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法国的敦煌学研究

文献学

文献:文献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为主要记录手段的一切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先秦)“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特指博学多闻、熟悉礼仪掌故的人。(汉唐以后)“文”是叙事的依据,“献”则是论事的依据。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对“献”的解释已经与本义发生变化,“献”的含义已日益向“文”转化。自此以后,人们对“文献”的概念,逐渐变为专指文字记载的东西。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们对文献的定义是(见句首)。与传统的“文献”含义相比较,现代“文献”含义不仅包罗了传统意义上有文字记载的一切图书资料,掌握某一方面知识技艺的专门人才,还囊括了现代所有的知识记录和信息载体。 作用: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 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载体形式、内容类别、典藏传播、整理利用以及历史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其特征和规律的学问。其任务在于为各种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尤其要为历史学的研究建立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古代多属于校雠学的范畴) 文献学的成就:1.廓清后世对经书的误解和歪曲 2.钩稽考证汉人经说 3.撰著新疏新解4.汇释群经(《皇清经解》、《皇清经解续编》) 甲骨文献:又称“卜辞文献”,是殷人占卜的记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王懿荣是甲骨文献价值的第一位鉴定人。刘鹗《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专书。 金石文献:分别是指以金属和石质材料为载体的文字记录。金文文献: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始于夏商,盛于周代。石刻文献起源大体与金文文献同步。石经是儒家经典的大型石刻文献。始于汉魏,绵延到清代,内容由“七经”发展到“十三经”。墓志碑刻是古代石刻文献的主体,现存最早的碑刻文献著录是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 金石学:对各种青铜器和石刻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学问。 经部文献:包括儒家经典“十三经”、历代学者对儒家经典的各种注释阐发之书以及为解经需要而衍生的各种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典籍。 十三经:儒家十三中经典的合称。十三经的概念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其发展演变过程是:汉代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熹平石经”);唐代增加《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四种,名“九经”;唐文宗开成间刻石于国子学,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开成石经”);到宋代,复增《孟子》,合称“十三经”。“十三经”是经部文献的核心,是集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大成的总集。 十三经注疏:汉代及魏晋时代学者对十三经所作的注和唐宋时代学者所作的疏,合称“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形成过程是:“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敦煌四部籍与中古后期社会的文化情境

敦煌文献中包含大量中古时代(魏晋至五代)的典籍写本残卷。依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统计,经部的儒典大约有二三十种261卷[1];史部大约有六七十种[2];子部大约有七八十种;集部大约有三四十种。四部合计大约有二百种左右。敦煌文献的主体佛教典籍,不下千种(近三百种见于大藏经著录),道教典籍大约数百种(道藏著录、未著录各半),属于子部。此外,在古藏文等文种的敦煌文献中,也有典籍文献。 敦煌典籍写本尽管基本上是些残卷,但它们却可能是印刷术出现以前,我国手写本(含少量刻印本)典籍的最大一批遗存,无论在文献学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史以至中古史意义上,都堪称国之瑰宝。从这批典籍写本产生的时代看,有六朝本,有北朝本,有隋唐本,有五代宋初本,时间跨度长达五六百年;从文本的性质看,有白文本,有注疏本,有音隐本,有略出(辑要)本等;从写本的功用看,有读本,有生活实用本(如药书、历书等),也有的像是著述者的工作用本。不少写本后面有著作者或抄写者、持有者留下的题记。用现代学术眼光看,典籍写本包含的诸如此类情况,都是重要的学术信息。可以说一卷卷敦煌典籍写本,犹如浓缩的历史化石。它的字里行间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多样情境,蕴含着前所未知的文化变迁过程。九十多年来,前辈学者筚路褴缕辛勤探讨这批典籍,揭示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地增进人们对敦煌典籍及相关情境的认识。我们这部书稿,是想在前贤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整合性的归纳与梳理;并对典籍宝藏蕴含的各类学术信息(特别是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情境),试做一些新的探索和表述。 这批典籍卷子经历了唐朝五代宋初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属于我国中古时代的后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又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启动的时代。这次社会变动发轫于隋朝末年。在当时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中,士族大土地占有制受到冲击,延续了三百多年的门阀制度走向衰落。中古农奴制的主要形式覆客制趋于废弛,依附大族田庄属于贱口身份的众多农奴,摆脱了贱口依附关系,许多人转化为均田民(良口身份)[3]。到开元天宝之际,“恣人相吞,无复畔限”[4],均田制亦告瓦解,地主大土地占有制急剧发展,贫富分化再度加剧。“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5]发生在社会底层(广大农村)的结构性变动波及到政治领域,撼动着传统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多个层面,在唐宋之际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地促动着这些层面的变革。作为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中古四部典籍的形式和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并不随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动荡而变化;但是在社会渐进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典籍文本的著述、注疏、节辑、读用、保存和流传,毕竟都同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相关联,有关的人事、风尚和趣向,或多或少地在典籍文本上留下各式痕记。这类“痕记”是历史的“雪泥鸿爪”式记忆。对它加以解读分析,就会从这些“痕记”中或隐或显、或直接或曲折地呈示出同变革时代的启动相关的某些史相脉络;有的还会带有中古向近古转进时代的特征。 导论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或勾勒这些史相脉络: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二、社会文化变迁在敦煌典籍中的“痕记”。 三、敦煌典籍所见敦煌地区的学术与文化。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敦煌四部籍的文本显示,中华传统典籍文化经过长期流传筛洗,至隋唐之际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流与核心部分。它大致包括以诸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诸子及某些文学总集为代表的典籍文本。到唐五代时期,这些典籍基本上仍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而存在,并稳定地传承着。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是唐代以前撰写的各类典籍注本的先唐抄本、唐初抄本,一直在敦煌行用着,一直

