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胚胎及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发育改变

胚胎及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发育改变

胚胎及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发育改变
胚胎及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发育改变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 Y Vol.27No.32004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7卷第3期胚胎及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发育改变①

崔爱玲1,2 王春芳1 杨 涛1 窦 岩1

(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太原 030001;2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摘要 目的:检测不同发育时期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和发育变化规律,为分离、富集和增殖神经干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按胎龄和日龄分组,剥离脑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经间接荧光法标记nestin抗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结果:E13至P90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nestin抗原的表达;从E13到E19表达逐渐升高,E19表达水平最高;出生后表达急剧下降,出生后7d便接近于出生后90d(成年鼠)表达水平。结论:胚胎发育近中期后,脑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水平随胎龄逐渐升高,E19达到高峰,出生后表达迅速下降,一周内趋于成鼠表达量。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巢蛋白;流式细胞术;脑;大鼠

C hanges of nestin expression in brain neural stem cells from embryo in newborn rats

CU I Ai-Ling,WANG Chun-Fang,YA NG T ao,DO U Yan

(Center of Medical E xperiment,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A bstract Objective:T o search for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solate,enrich and propag ate homog eneous populations of neural stem cells(NSCs)in vitro,providing further information for the dev elo pment mechanism of cerebral neuro n.Methods: Wistar ra ts w ere divided into9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E13,E15,E17,E19,P1,P3, P5,P7,P90.One hemisphere of the brain w as microsurgically obtained and made into sing le cell suspension.Nestin anti-gens of NSCs in the suspensions w ere comb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of nestin;the compounds w ere then fix ed w ith the second antibodies of IgG-F IT C,w hich w ere determined with flow cy tometry.Results:N estin antigens expressed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with a trend of stable increase fro m E13to E19,E19at the summit,then drastically de-creased and that o f P7w 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P90.Conclusion:W hen embryo development approaches intermedi-ate stages,the ex pression of nestin in the rat brain increases stably,E19reaches the summit,and then decreases dramati-cally after born and reaches the level of adult w ithin o ne week.

Key words neural stem cells;nestin;flow cytometry;brain;rat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因而必须探索出有效分离、富集和增殖均质的神经干细胞的方法[1]。目前,脑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在神经发育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尚不够全面。为补充这方面的内容,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研究胎鼠及新生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与发育阶段的关系,为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机理、以及为后期选择恰当发育期的实验动物提供量化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与饲养 将日龄80~100d、体重220~240g相近的健康Wistar大鼠(由山西医科

253

①山西医科大学校长基金学术发展资助项目(SY20020617)

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交配,次日检查雌鼠,出现阴道栓者单独饲养,定为受孕0d(E0)。

1.2 单克隆抗体 1抗为美国BD Biosciences 生产的纯化mouse anti-rat nestin,2抗是由武汉博士德公司生产的goat anti-mouse IgG-FITC。

1.3 流式细胞仪 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 Calibur型。

1.4 分组及标本采取 将实验大鼠按胎龄和日龄分为9组:E13、E15、E17、E19、P1、P3、P5、P7、P90,每组5只。取E13、E15、E17、E19的饲养孕鼠,经腹腔注射乌拉坦麻醉,取妊娠子宫置于0~4℃PBS(0.1mol/L,pH7.2)中,随机选择每只孕鼠的一只胎鼠。解剖显微镜下打开胎鼠头皮、颅骨、脑被膜,分离大脑一侧半球。D-Hanks(pH7.2)液漂洗后,将组织剪切成约1 mm3小块,加入10倍胰蛋白酶(0.25%,pH 7.2)37℃消化10min,用吸管反复轻轻吹打,充分游离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经100目滤网过滤,800r离心5min,D-H anks液漂洗, PBS调整细胞浓度,制成1×106/m l悬液。P1、P3、P5、P7、P90大鼠直接经腹腔注射乌拉坦麻醉,75%乙醇浸泡消毒,取一侧大脑半球,将组织剪切成约1mm3小块,混匀,取适量用胰蛋白酶消化,后所有步骤同胎鼠,制备浓度为1×106/ml的细胞悬液。

1.5 间接荧光标记 取上述细胞悬液200μl,加nestin单抗0.5μg,并设同型对照,冰浴30 min,离心弃上清,PBS充分洗涤,加IgG-FI TC,避光反应15min,PBS充分洗涤,并重悬细胞,备测。

1.6 流式细胞术检测 先以标准荧光微球调整仪器,变异系数在2%以内。上机后收集2万个细胞,荧光检测,以对数放大,用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前向散射光(FSC)和侧向散射光(SSC)得到Dot Plot直方图,框取细胞群,每标本依据同型对照调节光电倍增管的电压,限定其阳性表达率在2%以下,再检测样本荧光表达率。结果以荧光阳性表达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从E13到P7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nestin 抗原的表达;从E13~E19表达逐渐升高,E19表达水平最高;出生后表达急剧下降,P7便接近于P90表达水平(附表及附图)。

