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动学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药动学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药动学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药动学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药动学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13药学4 程润泽201301010162

目前 ,药物制剂的研究与生产已形成四大类释药系统同时发展的格局 ,这四类释药系统是 : (1) 普通释药系统 ; (2) 缓释给药系统 ; (3) 控释给药系统 ; (4) 靶向给药系统。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已成为当前药物新剂型研究的热点。药动学作为研究和评价药物制剂的方法 ,贯穿于缓释、控释、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始终。首先 ,要通过药动学研究掌握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 ,药动学模型嵌合情况 , 以及相关的药动学参数 ,再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药效学性质和临床需要 ,确定是否有必要将该药物制成缓释、控释或靶向给药系统 ,然后再利用药动学原理对剂型、剂量、释药模式、释药时间等因素加以综合设计 ,并通过药动学研究来评价和监控该系统是否达到了缓释、控释或靶向给药的预期效果。

一.药动学在中药新剂型中应用的评价

1. 在纳米粒评价中的应用

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以喜树碱溶液为对照组, 泊洛沙姆188

( Poloxamer188) 包衣的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后

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小鼠脑、心、肝、脾、血浆、肾和肺中的分布显著增加。口服给药后药物的AUC 及血浆滞留时间明显增加,其中脑部最为显著。结果显示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持续释放药物及靶向的作用。余江南等用HPLC 法测定了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和水飞蓟宾葡甲胺盐溶液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根据肝脏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在同一时间点的肝脏药物浓度均显著高于水飞蓟宾葡甲胺盐溶液,表明肝靶向制剂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的肝脏靶向性明显

2. 药动学在缓释胶囊、缓释片评价中的应用

通过考察肝苏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评价该制剂在体内的缓释效果。以没食子酸为指标,测定狗分别服用肝苏缓释胶囊及普通胶囊后不同时间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肝苏缓释胶囊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与体内吸收分数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田景振等对两种自制葛根黄酮缓释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考察。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法,以愈风宁心片作参比制剂,测定不同时间点兔血浆葛根素的含量。愈风宁心片及样品制剂在兔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葛根黄酮缓释胶囊呈现一定的缓释效果。郑永等[4 ]对穿琥宁肠溶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剂量交叉给药方案,分别给犬单剂量静脉注射或口服穿琥宁肠溶胶

囊,用HPLC 法测定给药后的血中药物浓度。结果是穿琥宁肠溶胶囊的药2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 Cmax 为24. 3 mg· L - 1 , Tmax为1. 26 h ,AUC(0 - ∞) 为292. 84μg·h·mL - 1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0. 03 %。说明穿琥宁肠溶胶囊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丁广斌等[5 ] 以羟丙甲纤维素( HPMC) 为骨架材料制备持续释药12 h 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采用HPLC 法测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显示缓释

片体外 1 h 释药20 %左右,12 h 释药85 %以上,12 h 内释药平稳,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 方程,体外释药受HPMC 类型、粘度、用量影响较大。缓释片与市售常释片相比,兔体内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延迟,平均滞留时间延长。

3. 在微球与微囊评价中的应用

采用HPLC 法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胶囊与普通胶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微球胶囊在体内各脏器的浓度与普通胶囊相比降低较缓慢,可以在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金雀异黄素普通胶囊在小鼠体内分布以肝脏为主,微球胶囊在体内分布与之相比有明显改变, 以肺与

脾脏为主。李凤前等对比了汉防己甲素水针剂和微囊混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分布特点。微囊化汉防己甲素在肺中的浓度明显提高,且缓慢降低,具有明显的肺靶

向性。

4. 在脂质体评价中的应用

紫杉醇隐形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经静脉注射脂质体紫杉醇和游离紫杉醇,24 h 后紫杉醇隐形脂质体在血液中驻留35 %以上,在肝脾组织中摄取不足10 %。而膜材中不含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PEG DSPE) 的紫杉醇传统脂质体在血液中驻留10 % ,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捕获了50 %以上。证明紫杉醇隐形脂质体延长了在血循环中的时间并减少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血液AUC 隐形脂质体约为传统脂质体的20 倍。黄毅等将自制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注射液和市售羟基喜树碱注射液进行了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实验。二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室模型,而前者比后者注射后具有更高的血药浓度水平,较长的消除半衰期,更大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较低的总体清除率和较小的表观分布容积。