敦煌学参考书目

敦煌学参考书目 1、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张锡厚《敦煌文学源流》,作家出版社,2000年。 3、伏俊琏《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 4、郝春文《二十世纪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6、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8、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三秦出版社,2009年。 9、宁可、郝春文《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 10、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郑炳林、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14、王三庆《敦煌类书》,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5、姜伯勤、荣新江、项楚《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 台北新文丰

出版公司, 1994年。 16、李正宇《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 18、《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五),文物出版社,1982—1987年。 19、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20、贺世哲《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21、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论文索引(1930—1993)》,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7年。 22、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同朋舍,1937年。 23、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吉川弘文馆,1995年。 24、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25、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6、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7、方广锠《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8、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29、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增订版),同朋舍,1982年。 30、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平河出版社,1990年。 31、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

敦煌莫高窟简介

敦煌莫高窟简介 敦煌莫高窟简介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和咽喉要道。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zūn尊] 和尚在敦煌鸣沙山创建了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到武则天时已有千余个窟龛。现尚存历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这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宝库。1900年,在莫高窟内又发现了藏经洞,从这个封闭了900年的洞里找到许多经卷文书,织绣、画像、文物共五万多件,其中有各种古代民族文字的写本。文物图书的年代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十个世纪。这是本世纪初震惊中外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自从藏经洞打开后,研究敦煌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敦煌学”这门学科。 莫高窟主要的艺术创作是泥塑和壁画,二者融为一体,是一大特色。彩塑大体经过三个艺术发展时期,第一是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大多用高浮雕,造型厚重,手法简朴,人物一般直立或端坐,动态较少。第二是隋唐极盛期,每个窟龛都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以3到11躯不等。最高的佛像是北大像,达33米,次则是南大像,高26米。菩萨像渐由早期的男相变为女相,姿态自由,身材匀称,肌肤细腻,装饰华丽,制作极为精细。天王力士比例协调、勇武有力、精神饱满。虽然塑造的总是那几个人物,但体型、面相、神态千差万别。造型敷彩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蓝本,又适当夸张,如佛弟子迦叶的老成持重,阿难[nuó挪]的聪明俊秀,都刻画得极有个性。而且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造型,不像早期塑像那样贴着墙壁。衣纹塑造也不像早期那样仅用阴刻线条表示,而是极其写实,表现出衣褶重叠,有逼真的立体感和质感。细部处理多用彩绘和金箔装饰,色彩对比强烈。同时克服了隋以前人物头部过大、身体僵硬的通病,肌体匀称,动作自如。第三个时期是衰落期,包括五代到元等朝代,气魄已远不如唐代,形象也较单调。