附表 不同发育期大鼠脑组织nes tin阳性细胞比值

Tab Nestin-positive cells in rat brai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x±s,%,n=5)

S tage of

devel opment

Experiment group Control g roup E1326.18±4.711.43±0.52

E1529.32±5.431.66±0.39

E1734.64±7.541.72±0.45

E1938.45±6.131.26±0.44

P18.26±3.441.54±0.35

P34.46±2.471.23±0.32

P53.24±4.171.53±0.48

P72.77±2.711.58±0.26

P902.58±2.341.63±0.

33

附图 Nestin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图

Fig Determination of nestin-positive cells with flow cytometry

254

3 讨论

3.1 神经巢蛋白是M cKay等[2]鉴定出来的,其表达始于神经板的形成,当神经细胞的迁移基本完成后,巢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并随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完成而停止表达。现已证实, nestin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大多数增殖活跃的的前体细胞所表达[2],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nestin表达降低[3,4],而损伤的神经系统nestin表达又重新升高[5~7],因此,nestin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

3.2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实质上是神经干细胞的一系列分化过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发现,EGF反应性干细胞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它未知因子的连续作用下进一步分化,最终形成了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小胶质细胞除外)[8]。神经干细胞最终是自我更新、分化还是静止,取决于多种信号途径在某一时刻的综合作用,作用结果导致细胞密度、代谢状态、腺体分泌、受体类型及其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途径之间的信息传导的改变[9]。因此,通过检测不同发育阶段nestin的阳性表达,亦即通过研究神经干细胞相对数量与发育阶段的关系,可以间接反映神经系统的发育历程,从另一侧面为探讨胚胎发育机理以及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信号调控提供量化的实验资料。

3.3 以往的研究已知,神经发生和结构的可塑性局限在低等动物和鸣禽类,神经发生大多在哺乳动物出生前及出生后早期阶段[10]。近年来的研究趋于一致,认为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脑内能终生产生神经元,而且活跃增殖的区域为前脑室下带(SVZ)和海马齿状回的亚颗粒带(SGZ)[11~13]。本实验发现,胚胎发育近中期后,脑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水平随胎龄逐渐升高,出生后表达迅速下降,1周内趋于成鼠表达量。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以上结论。但本文发现,E19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水平最高,现有理论尚不能对此做出解释,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从应用的角度讲,这一发现将对选择恰当发育期的实验动物,以便有效分离、富集和增殖均质的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Ross i F,Cattaneo E.Opinion:neur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dream s and reality.Nat Rev Neurosci,

2002,3(5):401-409.

2 Lendahl U,Zimmerman LB,M ckay https://www.doczj.com/doc/9712381944.html,S stem cells express a new class of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Cell,

1990,60(4):585-595.

3 Zimmerman L,Parr B,Lendahl U,et al.Independent reg-ulatory elements in the nestin gene direct transgene expres-s ion to neural stem cell s or precursors.Neu ron,1994,12

(1):11-24.

4 Lothian C,Lendahl U.A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egion in the second intron of the human nestin gene directs gene ex-press ion to CNS progenitor cells and to earl y neural crest

cells.Eur Neurosci,1997,9(3):452-462.

5 Krum JM,Rosenstein JM.T rans ient coexpression of nestin,GFAP,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in ma-ture reactive astroglia fol low ing neural grafting or brain wounds.Exp Neurol,1999,160(2):348-360.

6 Namiki J,Tator CH.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stin expression in the ependyma of the adult rat spinal cord after injury.

Neuropathol Exp Neurol,1999,58(5):489-498.

7 Pekny M,Johans son CB,Eli as son C,et al.Abnormal reaction to central nervous s ystem injury in mice lacking gl ial fibrill ary acidic protein and vimentin.Cell Biol,1999,145(3):503-514. 8 Vescovi AL,Reynolds BA,Fraser DD,et al.bFGF regu-l ates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unipotent(neuronal)and bipo-ten t(neu ral/astrogl ial)EGF-generated CNS progenitor cells.Neuron,1993,11(5):951-966.

9 Sommer L,Rao M.Neural stem cells and regulation of cell number.Prog Neurobiol,2002,66(1):1-18.

10 Peretto P,M erighi A,Fasolo A,et al.The s ubependymal layer in rodents:a site of structural pl asticity and cell mig ra-tion in the adult mammalian brain.Brain Res Bull,1999,49

(4):221-232.

