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实习要求与安排 (1)

第一章森林区划 (2)

1.1经营区划系统和要求 (2)

1.1.1经营单位区划系统 (2)

1.2经营区划要求 (2)

1.2小班区划 (2)

1.2.1小班区划条件 (2)

1.2.2小班区划方法和要求 (3)

1.3森林分类区划 (4)

第二章小班外业调查 (4)

2.1小班调查与记载 (4)

2.1.1小班调查方法 (4)

2.1.2小班调查因子记载 (6)

2.1.3小班调查要求 (10)

2.2四旁树木调查 (11)

2.2.1调查方法 (11)

2.2.2调查样本组织 (11)

2.2.3四旁树木调查 (11)

2.2.4内业计算与统计 (11)

2.2.5四旁树木折算和占地面积 (12)

2.3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 (12)

第三章统计与成图 (13)

3.1面积计算 (13)

3.1.1面积计算程序 (13)

3.1.2县、乡(镇、林场)总面积确定 (13)

3.1.3行政村(林班)面积计算 (14)

3.1.4小班面积计算 (14)

3.2小班蓄积量计算 (14)

3.2.1纯林 (14)

3.2.2混交林 (14)

3.3统计表编制 (14)

3.3.1内业统计 (14)

3.3.2成果表格 (14)

3.4林相图编制 (15)

3.4.1基本图编制 (15)

3.4.2林相图绘制 (15)

3.5县级森林资源分布图编绘 (17)

3.5.1缩小、拼接 (17)

3.5.2编绘 (17)

3.5.3复印 (17)

3.5.4清绘 (17)

3.6林种布局图绘制 (17)

3.6.1林种范围勾绘 (17)

3.6.2着色 (17)

3.7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8)

附件技术标准 (19)

参考文献 (33)

实习要求与安排

一、实习目的

以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为实习基地,通过实际的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使学生掌握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数据统计与制定图、数据分析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编制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一)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区划系统、营林区、林班、小班的划分方法;小班地形图勾绘。

(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小班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三)数据统计与制图方法。

(四)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三、实习仪器与材料

角规、卷尺、测高器、GPS、皮尺、铅笔、1:1万地形图、林业调查设计常用手册、实习指导书等。以小组为单位配备实习器材。

四、实习报告

(一)结合马鬃岭林场的实际情况,说明该场的森林区划特点。

(二)以1:1万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小班区划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小班卡片上。

(三)试利用马鬃岭林场已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完成一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五、注意事项

实习中统一行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团结互助;认真实习、独立完成。

第一章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区划,将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打下基础,其意义在于:①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②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③便于长期的森林经营利用活动,总结经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④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

1.1经营区划系统和要求

1.1.1经营单位区划系统

(1)国有林场:国有林业总场(林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工区)—林班—小班。

(2)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两级。

(3)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功能区(森林旅游区、生产经营区)—功能分区(游览区、生态保护区、休闲疗养区、游乐区等)。

(4)集体林区:县(市、区)—乡(镇)—行政村(乡村林场)—小班。

1.2经营区划要求

(1)国有林场区划系统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无特殊情况,应维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森林资源调查区划系统不变。

(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区划系统应和功能区区划保持一致。

(3)林班区划原则上采用自然区划或综合区划,地形平坦等地物点不明显的地区,可以采用人工区划。森林林班面积一般为100—150公顷。林班区划线应相对固定,并在林班线上设立标牌、标桩等标志,无特殊情况不宜更改。

(4)集体林区按现有行政区划,尽量保持不变,如有变动,按现行政区划进行拆并,拆并后的乡(镇)、行政村面积应和原区划面积保持一致。

(5)各级区划界线应和行政界线保持一致,下一级界线与上一级界线重合时,以上一级界线为准。对过去已区划的界线应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保持不变。

1.2小班区划

1.2.1小班区划条件

(1)权属不同;

(2)林地地类不同;

(3)森林类别及林种不同;

(4)生态公益林的事权与保护等级不同;

(5)林业工程类别不同;

(6)林分起源不同;

(7)优势树种(组)比例相差二成以上;

(8)Ⅵ龄级以上相差一个龄级,Ⅶ龄级以上相差二个龄级;

(9)商品林林分郁闭度相差0.2以上,公益林林分郁闭度相差一个郁闭度级,灌木林地相差一个覆盖度级;

(10)立地条件类型不同。

1.2.2小班区划方法和要求

(1)小班区划方法

1.利用转绘或判读区划的1:1万或1:

2.5万基本图(地形图),以行政村(林班)为单位,按照小班区划条件,深入现场,采用对坡目测勾绘方法,准确地将小班界调绘到基本图或地形图上。

2.使用近期(以不超过一年为宜)经计算机几何校正及影像增强的比例尺1:2.5万的卫片(空间分辨率10米以内)在室内进行小班勾绘,然后到现场核对。空间分辨率10米以上的卫片只能作为调绘辅助用图,不能直接用于小班勾绘。

3.当地形不明显,利用地形图难以进行小班区划时,或进行小班区划核对以及为林分因子调查或总体蓄积量精度控制调查而布设样地时,可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小班界线和样地位置。

(2)小班编号与注记

在外业区划时,可按区划调查顺序编写临时小班号,并标注地类或优势树种组符号(有林地标注优势树种组符号,其它地类标注地类符号)。

一个行政村(林班)区划调查结束后,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顺序连续编写正式小班号。

(3)小班区划要求

1.为保持小班位置、面积相对稳定和调查的连续性,提高调查精度,小班区划应尽量沿用原来的小班界线,公益林小班尽量利用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商品林小班应参考前期二类清查小班区划。但对原区划不合理或因经营活动造成小班界线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区划,小班区划要求位置正确,区划合理,保证精度。

2.尽量以山脊线、合水线、河流、道路等明显自然界线作为小班界;现实林分经营目的明确,生长稳定,以林分界为小班界,小班界不得跨行政村(林班)及以上行政界线。

3.小班区划面积要求:公益林小班区划起始面积为1公顷,最大不得超过35公顷;商品林小班区划起始面积1:1万地形图为0.4公顷,1:2.5万地形图为1公顷,最大不超过20公顷。

(4)小于小班区划起始面积的小块林地的处理

1.无立木林地中0.067公顷以上1公顷(商品林1:1万地形图为0.4公顷)以下的其它地类,尽量合并到附近相同或相似的地类中去,或按付小班处理。

2.有林地中0.2公顷以下的无立木林地可以忽略不计(面积视为有林地,蓄积量按实际面积计算),达0.2公顷以上时按付小班处理。带状片林和带状灌木林地的缺损长度小于林带宽度的3倍时,按上述方式处理。

3.确实无法合并的小班,可以超比例尺区划,编写小班号,填写小班卡片,现场确定并在卡片上填写实际面积。

1.3森林分类区划

森林分类区划是在综合考虑国家和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后,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林业区划等宏观规划成果进行的区划。森林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位,原则上与已有森林分类区划成果保持一致。国家公益林界线不得擅自变动;其它类别如以往划分不合理、区划条件发生变化,或因经营活动等原因造成界线变更时,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关于生态公益林划分的有关规定重新划分和审批。

第二章小班外业调查

2.1小班调查与记载

2.1.1小班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调查目的和调查等级,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小班调查。小班调查应充分利用上期调查成果和小班经营档案,以提高小班调查精度和效率,保持调查的连续性。

(1)样地实测法

在小班范围内,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内实测各项调查因子,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布设的样地应符合随机原则(带状样地应与等高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样地数量应满足精度要求。

(2)目测法

当林况比较简单时采用此法。调查前,调查员要通过30块以上的标准地目测练习和一个林班的小班目测调查练习,并经过考核,各项调查因子目测的数据80%项次以上达到允许的精度要求时,才可以进行目测调查。