敦煌曲子词(云

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杂曲子 凤归云 闺怨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塞雁南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绿窗独坐。修得君书。征衣裁缝了。远寄边隅。想你为君贪苦战。不惮崎岖。终朝沙碛里。只慿三尺。勇战奸愚。岂知红脸。泪滴如珠。枉把金钗卜。卦卦皆虚。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待公卿回故里。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又 幸因今日。得睹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东邻有女。相料实难过。罗衣掩袂。行步逶迤。逢人问语羞无力。态娇多。锦衣公子见。垂鞭立马。肠断知么。 儿家本是。累代簪缨。父兄皆是。佐国良臣。幼年生于闺阁。洞房深。训习礼仪足。三从四德。针指分明。 娉得良人。为国愿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曾女坚贞。 天仙子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熳。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 又 燕语莺啼惊觉梦。羞见鸾台双舞凤。天仙别后信难通。无人共。花满洞。羞把同心千遍弄。 叵耐不知何处去。正值花开谁是主。满楼明月夜三更。无人语。泪如雨。便是思君肠断处。 竹枝子 罗幌尘生□□□。笙篁无绪理。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 幈帏悄悄垂珠泪。□□□□□。点点滴滴成斑。待伊来即共伊言。须改往来段却颠。 又

高卷珠帘垂玉户。公子王孙女。颜容二八小娘。满头珠翠影争光。百步惟闻兰麝香。 口含红豆相思语。几度遥相许。修书传与萧娘。倘若有意嫁潘郎。休遣潘郎争断肠。 洞仙歌 华烛光辉。深下幈帏。恨征人久镇边夷。酒醒后多风醋。少年夫婿。向绿窗下左偎右倚。拟铺鸳被。把人尤泥。 须索琵琶重理。曲中弹到。想夫怜处。转相爱几多恩义。却再叙衷鸳衾里。愿长与今霄相似。 又 悲雁随阳。解引秋光。寒蛩响夜夜堪伤。泪珠串滴。旋流枕上。无计恨征人。争向金风飘荡。捣衣嘹亮。 懒寄回文先往。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殷勤凭驿使追访。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戍客休施流浪。 破阵子 莲脸柳眉羞晕。青丝罢拢云。暖日和风花带媚。画阁雕梁燕语新。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珠泪。焚香祷尽灵神。应是潇湘红粉恋。不念当初罗帐恩。抛儿虚度春。 又 日暖风轻佳景。流莺似问人。正是越溪花捧艳。独隔千山与万津。单于迷虏尘。 梅雪落停愁地。香檀枉注歌唇。拦径萋萋芳草绿。红脸可知珠泪频。鱼笺岂易呈。 又 风送征轩迢递。参差千里余。目断妆楼相忆苦。鱼雁山川鳞迹疏。和愁封去书。 春色可堪孤枕。心焦梦断更初。早晚三边无事了。香被重眠比目鱼。双眉应自舒。 年少征夫军帖。书名年复年。为觅封侯酬壮志。携剑弯弓沙碛边。抛人如断弦。 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春去春来庭树老。早晚王师归却还。免教心怨天。 浣溪沙 丽质红颜越众希。素胸莲脸柳眉低。一笑千花羞不坼。懒芳菲。 □□□□□□□。□□□□□□□。偏引五陵思恳切。要君知。 髻绾湘云淡淡妆。早春花向脸边芳。玉腕慢从罗袖出。捧杯觞。

敦煌文书

敦煌文书《新集两亲家接客随月时景仪》初探 一、文书信息 该文书编号为p.2042(背),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全文(残)二十五行,行字不等,共574字,整幅书于同一纸上,字迹虽不甚工整,但对于较好释读全文尚无大碍。 该文书题为一卷,实际是写至一半而止,篇末同纸另写有佛经四行,内容与该文书无关。该文书性质为书仪,内容是亲家双方的往来书信用语。 二、释文 1新集两亲家接客随月时景仪一卷并序 2若夫立身之道,以礼为先,敬爱其亲,谦恭是本。故《礼记》云:“礼经三百, 3威仪三千,道德二仪,非礼不威;教训正俗,非礼不备。”若夫长幼婚姻, 4岂无褒誉?临时怆悴,目不知所措。今撰编次汉明,节候寒温,对答 5往来,具陈于后。正月,首春,犹寒。主人先叙云:“三阳初发,同 6庆新年,暄景向林,寒风渐散,蒙赐婚眷,敢慕高门,不胜戴荷。客答云: 7“节气共同,清阳之首,万物含春,暄景尚林,余寒渐散,幸蒙高眷, 8许接清颜,得诣门庭,不胜战悚。”二月,仲春,渐暄。主人先叙云: 9“春仲和景,百草争新,柳色含春,梅花艳变,蒙赐婚眷,喜接清颜,贵 10客来过,不胜戴贺。”客答云:“节气共同,清阳叙中,应节和风,景 11色辉林,花开俪色,持奉高德,喜接清颜,不胜战悚。” 12三月,季春,□寒。主人先叙云:“清阳来景,瑞色含辉,渌柳 13垂條,花开艳□,蒙赐婚眷,贵客来过,不胜贺戴。”客答云:“ 14节气共同,时当春末,柳絮飃飗,蝶蜂游花,光鲜物丽,蒙赐婚 15眷,得诣高门,不胜战悚。”四月,孟夏,渐热。主人先叙云:“朱明首 16夏,渐向炎光,鸟转□林,□绿居树,蒙赐婚眷,贵客来过,不胜戴贺。” 17客答云:“节气共同,时当首夏,渐向炎光,□转清拔,蝶气黄业,忽 18 □颜色,战悚难胜。”五月,仲夏,盛热。主人先叙云:“夏中之节,暑气 19炎毒,蒙赐婚眷,喜接清颜,贵客来过,不胜战悚。”客答云:“节气共同, 20时当炎毒,太阳艳□,蒙赐婚眷,得诣高门,不胜战悚。”六月,末夏,暑热。 21主人先叙:“朱明末景,炎气飃飗,三伏热□,蒙赐婚眷,贵客来过,不胜戴 22贺。”客答云:“时候共同,时当炎□,暑气林交,向逼□□,朱明叙末,得诣 23高门,不胜战悚。”七月,孟秋首,余热。主人先叙:“□□□节, 24风散余炎鹊应天河蝉声□起蒙赐婚眷贵客 25不胜戴贺。”客答云:“时候共同,时当秋首……。”(下阙)

