。且不论这个定义对美的本质的挖掘有多深,它至少证明了美的概念是源于生活的。然而这不等于美的意思就仅仅停留在功利性和功用性上,它应该包含有更高级更广泛的意思。另外,美在平常的概念中,有好处和优点的意思,有的人认为,它意味着不平常的好处和优点,但是是什么样的好处和优点却是概念模糊的。不过美的作用总应该是,对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方面的认识,它应该是化解矛盾问题的原因,是引导和驱使人类走上正路的本来力量。 在现代美学上,所谓“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只有在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一种特有的情感时,才作出“美”的原则。它肯定的是主体某种特殊的内心感受。但是美并非是单纯的抽象的理念,而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现象。审美就是观察美在客观现实世界的丰富表现。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来自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构成自然美的。是那些使我们想起人的生活的东西。”很多自然物,被我们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喻指,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愉悦。伴着清晨的阳光的一缕微风,洒遍满山的相思红叶,淌落叶片间的几滴晶莹的露珠,夕阳西下袅袅的炊烟,翱翔的鹰隼划破剌眼的雪光,宁静中等待背驰的骏马,树枝上啁啾的小鸟,澎湃而蔚蓝的海洋,澄明而温柔的天野,金黄而璀璨的麦浪,以及繁花胜雪的季节。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倚窗听过穿林打叶声?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在雨疏风骤时,留得残荷听雨声? 其次,来自于那些深深打动过我们的艺术品。一支舞、一幅画、一首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座雕塑。“千手观音”艺术做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这些姑娘舞动的姿态展现了是中华古国深厚的情感,浓重的文化,纯美的艺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小孩青春期越来越前。初中阶段恋爱比比皆是。看着一些孩子手牵手,互相看,作为老师我还是诱导和开班会讨论和同学们畅谈,而不是一味的尘封。 心里学家说,只有渴望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对其态度观念、为人处世甚至一个举手投足间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好奇心,才有可能产生一种心灵亲密接触的感觉。在班会上我问一个同学:初中生为什么要谈恋爱,他们说这挺好玩。又问他们以后怎么办,他们说以后不可能在一起,分手就分手呗。我对一个正在谈的女孩说:“你能不能试着与他分手,看看自己的感受。”几天后女孩找我说:“分手让她很难受,觉得做人没有意思。” 他们这只是刚刚开始接触感情,很短的时间便让她觉得分手很难,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的深入,分手给他们造成的伤害不是要更严重吗。 我说:据调查,初中生谈恋爱成功的机会很小,既使少数几对成功了也要经历巨大的磨难与伤痛。大家想一想,这些生活中真实的现象,跟你所想象的恋爱完全一样吗?同学们,我想,品尝感情并不是现在的你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你们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却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伤害,而当将来一旦意识到时又已为时太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你们整个人生观。所以,老师有这个义务在你们受到伤害前提醒你们注意,你们要懂得去保护自己。 我说:异性间的接近是以相互欣赏、相互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方注意自己、喜欢自已,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同学们,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当然,应该让他最恰当的时间,最适宜的环境开放,它才会最鲜艳、最美丽的。 一场班会很热烈,对一些纯蠢蠢欲动的同学有了一些启示和借鉴。

