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2年3月15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民生幸福为追求,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全面建设“五个重庆”[2],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务实推进“民生十条”[3]、“共富十二条”[4]和“民主法治十五条”[5]。全市呈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生态改善、民生幸福的新景象,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又好又快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542.80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81亿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6]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710.47亿元,增长17.6%,占全市的17.1%;渝东南翼完成537.97亿元,增长16.0%,占全市的5.4%。

“圈翼”人均GDP之比由上年2.21:1缩小到2.16: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3.32︰1缩小到3.12:1。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7]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0.2%。

图2 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00万人,比上年增长74.5%。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37.00万人,比上年增长4.8%。25.5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比上年增长1.6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新注册企业数8.17万户,比上年增长1.3倍。新发展微型企业4.05万户,解决就业31.65万人。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数20.38万户,比上年增长17.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种植业560.77亿元,增长5.2%;畜牧业217.56亿元,增长2.5%;林业27.82亿元,增长10.0%;渔业27.26亿元,增长18.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89.1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综合单产332.5公斤/亩,下降3.2%。油料播种面积385.6万亩,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927.9万亩,增长5.0%。

全年粮食总产量1126.90万吨,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产量156.30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970.60万吨,下降3.0%。油料总产量46.51万吨,增长4.6%。蔬菜总产量1407.97万吨,增长7.5%。肉类总产量196.28万吨(初步统计数据),增长2.0%。

表2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469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3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大中型企业7926.75亿元,增长25.2%;国有控股企业3903.35亿元,增长13.6%。

图3 2006-2011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从支柱产业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摩托车行业总产值3273.58亿元,增长13.4%,占工业总产值的27.2%;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631.79亿元,增长56.7%,占工业总产值的21.9%;材料工业总产值1821.88亿元,增长31.4%,占工业总产值的15.1%;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2027.90亿元,增长98.6%,占工业总产值的1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7.7,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957.80亿元,增长19.2%;实现利润558.42亿元,增长28.1%;总资产贡献率11.5%,提高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6%,下降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4125元/人年,增长20.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47.64亿元,增长20.3%;上缴税金

111.05亿元,增长2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26.30亿元,增长21.4%;城镇投资7099.02亿元,增长28.7%;农村投资532.78亿元,增长51.5%。

图4 2006-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568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渝东北翼完成1362.20亿元,增长30.2%;渝东南翼完成580.85亿元,增长3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78.77亿元,比上年增长59.7%;第二产业投资2784.75亿元,增长36.7%。其中,工业投资2531.21亿元,增长33.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

量的33.2%;第三产业投资4568.27亿元,增长2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15.09亿元,增长24.4%。

表5 2011年重点项目投资情况

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7.0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4%。其中,政府主导类投资1450.00亿元,市场主导类投资717.00亿元,分别占重点项目投资的

66.9%和33.1%。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6.31亿元,增长10.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17.10亿元,增长18.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0亿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94.16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21.74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71.90亿元,增长18.7%。

图5 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9%,通讯器材类增长48.0%,金银珠宝类增长46.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6%,文化办公类38.2%,家具类增长37.4%,服装鞋帽类增长33.7%,汽车类增长30.4%,粮油食品类增长

3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0%。

六、对外开放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出口198.38亿美元,增长1.6倍;进口93.80亿美元,增长89.9%。实现贸易顺差104.5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9.07亿美元。

加工贸易方式实现出口总值6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倍,占出口总额的31.1%;笔记本电脑出口1574.13万台、价值51.4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9%,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出口131.94亿美元,增长1.6倍,占出口总额的66.5%。

图6 2006-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表6 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全年累计新签外商投资项目326项,比上年增长40.5%;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额135.21亿美元,增长1.2倍;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05.29亿美元,增长66.0%。分行业看,制造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34.10亿美元,增长87.2%;房地产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30.67亿美元,增长2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2.35亿美元,增长4.1 倍;批发和零售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1.60亿美元,增长13.3倍。全年实际利用内资4919.84亿元,增长86.5%。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4.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对外协议(意向)投资新签项目67个,达成协议(意向)投资额60.27亿美元;新核准境外企业(机构)57个,实际投资4.18亿美元,增长5.3%,加上1.28亿美元内保外贷[8]额,全市实际对外投资额为5.46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1.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61公里。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6778.47万吨,比上年增长18.9%;完成旅客运输量141204.13万人,增长11.4%。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606.00万吨,比上年增长20.0%。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1930.39万人,增长20.3%;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96万吨,增长21.2%。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74.60万标准箱,增长16.5%。

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37.91万辆,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0.11万辆,增长17.0%;私人轿车保有量51.77万辆,增长29.7%。全年新注册汽车30.53万辆,增长10.8%;其中,新注册轿车15.63万辆,增长12.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91亿元,增长28.5%;电信业务总量216.00亿元,增长20.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71.30万户,比上年下降2.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01.20万户,比上年增长8.2%。互联网用户1535.20万户,增长24.6%。

