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号文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4号文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4号文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4号文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

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2012-04-09 来源: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闽环发…2012?4号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设区的市环保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行为,更好的服务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抄送:环保部,省政府办公厅,省直各有关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主题词:环保环评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分级审批管理规定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1?3号),进一步提高效率、规范管理,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保部令第5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环评总体要求

(一)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项目,不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投资规模(豁免项目除外),都必须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建设单位必须依据国家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程度,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向有

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对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环境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环境保护部认定。

(三)加强区域产业规划环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类项目,化工石化、皮革合成革、铁合金、萤石矿和氟化工、煤矿、金属矿、铅蓄电池等高环境风险类项目,码头、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国省道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类项目,以及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其他项目,其区域产业规划环评应作为受理、审批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前臵条件。

(四)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备案制的,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其它项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五)对以下三种情形的建设项目,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依法进行处罚。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项目,不予审批。

1.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而建设单位未依法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才开工建设,而建设单位未向原审批部门报请重新审核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分级审批权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审批权限根据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权限以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和程度确定。

(一)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国家审批项目除外):

1. 环保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见附表1);

2. 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或核报省政府核准、审批的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列入附表2的建设项目,以及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并列入附表2的外商投资项目;

3. 除上述两条之外,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二)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国家、省审批项目除外):

1.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设区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见附表3),以及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且未列入附表2的外商投资项目;

2. 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或核报省政府核准、审批的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但不列入附表2的建设项目;

3.由设区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4. 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化工,合成革及人造革,造纸,修造船,酿造,农药,电镀,味精,医疗废物集中处臵,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畜禽养殖,矿产勘查,除普通建筑用沙石料外的所有非金属矿开采,金属矿的选矿等;

5.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及省级审批、核准或备案且属于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6.对平潭综合实验区,除国家规定应由国家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以及涉及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外,其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均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三)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除应当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以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具体内容由设区市政府确定。

(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不良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五)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管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环保“三同时”、总量控制、规划环评等情况,调整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

三、审批要求与责任

(一)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受理和审批涉及以下六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项目;

2.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

3.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的项目;

4.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及位于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内的项目;

5.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6.不符合省政府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行业整治要求的项目。

(二)对改善民生、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建设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批。

(三)经审批同意建设的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2.符合产业政策;

3.符合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4.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5.符合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要求;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四)凡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必须事先征得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内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必须征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五)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求,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建设单位必须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审批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可根据监督管理的需要,要求建设单位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评价、验证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受理、送达、公示、告知、听证等相应制度,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加强对审批事项实施情况的监督。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情况每月汇总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环评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作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建设单位指定环评单位。环评机构应按标准收费,不得以协作费、回扣等名目进行不正当竞争,扰乱环评市场。

(八)环评机构应当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出现较大失误或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建议发证机关对其处以所收评价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弄虚作假或出租、出借评价资质证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议发证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对主持以上项目的注册环评工程师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发证机关暂停其业务直至取消环评工程师资格、终身禁业。

(九)各级环保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权限审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越权审批、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条件审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依法撤销或者责令其撤销其审批决定;

2.对直接审批责任人员,建议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的规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四、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福建省建设项目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权限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附表:1.环保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

2.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2年本)

3.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委托设区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2年本)

附表1:

环保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09年本)

术改造。

附表2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直接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2年本)

术改造。

附表3: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委托设区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2年本)

注:表中未注明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的,包括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

