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辨证法1

自然辨证法1

自然辨证法1
自然辨证法1

1.简述“理论负荷论”的主要内容。

理论负荷论又称为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科学观察中,理论渗透于观察的各个环节(1)观察主体渗透着理论,对于有不同的思想背景的个体,对观察到的相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也不同。(2)观察操作渗透着理论,观察几乎都要借助一定的观测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因此.除了要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构造原理、使用范围及其稳定性之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本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体,观察实验的操作过程是按研究目的和设计要求进行的。因此,观察、实验的操作渗透着科学理论。(3)“观察语言”渗透着理论,从科学语言的层次来看,观察语言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任何观察结果都是通过观察语言来记录和表达而最终进入科学理论中的。观察语言既有客观描述的成分,也有主观解释的成分,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反映,由相同的符号、语法和句法组成的一个语句.由于其置身的语境不同,含义也就不同。

总之,一方面,理论指导观察,使观察逐步深入,即理论对观察起“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观察(包括实验中的观察)是提出、检验、修改和发展理论的基础。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强调观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认识客体的实在性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关系,而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知识、理论的继承性,即用已知去认识未知,两者是在主体与客体结合点上的对立统一。

2.简述科学问题的结构

科学问题包含问题的指向、研究目标和求解应答域。

所谓问题的指向就是问题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实体或现象,也可以是事件背后的原因,还可以是事件的状态或过程。所谓研究目标是指与特定的疑问词相联系的义项,一般理解就是想要获得的答案。这个答案与科学问题的很多方面,尤其是与设问方式有关。科学问题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述。所谓求解应答域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界限,并假定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领域内。尽管这种预设是一中猜测,是可错的,但在实际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却能起到定向和指导作用。

3. 什么是生态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三个方面。

4. 简述实验方法的特点。

实验方法是实验者根据科研课题的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下,通过变革认知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特点: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实验方法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方法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

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作用:实验是检验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无限多样的形态和结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物质的运动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并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但不应将高级运动形式归结、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自然界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改变,还有质的改变;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永恒的。

意义首先,它是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产生经历了从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到近代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再复归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前期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它既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模糊性等局限,又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观点,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继承、发扬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其次, 它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新成就为依据,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在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础上,从而更客观、更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它的这些特点使它能比古代自然观和近代前期的自然观更好地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也必然随着自然科学、人类思维及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现代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新的表现形式。

6.如何理解库恩的范式?

库恩的范式论模式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形成范式)→科学革命(范式动摇)→新常规科学(建立新范式)……

合理性:综合了科学发展的渐进性和革命性;提出新的科学观;范式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的社会形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行为规范。

局限性:过分强调新旧范式的差别;认为不同范式间没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过分夸大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7.简述技术科技创造的一般程序

课题规划:明确技术问题,对选题进行评估;

技术设计:原理构思、方案设计;

技术方案评价;

技术实施:研制、试验;

技术鉴定

复杂的回答!!!!!!

(1)根据社会需求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发现和提出技术问题阶段。

一切技术创造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求或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没有需求的活动技术,是不存在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作为技术创造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追踪

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科技发展的动态,从中发现和提出技术问题,给予研究和开发,以满足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国防建设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2)确定技术研究项目(课题)阶段

提出和发现了许多技术问题,但并不一定每个技术问题都可以作为课题或项目来研究开发,还要根据确定项目的一般原则:需要性、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效益性等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确定一个或一组技术问题作为研究开发的项目来研究。

(3)技术目的设定阶段

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确定后,就可对技术系统的目的进行设定。因为开发项目并不能代表具体的技术目的,它还必须把满足社会某种需求的目标,解释为技术创造的目的,并形成以技术语言表达的技术目的。

(4)技术后果评估阶段

技术项目和技术目的的确定后,还必须对达到这一技术目的的各种可能后果进行评估。技术后果的评估的侧重点在于这种技术被实际应用后,可能给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近期的和长远的影响。

(5)技术原理构思阶段

技术评估后,如果原来设定的技术目的被全部或部分否定,就要考虑重新设定技术目的,或对它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如果设定的技术目的是肯定的,便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进行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原理的构思,是指技术创造活动主体充分利用已有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成果,为其所要创造的对象性客体——人工自然物或人工自然过程,建议一种能够达到某种技术目的所设定的技术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原理。