全年国际旅游人数186.4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和37.7%;国内出游人数2.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增长37.3%和38.5%。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87.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收入81.78亿元、343.92亿元、115.02亿元、34.90亿元、50.49亿元和76.32亿元,增长5.2%、41.9%、54.9%、33.0%、44.5%和39.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7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体与传媒、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分别支出230.70亿元、318.54亿元、30.84亿元、339.04亿元、142.35亿元、456.29亿元和198.23亿元,增长36.9%、32.5%、28.3%、43.1%、50.0%、61.1%和23.1%。

2011年,民生财政支出141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5.1%,占比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图7 2007-2011年民生投入及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单位:亿元、%

全年新增银行12家,全市金融业增加值704.6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全市中资银行市级分行42家,外资银行分行1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担保公司133家,小额贷款公司149家,村镇银行19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128.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其中,个人人民币存款余额7045.99亿元,

增长20.6%。本外币贷款余额13195.16亿元,增长20.0%。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764.69亿元,增长25.3%。

表9 2011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图8 2006-2011年人民币个人储蓄余额

单位:亿元

全市证券公司营业部112家,证券法人机构1家。境内上市公司36家,总股本277.07亿股,股票总市值2027.97亿元。境内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共筹集资金158.02亿元。

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37家,保险法人机构3家,保险从业人员8.61万人,比上年下降2.7%。保费总收入311.81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06.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81.63亿元;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4.00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73.98亿元。其中,寿险赔付26.22亿元;财产险赔付39.31亿元;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8.44亿元。

九、城市建设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397.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0%;竣工面积3424.33万平方米,增长30.4%。商品房销售面积4533.50万平方米,增长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063.42万平方米,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2146.09亿元,增长16.2%。

全年完成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拆迁面积106.04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面积359.03万平方米。完成工矿棚户区改造1100户。完成煤矿棚区改造58.16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面积93.39万平方米。主城区公租房[9]开工建设1694.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84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12万户,巴渝新居建设5.2万户。

全年完成主城区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141.8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75公里,在建里程123公里。主城区新建广场面积64万平方米。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小学5248所,普通中学1259所,中等职业学校236所,高等教育学校67所。小学招生33.87万人,在校195.48万人,毕业36.3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7.21万人,在校119.02万人,毕业42.8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67万人,在校64.87万人,毕业18.9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8.72万人,在校50.01万人,毕业15.27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8.11万人,在校56.78万人,毕业13.07万人;研究生招生1.53万人,在校4.52万人,毕业1.24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4.42万人,在校11.46万人,毕业5.0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35万人,在校1.7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266所,职业技术培训结业生150.94万人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普通初中入学率99.2%,大学毛入学率32.0%。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3%。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6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1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全年受理

专利申请3.20万件,增长40.4%,获得专利授权1.55万件,增长28.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65件,增长63.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高新技术产品597个;国家级创新企业11家,市级创新企业38家。全年引进留学博士在渝工作人员146人。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299亿元,软件业总产值139亿元。

全市中国驰名商标54件,增长35.0%;著名商标823件,增长27.9%;地理标志量[10]87件,增长1.4倍。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博物馆39个,档案馆50个,文化馆41个,艺术表演团体282个。公共图书馆43个。出版发行报纸59984万份,各类期刊6078万册,图书14048万册(张)。有线电视用户508.7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49.91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6%。乡镇综合文化站843个。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0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3个,卫生监督机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1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536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0.71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3.1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02万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58万人。全市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96万人,注册护士4.28万人。

全年获体育国家级比赛金牌2枚,获世界级金牌4枚。新建中小学塑胶运动场848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5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平方米。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2.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2919.00万人,比上年增加34.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5.96万人,增加76.41万人。城镇化率55.0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 9.88‰,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7‰。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0,出生婴儿性别比111.50。

年末户籍总人口[12]3329.81万人,比上年增加26.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2.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77.64万人。截止2011年,农转城共完成82.3万户,321.90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1794.27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249.70元,增长15.5%。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827.72元,增长8.6%;人均经营净收入1779.43元,增长40.9%;人均财产性收入433.71元,增长38.7%;人均转移性收入5753.42元,增长23.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74.49元,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14]39.1%,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8平方米。

图9 2007-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6480.41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894.53元,增长24.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748.25元,增长18.3%;人均转移性收入697.96元,增长3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02.06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消费分别增长20.5%、37.9%、1.4%、33.6%、42.6%、40.1%和38.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6.8%,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98平方米。

图10 2006-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元、%

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3.09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8.48万人,增长12.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31.79万人,增长24.8%;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4.86万人,增长23.3%,5.10万人次享受

生育保险待遇,增长5.8%;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农民工32.69 万人,增长43.8%;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23.60 万人,增长18.5%。

全年56.85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1.3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03元/月和158元/月,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1%。

十三、移民与扶贫

截至2011年底三峡库区[16]累计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0亿元,惠及农村移民35万余人;累计发放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6亿元,惠及80%的城镇移民;累计安排三峡水库库区基金8.7亿元完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及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560个。全年库区签约经济合作项目165个,直接利用内资1351