福建省的环评机构及资质备案机构

福建省的环评机构及备案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厦门大学 4. 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5.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6. 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7. 华侨大学 8. 泉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9. 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10.福州大学 11.福建师范大学 12.三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13.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14.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5.宁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16.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17.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 18.南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19.福建省华厦建筑设计院 20.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21.福建省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22.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23.福州通和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24.永安市环保技术服务公司 25.福建高科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26.厦门新绿色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27.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8.石狮市阳光环保技术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29.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0.泉州海洋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1.邵武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32.福州闽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34.漳州市环保开发公司 35.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 36.厦门嵩湖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经我厅备案登记在省内开展业务的省外环评机构一、第一批备案 (一)备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机构 1.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3.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4.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5.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综述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地址:上杭县紫金大道1号紫金大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环境违法一案,经省环境监察总队现场调查,现已审查终结。 一、环境违法事实和证据 经调查,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你矿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 你矿以上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的规定,第六十七条关于“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的规定,第六十八条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关于“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 2010年9月13日,我厅依法向你矿送达了《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闽环罚告字〔2010〕7号)和《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闽环听告字〔2010〕6号),明确告知你矿依法有权要求陈述申辩和听证。你矿收到我厅告知书后,于2010年9月16日向我厅提交了《陈述申辩书》,但未要求听证。你矿对事件发生事实无异议,但对事件造成的鱼类死亡损失提出了异议,我厅经研究认为国家工作组已经对该次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作出了认定。因此,对你矿的异议理由不予采纳。 以上事实,有如下证据为证: 1.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7.3”重大水污染事故现场照片; 2.2010年7月8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现场检查(勘察)笔录; 3.2010年7月9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赵东寅副矿长的询问笔录; 4.2010年8月1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映南副总裁的询问笔录; 5.2010年7月4日上杭县环境监测站对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泄漏溶液监测报告; 6.2010年7月16日省环保厅召开紫金矿业“ 7.3”事故原因调查研讨会,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交的渔业专家调查组的《汀江流域污染事故造成鱼类死亡的调查报告》; 7.2010年7月16日省环保厅召开紫金矿业“7.3”事故原因调查研讨会,省经贸委组织提交的经贸专家调查小组的《紫金山金铜矿废水渗漏污染事故调查报告》;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日期】2014.10.15 【实施日期】2014.10.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2014年失效文件的通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 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的通知 (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各设区市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林业局、水利局、海洋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环境与国土局、交通与建设局: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有关“研究制

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经研究,现将《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实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水利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4年10月15日 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 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有关“研究制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缩短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经研究,现就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提出如下试行方案。 一、试行内容 (一)企业投资项目部分前置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审查审批(以下简称“部分并联”)落实《意见》要求,省发改委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由项目单位报送

福建环境本底调查

环境放射性调查 (一)放射性水平调查 1.福建省天然放射性水平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环境天然辐射基准线,1984~1989年,福建省环保局组织力量对全省的陆地伽玛辐射、土壤、水体、大气氡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1984年,福建省环保局受国家环保局和省科委委托,在全省开展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伽玛辐射剂量水平调查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原野、道路、建筑物建筑室内的伽玛辐射水平。全省伽玛辐射就地测量的时间从1984年7月至1986年12月。在各地(市)环保监测站、省地质321队和防化兵大力配合下共测量1029个测点,行程达3万多公里,取得12862个有效数据,圆满完成了外场监测任务。监测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国家环保局《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的要求,采取按全省陆地面积均匀布设测点的方法,同时结合福建省人口密集情况和铀矿点等地质状况适当增设设点。 《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也是《福建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的组成部分。福建省环保局根据国家环保局1984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实施方案。1986年7月,按照《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又作了补充和修改。从1984年6月到1987年6月,历时3年,完成了全省土壤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工作,到1988年7月,完成了整个调查研究的数据处理和总结工作,首次对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放射性同位素在福建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都伴有一定的放射性废物排放,而水是转移这些废物的主要介质,因此,福建省各类水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可能性日益增大。为了掌握福建省各类水体放射性水平现状,反映省内沿海、沿江重要城市及工矿企业对水体放射性水平的影响,1984年福建省环保局接受了国家环保局下达的任务,开展了福建省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的工作。历时4年多,采集江河、水库、井、泉、近海海域、自来水等各类水体样品128个,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U、Th、Ra-226、K-40的浓度,取得近2000个数据,为评价福建省放射性环境质量,进行放射性常规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福州市区大气中氡及其子体水平和剂量评价》是国家环保局下达的《福建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总课题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改革强制性清洁生产咨询机构管理制度的通知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改革强制性清洁生产咨询机构管 理制度的通知 篇一: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 闽经贸资源?20XX?826号 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环保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发局、经委)、环保局: 为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水平,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省经贸委和省环保局制定了《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环保局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根据国家《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省境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三条省经贸委会同省环保局负责全省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市、县(区)经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清洁生产审核具体工作。 第四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本省排放标准,或者污染 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以下简称“一类企业”); (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以下简称“二类企业”)。 有毒有害原料或者物质主要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核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 二类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 第七条除第六条规定情况外的企业(以下简称“自愿企业”)均可自愿

闽环保总队【2006】4号文福建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闽环保总队[2006]4号 福建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和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的市环保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污染必须缴纳噪声超标准排污费。由于建筑施工噪声为非稳态排放,实际监测数据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且排污者申报与施工噪声监测不能同步,我省部分市县在前一段具体实施建筑工地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和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的做法。省物价部门在专项检查中对比提出了整改要求。省环保局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环境监察总队和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专题调研,对我省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环境监察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整改意见。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施工