(6)技术方案设计阶段

这是一个按照已定技术原理,进一步为所创造的技术系统寻找和确定一种结构形式,以便使之具有预期功能的再创造过程。一般表现为设计图纸、说明书、研究报告或原理模型等形式。

(7)技术方案评价阶段

技术方案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肯定或否定某种技术方案,而且在于实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所以,对于一些重大的技术创造活动来说,在设计方案阶段常常不只是提出一种方案,而是提出多种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选择一种最优或较为满意的方案。

(8)技术研制和技术试验阶段

技术方案确定后,即转入技术的研制和试验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已拟定好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方案建造能够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的人工自然物。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9)技术鉴定阶段

技术鉴定是技术创造过程一个循环的最后阶段。如果技术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即可进入技术应用过程,亦即成批量生产或转移到其它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如果技术成果不能通过技术鉴定,将视情况返回到上述技术创造过程的相应程序上去,并重新进行这一程序及其后续各阶段的工作,直至通过技术鉴定为止。

8.简述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需要性原则。所谓需要性原则,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或是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这个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性,也是科研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搭起科学理论与满足实际社会需要之间的桥

梁。同时有些科学研究不一定马上可以看到它的实际效用,但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必要的。

(2)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课题应当持之有故、选之有理,必须具备科学的理论依据,即不能与在已知范围内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科学原理相冲突。这个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选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南;二是选题要以被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作为基础。反过来说,一是违背客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课题不能选。二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课题不能选。

(3)创造性原则。所谓创造性原则,就是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创新性,它应当是别人还没有提出来的,或者是别人没有解决的以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可以保证课题的研究结果具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创造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能够使新选课题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个课题的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内容上,也可以体现在方法上。因为在新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还可能导致新的科学发现。为了做到选题的创造性,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研究者必须对自己所要研究的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学术动态有清楚的了解。二是要注意创造与继承相结合。另一方面,只有发展和突破前人的观点和学说,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理论才有意义和价值。

(4)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就是指选题应该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在选择一项科研课题之前,一定要从主客观方面衡量一些自己能否有可能完成这个课题。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看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量力而行、扬长避短。从客观方面来说,首先要看时代的认识水平是否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其次要看是否具有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往往需要多人合作、联合攻关,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设备再好,也将一事无成。

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四条选题原则,分别体现了科研的目的、价值、根据和条件,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所以,选题时应当全面考虑,综合运用这些基本原则。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9.简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相互联系:

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互区别:

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物;性质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基本矛盾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成果形式不同;评价标准不同;生产力形态不同;

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不同;竞争形式不同;与市场关系不同;

对研究者素质要求不同;对社会的影响不同。

复杂的回答!!!!!!

科学与技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范畴,但科学与技术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科学是“知”,技术是“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必须统一。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为:

1.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1)科学向技术的转化:1)科学规律、科学原理通过应用研究转化为技术原理,并未技术发明提供直接的理论要素和方法原则。2)科学实验研究中设计的实验装

置和模型,可以直接成为技术发明、技术创造的起点。

(2)技术向科学的转化:1)技术原理和生产技术经验、方法等也可以转化为科学知识、科学原理。2)从工具制造等活动中产生了力学和机械原理方面的知识。3)

从烧制和冶炼活动中形成了关于物性变化方面的知识。

2.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动力:

(1)技术对科学的推动作用:1)社会生产技术对科学的需要推动科学的发展。2)技术的新发展为科学前沿的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1)科学在理论上的突破为技术发展提供前提和开辟新的广阔领域,即表现为科学对技术的定向作用和先导作用。2)科学研究对实验

技术的需求推动力生产技术的发展。

3.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科学与技术的职能分工是相对的,两者在很多方面是相

互交织,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是科学原理的载体,而科学的观念、理论同时又构成技术的理论要素和指导思想。科学学要技术支援、应用和促进,技术需要科学指导、论证和带动。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10.科学事实及其特点

科学事实的概念: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的确定事实。既然科学事实属于经验事实,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即形式是主管的,且具有可错性。

特点:个别性、可复核性、精确性、可靠性。

复杂的回答!!!!!!