敦煌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1924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其中一些贪官私藏了一些,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最后只剩下八千多件了 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石窟中以莫高窟建窟最早,内容最丰富。其余石窟,均系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还可补莫高窟之不足。敦煌石窟上起十六国,下迄清1000余年间连续不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塑像和绘画。这里的塑像是泥塑,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的石像。这主要是因为三危山石质较粗,不能凿成佛像,所以工匠们才用泥塑。相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应为北凉(5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历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累积完成,因而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时期的塑像,体格高大,额部宽广,鼻梁高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袒露着上身,留下了印度艺术的浓重印记。隋代的塑像,面相丰满,鼻梁相对稍低,耳朵相对加大,脸部线条柔和了,整个身体比例虽然还不尽相称,但已中国化了,体现出一定的民族风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达到了顶峰。这些雕塑完全抛弃了模仿痕迹,面容温和慈祥,神情庄严从容,服饰华美。天王像表现了男子的健美,让人感到威严、正直、勇猛、坚毅;菩萨像身段秀美,面庞圆润,嘴角带着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轻薄,形象酷似现实中的妇女。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举世闻名的佛教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三危山。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边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莫高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遗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洞窟建筑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故事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文献概述(20210217035908)

敦煌文献概述 一、敦煌石窟、莫高窟、藏经洞几个概念 汉河西四郡,(河,特指黄河,一般的叫水)霍去病开的。武威,旧为凉州,张掖旧叫甘州,酒泉旧叫肃州(甘肃名称就这么来的),安西即瓜州,敦煌沙州。瓜沙二州离得不远。安史之乱以后,被西藏吞并,吐蕃。当时把边关的重要军事力量调回内地平息安史之乱,顾不上边关了,就被吐蕃包围了。包围了十年之久,敦煌投降了。所以敦煌里的西藏文物比较多。晚唐,敦煌大族张议潮起义,把吐蕃赶走了。派出使者到长安,说归顺唐中央。行政单位叫归义军。归义军时期很长,敦煌很多的文物如壁画都是这个阶段的。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敦煌石窟:指敦煌地区的多处石窟,如西千佛洞,榆林窟(榆林河峡谷,安西县西南)等。不光指莫高窟。旅游的话到不了榆林窟,不开放。莫高窟也只是开放有限的洞窟。敦煌城南就是一座山,鸣沙山。鸣沙山月牙泉,汉朝就有了。鸣沙山往东有条河,把山冲断,出现了崖壁,朝东。莫高窟就开在这些崖壁上。河对岸就是三危山。(台)苏莹辉《敦煌学概要》莫高窟740 多个石窟,时间最早的是前秦,最晚的是,千年之久。 16 号窟,有耳洞,编为十七号,藏经洞,长宽高各3 米左右。耳洞地面高一点,要上两三级台阶。把经卷都搁里边,包袱皮包上,像是有计划似的。放得满满,把洞口封上,抹平,画上壁画,谁能看出来这还有个洞啊。就这样,静静的,五百余年后被发现。 研究洞窟里的壁画,塑像,经卷形成了敦煌学。 二、藏经洞的发现 光绪二十六年(1900),甲子纪年是“庚子” 。八国联军进北京。8 月,慈禧携光绪逃到西安来了,西狩,来西安打猎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藏经洞发现了,肯定顾不上了。道士,不是和尚,王圆禄发现的。 (敦煌是丝路的交汇。出了敦煌,分两路。南路到龟兹——于阗,翻过雪山——伊拉克叙利亚,过地中海,到欧洲了。北路到吐鲁番——喀什——翻过大雪山即,葱岭(帕米尔高原)。东西文化交汇三岔路口,壁画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一、基本目的 在中国古代史的纷繁事象之中,本课程选择若干专题,着重从政治与文化两个视角,对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如位阶安排、诸子治道、士族阶层、民族统治、官僚选拔、重要帝王、都城地理、中外交流等方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强化历史感,初步理解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关视角,把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发展趋势。 二、内容提要 第01讲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一、周代贵族政治 封建和宗法·世卿和采邑·爵:贵族身份尺度 二、战国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军功爵制·禄秩和官人百吏 三、秦汉以吏治天下 布衣将相和军功阶层·禄秩与以吏治天下·封爵和赐爵 【思考题】 1. 周代封建体制与战国秦汉的集权官僚体制的区别何在?