11 Weis s S,R eynolds BA,Vescovi AL,et al.Is there a neural stem cell in the mammalian forebrain.T INS,1996,19(9): 387-393.

12 Temple S,Alvarez BA.S tem cells in the adult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 ystem.C urr Opin Neurobiol,1999,9(1): 135-141.

13 Kuhn HG,Svendsen CW.Origins,functions,and potential of adult neural stem cel ls.Biol Ess ays,1999,21(8):625-630.

255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袁野1,丁继固2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2.咸宁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635(2011)01-0090-0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N)变性坏死,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及代谢物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锥体外系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震颤、麻痹、运动强直等行为障碍[1]。传统的PD药物治疗应用左旋多巴(L-dopa)以纠正患者脑内DA神经递质的缺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L-dopa 会出现神经系统及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腹后苍白球毁损术等外科治疗定向破坏作用过强的神经元可改善某些运动症状,而且手术时机、部位选择及术后康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只能改善症状,尚不能控制病程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能否用健康的DN替代被破坏的DN,恢复纹状体DA的神经释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PD 这个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为克服这些问题,经过不断尝试人们将目光转向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1988年Lindvall 等[2]开展了第1例人胚胎干细胞中脑移植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近几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已逐渐转向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的基础和临床实验及应用研究,使得帕金森病的治疗成为可能与可行。本文就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神经干细胞及生物学特性 神经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成体脑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也可转分化成血细胞和骨骼肌细胞。1992年Reynolds和Weiss[3]最先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点:有增殖能力,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能自我更新,能通过扩增而产生大量子代,具有向多细胞分化的能力。目前,NSCs的生物学特性仍未完全阐明,且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特性是否完全相同也少有报道。以往研究提示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在生长特性和分化规律的特性可能有所不同。将这些干细胞或转染基因后的干细胞移植于被毁损的大鼠脑内,可成功地恢复多巴胺水平,以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年脑组织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均可产生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为帕金森病的移植治疗提供细胞来源。 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N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4],为在体外研究NSCs 的生长特性及其分化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模型,也为细胞移植治疗CNS特定部位的病变和损伤奠定了基础。如何诱导NSCs的增殖,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以弥补已丢失的神经元功能,成为NSCs研究的焦点。NSCs在发育过程中其增殖、分化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普遍认为除NSCs 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分化程序外,局部环境中的各类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影响NSCs的分化[5]。 2.1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内在因素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两种机制调控[6]。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首先是基因选择性地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性蛋白质而最终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许多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基因的调控,它们在特定时间通过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考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填空题 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2.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_两部分,它们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产生。4.突触是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或神经原与非神经原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 m。无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6.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骨质有机成分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重吸收骨的能力。 7.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8.椎间盘是由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9.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生理性弯曲。 10.隔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1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12.骨盆借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3. 子宫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别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下端被阴道壁环抱。 14. 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其中以后穹最深,它与直肠子宫陷窝之间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 15.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椎间孔由椎弓根上切迹和椎弓根下切迹围成,有血管和脊神经通过。 16.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对。 17.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后内侧壁,是胆总管和胰腺导管的共同开口。18.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9.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子宫陷凹。20.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上方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学习要求 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脑脊液改变和病因学治疗;了解朊蛋白病、爱滋病所致的神经障碍和神经梅毒的致病因子、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及相关辅助检查;了解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进行性风疹性脑炎的致病因子和临床表现; 了解寄生虫脑病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一、选择题 A型题 1. 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嗜神经的RNA病毒 B.嗜神经的DNA病毒 C.非嗜神经的RNA病毒 D.非嗜神经的DNA病毒 E.Ⅰ型为DNA病毒Ⅱ型为RNA病毒 2. 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发生脑炎的主要途径是: A.不洁助产器械的应用 B.原发性胎儿宫内感染的延续 C.分娩时不洁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的接触 D.静脉输血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E.喂乳妇的乳头不洁 3. 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时,对于该病毒感染具有确定诊断价值的是: A.病程中2次或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 B.病程中1次抗体滴度呈6倍以上增加 C.病程中4次抗体滴度呈2倍以下增加 D.病程中4次抗体滴度呈3倍增加 E.病程中6次以上抗体滴度呈3倍以下增加 4.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腰穿脑脊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轻、中度增高 B.细胞数增多 C.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 D.可以有红细胞增多 E.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 5.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预后无影响的是: A.诊断、治疗是否及时 B.对症支持处理是否完善 C.免疫治疗是否得当 D.脑脊液中的病毒数量 D.抗病毒药物的疗程是否足够 6. 绝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A.肠道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带状疱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流感病毒 7. 病毒性脑膜炎的高发季节是: A.冬春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春夏季节

