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1.对启发性教学重要性认识的研究

我国的一些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积极倡导并进行认识论层面的研究,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傅种孙先生非常关注对数学进行哲学思考和方法论上的概括,提出要追索获取方法的思维过程和途径。其思想和研究成果被用于教师培训,是数学方法论研究的先驱之一。徐利治先生对我国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并提出按照波利亚的思想改革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张奠宙先生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过程中教师通过“显性”的和“隐性”的提问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显性的是课堂提问,隐性的提问则是启发。教师的这种基本功的启发示范是双基教学的一部分,永远不会过时。单蝉先生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反应,给以适当的启发或帮助,经过一番共同的努力,完成问题的解答。同时引导性的阶梯不宜多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埴到学生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才适当的“点拨”一下,这才是教学的艺术。涂荣豹先生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的研究,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中国的教学瑰宝,是教学法最基本的方法论,是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并把启发性原则作为数学教学的一般原则,积极倡导元认知提示语指导下的数学启发教学。强调启发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启发的技巧和水平可以有高低,但是无论如何启发都是必须的,不进行启发甚至可以认为是教师的无能。郭思乐先生就启发式教学原则、改革课堂结构、实行启发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启发式的关键是造成学生的“愤悱”状态,即所谓“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状态。王申怀先生指出“再创造”、“发现法”是舶来品,是“洋货”,“启发式”是土产品,是“国货”。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抑人之短,并建议在《课标》中加入“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2.数学启发式教学基本问题

章建跃从数学学习对象、数学教学过程、数学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等方面探讨了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从为学生提供学有成效的数学知识结构、全面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策略指导方面对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进行了研究。他与曹才翰先生合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专门设一节,从启发式教学思想溯源、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关键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启发式数学教学。李同胜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而充分地思维,把握启发的内容、时机和力度,及时联系反馈、评价矫正等。孟小龙研究了思维场与启发式教学问题,倡导把教学切实有效地贯彻在数学教学中。

3.启发式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集中通过举例子说明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充分展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相关的实验研究。

4.对波利亚数学启发法的研究

缺点和不足

缺乏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和数学教与学活动特点的了解和研究.

1.内容涉及面偏窄,不仅包括解题研究,还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思想方法的研究。

目前关于数学问题解决或数学解题中的启发法在理论研究方面较深入,但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另外,从知识分类的视角看,数学教学不仅包括解题教学,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教学,而对后者进行启发式教学研究的较少。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元认知过程,而且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的水平。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从启发学生学会学习的视角出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特别是运用启发性提示语进行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还十分薄弱。

2. 就研究层面而言衔接性较弱,割裂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发展过程来研究。

需要分别加以研究才能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而中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研究、教学现状调查、课堂观察和实验研究比较欠缺,有待继续深入。

3.就研究起点而言视角单一

从已有研究的分析可知,结合数学事例说明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运用

的微观探讨较多,即一般启发式教学思想加上数学例子的研究痕迹较明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基于数学学科的启发式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与之相应的针对性研究比较贫乏。从数学学科特点、数学教与学活动特点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研究非常欠缺,即中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特征、数学启发式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和策略等。由于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特征、条件系统、策略、启发要素,如启发的目标、启发学什么、启发如何学、如何启发学等问题未形成较清晰的认识,使之成为影响数学启发式教学实践效果的一大羁绊。对基于数学学科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研究的缺乏,也正是导致当前许多数学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虽然重要、但比较:空泛,在数学教学中不知如何实施而深感困惑、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质、特征、条件系统、策略、启发的要素等问题亟待展开研究。

Access典型案例教学研究

Access 典型案例教学研究 数据库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展 开后续《Java 程序设计》或《程序设计》教学的必要铺垫。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如果在高职学生中直接开展大型数据库 (如Oracle, SQL server )教学,学生会有抵触情绪,且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后续课程没有展开的情况下,数据库知识并不能够支持做出具体项目,或者做出的项目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距离,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成就感不强,消极对待数据库基础知识和SQL语言的学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加入小型数据库《Access 基础》课程学习,强化学生对数据库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依托Access 平台推进案例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工作过程中的挫折感与成就感。本文就Access 数据库典型案例的选取思路与教授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1. 典型案例的选取标准 (1)项目的选取一定要涵盖Access 的主要知识点。 Access 的七种对象都应该有所涉及,如图1-1 所示。同时,还应考虑开发中七种对象的使用不应该“平均用力”,而是应该根据七种对象的重要性、典型工作过程中的使用频率及后续课程的需要 来进行有侧重点的训练。 数据库中的核心部分是“表”对象,所有的数据均存储在表 中。“表”对象的建立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其中设定表的主键、输入