5. 在透皮给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采用HPLC 法对苦参总碱贴片的体内过程进行了考察。以血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浓度之和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苦参碱在体内为二室一级吸收过程。苦参碱贴片经皮给药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增大给药面积,提高单位时间里的血药水平。张奇等对中药透皮吸收制剂青龙贴剂的处方筛选及药动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大鼠单次应用青龙汤和青龙贴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两者峰浓度

相当,但青龙贴剂吸收慢,清除慢,并且生物利用度明显高

于青龙汤,此结果与临床结果相似,提示青龙贴药效持续

平稳,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并可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

作用。

6. 在乳剂评价中的应用

对去氢骆驼蓬碱口服乳剂与普通混悬液在·374 ·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2007 年第27 卷第 3 期Chin Hosp Pharm

J ,2007 Mar , Vol 27 ,No. 0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oczj.com/doc/9512416778.html, 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进行了考察。小鼠

体内试验显示,乳剂组在胃、肺、肝、心等脏器中的药物分布均高于混悬液组,且胃内去氢骆驼蓬碱水平大大高于其

他脏器,并在较高浓度维持较长时间。提示该口服乳剂用于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有良好发展前景。何蕾等[13 ]研究了紫杉醇注射剂及自制紫杉醇纳米乳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情况。大鼠静脉注射自制紫杉醇纳米乳剂及紫杉醇注射液后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紫杉醇纳米乳剂较紫杉醇注射液

毒性降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循环

时间。龚明涛等研究102羟喜树碱注射剂和纳米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102羟喜树碱注射剂和纳米乳两种制剂大鼠静脉给药后总药物的AUC 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大部

分以羧酸盐形式存在, 而后者大部分以内酯形式存在。说明

与注射剂相比,102羟喜树碱制备成纳米乳制剂后可大大提高大鼠体内其药理活性较高的内酯形式的血药浓度。

现代药剂学在经历了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剂学三个阶段后,逐渐吸收了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于20 世纪末进入了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 的新时代,药剂学的发展打破了化学结构是唯一决定药物疗效的传统观念,证明了剂型因素同样制约着药物的作用效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药物剂型的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新剂型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药物剂型的选择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觉,药动学作为设计和评价新剂型的重要方法,虽然已经应用于当前的研究之中,但仍未得到普遍应用。通过上述的研究资料可以看出,药动学特征如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达峰时间、峰浓度、AUC、生物利用度等应该是药物新剂型选择和研究的依据。

尽管目前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的研究多数是以单一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对复方新剂型研究仍较少涉及,但只要借鉴现代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药动学方法等,就有可能最终实现给药“精密化”,即通过药动学的研究,妥善设计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法,以使药物选择性地到达靶器官,并在必要的时间内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的反应。

二.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挑战

1.整体观难以认识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药效都是其中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这些化学成分相互协同或相互拮抗从而产生中药的药理作用。辨证论治,君臣佐使等原则是中医用药的精髓,因而整体观思想是中草药药理研究的一大特点。

2. 现代化研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要求我国的中药药动学研究有较高水平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 20 ]。重视中药代谢物的研究对于推动中药现代研究也显示其研究价值[ 21 ]。即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草药药动学。科学史表明,任何学科的发展要与其同时代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处于同步化状况,才易达到。面对现代医学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中药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整体观着重于宏观,现代科学化着重于微观, 形成宏观与微观辨证统一的完善的中草药药动学。

近年来, 组合化学方法制备化合物库, 辅以自动化或高通量筛选( high through put screening)已经成为寻找和优化先导化合物的一种新的且有效的途径。组合化学是将一些称之为构建模块的基本分子,如氨基酸、核昔酸、单糖及化学小分子,通过化学或生物合成的手段, 将它们系统的装配成不同的组合, 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具有结构多样性特征的分子, 从而建立化学分子库, 然后使用体外和体内高通量筛选, 快速的从数以万计的化学分子

库中筛选出药效持久、毒性较小、药代动力学属性较好的候选化合物, 或者根据体内体外筛选得到的信息, 进一

步指导组合化学的药物设计和优化[ 19 ]。因此, 在新药的设计和筛选阶段如何提高筛选的高通量, 如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足够的相对准确的反馈信息, 成为当今比较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立玮编. 药物动力学方法与应用[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562257 .