亿元、外资22.3亿美元。其中,引进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104个,资金121亿元。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成投产815个,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3.2万个,解决移民就业3.8万人。移民技能培训6.22万人。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1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5100公里,与上年持平。易地扶贫搬迁4.92万人,增长18.3%。生态移民搬迁4.8万人,增长10.4%。解决了30.3万人农村饮水困难,增长21.2%。全年贫困人口脱贫33万人,年末扶贫对象146.2万人。

十四、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521.8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4%。年平均降水量1097.88毫米,比上年增长3.74%。年末9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8.67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6.9%。全年完成新造绿化林地面积2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0%。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

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24天,比上年增加13天。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8毫克/立方米、0.032毫克/

立方米和0.09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了20.8%、18.0和8.8%。综合污染指数为1.96,比上年下降15.2%。

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24个断面水质(21项评价)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比列为79.2%。全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比例为100%。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656人,比上年下降7.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8人,下降21.7%;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49人,下降11.8%;煤矿百万吨死亡3.00人,下降25.0%。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98人死亡,下降9.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3.13人,下降29.7%。

全市发生地质灾害130起,造成人员伤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2200万元。

注:

[1]“314”总体部署是指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为重庆工作“定向导航”,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三大定位,确定了一大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大任务,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国发…2009?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2]“五个重庆”是指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

[3]“民生十条”是指2010年6月24日至25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会议决定用两年半时间,在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4]“共富十二条”是指2011年7月21日,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文件里的内容。

[5]“民主法治十五条”是指2011年12月19日,市委三届十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有关问题的决定》文件里的内容。

[6]一小时经济圈是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和璧山县;渝东北翼是指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渝东南翼是指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和彭水县。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8]内保外贷是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辖区(不包括中央企业)境内投资者在境外投资活动中,通过境内投资者担保而由境外银行(含中资境外附属机构)直接放款至境外企业(即通常讲的内保外贷)。

[9]公租房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按优惠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供应的保障性住房。

[10]地理标志量是指表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11]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12]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

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数一般是通过公安部门的经常性统计月报或年报取得的。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城镇居民家庭或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全面反映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变化的最主要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按住户常住人口人均当年的可支配收入。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开始调查统计,覆盖全市城镇居民。

[1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按住户常住人口人均当年的纯收入。它反映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6]库区是指库区15区县,包括万州区、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丰都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

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重庆统计年鉴2012》为准。其中,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践行科学发展实效显著的一年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走民生导向、共同富裕发展之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民生幸福为追求,大力推进“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两江新区建设,全面实施“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推城乡统筹,促缩差共富,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向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民生动力助经济快速增长,跻身“万亿俱乐部”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排位跃升至全国第1。从历史发展进程看,2011年重庆经济增长远超直辖以来12.2%的年均增幅和发展态势较好的“十一五”时期14.9%的平均增速,继续保持在15%以上高位区间运行,快增向好态势显著。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物价上涨、流动性紧张、电油等生产要素趋紧、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微妙、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等对重庆经济保

持较快增长形成巨大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市委、市政府的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调结构”促发展、“保要素”促增长、“惠民生”促实效,增强各项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强资金调度和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打造“五低”商务环境,重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增长16.3%,上半年增长16.5%,前三季度增长16.5%;分产业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始终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排名稳居全国第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一提的是,“五个重庆”、“民生十条”等重大民生工程支撑下的投资、消费双双保持高位运行,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一方面,2011年重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6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涉及民生的政府主导类项目投资额达1450.00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商圈建设提档升级和改善民生措施得力,重庆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民生导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成为重庆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取得显著实效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重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比全国平均涨幅低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00万人,比上年增长74.5%;全年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比上年增长23.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9.70元,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0.41元,比上年增长22.8%。与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关的各项指标全面向好。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经济发展数量、质量同步提升放到重要位置,以民生为本,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就业岗位、城乡居民收入等同步较快提高。一是竭力控制物价攀升。面对全国范围的物价上涨,市委市政府切实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增加供应、搞活流通、强化监管、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价格总水平由3月的105.5逐步回落至12月的104.9。经济增长名列全国前茅的同时,物价则长期处于中下游水平。二是以“3+1”模式助推微型企业发展为标志,壮大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就业岗位,为经济增长切实提供最重要、最本质的支撑动力。2011年重庆各类市场主体增幅列全国第一位。三是出台进一步促进就业的政策举措,全年新增就业人员增幅超70%,其中新发展微型企业4.05万户,解决就业31.65万人,成为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的又一标

志。四是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民众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超15%和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入“2万元俱乐部”。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各项举措,取得明显实效。

三、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市场供给充足

《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1126.90万吨;油料总产量46.51万吨,增长4.6%;蔬菜总产量1407.97万吨,增长7.5%;肉类总产量196.28万吨(初步统计数),增长2.0%。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2011年农业生产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果断采取抗旱措施,力保粮食总产量维持在1100万吨的生产水平,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改善;二是大力推动蔬菜基地建设,保证生产,全年蔬菜总产量增幅超7%,为确保市民“菜篮子”供应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肉类总产量增长达2.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为保供给、稳物价提供了坚强后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改善民生,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农业平稳发展形成有利支撑。

