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2009.02.27

导入课程: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者关系

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与文化。经济、政治、文化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则是以生产力为主的经济基础

复习课程:

一、基础知识:

经济的含义: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称。

经济活动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分别对应单元)

社会发展矛盾运动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考点透析: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一: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形成商品的条件: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3)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同时,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4)二者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一个物品如果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就不可能成为商品。

(5)二者分离: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要想获得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想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讲解存理论的东西。

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少,所以可以放慢速度,在第五节课学生比较困倦的情况下,讲些生动的事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补充教材删除的基本理论部分为后来的教学做铺垫,形成理论支撑,因此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有必要的。

4、可是适当在课堂上加入时事政治。

生活与消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 2009.06.22

考点一:

3、判断: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下列哪些是商品()

①退休老李收购的废品②原始森林③自产自用的蔬菜

④赠送同学的贺卡⑤商店里卖的衣服⑥母亲为你买的来的毛衣

A、①⑤⑥

B、①④⑤ C①⑤ D、①②⑤

考点二:货币的产出与本质

1、货币产生过程: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2、产生一般等价物的原因:物物交换需要:买卖的双重偶合、时空不可分离、交易比例难以确定、每种产品和劳务都标出许多价格(数量多且没有统一标准)

3、贵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的原因:它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4、货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本质:一般等价物

6、注意:区分货币的性质与本质

7、辨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货币产生、货币本质)

2004年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日趋活跃,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的黄金()

A、是货币

B、是一般等价物

C、商品

D、无价值

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基本职能)

(1)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为什么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3)要求: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要求是观念上的货币。(原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的作用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过程)

(4)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注: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2)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需要现实的货币。

(3)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个过程叫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不等于流通手段。)

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即买与卖出现了分离。

(4)流通中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其他职能:支付手段(偿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被保存起来;现实的足值货币)、世界货币(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具有国际支付力的货币)

4、判断:

(1)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2)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店里的商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考点四:金属货币与纸币

1、产生与含义: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较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金银)→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4、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为它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但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5、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主体: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决定纸币发行数量,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2)发行数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注:这也叫做货币流通规律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注意:这一次出现的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同,所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相似之处,如我国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采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放宽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5)金融危机:含义: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劵、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

练习: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8月29日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这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材料中的金银纪念币

A、只能收藏,不可以流通

B、同纸币一样没有价值

C、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D、同金银饰品一样是普通商品

2004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新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它能够执行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D、储存手段和世界货币

2002年1月,欧元在欧盟12国正式流通,成为欧盟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从本质上讲是()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价值符号

C、是商品流通的媒介

D、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C项是职能而不是本质

考点五:货币与财富: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得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本身没有善恶是非之分。

考点五: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

(1)信用卡

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执行货币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申领程序及出现问题的处理:略

(2)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转账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账户)

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3)常用的结算工具还有汇票(用于外埠结算)

3、判断:银行信用卡和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考点六: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币是相对于本国货币来说的,但外汇并不等于外币,只有当外币用作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时,外币才可以称之为外汇。

3、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4、中国等在部分国家都用直接标价法,即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即常说的外汇汇率。如100单位美元可以兑换683元人民币,则表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83。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说明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6、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般说来,外汇汇率升高,本币贬值,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相反,外汇汇率跌落,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7、实行货币升值的国家,一般是经济发展较快、外贸顺差较大的国家。一方面,是由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贸易逆差大的国家的压力;另一方面,升值的压力又迫使该国调整经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其国际竞争力就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升值的货币变得十分坚挺,会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

8、分析: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影响)

(1)对国内消费者:

①人民币小幅升值,会适当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平稳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

②同样多的人民币能换更多的美元,在国外消费时更划算。

③伴随着汇率改革,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汇管理进一步放宽,百姓能从中受益。

(2)对企业:

①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可以用较少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便宜的原料,对企业发展是一个促进。

②对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从长远看,也是促使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的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好机会。

(3)对国家:如果人民币汇率盲目升高

①意味着其他国家要拿更多的货币才能买到我国同样多的商品和服务,这就会给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压力,进而导致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减少。

②同时,由于人民币更值钱,还会导致进口的大量增加。这两者都不利于我国扩大就业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绝非越高越好。

9、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

②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③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④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⑤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⑥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⑦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⑧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⑨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⑩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2)消极影响

①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

②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③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④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⑤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⑥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10、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11、判断:

(1)外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人民币汇率升高,国际购买力增强,是好事。

我国人民币外汇牌价2004年3月为100美元=828.9元人民币,2005年3月为100美元=838.90元人民币。这表明2005年3月8日与2004年3月相比()