小班目测调查时,必须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为了提高目测精度,可利用角规样地或固定面积样地以及其他辅助方法进行实测,用以辅助目测。目测调查点数视小班面积不同而定:

3公顷以下 1-2个

4-7公顷 2-3个

8-12公顷 3-4个

13公顷以上 5-6个

(3)卫片估测法

当卫片的空间分辨率达到3m时可采用此法。其技术要点为:

1.建立判读标志

根据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以卫星遥感数据景幅的物候期为单位,每景选择若干条能覆盖区域内所有地类和树种(组)、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勘察路线。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情况对照获得相应影像特征,并记录各地类与树种(组)的影像色调、光泽、质感、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建立目视判读标志表。

2.目视判读

根据目视判读标志,综合运用其它各种信息和影像特征,在卫星影像图上判读并记载小班的地类、树种(组)、郁闭度、龄组等判读结果。

对于林地、林木的权属、起源,以及目视判读中难以区别的地类,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有关资料、询问当地技术人员或到现地调查等方式确定。

3.判读复核

目视判读采取一人区划判读,另一人复核判读方式进行,二人在“背靠背”作业前提下分别判读和填写判读结果。当两名判读人员的一致率达到90%以上时,二人应对不一致的小班通过商议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应到现地核实。当两判读人员的一致率达不到90%以上时,应分别重新判读。对于室内判读有疑问的小班必须全部到现地确定。

4.实地验证

室内判读经检查合格后,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部分小班进行实地验证。实地验证的小班数不少于小班总数的5%(但不低于50个),并按照各地类和树种(组)判读的面积比例分配,同时每个类型不少于10个小班。在每个类型内,要按照小班面积大小比例不等概选取。各项因子的正判率达到90%以上时为合格。

(4)各种小班调查方法允许调查的小班测树因子见表1。

2.1.2小班调查因子记载

(1)小班调查因子

分别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小班按地类调查或记载不同调查因子,包括:空间位置、地况及林况因子,详见表2。

1.空间位置:记载小班所在的县(市、区)、乡(镇、林场)、行政村(林班)、村民组、小地名、小班号。

2.权属:分别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记载。

3.地类:按最后一级地类调查记载。

4.工程类别:分别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中下游等重点地区防护林(淮河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其它工程(如世行贷款项目、中德合作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等)。

表2 不同地类小班调查因子表

注:1为商品林,2为公益林。

5.事权:生态公益林(地)分为国家级或地方级。

6.保护等级:生态公益林(地)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

7.地形地势:记载小班地貌、平均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因子。

8.土壤:记载小班土壤名称(记至土类)、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A+B层)、质地、石砾含量等。

9.下木植被:记载下层植被的优势和指示性植物种类、平均高度和覆盖度。

10.立地类型:查立地类型表确定小班立地类型。

11.立地等级:根据小班优势木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查地位指数表,或根据小班主林层优势树种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查地位级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对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小班可根据有关立地因子查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

12.天然更新:调查小班天然更新幼树与幼苗的种类、年龄、平均高度、平均根径、每公顷株数、分布和生长情况,并评定天然更新等级。

13.林种: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按林种划分技术标准调查确定,记载到亚林种。

14.起源:分别人工、天然、飞播三种形成方式调查记载。

15.优势树种(组):按优势树种(组)划分标准调查记载。当两个树种(组)成数相等时,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组)为优势树种(组)。经济林按优势树种填写。竹林填写毛竹或元杂竹。灌木林优势树种(组)按阔叶类、杂竹类、灌木经济林技术标准填写。

16.树种组成:由两个树种(组)组成,其优势树种(组)占65%以上划为纯林,优势树种(组)达不到65%的划为混交林。由三个以上树种(组)组成,其中不足1成的树种(组)可加到龄级相同的树种(组)合并计算。树种(组)组成按十分法填写,如10硬、6硬4松、5杉5软等。

17.平均胸径:实测3-5株优势树种(组)平均木胸径,取其均值作为小班平均胸径,以2厘米为径阶,取偶整数记载。平均胸径达不到5厘米时,调查记载平均根径,并加括号以示区别。竹类以1厘米为径阶,毛竹起始胸径为3厘米,元杂竹起始胸径为2厘米。

18.平均年龄:按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调查记载。竹林调查填写实际年龄,经济林不填写年龄。

19.平均树高:实测3-5株优势树种(组)平均木树高,取其均值作为小班平均树高,以米为单位,取整数记载。灌木林地设置小样方或样带测算灌木平均高度,以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竹林、经济林不填写。

20.优势木平均高:在小班内,选择3株优势树种(组)中最高或胸径最大的立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作为小班的优势木平均高。

21.郁闭度或覆盖度:有林地小班用目测或仪器测定各林层林冠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取小数二位;灌木林设置小样方或样带估测并记载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

22.小班每公顷蓄积量:仅调查填写乔木林和疏林地蓄积,竹类填写株数。每公顷蓄积量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竹类株数保留10整数。

小班每公顷蓄积量可用角规测树、样段调查法、样地调查法、卫片判读法等方法确定。

角规调查法:根据林木分布特点和生长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深入到小班内部,布设调查点进行调查,并在《角规测树记录表》中分别角规点和树种填写观测株数、坡度、平均树高。坡度超过12°时,要通过《角规估测值按坡度估算表》,对观测值进行坡度改正。角规测树调查点数按小班面积大小确定,参加表3。

表3 小班调查角规点数

注:小班面积超过10公顷时,每增加4公顷,应增设1个角规点。

样段法:主要用于带状片林蓄积量调查,根据林带长度和宽度,选取有代表性样段,调查样段每公顷株数及平均胸径,根据平均胸径(≥5厘米)查一元材积表求算单株材积,以单株材积乘以每公顷株数求算每公顷蓄积量。

样地法:主要用于要求调查等级和调查精度高的森林经营单位(如国有林场等)。其方法是在小班范围内,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抽样方法,布设圆形、块状、带状样地,实测样地蓄积量,由此推算小班蓄积量。布设的样地应遵循随机原则(带状样地应与等高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样地数量应满足精度要求。

卫片判读法:通过卫片判读,结合实地验证,典型选取有蓄积量的小班,现地调查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然后建立判读因子与单位面积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判读小班的蓄积量标志值计算相应小班的蓄积量。

23.小班蓄积量(竹类株数):分别有林地、疏林地和散生木(竹)调查填写。对无蓄积幼林、无立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地类中散生木、散生竹,分别树种调查胸径5厘米以上立木和3厘米以上立竹总株数、平均胸径,计算小班散生木蓄积(利用一元材积表)和小班散生竹总株数。小班蓄积保留整数,竹类株数保留10整数。

24.健康状况:记载林地卫生、林木(苗木)受病虫危害和火灾危害以及林内枯倒木分布与数量等状况。林木病虫害应调查记载林木病虫害的有无以及病虫种类、危害程度。森林火灾应调查记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受害面积、损失蓄积。

25.无蓄积幼林、未成林地调查记录:主要记载树种、造林(封育)年度、平均高、造林株数、保存株数、成活(保存)率、天然更新等级及抚育(封育)措施等。

26.竹林调查:调查记载平均年龄,采用半径4.61米的样园调查计算每公顷株数,调查点个数同角规测树要求。对于商品用材林中的竹林小班增加调查记载小班各竹度的株数和株数百分比。

27.经济林调查:①采用半径为4.61米的样园或样行进行调查,计算填写各生产期每公顷株数和生长状况,调查点个数同角规测树要求。②有蓄积量的乔木经济林(如栓皮栎、银杏、厚朴、香椿、柿树、杜仲等),应参照用材林小班调查方法调查记载小班蓄积量。