浅析色彩原理及生活中色彩美学应用

浅析色彩原理及色彩美学应用 一、色彩的形成原理与性质以及色彩心里 1.1色彩的形成原理与性质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天都感受着色彩带给我们的动力。那么色彩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白天的色彩要比晚上鲜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与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通常将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因为只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才能呈现出色彩。因此我们所说的物体色也就是物体对光的吸收、反射、透射后的颜色。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当光源、反射光、射光未能显示出某种色彩倾向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无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倾向。将同样的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空间里,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色彩倾向。这种物体由于在光的照射下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由此可见,色彩的形成是由光源色、物体色、环境色三部分组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种颜色因为受光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性,这是由于色彩的三个特性决定的。即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色彩间彼此区分的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色彩的混合可以产生新色相。物体的色相是决定画面色调和情感的主要因素。 明度是指色彩的阴暗、深浅程度。在绘画中也称素描关系。一般来讲明度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后,由于物体的强弱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指颜色本来的明度。明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表现力。单色或无彩色画面主要是通过明度变化来表现的。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黑色、白色、灰色表现出的色彩明度最为纯粹。 纯度是指色彩鲜艳或灰浊的程度。色彩的明度改变会影响其纯度的变化,但是色彩纯度变化时该色彩的明度却不一定随纯度的变化而变化。 把色彩的色相和明度二者合并起来的状态就是色调。色调传达给人的总体感受并不是单一的,大致有四种分类。如,从色相方面来看,有红色调,绿色调等,从色彩的冷暖方面来看,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从色彩的明度来看有高明度色调和低明度色调,从色彩纯度来看有纯色调和灰色调。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所谓“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都显示出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色彩,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总是生活在色彩之中。色彩作为用色彩色彩来说话或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人们会按照自己思维方式和尺度来加以描绘,在房间里面设计中,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不同,即使对同一种色彩,在联想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在色彩中的运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2色彩心里 色彩离不开人的心理因素。色彩通过人的眼睛到大脑,使人对产生对色彩的联想、感觉及其象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同一种色彩来说其感受也不同。 1.色彩联想 具体联想:由看到的色彩想到具体的事物。如看到红色,我们马上会想到血

浅谈对美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美学的几点认识 刘彦成张迪妮张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摘要:美学主要体现的就是审美关系的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美学的涵义。 关键词:审美关系;境界;美学 美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基础上,已成为重要而复杂的学科。作为学科,就应该有它的学科定位,也就是对应它作为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分野、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做出界定。美学说到底就是要研究审美关系的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对美学原理的学习和研读,我个人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审美关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美学这门学科中应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思考的一个起点。对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而言,是它们现实、深层的存在。它决定了主体与对象彼此从属的相互依存性、相互肯定性。所以说,审美关系是美学最基本的问题。清代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我想此话大概是这一关系某一方面的恰当写照吧。 审美关系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审美关系意味着在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有一种深层的,对于表层的主体意识来说是一种自我超越性质的和谐与沟通。康德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曾提出“共通感”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最直接的意义指不同主体对相同对象有做出相同审美判断的可能性,继而发展到主体与对象可以发生审美与被审美关系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有有了主体与对象的深层“共通”,才可能有现象中关系的实现。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何以可能?需要我们确认有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关系,使它作为一

个理论的基础。 研究美学原理,最重要是要知道怎样去审美。审美是有审美需求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审美需求,促使人,哪怕是在原始时代,去追求美、创造艺术。审美需求是与求知欲、功利欲相并列的。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拥有了金钱,那么这种生活还是不完善的。生存本质的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等样式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马克思曾指出,审美活动往往发生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这个观点并不否认审美需求的深沉性。在物质极端贫乏的时候,生存的主题是肉体的维持,这时,物质实践的要求遮盖了审美的需求;另外,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为审美需求的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细致、成熟的手段,所以,在这两个意义上说,物质生产实践常常是审美活动的基础。但是,马克思还指出,仅仅是为了肉体生存的物质实践是“异化”存在,作为真正的,非异化的生存是完整的,这种完整性自然包括了使主体与对象合一的审美;而且,马克思恰恰还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人能按各种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把自身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也就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这种说法充分证明审美与人的本性,人的真正生存的深沉关系。 其次,把美学原理引用到生活中,我个人的感悟最深的是:美学之为美学,最主要的就在于它思考与探索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凡是关于一种和谐、健康、自由、充实的生存状态的思想,实质上都是一种美学或至少是美学的重要资源。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相同的宇宙,置身于大致相同的生活之流中,但是,生活对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①一个人究竟达到什么境界,并不是从外部看它究竟做些什么事,而是着眼于其内部的精神态度。比如,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并非一定是目不识丁的愚民莽夫,处在天地境界的人,也

