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全人格之高考专题

健全人格之高考专题

健全人格之高考专题
健全人格之高考专题

健全人格

黄助昌

概念阐释与命题趋势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等,尤其要求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从总体上说,没有任何人拥有绝对健全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欠缺的人格,就算自己认知这一点,想改变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把握自己做事的尺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健全人格”一直是国际广泛探讨的尖端课题,也是中国教育一直致力探索的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巨大发展,今天面临着社会转型和面向世界,中国社会人格也面临着一个“世界接轨”问题。如何既保持我们民族良好的人格精华,又要坚决摒弃历史遗留下来的非健全人格的沉重包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误区,不少家长甚至一些学校把学生技艺、能力的培养当作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本末倒置。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它们是为人所用的,且如何发挥、用于何处,与人的个性品质直接相关。因此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加强素质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近几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青少年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案,几乎都能从当事人身上看到病态人格的特征。2016年9月13日,受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与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专家历时3年集中攻关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外发布了。其中将“健全人格”内涵的重点定义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这应该视为高考作文命题方向的一个重要的可能。

原创命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张超凡身上的标签很多:全国演讲大赛冠军、学霸女神、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

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代表……撒贝宁在《开讲啦》中称她为“东方维纳斯”,中国残联副

主席盛赞她“超凡的气质,超凡的智慧,超凡的传奇”。

张超凡天生没有左手,却凭着不懈努力超过了许多健全的人。正是这相对的缺陷,愈加

激励她有不断超越自身的意志和想法。她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内外兼修,多才多艺,收获了无数喝彩。

根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面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题思路

这则材料首先列出了张超凡身上的“光环”,再点出了她身体上天生的缺陷,然后道出她之所以成功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有健全的人格。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不能游离于材料的中心内容。这个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内外兼修。”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

根据这则材料的启发,当然也可以写出“人残志坚”的主题,但如果只写成了颂歌,那么就没有理性思辨色彩。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理性思辨”。这则材料其实蕴含着一个辩证关系:残缺的身体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而现实中,有些人拥有健全的身体却有残缺的人格。从总体上说,没有任何人会有一个绝对健全的人格,每个人的人格都或多或少有欠缺,但如果自己能认知到这一点,并努力积极向着理想而奋斗,那么这本身就是“健全人格”的体现。

学生例文

残蝶也有飞翔梦

张珍妮

处于青春期的我正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每门课程都需要不断去探索、去挖掘、去攀登。可路上总少不了风风雨雨,满地荆棘,成长路上的石子,似乎总与我较劲,几度让我摔得血肉模糊,每当这时,我便茫然地望着天空,想着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然而那天,晨光熹微,雨还未停,我于路上邂逅了我的“老师”。

“滴嗒”一声,豆大的雨滴丝毫不留情地打在一片枯叶上,使得本就神情恹恹的枯叶愈发失了颜色。此时,撑着淡蓝雨伞准备去上学的我正好经过,就那样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便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步伐。因为我发现残叶仅存的点点绿意下面,似乎有一抹别样的色彩,慢慢走了过去,偏头往里一看,呀!竟是一只蝴蝶,一只有着美丽翅膀的蝴蝶!只见这个小小的生命不断地挥动着它的翅膀,奋力地抓住叶子的边缘,但似乎总不是那么如愿,刚爬上去一分,立马又往下滑了三分,眼看着就要脱离了这片枯叶的庇护,我下意识地想要伸出手来托住它,可终究是慢了一步,它还是重重跌落在了泥土上,或许是受了惊吓的缘故,那双翅膀扑腾得愈发剧烈。

而我,却再次震惊了!——这竟是一只残蝶,在我刚刚看不到的另一面,它的翅膀是破损了的。顿时我的心更软了,想要保护它的那种欲望也更强烈了,我用脖子把伞夹住,想用双手去帮这个小生命一把,但似乎这是一只挺倔强的蝴蝶呢!它避开我的手,不断地拍打着翅膀试图飞回到那片残叶上,试图飞回那曾属于它的避风港,可天意总不随蝶愿,一滴雨水

落在了那片叶子上,不偏不倚,正好从那个洞里穿过,更如同预谋般恰好打在了残蝶的身上,于是乎,刚好不容易离开地面的身体又被无情地打回了原地。

我本以为残蝶会就此放弃,可它没有,仍然一次又一次倔强地扑腾着翅膀,竟然飞了起来!