28.灌木林地调查:采用2×2米样方或半径4.61米的样园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优势树种(组)种类、覆盖度和平均高,确定立地类型。

29.一般生态公益林调查:下经理期有经营活动的一般生态公益林近成过熟林应参照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的要求补充调查因子。森林经营集约度较高地区的所有一般公益林应参照商品林小班进行调查。

30.造林地类别:对人工林和人工造林未成林小班分别规划林地和非规划林地两类记载。其中:非规划林地造林是指未列入林业工程或未经规划设计,在农田或耕地上自发性造林。

31.调查员和调查时间:填写调查人员姓名和调查日期。

2.1.3小班调查要求

(1)小班调查应与小班区划同步进行。调查者在全面了解小班总体的情况基础上,选择有充分代表性的调查点,深入小班内部细致观察调查,确保调查质量。

(2)小班调查必须现场完成所有因子的调查与记载,并确定无误。当天调查的所有小班记录,必须当天进行认真检查核对,确保图、卡一致,记载符合要求。

(3)优势树种平均高应选择生长中等,接近平均胸径的三株以上林木作为调查对象,利用测高器或测杆测量,不可盲目估计。

(4)严格掌握天然幼林、灌木林地和封育未成林地的界定标准,确保地类划分准确性。三者主要区别为:天然幼龄林有明显的目的树种,且分布均匀,松类每公顷2250株以上,杉木和阔叶树每公顷1500株以上的林地;灌木林地有明显主干或以灌木树种为主的林地,如檵木、黄山杜鹃、天目杜鹃、山胡椒、茶叶、紫穗槐、杞柳、胡桑等;封育未成林地是通过封育措施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3年内),但未达到有林地标准的林地。

(5)介于有林地和疏林地之间难以确定的地类时,要准确调查郁闭度,保证地类的准确性。

2.2四旁树木调查

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林木,包括平原农区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农田林网树,以街道、行政村为单位,街段、户为样本单元进行抽样调查,具体要求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2.2.1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线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2.2.2调查样本组织

(1)户抽样:分别低山丘陵、山丘平原两个类型进行样本组织。以县(市、区)位总体,以农户为样本单元,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农区四旁树木调查。

(2)县(市、区)城区所在地的四旁树木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进行调查。

(3)省辖市建成区四旁树采取线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2.2.3四旁树木调查

(1)调查范围:自然村庄范围内、道路旁、农田旁及其它范围块(带)状分布但达不到片林或林带标准以及零星分布的四旁树木。

(2)调查对象:高度1米以上的乔木树种(经济林)、毛竹、元杂竹、灌木。原生乔木一株算一株,毛竹一株算一株;萌生乔木、灌木、元杂竹一丛算一株;胸径1.3米以下分叉木,每一叉算一株;1.3米以上分叉木仅算一株。

(3)调查方法:①对抽中农户所属四旁树范围的林木进行调查;②对路旁、渠旁、农田林网达不到片林或林带标准的林木按照“路(渠、林网)跟田走,田跟人走”的原则进行调查;③县(市、区)城区所在地的道路两侧的四旁树木,按属地管理归所调查的居委会调查;④省辖市建成区行道树线抽样的抽样比为10%,单位按5%的抽样比抽取样本,进行四旁树调查;⑤对胸径5厘米以上的林木分别树种(组)进行每木检尺,按2厘米径阶记载;胸径5厘米以下的树木、灌木、经济林树木、立竹分别树种查数株(丛)数。市区行道树无主干的树木记株数,不调查蓄积。

2.2.4内业计算与统计

(1)样本单元(抽中农户)蓄积、株数计算统计:①分别树种(组)查相对应树种一元材积表计算各径阶蓄积和分树种(组)蓄积量,各树种(组)蓄积量之和为样本单元蓄积量;②各树种(组)检尺株数加上未检尺株数为样本单元总株数。

(2)分别类型计算样本平均蓄积量、株数

X i =m

i

/n

i

式中:X

i

—为某类型样本平均蓄积量或株数;

m

i

—为某类型样本蓄积量或株数;

n

i

—为某类型样本单元数(抽中农户)。

(3)分别类型计算四旁树蓄积量和株数

X=N×X

i

式中:X—为某类型四旁树蓄积量或株数;

N—为某类型农户总户数;

X

i

—为某类型样本平均蓄积量或株数

县(市、区)城区所在地四旁树木计算方法同上。

(4)全县(市、区)四旁树木总蓄积量、株数计算

全县县(市、区)四旁树木总蓄积量=各类型四旁树木蓄积量之和加上县(市、区)城区所在地四旁树木蓄积量。

全县县(市、区)四旁树木总株数=各类型四旁树木株数之和加上县(市、区)城区所在地四旁树木株数。

2.2.5四旁树木折算和占地面积

(1)四旁树木占地面积折算标准:针叶树1公顷按3000株,阔叶树1公顷按1650株,杨类(泡桐)1公顷按900株,经济林1公顷按1050株,毛竹1公顷按2700株,条类、元杂竹1公顷按4500丛折算。

(2)四旁树木占地面积:四旁树木各树种(组)总数分别除以相应树种(组)占地面积折算标准,得出四旁树木各树种(组)占地面积,其合计值即为县(市、区)四旁树木占地总面积。

2.3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

(1)以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总体进行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调查面积小于5000公顷或森林覆盖率小于15%的单位可以不进行抽样控制,也可以与相邻经营单位联合进行抽样控制,但应保证控制范围内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的一致性。

(2)总体抽样控制精度根据单位性质确定:

以商品林为主的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90%;

以公益林为主的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85%;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80%。

(3)在抽样总体内,采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成群抽样等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控制调查,样地数量要满足抽样控制精度要求。

(4)样地实测可以采用角规测树、每木检尺等方法。根据样地样木测定的结果计算样地蓄积量,并按相应的抽样理论公式计算总体蓄积量、蓄积量标准误和抽样精度。

(5)当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要重新计算样地数量,并布设、调查增加的样地,然后重新计算总体蓄积量、蓄积量标准误和抽样精度,直至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6)将各小班蓄积量汇总计算的总体蓄积量(包括林网和四旁树蓄积量)与以总体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的总体蓄积量进行比较:

①当两者差值不超过±1倍的标准误时,即认为由小班调查汇总的总体蓄积量符合精度要求,并以各小班汇总的蓄积量作为总体蓄积量。

②当两者差值超过±1倍的标准误、但不超过±3倍的标准误时,应对差异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影响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对各小班蓄积量进行修正,直至两种总体蓄积量的差值在±1倍的标准误范围以内。

③当两者差值超过±3倍的标准误时,小班蓄积量调查全部返工。

第三章统计与成图

小班调查结束后,要对所有外业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检查,各小组之间应进行拼图,确保调查材料调查无误,各级行政界线严密吻合,图面不重、不漏,经检查组认可后,方可进行计算、统计和制图。

3.1面积计算

3.1.1面积计算程序

按县(市、区)、乡(镇、场)、行政村(林班)、小班顺序进行,分级计算,逐级控制,按比例系统平差。

3.1.2县、乡(镇、林场)总面积确定

鉴于各调查单位均进行过两次以上的二类调查,为保证县、乡(镇、林场)总面积相对稳定,县、乡(镇、林场)总面积原则上以前次调查为准,不再计算,若行政区划有变更,计算出变得部分面积后作出相应增减。

3.1.3行政村(林班)面积计算

以调绘行政村(林班)界为依据,求算行政村(林班)总面积。凡以河流、道路、防火线、山脊等作为行政村(林班)边界的,均已中心线为求积线。各行政村(林班)面积合计得出全乡(镇、林场)总面积,并与已确定乡(镇、林场)总面积相比较,求积精度在允许误差的(±1%)范围内可进行平差。