浅析美学与人生

浅析美学与人生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人们常用“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理性主义”等概念表述、阐发某种观念和思想。但问题在于,人们所使用的是否为同一个“理性”概念?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学术语汇中,“理性”既是使用最频的一个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最富有歧异性、多义性的范畴。显然,如果不对理性的内涵范式加以仔细甄别、辨析和厘定,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阐释上的错误,从而影响文艺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理性”这一文艺美学关键词的学理内涵加以初步辨析,以使该概念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明晰化和学术化,便成了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的存在无非是在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的:一个是自然性的维度,再一个是精神性的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所存在的张力与平衡构成了人类的存在的丰富性。而精神性更能体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真正价值和独特意义。美学从起源上应属哲学,它内涵艺术美学、科学美学、设计美学和哲学美学,它与人生有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联系。 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上,文学艺术、美与人生之间永远抹不掉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早在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就以对生存的理解取向而昭示于世人。而据文献记载,从周易开始就表达了富于美学意蕴的人“生”的观念,此后,重“生”、乐“生”的观念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是人生学。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而艺术的生活即本色的生活。那就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又因为他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超越名利,不做作,不虚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猪肉价格问题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和副食品市场稳定,进而维护整个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把猪肉和粮食一样看待,即作为略物资,由国家建立补贴、储备制度,非常必要。 从五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从6元/市斤起步,7元、8元、9元、10元、12元、14元,一路飙升到15元/市斤,并一直维持在15元/市斤的高价。随着猪价格的上涨,城镇居民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因为每年有5—9月,都是生猪出栏的淡季,肉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想买就买,想吃肉就吃,并没有因肉价上涨而受影响,同时,牛肉、家禽、禽蛋价格基本没涨,且与肉价息息相关的粮价也岿然不动,大家认为涨价只是暂时的。进入7月初,肉价突破了10块,涨幅也从1块提高到2块,牛肉、家禽、鲜蛋、鲜鱼也不甘人后,纷纷上涨,远远超出了城镇居民心理预期,心开始悬了起来,不过,大家还是寄希望于回落,因为粮价上涨并不多,只要粮价不大涨,肉价回落就指日可待。可市场还是跟大家过不去,7月中下旬,猪肉价格上涨到15元/市斤后,一直坚挺没有半点回头的迹象。每年的7、8月,是鸡、鸭出笼的旺季,价格都有小幅下调,可今年不仅没降,反而涨了不少,菜油、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也紧步后尘,一天一个价。虽然,肉价和副食品价格上涨是建立在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上调、城乡劳务市场工价上涨基础上的,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只有一种感觉——涨得太快了,都抱怨物价涨得比工价快。价格上涨已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本文以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肉价上涨给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带来的影响进行粗浅的定量分析。 一、肉禽水产品价格上涨,居民购买欲下降,消费量减少 8月份城镇居民肉禽蛋水产品消费与价格对比表 肉类项目 8月消费量(公斤)价格 2007年 2006年增减 2007年 2006年增减 猪肉 0.75 1.82 -1.07 24.75 12.37 12.38 牛肉 0.14 0.12 0.02 22.35 17.56 5.21 羊肉 鸡 0.6 0.74 -0.14 16.72 11.26 5.46 鸭 0.69 0.5 0.19 14.34 11.28 3.06 鲜蛋 0.52 0.53 -0.01 9.29 6.42 2.87 鲜鱼 0.69 0.6 +0.19 11.26 9.77 1.49 合计 3.39 4.31 0.92 因肉价居高不下,城镇居民想吃肉,但舍不得买肉,从城镇住户调查常年记帐户的情况来看,从7月20日到8月20日一个月内,没有买过一次肉的居民户占1成,买过肉,但在一市斤及以下的户也占了一成,买肉的次数减少,每次购买量也大幅度下降,每次购买都在半斤左右,在一市斤以下的占九成。过去只有买葱、买蒜论两买,今年,买肉也以两为单位,很多居民戏称买肉是买味精。 吃肉的少,卖肉的也少。笔者所在县城精瘦肉价格上涨到15元/市斤,纯肥肉也涨到每10元/市斤,屠户到农户家收购猪肉价格出上年同月的5元/市斤上涨到10元/市斤,从价差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屠户利润空间更大,似乎更有利可图,但事实却恰好相反,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超过了居民承受观念,买的人少了,卖的人自然减少。县城朝阳市场和中心农贸市场屠桌空出了一半左右。 肉禽蛋水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居民购买消费量普遍减少。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8月份,城镇居民猪肉购买价格上涨了一倍,人均猪肉购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应该转向禽、蛋、水产品,但由于牛肉、家禽、鲜蛋、活鱼价格普遍上涨,除鸭、鲜鱼