2. 丁广斌.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J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 ,27 (3) :1786

3. 李凤前. 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的小鼠体内分布[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 ,21 (5) :25912 .

4. 王建明. 苦参总碱贴片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 ,7 (4) :2916 .

5. 张奇.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青龙贴剂的处方筛选及药物动力学研究[J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 ,16 (4) :254

6. 黄毅. 羟基喜树碱自制脂质体注射液与市售注射液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比较[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 26 ( 6) : 5178.

7. 丁广斌.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J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 ,27 (3) :1786 .

8. 龚明涛. 羟喜树碱纳米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 ,35 (4) :32415 .

9. 何蕾. 紫杉醇纳米乳剂的体内外考察[J ]. 药学学报,2003 ,38 (3) :22714.

10. 张奇.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青龙贴剂的处方筛选及药物动力学研究[J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 ,16 (4) :254 .

11. 杨明. 肝苏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 中成药,2003 ,25 (11) :8703.

12. 何心,石跃辉,石春伟,等.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 中国药学杂志, 1998, 33 (4) : 232

我国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我国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一、纳米制剂 一般将粒径在1-1000 nm的纳米分子(如药质体、聚合物纳米囊、纳米球、纳米乳、脂质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称为纳米粒。以纳米粒为载体,加载纳米药物,所形成的制剂就是纳米制剂。纳米制剂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还是较好的磁共振成像显影剂,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药性和药效,特别是近些年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1.高分子材料载体 高分子材料是用于制备纳米给药系统的主要材料之一,主要包括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乳酸、聚氰基丙烯酸烷酯、多肽等。陈婷等[1]以明胶及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明胶-壳聚糖(EGCG-Gel-Cs)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处方及工艺,再将经戊二醛活化的麦胚凝集素(WGA)修饰到纳米粒表面。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采用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实验,比较研究纳米粒与原料药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纳米粒对HT-2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原料药。 2.蛋白质载体 蛋白质的分子链上结合有羟基、氨基、羧基等官能团,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因此可以作为药物载体。乳铁蛋白、人/牛血清蛋白等是常用的药物载体。卿红等[2]以香豆素-6示踪白蛋白纳米粒,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法考察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 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行为,进而以MTT 比色法评价载二氢丹参酮Ⅰ白蛋白纳米粒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来研究白血病NB4细胞对白蛋白纳米粒的摄取行为,探讨其靶向给药白血病细胞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与游离药物香豆素-6、二氢丹参酮Ⅰ相比,白蛋白纳米粒可显著增加药物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增强其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二、微球 微球是指药物分散或溶解于基质中形成微小球体(粒径为1-40?m),粒径介于10-1000nm之间的球体被称为纳米球。刘侃等[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纳米SiO2 微球各组分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将各水平组合制备成相应的微球,以微球SiO2 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分因素的水平组合。通过考察、表征和比较这些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同时结合载药微球-利福平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释放试验,分别进行纳米SiO2 微球组分对微球制备、微球表征和药物释放影响的评价。获取的最佳水平组合纳米SiO2 粒径10 nm、PLA 80 mg/mL、明胶40 mg/mL和二氯甲烷:丙酮=2∶2。该水平组合制备的利福平纳米SiO2 微球外观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其载药量、包封率均在60%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

1.生物药剂学(Biopa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剂型因素 狭义普通剂型: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广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用药方法、辅料性质与用量、配伍及相互作用,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 二生物因素种族性别年龄、生理和病理、遗传 2.生物膜 结构:主要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细胞膜经典模型,疏水在内亲水在外的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晶格镶嵌模型,流动性脂质的可逆性变化 性质:①.不对称性②.流动性③.半透性 3. 药物的跨膜转运途径与机制(细胞通道转运和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转运机制: ⑴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扩散,都不需载体,不耗能,无膜变形。 单纯扩散浓度差一级速率过程,服从Fick’s扩散定律:dC/dt=DAk(C GI-C)/h。 膜孔转运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药物不通过,孔内为正电荷,利于阴离子通过。 被动转运特点①顺浓度梯度②不需要载体③膜对药物无选择性④不消耗能量⑤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⑥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影响⑦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⑵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 ①促动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a特殊蛋白帮助b高浓度到低浓度c饱和d 竞争 ②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特点a逆浓度梯度b消耗能量c有载体参与d有竞争现象e结构特异,受代谢抑制剂影响 ⑶膜动转运入胞作用(胞饮和吞噬)出胞作用 4.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部位。小肠的PH是5~7.5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原因:环状褶皱、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和小肠绒毛内的很

