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年鱼雷

百年鱼雷

百年鱼雷
百年鱼雷

百年鱼雷

1866年,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得制成一种新的水中兵器,由于其外形很像鱼,的别是像那种专爱攻击水下大型动物的电鳗,而电鳗的拉丁名称是“Torpedinidae”,所以人们便将这种新兵器命名为“Torpedo”,鱼雷。至今已是140多年。

在兵器的发展史中,140年,经历了多少兵器从新生到销往,而鱼雷依然矍铄,其不俗的表现,更不容小视。虽古老而不可替代,,鱼雷至今仍是反潜的重要武器。在导弹技术日益精确的今天,甚至有人说,百年鱼雷的技术含量超过导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不做评论,但是,这样一种重要的武器,在世界上能够生产它的厂家却是屈指可数,也多少隐射些什么。

这就是鱼雷-百年辉煌,百年荣耀,百年如此!

世界鱼雷武器

鱼雷问世以来,它的表现有目共睹。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击沉运输船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击沉大、中型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鱼雷击沉运输船1445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击沉大、中型舰艇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后来的局部海战中,鱼雷也有不错的表现。1950年7月1日,朝鲜人民军的鱼雷艇夜袭美国“芝加哥”号巡洋舰,命中3枚,使其沉没,美军还有一艘驱逐舰被击伤。最有戏剧性的是,1982年马岛海战中,载有现代先进鱼雷的英国核潜艇“征服者”号,竟是用二战时服役的直航鱼雷MK8击沉了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鱼雷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反舰、反潜导弹快速发展,百年兵器-鱼雷何以能长盛不衰呢?鱼雷航行于水下,特别是可由潜艇从水下发射,隐蔽性远高于导弹。更重要的是,鱼雷在水下爆炸的威力远大于空气中,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倍,而压缩性只有空气的1/2500,是爆炸的良好导体。炸药在水中爆炸瞬间,可形成几万个大气压和几千度的高温瓦斯,并以6000~7000米/秒的速度迅速膨胀,强大的冲击波能轻易击穿舰艇的水下部分。如此威力,怎不令人对它青睐有加?

今天的鱼雷

现代鱼雷,为完成不同的作战使命,一般按轻、重两个系列发展,同时还发展了以轻型鱼雷为战斗部的火箭助飞鱼雷。

重型鱼雷的直径一般为533毫米或更大,也称为大型鱼雷,可由潜艇或水面舰艇携带,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或潜艇。特点是航程远、速度快、爆炸威力大、用途广泛。主要产品有:MK48系列(美)、A184、“黑鳖”(意)、“旗鱼”(英)、DM2A3(德)、2000型(瑞典)等。俄罗斯的重型鱼雷型号较多,且性能先进,如:53-65、TEST-71、UGST等,尤其是650毫米(65-73、65-76)超重型鱼雷,装药量达到500千克,更是大型水面舰艇的克星。

轻型鱼雷的直径一般小于400毫米,适合于水面舰艇、直升机空投及火箭助飞发射,其主要任务是反潜,也兼顾反舰,其特点是适合多种平台携带,速度高,航程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主要产品有MK46、MK50、MK54(美)、A244/S(意)、MU90“冲击”(法-意)、45-36、APR-2E(A-2)(俄)等。

火箭助飞鱼雷是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经火箭空中助飞到达预定点后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其航程远、航速高,兼有鱼雷和导弹的优点。主要产品有“阿斯洛克”、(美)、SS-N-14、SS-N-15、SS-N-16(俄)等。

此外,现在还出现了中型鱼雷,如瑞典的TP42、TP43和TP427,直径400毫米;美国的NT37和日本的CRX-1型,直径为482毫米。这种鱼雷速度快、航程远、装药量大,既可当轻型鱼雷,也可当重型鱼雷使用,发展颇为引人注目。

至于超小型鱼雷,如意大利的A200,直径只有123毫米,长度不到1米,重量不到1.5千克。由于装药量太少,多数已淘汰,仅有极少数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21世纪,反潜、反舰形势更加严峻。潜艇将以水下20~40节速度,在水深400~1000米处采用隐身及先进的水下对抗技术进行作战,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不仅具有25~35节的航速,还将装备十分完善的反导手段,并具有强大的对海、对空及反潜作战能力。鱼雷的发展也必须产生针对性的变化。

更快、更远

当前世界各国海军服役的舰艇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有效攻击目标,要求鱼雷航速至少是目标舰艇速度的1.5倍。当前常规潜艇水下速度为25节左右,核潜艇一般在35节左右,水面舰艇一般在25~35节之间,这就要求鱼雷航速应大于50节。

“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是任何作战行动的基本原则,高技术条件下海战更强调“先敌发现,先机制敌”,以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和战术上的优势。在舰艇侦察探测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鱼雷的航程应与发射舰艇探测距离相适应,努力实现在尽量远的距离上发射鱼雷,最少也要能在目标的声呐有效探测距离之外发射,一方面保证发射平台的安全,另一方面可率先发射鱼雷,达到先机制敌、保存自己的目的。这就要求鱼雷航程要大于敌舰艇声呐作用距离和近程警戒线。航程越大,越有利于发射平台的隐蔽和安全。根据当前舰载声呐的性能,鱼雷以50节速度追击18节的目标时,射距应大于40千米。

要发展高航速、远航程的鱼雷,最关键的就是动力技术,比如研究新型热动力鱼雷燃料和高效发动机,采用新型高能电池和永磁材料电机技术。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鱼雷流体线型,减小运动阻力。

美国MK48ACDAP是在MK48-4型鱼雷的基础上改进的,增大了燃料舱容积和燃料泵流量,航速最大可达55节,以40节航行时,航程可达46千米。英国“旗鱼”更是一举打破鱼雷航速在50节徘徊半个世纪的局面,浅水速度达到了令人惊讶的70.5节,在900米最大深度也可达到55节。意大利MU90最大航速53节,航程最大15000米。

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超空泡鱼雷,是运用了空泡产生技术,使鱼雷周围完全被空泡包围,使其类似于在空气中运动,从而大大减少阻力,提高鱼雷速度和航程。俄罗斯BA-III“暴风”超高速鱼雷就采用了这种技术,速度达200节以上,航程约10000~15000米。

更深、更浅

鱼雷航行深度主要取决于目标艇下潜深度。目前常规潜艇可潜到400米,核潜艇600米,最大航行深度甚至可达900米。为有效打击目标,鱼雷航行深度一般应大于600米,并根据作战需求增大下潜深度。

要使鱼雷增大航行深度,一是鱼雷壳体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新型材料,如合金钢、玻璃钢等;二是鱼雷动力系统必须采用不受水深限制的闭式循环系统。这是目前热动力鱼雷中最先进的动力技术,其燃料和蒸汽两个回路均为封闭系统,故其特性与水深无关,可大大提高鱼雷的航行深度。其原理虽然很简单,但要达到鱼雷发动机的指标要求却是非常困难的。美国MK50采用的就是闭环系统,航深可达750~500米。