3.1.4小班面积计算

(1)小班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各行政村(林班)所有小班面积。小班面积两次误差不得大于±2%,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取两次平均值作为小班面积,以公顷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2)小班面积计算要求:小班面积计算后,要对照小班调查卡片和区划用图进行认真核对,确保面积不重、不漏;小班面积确定后,应及时转抄到相应小班调查卡片上,以便于小班蓄积量计算。

3.2小班蓄积量计算

3.2.1纯林

小班蓄积量=小班面积×小班每公顷蓄积量

3.2.2混交林

小班蓄积量=小班面积×各组成树种每公顷蓄积量之和

各组成树种小班蓄积量=小班面积×各组成树种每公顷蓄积量

3.3统计表编制

3.3.1内业统计

县级行政单位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位,以乡(镇)、县(市、区)逐级汇总。

国有林业总场(国有林场)以林班为基本统计单位,以分场(营林区、作业区、工区)、国有林业总场(国有林场)逐级汇总。

自然保护区以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为基本统计单位,以自然保护区进行汇总。

森林公园以功能分区(游览区、生态保护区、休闲疗养区、游乐区)或林班为基本统计单位,以功能区(森林旅游区、生产经营区)、森林公园逐级汇总。

3.3.2成果表格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林种统计表

(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

(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

(6)用材林、一般公益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

(7)经济林统计表

(8)竹林统计表

(9)灌木林统计表

(10)林业重点工程面积统计表

(11)非规划林地造林面积统计表

3.4林相图编制

3.4.1基本图编制

基本图主要反映调查单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要素和调查测绘成果。它是求算面积和编制林相图及其他林业专题图的基础资料。

基本图以乡(镇、林场)为单位,以1:1万或1:2.5万外业区划地形图为绘制林相图的底图。整理编辑内容包括:

(1)地形地物标绘:用红铅笔准确确定主山脊线和主要支山脊线,用蓝铅笔描绘大小水系,以能看出主要地形平面位置为前提,用黑笔描绘铁路、公路、机耕路和主要小道位置,乡村和主要居民点驻地、名称,要求位置准确,疏密有致。

(2)各种界线标绘:用规定的线画,描绘各级行政界线、地类界、小班界,要求行政界线级别清楚,地类界、小班界闭合。

(3)小班注记:林地小班要标注正式小班号、地类或优势树种(符号)。

(4)确定图幅形状:根据乡(镇、林场)的形状、幅面范围,确定图幅形状,用铅笔按整厘米数准确大好内图框。

3.4.2林相图绘制

(1)计算机成图:直接利用调查单位最新地形图资料,进行分幅扫描、拼接,通过直接转绘(或利用外业工作手图分幅扫描)各种境界线,并进行注记、着色和图面整饰绘制而成。

(2)手工制图:以整理编辑好的基本图为底图,覆盖上透明纸或聚酯薄膜,四角胶带纸固定,然后进行描绘(清绘)。描绘顺序要求:

①地物地形描绘:先用双曲线笔描绘铁路、公路、机耕路,再用纵短线绘制主、支山脊线,双线河用双线、单线河用单线描绘大小水系,用短虚线绘制小路。

②用规定符号绘出各级行政单位界限和驻地以及主要居民点位置。行政界线与山脊界限重合时,行政界线绘在山脊界外侧;与水系线重合时,用间断方式,在两侧跳跃绘制。

③地类界、小班界:先用实线描绘地类界,再用原点线点出小班界。

④小班注记:小班注记包括小班号、地类或优势树种、龄组和小班面积,用分子式表示。如有林地2号小班为杉木幼龄林、面积150公顷,小班注记分子表示为

2-杉、分母表示为幼-150。竹林、经济林小班不注龄组;其它地类小班注记分子为小班号—地类符号、分母为小班面积;非林地只注记地类符号。

⑤文字注记:包括各级行政单位和居民点名称,水系、山脉名称,四邻名称等。

⑥图面整饰:上述各道工序完成后,进行图面整饰,内容包括打图框、写图名、制图例、绘比例尺等。

ⅰ图框:图框分内图框和外图框,外图框粗2mm,内图框粗0.6mm,内外图框间距2mm。

ⅱ图名:用仿宋体或等线体,图名为:××县××乡(镇、林场)林相图。

ⅲ图例:放在左下方或右下方适当位置,要能表达图中所有内容。

ⅳ比例尺:一律用数字比例尺,如:比例尺1:25000.

ⅴ制图单位和制图日期:在下图框外注明。

⑦制图要求

ⅰ所有线化要墨色黑润,光滑实在,道路、水系衔接自然,文字、符号端正(朝正北),层次等级清楚。

ⅱ所有文字注记和符号表达,一律用剪贴方法,达到美观大方。

ⅲ图框纵横成直角,两条对角线长度误差不超过0.3mm。

⑧复印:复印前对图面进行清理,除去多余线条、痕迹,确保复印效果。采用等大复印方式,份数根据需要确定。

⑨着色:根据国家规定色标着色。

ⅰ分别优势树种(组)按龄组着色,在同一优势树种(组)用同一种颜色,颜色深浅程度反映龄组。主要树种着色规定如下:

杉木:棕色,幼龄组浅棕色,中龄组较浅棕色,近、成、过熟林均为棕色;松类:绿色(各龄组着色层次同杉木,下同);国外松:草绿;柏类:桔红;硬阔:墨绿色;软阔:鸭蛋青;杨树:兰色;竹林:中黄;经济林:紫色;灌木林地:灰色。未涉及树种(组)和地类着色色标可自行确定。

ⅱ其他地物着色:河流、湖泊等水系淡兰色,公里棕色,乡级界线用红色。3.5县级森林资源分布图编绘

县级森林资源分布图是在乡镇林相图基础上绘制,成图比例尺根据县级单位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为1:2.5万—1:10万。

3.5.1缩小、拼接

将林相图按县图成图比例尺统一缩小成1:5万或1:10万,再将各乡图沿乡界剪下,统一拼接到县政区划图或前期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对不吻合的地方进行合理拼接、取舍,构成一幅完整的森林资源分布图草图之后,对道路、水系等进行沟通、衔接,到达道路、水系贯通,各级行政界、地类界闭合。

3.5.2编绘

根据乡镇林相图上内容,采用综合取舍的方法进行归类,将地域上相连的地类、优势树种(组)合并,图面最小地类面积4平方毫米,小于4平方毫米的地类能合并的合并,不能合并的舍去。地类界用实线,标注合并后地类或优势树种(组),并重新对各级行政驻地、居民点、水系等名称进行标注。

3.5.3复印

等大复制、确保清晰完整。

3.5.4清绘

(1)计算机成图:直接利用编制好的森林资源分布草图,通过扫描,计算机描绘各种界线,编辑线型,对各优势树种组(地类)按规定进行着色,最后整饰成图。

(2)手工成图:用透明纸覆盖在编绘图上,四角固定后清绘。清绘方法要求、步骤、注记、符号剪贴等同乡林相图,清绘完成后应仔细检查核对,确保无误。

3.6林种布局图绘制

林种布局图以县森林资源分布图为基础绘制。

3.6.1林种范围勾绘

在未着色的森林分布图上,根据生态区位,按区划调查的现有林种区划,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及宜林地林种规划设计,分别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五大林种,用铅笔勾绘出林种范围。