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效益稳步攀升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9%,占比继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704.6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工业继续快速发展壮大,金融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一系列调结构、保增长举措取得成效。

一方面,近两年重庆完成了以惠普、宏碁、华硕、思科等品牌商为龙头的“5+6+400”产业集群构建。2011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27.92亿元,同比增长2.7倍,增速远超历年水平,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笔记本电脑2407.39万台,增长25.4倍,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加速成型。专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势强劲,增幅远高于全国同行业。重庆工业结构已从传统的汽摩产业一枝独秀,转型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和传统优势工业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格局。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效益随之稳步攀升,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42亿元,同比增长28.1%,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亏损面仅为8.2%,全市工业经效指数再创新高达到257.7,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加速集聚,离岸金融结算取得新进展,惠普亚太结算中心运行顺利,宏碁、华硕第二营运总部和贝宝、阿里巴巴结算平台落户重庆。截止12月末,全市新增银行12家,银行总数西部第一,跨境人

民币结算增长6.9倍,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初具雏形。

五、开放进程持续加快,“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重庆货物进出口总额29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出口198.38亿美元,增长1.6倍;进口93.80亿美元,增长89.9%。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05.29亿美元,增长66.0%,全市实际对外投资额为5.46亿美元。重庆对外开放度持续提升,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发力。

2011年,重庆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实现了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和多国海关“一卡通”,开通了渝沪江海航运、深渝铁海航运,新增了9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标志着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形成。投资环境、贸易通道的完善,一方面促动了“引进来”步伐的加快,201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同比增长超66%,利用外资规模占到全国的1/15,中西部总和的1/4。截至2011年底,入驻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突破200家,总量居中西部第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格局已经形成。另一方面,进一步促动开放型经济延续高增长良好势头,2011年重庆进出口、出口增速均居全国第1位,分别高出全国水平112.6、144.6个百分点。全年进出口增速始终保持在70%以上高位,8月起实现翻番,创下了连续6个月全国第一的佳绩。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笔电出口强力带动是全市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大力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的推动下,加工贸易方式实现出口61.67亿美元,增长4.1倍,占比超过3成,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成为重庆出口新名片,改变了重庆出口仅以汽摩产品知名的形象。

六、民生得以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重庆主城区完成危旧房改造拆迁面积106.04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12万户,巴渝新居建设5.2万户。主城区公租房竣工面积48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8平方米。医院、卫生院床位10.7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0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普通初中入学率99.2%。全市文化馆41个,艺术表演团体282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上年增长11.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长12.9%。民生改善为导向、改善民生为重点,重庆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2011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生导向、缩差共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和落脚点,以民众参与、民众受益、民众满意为宗旨,促动改善民生。一是

重庆人文精神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傅剑秋重庆市社科联主任) 重庆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重庆人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对象、生产方式、劳动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的态度;同时,重庆人文精神又与重庆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 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人 文的概括,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 是三千万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的显示。我认为可以用四句话来对重庆人文精神作初步的提炼: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时尚。 重庆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巴人迁徙、繁衍、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巴人由丰饶富足的楚地,西迁至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域,需要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进而通过集体的力量改造自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巴人还要抵御外来侵略,拓展生存疆域。所以,集体协作、团结互助是巴人最核心的价值观。集体、互助的价值理念,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基础就是,人人都要勤劳,个个都要互助,把自己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遵循共同的道德,履行对集体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人与自然的联系越是密切,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越是深刻。巴渝山地的自然条件,固然有道路的曲折、耕作的艰辛,但同时也赋予了重庆人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巴人骁勇善战,自古出武将,巴曼子将军割头以谢楚,声名誉于海内,也是重庆人性格的写照。 近代以来,重庆因通江达海,成为西部地区最早的开放城市。清朝时期的重庆为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西部和东部经济的交流,起了巨大作用。得风气之先,境外的商品,要通过重庆进入西部;西部的原料,要经过重庆进入沿海。没有重庆的发展,就没有西部的发展。这样的历史地位,使重庆人具备了豁达的胸襟和开放的眼界。领风气之先就是时尚,邹容似的时尚,卢作孚似的时尚。重庆同时又是移民次数多、规模大的地区,历史上共出现六次大移民,仅现代史上就有两次大的移民。山南海北的人由四面八方来到重庆,融合进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和沿海文化,使重庆人文具备了对海内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使重庆人具备了热情好客、乐观豁达的开放胸襟。抗战时期,重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人文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作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指挥中心,重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肩负起了重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重庆人的英勇,重庆人的百折不挠,重庆人的豁达乐观,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是体现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红岩精神。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人民解放的艰苦斗争中,重庆人民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为后代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红岩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重庆人身上发扬光大,已经深深融入到重庆人文精神之中。 总之,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时尚的重庆人文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