那一瞬间,我恍惚了,我想着昨晚我想过的那个问题:我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呢?为什么我总放任自己一直懒下去呢?为什么我总感觉无形的压力直让我喘不过气来呢?呵呵,是啊!我还没尽全力尝试过,怎么能行呢?我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会战胜它呢?

此刻,我的眼前浮现我的青春偶像——张超凡——单翼天使——“东方维纳斯”,上帝将这个“90后”的左臂留存在天堂,而她却在人间用单臂书写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不是因为她有巨大的力量,而是因为有恒久的坚韧;不是因为有钢铁的身躯,而是有一颗抗压抗挫的青春大心脏;不是因为确定前方就有人生的辉煌,而是因为有一个始终亘古不变的乐观信念——希望就在前方!

原来成功的秘诀就是:自信!自制!坚韧!抗挫!

我看了看天,微笑着,想起过去的冲动和懒惰,再看着这个教会我什么是坚持不懈的“老师”,它已飞回到叶子的下面,像我最初遇见它时那样,在叶子下面不断挥动着翅膀,奋力的抓住叶子的边缘,我用双手托起了它,可它似乎不明白我的好意,翘着屁股再次避开了我的手。我笑了笑,带着对它的敬意,带着对学习新的观念,带着即将迟到的风险,一路向着“希望”狂奔!

踏雪寻得的梅花总是格外幽香,修炼过后的自己总是格外美丽,邂逅残蝶,邂逅蜕变,美好就在前方等候,我们都会变得更好!

点评

这是一篇独辟蹊径的作文,作者从原题作文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残蝶”意象,或者说是作文原题材料触发了作者的记忆,使她联想起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作者紧贴自己的生活,先以自己的挫败经历入题,接着极为具体细致地描述了残蝶遭受的挫败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最终竟然飞翔了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写得真实、精彩,同步的心理描写也十分贴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为精妙的是,在这样将残蝶奋飞的描述完毕之际,峰回路转,转到了作文原题材料上来——这是点睛之笔。残蝶与张超凡的形象同构,使得文章在不脱离原题的基础有了极大的升华,也让文章有了结构精巧的美感,可谓是“匠心独运”。最后,就有恰如其分的议论与抒情,使主题更加凸现。

原创命题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名大二女生丽丽,为买化妆品上网借贷,为还贷款再借贷,最终债台高筑40余万……。13岁的“网瘾少年”彬彬,离家出走21天后被家人在网吧找到;离家期间,由于脚部疾患未得到及时医治,被发现时已经病情严重,面临截肢……

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

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据长期跟踪调查,那些有自制力的孩子,成年之后在人生、事业上都很成功,而那些没有自制力的大多是失败者。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的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思路

高考考题总是紧扣时代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丽丽和彬彬的事例并不是个例,而是很多青少年的缩影。分析材料就可以知道,丽丽和彬彬的人格都不健全,禁不起诱惑,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放任自流,他们的前途就像迫不及待将糖吃掉的那些孩子。主题的轮廓就出来了:自制力与成功的关系。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以“问题”来驱动写作的,那么写作过程就必须始终围绕原题材料给出的“问题”来写,就事论事,不能旁逸斜出,首先应该开门见山,由丽丽和彬彬的事入题。再多维比较,提高思维强度,形成逻辑链,尤其是要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力度,必须采用对比、归谬、因果、假设、条件、类比、辩证、引证、喻证等分析方法,引用相关名人事例,论证“自我控制是所有成功者在时代高标里保持长青的终极武器”。最后可以写成类似结论:“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你如果有超越他人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原创命题之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2月8日,中国女排代表在央视颁奖大会上最后出场,接受“感动中国”的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初赛成绩并没有显示出冠军相,即便是中国体育界和国人也并不看好它的前景。但是,进入淘汰赛之后,中国队却再也没有输过一场,战胜了此前战胜过自己的荷兰队和塞尔维亚队。最后一战,还是在先输了一局的情况下,连续赢下三局,而这个塞尔维亚队是在初赛时三比零完胜过中国队的对手。才过了几天,攻守之势异也,中国一路逆袭,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着中国队倾斜,最终折桂,登上了世界瞩目的最高领奖台。咀嚼这个令人血脉贲张的赛事,其中蕴含的给人启迪的哲理总是那么意味深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悟。

“感动中国”组委会特别致敬中国女排,直接的原因就是在里约奥运上,女排在逆境中的奋起感动了无数国人。

你有什么独特体悟?根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面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题思路

“独特体悟”从何处得之?先要分析作文原题材料。中国队在初赛时先后输给了美国、荷兰、塞尔维亚,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心理品质、抗挫折能力的严峻考验。中国队仅以小组最后一名的战绩进入淘汰赛的。进入淘汰赛之后,中国队越战越勇,越打越有信心,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失败中,抗挫折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

