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囊箧.(jiá) 瞋.视(chēn) 不啻.(chì) 聒.噪(guō)

B.攫.取(jué) 寒伧.(chuàng) 咂.摸(zā) 尴.尬(gān)

C.板滞.(zhì) 打烊.(yàng) 惬.意(qiè) 纸锭.(dìng)

D.纨绔.(kù) 央浼.(miǎn) 褴褛.(lǚ) 商贾.(g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①根据观察的结果,凡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

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②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了的,向上提着。

③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

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④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世界上了,欧也妮便跟父亲,把这感情的

最后一环握得更紧。

A.贯注提住穿着亲近

B.贯注捏住系着

接近

C.关注提住系着亲近

D.关注捏住穿着

接近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

....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B.陈水扁不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

主的幌子,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陈水扁图谋分

裂祖国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骗取金

C.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

....

钱。

的事实得到了

D.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

....

揭露。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示病苦,引起疗救

的注意。

B.莫泊桑只要在下层人民中,才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C.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

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D.恩格斯说他从《人间喜剧》中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料,甚至经济细节方面

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

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必将推动教

育的整体发展。孔子很早就已经有了“乐学”的思想,他曾说:“学而时习之,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不亦乐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的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

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地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

国的教育学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都能提高学习兴趣

的途径。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

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愉快教育是从感情教

育着手的一种人格教育,它是以启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唤起学生自觉为目的的。因此,它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

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

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

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的认识活动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

快教育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要实现愉快教育,最根本的还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成为学习

和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参与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

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比单纯地掌握知识更为重要。在向愉快教育转

变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做很多工作,当然做老师的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让学生会学,爱学,应该从教育思想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方法上下更大

的苦功去转变求新才行。

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

趋完善。

5.下列叙述不属于愉快教育作用的一项是

A.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B.有利于纠正“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等有失偏颇的教育观点。

C.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D.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愉快教育的复合功能指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又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B.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实施愉快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是符合愉快教育观点的。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呈方兴未艾之势。

7.在向愉快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要提高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广博精深地熟悉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素材。

B.教师还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否则,将在愉快教育中一事无成。

C.教师要熟知每位学生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因素,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为了教育好孩子,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教师必然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为之豫州,

举涣茂才。后辟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

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

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

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专死而要皇之告。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

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

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

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

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

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

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吕布击术于.阜陵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①涣闻唯德可以.辱人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①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D.①使彼固.君子邪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袁涣崇尚道义﹑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⑤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然不拘细行,仍然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 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5分)

(2)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晚日低绮霞,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本诗第三句一个“青”字,使全句神采飞扬。试说明“青”字的语法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从全诗看,由望景写到望乡,表达了诗人的望乡之情。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正是望乡时”,却偏说“不是望乡时”?(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苏洵·《六国论》)

(4),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7题。

午后的故事

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

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

们的眼帘。大街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

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

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

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

“站住!放下你的刀!”

突然,又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

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

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

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

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

“站住!放下你的刀!”

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

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愣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

老人像挺立的一颗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

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

“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

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

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

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

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

“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

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

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

老人依然站立着,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岿然挺立的一颗松。

14.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5分)

15.作品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对描写方式和人物性格做出简要的具体说明。(6分)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16.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菜刀进行对比性描写,作用是什么?(5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17.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

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15分)

18.下面这段文字中的若干句子语序不当,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

合理。(6分)

①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

②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

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

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④这就是后人将其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答:()句应调整为

()句应调整为

19.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4分)

例: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

20.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

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5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

登门拜访

..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七﹑(60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春天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作为高中生,你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思考“春天”的呢?

请你以“春天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

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