3.6.2着色

分别林种着色,色标为:防护林淡绿色、特用林淡墨绿色、用材林淡红色、薪炭林浅灰色、经济林淡紫色。

认知实习指导书

认识实习指导书 课程性质:实践教学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实习时间:第五学期寒假实习天数:2天实习地点:校外实习基地一、认识实习的目的 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专业报告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实地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软件产品的研发过程和管理手段。使学生对专业与行业的认知、综合职业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二、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 1、通过讲座和报告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的设置意义、办学思想和发展状况; 2、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了解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社会管理等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加深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育意义; 4、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整体方案采用职业素质训练与技术实战相结合,实训内容如下: 第一天: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策略和软件行业规范。 第二天:与软件企业资深、明星员工沟通交流,以讲座或指导性的培训形式,提高对行业的认识水平。 (2)基本要求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听取企业介绍和专题讲座讲解,并做好笔记,及时消化和巩固参观内容。 在实习参观过程中,学生应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服从企业人员指导,听从随行教师指挥;应加强组织纪律性,遵守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在现场参观时,必须注意安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得损坏公物。 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应上交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 1、对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回答实习老师提出的有关问题。 五、实习环节具体安排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鲁金金主编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土木与工程学院

项目一线路工程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线路测量的相关测量技术标准规范; 2、了解掌握线路测量的作业过程 3、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4、掌握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熟悉进行路线坡度设计的依据和方 法。 5、掌握用南方CASS进行土方量计算 二、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GPS、木桩、钢尺、铁钉、油漆、记录夹,铁锤等。 三、任务 ××四级公路项目 1.项目概况 ××四级公路项目位于位于桂林理工大博文管理学院食堂附近,是理工大后门通向五塘村的主要通道。该路段长达2.5公里左右,目前是路面是黄土碎石路,其路基所在地区多为荒地,地表比较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三度以内。路线中心两侧是荒地农田,也有林地等。 2.项目要求 道路断面宽度采用单幅路混合交通:行车道宽度4米,两侧人行道个1米,共6米宽。 计算行车速度 采用支路Ⅲ级,20km/h 平面设计指标 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米设超高推荐半径:40米 设超高最小半径:20米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500米 圆曲线最小长度:20米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米 纵断面设计 最大纵坡:3% 最大合成坡度:4% 坡度最小长度:60米竖曲线最小半径:150米,极限值:100米 竖曲线最小长度:20米 横断面设计 最大超高:2% 超高渐变率:1 /50

停车视距:20米 四、主要内容: 线路初测 为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完整的控制基准及详细的地形信息; (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测量要求,沿道路采用GPS测量方法每隔1KM左右布设1对控制点,若在区域内控制点不能满足中心桩放样及带状图测绘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点加密。本次实习控制点加密可采用GPS-RTK技术或常规作业模式进行,若采用常规作业时,导线观测要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且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导线长度和导线相对闭合差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基平测量,沿线路布设水准点,并按项目情况进行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 线路定测 定测阶段主要的测量工作任务是,将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直线段及曲线)测设于实地;进行线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线路竖曲线设计等; 1.中线测量 2.纵断面测量 3.横断面测量 4.纵横断面图的测绘 5.土(石)方的计算 五、作业步骤和方法要求: 各小组在所测地形图上设计含有几个转折点的线路中线,线路转向处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 (1)中线测量 根据中线附近的控制点和地物,可采用穿线交点,拨角放线等方法测设线路各交点,并用测回法观测线路各偏角一测回。然后从线路起点开始,沿中线每隔20m或50m(曲线上根据曲线半径每隔20m、10m 或5m)量距定出整桩,并在地面坡度变换处、中线与其他主要地物(如已有道路、河流、输电线)相交之处设加桩,在曲线交点处设立主点桩。中线定线时,可采用经纬仪定线或目估定线,量距采用一般钢尺量距,曲线测设可采用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本次实习采用导线测量方法,从已知控制点出发,将交点作为导线点,进行交点坐标采集,最后闭合到已知控制点。并进行内业计算后,得出符合要求的导线点坐标,最后将采集到的坐标,采用南方CASS进行线路设计,按20m一个中桩,得出中桩坐标,倒入全站仪或GPS RTK中,进行外业中桩放样。线路精度要求是:直线部分纵向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横向误差应小于5cm;曲线部分纵向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l000,横向闭合差应小于10cm。 里程桩的编号:0+000,0+020,0+040,….加桩编号按实际距离为准。如:0+027,0+055,…。 (2)纵断面测量 1).中平测量 以相邻水准点为一个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合至下一个水准点。作业中应注意: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13级土建类专业适用) 一、测量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测量实习作为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等综合素质的手段。 测量实习的要求是:每个学生要对实习中的每一项具体的测绘工作都轮流地做一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规定的测绘任务,并交付出成果资料。测量实习按百分制单独评定成绩,测量实习不及格必须重修。 二、实习组织与实习任务 (一)实习组织 测量实习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实习小组由7~8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一个组织能力强、有团结协用精神的人为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实习计划的制订、组织、仪器和人身的安全,组员必须服从组长的调派。实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借还仪器、出工收工和提交实习成果。 (二)实习任务 1.高程控制测量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高程控制网(与平面控制网相同)的单程水准测量。 2.平面控制测量 每个小组布设一个凸五至六边形闭合网,平均边长不小于70m ,每两名学生完成距离测量一次。边长取全组平均,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次角度测量。 3.地形测量 要求每个小组测绘平面控制网范围内的1:500地形图一幅。(小平板配合经纬仪) 三、各阶段的测绘内容和精度要求 (一)高程控制测量(每个人单独测量) 在测区平面控制网的每个控制点上各布设水准点一个,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一次单程水准观测,其高差闭合差按L 30±(毫米)或n 8±(毫米)计算。当限差符合要求时,由每人各自计算高差成果。 (二)测图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用视距支导线或角度交会做为加密控制。 1.平面控制的外业 (1)每个小组自选一个符合要求的闭合导线网,导线点埋设牢固的木桩(水泥地上用红油漆笔作记号),并注以编号,以免组间相互混淆。 (2)导线边用钢尺往返丈量,其边长往返相对较差满足1/2000的精度要求时,取其均值作为边长值。 (3)角度观测 水平角都用J 6仪器采用观测二测回(每个学生应单独完成全部内角的观测)。

汽车维修实训指导书

实训一汽车修理的认识 [目的和实训要求] l、了解汽车修理的安全基本规则。 2、掌握常用修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见汽车的具体组成及其功用。 [实验器材] 1、轿车、平头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 2、常用维修工具,专用维修工具。 3、两立式举升器或保养沟。 [步骤] (一)学习安全规则 1、工具安全使用。 2、燃油电瓶水的使用规则。 3、维修废品的处理规则。 4、安全用电规则。 5、汽车试机(发动机),路线的安全实训要求。 6、车底工作时的安全规则。 (二)学习工具使用 1、手工具(开口、梅花、套筒、活动扳、滤清扳手、轮胎套筒扳手、火花塞套筒、起子、手锤、凿)。 2、举升设备(千斤顶、举升器)螺栓拆装机具、压床、各种拉马、天车、手工葫芦。 (三)汽车构造的认识 1、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的各部件。 2、驾驶室内仪表,操纵装置。 3、底盘。 4、汽车外部副件。 5、电气设备。 6、车身。 [实训报告] 1、各种汽车的构造及其特点。 2、写出汽车各部件的功用。