构建含NURR1基因腺病毒对C17.2神经干细胞调控和其对帕金森病治疗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构建含NURRI基因的腺病毒对C172神经干细胞调控厦其对帕金森病治疗构建含NURRl基因腺病毒对C17.2神经千细胞调控 及其对帕金森病治疗 专业神经病学 博士研究生李庆军 指导教师邢诒刚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 1PD的研究现状 PD的病理改变主要位于黑质,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PD,黑质几乎都必受累。PD时,黑质、纹状体内DA(dopamine,DA)含量显著减少,DA的抑制作用降低,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相对增加,两者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出现PD症状。因此设法补充体内丢失和保护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使其与所支配的脑区内神经元重建有效的突触联系,恢复原来多巴胺能神经支配,是治疗PD的最佳途径。 2神经干细胞治疗PD的研究现状 自从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生化比较明了后,许多学者就开始摸索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可能性。初期报道有效的肾上腺髓质细胞移植现已废弃。胚胎多巴胺能细胞移植因胎龄限制、胚胎来源、论理学等问题,难以为继。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的研究进展迅速。神经干细胞具有未成熟的特性、表型可塑性、免疫原性低和可复制等特性。用外源基因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调控后,再移植到已有退行性的病变黑质内,即有可能最大程度的促使神经千细胞分化为与移植部位相适应的神经元。

!!查兰堡圭兰竺竺圭塑塞鱼!!!竺!苎里塑壁堕童翌!!!!塑兰三塑璺塑笙墨苎翌塑垒查堕塑生3基因治疗PD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PD进行的基因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帕金森病患者脑合成DA所需的TH、AADC酶活性明显不足,因此提供外源性TH和AADC基因有助于增加DA合成。但单纯补充TH、ADCC等基因治疗和某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不能阻滞PD进展,也没解决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这一根本问题。 NURRl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几乎完全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基因敲除实验表明,NURRt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发展和生存关系密切。随着年龄老化,NURRl基因表达逐渐减少,黑质内TH基因表达随之下调,两者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一致性。因此构建高效表达Nurri载体,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后进行体内移植是治疗PD的理想选择。然而既往构建的含有NURRI质粒载体,受操作技术、插入基因片断、外源基因表达和转染效率等限制,影响了对NURRI基因进一步研究。 重组腺病毒载体.有插入外源基因片段大、转染和表达效率高、带有标记基因等优势。因此本课题组构建Ad-NURRl重组腺病毒后,观察其在体外对C17.2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两者结合体内移植后对PD的治疗效果。 第一部分Ad-NURRl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实验方法 将pMn—NURRI测序后用ttfnd[1I和Yba1双酶切回收,与用同样酶切回收的padtrack-CMV质粒连接为padtrack—CMV—NUP讯I,连接质粒用Pine1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后与pAdeasy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DH5a,鉴定后用忍c』酶切回收转染HEK293A细胞进行包装。约10天细胞病变比较完全和细胞内绿色荧光较强时,回收、反复冻融HEK293A细胞,离心回收上清。电观察病毒颗粒,PCR鉴定,病毒滴度测定。 2结果 测序示pMD—NURRl质粒序列正确,PCR鉴定padtrack—CMV—NURRl穿梭质粒、