掩码、有效性规则、默认值等操作是所有数据库项目中都涉及到的问题,应作为重点内容训练。特别是有效性规则、默认值等的设置,在大型数据库中演变为更为丰富的数据库表的约束,因此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大型数据库的时候进行知识的迁移,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建表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表间关系的确定与建立,也是“表”对象表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这个问题向上可以回溯到数据库建模阶段,即“数据库中到底应该有哪些表”的问题,向下可影响到一个表的数据在增加、删除、修改时表间数据联动问题。 再次,“窗体”对象是Access 数据库中数据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个对象中,窗体的整体设计、控件的运用是学生进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阶段(特别是),类似的工作环境会使学生的适应速度加快。 最后,“宏”对象是Access 中用来驱动其他对象的工具。“模块”对象也能够产生相同作用,但是其使用较为复杂,进入模块后必须使用VBA语言进行编写程序,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水平较低,致使程序写不出,或者程序调试时出现各种问题。从本质上说,宏是一系列操作或操作对应程序的集合,因此,以较为简单的宏对象作为项目实现的重点、VBA程序为辅的方式 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各方面考虑,在项目中加强“表”“查询”“窗体”“宏”四个对象的训练。 (2)项目的选择一定要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这样有利于减轻陌生感,使学生更容易就项目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增强互动性,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例如,选取“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作为典型案例学习,并提供其他丰富案例供学生训练。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是从论文动力收集并整理的,方便大家日后论文的开张工作.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3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启发式教学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这要求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开启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解消化。课堂提问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化,便于学生思考,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思熟虑,讲课时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的编排一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原则,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避免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灵活、适当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感受。 (二)在教学目标上,以坚持实行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现代启发性教学思想与“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的或仅注重人的智力发展的教学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它反对食而化、仿而不创的“学而优”,反对扼杀人的主体精神和个性的“死读书”。因此,现代教学思想反对那种只注重如何提高学件应试成绩的单一化教学目标,它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多元化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中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重学生能力养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 (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承认学生是有灵性、有理性、有感性的能动主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上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种师生为探求知识和真理而共同合作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教师要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面向全体学生,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反对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注入式”、“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种能容纳不同观点、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民主与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展现。 (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9512466414.html,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期.胡吉丹.胡吉省.章连娣. [2].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3期.孙有福. [3].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权的法理探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4期.翁莹秀. [4].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探究与实践. 《师道:教研》.2012年9期.李巧儿. [5].中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1期.张宝灵. [6].对中小学教师权益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4期.王德勇. [7].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资源库建设的构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马瑞芳. [8].基于行动跟进的论文写作. 《上海教育科研》.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郑明理. [9].不断深化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建议. 《才智》.2011年28期.姜涛. [10].公众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调查. 《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4期.李琼.韦小满.杜亮.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有效实施策略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周新.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要:体验式学习理论源自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验学习”,在国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研究史可直溯杜威、皮亚杰、勒温、詹姆斯、荣格、弗莱尔与罗杰斯等人。组织心理学家库伯吸收前人的合理思想, 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模型”。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发展历程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体验式培训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教师、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培训适应了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六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Outward Bound)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 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的集大成者。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一、体验式学习的起源 体验式学习进入学校学科领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的课题。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方式。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的弊端, 从其经验论哲学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体验式学习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强烈地批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认为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恰恰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人们最忘不了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难忘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教学时应该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筑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 二、体验式学习的发展 到了二次大战以后,以杜威体验式学习和“做中学”思想为重要特征的进步教育运动, 历经“八年研究”后未能收到理想效果, 逐步陷入低潮。人们也看到了过分强调“生活实践”,忽视学业教育的不足之处,“经验学习”于是逐渐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性教育,完成人际的、情感的或者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也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教育的生活

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笔者从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工作多年,认为传统模式下以讲授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本来生动有趣的科学学科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基于此结合笔者在日常教育中的实践和经历,通过开展课堂讲授和趣味实验的方式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生;激发;互动;主体性 1 传统模式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以往初中科学学科的讲授模式和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师通常采用的讲授法进行课堂授课,虽然教师认真的按照预定教案进行授课,但笔者认为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完成课堂的知识讲授,而很少注意到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没有参与课堂,学生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能做到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竖着耳朵挺好,做好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的一种硬性灌输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初中科学学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和爱好来进行,不能理解初中科学课本中的有趣的知识点,只是像应付一样完成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如果问学生到底从初中科学的课堂中学习到什么知识,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这种方式不能通过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学习缺乏主