此外,随着西方国家作战思想的转变,针对局部战争中浅水反潜的需要,要求鱼雷在具有足够大作战深度的同时,也应当具有浅水海域作战的功能。

浅水海区是海军基地、港口、码头、锚地及航线集中的地方,也是封锁与反封锁的重要战场,多数国家沿海均为浅海海区。近海航行的小型安静常规潜艇,辐射噪声比较低,而且浅水海域的水声环境比较恶劣,常规潜艇较小的噪声会被海洋噪声环境所掩盖,为此鱼雷必须能快速滤去背景噪声。目前美国的MK48ACDAP、MK50、意大利MU90“冲击”、瑞典2000型、法国的NTL90型“海鳝”等鱼雷都具有较好的浅水作战能力。

更准、更静

为提高海战中舰艇的生存能力,世界各国海军普遍采用了隐身和水下电子对抗等新技术,如目前潜艇大多采用低噪声线型和结构,低噪声桨,动力系统采用浮阀降噪技术,外部粘贴消声瓦,使潜艇辐射噪声大大降低。舰艇性能的不断提高、隐身技术的应用,配备反鱼雷设备,及舰艇本身的防护措施和战术规避,增大了鱼雷发现目标和攻击目标的难度。

命中目标是鱼雷的最终目的,准确导引是提高命中概率的基本保证。在鱼雷制导技术方面,传统的直航式鱼雷己被逐步淘汰,目前较为先进的均为“遥控+自导”。自导装置目前多为声自导,有主动式、被动式和主被动联合式,新型鱼雷多采用联合式。由于声自导鱼雷对付水面舰艇的效果不如对付潜艇,因此出现了尾流自导技术。各种舰船都具有很强且独特的尾流特性,并与舰艇的宽度和吃水有关,很难用一个小的航行体模拟尾流来诱骗鱼雷,因此现有的反鱼雷手段对尾流自导鱼雷几乎是无能为力。目前,尾流声

自导、尾流电阻抗自导技术已在鱼雷上获得实际应用,但尾流自导鱼雷还不能用来对付潜艇。将来可以发展磁尾流自导,光、热尾流自导,放射性尾流自导来对付潜艇。

遥控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线导方式。线导鱼雷中所使用的导线大都是铜线,其缺点是导线重、体积大、抗拉力小、传输频带窄、信号衰减量大,而且线导鱼雷中信号的衰减量和导线的长度成正比,导线越长信号衰减量越大,因此限制了鱼雷的航程。随着光纤传输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内的成功应用,以光纤代替普通铜导线用于线导鱼雷便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美、法等国分别成功地进行了光纤线导的海上试验,试验距离达到了20~30千米。只有光纤制导才能进一步完善潜艇和鱼雷之间的有线通信,增加鱼雷的制导作用距离。另外,由于光纤制导频带宽度大,可使发射艇和鱼雷之间传输更多的数据。

目前还有一种被称为“智能化制导”的技术在鱼雷上得到了应用,主要是制导系统应用高速数字微处理机,采用自适应技术、最优控制技术来实现的智能化精确制导。由于水下电子对抗技术的日益发展,鱼雷制导系统必须能够对来自于自然和人工的干扰目标进行识别,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提取出有用的目标参量,然后由自适应控制系统选择和调整其工作状态和参数,进行最优控制,从而实现精确制导,并以90°命中角击中目标的要害部位。采用智能化制导的鱼雷能够在复杂的海洋水声环境中识别真假目标。

鱼雷在水下航行进行搜索和跟踪目标过程中,要不被对方过早发现而破坏鱼雷的攻击,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隐蔽性。

当今水下对抗实际上就是水声对抗,鱼雷辐射噪声直接影响鱼雷的隐蔽攻击。性能先进的鱼雷针对构成自己主要噪声源的流体动力噪声、机械传动结构噪声、推进器噪声等,在鱼雷雷体线型、结构设计、动力装置减振、降噪设计、推进器噪声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主要有: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推进装置;采用新材料和鱼雷结构设计;开展鱼雷智能弹道的研究;采用综合制导系统。

更有威力

现代舰艇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型水面舰艇在要害部位都采用了高强度装甲材料,水下部位设有2~5层不等的保护间隔。一些先进国家的潜艇,外壳采用了高强度材料,结构上采用双壳体和抗爆结构,双层壳体间距达2~6米,设置有淡水缓冲舱或填充其它物品,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抗爆能力。上述措施的采用使300千克左右的一般炸药都难以有所作为。为有效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必须提高鱼雷的爆破威力。

战斗部的威力大小以及对目标的毁伤程度与装药的数量、质量、爆炸方式等有关,也同鱼雷命中目标的位置、舰艇结构有关。由于受到空间和重量的限制,轻型鱼雷通常装药量40~80千克,重型鱼雷为200~400千克。在装药有限的情况下,要增加鱼雷的破坏威力,必须从提高炸药性能和定向爆炸技术入手。

各种新型的高能炸药纷纷用于鱼雷,如聚能炸药、塑胶炸药,目前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燃料气体炸药-环氧乙烷气体炸药,其破坏威力可达2.7~5倍TNT当量。

爆炸方式通常为两种,碰炸和近炸。比起碰炸,由于近炸可以借助不可压缩的海水的压力,因此对目标造成的毁伤更为严重。目前最先进的鱼雷采用的是定向聚能爆炸技术。定向聚能爆炸技术能使有限的炸药爆炸能量定向释放,向目标方向集中,从而有效摧毁外壳坚固的新型舰艇。采用聚能爆炸的鱼雷只能采用触发引信。如美国的MK50、英国的“旗鱼”、欧洲的MU90“冲击”等都采用的是这种技术。

此外,通用性是武器的发展趋势,鱼雷也不例外,特别要发展系统及组件可互换的多用途、多载体、通用性鱼雷。鱼雷采用模块化的功能置换件和组件,使鱼雷换上备品后无需重新检查与测试,并且可以使鱼雷内部结构更紧凑,可靠性更好,维修更方便,通用性增强使用寿命更长。

三种典型的近海轻型反潜鱼雷

20纪80年代中期,轻型鱼雷的设计二和技术开发主要都是围绕如何对付冷战时期高航速、大潜深的核动力潜艇而展开。如今时过境迁,海上主战场已经从过去的深海大洋转移至近海浅水海域,轻型鱼雷要对付的新目标是那些在近海浅水中静止或缓慢移动的常规潜艇。浅水中的声学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应对回

声更小的潜艇和更先进的水声对抗设备以及更加复杂的声学环境,海军强国对轻型鱼雷进行了升级、改进,推出了新一代轻型反潜鱼雷。

国际合作的典范:MU90

MU90是由法国和意大利两国联合组建的欧洲鱼雷公司研制的,该雷实质上是把法国的“海鳝”鱼雷和意大利的A290鱼雷方案合并起来,取各家之长,充分利用了各自的技术优势,是国际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该雷可供水面舰艇、反潜直升机、固定翼飞机使用,用于对付能快速机动、有隐身能力、使用主/被动对抗器材的各种核动力潜艇和常规潜艇。MU90鱼雷于1999年大批量服役,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轻型鱼雷,性能优于美国MK50,是北约各成员国的标准配置,目前有舰载型和机载型两种。舰载型安装了入水稳定器,以改进浅水水域的作战性能。机载型安装了带条、分锁、鳍保护装置和稳定器。

MU90长3米,直径324毫米,重量304千克,航速29~50节(可连续变化),航程12000米/50节或25000米/29节,航深25~1000米。

战斗部为50千克定向聚能装药,能一举击穿双层壳体结构的潜艇,包括双层壳体间有缓冲水舱的大型潜艇。战雷头(鱼雷的雷头分战雷头和操雷头,战雷头装有炸药,操雷头不装炸药,而装有用于接收、测量、记录的电子装置和仪表)采用触发引信引爆,并装有独立的安全保险机构。