实训二测量气缸盖下平面平面度,燃烧室容积和校压汽缸盖 [目的和实训要求] 1、掌握气缸盖下平面平面度和燃烧室容积的测量方法。 2、了解敲压校正缸盖的操纵方法及实训要求。 3、实训要求将测量结果与技术标准相比较,判断合格与否。 [实习器材] 1、工具:条形压板一块,压紧螺钉2只,厚薄规、垫铁若干块,手锤一把,铜棒一把,平板一块,注射器1个。 2、量具:刀口直尺1把,宽尺1把,量杯1只,水平仪。 3、材料:气缸盖1个,机油和煤油混合液体2升。 [实验步骤] (一)缸盖平面度测量 1、将缸盖置于水平仪上,平面朝上,如图所示,用刀口直尺沿AA、AAl、AB、B1B1、CCl、C1C1方向用厚薄规在每隔50mm处测出厚薄规与刀口直尺的间隙。 2、结论 (二)燃烧室容积的测量 1、清除燃烧室内的积炭和污垢,将火花塞按规定力矩拧紧,保证气门与气门座贴紧不泄漏。 2、将缸盖水平放置,燃烧室朝上,并用水平仪找正。 3、在量杯中配备80%煤油、20%的机油的混合油,混合油量应略多于被测燃烧室的容积,记下量杯中液面的读数。 4、将混合油注入燃烧室至略低于气缸盖平面,在燃烧室盖上平玻璃,然后用注射器从玻璃边缘慢慢注入液体,直至液面接触玻璃。 5、观察量杯中剩余液体的液面读数,前后液面读数之差值(以mI计)即为该燃烧室的容积记下。 6、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它燃烧室容积。 7、结论 (三)校压气缸盖(如图) 1、将气缸盖置于工作台的平板上,凹部向下。在气缸盖两端与工作台的平面间垫上垫片,其厚度约为弯曲量的4倍。将压板压在气缸盖中部,拧紧两螺钉,直至缸盖中部贴在工作台平面上。 2、用小锤对气缸盖加强筋处逐步进行敲击2-3遍。敲击时最好垫上紫铜棒,以防锒头误伤缸盖工作表面。敲击后停留约8分钟。 3、将压板松开,并移至气缸盖全长1/3处,用上述方法敲击,最后再移到另一端继续敲压。 4、若敲压过度,可将缸盖均匀地烘热片刻,可有所复原。 5、若缸盖发生对角扭曲变形,可将压板压在气缸盖上。

专业实习指导书

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土木工程系

目录 一、专业生产实习大纲 (1) (一)实习的性质 (1) (二)实习的目标 (1) (三)实习内容 (2) (四)实习组织形式 (4) (五)实习时间安排 (5) (六)实习成果 (5) (七)成绩评定 (6) (八)组织领导 (6) 二、实习岗位的选择 (7) 三、安全教育 (7) 四、实习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0) 五、熟悉工程及了解现场 (13) 六、毕业设计(论文) (14) 七、实习周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实习报告 (16) 九、现场实习指导工程师评语 (17) 十、实习成绩评定 (18) 十一、专业生产实习纪律 (20) 附录一:实习指导工程师对实习生的评语 (19)

附录二:专业生产实习考勤表 (22) 附录三:专业生产实习成绩评定表 (24) 附录四:实习周报 (25) 附录五:实习报告封面 附录六:实习报告

一、专业生产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性质 专业生产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工程实践中的知识运用和学习,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生产实习是培养与提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的目标 1、通过实习了解建筑构造、结构体系及特点;了解某些新建筑、新结构、新施工工艺、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等。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专业生产实习,使学生对典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单位或分部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了解和掌握拟定典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 3、通过现场实习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对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施工成本的控制,生产要素的管理有所了解。 4、参加实际生产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测量学基础实习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而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测绘生产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能够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为今后从事专门测绘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应该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下面通过本次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实习动员 1.实习目的:测量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通过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和室内的实践操作,把书本上学到的部份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加深理解和巩固,为水利事业培养人才作贡献,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2.实习动员: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情况,提出实习任务和计划,宣布实习组织机构、分组名单、实习纪律,说明仪器工具借领办法和损耗赔偿规定,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实习内容: 量距导线测量、地形测量 (一)量距导线测量:第一周 ① 准备工作:辅导老师讲授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 ② 选点打桩:选一条7个导线点的独立图根闭合导线。要求导线点间通视良好,没有障碍物。桩点标志埋设10厘米长,顶面锯成十字的钢条。 为已知水准点 ③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每组联合测一个闭合水准路线, N 3 引测组成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后、前、前、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其不等差不超过±3米,路线中各测站距离累积差不超过±10米,红黑面中丝读数之差与常数K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完全版范本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 书完全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装置及控制组件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做全 面分析; 3.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图,了解各点波形形状。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和“K”端接至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 即构成如图1-1所示的实验线路。 图1-1 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三、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d/U2=f(α)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四、实验设备 1.电力电子实验台 2.RTDL09实验箱 3.RTDL08实验箱 4.RTDL11实验箱 5.RTDJ37实验箱 6.示波器; 7.万用表; 五、预习要求 1.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RTDL09实验箱; 2.复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有关内容,掌握在接纯阻性负载和阻 感性负载时,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不同负载时Ud、Id的计算方法。 六、思考题 1.单相桥式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阻感性负载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 解决? 七、实验方法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纯阻性负载 调试触发电路正常后,合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d、晶闸管VT两端电压波形U VT,调节电位器RP1,观察α=30o、60o、90o、120o、150o、180o时的Ud、U VT波形,并测定直流输出电压Ud 和电源电压U2,记录于下表1-1中。

顶岗实习指导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1) 二、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条例 (6) 三、学生顶岗实习保密条例 (8) 四、顶岗实习任务书 (9) 五、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 (11) 六、顶岗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12) 七、顶岗实习周记样式 (1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一、顶岗实习目的与任务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综合学习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进入企业一线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为了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职业素养高、职业能力强,熟练掌握模具CAD/CAM技能、模具零件加工技能、模具调试与维修技能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安排学生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以准员工身份完成顶岗实习,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作为一名劳动者的职业责任感。 二、主要实习岗位及内容 学生在模具钳工、冲压模具工、模具设计员等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遵守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规范和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

(续表) 三、顶岗实习应提交的成果 1.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表中各项内容填写完备,必须有企业指导教师签名和单位公章。 2.顶岗实习总结报告,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含图、表),顶岗实习报告必须按格式装订成册,上交打印稿和电子稿各一份。 3.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积极搜集岗位工作相关的技术资料,完成顶岗实习周记并及时提交导师审阅。 4.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与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书。 四、顶岗实习管理 1.学生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由系部安排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完成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工作,顶岗实习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学生遵守《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条例》,通过对法制观念、安全知识、防范技能、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 3.在学生离校前,结合专业制订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对顶岗实习岗位、现场指导教师的资格、顶岗实习内容的选择范围及成果提交形式提出具体要求。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作者:————————————————————————————————日期: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适用班级:15测量1、2班 实习周数: 1周 工程测量教研室 2016年1月11日

说明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数字化课程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验证课堂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所学知识变成技巧、变成能力。通过实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一)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1.观测记录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他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应填写齐全。 3.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高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一旦记录中出现错误,便可在留出的空隙处对错误的数字进行更正。 4.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回报读数,经确认后再记录,以防听错、记错。 5.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保持被淘汰的数字仍然清晰。所有记录的修改和观测成果的淘汰,均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6.禁止连环更改,若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数。若已改正一个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读数和记录数据的位数应齐全。如在普通测量中,水准尺读数0325;度盘读数4°03′06″,其中的“0”均不能省略。 8.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如1.3144,1.3136,1.3145,1.3135等数,若取三位小数,则均记为1.314。 9.每测站观测结束,应在现场完成计算和检核,确认合格后方可搬站。实验结束,应按规定每人或每组提交一份记录手簿或实验报告。 (二)建筑轴线放样要求 本次建筑轴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轴线数据,假定轴线中心点位置,以及中心点与任一轴线端点的起始方向,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技术要求进行。 表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100~300 5 ≤1/30000 二级100~300 8 ≤1/20000

实训指导书模板(旅行社经营管理)

实训指导书 实训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实训指导书是依据阿坝师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指导书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