抗菌药物药动学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摘要: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是按时间同步进行着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动力学过程,前者着重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其经时过程;后者描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效应随着时间和浓度而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传统的药效动力学主要在离体的水平进行,此时药物的浓度和效应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可以求得其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但药物的作用在体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其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较为复杂。以往对于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但实际上药动学和药效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动力学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药效学药动学抗菌药物 引言:评价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通常采用体外获得的静态数据如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为指标,但这些参数仅仅说明药物抗菌活性的高低,不能反映其抗菌活性的时间长短,即不能说明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近年来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进行整合,提出药动学(PK)与药效学(PD)相关参数对预测抗菌药物疗效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1.与抗菌疗效相关的PK/PD参数 1.1药动学参数 在抗菌药物PK/PD研究中,涉及药动学参数有:①药物峰浓度(Cmax),与单次用药剂量平行,可通过调整每次用药剂量来达到最佳Cmax;②24h曲线下面积(AUC0224),与每日用药总量平行,调整每日用药量可达到期望的AUC0224。 1.2药效学参数 由于抗菌药物作用于靶位的浓度无法测定,常用MIC代表药效学参数,根据其衍生的PK/PD参数有:①AUC0224/MIC(24hAUIC);②Cmax/MIC;③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占给药间歇的百分比。 1.3抗生素后效应(PAE) 另外,目前研究较多的抗生素后效应(PAE),作为PK/PD研究的重要相关因素,对于设计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与PAE相关的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ALE)以及抗生素后亚MIC效应,作为阻止病原菌继续生长的药效学指标,也颇受关注。近年来,针对病原菌“防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作为抗菌药物药效学理论的延伸[1],正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为防止耐药,要求抗菌药物Cmax尽量在MPC以上。 2.与PK/PD参数相关的抗菌药物分类和特点 根据抗菌药物体内杀菌动力学过程不同,将其分为两类,即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另外,根据抗菌药物的PAE特性,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又分为短PAE和长PAE 两个亚类。研究表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是随着其血清浓度的增高,杀菌效果增加。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则在达到抗菌阈浓度后,即使继续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效果也无增加。因此,预测两类药物抗菌效果的PK/PD参数各不相同。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抗菌效果主要与其血清浓度有关,评估其疗效的PK/PD参数主要为AUC0224/MIC、Cmax/MIC。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Cmax/MIC 最好在10以上,喹诺酮类AUC0224/MIC必须高于100或125,疗效最佳。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保证每日给予量,而给药次数在药量足够时参考半衰期尽可能减少。 而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β2内酰胺类)其抗菌活性的发挥,则需要有一定的血清浓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 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6.降低治疗费用 7.避免法律纠纷。 ③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总结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1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 2生物因素 3.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因素、解离度、脂溶性和分子量2、溶出速率3、药物 4.影响体内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制的影响。 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药物 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转运(transport):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7生物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③蛋白质。 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 8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是小分子水溶性的药物转运吸收的通道。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脂溶性药物及一些经主动机制吸收药物的通道。 9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及特点: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①.单纯扩散(passive diffusion) 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生物膜. 绝大多数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吸收.1)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愈大,在