2.“爵本位”与“官本位”的区别何在? 【推荐阅读】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章“爵禄与吏禄”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章第5节“传统官阶制的五段分期”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章 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第02讲此起彼伏:战国秦汉的法道儒 一、先秦儒法道的治国主张 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 二、秦政与法术 秦国的法治·二世而亡 三、休养生息与黄老无为 休养生息·黄老无为·儒道互绌 四、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从黄老到儒术·霸王道杂之 五、新莽奉天法古 奉天复古思潮·新莽制礼作乐 六、东汉儒法合流 经术与吏化·儒法合流 【思考题】 1. 儒、法、道的历史观、人性论,与其治国之道是什么关系? 2. 战国秦汉间法、道、儒在政治上此起彼伏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新莽改制?

敦煌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这是少有的。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敦煌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众人皆知的莫高窟,还有玉门关和悬泉置。一、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这里泉水淙淙、绿树葱茏。三四层洞窟排列有致,断崖和周边荒远自然,犹如世外仙境。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11个朝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现有洞窟492个,若加上北区,共有735个。莫高窟石窟群还包括:西千佛洞(敦煌城西南35公里处),现有洞窟19个;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共有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30公里处),现有洞窟23个;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之城北20公里处),现存洞窟22个(残窟12个)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反映了中古时期的宗教和社

会情况,是建筑、雕塑、壁画三结合的立体艺术。其中有彩塑2400余身,最大的高达33米,最小的仅有鸡蛋大小。人体形象有佛、菩萨力士、俗人等,立、跪、卧各种形象都有,善、怒、刚、威、悲、憨各种神态齐备。物体形象有龙、蛇、狮、象、禽鸟等。特别是唐代彩塑,已达到“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艺术高度。壁画是在窟顶、四壁、四坡及佛座的彩色画面,它对塑像起补充和烘托作用,对佛窟有装饰美化作用。壁画内就有以宣传佛教教义为宗旨的佛教本生故事、经变图、神话等,还有耕牧图、逐猎图、商旅图、游乐图、战争图等世俗画。古代各族习俗、服饰也在壁画中有丰富图像。洞窟中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是工艺美术的宝贵资料。石窟建筑、建筑实物、壁画中的古代建筑是莫高窟建筑艺术的三个内容。石窟建筑有中心塔式、覆斗顶窟、殿堂式三种形式。建筑实物遗存有:196窟晚唐残窟檐一座、宋初窟檐4座、宋初慈氏木塔一座。还有敦煌民众在清末民初集资修建的96窟外九层楼,形态特殊,已成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都十分珍贵。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发现了大宗古代写本及少量印本文书,被称为敦煌遗书。这批文书约5万件。有题款年代的近千件,最早的题年为前秦甘露元年(359年),最晚的为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敦煌遗书的内容有三部分:1.宗教典籍。90%是佛教典籍,有经、