教学大纲制定的,实训指导书是指导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实训并保证质量的依据。 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学时:32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类别:专业课 编写大纲教研室/实训室:管理教研室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旅行社各基层工作岗位(咨询、计调、外联、导游四大岗位)所需的综合业务能力与基本素质,掌握这些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使之能较快适应旅行社的工作要求,胜任具体的操作业务和工作实务。实践教学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为学生尽可能提供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创造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境,由教师带领、学生策划和具体操作的形式来达到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实训方式 在校专业技能实训室实训+校外旅行社参观学习+顶岗实训 三、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记分制,其中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30%。实训考核采用开卷考核方式,由实训老师组织学生7-9人作为考核委员会成员,集体评分。

六、实训项目容及其要求 项目一、旅行社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计划 【实训学时】6学时 【实训容】参观、走访国际、国旅行社。了解国际、国旅行社组织机构设置、职能,旅游团队操作流程,旅行社人员岗位的职能及素质要求等。 【实训重点】旅行社旅游团队、散客、同行直销等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实训难点】旅行社人员岗位的职能,如计调岗位、销售岗位、客服岗位、导游、领队岗位的具体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指导书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指导书 目录 简要说明. 2 一、基本背景知识、参考资料、基本流程. 2 (一)毕业实习基本背景知识. 2 (二)毕业实习参考资料. 2 (三)毕业实习基本流程. 2 二、毕业实习课题. 3 (一)目的. 3 (二)具体内容. 3 (三)操作步骤. 5 (四)注意事项. 6 三、毕业实习方案设计与具体时间安排. 6 (一)毕业实习方案设计. 6 (二)具体时间安排. 6 四、毕业实习报告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6

(一)总体要求. 6 (二)实习报告格式. 7 五、毕业实习量化考核标准及方式. 8 六、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8 七、毕业实习情况评价与信息反馈. 9 (一)毕业实习情况评价. 9 (二)毕业实习信息反馈. 9 简要说明 本指导书根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和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编写,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XX级学生。 毕业实习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实践性教学的关键内容。通过毕业实习,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程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并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一、基本背景知识、参考资料、基本流程(一)毕业实习基本背景知识 1.网络营销常用方法

2.网站策划和推广 3.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和设计 4.电子商务业务二次开发 5.电子商务商务模式的分析和开发 (二)毕业实习参考资料 1.XX级毕业实习大纲 2.XX级毕业实习指导书 3.徐国平,刘臣勇等.《jsp网络开发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4.王炜等.《java beans组件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徐进明.《jsp网站开发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6.赵丰年.《javascript实例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7.芮廷先.《网上商店与营销策略》,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XX 8.邵晓薇,王维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系统》,北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2017-1-32)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指导书 (2016-2017-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研组编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8月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长度测量 (3)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 (9) 实验三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13)

实验一长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杠杆千分尺、和立式数显光学计的测量原理、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应用上述仪器检验光滑极限量规。 3.巩固尺寸公差的概念,学会由测得数据判断零件合格性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杠杆千分尺 杠杆千分尺相当于外径千分尺与杠杆式卡规组合而成,其外形如图1-1(a)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杠杆式卡规及千分尺相同。可以用作相对测量,也可以作绝对测量。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如图1-1(b)所示。 (a)(b) 图1-1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图 当测量杆1移动时,使杠杆2转动,在杠杆的另一端装有扇形齿轮,可使小齿轮3和装牢在小齿轮轴的指针4转动,在刻度盘5上便可读出示值。为了消除传动中的空程,装有游丝6。测量力由弹簧8产生。为了防止测量面磨损和测量方便,装有退让器9。 杠杆千分尺刻度值有0.001毫米和0.002毫米两种(现在使用的是前者),表盘的示值范围±0.02毫米,测量力是500-800克,测力变化不大于100克。 2.立式数显光学计 立式光学计又称光学比较仪,集光电、机电于一体,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显式光学仪器。直接测量可以达到10毫米。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英制在显示屏上显示,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置零。当被测工件大于10毫米时,在测量前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位,被测尺寸与量块尺寸的差值在屏幕上读得。 立式数显光学计对五等量块和一级精度的量块,球形和圆柱形工件得直径和不圆度,线型、板型、金属及非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平行度进行高精度测量。 仪器基本度量指标:

办公软件实训指导书

办公软件实训指导书 实训项目一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应用 1.实训目的: 学会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手动绘制表格及表格的格式化操作;学会文字处理及文档的排版技巧;熟练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方法。 2.实训要求: 根据给出的效果图片,使用Word 2003表格、文字处理与排版、艺术字及绘图等技术完成作品。作品布局不得改变,风格不得改变,文字内容和图片等素材可以自行选定。实训时间10学时。 3.实训内容:用Word制作一份校内刊物,如图1.1所示。 图1.1 校内刊物示例 4、实训步骤 (1) 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单击【文件】|【页面设置】菜单项,在打开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将纸张大小设为A4,页边距上、下、左、右都设为1厘米。 (2) 单击【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将线型选为“无边框”,然后在页面上制作如图1.2所示的版面布局表。这是一个大概布局,具体制作时还需要调整。 图1.2 版面布局表

为了以后的制作方便,将每一个板块都用数字作标记。 (3) 板块1的制作。第1板块是刊物名称,使用了剪贴画叠加艺术字的方法制作。将光标移到板块1中,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在“剪辑管理器”中找到一张帆船图片,将其插入,将光标移到任意单元格,单击【绘图】 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打开【艺术字】对话框,选其中一种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在【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扬帆”,设置字体、字号。制作完成后,将其格式设置为“浮于文字上方”,并将它拖动到图片上适当的位置。 (4) 板块2的制作。将插入点移到板块2中,输入制作日期、期号、制作班级,中间用空格隔开,然后设置文字格式,添加灰色底纹。 (5) 板块3的制作。将插入点移到板块3中,用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制作“Word”,然后 Word”右侧拖动画出自选图形,右击,选择【添加文字】,输入“受益终生的使用技巧”,设置文字格式。然后在下面输入其他文字,并进行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设置。 (6) 板块4的制作。板块4的上部比较复杂,这时再用【表格和边框】中的【绘制表格】按钮画一横线、二竖线,将其上部变成如图1.3所示的3个单元格。在左边单元格中输入文字“鼠标”,并设置字符格式;在中间单元格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插入一个鼠标图片,并设置图片的大小;右边单元格中,用艺术字制作“小知识”三个字;在下侧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最后选中板块4中所有单元格,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设置外边框为“无边框”。 (7) 板块5的制作。板块5是一段诗,同样可用【表格和边框】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将其分为如图1.4所示的三部分,上部输入标题,下面左右对称地输入诗句,并设置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等格式。 图1.3 板块4局部示意图图1.4 板块5示意图 (8) 板块6的制作。板块6是竖排版,将光标移到板块6中,选择【格式】∣【文字方向】命令,打开如图1.5所示的【文字方向- 此时该板块内的文字均是竖排版。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的“艺术字”对话框中,选一个竖排样式,制作该板块的标题。完成后选中它,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最后在其左侧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的格式。最后效果参见图1。