噪声排污申报和超标准排污费征收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按程序进行排污申报和核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对“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办理排污申报手续”的规定,各市、县环境保护局应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及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排污申报法律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填报《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由于在开工前不具备监测条件,可以使用类比监测数据进行申报。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在每月或者每季终了后10日内,依据经审核的《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和当月(当季)的实际排污情况,核定建筑施工噪声超标分贝数,并向建筑施工单位送达《排污核定通知书(试行)》。 建筑施工单位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自接到《排污核定通知书(试行)》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发出通知的环境监察机构申请复核,环境监察机构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噪声超标分贝数确定后,环境监察机构根据国家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确定超标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和收缴。

福建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福建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福建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目录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1) 二、工作概况 (3)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原则 (3) (一)主要内容 (3) (二)编制原则 (4) 四、标准内容的确定 (5) (一)生产设备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5) 1. 颗粒物 (7) 2. 二氧化硫(SO2) (9) 3. 氮氧化物(NOx) (10) 4. 氟化物 (12) 5. 氨 (12) (二)无组织排放规定 (12) (三)其他污染物控制规定 (13) 五、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 (14) 六、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17)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2010年,福建省水泥企业185家,全年生产水泥5446.50 万吨,每家企业平均规模29.44 万吨/年,全年新投产水泥生产线5条,新增熟料产能620 万吨。2011 年,福建省新投产7 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1008 万吨,全年水泥产量达到6570.86 万吨,同比增长17.8%。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快速高效推进,截至2009年12月,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974.6 万吨,超额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668 万吨的目标。福建省水泥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水泥行业的产业政策,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达到81%。但截至目前,福建省内尚无产能超千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与周边省份相比,福建省水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 此外,由于福建石灰石资源集中在西部山区,水泥消费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造成水泥企业资源赋存与市场形成二元格局。其间以物流运输相接,这导致开采、运输成本都很高。并且水泥产品为非垄断型,量大利薄,有效半径小,导致大部分产能只能在省内自行消化。 水泥行业是国家重点污染行业,是福建省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资料显示,水泥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是仅次于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排放之后的第三排放大户。2010年福建省水泥行业NOx排放量为4.44 万吨,占全省NOx总排放量10%。2011水泥业增排1.8 万吨,排放总量增至6.24 万吨,占全省总量增至12.6%。 为了防控水泥行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国家、福建省政府及其环保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要求。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09年,环境保护部发布《清洁生产标准水泥工业》(HJ 467-2009);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行业准入条件》。 以上各部委政策要求水泥行业应严格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以及可替代原料、燃料处理的污染控制标准。对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新建或改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须配置脱除NOx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新建水泥项目要安装在线排放监控装置,并采用高效污染治理设备。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 .............................................................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事件分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领导机构......................................................... 日常工作机构..................................................... 成员单位职责..................................................... 专家组........................................................... 现场工作机构..................................................... 市、县级环保部门................................................. 3 风险研判和预警.................................................... 预警分级.......................................................... 风险研判和预警................................................... 预警措施......................................................... 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4信息报告与通报.................................................... 信息报告......................................................... 跨区域的信息通报................................................. 5 应急响应 ......................................................... 先期处置......................................................... 分级响应.......................................................... 响应措施......................................................... 响应终止......................................................... 6 后期工作 ......................................................... 损害评估......................................................... 事件调查......................................................... 7 应急保障 ......................................................... 队伍保障......................................................... 物资与资金保障................................................... 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技术保障......................................................... 8 附则 ............................................................. 预案管理......................................................... 预案解释......................................................... 预案实施时间.....................................................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编制目的 保证《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顺利实施,完善省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环境安全。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环保系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不含核与辐射污染、重污染天气、海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赤潮灾害事件应急)。 辐射污染事件应急工作按照《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按照《福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核应急、海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赤潮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先期处置,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我省环保系统各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事件分级 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福建环保产业发展分析和展望

福建环保产业发展分析和展望 作者:胡致鹏应传友邵春雨陈春秀 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6期 [摘要]论述了福建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壮大我省环保产业的新思路。 [关键词]环保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我国对环保产业的界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1福建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福建省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环保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九十年代开始加快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省环保产业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包括环保产品生产、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为我省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保障,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从1997年开始,每四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环保产业调查。根据调查,我省1997年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为29亿元,2000年为63亿元,2004年达到164.89亿元,占当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6053亿元)的2.72%,约为2000年的2.5倍。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全省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又有了新的增长,增幅保持在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产值达到了260亿元以上。环保及相关产业从业单位已近千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其中纯环保企业3家,环保相关企业7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我省环保产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设区市。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单位数超过100家的有福州、泉州、厦门等三个设区市,其中福州200多家。 1.1 福建省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 1.1.1已初具规模,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从环保产业总量的对比看,我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七位;在华东六省一市中排名第五(6省市占全国总量的51%,全国总量前十名中,华东地区就占了6个);在“9+2”泛珠江区域中排名第二(“9+2”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广东排名第一)。但由于我省GDP总量小,所以环保产值总量也不可能很大,仅属于第二梯队。 1.1.2拥有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