制导方式为主被动声自导,主动自导探测距离2500米。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声自导有6个工作频带,工作带宽远大于10kHz,有47个发射和32个接收波束。水声覆盖范围120°×70°。在计算机强大计算能力的支持下,能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分辨真假目标,最多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在各种作战和战术软件的配合支持下,能对慢速目标、快速机动目标、采用吸声材料覆盖的潜艇或处于强干扰环境中的目标进行攻击。

鱼雷控制系统主要由捷联式惯导装置加上微处理机构成,采用了性能先进的速率陀螺和加速度计,能在3个自由平面上同时控制鱼雷的航行姿态,使鱼雷可以任何姿态入水,大大增加了作战灵活性。当鱼雷大深度攻击时,可实现90°垂直下潜,这对于大深度鱼雷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攻击目标的末段,惯导系统与声自导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弹道精度,可实现对目标的垂直命中,这也是采用定向聚能装药对自导和控制系统的新要求。

MU90鱼雷的动力系统为电动推进系统,电源采用法国SAFT公司研制的铝/氧化银一次性高能电池。该电池的比能量为140~180瓦时/千克,其电解液为氢氧化钠,电解质以氧化钠粉末的形式储存在雷体内。鱼雷入水后海水进入雷体,经循环泵加压,进入电解质柜内,溶解电解质,形成电解液,并以恒定速度在一个闭式循环系统中流动。当电解液进入电池组内,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功率。由于该系统从启动到全功率需要一定时间,为此MU90鱼雷安装了2个辅助电池。当鱼雷刚入水未达到全功率时,一个电池向自导系统供电,另一个向电解液泵和控制舵机供电,使鱼雷入水后能很快工作,以利于浅水作战。

MU90鱼雷的推进电机是德国STN公司研制的永磁电机,采用了钻钐合金永磁体,具有非常高的比功率,能在很高的温度下不失磁,电机功率大于100千瓦。该电机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脉冲转换可自行连续调节电机速度.实现鱼雷的无级变速,以适应不同的作战和战术要求。该电机采用海水冷却方式。

该雷的推进器为泵喷射推进装置,其转子由7叶侧斜式叶片组成。

MU90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将该鱼雷改用锂/亚硫酰氯电池后,其航速可达60节。此外北约正在将该雷改装成反鱼雷鱼雷和用于潜艇发射的潜射型鱼雷,或用大陆架水雷发射的鱼雷。

扬长避短的组合产物:MK54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海军除继续保持其深水大洋作战优势外,还要应付发生在中、小国家的局部冲突,因此不得不在水声条件极其恶劣的浅海环境进行反潜作战。美国MK46鱼雷的浅水性能不理想,经改进的MK50也不尽人意,因此急需开发出一型能在沿海有效攻击安静型潜艇的小型鱼雷,这就是MK54。

MK54鱼雷直径为324毫米,有三种型号,舰载型、直升机载型和固定翼机载型。舰载型长2710毫米,重275千克。直升机载型长2790毫米,重285千克。固定翼机载型长2880毫米,重292千克。航速36/45节,航程大于15000米。

MK54的制导方式为主被动声自导,主动自导探测距离2500米。其声自导头是从MK50鱼雷声自导头成熟技术演化来的,采用流体力学性能良好的雷顶线型,具有较低的基阵自噪声。水声基阵和数字式波束形成装置在浅水区具有良好的性能。其52个换能器单元按垂直和水平各8条排列,能提供窄波束,提高鱼雷的自导性能。该雷还具有连续变速能力,使鱼雷末段速度与环境噪声条件相匹配,从而使MK54鱼雷声自导头有着最佳的搜索和跟踪效能。

自导与控制系统是指声自导的数据处理部分和鱼雷控制装置,一般这两部分是合在一起的。MK54鱼雷的自导与控制系统有两个主要部件:处理器组件和执行控制功能(自动驾驶和导航)的控制组件。处理器组件中的数据记录器能记录700兆字节的数据,控制组件采用了MK48ADCAP鱼雷的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技术。为了满足动力控制的要求,MK54鱼雷采用了MK50鱼雷姿态测量装置和现代化的深度传感器组

件。MK54的处理能力为每秒浮点运算1200兆次,这种处理能力与它们在浅水和深水两种环境条件下的最佳探测、编辑和跟踪算法相适应,远远超过了MK46鱼雷。

MK54鱼雷发射前,由自动测试设备装入鱼雷的战术软件。在航程终了时,战术软件被存贮电路擦掉,以免失密。鱼雷入水后,雷上的自导与控制系统跟踪、探测、分辨和计算各种目标数据,然后通过多次收听其音程来分析这些目标,不断删除假目标,追击真目标。

MK54鱼雷的推进系统基本上是采用MK46的,主要改进包括:加强了推进系统快速启动与武器控制回收能力,使其能在很浅的水中进行发射和操雷的回收;附加舱内装有MK48ADCAP鱼雷的变速控制阀,以适应鱼雷的变速要求;装有MK50鱼雷双绕组电源电机、热电机和安全互锁压力开关。由于融合了MK48ADCAP和MK50鱼雷推进系统的先进技术,因此鱼雷在整个航行深度范围和速度范围内都具有了很高的可靠性和变速能力。

战斗部采用MK46鱼雷的战斗部,铝制壳体,内装44.6千克的PBXN-103炸药、引爆装置、电缆、感应线圈、磁组件和液压部件。其破坏威力足以对付潜艇目标,战斗部可靠性大于99%。

由此可见,MK54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设计方案,集美国海军三大主战鱼雷优点于一身。这种不同寻常的设计理念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大大缩短了新武器投入战场的时间。据估算,该雷的研制、试验和鉴定费用大约为1亿美元,是研制一型全新鱼雷的十分之一。MK54鱼雷于1995年立项,最初打算2001年装备,但由于资金短缺而推迟,2004年第一批鱼雷装备部队。美国海军计划采购1500枚MK54,2011年获得完全作战能力。该雷的研制只花费了8~9年,比MK50鱼雷研制时间的一半还少。

与时俱进的先锋:“鯆鱼”

英国研制“鯆鱼”(Sting Ray)鱼雷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苏联新型潜艇,同时填补英国没有324毫米小型鱼雷的空白。1971年马可尼空间与防御系统公司开始了“鯆鱼”鱼雷整体方案的研究,1979年11月签订了第一批订购合同,1983年9月正式交付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鯆鱼”鱼雷的整个研制费用超过4亿美元,早期的“鯆鱼”鱼雷为Mod 0型,英国对该雷总的订购量为2400枚,已装备了英国的水面舰艇、“山猫”和“海王”反潜直升机、“猎迷”反潜巡逻机。该雷已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埃及、挪威、巴西等国。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浅水作战,同时也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英国国防部决定将所有库存的“鯆鱼”Mod0型升级到Mod1型。

“鯆鱼”Mod0型鱼雷直径324毫米,长2597毫米,重265千克,战斗部为45千克定向聚能高爆炸药,航速45节,航程11000米,动力装置为电动机+镁/氯化银海水电池+泵喷射推进器,制导方式为主/被动声自导,自导探测距离1500米。