A、外汇汇率升高,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币值升高

B、外汇汇率跌落,本国货币币值升高,外国货币贬值

C、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

D、外币汇率跌落,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我国人民币外汇牌价2003年9月为100美元=821.51元人民币,2004年9月为821.46元人民币。这表明()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

C、美元贬值

D、人民币汇率跌落

下列情况属于外币汇率升高的有()

①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540元上升到820元

②100元人民币兑换俄币由50卢布上升到900卢布

③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④本国货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05年4月30日,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欧元兑换美元汇率为1:0.964,5月21日,在纽约外汇市场上,又达到1:0.970的高度,6月15日在巴黎外汇市场突破到1:1.007。

欧元兑美元汇率的变化说明()

①欧元升值②美元升值③美元汇率升高④欧元汇率升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06年12月4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1美元兑7.8240元人民币,首破7.83关口,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①.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

②.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强

③.国外进口的产品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消费者受益

④.对外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外汇收入增加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考点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金钱是什么: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怎么赚取: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3、怎么使用: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把钱用到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考点一: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2)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出来。在货币产生前,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3、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明确两个意义: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大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价值总量不变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意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商品生产者就可以获得额外利润,并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下降,这既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使消费者受益。

4、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才有意义。

5、判断:优质优价,因此价格是由产品质量(使用价值)决定的。

27.(2006年四川文综)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某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

①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②该企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多

③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多④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增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考点二:供求影响价格

注意:

(1)价值决定价格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价值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的形成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的优化配置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

(2)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的)

1、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格变化

2、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的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具体来看: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价格下跌

价格影响供求关系;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加紧生产--引起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获利减少—减少生产--引起供不应求

3、判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4、辨析:物以稀为贵

考点三:价值规律及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注:这里的“等价交换”并不能每次交换都要等价,也不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而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判断: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错误。等价要求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和价值相符,货币产生前,表现为两种相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考点四:影响价格的因素总结:

1、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都能决定价格的变化。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2、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市场上商品销售的价格与价值不符,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也可能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关。当某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可以获得额外收益,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4、国家的宏观调控。

5、纸币的发行量

6、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货币本身价值升高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商品价格就会上升。

7、消费心理。

8、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某些商品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复性,如古董、文物等。总之,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价格是由上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

考点五: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影响需求)

1、需要法则: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敏感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主要指替代品和互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单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2、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乒乓球与乒乓球拍。

3、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火车和飞机,牛肉和羊肉。

考点六: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影响供给)

1、调节生产规模(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2、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1、居民收入的影响: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收入种类的不同影响:

①当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这是对收入与消费关系的一般概括,是一种经济规律。(正比)

②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水平还会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对于未来的收入有乐观的预期,那么他会通过贷款,预支将来的收入来消费;反之,则会节制当前的消费。(正比)

注:判断:预期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预期消费与超前消费虽然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进行消费的特点,但是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预期消费仍然要量入为出,讲求消费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这种消费本质上还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超前消费则意味着消费严重脱离预期收入,是一种盲目购进、相互攀比、不顾实际的消费行为。

③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反比)

(3)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生产决定消费)

2、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1)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和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反比)

(2)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的另一措施: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其他因素的影响: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4、判断:

(1)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

错误。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收入增加,消费(生活)水平一定提高;物价上涨,消费(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考点二: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分:

(1)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我们目前消费的主要方式,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2)贷款消费: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时,贷款消费就成了人们的一种选择。在未来收入容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贷款消费和人们的心理预期相关,人们预期未来的收入会上升,就会增加贷款消费。

注:判断:倡导贷款消费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贷款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则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3)租赁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消费需要,按协议规定向出租方承租某种物品并支付一定量的租金的消费形式。通过租赁的方式,该商品的所有权并不发生变更,承租方只是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2、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分:

(1)有形商品消费:消费的对象是有形商品

(2)劳务消费:消费的对象是服务,如家政、维修等服务

3、按消费目的不同分:

(1)生存资料消费:是指家庭生活消费中用来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它既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有关的劳务消费。这一消费是维持生存所必须得条件。

(2)发展资料消费:是指家庭智育、体育等生活消费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方面所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在内容上表现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劳务消费,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以外,接受教育,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消费。

(3)享受资料消费:是指家庭生活消费中,能够满足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消费、精神产品消费和劳务消费。享受性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消费。这种消费伸缩性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多彩。

(4)消费层次:指根据满足消费需要的顺序对消费需要所进行的分类。

消费资料分为三个层次: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与享受资料

生存资料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是最低的消费层次;发展资料用于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获取个人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满足生存资料的基础上实现;享受资料是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资料,也是消费的最高层次。

4、判断:家庭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考点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组成关系及比例关系。