最新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卷二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 2、肋膈隐窝 3、乳糜池 4、神经核 5、蛛网膜下隙 二、填空题 1.男性的生殖腺是___,女性生殖腺是___。 2.运动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3.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 4.胃可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5.喉软骨包括___、___、___、___。 6.脑干自上而下由___、___和___三部分组成。三、选择题 1.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 冠状面 C. 矢状面 D.纵切面, 2.下列细胞具有吞噬能力的是() A.巨嗜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3.闰盘为() A.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B.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C.平滑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D.肌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 4.识别颈椎的主要标志是() A.棘突 B.椎孔 C.横突孔 D. 椎体 5.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骨盆腔是指() A.小骨盆内腔 B.大骨盆内腔 C. 大、小骨盆内腔 D.下腹部7.能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 B. 胸大肌 C.前锯肌 D.背阔肌 8.中等度充盈时,胃大部分位于() A.左季肋区 B.左季肋区和腹上区 C.右季肋区 D.右季肋区和腹上区9.肝脏面的横沟称() A.肝蒂 B. 尾状叶C. 方叶D.肝门 10.气管切开的部位常选在() A.第2-3气管软骨处 B.第3-4或4-5气管软骨处 C. 第4-5气管软骨处 D.以上都不理想 11.肺下界在肩胛线上位于( ) A.第6肋 B.第8肋 C.第10肋 D.第11肋 12.输尿管的狭窄部位不包括( ) A.起始处 B.腹后壁处 C.穿膀胱壁处 D.跨越髂血管处13.尿道的3处狭窄不包括( ) A.尿道内口 B.尿道膜部 C.尿道前列腺部 D.尿道外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说明(每题3分,共计18分) 1、椎间盘 2、上运动神经元 3、关节囊 4、反射弧 5、纤维束 6、气血屏障(定义、结构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多数突触利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传递信息的介质,称为化学性突触。 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_______和_______构成。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囊的前壁有_______,两侧有_______副韧带和_______副韧带。 3、气血屏障是指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所必须通过的结构,它包括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_______及_____________。 4、胸腺髓质内散在分布着许多圆形、大小不等的________ 。 5、角膜的结构由前向后分为五部分,依次为前上皮、前界膜、_______、后界膜、后上皮。 6、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降钙细胞或称C细胞,常单个镶嵌于_____________ 之间,或成群分布在滤泡间的结缔组织内。 7、分布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状与功能的结构称_______。 8、骨能够依照外形分为长骨、短骨、_______和_______。 9、牙组织由牙质、_______、和粘合质构成。 10、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纤维膜、________和视网膜。 11、人体的心跳、血压、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的_______内。 12、正常的受精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的细胞分裂,称为卵裂,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________,12-16个子细胞构成的实心细胞团称________。 13、卵管内侧端开口于________;输卵管外侧端称为________口,它开口于________。 14、结膜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15、固有结缔组织中的_______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即分布在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16、电镜下,相邻心肌纤维的肌膜相互嵌合,在纵向的接触面上具有________。 17、卵巢实质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以下关于心肌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 1. 关于微绒毛的描述,哪一项正确?( ) A.光镜下清晰可见 B.电镜下可见其表面为细胞膜,内有微管 C.微绒毛能向某一方向规律摆动 D.微绒毛之间以紧密连接相连 E.微绒毛与细胞的吸收机能有关 答案:E 2. 以下不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成软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肥大细胞 E.腱细胞 答案:D. 3. 对于骨细胞,哪一项错误?( ) A.是多突形细胞 B.突起多而细长,相邻细胞突起借紧密连接相互连接 C.胞体呈扁平椭圆形,居于细胞间质中,其所占据的空间称骨陷窝 D.细胞突起所占空间称骨小管,各骨陷窝借骨小管彼此相沟通 E.细胞核呈卵圆形,胞质内含少量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散在的粗面内质网等 答案:B 4. 以下哪一项不是单核细胞的特点?( ) A.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B.占白细胞总数的20%~25% C.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 D.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 E.有吞噬作用,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答案:B 5. 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 ) A.滑面内质网形成 B.粗面内质网形成 C.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D.肌浆网形成 E.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

答案:E. 6. 心肌纤维能成为一个同步舒缩的功能整体,主要依赖于( ) A.横小管 B.肌质网 C.闰盘中的缝隙连接 D.闰盘中桥粒 E.闰盘中中间连接 答案:C 7. 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胞体是营养代谢中心 B.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C.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 D.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 E.根据突起多少将神经元分为三类,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 答案:C 8. 有关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膨大形成脚板,附着于毛细血管壁上形成胶质膜,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 B.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扩展为宽叶片状,包绕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 C.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可能来源于血单核细胞 D.室管膜细胞是一层立方形或柱型上皮样细胞,分布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表面 E.神经胶质细胞同神经细胞一样,也是多突起细胞,一般都是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答案:D 9. 分泌蛋白质旺盛的细胞中,常含有( ) A.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线粒体 B.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C.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滑面内质网 D.大量的核糖体和丰富的线粒体 E.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溶酶体 答案:B. 10. 人体正常染色体数目为( ) A. 44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B. 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C. 22对常染色体,一对Y染色体 D. 23对常染色体,一对X染色体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微绒毛: 2、骨髓: 3、咽峡: 4、气血屏障: 5、膀胱三角: 6、哈弗系统: 7、胸骨角: 8、中央乳糜管: 9、肾单位: 10、神经核: 11、排卵: 12、静脉角: 13、视神经盘: 14、赫令氏体: 15、胎盘膜: 二、填空题 1、成骨细胞具有分泌()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能力。 2、肩关节由()和()构成。 3、膈上有 3 个裂孔,分别称()、 1 / 15

()和()。 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是()和()汇合后的共同开口。 5、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6、上呼吸道包括()、()和();下呼吸道包括()和()。 7、泌尿系统包括()、()、()和()四部分。 8、子宫位于()中央,前邻()后邻()。 9、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和()。 10、锥体束包括()和()。 11、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和()两部分。 12、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 13、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 线之间的一段()称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 14、肩胛骨下角平对()。