“鯆鱼”鱼雷是小型鱼雷中最早实现全部计算机控制的,不仅在声学装置和自导系统中,而且在控制及鱼雷战术使用上都实现了计算机处理及软件管理,能使鱼雷选择最佳战术去攻击目标,一旦丢失目标,可进行再搜索。

该雷还最早实现了战斗部的聚能装药,实雷打靶试验中,它能一举击穿双壳潜艇。

其推进装置也是泵喷射装置,但一般的泵喷射装置都是由导管、1个转子加上1个定子(位于尾部)所组成,如美国的MK50、法国的“海鳝”那样,而“鯆鱼”是由导管及前后双转子(正反转转子)组成的。

“鯆鱼”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空投系统,与其它空投反潜鱼雷相比,有许多明显的优点。第一,在空中阶段,鱼雷上既有降落伞又装有雷顶罩。雷顶罩在发射前及空投过程中用来防止雷顶结冰和受损。雷顶罩用易碎材料制成,入水冲击使其碎裂而离开雷顶,使换能器表面很干净。第二,鱼雷入水后,挂在鱼雷上的降落伞继续起减速作用,并使鱼雷保持稳定。当电机轴解脱锁定、泵喷射推进器转子转动后,降落伞才脱开。该雷的这一特点就给控制系统的3个速率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以足够的启动时间来实现最优拉平弹道,防止鱼雷跳水或扎入海底。随着空中附件在水中的解脱,鱼雷进入正确的初始搜索深度并保持水平姿态。

2003年英国开始“鯆鱼”鱼雷延寿计划,要求提高鱼雷在浅水对付安静型潜艇的效能,并将鱼雷的服役期至少延长到2025年。改进主要包括自导系统的升级(采用更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功能更强的信号处理软件),改进雷头换能器阵列,新的“软启动”电机控制器,提高战斗部定向效能,采用新的由诺思罗普·格鲁曼导航系统公司生产的LN-200惯性测量单元,新的安全保险机构以及新的镁/氯化银海水电池等。鱼雷的战斗部装药也改用了新型钝感炸药。

第一批100枚“鯆鱼”Mod1鱼雷于2006年7月交付,第二批120枚鱼雷于2007年初交付,第三批正在生产当中,将于2008年交付,整个生产工作预计于2010完成。

众所周知,意大利在世界鱼雷市场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其最大鱼雷生产厂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WASS)。它位于意大利西北海岸的里窝那,下辖3个鱼雷制造厂,是全球鱼雷制造先驱,生产从轻型到重型鱼雷,水面舰艇、潜艇反鱼雷装置,主动或被动舰载、直升机载声呐和水下监视装备,“白头”一度成为鱼雷的代名词。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该公司还通过控欧洲鱼雷公司(法国舰

艇建造局和泰利斯公司联合组建的公司)股份高达50%,使其成为法意联合研制先进鱼雷最主要的平台。作为芬梅卡尼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风靡世界鱼雷市场130余年。

开启鱼雷时代

提及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便不能不提及罗伯特·怀特黑德(1823年l月3日~1905年11月14日)。

1823年,怀特黑德出生于英国波尔顿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家庭,1840年从英国曼彻斯特机械学院工程系毕业后,前往法国土伦船厂工作,随后在意大利米兰担任工程顾问。欧洲战乱,他不得不放弃大量专利权迁至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海的里肖雅斯特的阜姆。在这里,他建立了一个钢铁厂,取名逢德里亚钢铁厂,这就是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前身。1856年,他担任经理,将工厂更名为阜姆士他俾劳勉图厂,为奥匈帝国海军服务,隶属于奥地利,主要生产舰船蒸汽机和发动机,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

1866年,怀特黑德与刚从奥匈帝国海军退休的工程师卢皮斯研制出首款鱼雷,在海面以下的设定深度上航行,炸药和雷管装在头部,可破坏军舰的水下部分。它的直径为356毫米,长3.53米,重136千克,装药15~18千克,航速6节,航程200米,采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历史上称为冷动力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鱼雷。采用静水压阀门和惯性摆锤共同操纵横舵,即利用静水压设定鱼雷的航行深度,用惯性摆锤减少鱼雷在定深线附近的波动。

1567~1565年,怀特黑德的海上试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炸药在水下的爆炸威力比在水面要大得多。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条真正鱼雷。由于怀特黑德英文whitedhead意为“白头”,故得名“白头”鱼雷。尽管鱼雷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阜姆士他俾劳勉图厂由于1868年没能从奥匈帝国海军处拿到足够的鱼雷订单,1873年正式宣告破产。

1875年,心有不甘的怀特黑德索性在阜姆士他俾劳勉图厂基础上重建了一个私人公司,正式取名白头鱼雷制造厂。后该厂转成股份制公司,更名为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早在1868年,怀特黑德就曾携带2枚鱼雷前往英国推销,并在1871年与英国签订在英国制造“白头”鱼雷的协议(英国鱼雷以此为原型开始发展),因此白头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被英国威格士有限公司和阿姆斯特朗-怀特沃斯公司收购。

1895年怀特黑德对“白头”鱼雷进行首次重要改进,采用奥地利人路德维格·奥布赖发明的方位角控制鱼雷陀螺仪技术:鱼雷轴的平衡环内置一个直径3英寸、重1.75磅的轮子(鱼雷发射前转速2400转/分,确保鱼雷发射后在一条直线上,但不影响鱼雷速度),减少鱼雷对平衡环的二次依赖.增加了鱼雷射程,

达到7000码.比先前的1000码增加了6倍。但该型鱼雷最大缺陷是发射初期轨迹倾斜。1898年怀特黑德又引进当时的最新技术增强了“白头”鱼雷攻击方向的稳定性。

后来白头公司将鱼雷发明专利权出售给其它国家海军,“白头”鱼雷遂成为各国鱼雷发展公认的母型。不久,德国施沃尔茨-考普夫公司又研制出一种用磷青铜制作的“黑头”鱼雷(blackhead torpedo),其原理与“白头”鱼雷基本相同,但各项指标有所改进,如直径缩小为304毫米,长度增至4.57米,重量增至275千克,装药量增至20千克,航速达22节,只是射程最初仅有400米。

早期鱼雷主要由水面舰体携载发射,入水后按预先设定的航深和航向作直线航行,在有效射程内攻击水面舰船及其它水中目标,命中率取决于测定目标运动参数的准确度、鱼雷深度和航向控制的精确度。当时,海军战舰和特制的鱼雷艇普遍都装备一至数个鱼雷发射管,但两者的发射方式略有不同。战舰上的发射装置可以调整发射方向,鱼雷艇则因体积小,只能靠艇身的机动来调整发射方向。由于鱼雷只能自航数百米,作战时需冒险抵近攻击,故防护能力较弱的鱼雷艇一般是在大舰的掩护下发动突袭,或乘夜雾时单独进行偷袭。尽管当时鱼雷的航程有限,但威力极大,所以一问世便很快成为欧美各国海军的新宠。

一战时,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被奥匈帝国强占。一战后意大利获得了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该公司主人。到二战结束时,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生产了7个型号(MK I、II、III、lV、V、VI和VII型鱼雷)、2万余枚“白头”鱼雷,出口10多个国家。