它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2、总体小康就是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3、衡量消费结构的指标: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2)作用:用来衡量消费水平高低、消费结构以及生活水平的变化状况。

注意:是从社会整体意义上讲,而不是针对某个人而言。

(3)费结构变化关系:恩格尔系数与消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考点四: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特点:标新立异

评价:这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商品,人们拥有他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评价:个别同学的消费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评价: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消费心理指导消费行为

考点五: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④坚持适度消费与反对超前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⑤坚持适度消费与反对滞后消费是一致的。在收入水平允许的情况下,过度地节俭也是不可取的。滞后消费不仅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②绿色消费内涵: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③原因: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它是人们迫于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形成的一种共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的观念,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④绿色消费的特征: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理解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小故事_人生感悟

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小故事 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所蕴含着的道理,需要我们慢慢去感悟,下面有橙子整理的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小故事,欢迎阅读! 成功与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可怕的虚假安全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1 / 6

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你通过重重困难,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因放松警惕而放慢你的步伐。 【启示】:可怕的“虚假安全”事实告诉我们,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而是在人们精神最放松的时候。本来胜券在握,但精神松懈了,问题就接踵而至,甚至会导致彻底的失败。 三个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2 / 6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经济生活期末总复习题(教师版)

经济生活期末总复习题(教师版) 一.选择题 1.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人们这种自食的农产品() ①没有用于交换,不商品 ②耗费了人类劳动,是商品 ③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④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商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凡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人们这种自食的农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观点和理由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2现在,人们出门吃、住、行、购,娱甚至乘坐公交车时,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要一部手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刷一下就可以了,有人认为,无币化时代在我国已经来临。下列关于使用手机消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手机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 ②使用手机消费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③使用手机消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④使用手机消费,可以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使用手机消费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排除;选项④夸大了手机消费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B。 3.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间的基本稳定,是我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完善上述机制有利于( ) ①我国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②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③保持国内物价和人民生活水平不变化④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反映的是对国内的意义,④反映的是对世界的意义。②中“高速发展”过于夸大,③中“不变化”过于绝对,均排除。所以选B。 4.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生活中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生活中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生活中,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被人们所尊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感恩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生活中关于感恩的小故事_感恩故事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生活中关于感恩的小故事_感恩故事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测试题(新)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测试题(新)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韩国歌曲《江南style》走红全球,为演唱这首歌的psy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收入主要来自 下载、唱片、演唱会、广告.其中下载收入约200万人民币.歌迷们下载《江南style》,必须缴纳一定的下载费用.这里下载的《江南style》()a.是商品,因为它满足了歌迷欣赏歌曲的要求b.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c.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亲,销售完191亿元的商品需要多长时间?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给出的答案是:24个小时”.2016年11月11日,成为了电子商务的狂欢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其双十一促销的支付宝总销售额191亿.网络购物不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 ①拓展了货币的基本职能②意味着货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③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④会促进商品流通成本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6年发行的大版龙年邮票价格不断上涨,短短几天时间内已经从24元涨到330元,上涨近13倍.资深收藏人士认为:龙,承载着中国人浓厚的文化情结,龙年题材的邮票群众基础好,所以尽管价格高,市场需求还是很火热.材料主要说明() ①收藏品的需求弹性小②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③供求影响价格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 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 一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a.80000.5通货膨胀b.40000.2购买力 降低c.160002纸币升值d.20003购买力提高 5.面对近几年空调、彩电等家电的价格战,一方面不少人惊呼“产能过剩”.但另一方面,农村家电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产能过剩”和“农村市场空白”的矛盾说明()a.厂家忽视对农村市场的开 发b.家电产品不适合现阶段农村的消费需求c.城市的家电消费已完全饱和d.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 6.“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厘米厚的垄,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冬眠山药”表明()①市场的 需求影响商品的价格②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③市场需 求影响商品的价格④农业生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2016年面对楼市低迷消费不足的现状,以万科、恒大为主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降价促销,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中小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危机加重,或转行,或倒闭,或勉强维持.这是因为() a.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b.降价会导致商 品供过于求 c.降价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价会导致企业获 利减少,生存压力增大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最完整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1、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人们购买力提高。(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必要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生活中的安全小故事经验分享(转载