20090925建国60周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六十年沧桑磨砺 重庆走向新的辉煌 ——建国60周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六十年沧桑磨砺,六十年改天换地。1949年11月30日,随着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解放重庆,这座西南重镇从此焕发青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新阶段。建国60年来,重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改天换地,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光辉诗篇。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国民经济焕然一新,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教体卫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重庆已站上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努力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勾画的“314”1宏伟蓝图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富饶的土地 悠久的历史 重庆位于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 重庆地下、地表资源丰富,组合条件较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 1“314”总体部署具体含义参见“奋进的历程”第五部分。

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全市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水能资源开发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9年11月重庆解放,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重庆市社保单位参保须知

参保须知一、各险种参保范围

二、各险种缴费比例

三、缴费基数 1、新成立的参保单位和原参保单位新增职工以起薪当月(不足一个

月,按一个月核定)工资核定本年度缴费基数。从第二年起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核定本年度的月缴费基数。 2、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或起薪当月工资低于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核定缴费基数;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或起薪当月工资高于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核定缴费基数。 3、用人单位全部应缴费人员缴费基数之和即为单位的缴费基数。 4、参保单位应于每年3月底前,向两江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或我区所属街道社保所统一申报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及每个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工资总额的组成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规定的项目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总额统计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职工应发工资统计。 注:(一)对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以国家统一规定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艰苦边远津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1993年工资改革时随工资发放的保留津补贴、

老粮贴,规范后发放的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津补贴之和核定缴费基数。 (二)对事业单位:以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艰苦边远津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1993年工资改革时随工资发放的保留津补贴、老粮贴,由同级政府人力社保和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之和核定缴费基数。 四、缴费公式 单位缴费金额=全部应缴费人员缴费基数之和×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金额=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比例。 五、单位参保登记 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应在其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公共业务办公室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按要求如实填写《重庆市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人员增加申报表》(一式两份)并提供其电子文档。 参保单位带齐所需纸质及电子资料到两江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或我区所属街道社保所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办理单位参保登记、人员参保业务、申请社保网上业务经办。 注:单位参保登记五险必须参加,不能随意选择险种参保,同时阅读《申请社保网上业务经办指南》,按要求进行申报。 六、参保单位人员增减业务申报

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对比分析

课程论文 题目: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构成比较分析 姓名:陈妮 学院:管科学院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班 年级:2014级 学号:20142207061004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月日

摘要:GDP,又叫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本文主要讲了贵州省和重庆市近十年GDP的增长对比和其主要构成,尤其是在第一、二、三产业上的差异。 关键词:GDP,贵州,重庆,第一、二、三产业

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构成比较分析GDP,又叫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因此,GDP的构成也分为生产法构成、收入法构成和支出法构成三种。 1、生产法构成:就是行业构成,按大类分可以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再细一些可以按行业分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等等。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GDP中各行业具体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结构是否失衡。 2、收入法构成:具体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种构成项。其中,劳动者报酬归属于个人部门,生产税净额归属于政府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归属于企业部门。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个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发展是否平衡。 3、支出法构成:具体分为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常说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 上图为两个城市十年来人均GDP增长情况,不难看出,重庆人的收入远远高于贵州人民的,就拿贵州2012的人均GDP来说,此时的高低是和它差不多才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报告)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直辖十年,重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和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全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标志,掀开了重庆奋勇前进的新篇章。从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殊市情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一小时经济圈,优化“一圈两翼”总体布局,是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第一章范围界定和基础条件 第一节范围界定 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一小时经济圈。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等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5年末常住人口166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4%。 专栏1一小时经济圈区位图

第二节基础条件 直辖十年来,一小时经济圈依托较好的区位优势、资源环境和发展基础,实现了相对更快的发展,处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整体进入高成长阶段。“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2.3%,超过同期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0.7个百分点;2005年GDP总量占全市78%,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人均GDP超过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核心区规模效应明显。都市区处于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密度高达2778万元/平方公里,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课题申报书 (2019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 大调研“结对子”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申报说明 现组织开展2019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结对子”项目申报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及数量 “结对子”项目主要面向2018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大调研已立项项目团队进行申报,从中择优总共产生30个左右项目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二、申报时间 自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6月15日。在此期间填写报送《申报书》等申报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程序 1.请申报单位和个人,根据2018年已开展调研的情况及研究专长,按要求填写申报书。 2.《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二份),报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加盖单位公章。 3.报送材料:科研管理部门汇总后,统一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至市社科联智库工作部。以上所有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智库工作部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四、经费资助 对于确定立项的“结对子”项目,市社科联将予以适当经费资助,每项0.5万元左右。 五、结项要求 1.提交不少于1万字的结项报告; 2.提交3000字以内咨政建议稿件1份; 3.结项时间:2019年10月15日前提交结项材料; 4.项目组成员可根据实际适当补充调整。 具体要求以立项通知为准。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三、近两年与本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领导批示情况(附佐证) 四、近两年与本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被实际部门采纳情况(附佐证)