生活中的美学

一、生活与美学的关系 古代汉语中将“美”诠释为“从羊,从大”,现代将“美”诠释为时尚、漂亮。而美学是人们关于审美现象的一种人文科学,是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具有无限的魅力,追求美,向往审美境界是人的天性。审美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在人生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审美对于健全人格的完善,美好心灵的塑造以及人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美能益智,美能辅善,美能陶情。审美享受是高尚的、纯洁的享受,审美能够超越个人的孤苦、失意以及各种利害关系,获得自由。美对人的意义从最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真正活得快乐、幸福。美学能使人以审美的、超脱的态度去面对和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烦恼,使一些乏味的琐事也变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美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可以通过精神上的调节和抚慰来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放松人的紧张的心情。 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二者之间经历了融合、分化、再融合的过程。在古代,审美与生活曾经是融为一体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离出来,人们的审美意识还融合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例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西方也大致如此,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随着纸张以及印刷技术的发明,人们可以将美好的东西(例如音乐、美术、诗词等等)用纸张记录下来,可以事后慢慢地进行审视与欣赏,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上较大范围地域及人群中进行散播与流传,就这样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 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超越凡俗产物,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高雅人士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日常生活不同的高雅之物。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而当时有能力与资格进行审美活动的是统治阶级或一些文人骚客,所以美学逐渐被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就这样,美学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大约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人类进入了电子数码文化时代,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艺术作品”也可以作为审美对象了。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所谓的社会精英才能做或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行为艺术、广告艺术、超级女声,各类达人秀、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 美学与生活关系的这种变化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美学自身发展需求之动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恩格斯曾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人们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正朝小康生活迈进,当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人们自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美化自己及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或发掘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更强调公平、自主发展、自我实现。同时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