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及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最新修正版

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九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编制原则 (4) 2.1必要性 (4) 2.2总体思路 (7) 2.3编制原则 (8) 3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概况 (10) 3.1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概况 (10) 3.1.1国外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概况 (11) 3.1.2国内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概况 (13) 3.1.3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概况 (15) 3.2生活垃圾焚烧工艺与产排污情况 (18) 3.2.1生活垃圾焚烧典型工艺与产排污环节 (18) 3.2.2 NOx产生机理 (20) 3.3NO X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2) 3.3.1源头控制 (22) 3.3.2末端治理 (24) 3.4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行业NO X治理及排放现状 (25) 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35) 4.1国内外标准比较 (35) 4.2国内地方标准 (37)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9)

5.1标准适用范围 (39) 5.2标准结构框架 (39) 5.3术语和定义 (40) 5.4排放控制要求 (41) 5.4.1时段划分 (41) 5.4.2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42) 5.4.3监测要求 (42) 5.5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44) 6 技术可达性分析 (44) 6.1燃烧控制技术 (44) 6.2SNCR烟气脱硝技术 (45) 6.3SCR烟气脱硝技术 (45) 6.4SER协效还原法脱硝技术 (47) 6.5脱硝技术对比 (47) 7 经济可行性分析 (50) 8 环境效益分析 (51)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表 (适用于工业型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电机、水泵铸件的铸造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宁德万鸿制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盖章)唐世均 联系人唐世均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355402 收到报告表日期 环保部门填写 编号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电机、水泵铸件的铸造项目 建设单位宁德万鸿制造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周宁县李墩镇工业区工业路1号 建设依据闽经信备[2018]J060032号主管部门周宁县经济和商务局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C3599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工程规模租用生产厂房7200m2总规模年产电机、水泵铸件1万吨总投资5000万元环保投资50万元 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料用量 主要产品名称主要产品 年产量 主要原辅 材料名称 主要原辅材 料现状用量 主要原辅材料 年新增用量 主要原辅材料预 计年总用量 电机、水泵 铸件1万吨 冲板边角料09059t9059t 硅锰合金0215t215t 铬铁01176t1176t 覆膜砂0235t235t 石英砂0235t235t 水基锆英粉涂 料 08t8t 水玻璃08t8t 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 名称现状用量新增用量预计总用量水(吨/年)/21242124 电(万度/年)/600600 燃油(吨/年)/// 燃煤(吨/年)/// 燃气(万Nm3/年)///其它///

二、项目由来 铸造工业是获得机械产品毛坯的主要方法,是机械制造工业的重要措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宁德万鸿制造有限公司租用周宁县李墩镇工业区工业路1号中的5号厂房,购置全新生产设备,生产电机、水泵配件,本项目所生产的配件材质为铸钢件。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产电机、水泵铸件1万吨,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7200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等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令第44号),项目属于“二十四、专用设备制造业——70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环评类别为报告表。因此,宁德万鸿制造有限公司委托本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公司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编写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周宁县位于闽东北山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6°53′-27°19′,东经119°06′-119°29′。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蕉城区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302省道横贯县境,是闽东通往闽北的咽喉。县城距市政府驻地蕉城114千米,距福州市约200千米,距赛歧港60千米。 本项目位于周宁县李墩镇工业集中区,租用福建福建顺祥瑞工贸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北面隔路(县道七寿线)为六浦溪,其余均为生产厂房。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项目环境现状见附图2。 3.1.2地形、地貌 周宁县境地层出露广泛,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主要为中生界上侏岁统和下白垩统的火山碎屑岩系,以及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的变质岩和第四系洪冲积层。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碎屑岩境内分布最广,占地层出露面积的五分之三,主要是一套巨厚的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的最新内容是怎么样的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的污染,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省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含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包括: (一)工业建设项目。 (二)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垦工程等)、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干线、电讯工程、禽畜牧场建设项目。 (三)危险物品(火药、炸药、农药、石油、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仓库建设项目。 (四)饮食业、旅馆业、旅游区建设项目。 (五)医院、疗养院、大中专学校、研究院(所)、广播电视、出版印刷、电影制片等单位,及其所属工厂、车间、实