注:按申请金额填写预算,正式立项后按照批准金额调整预算。 六、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我市社科规划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我市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市社会科学研究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在广泛征求各社科单位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社科规划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和管理规律,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重庆的实践为主攻方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强化重庆发展规律研究,加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全市社科理论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市社科规划项目管理要按照“服务中心工作、遵循科研规律、强化科研管理、创新管理措施、争创社科精品”的思 路,坚持以我市社科专家学者为依靠,以社科单位为依托,以出精品、出人才、出经验为目标,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以提高我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结项率、优秀率和成果转化率为重点。 第四条加强选题、申请、评审、立项、开题、中期管理、结项、成果应用等八个环节的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组织、人才、监督、经费等保障措施,实施分类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建立健全市社科规划项目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重庆市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外开放及开放型经济 重点专项规划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外开放及开放型经济重点专项规划》,是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规划,主要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部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编制。规划的核心是部署“十一五”时期全市对外开放及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蓝图和政策取向,力求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切合重庆对外开放现实基础、调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各类有利因素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行动纲领和工作依据。 一、成就与形势 (一)“十五”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时期是我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外经贸高速增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也是我市对内对外开放及外经贸迈上新台阶、外经贸拉动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五年。全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开放环境明显改善,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进展喜人,区域经济协作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及开放型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出口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43.7亿美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其中:出口83.9亿美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半。2005年,外贸进出口达到42.9亿美元,其中,出口25.2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20.4%,比“九五”高出17.2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达到11.2%,出口依存度达到6.6%,分别比“九五”末提高6.5和3.9个百分点,重庆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十五”期间,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九五”末的12%提高到24%,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九五”末的52.2%提高到61%。“十五”期末,民营企业出口比重达到56.2%,生产企业出口比重达到92%。 ——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利用外资总额达到28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加1.6亿美元,其中,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7.5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到3.5%。全市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20%。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21%,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约12万人。“十五”期间,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渝直接投资,1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渝落户。截至2005年底,已有33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在渝设立了49家企业。

201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201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立项协议书 甲方: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称省社科联) 乙方:(依托单位) 丙方:(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资助经费:(注:重点课题资助额度为20000元/项;一般课题资助额度为10000元/项;立项不资助课题填写“自筹”) 经专家评审,省社科联党组审批,本课题列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为确保研究任务能高质量地按时完成,浙江省社科联、课题依托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共同达成本协议。 一、甲方承诺: 1.及时拨付课题研究经费。 2.受理课题的重大事项变更申请。 3.做好课题结项工作和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乙方承诺: 1.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及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立项课题给予支持,并对本课题的按时高质量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2.认真审核课题负责人报送的结题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核合格后及时将结题材料报送省社科联社团处。 3.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并及时上报省社科联课题成果转化的情况(如:实际部门采纳、领导批示、论文转载、收录、引用情况等)。 三、丙方承诺: 1.以本课题组填写的《浙江省社联联研究课题申报表》为有效约束,按课题设计论证的内容认真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2.不以资助经费不足等为由,擅自变更原课题设计中的研究内容和最终成果形式。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延期(应用对策类课题不得超过1年)、变更项目管理单位、改变成果形式、改变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等重要事项变更的,须由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社科联社团处审批,不经批准不做变更。 4.按照本课题成果形式的结题要求完成课题。①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其中重点课题成果必须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有一篇课题负责人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上);②成果形式为专著的,须正式公开出版;③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须被市级(不含县级市)以上党委政府、有关实际工作部门肯定并采纳吸收,或获得市级(不含县级市)或厅局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杨成 50110202706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各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更准确定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并制定应地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并加快重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将重庆市39个区(县)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经济指标都比直辖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在全国各大主要省市中都处于领先,但跟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仍处于“直辖市初级阶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其所辖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不仅反映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百强县排名活动以来,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研究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为了促进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持续、平衡、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升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对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适合全市各区(县)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概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内涵的研究,由于兴起的比较晚,理论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是一个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间概念和地区概念。冒小栋和李燕辉认为,经济发展和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全貌,综合反映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志刚则认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应考察各区域经济对上一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高辉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中,影响并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资等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8〕65号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资等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渝劳社办发〔2008〕65号 各区县(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市级企业主管部门,各控股(集团)公司: 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县(自治县)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就贯彻执行有关工资、工作时间制度等规定提出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标准的问题 用人单位执行《关于企业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6〕124号),其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支付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原则上不得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标准。

二、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一致的,适用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遵循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就高不就低。 三、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问题 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解除劳动关系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四、关于中班、夜班津贴的问题 《重庆市劳动局关于移植修订和废止一批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0〕199号)第二条规定:“对现仍在适用的原重庆市劳动局(含以重庆市劳动局为主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发)的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从2000年7月1日起予以废止。其中部分政策需继续执行的,由本局移植制定并予以公布。”2000年7月1日后市劳