药物新剂型发展概况

药物新剂型发展概况 药剂学界习惯把剂型划分为传统剂型(第一代) 、常规剂型(第二代) 、缓控释剂型(第三代) 、靶向剂型(第四代) 、时间脉冲释药剂型(第五代) 。正在孕育的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剂型可谓之第六代。第三至第六代剂型是药物新剂型的主要内容,也可统称为控制给药系统。其中可分为速度性控释、方向性控释[1 ]、时间性控释和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系统系统。 1.速度性控释给药系统 速度性控释剂型是指用任何的化学、物理或机械等可能的方法,控制药物进入体内中央室或直接进入有关组织速度的给药系统。这是发展最快的日趋成熟的给药系统,这类给药系统的上市产品数量每年几乎以指数速度递增,它包括速释性剂型和缓控速释性剂型。 2.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 方向性控释剂型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埋,形成可在体内可动性地指向靶组织释药的给药体系。Widder (1979)提出靶向含义有 3 级:1 级是制剂特异性地分布于特定的器官;2 级是选择性地指向器官的特殊(病变)部位;3 级是指向病变细胞内输送药物。目前正在开始研究的指向细胞核修复缺损或异常基因的靶向基因治疗系统可称为4 级。根据系统的靶向作用可分为:局部靶向、物理机械靶向、生物物理靶向、生物化学靶向、生物特异性

靶向和复合型靶向。 微粒体系等。 3 .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 速度性和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只与血中或靶位药物浓度有关,而与时间无关。但时辰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心率、体温、血流量和内源性物质的分泌等都存在明显的日内节律变化,导致一些疾病(如哮喘、心绞痛、高血压)节律性发作,按照生理和病理节律的需要设计的释药方式符合节律变化的药物制剂,以适应生理和治疗的要求。这种药物制剂称为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又 称时间脉冲给药系统。一般分外调式和自调式控制脉冲,又可分单次脉冲、多次脉冲、自调式脉冲。 4.口服缓释和控释系统 由于制剂技术的进步,许多对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药物的选择限制已被打破。①首次作用强的药物中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如普奈洛尔、美多洛尔、普罗帕酮等。②一些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也被制备成缓释或控释制剂。③一些成瘾性药物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为减少癌症患者的痛苦,吗啡、可待因等麻醉药物将被制成缓释的单方或复方品种,如吗啡控释片。一般认为,该系统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制剂释放速率与体内药物的吸收速度有一定相关。目前已上市和正口服缓释和控释系统的优势5.口服定速释放给药系统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1、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 4、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 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11、避免首过效应的剂型:①贴剂皮肤给药;②气雾剂和粉雾剂经呼吸道或经鼻黏膜吸收;③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 12、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循环现象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 13、引起肠肝循环的因素: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 ,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 14、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 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 与消化道pH 的函数,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表达: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式中,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转运速率 浓度 载体媒介被动转运

抗菌药物药动学与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PK/PD与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最多、进展最快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其靶点是致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三要素,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与药效学(pharmacody nemics,PD)是决定三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PK/PD 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PK/PD的基本概念 PK/PD 反映在相应药代动力学条件下,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疗效,即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变化与杀菌效应及副作用的关系。在抗菌药物PK/PD综合参数与抗菌药物临床效应的关联研究中,因抗菌药物的靶位浓度无法测定, 而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代替,由此衍生的PK/PD 综合参数有AUC/MIC (AUIC,血清抑菌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Cmax /MIC、AUC> MIC、T> MIC。T>MIC 指给药后,血药浓度大于MIC 的持续时间,将该抗菌药物对某特定细菌的M IC 值叠加到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图上,高于最低抑菌浓度所对应的时间,通常以占一个给药区间的百分比来表达。AUC> MIC 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中,MIC以上的AUC部分。 2.抗菌药物的药代学参数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对这一动力过程的影响。 2.1 吸收(absorption) 吸收是药物在体内或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口服、舌下、肌肉、皮下给药等必须经吸收过程。影响药物经胃肠吸收的因素包括药品制剂、病人状况、胃肠道共存物质、生物利用度等。 与吸收相关的PK 参数有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α)、生物利用度(F)、达峰时间(Tmax)、血药峰浓度(Cmax)等。 药物联用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吸收, 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头孢地尼等与Al3+,Fe2+,Ca2+等阳离子易形成难溶性螯合物,使上述药物的吸收大大减少。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利福平、异烟肼等吸收可为食物所减少。氨基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 等口服后亦吸收甚少,仅为给药量的0.5%~3%。