(1)科学事实应是个别存在的陈述。这一特点说明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而不是个体所在的类。即描述语句的主语是单称名词。科学事实的个别性,主要来自于先认识特殊,然后再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科学事实强调的就是认识特殊事物的感性活动,而不是由特殊到一般的理性抽象活动。

(2)科学事实应可复核、可重现。这一特点要求: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对同一现象再次认识并且对认识结果的陈述时相同的。

(3)科学事实应该精确、系统。孤立的、个别的科学事实往往成组出现。

11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主要表现:

(1).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意义;

(2)从研究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3).从研究角度上看,它主要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和很强的综合性。

在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与历史唯物主义处于同等地位。

12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1)哥白尼的日心说:主要标志是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2)医学: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解剖人体:《人体结构论》

1553年西班牙神父,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肺循环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心血运动论,他被称为“近代医学之父”

(3)经典力学体系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定律,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物体的轨迹理论,为机械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3.简述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二、科学事实的发现三、科学假说的提出

四、科学理论的发现五、理论体系的建构六、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确认

14.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答: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物质观的补充和深化;运动观的补充和深化;时空观的补充和深化;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增添了新范畴。

15.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答: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3、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16.如何在现代的意义上理解“科学”。

答:科学是对科学事实进行理性加工的产物,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具有以下逻辑主要特征:(1)可确定性(2)可检验性(3)可发展性。

科学概念所反映的应该是客观事物的特定内容,因而必须可以明确地规定其内涵。现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因而科学概念要想保证其反映事物的客观本质,应当具备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而且现代科学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7.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答:相互区别:

(1)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物;(2)性质不同;(3)追求目标不同;(4)基本矛盾不同;(5)思维方式不同;(6)成果形式不同;(7)评价标准不同;(8)生产力形态不同;(9)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不同;(10)竞争形式不同;(11)与市场关系不同;(12)对研究者素质要求不同;(13)对社会的影响不同。

相互联系:(1)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2)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

(3)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4)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5)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8.简述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及作用。

答:科学观察就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者同时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方法。

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典型性原则(4)、注意观察的条件性

作用:观察方法是直接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常在两种条件下使用:一种情况是鉴于目前技术条件所限,无法控制被研究对象,所以不得不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另一种情况是不宜控制和变革被研究的对象,因为有些对象一旦被认为地控制,将会失去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论述题

1、试述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其思想、实践根源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产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相发展的现象。(1)生态危机的实质: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成长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协调相处、和谐成长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然而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们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相继出现,成为全球一大难题,而被改变了的自然界又反作用于人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生态危机的实质其实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2)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传统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不讲人本、不讲全面、不讲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为了追求高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产量的增长,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在这种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加重了环境破坏的广度与深度,加重了生态危机,成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3)生态危机的实践根源: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尖锐冲突。

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造成了人口总量的大规模膨胀,形成了一个以扩大物质消费为根本导向的社会。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均资源消耗量直线上升。盲目追求工业发展,又造成了生态破坏的严重代价。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尖锐冲突成为生态危机的实践根源。

2、试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答:波普尔把科学知识增长问题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科学的界限以及性质作了证伪主

义说明之后,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式”模式。

(一)科学发展“四段式”模式

波普尔把科学的增长过程概括为:(1)科学始于问题;(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即理论;(3)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无止无境。可用公式表示为:P→TT→EE→P…… 这里“P”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P表示新的问题。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四段式”动态模式。

(二)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强调科学发展的革命性;把问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强调科学理论的可错性。

(三)局限性:

否认科学发展包含量变的过程;忽视假说形成的经验基础和逻辑解释;否定归纳法作用;忽视证实和证伪的对称性和复杂性

3、试述库恩的范式论科学发展模式

库恩的范式论模式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形成范式)→科学革命(范式动摇)→新常规科学(建立新范式)……

合理性:综合了科学发展的渐进性和革命性;提出新的科学观;范式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的社会形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行为规范。

局限性:过分强调新旧范式的差别;认为不同范式间没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过分夸大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注:关于库恩范式理论