动保障局及有关部门没有制发过有关中班、夜班津贴方面的规定,此前我市有关中班、夜班津贴的规定已经废止。中班、夜班津贴属于企业内部分配的范畴,由企业在内部分配办法中解决,并注意向脏、苦、险、累岗位倾斜。 五、关于清凉饮料费的问题 根据《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05号)第十四条规定:“每年5月至9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清凉饮料费用标准按以上规定执行。《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用标准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5〕28号)废止。 六、关于烤火费的问题 烤火费属于福利范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规定执行。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全市粮食作物产量1079.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生猪出栏1758.2万头,增长0.4%;家禽出栏21349.2万只,增长0.2%;牛、羊分别出栏54.5万头和447.0万只,下降2.2%和0.4%。 二、工业经济转型调整,新兴制造业贡献突出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7%,股份制企业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1%,制造业增长0.4%,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在“6+1”支柱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13.6%、材料行业增长11.0%、化医行业增长4.9%、装备制造业增长3.2%、消费品行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汽车制造业下降17.3%。 2018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1.7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5.2%,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2%、10.0%、6.5%和13.4%。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3.0%,智能手机增长59.4%,液晶显示屏增长56.2%,工业机器人增长68.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 45.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4.1%。 三、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数字经济产业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止11月末,全市从事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业务的规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 1

图1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 2

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6年—2002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增幅比同期全国水平高1.3个百分点。然而,重庆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未缩小,在西部也不具有明显优势。2000年以来,重庆经济一直排在全国的23位、西部的第5位左右。重庆经济能否赶上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及其制约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和上海相比较,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前景做简要分析。 一、重庆与上海的经济差距 1949年—2001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28亿元增长到495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52年间增长了126.6倍,平均每年增长9.8%。重庆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3.89亿元增长到174 9.77亿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7.0%。由于上海经济的初始水平高于重庆,而且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比重庆高,因此,重庆经济与上海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经济总量看,1949年重庆与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6.3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相当于上海的6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差距扩大到205.4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为上海的24.7%;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的1991年,重庆和上海的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553.96亿元,重庆为上海的38.0%;2001年,重庆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3201.01亿元,重庆是上海的35.3%。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在1949年—2001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同期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高2.8个百分点。分时期看,1949年—1960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重庆高13.1个百分点;1961年—1978年期间,上海比重庆仅高0.6个百分点;而在1979—199 1年间,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上海高1.1个百分点;1992年—2001年期间,上海比重庆高1.3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过程看,上海用了10时间使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从100亿元到1000 亿元用了33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7年时间。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耗时33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耗时13年,从1000亿元达到2000亿元用时8年;预计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需10年左右。2002年重庆国内生产总值为1971.10亿元,大致相当于上海1994年的水平,重庆10年后才能达到上海现在的水平,从静态角度看,重庆经济比上海经济至少落后10年。 二、沪渝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 重庆与上海经济起点的差距并不大,但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可见,初始水平的差异并不是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地区间经济水平趋同是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的结果,因此,重庆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很可能是经济结构上的差距。 (一)三次产业结构差距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来看,在1949—2001年期间,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由

西南大学2010年重庆社会科学规划立项一览表-西南大学社科处

西南大学2010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和主持人 项目类别学科类别最终成果形式结项时间 1 市民社会:从哲学批判到 社会建构西南大学 刘荣军 一般哲学 社科 专著等2012.12.31 2 “西三角经济区”构建中 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实 施路径与政策规制研究 西南大学 杨毅 青年政治学 党建 系列论文2011.12.31 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 新研究 西南大学 邹绍清 一般 政治学 党建 专著2012.12.31 4 重庆城乡统筹背景下新 生代农民工就业模式研 究 西南大学 许秀川 一般经济学研究报告2011.12.31 5 控制、信任与研发联盟风 险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南大学 黄俊 青年经济学研究报告2012.12.31 6 农业合作制度与重庆畜 牧产业组织创新研究西南大学 张应良 一般经济学研究报告2012.8.31 7 重庆中长期公共教育投 入水平测算与保障机制 研究 西南大学 杨斌 一般经济学研究报告2012.06.30 8 重庆黑恶势力犯罪打击 的经验与启示西南大学 邹兵 青年法学研究报告2011.12.31 9 重庆市反哺农业立法问 题研究西南大学 赵谦 青年法学专著2013.04.30 10 英国人对重庆地区考察 与探险活动研究 (1861-1891) 西南大学 马剑 青年历史学研究报告2011.12.31 11 抗战时期大后方城市社 会生活变迁研究西南大学 谭刚 一般历史学专著2013.06.30 12 清代重庆地区书院教育 研究西南大学 孙运君 一般历史学专著等2012.12.31 13 重庆市普通高校继续教 育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西南大学 郑家福 重点教育学研究报告2011.12.31 14 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 培养研究西南大学 张骞 青年教育学研究报告2012.06.30 15 重庆市新课程改革过程 中的学生适应性研究西南大学 李宝庆 一般教育学研究报告2012.12.31 16 重庆建设西部教育高地 指标体系研究西南大学 崔延强 一般教育学系列论文2011.12.31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资等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资等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 知 【法规类别】工资福利与劳动保险 【发文字号】渝劳社办发[2008]65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08.03.13 【实施日期】2008.03.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资等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渝劳社办发〔2008〕65号) 各区县(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市级企业主管部门,各控股(集团)公司: 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县(自治县)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就贯彻执行有关工资、工作时间制度等规定提出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标准的问题 用人单位执行《关于企业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6〕124号),其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支付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原则上不得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