二战结束前,“白头”鱼雷(含各种改进型)大多是重型冷动力鱼雷(压缩空气鱼雷,亦称冷机鱼雷,后为热动力鱼雷替代),长7米,装药量250~300千克。鱼雷问世改变了世界海军作战样式,作战重心由水面转移到水下。

“白头”鱼雷在其诞生后的历次战争中均有出色的表现。1891年智利内战时,智利海军“林其海军上将”号鱼雷艇发射360毫米口径“白头”鱼雷,击中100码处的叛军“布兰克·英卡拉达”号军舰左舷,致其沉没,为智利海军平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0年4月9日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1939年4月服役)被挪威海军2枚性能老化的“白头”鱼雷击沉,成为德挪海军交战中德海军的最大损失。

A244再战江湖

由于二战后阜姆划归南斯拉夫,1945年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从阜姆迁至意大利里窝那,更名为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开始研制以电力驱动的轻型鱼雷和冲压喷水发动机鱼雷,但由于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自研不堪其负。此时通过仿制“白头”起步的美国鱼雷工业后来居上,白头公司沉寂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白头公司向美国购买MK44型鱼雷,并获许可证生产。1960年,白头公司以MK44为原型研制出“白头”21鱼雷,1966年开始生产,航速27节,航程7000米,重1130千克,制导方式采用线导加音响制导。潜艇发射时,启用线导模式向目标靠近,随后用音响制导攻击目标。

70年代,白头公司和法国泰利斯水下系统公司在MK44鱼雷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出A244轻型鱼雷,白头公司再次引人注目。该鱼雷长2.75米,直径324毫米,巡航速度30节,最大航速39节,最大作战深度600米,最大航程13.5千米,最大重量238千克,具有抗干扰能力、延长报警时间、射程远、发射后不管等特点,适应濒海地区的作战需求,可装备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最新改型为A244/S-3。

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总共生产了1000枚A244鱼雷,装备该型鱼雷的国家包括意大利、韩国(“蓝些”鱼雷就是A244韩国版)、印度、孟加拉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阿根廷、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瑞典、阿联酋和委内瑞拉等。当意大利ATR72反潜巡逻机、马拉西亚“超山猫”MK100直升机、新加坡海军“威武”级隐身护卫舰和“无畏”级巡逻艇等携带该型鱼雷,执行近海反潜任务时,才可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誉满全球。

此外.白头公司80年代末生产了A200超轻型鱼雷、90年代初生产了A290轻型鱼雷,还制造出C-310型鱼雷对抗系统(专门装备水面舰艇)和C-303型鱼雷对抗系统(专门装备潜艇)。

法意联手,新品层出

1993年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大部分老厂房不能再使用,1997年全部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正式加盟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随着21世纪到来,欧洲防务公司进一步整合,提升整体防务产品的研发能力,冠以欧洲之名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欧洲战斗机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欧洲运输机公司和欧洲鱼雷公司等。其中欧洲鱼雷公司就是法意水下防务系统合作平台,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利用其控股的欧洲鱼雷公司与法国舰艇建造局和法国泰利斯公司联合研制新型鱼雷,包括著名的MU90“冲击”轻型反潜鱼雷和“黑鲨”重型鱼雷。

水中武器

水中武器 ?水雷 布设于水中,当舰船与其碰撞或进入其非触发引信作用范围,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而起爆的水中武器。由雷体、主装药、引信、起爆装置、辅助仪表、布雷附件和定深装置等构成。 主要用于毁伤敌舰船或阻碍其行动,也可破坏桥梁和水工建筑等。通常由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布放。可布成攻势水雷障碍和防御水雷障碍。具有隐蔽性好、威胁时间长、布设简便、扫除困难、用途广泛等特点。按在水中状态,分为锚雷、沉底雷和漂雷;按装药量,分为大型水雷、中型水雷和小型水雷;按引信类型,分为触发水雷、非触发水雷和控制水雷;按布雷平台,分为舰布水雷、潜布水雷、空投水雷和通用水雷等。此外,还有火箭上浮水雷、自导水雷、自航水雷等特殊性能的水雷。水雷全长1-4.6米,直径270-1200毫米,总重125—1700千克,装药量20—1200千克。布雷水深,沉底雷从数米至300米; 锚雷从数米至1800米;自动上浮水雷2000米;漂雷为数米。战斗有效期从12小时到48个月。 相关兵器: 沉-1型水雷 沉-4型水雷 ?自导式深水炸弹 简称“自导式深弹”。能自动发现、锁定、跟踪和攻击目标的深水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按携带方式,分为空投自导式深水炸弹和舰射自导式深水炸弹;按水下动力方式,分为有动力自导式深水炸弹和无动力自导式深水炸弹。主要由战斗部、主动声目标探测引信、控制机构和降落伞等构成。总重量11—100千克,弹径123—250毫米,弹长0.9—2.5米。自导作用距离100—600米,攻击范围在1000米以内。采用聚能装药,药重2.5-20千克。 ?火箭式深水炸弹 用火箭发动机推进的深水炸弹。其射程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装药重量20多千克。按发动机类型,分为液体火箭式和固体火箭式;按稳定原理,分为尾翼式和尾旋式等。由弹头和弹尾组成。弹头为卵形密封金属壳体,内装炸药和引信;弹尾装有火箭发动机和稳定器。 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时后坐力小,可多发齐射,弹着点密度大,命中概率较髙。 ?深水炸弹 简称“深弹”。由水面舰艇、海军飞机或直升机投射,在水中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武器。 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用于攻击水面目标,开辟雷区通道等。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水炸弹和舰(艇)用深水炸弹;按装药性质,分为常规深水炸弹和核深水炸弹;按使用方式,分为投放式深水炸弹、发射式深水炸弹和火箭式深水炸弹等。通常由弹头和弹尾构成。

中国进口美制ANTPQ-37炮侦雷达的那些事档

中国进口美制AN/TPQ-37炮侦雷达的那些事 【作者:科罗廖夫】我标题党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去年首次曝光”。本善对这新闻的评论,其实整整晚了一年,去年,也就是08年1月3号,CCTV军事报道里,出现我军炮兵某部的新闻,出现一个陌生设备的边角,外形很令人费解,想了半天也不能跟任何国产装备挂上号,把上面这个截图研究了很长时间。。。。 后来经过对比,才突然灵感发现,原来这是车载炮兵侦察校射雷达,而且是原装进口的美国造“火力发现者”AN/TPQ-37炮侦雷达。20年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这次是在CCT V和中国公开媒体上首次曝光! 本善花了好几个晚上,放弃了喝花酒,放弃了休息,一头扎入故纸堆,对这种雷达在中国军队服役的情况作了些研究,未必正确真实,欢迎批评指正。