第十九章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第十九章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学习要点 1、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2、熟悉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3、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4、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A型题 1.影响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膜的厚度 B释药小孔的直径 CPH值 D片心的处方 E膜的孔率 2.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磁性制剂 BPH敏感的靶向制剂 C靶向给药乳剂 D栓塞靶向制剂 E热敏靶向制剂 3.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 A饱和水溶液法 B重结晶法 C沸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4.固体分散技术中药物的存在状态不包括() A分子 B离子 C胶态 D微晶 E无定形 5.制备固体分散体时液体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占比例不宜超过() A1:5 B1:6 C1:7 D1:8 E1:10 6.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体药物粉末化B释药迅速 C无蓄积、无毒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7.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为() A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 B提高稳定性 C掩盖不良气味D加快药物的释放 E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 8.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 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 B阿拉伯胶-桃胶 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 E果胶-CMC 9.单相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A熔融法 B注入法 C超声波分散法 D薄膜分散法 E冷冻干燥法

10.按分散系统分类,脂质体属于() A乳浊液 B、混悬液 C固体剂型 D、胶体微粒体系 E真溶液剂 11.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 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E称为控释给药体系 12.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塑剂 B、促进其溶化 C载体 D、粘合剂 E润滑剂 13.采用单凝聚法,以明胶做囊材制备微囊时可采用作凝聚剂的是() A石油醚 B、乙醚 C甲醛 D、丙酮 E甲酸 14.用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以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应将PH调到() A4-4.5 B5-5.5 C6-6.5 D7-7.5 E8-9 15.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 A作固化剂 B调节PH 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 D作凝聚剂 E降低溶液的粘性 B型题 (1-4) A速效制剂 B缓释制剂 C控释制剂 D靶向制剂 E前体药物制剂 1.在人体中经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的制剂属() 2.水溶性骨架片剂属() 3.胃内漂浮片剂属() 4.渗透泵型片剂属() (5-8) A熔融法 B超声波分散法 C天然高分子法 D离子交换法 E一步乳化法 5.单相脂质体用() 6.多相脂质体用() 7.毫微囊用() 8.复乳用() (9-12) A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使囊材凝聚包封于药物表面而形成微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 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小题,判断之类的)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 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3、生物因素(小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 遗传因素 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方设计? 不好 筛选合适的盐 筛选不同的晶型 改善化合物结构 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 无影响 增加脂溶性 改善化合物结构 胃中稳定性 稳定 代谢稳定性不稳定 研究代谢药物 6、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生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第十七章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一、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1.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1)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 (2)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 2.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 (1)生物半衰期(t 1/2)很短(小于1h)或很长(大于24h)的药物。 (2)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 (3)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或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4)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3.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主要有控制溶出、扩散、溶蚀或扩散与溶出相结合,也可利用渗透压或离子交换机制。 4.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 按照给药途径不同,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主要有以口服给药为主的缓释、控释制剂,同时也包括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肌内注射及皮下植入等缓释、控释制剂。 根据延缓、控制药物释放原理的不同,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又可分为骨架分散型、膜控包衣型、乳剂分散型、注射用油溶液或混悬液以及缓释膜剂等。 常见的缓释制剂类型有: (1)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水溶性骨架、脂溶性骨架、不溶性骨架。 (2)膜控型缓释制剂:薄膜包衣缓释制剂、缓释微囊剂。 (3)缓释乳剂:水溶性药物制成W/O型乳剂可达到缓释目的。 (4)注射用缓释制剂:油溶液型和混悬型注射剂。 (5)缓释膜剂 常见的控释制剂类型有:(1)渗透泵式控释制剂(2)膜控释制剂(3)胃驻留控释制剂最佳选择题 以接近零级释药速度为主要特征的制剂是() A.被动靶向制剂 B.前体药物制剂 C.磁性微球制剂 D.渗透泵控释片 E.膜控缓释胶囊 『正确答案』D 二、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特点靶向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或接近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二)靶向制剂类型 1.根据靶向制剂释药情况分类 (1)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 (2)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 (3)三级靶向制剂:系指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释药。