库恩提出的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2. 借自语言学引申出的含义:模式模型、范例等诸多意思。范式的变革不可能是知识的直线积累,而是一种创新和飞跃,一种科学体系的革命。 3. 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不断的积累知识由此而形成了常规科学。并不断的扩展开拓范式的内涵为新的突破奠定基础,是研究科学中的常态有连续和阶段性的特征。虽然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但此时的范式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理论体系和规范范型,它可以有力的保障大家调整反常。但一旦“反常”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所有调整“反常”的方法归于无效。 4. 唯一的需求就是寻找一个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科学革命就开始了,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以通约的,他们之间没有公约数,只有质的差别。

一、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学,托勒密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伽利略的动力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微粒光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发达时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

范式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它保证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些问题具有特定的解,赋予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以崇高的价值。因此,它具有收敛型思维的特点。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共同体,如科学家共同体、文学家共同体、现代网络诗人共同体(呵呵,不过现在网络诗人好象还没形成共同体)。说白了点,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显谬误在范式中却是合理的。这有点像相对主义,但比相对主义高明。范式虽然是可比的,但是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别。

二、反传统、反规则只是在我们的时代才被鼓励,因为它们可能体现出创新。我们正处在由一个范式向另一个范式转变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学方面,而文学里尤推诗歌文本。

从历史上来看,一般也是在过渡期创新才被推崇。一旦范式稳固下来,人们往往就趋于保守、不宽容。

而且,范式只是一个理论假设,它是根据经验事实提出来的。也许我们将要进入的是无范式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各种文明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使人们的多元观念不断加强,能被普遍接受的原则、标准等会不断减少的。

现在相对主义比较流行。在我看来,相对主义是范式的简化。也许将要出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范式,范式与范式的区别主要不在时间上,而是在空间地域上

4、试述逻辑实证主义论科学发展模式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的根本原则

逻辑实证主义主要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合理重建”,在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和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对哲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进行全面地改造。

逻辑实证主义的模式

逻辑实证主义集成并改造了前述观点。认为归纳逻辑研究的是证明而发现的逻辑;且其几轮不能保证是必然性的。因而出现赖辛巴哈的频率理论和卡尔纳普的概率逻辑理论,并强调归纳逻辑的高度形式化与定量化,以解决科学理论的确证问题。

科学发展模式

(1)继续确证的理论扩展到更广的范围。许多科学理论在原来范围内得到确证,但同时扩展使用于更大的范围。如经典的质点理学扩展到刚体力学。

(2)得到确证的理论合并到更全面的理论中。各种不同的科学理论都有很高的确认度,都被归化到内涵更广的科学理论中,所以科学通过合并而发展,这种观点又叫“中国套箱模式”。箱子代表理论,科学的发展好比大箱子套在小箱子外面,逐渐增大,原来的箱子却并不遗弃。

因而科学是一种累积的事业,以前的成就会随着成就的获得而扩展和增大;旧理论一旦得到承认就不会被抛弃,他们只是被归化到更全面的理论之中。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意味着真理的不断增加。

该模式的局限性

归纳主义的科学增长模式能很好地说明科学的继承性,但却不能欠当地解释科学发展的飞跃和革命。一些科学哲学家在批判这种科学增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5.科学技术是否有价值?谈谈你的看法(可选择性作答)。

一、科学技术价值的两种不同观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双重效应”说和“价值中立”说。“科学价值中立”说的一个主要论点是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没有道德判断或实践智慧的计算精神。科学技术只关心手段的效率而不关心目的的选择,因而与价值无关。科学是关乎事实的-客观的-追求真理的-理性的-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关乎目的的-主观的-追求功利的-非理性的-不能进行逻辑分析的。科学只是一个以自己为目的的系统,“科学仅仅同发现真理和观照真理有关、它的功能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合的世界图像。”既然科学技术蕴涵价值,它就不是什么只具有中性的事物了。

“双重效应”说看起来像是对“正效应”说和“负效应”说两种对立观点的综合或超越。一端是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乐观论者,从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出发,推演出科学是万能的,认定只要依靠科学技术,人类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双重效应说”采取了二者兼容的方式,主张科学的价值总是两面的:它既造福于人类促进社会发展,又带来种种反主体性效应-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为了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在分析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大协调发展观以实现科学技术价值的合理利用。

二、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

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政治文明价值、制度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但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内容和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感情等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客观上推动人类建立和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