---------------------------------------------------------------最新资料推荐------------------------------------------------------ 15、咀嚼肌包括()、()、()和()。 16、痔借齿状线分为()和()。 17、喉腔自上而下分为()、()和()。 18、肾的被膜自内向外依次为()、()和()。 19、子宫的内腔包括()和()。 20、腹腔干由()发出,其分支有()、()和()。 21、视网膜视部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为()、()和()。 22、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 23、透明软骨内无()和()。 24、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 4 个生理性弯曲。 25、髋关节由()和()构成。 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与()连线的()交点处。 27、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 3 / 15

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系统试题+答案

第四章神经组织 一、名词解释 1. 突触 2. 尼氏体 3. 神经纤维 4. 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 神经组织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2. 神经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 神经元按其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多极神经、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按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5. 化学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 6. 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三、单项选择题 1. 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传导神经冲动 B.支持、营养和保护神经细胞 C.释放神经递质 D.产生神经纤维 E.分泌脑脊液 2. 尼氏体的组成是() A.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B.滑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C.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E.神经原纤维 3.下列何种结构感受疼痛刺激? () A.环层小体 B.神经肌突触 C.游离神经末梢 D.触觉小体 E.肌梭 四、简答题 1. 写出化学突触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突触:为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方式, 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结构。 2. 尼氏体:在神经元胞体内,呈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构成,能合成和分泌神 经递质。 3.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4. 神经末梢:为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 形成多种特殊装置,分别称感受器和效应器, 分布全身。按功能分为感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 1.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2. 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3. 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4.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5. 突触前成份、突触间隙、突触后成份 6. 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与神经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

与神经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关键词:神经再生神经发育神经生长 摘要与神经突起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是指神经系统特有的在发育或再生中能够促进神经突起生长,或能够决定和诱导神经突起沿正确方向生长的蛋白质因子。该文对已知的该类蛋白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神经再生;神经发育;神经生长 神经细胞是一类分化程度最高的细胞,具有神经系统特殊的功能。执行这些功能的蛋白质可能是酶、受体以及酶和受体的调控子或其他一些蛋白质因子。因此把仅在神经系统中出现而其他组织中没有或含量甚微,并且担负神经组织特异性功能的蛋白质称为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在神经组织中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功能各异。这些蛋白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特异的神经组织中含量一般较低;分布在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两大部位;担负同一或相近功能的往往是具有很大的保守性的一类家族性蛋白质;通常是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病理状态下才表达出来。

1 发展概况 对与神经损伤修复有关的特异性蛋白质的探索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发现成为这一探索中的里程碑。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相关的蛋白质被相继克隆和表达,并进行了功能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类蛋白质:一类是在神经损伤中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蛋白质,如围绕被切断的神经突起远端的雪旺细胞内发现的促神经生长的蛋白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质(nerve injury-induced protein,Ninjurin)[1];另一类是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决定神经突起沿正确方向生长的蛋白质,又可以分为诱导性蛋白质或抑制性蛋白质,如哺乳动物发育中诱导联合神经元生长锥突起向脊髓腹侧线的底板生长这一现象中起作用的netrins蛋白[2]等。 这些发现提示,在神经系统内存在这样一些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再生中能够促进神经突起生长,或在发育中能够决定和诱导神经突起向靶的方向生长。由于神经再生与神经发育过程有其相似的一面,因而它们的功能既可能是双重的,也可能是单向的。目前认为对神经生长锥的定向生长至少有4种不同的机制存在:接触介导的诱导(contact-mediated attraction)、化学性诱导(chemoattraction)、接触介导的排斥(contact-mediated repulsion)、化学性排斥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 前言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该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量大内容。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英文解剖学词汇,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并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 本教案每章节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大纲,大纲所列教学内容按教学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两级。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的程度。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第二部分为教学内容,根据全国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编写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和重要的解剖学名词均用黑体字或彩色字标出,以提示学生重点掌握。本教案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有助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