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大纲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课程设计 第九单元透皮给药制剂(4学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透皮给药制剂的概念;制剂的特点;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组成;透皮给药制剂的分类。 能力要求:对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处方设计有一定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设计 实践性设计:案例教学列举严达正骨贴、散结消瘤巴布剂,配有药品图片,制备工艺过程,逐一分析剂型特点。 知识体系:系统介绍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研究的技术手段等。 多元性设计: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纸透皮给药制剂的应用原理,制剂的组成、特点; 制剂的技术要点和制备的主要方法;质量评价方法。 教学安排: 教师活动:课堂讲授,PPT文稿显示重点内容,课堂设问,问题引导,透皮给药制剂常见剂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经由透皮给药技术制备的药物在治疗中的意义,进而提出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并回答学生的相关提问。 学生活动:课堂听讲,用核心技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课堂提问,对常见透皮给药技术制备药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透皮给药制剂概述 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定义;透皮给药制剂应具备的条件;TDDS的发展与特点;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与吸收途径;透皮给药制剂的分类 第二节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技术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TDDS中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新技术;研制透皮给药系统的步骤;体外透皮渗透的研究; 第三节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 膜材的加工、改进、复合和成型;制备工艺流程;透皮给药制剂用高分子材料;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三、教学手段 动式教学: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透皮给药制剂有种类,和口服制剂相比,透皮给药制剂的治疗优势。 教学讲授: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辅助讨论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透皮给药制剂的图片。 四、教学分析 教学效果预测: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运用讨论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动式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积极有效,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学生的 学习效果良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反馈: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观察讲授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通过提问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 习、分析、理解、应用等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课外教学环节中通过检 查笔记、师生讨论与交流,批阅作业等手段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将课 上定性评价与课外定量评价相结合。 分析标准:绥化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理论教学类) 绥化学院课外教学环节评估指标

最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 )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D )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C )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4.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B )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C ) A.4h B.1.5h C.2.0h D.O.693h E.1h 6.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 )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 7.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D )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8.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A )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9.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l/2药物消除99.9%?(D ) A.4h/2 B.6tl/2 C.8tl/2 D.10h/2 E.12h/2 10.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C) 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