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当前,它突出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对身心造成伤害消极的现象。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新苦恼。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人只能同机器、仪表等打交道,大多数人可能是在分散、独立的情况下工作的。这样,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而变得孤独、寂寞,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的事例屡见报端。

为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和抑制其负面值,就需要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解决认识上的误区和障碍,树立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大协调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人、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建立科学技术运用的社会控制机制。

6.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不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的、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7.试述科学问题的来源。

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从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实用性或技术性问题。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主要是为获得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从社会生产实践方面提出的科学问题往往产生于从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中提出某种特定的目标,而向科学征询实现它的可能性并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过程;或者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而探索它的现实性或如何实现的问题。

科学问题有以下几种来源: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矛盾;不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为了验证假说和新发现的事实而提出的科学问题。

8.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经济基础

(1)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2)经济发展不断为科技研究与开发提出新的课题;

?政治环境

(1)政治因素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

(2)政治形势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3)科技发展与军事斗争的关系;

?教育条件

(1)教育是培养科技知识生产者的基地;

(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特定环节;

(3)大学教育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文化氛围

(1)精神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

(2)物质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基础作用。

9.科学家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

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家负起社会责任:主动关注科学的社会后果,尽力消减科学的负面影响;积极参与或影响政府决策;重视科学教育和普及;引导人们获取一种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

由于科学家掌握了专业科学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科学知识的

可能应用前景,他们有责任去预测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由于现代的科学家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作为社会精英,他们还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享有特殊的声誉,他们的意见会受到格外的信任。因此他们对非本专业特长的事应谦虚谨慎,在各种利益有矛盾时他们有责任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退出某些项目的研究。不能因为部门的利益,为了经费、投资,只说好的、不说坏的一面。

科学家不但有责任使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和平服务,他们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研究本身,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物种或人类和平时,科学家有责任停止研究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研究的潜在危机。1974年生物学家伯格发表公开信自动暂停重组DNA研究,引起对基因研究的潜在危害的讨论。科学家对其责任的范围有了新的思考,“科学家自身开始对研究者的职责和无限地追求真理的权利提出批评和表示怀疑。”

即使这些研究都有价值,科学家也有选择的责任。国家或机构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选中某一些研究项目,就会牺牲另一些项目。因此在决断项目内容和研究目标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上对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的正义标准,要权衡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科学技术活动需要社会资源,它会带来社会效益,但也具有社会风险,所以在资源、效益和风险的分配方面要控制和避免利益冲突,尽量做到社会公正。

近年来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是这种思考的继续。对科学研究,尤其是那些可能有潜在危险的科学研究是否应该加以限制,例如克隆人,人们对此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号召科学家拒绝研究可能危害社会的项目带有不少空想的性质;也有人担心,对责任的强调是否会造成对科学家不必要的限制。然而,既然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人类驾驭自然力的能力、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那么,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进展速度都应服从于科学家对社会的责任。

10.什么是科学不端行为?它的危害有哪些?

《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科研不端行为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1)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3)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4)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科研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包括的要素:

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常规做法;

属于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行为;

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学术观点的分歧。

科研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伪造、篡改、剽窃。

科研不端行为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

影响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

影响所在单位、学术团体和学术领域的声誉;

影响学术纯洁性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影响科研人员个人的学术声誉;

损害一个国家科学家群体的声誉。

1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如何理解科学理论的创立过程?

1.准备阶段——问题的选定

研究者发现和确定目标,形成问题情境,并围绕问题或目标搜集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目标的信息。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并用。)

2.孕育构思阶段——问题的求解

研究者围绕研究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冥思苦想,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直至思维达到饱和。

(以逻辑思维为主)

3.潜伏顿悟阶段——问题的突破

研究者转移思考对象,使对原有对象的思考从意识活动转入潜意识活动,通过不受约束的潜意识思考,以突然出现灵感而顿悟的方式,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并用)

4.验证完善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研究者采用逻辑思维,有时还要用实验方法,对所得到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验、证明和修正,形成比较完善的概念、假设、模型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并在理论上加以认定、确认或否定。

(以逻辑思维为主)

科学理论概括和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人们认识的结晶。然而,一个理论体系无论怎么完善和优越,也只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逼近,是对客体的近似反映。从这种意义上讲,任何科学理论都只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是相对完成的理论体系,它会在科学活动中继续发展。