敦煌文献概述修订稿

敦煌文献概述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敦煌文献概述 一、敦煌石窟、莫高窟、藏经洞几个概念 汉河西四郡,(河,特指黄河,一般的叫水)霍去病开的。武威,旧为凉州,张掖旧叫甘州,酒泉旧叫肃州(甘肃名称就这么来的),安西即瓜州,敦煌沙州。瓜沙二州离得不远。安史之乱以后,被西藏吞并,吐蕃。当时把边关的重要军事力量调回内地平息安史之乱,顾不上边关了,就被吐蕃包围了。包围了十年之久,敦煌投降了。所以敦煌里的西藏文物比较多。晚唐,敦煌大族张议潮起义,把吐蕃赶走了。派出使者到长安,说归顺唐中央。行政单位叫归义军。归义军时期很长,敦煌很多的文物如壁画都是这个阶段的。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敦煌石窟:指敦煌地区的多处石窟,如西千佛洞,榆林窟(榆林河峡谷,安西县西南)等。不光指莫高窟。旅游的话到不了榆林窟,不开放。莫高窟也只是开放有限的洞窟。敦煌城南就是一座山,鸣沙山。鸣沙山月牙泉,汉朝就有了。鸣沙山往东有条河,把山冲断,出现了崖壁,朝东。莫高窟就开在这些崖壁上。河对岸就是三危山。(台)苏莹辉《敦煌学概要》莫高窟740多个石窟,时间最早的是前秦,最晚的是,千年之久。 16号窟,有耳洞,编为十七号,藏经洞,长宽高各3米左右。耳洞地面高一点,要上两三级台阶。把经卷都搁里边,包袱皮包上,像是有计划似的。放得满满,把洞口封上,抹平,画上壁画,谁能看出来这还有个洞啊。就这样,静静的,五百余年后被发现。 研究洞窟里的壁画,塑像,经卷形成了敦煌学。 二、藏经洞的发现 光绪二十六年(1900),甲子纪年是“庚子”。八国联军进北京。8月,慈禧携光绪逃到西安来了,西狩,来西安打猎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藏经洞发现了,肯定顾不上了。道士,不是和尚,王圆禄发现的。 (敦煌是丝路的交汇。出了敦煌,分两路。南路到龟兹——于阗,翻过雪山——伊拉克叙利亚,过地中海,到欧洲了。北路到吐鲁番——喀什——翻过大雪山即,葱岭(帕米尔高原)。东西文化交汇三岔路口,壁画很有异域特色。敦煌萧条是因为西夏的占领。不让你往外运了。宋以后的丝路就断了。元明就更不行了,管都不管了,算外国了,控制不了就把边界把里收,到清朝,才往外开。但也没开到唐朝的范围。现在的疆域规模基本上是清朝奠定的。)王道士,没什么文化,认几个字。修缮洞窟,积功德,把老壁画泥上再画上新的,岂有此理,他不懂老的壁画有多值钱。他还把很多个洞窟打通了。我们现在去看是有云梯的。开通通道破坏了很多壁画。不是他一个人干,还有两个小喇嘛,你看,他们这小团队也是多元的。(此处有笑声)。

敦煌文献库

敦煌文献库 内容简介: 敦煌文献库是专门收录敦煌汉文文献的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策划、总编纂、总监制,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上个世纪初于敦煌莫高窟发现、而后流散世界各地的数达5万件之多的汉文和藏文、梵文、于阗文、回纥文、吐火罗文文献,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奇珍。不仅使大批亡佚已久的古文献重现于世,更在世界范围内有力推进与中世纪中亚和中国相关之歴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文化艺术之研究,并形成国际性显学---敦煌学。 敦煌文献库辑录现藏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英、法、俄、德、日等国之敦煌汉文文献3万余件,分为佛书编(佛教经卷)、遗书编(经史子集四部典籍写本)、文书编(官文书,私文书及寺院文书残卷),各据原件照片或复印件制成高精度的数码影像,并以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成保留原件所有信息的数码全文,采用还原式页面,逼真再现敦煌文献的各种复杂书式,包括眉批、夹注、图表、标记及怪僻字、重迭字、翻转字、涂抹字等。总计全文超过1亿字,影像超过30万页,数据总量约1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实现毫秒检索只字不差,图文对照逐行可勘,整理标注随心所欲,编辑下载按键即得,为研究利用敦煌文献开出新生面。 技术标准: 页面显示:还原式全文页面,逐页对照原版影像 检索路径:分类检索(类、目) 条目检索(题名、时代、作者、篇目) 全文检索(任意字、词、字符串) 高级检索(进阶、逻辑、关联) 研读功能:放缩(影像放大阅读) 全屏(影像全屏阅读) 去灰(影像去除灰度阅读) 翻转(影像旋转180度阅读) 连缀(影像前后页连缀阅读) 设置(全文设定版式和字体) 标注(全文添加标点和批注) 书签(全文添加书签和分类管理) 打印(全文打印) 下载(全文编辑拷贝) 辅助工具:研究提示(查找相关研究成果) 常用字典(查找难字读音及释义) 采用字库:方正楷体S-超大字符集 适用环境:Windows8/7/vista/XP/server2003/2008 出版信息 敦煌文献库分为五集,自2011年至2016年陆续出版,(初集已出)