动精神,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制灌输的知识。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由于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而且思路越来越开阔,这种情况下,仍然把学生作为一种被动的学习机器,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其实已经是一种时过境迁的方法了,学生由于被动的接受成为习惯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学生在根本上排斥学习,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在目前看来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教改模式下新出现的两种教学思路及分析 关于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时下教育界最热门的谈论问题,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也强令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活跃课堂讲授气氛,纵观各种教学手段实施之后,我们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下面我就新出现的教育方法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2.1 “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之前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较多的采用了讲授类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形式僵化死板,课堂气氛的压抑郁闷,最终的结果导致学生最终失去学习兴趣。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从专家讲座到学术杂志乃至权威的教育机构,大家都在讨论、研究甚至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教育改革,部分教师逐步尝试采取的是启发式教学的模式,通过提问来刺激课堂的气氛,调动学

启发式教学研究解读

启发式教学研究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它经受了我国历代教学实践的检验,今天也正面临着现代化对它的挑战,传统的启发式教学要能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需更新观念、走革新思维之路。 "启发式"教学渊源流长。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的"引而不发",到毛泽东主席的教育思想观"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说明我国历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极其重视并倡导这一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呢?首先,我们应明确教无定法,启发式教学仅代表着一种教学思想,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模式,而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并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因为,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是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老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它必将不断吸收教学科研和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来充实自己。其次,我们从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来看,"启发"就是激励引导的过程,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求,自觉地获取知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有高"智商"(IQ)就行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的"情商"(EQ)密不可分,也即与他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和习惯等)分不开。所以,一个学生学习"成绩 "的好坏,也与他的"情商"(EQ)分不开。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动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EQ过程。这种以培养、提高学生的EQ,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以科学引导学生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情感,并训练和培养积极思维、优良情感等方法为手段,以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法,将造就学生具有坚实的知识结构、浓厚的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研究案例

故事教学研究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 有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一本新书《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争相阅读,有的还照着书绘画。看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们便萌发了把它作为大班故事教学研究案例的想法。经分析,我们认为该故事最吸引幼儿的是它的优美意境和对爱的情感表达,所以我们制定的活动口标为:1.欣赏故事,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优美意境;2.能够清楚、连贯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还确定了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大意,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情感。难点是支持和帮助幼儿通过迁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故事,并学习大胆表达。 第一次活动:欣赏故事,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故事 山于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初步了解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我们将第一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定位在欣赏故事,感受和理解大兔子和小兔子互相表达情感的美好意境。 活动过程概述: 在活动中,我们先创设情境,通过故事表演,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借助动画片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再通过观察图片、尝试表演、语言讲述等形式再现故事;最后,支持幼儿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为支持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我们将重点提问预设为:“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你爱爸爸妈妈吗?你怎么让他们知道你的爱?”“大兔子爱小兔子吗?小兔子爱大兔子吗?”“你最喜欢哪个情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使孩子们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从幼儿的表述中,我们发现他们对故事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表达爱的特殊方式不甚理解。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第一次活动预设的提问过于统一,缺少层次,缺少个性化的提问。如,在提问“大兔子爱小兔子吗?小兔子爱大兔子吗”时,大部分孩子只能回答“大兔子爱小兔子,小兔子也爱大兔子”。这样的提问无法调动幼儿原有经验,不能有效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悄感。因此,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对预设提问的形式和方法作了一些调整。 第二次活动:有效提问,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 经过研讨,我们对有效提问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活动。 1.向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不同的问题 在分析故事时,我们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直接提给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建立表达的信心。例如“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故事里讲了什么内容”等。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我们逐步加大提问的难度,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提出需要思考和提炼的问题。比如,“你是怎么知道大兔子爱小兔子的?小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doc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 究 篇一: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胥海先 一、课题提出 美国著名的兰本达教授提出了“探究一研讨,,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理论通过以刘默耕为首的一批先驱者的努力探索下,逐步成为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使自然教学在改革的一开始就走在了其它各科的前面。2 0年来,虽经许多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一批自然方面的教学能手、专家,但小学自然教学的理论研究进展不大,没有大的突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一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借助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学自然课程标准中提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定义为“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还 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得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并且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去收集数据、对证据和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与逻辑性思考、建构和分析其他解释方法以及交流科学观点。为什么小学科学强调探究?因为它符合儿童的天性;它能帮助儿童发展过程技能;它有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是提出问题一调查、收集资料