关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7月到8月 调查地点:湖北省黄冈市城区与乡村 调查对象: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问,随机采访 调查人:空军航空大学一旅七队五班宋新亚 我于2010年7月到8月,对湖北省黄冈市的部分居民对于十年来生活水平的改变进行了调查,对城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变有了初步了的解。发现近十年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这样的改变不仅是人们的人生关和价值观的改变所致,也和党对人民的好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调查准备:首先我在网上查找了近十年来对于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政策,如计划生育,教育改革,土地改革等,然后从小孩的生育教育,粮食的生产丰收,房价的上涨趋势,消费理念与理财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拟写了一份调查报告,用于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暑期不同居民的作息时间选择适时的时间进行调查。 问卷题目如下(注:城市农村居民根据需要选答调查问题) 1您家中有几个小孩? 2现有几个小孩在接受高等教育? 3您家中近十年来的年人均收入是多少? 4您家中的收入主要用于那些方面的开支? 5除去开支还有剩余您会用来干什么? 6近十年来粮食的收成如何? 7对于房价持续上涨您有什么想法? 8除工作农活之外时间有什么业余爱好? 调查过程:首先我随机抽取了部分居民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个别的采访了一些农村干部,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人,如单亲家庭,无儿无女的老人等,最后还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其中还包括学生。 调查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在黄州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大多数家庭是一男一女,少数家庭有一个孩子,特别是一个女儿的,政府会对这样的家庭实施一些补贴和优待,总体来说相对于十年前出生率有所降低,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计划生育认识的提高,更体现了政府对计划生育实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现在只要已经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还进一步的接受了高等教育,总体来说九零后基本都在接受教育,这体现了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更体现了政府将教育普及化的工作做得很好。对于城市居民现在的年人均收入大约是在20000左右,对于农村居民现在的年收入大约是在8000左右,相对于十年前提高了一倍多,他们的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生活和对孩子的教育上。如果除去这些必要的开支外,剩余的钱50%会选择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30%会选择进行其他生意的投资,20%有其他方面的打算,从人们收入的提升最能体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持续上涨的房价,一部分人认为是商家的肆意炒作,另一部分人认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于家庭特殊的人如鳏寡孤独者,社会各界人士会对他们的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一些人民干部和学生,这体现了当代人爱心的风靡和素质的提升。对于城市居民他们在工作之余晚上会去遗爱湖跳跳舞唱唱歌,或者去参加一些文艺培训班,对于农村居民农闲时他们会做些其他的工作补贴家用,或则打毛衣十字绣等,相对于十年前人们把大把的时间用于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之我见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之我见当前随着文学中实利化倾向的泛滥,文学中想象的丧失和诗意的情感的缺失与错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于是有了所谓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思考,一些文论大师开始把目光向形而下的层面滑落,也许,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的确可以窥视到一点点美的碎片。我们不禁思考:日常生活是否具备审美因素?我认为是具备的,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认识。 首先,“用审美眼光感受日常生活”。我认为这个解释不够准确,它过多地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而忽视了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消弭的客观事实。当前,我们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不断地被审美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取决于无处不在的艺术精神、审美意识,而不仅仅是人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的结果。 其次,出彩的“人生艺术化和审美化”。这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枢机,也是他长期追求的人生旨趣与艺术旨归。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应该包括审美的人生态度、大我的人生理想、超脱的人格追求以及冶情悦性的美学观念。朱光潜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创造一身的作品,因而芸芸众生都需要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这个解释,大大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层意义,它已经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是更深层次的感悟,是人类终极的指向,是人生

圆满的境界。一个人倘若能够透析到这一层面,能够奋然为人生而搏;泰然处人生而安;欣然品人生而达;超然观人生而悟,才称得上真正达到“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这个解释,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意义本身,因此,我认为它是不够贴切、精准的。 其三,“把日常生活的现成物品命名为艺术品,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看到这个解释,自己瞬间想到了法国画家——杜尚那以《泉》命名的小便池。当他把小便池送去展厅的刹那,小便池原有的实用价值早已消失殆尽。艺术的殿堂,崭新的视角、高雅的品味,诚然,小便池已与普通的生活用品区别开来,它被特异化、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它根本没能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因此,我认为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 其四,“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活的虚拟化”。随着高科技的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奠定了发展的平台。凭借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介载体,大量感官性、视像性、包装性为特征的虚拟化的审美文化现象应运而生。然而,当今日常生活的审美,并非都是“虚拟化”的状态,如时下炒的火热的iphone,人们对于iphone手机外壳的使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保护手机这一单纯的目的,而融入了对各式各样手机外壳的审美欣赏。此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不是当代高科技条件下才特有的。早在社会发展的前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打破了审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界限。无论是精致实用的劳动工具、辉煌秀美的金钗珠簪、色彩斑斓的坛坛罐罐、瑰丽绚

高考名师预测政治试题知识点22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双管齐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最低工资标准 【热点背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自20XX年9月底,在我国31个省级地区中,21个地方政府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1.7%,还有数个地方政府承诺在年底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从20XX年9月1日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 【命题意图】近来物价上涨,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和地方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个税这两个热点,考生必须牢记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主观题精炼】 1.材料一20XX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XX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从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网民提出的意见23万多条,群众来信181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调整上,由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大多对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强烈,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代表们普遍认为,“个税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迈大步”。 (1)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为什么是“民主立法迈大步”。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答案】(1)我国公民具有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个税法修改意见,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推进民主立法,增强立法的科学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个税法修改修正案代表了民意,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个税法修改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以是“民主立法迈大步”。