勘测实习指导书

道路勘测野外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的目的要求: 实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重要部分,它的目的和要求是:为了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它来解决工程设计问题。即要求学生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程序,道路野外勘测与内业工作的内容与基本方法,弄清道路野外勘测与内业工作的关系,以及道路设计文件的编制等。 通过实习,锻练与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技术一经济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就是说能独立进行一般地质、水文条件下的勘测设计工作。二、实习方式、组织与领导 (一)、实习方式: 采用在教学实习基地实习。我们采取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进行工作。即参加实习的师生组成“测设队”,在实习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完成勘设计的外业工作任务。 测量队人员、主要项目精度表 (二)、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生产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生产管理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和领导测量工作的进行,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分作最后的评定。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对本作业组的学生负有责任。也就是说负有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组织纪律、业务技术理论等方面的指导责任,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给予评分。 指导教师的工作,是保证如期按质完成测设任务的基础。指导教师应每日检查学生的野外测量(调查)记录,实习日记,内业图表的正确性并签名及标名日期。 三、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为使生产实习能按计划进行,并顺利开展工作,实习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联系并确定实习地点。了解工作情况和安排实习条件,以及收集实习地点的有关资料,如测量任务大小、收集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沿线地质水文情况、沿线的居民点和经济情况。 (二)、拟定实习计划并组织生产实习队。 (三)、实习前的动员工作:进行实习的意义、内容、目的与要求、安全与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四)、各作业组的物质准备 1、主要仪器、工具、图书资料:经纬仪、水准仪等 2、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用品一律自理,且应从简从轻 3、劳保用品:按规定发放 四、勘测实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选线组: 1.定线: 内容与方法: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从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地定出合理的路线。要求在平面上定出路线的交点、转点并现场定出平曲线半径,拟定沿线桥涵及其它人工构造物布设方案,与地质组共同拟定通过不良地质、水文等地段的处理措施,路线纵断面设计,对设计成果进行现场复查与核对并作出修改与补充。实习时,采用现场定线方法,即根据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在现场反复比较,并利用旗杆、手水准、皮尺、量角圆盘等简单仪具,直接选定路线中线的交点、转点等以确定中线位置。 要求:路线的选定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亦直接影响测设质量、技术性强,由于该部分对学生不是要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实验室 2017 年3 月

实验一尺寸测量 实验1-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的外径 三、测量器具 1.立式光学计 2.块规 四、测量器具简介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 5 等、 6 等量块、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五)测量步骤: 1、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所需量块尺寸。一般是从所需尺寸的未位数开始选择,将选好的量块用汽油棉花擦去表面防锈油,并用绒布擦净.用少许压力将两量块工作面相互研合。 2、将组合好的块规组放在工作台上,松开横臂紧固螺钉,转动调节螺母,使横臂连同光管缓慢下降至测头,与量块中心位置极为接近处(约0.lmm 的间隙)将螺钉拧紧。 3、松开光管紧固螺钉,调整手柄,使光管缓馒下降至测头与块规中心位置接触,并从目镜中看到标尺象,使零刻线外于指标线附近为止。调节目镜视度环,使标尺像完全清晰 (可配合微调反光镜)。锁紧螺钉,调整微调旋钮,使刻度尺像准确对好零位。 4、按压测帽提升杠杆2?3次,检查示值稳定性,要求零位变化不超 过l/10 格,如超过过多应寻找原因,并重新调零(各紧固螺钉应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仪器变形)。 5、按下测帽提升杠杆,取下规块组,将被测部件放在工作台上(注意一定要使被测轴的母线与工作台接触,不得有任何跳动或倾斜)。 6、按压测帽提升杠杆多次,若示值稳定,则记下标尺读数(注意正负号)。此读数即为该测点轴线的实际差值。

建筑学专业一周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供“建筑学”等专业一周实习使用)

河南城建学院 测绘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供建筑学专业一周实习使用) 一、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的手段。通过地形图和建、构筑物测设,可以强化测定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技能,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的测量问题打下基础。 二、任务和要求 1.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 2.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能进行检验校正。 3.能独立组织和实施图根导线测量、图根水准测量及内业成果整理,测量成果均应符合精度要求。 4.熟练掌握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步骤,学会识读和应用地形图。 三、实习组织 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一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每组6-10人,选组长一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监督考勤和仪器管理等。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有组织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注意提高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四、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天数 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仪器检校,踏勘测区0.5 1 1 2 导线测量外业 0.5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坐标格网绘制、图根点展绘3 0.5 4 图根水准测量内、外业 1.5 500:地形图(平面图)测绘及仪器操作考核5 11.0 6 图幅整理,实习报告编制、归还仪器总 5 计 五、实习注意事项. (一) 仪器工具使用与爱护 1.按时领借、归还仪器工具,并遵守测量实验室领归还制度. 2.每次出发前和收工时均应清点议器和工具; 3.实习中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报告辅导老师,不准自行拆卸,为保证仪器的安全,实习应做到:人不离仪器,仪器不离人。 4.钢尺量距时,应在尺中间设专人保护钢尺.严禁卷曲和各种车辆、行人踩压; 5.严禁手执测绘仪器,装箱保存,丢失仪器者,按实验窒规定处理. 6.若仪器、工具有损坏,按实验室规定处理. (二) 其它 l.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不要单纯追求进度,组员之问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实习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随着实习进度阅读本指导书及教材的有关章节。 3.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计算、整理成果并编写实习报告。原始数据、资科、成果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 六、实习报告的编写 要求实习报告在实习期间编写,实习结束时上交。报告应反映学生在实习中所获得的一切知识,编写时要认真,力求完善,参考格式如下: 1.封面——实习名称、地点、起迄日期、班级、组别、姓名; 2.目录 3.前言——说明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4.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方法、精度、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5.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七、成果与资料上交 实习结束时应交下列作业,否则不准参加考查。 1.小组应交作业 (1)测量仪器检校成果; (2)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记录及内业计算表; (3)碎部测量记录手簿; (4)1:500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个人应交作业 (1) 实习报告(含控制测量内外业资料、碎部测量数据资料等); 实习日记。 (2)

实训指导书模板

《********》实训指导书 课程名称:**********实训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专业 制定人:*** 审阅人:***(教研室主任)修订时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实训概述 (1) 一、实训工具/实训设备/实训要求/实训环境(可选或自拟) (1) 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1) 三、实训报告要求 (1) 四、实训成绩评定、考核办法 (1) 第二部分单元实训 (2) 实训(项目)一 ******* (2) 一、实训目的 (2) 二、知识要点 (2) 三、素材准备(可选) (2) 四、实训内容 (2) 五、实训步骤 (2) 六、注意事项(或操作要点) (2) 七、参考效果(可选) (2) 八、拓展训练与思考 (2) 实训(项目)二×××××× (3) 一、实训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素材准备(可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训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训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注意事项(或操作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拓展训练与思考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综合实训.. (4) 一、实训目的 (4) 二、知识目标 (4) 三、能力目标 (4) 四、实训内容与步骤 (4) 五、拓展思考 (4)

实习(实训)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 冶金工程专业(有色冶金方向)生产实习指导书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通过实习,加强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习惯的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巩固和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和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地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生产实习内容及要求 基本要求:巩固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积极实践,熟悉和掌握冶金过程主要流程(有色金属冶金主要工艺过程)的工艺特点、操作技术及主要设备的性能及作用,了解冶金技术发展的动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技术、数理知识等)用于分析冶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加强学生对冶金工程大生产的管理技术和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生产实习的重点为有色金属火法冶金、有色金属湿法冶金以及有色金属电冶金典型生产工序的主要设备与工艺。 (一)有色金属火法冶金 有色金属火法冶金重点在铜冶炼厂的粗炼和精炼系统进行实习,包括火法炼铜的备料、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内容,并组织参观相应的辅助生产系统(如制酸、水电动力、运输等)。 1、通过安全教育、参观和讲解,了解工厂火法冶炼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 2、通过重点工序定点跟班劳动,重点掌握工厂铜精矿冶炼粗铜的基本原理,较为详细定量生产工艺流程(规程)及主要冶炼设备规格性能;掌握铜电解生产过程中影响电耗的各种参数以及废电解液的环保处理;了解主体车间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性质和成分,生产配料计算、生产技术条件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体冶炼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结构、材料规格、性能、优缺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烟尘治理; 3、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生产实地,分析某工序或岗位经常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措施; 4、熟悉火法冶炼生产车间的设备平面、立面布置,分析设备布置的合理性; 5、了解火法冶金生产的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 6、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有色金属湿法冶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