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两种基本模式:其一是渐进式的发展;其二是革命式的发展。并且它们在理论发展的总进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

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创新,发展后的与旧理论有更大的优越性。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理论每一步发展都增添了真理的成分,这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穷尽的过程。科学认识应该沿着已有理论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根据前进。

13如何理解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答:所谓技术结构就是由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技术要素相互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具体技术结构。

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点:

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经验、技能等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②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③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

这三种类型的技术构成要素的关系:独立性与相关性,互补性与主导性,自稳性与变异性。

在不同类型技术结构中技术要素有不同地位和作用:

在不同类型技术结构中技术要素有不同地位和作用

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知识型技术结构经验知识

手工性经验技能----主导要素手工工具

简单工艺

机器、工具----主导要素

半理论半经验的技术知识

工艺方法

理论技术知识-----主导因素

自控装置

知识性经验技能

复杂的工艺流程

14.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你怎么认识?

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科技异化的问题。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异化为一种破坏人类生活,违背人的本意,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目前人类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克隆人”会不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异己力量也很难断言。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科学技术者会不会逐步集中,形成其自身特定的利益范畴,上升为一个阶级?若果如其然,那么社会又一次趋向于阶级的简单化——技术阶级与非技术阶级,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科技的进步带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因特网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安全、高技术犯罪成为不可不防的问题。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严峻。宇航技术的发展,移民月球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对月球甚至太空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许多太空生态灾难亦未可知。

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基因工程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危险,遗传重组的生物杂种会不会引起生物公害、破坏生态平衡;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代理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信息商品化也有负面影响。第一,它可以削弱社会的凝聚力。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

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利于社会内部的整合和团结。第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有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所得占为己有。还有人可能通过炮制假信息来非法谋利。由于信息的非物质性和非有形性,因而利用信息进行犯罪和非法占有属于他人或社会的信息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惩治起来也较困难。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许多事实表明,同一种科学技术的同一种用法在一些条件下起着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起着负面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科学技术专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出现了诸如唯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和反科学主义、悲观论等不同观点。人们特别严肃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人类应该以什么态度和价值目标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科学家在“求真”的过程中应不应该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既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也会受到社会力量、社会条件的制约。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关键看它为谁所用和怎么用。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同时,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从而能够估量它们对于人类有什么利害。原因很简单,今天科技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5、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概括而言,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

展开来便是: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等方面。

科学精神是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著;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客观、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强调观察,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精神具有无与伦比的解放力,开化力和趋同力,作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它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并且常常结伴而行,总而言之,科学精神的核心意蕴就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

科学精神并不局限于在科学家领域,它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是一种代表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精神,对于普通人来讲,科学精神就体现为科学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科学规律,把握科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科技高扬的时代里我们仍需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因为:1、人们对科学精神存在许多误解和歪曲,发扬科学精神有利于澄清其本质面目,辨明它与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关系。2、长期以来,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强调多半停留在科学的技术层面、物质层面、经济效益层面上,忽略了科学精神对人和人类社会的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和塑造作用。3、现代科学知识丰富广博,但掌握了科学精神就可以引导、帮助人们认识、选择、驾驭自己所需的知识,创造新的更有用的知识。4、尽管现代科学高度发达,但科学知识不