学时分配表

第一部系统解剖学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Osteology 第一节概述 教学大纲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骨bone是一种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韧而有弹性,有血管和神经分布,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有修复、改造和再生能力。成人骨共有206块,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骨的分类 骨的形态不一,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长骨long bone呈长管状, 分一体两端。长骨中部细长称为体或骨干, 体内的腔称骨髓腔, 容纳骨髓。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 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长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 2.短骨short bone呈立方形,位于连接牢固并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 扁骨flat bone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髓骨等。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功能各异,如椎骨和某些颅骨。在一些不规则骨内,具有 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和额骨等。 二、骨的构造 骨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 骨质bone substans分骨密质compact bone和骨松质spongy bone。骨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 较大,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呈海绵状,由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扁骨由内、外两层骨密质板中间夹着一层骨松质构成。颅盖骨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 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分布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 骨外面。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的称骨内膜。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3. 骨髓bone marrow充满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red bone marrow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黄骨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即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病毒等,临床中依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部位不同 可分为: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2.脑膜炎、脊 膜炎或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3.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根据特异性致病因子不同,有 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之分 CNS感染途径有:①血行感染;②直接感染;③神经干逆行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 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CNS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HSV 最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或变态反应 性脑损害,故HSE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Ⅱ型,近90%的人类HSE是由Ⅰ型引起,6%-15%系由Ⅱ型所致。病毒先引起2-3周的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 然后沿三叉神经各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并在此潜伏。数年后或机体 免疫力低下时,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病毒激活,故约70%HSE起因于内源性 病毒的活化,仅约25%的病例是由原发感染所致,病毒经嗅球和嗅束直接侵入 脑叶,或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人脑而引起脑炎。 儿童期发病的HSE多为病毒新近感染;绝大多数新生儿的HSE系HSV-Ⅱ引起,母亲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 病理检查可发现颞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大脑皮质的坏死常不完全,以 皮质浅层和第3、5层的血管周围最重,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 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病灶边缘的部分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包涵体也见 于皮质及白质的星型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核内。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浸润。

神经干细胞综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神经细胞不具备更新能力,一旦受损乃至死亡,不能再生,这种观点使人们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脑脊髓损伤的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传统的药物及手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神经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神经干细胞的存在,特别是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对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分布、分化机制及应用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神经干细胞的特点 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如下:①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②通过分裂产生相同的神经干细胞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同时,也能产生子细胞并进一步分化成各种成熟细胞。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③神经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一种是对称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神经干细胞;另一种是非对称分裂,由于细胞质中的调节分化蛋白不均匀的分配,使得一个子细胞不可逆的走向分化的终端而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细胞,另一个子细胞则保持亲代的特征,仍作为神经干细胞保留下来。分化细胞的数目受分化前干细胞的数目和分裂次数控制。 2神经干细胞与其它类型干细胞的关系 按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全身200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进而形成个体;第二类是多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也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类是单能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等,这种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然而横向分化的发现,使这个观点受到了挑战,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造血细胞。总之,生命体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及保证持续生长。随着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及组织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按照一定的目的,在体外人工分离、培养干细胞,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及器官作为移植来源,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 3神经干细胞的分布 神经管形成以前,在整个神经板检测到神经干细胞的选择性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是细胞的骨架蛋白。构成小鼠神经板的细胞,具有高效形成神经球的能力。但目前尚不能肯定神经板与神经干细胞是否具有相同的诱导机制。神经管形成后,神经干细胞位于神经管的脑室壁周边。关于成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布,研究显示成年嗅球、皮层、室管膜层或者室管膜下层、纹状体、海马的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等脑组织中分布着神经干细胞。研究发现脊髓、隔区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这些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在中央管周围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后亦可形成神经球并产生神经元。脊髓损伤时,来自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新生受到抑制,而神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与生成神经元的微环境有关。 4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机制 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调控是目前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大课题,脑内主要组织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等。大脑的功能主要依赖于神经元并通过神经信息的传递方式来实现。脑内神经元种类繁多且功能极为复杂,如胆碱能神经元、儿茶酚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肽能神经元等。不同功能的神经元分布在脑内不同的部位,通过合成及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虽然神经干细胞应用中还存在较多未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仍成为世界上神经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基因调控。基因表达的时空方式受到其自身固有的分子程序的调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需要基因调控,特别是不同发育分化阶段决定神经干细胞向所需功能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主要调控基因。目前,虽然基因组测序已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上皮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二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上皮) 定义:有大量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①具有极性,极性是指在细胞的不同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显著差异 ②大多无血管 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肌上皮 二、被覆上皮 定义:是覆盖于身体外表面、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器官的外表面的上皮 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其他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表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切面:细胞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内皮:指衬贴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和胃、肺等光滑、可运 动器官的外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分布在肺泡、肾小囊壁层 表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立方形的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 B 、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吸收和分泌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棱柱状细胞,核椭圆形,多位于细胞基底部,且核 长轴的走向与细胞走向一致 C、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肠、胃、胆囊、输卵管、子宫的腔面 功能:吸收和保护 垂直切面:细胞似高脚杯,核呈倒三角形或半月形, *杯状细胞近细胞基底部,HE染色深 分布:肠管(小肠&大肠)的粘膜层 功能:润滑和保护结构:胞质顶端充满 黏原颗粒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细胞高矮不同,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似复层 但所有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上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杯状细胞、 锥形细胞(可分化)、梭形细胞 分布:咽、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 功能:保护 垂直切面: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为基底细胞(可分化、增殖的干细胞) 中间数层为多边形 浅表数层为扁平鳞片状(有退化、脱落现象) E、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皮肤表层角化的~(无核的死细胞,角蛋白多) 分布 口腔、食道、阴道腔面未角化的~(有核的活细胞) 功能: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垂直切面:浅部为一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深部为数层多边形细胞F、复层柱状上皮 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一些腺体的大导管 垂直切面:其表层细胞为盖细胞(大且厚) 中间数层细胞呈多边形 G、变移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 (移行上皮) 分布: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前列腺部 特点:细胞形态和层数随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 举例:膀胱收缩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增多; 膀胱舒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表层细胞多呈扁平形