学术研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学术研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过去二十载,学术失范渐成中国学界的痼疾。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院墙之内的学术制度大面积失效,加上媒体以及公众舆论的介入,学术失范这个词甚至也成了一张纸,根本包不住丑闻的熊熊之火。 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过去二十载,学术失范渐成中国学界的痼疾。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院墙之内的学术制度大面积失效,加上媒体以及公众舆论的介入,学术失范这个词甚至也成了一张纸,根本包不住丑闻的熊熊之火。在此背景之下,荣新江先生的新著《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难免给人来得太迟的感觉。然而,对于那些仍然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不从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做起,又能从何处起步呢?从这个角度看,荣新江的这本著作没有过时。 论说学术训练与规范,荣新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他是中国中古史的行家,尤精隋唐。研究领域涉及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敦煌学等诸多方面。他自己说平日治学,颇为庞杂,不过就我粗略的了解,其实他的历史研究脉络相当清晰。早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荣新江就意识到敦煌学将在自己的研究中居于枢纽位置。历史上的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既是东西贸易的中心及商品中转站,也是中华文化西传的基地与西方文化东来的初染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敦煌保存有大量丰富而宝贵的图文材料,支撑起了一个多世纪的敦煌学研究热潮。一个有识见的学者完全可以从敦煌的“十字路口”出发,在时间与空间上延展自己的研究,荣新江早年的学术道路大抵如此。 荣新江还注意到,敦煌以及敦煌学之所以成立,有一个因素绝对不可轻视,那就是维系敦煌二百年相对和平的地方政权———归义军。这是一个驱逐吐蕃,归附唐朝的汉人政权,在晚唐时期具有地方藩镇的性质,到了五代时期,直至宋初,则成为实际上的独立“外邦”。这个政权既然远离中原偏据西北,周遭回鹘、吐蕃、党项、于阗等族环伺,加上与中央王朝关系复杂暧昧,其命运自然扑朔迷离。荣新江抓住归义军这条线索,就像抓住了一棵树的主根,足可将枝枝蔓蔓的历史连根拔起。他所涉及的西域、交通、魏晋、隋唐、五代等等,都随之而起。 那么荣新江究竟怎么做研究呢?对此我知之甚少。不过早在二十年前,季羡林先生就曾这么评价:“荣新江,最近若干年来,专根据敦煌写卷以及其他史料,治西北民族关系史和归义军史,已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多有创见;英年如此,前途正未可限量。我对他所研究的范围,无多通解,不敢赞一辞。我只知道,他用力极勤,搜罗资料,巨细不遗,想在他手下漏网,难如登天。他取得这样的成绩,决非偶然。”(《归义军史研究》序,1990年)如果读者有兴趣去读荣新江本人的著作,例如《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敦煌学十八讲》、《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等书,以及他主编的《唐研究》等学术刊物,我相信,定会对他孜孜以求的学术态度印象深刻。 然而只有通过《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这样的书,读者才会真正理解,没有扎实的学术训练,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所谓学术态度就会沦为一句口号,一种空谈。在这本书中,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长安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长安 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7年理事会 Dunhuang and Chang’an On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主办单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承办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管理处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 中国西安 Xi’an China 会议议程 7月14日上午开幕式、大会发言 8:30-9:10 开幕式(地点:崇鋈楼闻道堂) 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沙武田教授 致辞: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致辞 2、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教授致辞 3、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副书记王炜林研究员致辞 4、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伊琳娜﹒波波娃女士致辞 9:10-9:30 代表合影(地点:崇鋈楼前) 9:30-12:00 大会发言 (每人20分钟,其中发言15分钟,讨论5分钟) 上半场: 9:30-10:30 主持人、评议人:胡戟郝春文 9:30-9:50 荣新江:条条大路通长安——唐代对丝路文明的吸收 9:50-10:10 李星明:唐代士人吏隐风气与山水画之流行