1987年,处于准盟友蜜月阶段的中国和美国,签署了“友好军事援助”协议,内容很复杂,有好多种武器装备的交易,譬如“和平典范”歼-8Ⅱ战机的改进。这些协议的其中一个,就是《美国陆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售四部AN/TPQ-37雷达装备以及随机备件和技术保障》协议书,1988年美国陆军根据协议向我军交付两部该雷达。1989年爆发“6.4事件”后,美国佬单方面中止了协议,一直到1992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离任前,为改善中美关系,才把后两部雷达交付我军。关于这件事,最为有力的证据是老布什的回忆录,上面就记载了后续交付雷达和中美合伙在东北和新疆建设对苏电子监听站的事。本善认为从这件事,以及6.4后美国继续交付黑鹰直升机和鱼雷等武器中能看出来,美国佬做事从来都是从利益出发的,而不是从他们标榜的什么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出发。从重合同守信誉方面看,美国佬办事还是比较厚道的。 该雷达进口后,全部装备在我军总参兵种部炮兵局炮兵电子对抗雷达大队(本善怀疑,有一部可能分给了宣化炮兵学院),由美国陆军部技术人员负责组装、调试,并于88年在南京汤山靶场进行了首次实弹射击试验。该雷达大队深受军委领导重视,多次参加演习、试验、表演和教学保障工作。2000年前主要完成的任务有:1988年10月宣化雷达战术试验;1989年全军新武器展;1994年全军夜战、夜训新武器展;1994年保障总参四部军用卫星试验;1994年底宣化炮兵演练。 我军通过部队使用和大量试验认为,AN/TPQ—37雷达具有相当好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侦察范围大,发现概率高,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此雷达抗干扰能力特别强,94年总参炮兵局曾在黄羊滩靶场专门试验,发射30发不同类型和高度的箔条干扰弹,均未能对该雷达产生干扰效果,未达成掩护弹丸的任务。使用国产10cm雷达干扰机(与TPQ—37雷达雷达波长相同),连续波功率100瓦,架设高度5米,只有在距离雷达30~40米的范围内,才能对该雷达造成有效干扰和掩护空中弹丸(正常情况下的战术要求是干扰机至雷达的最小距离为15公里以上),所以,可以基本确认,上世纪末之前解放军的技术手段,无论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都无法干扰TPQ—37雷达作业。而且该雷达还有个功能是探测干扰源,方位精度10密位,甚至可以使用两部雷达对干扰源进行坐标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反炮兵火力的要求。 该雷达性能优异,我军似乎很满意。90年代初的实弹射击和演习表明,该雷达对我军152毫米加榴炮的侦察距离达27公里以上,捕捉概率95%以上(高于85%的指标

鱼雷的几种形式

鱼雷作为海军的主战武器,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鱼雷的分类 1、按动力分类:电动力鱼雷、热动力鱼雷。 电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硫酸电池、银锌电池、燃料电池等。 热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煤油+高压空气,煤油+氧气,奥托燃料等。 2、按发射体分类:空投鱼雷、舰用鱼雷、潜用鱼雷。 3、按鱼雷自导方式分类: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 声自导鱼雷既可攻舰,也可反潜。尾流自导鱼雷只能攻舰。 4、按鱼雷的控制方式分类:直航式鱼雷、自导鱼雷、线导鱼雷 5、按鱼雷的直径大小分类:重型鱼雷、轻型鱼雷 目前国际上的鱼雷通用直径是533mm,重型鱼雷的直径多为650mm,轻型鱼雷的直径为320mm,如空投鱼雷,多为轻型。而潜用鱼雷多为标准型或重型鱼雷。 二、鱼雷的发展 鱼雷最初只能直航,即发射后走直线,因此要求鱼雷能很准确的瞄准目标。而对直航鱼雷的规避也很简单,只需转向就可轻松规避。同时,早期的鱼雷航程也很近,大多只有3000-4000米的距离。 随着时代的发展,鱼雷技术也大大提高。在二战未期,德国首先研制出了自导鱼雷,但当时由于太过仓促,技术没有完全过关,自导鱼雷也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德国就战败了。而德国的这些鱼雷专家被美国和苏联分别网罗至本国继续研究新式的鱼雷武器。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继续进行军事竞争,鱼雷也是其中的一项。但此时两国的研究方向却有不同。美国重点在鱼雷的声自导技术,而苏联却声自导与尾流自导并举。 随着鱼雷自导技术的发展,反鱼雷技术也不断进步。特别是对声自导鱼雷的对抗技术也越来越完善,自导鱼雷也越来越难以命中目标,为了对抗目标的机动,使鱼雷能更准确的捕获目标,发展了线导鱼雷。即同发射载体通过线导来导引鱼雷去捕获目标,这样大大加强了鱼雷的捕获概率,也可使发射体先于目标使用武器,因为线导鱼雷可以先发射,后跟踪目标进行导引。 无论电动力鱼雷还是热动力鱼雷,其航速都不可能太高,因为海水中阻力大,比空气中的阻力大上300倍。为了发展高速鱼雷,前苏联时期就开始研究超空泡鱼雷,即利用超空泡现象,可使鱼雷在海水中脱离与海水的接触而航行于空气中,这样鱼雷航速可达100节。(注:1节=1.85公里/小时)此时鱼雷就好像空气中的子弹一样,被攻击的目标几乎无法抵御。 三、鱼雷基本技术 1、动力 电动力鱼雷使用不同的电池技术,通过电动机来推动鱼雷前进,其特点就是噪音低,航速慢,通常最大不超过40节。其最显著的优点是没有航迹,隐蔽性好。 热动力鱼雷使用各种燃料与氧气燃烧后产生动力推动鱼雷,其特点是航速高,一般可达50节,航程远,但有航行尾迹。现代热动力鱼雷的典型型号是美国的MK-48,其航程达50000米,航速50节,使用的是奥托燃料,航深600米。

鱼雷试验中雷靶水声信号识别方法

第21卷第1期 鱼雷技术 Vol. 21 No. 1 2013年2月 TORPEDO TECHNOLOGY Feb. 2013 收稿日期: 2012-06-12; 修回日期: 2012-08-03. 作者简介: 孙 涛(1973-), 男,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电子工程、水声信号处理及水声装备作战效能及使用. 58 Torpedo Technology https://www.doczj.com/doc/9413381447.html, 鱼雷试验中雷靶水声信号识别方法 孙 涛, 侯代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 91439部队, 辽宁 大连, 116041) 摘 要: 在鱼雷试验中,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掌握鱼雷水下工作情况,需要第三方监测设备对鱼雷和目标靶信号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为事后恢复现场查找问题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分析鱼雷试验现场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技术的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雷靶信号识别方法。鱼雷试验中使用该雷靶监测设备时的信号监测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鱼雷; 实航试验; 信号识别; 雷靶监测设备; 快速傅里叶变换 中图分类号: TJ630.6; TB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948(2013)01-0058-04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orpedo-Target Hydroacoustic Signal in Torpedo Sea Trial SUN Tao , HOU Dai -wen (91439th Unit, The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Dalian 352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understand torpedo working condition under water in torpedo trials, a third-party mon-itoring system is usually used to simultaneously record both signals of torpedo and target for subsequent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ea trial scenario is analyzed, and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based both signals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ime domain with frequency domain for torpedo-target monitor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a sea trial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Keywords: torpedo; sea trial; signal identification; torpedo-target monitoring system; fast Fourier transform 0 引言 在鱼雷科研试验中, 对鱼雷发现、跟踪和攻击目标等作战能力以及自导作用距离等战术技术指标的考核, 是通过鱼雷攻击目标靶标试验实现的[1-2]。在海上试验过程中, 经常发生鱼雷不能正常攻击靶标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鱼雷自身的问题; 另外一种是目标靶标的问题。除了非常明显的鱼雷或者目标靶自身问题, 比如机械故障, 电子器件烧毁等原因比较容易确定的情况外, 大部分情况是鱼雷和目标靶都没出现明显异常, 而鱼雷也未能按照预定流程动作。 对鱼雷和目标靶各自的应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 发现问题一般出在鱼雷寻的信号和目标靶应答信号的匹配上。此时鱼雷设计方一般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目标靶对水声信号的错误应答导致鱼雷判断错误。为了深入了解目标靶在收到鱼雷寻的信号后发出应答信号的情况, 从而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 需要第三方设备对试验现场水声信号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 并为事后恢复现场查找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为此, 研制了雷靶监测设备, 用于记录试验过程中的鱼雷寻的信号和目标靶的应答信号, 并以此为基础, 对鱼雷和目标靶的应答情况做出评