浅谈生活美学

浅谈生活美学 ——我心目中的大坪商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家居分公司的柜长蔡梅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浅谈生活美学”。 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古今中外,尽管对美的追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将美与生活紧密连结,将美融入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美。 所谓的“美”我把它诠释为时尚、漂优雅、触目愉悦。生活无处不缺少美。不论是色彩绚丽的自然美,还是婀娜多姿的身段美,亦或是潇洒自如的风度美,都是美。美是不拘于形式的,在商场中,环境是美,商品是美,信赖是美,服务也是美。生活美学源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发现,于某一道陈列墙前,只需停顿5秒,稍驻足便可感受到它内敛的美学意蕴。 就在2012年的10月在新世纪百货工作的第10个年头的我来到了大坪商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坪商都是首家入驻龙湖时代天街SHOPPING MALL的,是一家能充分让顾客感受到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的商场。宽敞明亮的空间,优雅的环境,热情的员工,贴心的服务这所有的“美”都在吸引着我。三年时间转眼过去了,在这个网络充斥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是更新,在2015年6月我们家居馆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是否小清新成了当下时尚的主流?而“方所”能打动人心的商业

逻辑是否值得我们去借鉴?在精致的场所和雅趣的陈列氛围中,融汇人文艺术的阅读、时尚、咖啡构成了高格调而又内容丰满的生活美学系统。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一个优雅自在的文艺天堂”。徜徉其中,或欣赏,或求取,本质上都是一种“占有”。 在中国最具消费力的群体是30多年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培育壮大的中产阶级,她们也是最挑剔的群体。由于“产能过剩”,“看脸”也就成为了必须。因而,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琳琅满目但卖相不足的百货商店纷纷倒闭;另一方面,也看到播放着西洋小调的ZARA、I.T、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却越开越多、越开越大。我们走进商场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不再是购物。 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在网络世界里毕竟也有买不到的东西。比如,在小野丽莎的歌声里抱一下抱枕,比如边喝咖啡边和朋友谈论生活,比如亲自参与我们组织的产品使用感受体验,亲密,比如服务的微笑带来的温暖……这些也就称之为“多重感官叠合体验”;从可触及的角度来说,店铺装饰营造场所氛围;商品陈列激发场景想象;我们就是要把美学用在生活,归真、修善、求美的理想生活形态,让消费者抛开生存的压力既能放心购物,又可身临其境的享受着“生活美学”的这门行为艺术。 以上两者共同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生活形态,仿佛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体验理想的人生。如同我们在逛商场时往往出手大方买回的商品摆在家中,把现实生活装扮成理想的彼岸。消费者一旦在美学氛围的包裹下产生了情感共鸣,想要“拥有”的感受亦是再自然不过。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华师大)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层练习 基础题 1.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互补性原则 3.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 D.以大米为主食 4.下列哪个词语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 A.“三转一响”B.“蓝(灰)色的海洋”C.“铁饭碗”D.安居工程

5.王维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王维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的是() ①电视机在城镇家庭的普及率达100②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收听广播 ③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④孩子们经常跟大人去茶馆听说书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7.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上网里聊天、发E-mai1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 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 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鲜词语也层出不穷。以下词语不属于此类的是:() A.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 B.国庆节“旅游黄金周” C.失业、医疗、养老“吉祥三宝(保)” D.“自主择业,竞争上岗” 9.2011年中国春晚流行语“爱我你就抱抱我”,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地三大改造B.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C.“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D.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一国两制 10.我市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都是家长开小汽车接送,在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无形当中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交通时常出现堵塞。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浅论美学与生活