小谈药物新剂型

小谈药物新剂型——植入缓控释制剂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研 究发展 植入缓控释制剂是经手术植入皮下或经针头导入皮下的控制释药制剂,是一种大有前途,值得产业化生产新剂型。这个剂型的特点在于可以消除因间歇给药和药量不均匀而产生的峰谷效应,并在特定的作用部位以恒定的速率持续释药且维持治疗浓度,使得较小的治疗剂量即可达到疗效;可以避免口服用药造成的胃肠道因素影响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获得较一致的生物利用度;植入型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通常为限速过程,因而能得到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同时,由于植入型给药制剂通过植入皮下或脏体内释放药物起到治疗作用,因此不存在表皮吸收障碍,能很快到达体循环;药物准确作用于靶位,可避免对体内其他组织的副作用。并且,还可以避免一些药物的迅速代谢,延长其体内的半衰期。特别适用于难以用其他途径给药的药物。植入型制剂通常作用时间较长,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频繁注射给药。比起其他缓控释制剂,还有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严重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可随时中止治疗的优点。综上,植入剂在避孕、抗癌、抗菌、抗风湿痛和降血糖方面有着非常可人的开发前景。 植入缓控释制剂最开始在1937年,就是以避孕为治疗目的而出现的。一直到1975年美国人口理事会国际避孕药研究委员会(ICCR)研制出了第一个用于避孕的皮下植入剂,由芬兰的Leiras药厂生产的Norplant。Kristina Gemzell-Danielsson等就年龄的影响,平价和身体质量指数的疗效,安全性及配置,通过调查相关的用户满意度和分析一个III期临床试验的亚组数据,进行了两低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避孕系统的研究。最后得出不论年龄或奇偶校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LNG-IUS 8和LNG-IUS 13都非常的有效[1]。 常言道,药用辅料,制备工艺和仪器设备乃药物制剂发展的三大支柱。 植入缓控释机制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药用辅料的发展,其中应用广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注册,作为一条支线一直默默推动着注入缓控释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如羊肠线、胶原蛋白、胶原海绵、人体生物敷料等,从1992年起FDA就开始对用于医疗产品的牛提取物做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于1998年颁布了“FDA评审和行业指南:含动物源性材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一、药物动力学概述 (1)、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1)药物动力学的建立;(2)预测不同给药方案下的血浆、组织和尿液的药物浓度;(3)探讨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或毒性之间的关系;(4)估算药物和/或代谢物的可能积蓄;(5)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之间的关系;(6)探讨生理或疾病的变化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与消除;(7)探讨药物极性因素与药物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开发新型给药系统;(8)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9)从药物动力学观点对药物质量进行认识和评价;(10)新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简述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答:(1)生物半衰期t1/2:可判断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2)消除速率常数K: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慢;(3)表观分布容积V:课评价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判断药物在体内的积蓄情况;(4)消除速率CL:为K与V的综合参数,具有生理学意义,可判断消除器官的功能;(5)给药曲线下面积AUC:可评价血管外给药物制剂药物在体内吸收总量的大小。 (3)、简述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答:(1)组织器官血流量;(2)血管的通透性;(3)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4)药物与组织亲和力;(5)药物相互作用;(6)药物理化性质;(7)药物剂型因素。 (4)、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有什么意义?一室模型与二室模型有什么区别? 答: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并不具有解剖学和生理学意义,它是将整个机体按药物转运速率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这些隔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反映药物在机体的动力学特征,称为隔室模型。 (5)为什么同一药物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会出现不同模型的报到? 答: (6)药物动力学的速度类型有哪些?简述一级动力学的特点。 答:速度类型有一级速率过程、零级速率过程、非线性速率过程。一级动力学的特点是:(1)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无关;(2)一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成正比;(3)一次给药情况下,尿药排泄量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7)如何理解表观分布容积中“表观”的含义?表观分布容积有没有上下限? 答:表观,因为它并不代表有生理意义的真正容积。而它的比值是时间的函数。由于分配容积大小可推测药物在体内分布及结合情况,故它有广泛的实用意义。(Vd)值大,其药理意义是提示该药分布广或者是药物与生物高分子有大量结合,亦或两者兼有之。 (8)如果一种药物分不到一室模型中,是否意味着组织中没有药物? 答: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目录 目录 (2) 一、概述 (3) (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 (3) (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 (3) (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案的基本原则 (5) (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 (6) (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 (6) (六)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 (8) 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8) (一)体外研究 (8) (二)体内研究 (12) (三)感染动物PK/PD研究 (14) 三、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15) (一)PK研究 (15) (二)PD研究 (19) (三)临床PK/PD关系建立 (19) 四、PK/PD研究的应用 (24) (一)PK/PD研究应用于研发决策 (24) (二)PK/PD研究应用于I期临床试验 (25) (三)PK/PD研究应用于探索性临床试验 (25) (四)PK/PD研究应用于确证性临床试验 (26) (五)上市后研究 (29) (六)PK/PD在制定细菌敏感性折点中的应用 (29) (七)PK/PD在制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31) 五、PK/PD研究注意事项 (33) (一)PK/PD研究局限性 (33) (二)PK/PD研究报告格式及要求 (37) 六、名词解释 (39) 七、参考文献 (42) 附....................................................................................................... - 47 -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 1、生物药剂学研究中得剂型因素不包括 ( 药物得疗效与毒副作用 ) 2、以下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中得剂型因素 ( 药物得包装 ) <1>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得过程就是 ( 分布 ) <2>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得变化得过程就是 ( 代谢 ) <3>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得变化及由体内排出体外得过程就是 ( 消除 ) <4>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得过程就是 ( 吸收 ) <5> 、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由体内排出体外得过程就是 ( 排泄 ) 口服药物得吸收 1、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 小肠得有效面积大) 2、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溶出有效面积因素得就是 ( 药物得多晶型 ) 3、关于弱酸性药物得吸收叙述正确得就是 ( 弱酸性条件下药物吸收增多 ) 4、内容物在胃肠得运行速度正确得就是 (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 5、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得就是 ( 维生素B2 ) 6、关于影响胃空速率得生理因素不正确得就是 ( 药物得理化性质 ) 7、首过效应主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给药方式 ( 口服给药 ) 8、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得转运方式为 ( 被动扩散 ) 9、以下转运机制中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得就是 ( B与C选项均就是 ) 10、对药物胃肠道吸收无影响得就是 ( 药物得旋光度 ) 11、大多数药物吸收得机制就是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得高浓度向低浓度侧得移动过程 ) 12、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 小肠可能就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得部位 ) 13、主动转运得特点不包括 ( 不受代谢抑制剂得影响 ) 14、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 15、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 16、可作为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得部位就是 ( 结肠 ) 17、对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得部位就是 ( 胃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