(完整版)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试卷1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试卷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神经系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B.分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脑神经、脊髓和脊神经√ D.灰质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 E.白质不含神经元胞体 3.关于组成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哪项是错误的 A.水平细胞 B.锥体细胞 C.浦肯野细胞√ D.星形细胞 E.梭形细胞 4.从丘脑进入大脑皮质的传人纤维终末主要分布在 A.外颗粒层 B.内颗粒层√ C.内锥体细胞层 D.多形细胞层 E.外锥体细胞层 5.关于大脑皮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可分为6层 B.第1~4层主要接受传人冲动 C.投射纤维主要起自第5、6层的神经元 D.颗粒细胞数目最多,为中间神经元 E.分子层内无神经元√ 6.下列属于小脑皮质传出神经元的是 A.颗粒细胞 B.篮状细胞 C.星形细胞 D.浦肯野细胞√ E.高尔基细胞 7.关于小脑浦肯野细胞,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 B.胞体位于皮质最深层√ C.树突分支丰富,表面树突棘极多 D.轴突构成小脑的传出纤维 E.每个轴突形成约500个终末膨大 8.关于小脑皮质的传人纤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有攀缘纤维、苔藓纤维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三种 B.攀缘纤维为抑制性纤维√ C.苔藓纤维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D.苔藓纤维通过颗粒细胞间接兴奋浦肯野细胞 E.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对浦肯野细胞有抑制作用

与神经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一)

与神经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一) 关键词:神经再生神经发育神经生长摘要与神经突起生长相关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是指神经系统特有的在发育或再生中能够促进神经突起生长,或能够决定和诱导神经突起沿正确方向生长的蛋白质因子。该文对已知的该类蛋白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神经再生;神经发育;神经生长 神经细胞是一类分化程度最高的细胞,具有神经系统特殊的功能。执行这些功能的蛋白质可能是酶、受体以及酶和受体的调控子或其他一些蛋白质因子。因此把仅在神经系统中出现而其他组织中没有或含量甚微,并且担负神经组织特异性功能的蛋白质称为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在神经组织中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功能各异。这些蛋白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特异的神经组织中含量一般较低;分布在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两大部位;担负同一或相近功能的往往是具有很大的保守性的一类家族性蛋白质;通常是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病理状态下才表达出来。 1发展概况 对与神经损伤修复有关的特异性蛋白质的探索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发现成为这一探索中的里程碑。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相关的蛋白质被相继克隆和表达,并进行了功能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类蛋白质:一类是

在神经损伤中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蛋白质,如围绕被切断的神经突起远端的雪旺细胞内发现的促神经生长的蛋白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质(nerveinjury-inducedprotein,Ninjurin)〔1〕;另一类是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决定神经突起沿正确方向生长的蛋白质,又可以分为诱导性蛋白质或抑制性蛋白质,如哺乳动物发育中诱导联合神经元生长锥突起向脊髓腹侧线的底板生长这一现象中起作用的netrins蛋白〔2〕等。 这些发现提示,在神经系统内存在这样一些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再生中能够促进神经突起生长,或在发育中能够决定和诱导神经突起向靶的方向生长。由于神经再生与神经发育过程有其相似的一面,因而它们的功能既可能是双重的,也可能是单向的。目前认为对神经生长锥的定向生长至少有4种不同的机制存在:接触介导的诱导(contact-mediatedattraction)、化学性诱导(chemoattraction)、接触介导的排斥(contact-mediatedrepulsion)、化学性排斥(chemorepulsion)。而担负这些机制的特异性蛋白质因子既可以为正性作用(促进或诱导),也可以是负性作用(抑制或排斥)。它们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胶质,共同构成了一个长距离的梯度性的外部环境,使神经生长锥能够通过特异信号的传递,沿既定的正确方向延伸〔3〕。以下将按功能的差异对神经系统中与生长相关的蛋白质分类进行综述。 2与神经生长相关的蛋白质 2.1诱导性蛋白质 在这一大类蛋白质中,发现最早作用最为广泛的便是神经细胞粘附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