10:10-10:30 滨田瑞美:唐代敦煌与日本的维摩诘经变 10:30-10:50 茶歇 下半场: 10:50-12:00 主持人、评议人:郑炳林杨秀清 10:50-11:10 李并成:索桥黄河渡口与汉唐长安通西域“第一国道” 11:10-11:30 陈楠:唐梵新路与西域求法高僧 11:30-11:50 杨效俊:武周时期从长安到敦煌的佛舍利崇拜——以莫高窟332窟为中心12:00-14:00 午餐及休息 7月14日下午分组学术讨论 14:30-18:00(每人15分钟,其中发言12分钟、讨论3分钟) 第一组(地点:崇鋈楼闻道堂) 上半场: 14:30-16:00 主题:敦煌与长安关系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高启安滨田瑞美 14:30-14:45 史睿:隋唐法书屏风考——从莫高窟220窟维摩诘经变谈起 14:45-15:00 沙武田:敦煌石窟弥勒经变剃度图所见出家仪式复原研究 15:00-15:15 张全民:隋代关中陶俑的渊源流变——从张綝墓出土文物谈起 15:15-15:30 冯培红:从边陲到京城——敦煌大族的京漂生活 15:30-15:45 岳敏静:唐代长安与敦煌两地竿木杂技形象探析 15:45-16:00 杨冰华:从长安到敦煌:唐代濮州铁弥勒瑞像探析 16:00-16:20 茶歇 下半场: 16:20-18:00 主题:敦煌石窟与图像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于向东赵晓星 16:20-16:35 张宝洲:莫高窟几个典型的编号对照表问题分析 ——莫高窟考察历史文献解读(十) 16:35-16:50 郭磊:敦煌文献中出现的“新罗王子”身份再考 16:50-17:05 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第138窟两铺报恩经变及其成因试析 17:05-17:20 赵蓉:敦煌早期石窟顶部的演变分析 17:20-17:35 魏健鹏:生天与净土——莫高窟第9窟营建思想解读及思考 17:35-17:50 朱己祥:赞皇治平寺唐开元二十八年造像塔及相关问题述论第二组 (地点:崇鋈楼二楼思齐堂) 上半场: 14:30-16:00 主题:敦煌写本文献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许建平刘屹

敦煌医学文献

敦煌医学文献 以甘肃敦煌莫高窟所藏医学卷子本为主的一批出土的隋唐及其以前的医学文献。 以甘肃敦煌莫高窟所藏医学卷子本为主的一批出土的隋唐及其以前的医学文献。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40 000余件手写本和少量的木刻本。国内外学者视这批文献为珍宝,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成果斐然,以致形成了新兴的国际显学——敦煌学。医学文献只占敦煌文献的很小一部分。自敦煌文献发现之后,我国又陆续在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发现了许多古卷子写本,其中也有少量的医学文献。现代学者一般将它们归入敦煌医学文献进行研究。 目前敦煌文献除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卷之外,其余都为当时英、法、俄、日等国探险者所获,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以及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印度等国。据马继兴研究,现存于国内外的敦煌医学卷子约有93种,其内容涉及医经、五脏、诊法、伤寒、医方、本草、针灸、养生等方面。这些医学文献的年代多撰成于六朝及其以前,也有部分系隋唐时期的医学文献。这些文献中有许多长期失传的医药古籍,以及一些流传至今的古籍最早的传写本。它们最能反映早期医学文献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医药发展史,澄清医药文献的部分疑难问题,以及对校勘、补缺和探求宋以后木刻本的源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例如“五脏论”一类的文献在《汉书·艺文志》中就已著录多种,但宋以后已罕见原书。因此,后世对这类以讨论脏腑学说为中心的古代医书原貌知之甚少。敦煌出土的《张仲景五脏论》、《明堂五脏论》、《耆婆五脏论》等,使古代脏腑理论研究有了新的依据。 医方本草是敦煌医学文献的主要部分。出土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卷子残卷,其文字内容更接近原始原貌,可以用来校正宋代以后通行的各种《伤寒论》刊本之疏误和遗漏。敦煌出土的卷子本草类著作有9种之多,其中《本草经集注》残卷保留了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用朱、墨分书的原始形态。唐代政府组织编撰的<新修本草>,以及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的残卷,为现代辑佚复原这些本草名著提供了珍贵材料。此外,20余种医方残卷记载了丰富的病种和所用药方,可以充分反映唐以前医家宝贵的临床经验。 20世纪有关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不断深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少数敦煌出土的医药专著。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研究者们在原始资料的复制方面致力尤多。随着世界敦煌学的发展和复制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对敦煌出土文献陆续影印出版,从而促进了敦煌文献的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有关敦煌医学文献的系统研究蓬勃开展,出版了《敦煌古医籍考释》等多种学术专著。目前,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作为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纵深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