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

0引言 随着国外鱼雷装备技术和性能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对我海军水面舰艇造成的威胁日益增大。目前水面舰艇对鱼雷的近程防御主要采用声诱饵、声干扰器等软对抗武器,在舰艇近程范围内缺乏有效 的硬杀伤手段,一旦诱骗和干扰失败,舰艇将处于 极度危险之中。因此,急需研制一型末端鱼雷硬杀伤武器系统,在舰艇防御末端快速、有效地摧毁突防的来袭鱼雷。 随着对超空泡射弹技术持续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在小口径火炮发射的超空泡射弹技术研究方 Vol.44,No.4Apr ,2019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4卷第4期2019年4月 Calculate and Analysis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WANG Hai-chuan ,HONG Hao ,QIU San-feng (Jiangsu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Lianyungang 222061,China ) Abstract :Aim at the combat requirements of close-in anti-torpedo ,base on configuration of the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 -torpedo weapon system and typical assumption of engagement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ystem effectiveness at different combat situation ,the main request to sonar ’s performance is put forward.The resul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and the sonar. Key words :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itation format : WANG H C ,HONG H ,QIU S F.Calculate and analysis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19,44(4):1-5. 摘 要:针对水面舰艇末端拦截鱼雷的作战需求,在提出舰载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构成和典型作战想定 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声纳不同探测性能和来袭鱼雷不同攻击态势情况下系统对来袭鱼雷的命中概率,提出了对系统中鱼雷定位声纳的主要性能要求,可为舰载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及声纳的论证与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效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J63;TP391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9.04.001 引用格式:王海川,洪浩,邱三凤.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4): 1-5. 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 王海川,洪 浩,邱三凤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61) 文章编号:1002-0640(2019) 04-0001-05专家论坛 王海川,男,1964年7月生,研究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技术专家,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械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面兵器学术委员会委员,《水面兵器》编委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舰炮武器系统/火控系统、舰载综合火控系统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防专利授权十余项。先后主持或参与过十余项国防型号项目和预研课题的研制或研究工作,获国防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

中国10位一级军士长,被称作“兵王”,享受正师级待遇

中国10位一级军士长,被称作“兵王”,享受正师级待遇 赵宗刚1986年入伍,先后干过12个不同的工作岗位,获得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具有过硬的修理坦克的技术,为国家节约经费500多万元,被誉为“铁甲神医”,现任济南军区某装甲团修理连一班班长,拥有一级军士长军衔。 王昌来1978年入伍,安徽人,自从入伍以后就一直在潜艇上工作了36年,是一名超期限的服役老兵,人称“鱼雷王”,被聘请为教练室鱼水雷专业教练,现为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一级军士长。 芮银超是一名新型直升机士兵专家,先后维修过6种机型的直升机,熟练掌握500多种直升机“疑难杂症”的修理方法,被人们称为“定海神针”,部队为了留住他,一改再改特设专业高级士官编制,现为某陆航旅一级军士长。 娄飞1986年12月入伍,先后获得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海军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等多项荣誉,现任海军长城200号潜艇电工班班长,一级军事官军衔。

杨启银1986年10月入伍,为成都军区某工程维护大队分队长,曾先后被评为“优秀班长”、“地下工程维护管理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拥有一级军士长军衔。 关红云,1986年9月入伍,海南舰队某海上巡逻大队“韶关”舰一级军士长,他将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海上巡逻事业。 董井泉,某旅一级军士长,拥有电工、焊工等10多个专业的高级技工证书,战友们都说只要有他在,任何装备出了毛病也不愁,在高原,装备和人一样,因海拔和气压变化,不同程度会出现“高原反应”,但只要董井泉在,都可以轻松解决掉。 张承用入伍33年,一直把舟桥当家建、把守桥当事业干、把群众当亲人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后多次获得军区或者国家的“先进个人关荣”称号,现为68372部队落区观测连渭河舟桥班班长,一级军士长。 谢世海1982年12月入伍,入伍近20年来,9次参加远航,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武器系统

第39卷第3期2017年6月 指挥控制与仿真 CommandControl&Simulation Vol 39一No 3Jun 2017 文章编号:1673?3819(2017)03?0031?05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武器系统 李一源1,杨盛雷2 (1 海军驻连云港七一六所军事代表室,江苏连云港一222061;2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连云港一222061) 摘一要:介绍了国外水面舰艇鱼雷防御武器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面舰艇鱼雷防御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型鱼雷防御武器系统发展框架,探讨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作战使用流程三仿真结果表明,软硬武器综合拦截鱼雷能有效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三 关键词:鱼雷防御武器系统;软硬武器;目标分配;综合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J670;E917一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一DOI:10.3969/j.issn.1673?3819.2017.03.007 SurfaceShipAnti?torpedoWeaponSystem LIYuan1,YANGSheng?lei2 (1 NavyRepresentativeOfficeinLianyungang716Institute,Lianyungang222061; 2 JiangsuAutomationResearchInstitute,Lianyungang222061,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sum?upofforeignAnti?torpedoweaponsystemresearching,analyzesthedevelopmenttrendofAnti?torpedoweaponsystem,presentsanewtypeofAnti?torpedoweaponsystemframework,anddiscussesthekeytechnologiesandthecombatusingmethodofthesystem.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soft?killandhard?killweaponsintegratedinterceptiontorpedo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urvivabilityofthesurfaceship. Keywords:anti?torpedoweaponsystem;soft?killandhard?killweapons;targetallocation;integratedcontrol 收稿日期:2017?02?22 修回日期:2017?03?21 作者简介:李一源(1983?),男,辽宁本溪人,硕士,工程师,研 究方向为舰艇指火控系统三杨盛雷(1984?),男,硕士,工程师三 一一鱼雷是水面舰艇在现代海战场受到的主要威胁之一三随着技术进步,鱼雷在自导技术的智能化与自导方式的多样化(主/被动声自导二线导二尾流自导)二目标识别二推进控制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线导鱼雷的大量使用,改进了鱼雷初始段跟踪目标的性能,增加了鱼雷远程作战能力;2)使用低频被动自导技术,增大了被动自导跟踪目标舰艇距离; 3)数字硬件的快速发展,改善了自导信号处理性 能,采用复杂的长脉冲主动寻的信号及处理技术,增强了鱼雷自导的反对抗能力;同时提高了鱼雷对假目标和诱饵的识别能力;4)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提高了鱼雷制导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5)尾流自导技术的全面研究与应用,提升了鱼雷反对抗能力; 6)推进及动力系统的改进,提高了鱼雷航速,增加了鱼雷航程;7)鱼雷航行噪声降低,隐身性能进一步完善;8)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现代反潜战已将重点由 深海转移到浅海三水声环境和声学条件的恶劣,使得舰艇探测鱼雷更加困难三 因此,仅靠现有的水声对抗器材干扰及诱骗技术,或单独采用硬杀伤技术,已不能满足防御高智能化鱼雷的要求三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需要在提高系统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和应用主被动联合鱼雷目标探测二软硬武器综合二梯次防御等新技术和方法三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 1)尽量在远距离上实现对鱼雷目标的识别与探测; 2)快速计算系统,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来袭鱼雷的识别二定位及多武器综合防御,最大限度地摧毁敌方目标,以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概率三 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手段主要包括机动规避二软对抗及硬杀伤三由于作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对抗手段 的多样性,不同防御行动的对抗效果间可能存在相干性三简单地将多种武器叠加运用,可能达不到 1+1>2 的对抗效果三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拦截器材,减小多 种对抗行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综合防御效能的最大化,是构建鱼雷综合防御系统的首要前提[1]三 1一国外鱼雷防御系统发展现状 1 1一美国AN/WSQ?11反鱼雷防御系统 美国是最早发展鱼雷防御系统的国家三目前正在研制的AN/WSQ?11鱼雷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二处理机二软对抗和硬杀伤武器,将装备 伯克级 驱逐舰和 万方数据