验楼、发射台等建设项目。 (六)城市新区、新住宅区、开发区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 (七)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三条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经济合理条件下必须同时治理与该项目相关联的原有污染。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参与选址;负责审查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合同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确定建设项目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评价大纲及实施方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查初步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篇章,检查施工中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调查和处理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事件。 第五条各级计划、经济、建设、土地管理、银行、物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结合本细则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纳入工作计划。

福建富士通“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

福建富士通“智慧环保” 整体解决方案 2017年 03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原则 (4) 1.2.1服务需求,应用主导 (4) 1.2.2重在整合,优化完善 (5) 1.2.3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5) 1.2.4技术先进、架构合理 (5) 1.2.5信息共享、增强服务 (5) 1.2.6分步实施、逐级建设 (6) 1.3建设思路 (6) 1.4项目目标 (7) 1.5总体架构 (7) 第2章项目建设内容 (10) 2.1标准体系建设 (10) 2.2智慧服务层建设 (10) 2.2.1环境地理信息平台 (11) 2.2.2环境资源中心 (12) 2.3智慧应用基础层建设 (15) 2.3.1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15) 2.3.2信访管理系统 (16) 2.3.3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 (18) 2.3.4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 (19) 2.3.5空气质量监测平台 (21) 2.3.6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平台 (23) 2.3.7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系统 (24) 2.3.8环保网格化管理系统 (25) 2.3.9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 (26)

2.3.10城市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27) 2.3.11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系统 (28) 2.3.12环保噪声在线监测系统 (29) 2.4智慧应用展示建设 (30) 2.4.1综合业务门户 (30) 2.4.2公众服务门户 (30) 2.4.3企业门户 (30) 第3章实施策略 (32) 3.1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 (32) 3.2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 (32) 3.3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32) 3.4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 (33) 3.5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33)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5年7月5日福建省第八后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1月20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三)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四)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五)专业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责,实行行政首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于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将环境保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群众性的环境保护组织及其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宣传教育部门应当把环境保护列入宣传教育计划,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当结合有关教育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舆论监督。 第七条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视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

福建主要环保公司名单(2011年更新)

单位地址联系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龙岩市新罗区陵园路81号吴华秀福建卫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新罗区工业西路68号张丹青福建东源环保有限公司龙岩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李冰福建龙岩市五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364012)傅长辉福建龙岩创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虎岭巷93#(364000)张启才 福建龙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岩市工业西路68号龙洲工业园 (364000) 张炳荣 厦门吉隆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30号203室章碧莲 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岳路 17号 江良涌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明路5号 福建省丰泉环保控股有限公司福州市仓山区高仕路福建丰泉环保科 技园(350007) 潘丹林 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大道100号北京金 山8号楼一层(350002) 郑瑾 福建科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福州杨桥中路286号万隆花园1-508 (350002) 林新銮 福建省新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市古田路107号中美大厦17层 (350005) 林永春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马尾儒江大道1号(350015)赵一石 福建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A区 29幢六楼(350003) 卢香海 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 司福州市马尾区快安马江路11号 (350015) 孙江榕 福州世纪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市公益路7号1号楼三层 (350001) 刘建伟 福州力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树汤路182号紫荆花园 2号楼705室(350001) 吴万棋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 ....................................................................................................................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1.5事件分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 2.1领导机构.............................................................................................................. 2.2日常工作机构...................................................................................................... 2.3成员单位职责...................................................................................................... 2.4专家组.................................................................................................................. 2.5现场工作机构...................................................................................................... 2.6市、县级环保部门.............................................................................................. 3 风险研判和预警 ................................................................................................. 3.1预警分级 .............................................................................................................. 3.2风险研判和预警.................................................................................................. 3.3预警措施.............................................................................................................. 3.4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4信息报告与通报 .................................................................................................. 4.1信息报告.............................................................................................................. 4.2跨区域的信息通报.............................................................................................. 5 应急响应............................................................................................................. 5.1先期处置.............................................................................................................. 5.2分级响应 .............................................................................................................. 5.3响应措施.............................................................................................................. 5.4响应终止.............................................................................................................. 6 后期工作............................................................................................................. 6.1损害评估.............................................................................................................. 6.2事件调查.............................................................................................................. 7 应急保障............................................................................................................. 7.1队伍保障.............................................................................................................. 7.2物资与资金保障.................................................................................................. 7.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7.4技术保障.............................................................................................................. 8 附则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