等于科学精神,前者强调一种客观的知识存在状态,后者是借于前者而内化出来的一种独立实证的观念,为了和各种反科学活动作斗争,我们需要全面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树立理性精神,学会批判反思。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自然的方法论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1、系统科学: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 统的科学。 2、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 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 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3、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4、孤立系统:与环境隔绝的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5、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6、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7、系统的动态性:自然系统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8、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 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即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 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9、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 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10、自然系统的结构:自然系统的诸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 方式或秩序。 11、自然系统的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12、演化: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状态 13、进化:具有一种特定方向的演化,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 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14、可逆过程: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 境也回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15、不可逆过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16、序: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 17、有序: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呈现有规则的排列,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明显的周期性,系统的行为 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等。 18、无序: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系统变化的无规则性 19、有序度: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 定的秩序,即有序度。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经典题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畴。 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畴。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 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 (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 (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方法。 (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 (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 (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 (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 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不断科学化,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科学和技术的特点。 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新发现、新发明,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版)知识交流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2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6.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答案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版本1: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版本2: 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自然辩证法)1第一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认识的观点。它的形成和发展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古代朴素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20世纪以来相继出现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章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本章结合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自然观发展的各种历史形态及其演替,重点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 【案例与讨论】 1、原子论思想 自泰勒斯提出“万物缘于水”这个命题以来,自然哲学家们都相继发展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的理论。早期的人们都把自然现象归于某种单一的自然物质,如水、火、气等,这种作法虽然完成了对自然界的统一解释,但并不令人信服。人们都知道,自然界中既有水,也有火。但常言说得好,水火不相容,它们分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水本质上就是火或者反过来火本质上就是水呢?如此看来,用单一的自然物质作为自然界统一的基础是行不通的。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将“多”统一为“一”是不大容易的,特别是在现象的层次上,更是不能服人。由于“多”和“一”的矛盾不能解决,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不能牢固建立,科学的大发展就不可能。 原子论者留基伯(活跃在公元前440年左右)、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1)是爱奥尼亚人,前者生于米利都,后者生于希腊北部的阿布德拉,他们提出了科学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原子论的思想。原子论主张,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但统一不是在宏观的层次上进行的,不是将一些自然物归结为另一些自然物,而是将宏观的东西归结为微观的东西,这些微观的东西就是原子。 把一个物体一分为二,它变得更小,但仍然是一个物体,它还可以被一分为二。这个过程是否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呢?原子论者说,不能。分割过程进行到最后,必然会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原子。所谓原子,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不可再分割的东西。原子太小,我们看不见,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世界的共同基础是原子。 为什么世界上诸种事物会彼此不一样呢?原子论回答说,这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在形状、大小、数量上不一样。这个回答看似平常,但非同一般。我们知道,世界上丰富多彩的事物之所以难于统一,原因在于,它们看起来彼此有质的区别,原子论把这些质的区别还原成一些量上的差异,就使统一的自然界可以用数的科学来描述。我们知道数学在今天对于自然科学是必不可少的,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有原子论这样的思想基础。 原子论在希腊时代还只是思辨的产物,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原子论者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本人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作为一种杰出的科学思想,原子论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近代科学重新复兴了原子论,并在实验基础上构造了物质世界的原子结构。今天,“原子”不再是一种哲学的思辨,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自然辩证法答案

1、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现已被拓展为包括下列分支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 ①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论、方法论;②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③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④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2、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 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 3、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 ①,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②,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③,非逻辑性、 意外性,偶然性;④,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 4、自然界的演化,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②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演化;③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演化;④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5、认识客体是指: 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6、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 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 7关于进化与退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 B. 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 C.进化与退化互相排斥 D. 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 8、科学方法论认为,建立科学假说应该遵循解释、简单、对应与……。 ①,典型性原则;②,可检验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全面性原则 9、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 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0、宇宙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化阶段: ①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②暴胀阶段、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③核合成阶段、辐射阶段、实物阶段;④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

自然辩证法 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 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自然辩证法: 2.实物: 3.场: 4.熵: 5.系统: 6.科学问题: 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 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4. 系统自然观。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 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 (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 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 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4分) (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6分) 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 请回答: (1)什么是涨落(4分) (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 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2. 简述系统演化理论。 3. 简述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 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它从不同的领域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个有一个缺口,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牛顿把宇宙描述成为以各种自然力为联结点,完全作着机械运动,具有机械结构的宇宙图景。他企图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机械现象,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这是一副非常死板的没有质的多样性的简单而片面的世界图景。牛顿把—切自然现象用“力”来联结,并且用力学原理来论证整个自然的过程,这实际上是机械决定论,即认为整个白然界是由机械决定购因果必然链条所构成的。牛顿以具有机械性的、惰性的、被动的点或粒子作为宇宙机械运动的出发点,承认作为物质及运动的根本条件的时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他提出了不依赖于物质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在牛顿看来,空间就象一个空无—切的大箱子,时间就象—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空间不动地存在着,时间也均匀的、不变的流逝着。这样,时间空间就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相同的和不动的。”又说:“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者”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答: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