鱼雷定深遥控装置传动分析

第14卷第4期鱼雷技术Vol?14No?42006年10月TORPED0TECHNOLOGY0ct?2006::::::::::======================================== 鱼雷定深遥控装置传动分析 金高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上海技术工程部,上海,200245) 摘要:针对目前机械手动定深鱼雷的航行深度设定提出了遥控设定方法,分析了鱼雷定深遥控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该装置在设计中采用了双位齿式离合器、小模数齿轮定轴传动及旋转变压器反馈控制方式。通过对功能的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数据的计算,总结了该装置的各子系统的机械传动路线以及各传动路线之间的相互联系,该研究可为类似传动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鱼雷;深控;传动 中图分类号:TJ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48(2006)04m043旬3 Analysisof Tr锄smissionGearforRemoteDepthSettingUnitofTorpedo JINGao-Skng (DepartmentofSh蛐ghaiTechniqueEn西neering,The705ResearchInstitute,ChinashipbuildingIndustrycorporation,Sh姐ghai,200245)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8aremotesettingmethodforsettingtheoperatingdepthoftorpedoinordertoreplacethetraditionalmechaIlical.manualsetting,andan8lyzesthestmcture明dworkingprincipleoftheremotedepthsettingunit.Theun“isde—si卵edusingdual—positiongearclutch,smallmodulefixedgearaxistransmissionandfeedb&ckcontrolmodeofrotatingtransfo肿一 er.B髂ed on thefunctionaIanalysisandthecalclllationofitstechnicald砒a,themechanicaldrivingroutes0fitssubsystemand thecorrelationarnongthemaresumm删zed.Thisl瑚earchprovidesarefbrencefordesigningsimil&rtransmissiongear.Keywords:torpedo;dePthcontrol;tmnsmissiongear 1结构和原理 本文所研究的鱼雷定深遥控装置用于装备6 套发射装置和自动遥控系统的潜艇上,可以在鱼 雷发射前分别对3种型号的鱼雷进行航行深度的 设定。该装置是一种机械传动关系复杂、技术要 求较高的随动系统。 该型鱼雷定深遥控装置的组成如图1所示, 其原理结构如图2所示。 该装置由l套设定装置、1套放大装置以及6 套执行装置组成6个随动系统。每个随动系统保 证为相应鱼雷发射装置中的鱼雷装定航行深度。其中,随动系统中的发送元件,即航行深度旋转变压器TpB(每套随动系统一个)和初始状态比例 图1鱼雷定深遥控装置的组成 变压器MT(所有系统共用一个)布置在设定装置中,接收元件,即每个随动系统的航行深度旋转变压器和执行机械布置在执行装置中,所有随动系 收稿日期:2006旬6-19;修回日期:2006JD9舶. 作者筒介:金高生(1983一),男,现主要从事鱼雷武器系统设备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军队的四大硬伤

中国军队的四大硬伤:也许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估计那些愤青又要国骂了,但我觉得真正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会读懂的,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的一场游戏,“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如果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轻言战端,因为这场游戏我们赢了,就将得到一切,荣誉,自信,失去的土地,找会面子,报复以往的屈辱,这些所有网友梦想的都会实现,但如果我们输了,我们也将失去一切,甚至我们的生命和国家,战争是千变万化的,但战争的法则却是永远不变的:我们是由于胜利才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才胜利。 下面我讲一下目前我们的国家军队的8个致命硬伤,如果解决不了这些,就不要轻言战端,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上场去玩,因为我们的家底不多,我们输不起!!!!也 1. 我们的空军并我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强。我们拥有2000多架战机,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这个空中魔王,但其中九成为“七八十年代的“骨董”,也未搭配高性能的电子机器与雷达,一旦开战,他们除了成为空中标把什么用也没有(当然这个看对手而言),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约200架俄制高性能战机苏27/30,这是我们的老本(我说过我们的赌本不多),但我们的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时间或出动率都并不高,更可虑的是,我们没有空中预警机,这在空战中是最致命的失误,大家想想海湾战争中,那个当时号称军力世界第四的伊拉克,在没有出动空中预警机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的一场悲壮的空战,70:0的战绩让所有的妄图挑战老美霸主地位的国家统统闭上了嘴,吓破了胆,没有空中预警的空军就像蒙上了眼睛的拳手,无论你如何勇敢,在对方眼里根本没有威胁,我们的战机和飞行员是我们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什么资格让他们去当标把。 2. 我们的海军太弱。无论我们怎样吹嘘,但我们单论海军不要说印度,恐怕和日本比都不一定强。我们除少数俄制现代级驱逐舰之外,大部分舰艇的装备极为落后,包括访日的”深圳号“,如果真的打起高科技战争,他就是一个海上垃圾。没有大量驱逐舰护海的我们目前的唯一依靠可能是潜艇。目前我们拥有70艘潜舰,但除了少量元级潜艇外,大部分还是老式的水中棺材,静音设计或鱼雷攻击能力都不高,我们的海军缺乏探知敌方潜舰施以正确攻击的能力,同时几乎所有的潜艇都是柴油的,必须定期浮出水面换气,一旦和老美这样拥有GPS的家伙发生冲突,我们70%的潜艇一露头后被锁定就是活靶子。我们没有航母,这就是说我们没有持续远航作战的能力,空军和海军必须在港口和战场之间来回赛跑(空中加油好象不能加弹药吧),而且即便我们在短期内造出了航母,也没有多显著的作用,因为我们没有舰载飞机,没有航母所需的各类舰艇编队,没有装备这些的航母是什么样子,你把老虎的牙和爪子都拔了扔到森林里,看是什么效果。有的朋友说我们可以和北极熊去买,但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旦开战有了损失就必须要随时补充,这个靠进口很难作到。第二俄罗斯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卖个我们,比如我们出多少钱他们也不会卖”台风“,就像我们把垃圾武器卖给中东一样,如果是他的淘汰产品给我们安在了费尽心血造出的航母上,那我们怎么期望他能够为我们取得胜利。 3. 我们没有大规模空中或海上作战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个很多人想不到却不得不想的问题。我们的空军海军从组建到现在达到现代化不过三十年时间。虽然50年代号称也有海军,但在大多数战场上,我们是把货船或鱼船装上65迫击炮和机枪来打海战,而且我们的无论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