开篇可以将从作文原题材料那里获得的启迪精要地表达出来,再以作文原题材料加以说明,然后可以联系名人事迹或人生某一方面的类似情状加以阐述,最后仍然要回到作文原题材料的旨意上来。注意:无论在哪一段落都要照应到作文原题材料。文章结构都得围绕作文原题材料这一表达中心来写,要有逻辑的严密和力度。高质量的作文取决于独特的体悟,而独特的体悟取决于精到的剖析。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心理健康国旗下讲话稿:阳光思想,健全人格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401班的苏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阳光思想,健全人格》。 同学们,“健康的体魄+阳光的思想=美好人生”。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思想的健康。心理思想是否健康阳光,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甚至是社会的安定。那么,对于我们青少年儿童来说,应该怎样让自己的思想充满阳光,铸造健全的人格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 、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充满阳光的人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通过自己与先进人物的对比来认识自己,他们不但能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还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与性格,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2、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善于消除自己消极的情绪 情绪无好坏,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思

想阳光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有的同学动辄和周围人闹矛盾,遇事用不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其实是自己人格不健全的一种表现。拥有阳光思想,健全人格的人会沟通,会交流,会让自己的情绪有一种合理的宣泄,会与人为善,让自己与他人变得快乐起来。建议大家情绪不好时通过运动、音乐、找朋友倾诉等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正能量挖掘出来, 战胜消极情绪。 3.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 都有交际的需要。只有与老师、父母、同学、朋友正常友好地交往,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有的同学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 不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这是需要改进的。我们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才会让你的存在更有价值。 4. 培养勤奋学习的好品质。 有些同学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负担。这种厌学情绪使这些同学没有成就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学习不仅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作为学生的责任,每个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从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要明白读书学习才能使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打造人格健全与心理健康的现代中学生

打造人格健全与心理健康的现代中学生 打造人格健全与心理健康的现代中学生 毛俊刚 (吉林省实验中学) 人格健全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且这里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又作了更加明确的鉴定,不难看出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统计,青少年心理适应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2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据统计,每三个休学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心理有问题。上述比例还呈上升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岷说: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态”。其中反社会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