生活中的安全小故事经验分享 ——处处留意生活中的安全细节 一、事件经过描述 刚立秋的时节一早一晚凉风袭人,甚是惬意。今天是星期六,妻子单位有事加班,小孩参加绘画兴趣班去了,平时少于回家的我美美地睡了个懒觉。起床后吃完妻子早已备好的早餐,和着上午清凉的晨风,伴着轻音乐我休闲地做起家务来。整理完室内卫生,我发现开水瓶中的凉水没啦,决定重新烧点开水,于是将水壶放置在灶台面上开始接水。“反正接一壶水得2分钟吧,我干脆将垃圾提到电梯口,物管保洁员好收走。”于是我提着垃圾,打开房门,凉爽的晨风迎面而来,我走了出去。 “风会不会将门吹回来关起哟?——反正走不到几步路。”我快速向垃圾存放处走去,择身回来时,看见门缓缓地关闭。我一个箭步冲向房门,可在我手触到门的同时,门已经关闭了。“遭啦!我除了休闲短裤和背心,没带任何物品。”我赶紧敲开邻居的门,借来他的手机向妻子求援。妻子在电话中苦笑我这“马大哈”,并称立即驾车回来。这次我可没忘了提醒妻子驾车时注意安全。妻子从单位回来起码得20分钟,我站在门外甚是煎熬。待妻子回来打开房门,厨房内早已是“水漫金山”了!“还好,整个厨房做过防渗漏处理的哟!”妻子风趣地说。但处理完室内积水后,还是主动向楼下的邻居做个加强观察的提示,毕竟要预防为主嘛!

二、事件教训 我这次真实的经历引起这样一些安全方面的反思: 1、做任何事不能有侥幸心理。在我提垃圾开门时,我意识到风很大,可能将门吹关闭,但侥幸心理及经验主义思想还是让我选择了“冒险”。安全工作切不能有任何侥幸心态! 2、平时习惯性“违章”为此次事件埋下了“隐患”。我们可能都有过烧烂水壶或接水漫出来这类生活琐事发生。将水壶置于灶台面上接水本身就不是最佳选择,我完全可以将水壶置于洗碗槽内接水,即使发生水满水壶顶多造成水资源浪费(当然也不应该),但我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杜绝日常习惯性违章是搞好安全工作的法宝! 3、采取一些“小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事件”发生,如开门后顺手在门沿处搁置一只拖鞋或其它,或出门前检查一下自己的钥匙。强力推行“五分钟工作法”!即做任何操作前思考五分钟,做好危险源识别,想好应急措施。 4、对重要部位做好防御性安全措施十分重要。如果我家厨房没有或只局部做防渗漏处理,这次肯定会给邻居造成损失。事前防范优于事后补救!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经济生活》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经济生活》模块一《经济生活》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其他职能有哪些?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

为一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生产者要能把商品顺利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的含义是什么?纸币有何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 ▲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的发行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③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5.货币的流通公式是什么?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学小故事教案资料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 学小故事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学小故事 你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数学经常会让你感觉自己笨得不行。很多人不喜欢数学,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探寻有趣的数学吧! 身体计算器 我们的身体真得很奇妙,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器。最常见的手的计算是9的倍数计算。计算9的倍数时,将手放在膝盖上,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9的倍数,假设这个乘式是7×9。只要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然后数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6,右边剩下的手指数是3,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多少只袜子才能配成一对 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不是太幸运,但是如果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肯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 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燃绳计时 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 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辆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段时间,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型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掷硬币并非最公平 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其中,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B金银C一般等价物D纸币 自2006年7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破每桶57美元大关。作为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做出原油日产量自2007年1月1日起减少120万桶的决定。据此回答第2——3小题: 2、材料中的“57美元” ①是观念上的货币②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③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④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3、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终决定因素是 A供求关系的状况B价值的大小 C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产量D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决定 4、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时出现的现象是 A商品供大于求B商品供不应求 C商品供求平衡D市场商品旺销 5、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营建支出体现了 ①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②恩格尔系数的提高③人们投资方式的多样化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1美元合80——140日元之间波动。据此回答第6——7小题: 6、上述材料表明 A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 B一国货币的价值由他国货币的价格决定 C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D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7、使用外汇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这就需要确定 A汇率或汇价B出口商品价格 C进口商品价格D外汇储备数量 8、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 A是互补商品B功能趋同 C互为替代品D是高档耐用品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2018新教材)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直接因素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决定因素 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价格影响需求)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减少; 价格上涨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增加。 4、影响消费水平,居民购买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二)对生产(价格影响供给)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3、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预期收入。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关,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5、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物价总体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7、生产决定消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反作用)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五、为什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间资本、小微企业) 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5、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6、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7、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1、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和支柱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七、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竟争力。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 4、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7、“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走出去”战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8、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本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10、善于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节国家经济运行。 11、调整分配关系,增加职工工资,优化分配结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就业的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就业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4、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九、怎样解决就业问题?(答题注意主体) 国家:1、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4、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6、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劳动者:1、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十、为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意义) 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实现共同富裕。 4、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能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