进行假设——实验验证一一交流一一结论O 二、课题研究主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课的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灌输式和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规律,也远远达不到科学课标准中提出的“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的要求。因此,探究性学习正是为适应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认知规律而提出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学习科学课时,与科学研究一样,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相应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采集信息、进行交流、并对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加工、 i后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整个探究的过程,儿童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探究的方法和受到的情感教育等等。 ㈡.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思维科学理论 3.信息科学技术理论 4.二期课程改革文献 5.小学自然课程标准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与研究假设 ㈠内涵界定: 1.有效整合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朝夕相处的经历,我研究发现了我们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自我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甚至没有要求。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作业不按时按质按量写,上课纪律不好,眼操、课间操、课外活动部分不同不认真等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也不能客观地评价。因此,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下面我通过个案研究来探寻学生学习的内因,探讨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何某 性别:男 年龄:14 班级:初二(3)班 问题及其表现: 在学习方面,学习缺乏自主交流性,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不是走神就是写其他作业,或者干别的事情。不能按照老师的节奏听课和按要求做练习,同时也很排斥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上课经常有迟到现象,课后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不但没有进步,相对刚进班时还下降了很多。 在其他方面:性格内向,比较自我。沉默寡言,不是特别爱与学生相处,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服务,总之集体荣誉感很淡薄。即使是对于班主任的有的要求也表示不支持。很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笑容。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他周围的同学以及他的父母交流,我了解他主要原因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何同学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家里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众所周知,我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以服务保险业为办学理念。向保险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很显然,“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生源和就业率的考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纷纷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保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我院现行的主体教学模式是什么?该教学模式下到底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为适应保险业及区域现代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2+1”教学模式为主体模式。“2+1”教学模式即学校用两年时间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一年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践,让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一年的校外实践工作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教学模式下,学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呢? 首先,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实践作业,都需要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均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如:一些老师的采用的问答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老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学等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交际与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学院安排的“+1”的校外实践,旨在让学生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到各种实战场合和环境中去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第四,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尽管校内实验类课程和实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的,“+1”的校外实践,正好让学生们亲临动手现场,找到了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空白和盲点。 第五,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面临着找工作,加上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相当的重要。“+1”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在比较艰苦、真枪实炮的环境下实践,这为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环境能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但从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要求来看,单单具备以上能力还是不够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卷名:教育)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 马克思、F. 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充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 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校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台,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还可进一步使用推断统计法,即利用描述统计取得的信息,通过局部去推断全局的情况。近几十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实验设计,要求在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中检验设计中所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④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②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掌握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行为研究法一种综合的研宄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这种方法进行的步骤如下:①把儿童行为的表现

从小孩子的发现感悟教学的灵动现象——对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从“小孩子的发现”感悟:教学的灵动现象 ——对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摘要】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掘和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启发式课堂教学策略 引文: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过些时候,能够数到10了;又过些时候,会数到20,30,…,100了,但后来,却绝不是这样一段一段地增长,而是飞跃前进,到了某一个时候,他领悟了,他会说:“我什么数都会数了。”这一飞跃,竟从有限跃到了无限!怎样会的?首先,他知道从头数;其次,他知道一个一个按次序的数,而且不愁数了一个以后,下一个不会数。也就是他领悟了下一个数的表达方式,可以由上一个数来决定。于是,他也就会数任何一个数了。 华罗庚教授高度评价了小孩的发现,他说:设想一下,如果这个飞跃现象不出现,那么人们一辈子就只能学数数了,而且人生有限,数目无穷,就是学了一辈子,也绝不会学尽呢!解释这个飞跃现象属于归纳的原理,而这种方法源自于启发式的教学,即要先学会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现代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传说中有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洞房花烛之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个题目考他,其中一个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这下可把新郎难住了。正在此时,苏轼于暗处看见新郎背倚水缸、搔首苦思的窘态,灵机一动,拣起块石子投向缸中。此时新郎如梦方醒,提笔写出“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这当中,苏小妹的考题便是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项目名称: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jx06--40 项目负责人:李建恒教授 所在单位:河北大学药学院 本课题组自201X年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药学本科实验经费不足这一普遍现象,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下降,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 足。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如何将高校现有的科研资源转 化为本科教学资源,通过综合科研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本科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我们在此基础上将科研实验室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 全部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仪器均向学生开放;全部学生都要参加 这一教学项目;全部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指导。这种将科研资源转化 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方法更能体现出高校以学生为本,服务教学的精 神。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1.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药学专业培养目

标,药学本科教学中设置的实验课多达十几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基础课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生理解剖学实 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三是专业课 实验,包括:药理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生物制药实验等。 1.2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特点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具有以下特 点:一是实验课时多。同一门课的理论课与配套的实验课课时比例达1:0.5 ~1: 1,在大 三、大四学年,实验课占总教学课时的30%以上。二是教学目标要求高。由于药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因此每一堂实验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培养学生某种操作技能或掌握某类实验方法。这就需要准备足够数量、适宜规格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使学生能够充分动手练习。三是涉及学科多。药学本科实验涉及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都逐步运用到药学实验中,有些甚至成为常规技术。四是所需经费多。药学相关实验专业性强,首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平稳的实验台,足够负荷的供电,方便的上下水,专门的通风管道、排污管道,并有室温、湿度、无菌级别的要求;其次,仪器设备昂贵,所需仪器少则几百元多则十几万元,几百元、几千元的常规仪器购买多台也是不小的数字。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高档的仪器设备已经普及,成为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药学本科实验 室至少需要几百万。再次,耗材费用高。常用的耗材包括:化学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