事实上,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发展内外不协调,便意味着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态人格。具体表现为过分的理智化,感情色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偏离正轨多,不能正确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即人格不健全),具体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环境影响所致的: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此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2名学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关。 在对长春市中小学11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离异则导致子女心理素质差的达80%,品德行为恶劣达46%,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更是正常家庭的两倍。此外,学校这个群体的部分现象也可能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师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教法不当,都会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体地说,在现实的学校当中,仍有一部分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动辄“公布成绩”“按分排座”,这便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由上述各种事例可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这个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doczj.com/doc/9113895215.html, https://www.doczj.com/doc/9113895215.html,43-1453/z.2008.04.033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着,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及其构成 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和认识。 1、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就和风度、气度联系起来。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都会自然地用到“气质”。其实,这里所评价的气质,准确地说,应该是气度。从心理学上谈气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上。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人的人格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它能使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行为表现的特点就会有差异,甚至是明显的差异。 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最有影响力的是“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分别产生于心脏、脑、肝和胃,以每个人所占优势的体液为主导,构成的四种气质类型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8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始,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科学家把心理、精神疾患排在21世纪人类十大杀手的第五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因为健康的心理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对孩子要求严格;许多学校因受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许多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疾患,如有患抑郁症的、有患孤独症的、有精神异常的、有离家出走的、有自杀身亡的、有过早堕落犯罪的……据悉中学生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约达22.8%,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学校教育中“龙头”学科的语文教学,因其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教学目的含有心理健康教学目标,自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在领悟课文的内容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课本本身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除了少数说明文以外,它们都是作者积极人生观的反映。虽然作者写的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但无论是颂扬还是鞭挞,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抵制。教师在教这些文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赵鑫珊的《人是什么》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议论文,文章第一部分用爱因斯坦、雨果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来阐明人生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从分析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人生的不同回答入手,让学生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课后,让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义的故事,并适时地组织了以“人生的意义”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树立远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又如教学《道士塔》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敦煌的资料图片,包括壁画、书法和绢画等。接着再展示这些珍贵文物的清单: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带走写经四百卷;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文物共被十三个国家所拥有。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了敦煌文化和它流失的背景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心理健康 1.什么是人格? 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和习惯以独特的方式结合的产物。 2.人格的五大特征 (1)独立性:每个人的人格虽然和其他人有共通性,但人格是一个人独特性的标志。(2)统一性:每个人各种特性组织起来的一个体系。 (3)主体性:人格作为能动的主体,对环境和事态发挥着作用,而自我是发挥作用的核心。(4)变化性:人格虽然保持某种程度的恒定性,但也会由于成熟和经验而发生变化。(5)间接性:人格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常常不能直接把握,只能根据人在不同场合的行为加以间接的理解。 3.常见的人格类型和不良的人格特征 常见的人格类型 (1)内外向人格 典型内向者兴趣和注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观世界,内心活动丰富,敏感,细心,喜欢独处,不善交往,含蓄,安静,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幻想较多而缺乏行动,常深思熟虑,耐受性强,较少冒失行动,稳重而少冲动性。 典型外向者兴趣和注意指向外部和外界环境,喜交往,也善交往,热情,活跃,进取,敢说敢做,但缺乏周密思考,冲动性高,缺乏稳重,耐受性差,易变化,粗心。 (2)情绪稳定性 情绪稳定性是人格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情绪可从稳定和不稳定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不稳定的特点是多愁善感,易激动,心情易波动,情绪反应强烈,难以控制,内心体验深刻,焦虑水平较高,容易悲观,保守,影响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低,感受到较多的挫折,适应性差。情绪稳定者镇静,容易控制,焦虑水平低,随和,开朗,乐观,对挫折耐受性强,容易适应。(3)场依赖和场独立性 场独立性:具有明显的从复杂整体中区别部分的能力特征,较少受周围背静的干扰,具有较高的理性思维特征,独立,主动,进取,成熟。 场依存性:易受周围背景的干扰影响,依赖性强,被动,压抑,不够成熟,易受环境左右。(4)内外控制点特征 内控特征: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生活中的事件,积极主动,乐观,进取,努力,发奋。 外控特征:认为生活中的事件全部由外部因素来决定,如命运,运气和机会所定,自己无法控制,较消极,悲观,焦虑水平高。 (5)归因方式 有人习惯于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或是外界因素不利,如运气不好或是没有机会,学习或工作任务难度太大。这样的人容易丧失信心,自卑,消极,缺乏工作积极性,不善坚持努力,容易退缩。 有人则将失败归于偶然的失误或是外因,或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粗心,这样的人通常有信心,能忍受挫折,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探索,奋发向上。 (6)应付方式 指个体习惯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遭受挫折打击时,是借酒浇愁,还是寻求支持,坚持努力。 积极应付:采取各种措施来克服困难,将困境看成是挑战,接受挑战,积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如寻求信息,寻找支持,改变或采取新方法,转移目标。 消极应付:表现出回避,退缩,逆反,幻想,压抑,吸烟酗酒等无效措施。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

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友爱的基础上。客观上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似乎无“平等”可言。但是,从师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来讲,两者之间人格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传统的师道尊严一直占统治地位,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师生间缺少沟通亲近。若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来看,

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家长学校教案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 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2、人格因素及类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因素 高分 低分 A 乐群性 热情 孤僻 B 聪慧性 聪慧 迟钝 C 稳定性

稳定 E 恃强性支配 顺从 F 兴奋性轻松 严肃 G 有恒性坚定 多疑 H 敢为性冒险 畏怯 I 敏感性灵活 自恃 L 怀疑性刚愎

M 幻想性任性 稳妥 N 世故性精明 天真 O 忧虑性烦恼 安详 Q1实验性激进 保守 Q2独立性自负机智附和 Q3自律性自律严谨不顾大体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人格,从社会学角度解释是指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健全人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 近年来,由于学习、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等人格问题。来自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要适应未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我们的教育需要把人格塑造提到重要位置,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中人格缺陷或弱项,提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对策。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生活中我时刻做到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学生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我若出现了错误,就主动坦率地向学生承认,绝不能对学生说谎。很难想象一个心理狭隘、行为邋遢、为人自私的教师能教育出健康人格

的学生。而一个热爱生活、言行一致、处事公正、作风严谨、心胸开阔、人际关系和谐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在课堂上的表述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榜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二、潜心教材,课堂巧渗透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就蕴含在字里行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潜心感悟。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过程的实施到目标的实现,都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渗透其间。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入独特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教材中有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语言优美,并且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这样的文章,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大自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由于地域的限制,班级学生没有去过桂林,所以缺乏情感体验。于是上课时我先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风光视频,使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阅读文本做好了情感的铺垫,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是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的凭借。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欲望外,还带来了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