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假期工资标准。 二、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一致的,适用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遵循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就高不就低。 三、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问题 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解除劳动关系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四、关于中班、夜班津贴的问题 《重庆市劳动局关于移植修订和废止一批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0〕199号)第二条规定:“对现仍在适用的原重庆市劳动局(含以重庆市劳动局为主与其他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办法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社科联对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社会组织)的科学管理和服务指导,提高学会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社会组织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自治区社科联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组织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循办会宗旨,为广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三条社会组织必须遵守自治区社科联章程,接受自治区社科联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享有团体会员的权利,履行团体会员的义务。 自治区社科联所属社科类社会组织分“直属社会组织”和“会员社会组织”。“直属社会组织”是自治区社科联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会员社会组织”是以自治区党委、政府部委办厅局或其他同级群众团体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 第二章社会组织的成立、报批、变更、注销 第四条成立自治区级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条件: (一)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同一学科不得重复成立相同或相近的学会。 (二)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有一定数量、有影响的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个人会员或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混合的会员数不得少于50人;团体会员不得少于30个。 (三)有与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3万元以上的学会活动经费。 (四)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五条社会组织的筹备和审批分四个阶段进行: 咨询申请阶段、申请筹备阶段、筹备中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阶段、申请登记阶段。具体要求见附件《社科类社会组织申请、筹备、成立登记须知》 第六条“直属社会组织”变更其他登记事项(如名称、宗旨、业务范围、地址、负责人、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办事机构变更等)和修订章程,须事先以书面形式报自治区社科联批准后,再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会员社会组织”变更其他登记事项和修订章程后,经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后报自治区社科联备案。

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材料印制规范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材料印制规 范 一、鉴定结项应达到的条件符合新或老之一即可 (2014.4月前老办法)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必须达到《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结项基本条件。 其中所列论文可参照以下方式换算:1篇权威期刊的论文相当2篇重要期刊的论文或相当4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其中不少于2篇CSSCI期刊的论文);1篇重要期刊的论文相当2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其中不少于1篇CSSCI期刊的论文)。 新办法:结项基本条件 (一)重点项目结项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学术专著类:原则上完成15万字符以上的书稿。 2.研究报告类:研究报告原则上应在5万字以上(调研类研究报告须提供调研过程和数据来源的详细材料,下同)。 (二)一般项目结项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学术专著类:原则上完成10万字符以上的书稿。 2.系列论文类: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 3.研究报告类:研究报告原则上应在3万字以上。 (三)青年项目结项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学术专著类:原则上完成8万字符以上的书稿。 2.系列论文类: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3.研究报告类:研究报告原则上应在2万字以上。 (四)上述“专著”中,项目负责人应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要与项目申请书的选题一致,项目负责人应有2篇是第一作者,其余论文作者可为项目组成员;在成果的基金标识中,“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应排名第一。 二、鉴定结项应提交的材料 (一)系统导出的、填写完整的《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申请书》; (二)《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 (三)《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协议书》复印件; (四)有变更事项的需提交《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表》复印件; (五)研究成果转化及社会反响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六)主要阶段性成果(含领导批示等)材料复印件; (七)项目最终成果; 三、鉴定结项材料装订的要求 (一)“鉴定结项应提交材料”(一)至(六)项,按照(一)至(六)的顺序和附件1的样式装订成册(3份);调研类研究报告要附上反映调研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调研材料的纸质件。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卫生局 印发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委员会、民政局、卫生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卫生局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合作 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和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渝府发〔2007〕113号)有关精神,为保障大学生基本医疗需求,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关心,减轻患病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经市政府同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坚持自愿参保、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全市统一的筹资标准,重点保障基本医疗需求,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二、参保范围 重庆市辖区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称简称大学生)。 三、筹资办法 (一)筹资和补助标准 大学生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按照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执行(其中政府补助每人每年80元,个人缴费一档每人每年20元,二档每人每年120元,个人缴费部分原则上由大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

以对个人缴费给予补助。随着经济发展和基金运行情况变化,可适时调整筹资水平。 对大学生中的困难群体,即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困难家庭大学生,以及其他享受国家助学金大学生,重度(一、二级)残疾大学生,按照民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给予参保资助和医疗救助。 大学生参保所需政府补助资金,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中央对地方所属高校学生按照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办法给予补助。我市地方财政补助中,市与区县负担比例仍按渝府发〔2007〕113号文件规定执行。原大学生日常医疗所需资金渠道不变,继续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予以补助。 为解决大学生基本医疗需求之外的更高的医疗需求,鼓励大学生按自愿原则,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二)参保缴费 大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保,开学一个月内缴纳本学年度医疗保险费,享受待遇时间从本学年的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所在高校收齐大学生个人缴费后按社保基金管理规定及时足额上解至所在行政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四、就医管理 各统筹区参照本统筹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办法制定大学生就医管理办法。 (一)日常就医管理 各高校以本校校医院为大学生医保就医管理机构,没有校医院的高校,可就近指定一家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其就医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校医院)。大学生原则上应在本校校医院就医,在校外医院就医需在本校校医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