浅论美学与生活 内容摘要:生活无处不审美,审美更是无法脱离生活。美学与生活间的休戚关系需要我们认知到美的魅力以及美对人与社会的积极作用,并在生活中要以敏锐的感官和心灵积极感知美、寻找美,实现对人生的升华、社会的促进。 关键字:美学生活大学生 古代汉语中将“美”诠释为“从羊,从大”,现代将“美”诠释为时尚,漂亮。可见,而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也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古今中外,尽管对美的追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将美与生活紧密连结,将美融入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美。 一、美学的魅力 美具有无限的魅力,追求美,向往审美境界是人的天性。审美是人不可缺少的高级精神活动,在人生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审美对于健全人格的完善、美好心灵的塑造以及人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美能益智,美能辅善,美能陶情,美能促键。审美享受是高尚的、纯洁的享受,审美能够超越个人的孤苦、失意以及各种利害关系,获得自由。

“美对人到底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使人真正活得快乐,幸福。”[1]美学能使人以审美的、超脱的态度去面对和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烦恼,使一些乏味的琐事也变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美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可以通过精神上的调节和抚慰来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放松人的紧张的心情,而不会像其他没有精神内涵和思想意义的快餐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产品一样使人感觉到低俗和无聊。 “康德提出的‘美的自主性’认为美自身的目的就是在于它给人以一种由美(包括优美和崇高)的感知和体验所生的无利害的自由愉快它从消极意义上可以抵制物的诱惑,从积极的意义上可以培养一种“爱”(美感)与“敬”(崇高感)的感情,从而可以起到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拓展人的胸襟、提升人的境界,以美的精神来塑造人格,完成人的本体建构的作用。所以它虽然不像道德教化那样具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但在对于人的精神上的影响却比道德教化更能深入人心,更能为人们所乐于接受,更能融入到人的各个生活领域。” [2] 美往往使人废寝忘食、流连忘返、如痴如醉、拍案叫绝,美对人具有勾魂摄魄的作用,使人深深陶醉、不能自拔。审美需要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任何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后,都还会有强烈而又朴素的审美需要。而人对于审美的需要会使人构成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自主、主动和自由的属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追求美,寻找美。而美又会反作用于人,带给人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我生活中的美学

我生活中的美学 学号:120110201270 11级采矿(三)班 姓名高辉辉 我生活中的美学 我可以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中寻找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慰藉;我也可以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遇中释放“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情;我更可以在“一杯愁绪,几年离索”悲苦中觅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豪情。 世界唯美无处不在,生活唯美不离,我唯美而可独享。美学是我生活中的美味佳肴,美学是我生活中的跳动的音符,美学更在精神上给予我无限的给养。 美学充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绝对离不开客观的世界,也就是说美学存在物质性。这个世界全部都是物质的,依存在物质的基础上而存在,所以美学的物质性毋庸置疑。 比如在禅学之中的禅诗,所有的禅诗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一切物质,唯有禅诗参透了禅理、禅趣、禅境、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在我们熟悉的伟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诗人在此时此刻看到的物象有床、月光、明月,而这些物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现有物质。李白的禅境在这几种物质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在此时表现出的是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的如清水芙蓉,不带修饰的一副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静夜思》所展现的美是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般

的明月何以不思故乡,不念亲人呢,而这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致千百年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美学不但存在于物质世界,更是凌驾于主观的精神世界。美学所表现的就是哲学中的本质美,真因为这种美的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多姿多彩,而恰恰也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在诗经的开篇就是《关雎》,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这也是美学中的意境美~还有出自诗经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在此时却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人生生生死死分分合合,骤然千山万水阻隔,也绝不能分开你我~牵手走人生,白首不相离~这恰是一种哲理中的美~在席慕容的《青春》中说的是青春在的时候人往往不够成熟,不知道珍惜把握,匆匆而逝,当在青春不再时,再去回想,有些忙乱、青涩、遗憾、恋恋不舍,然而这一切晚矣~这在其中表现在“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 我的生活中的美学充满诗意,诗不仅仅流露真情,而且语言甚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