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doc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doc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doc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doc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供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参考)

各中小学:

现将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供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参考)发给你们,请各学校教科室组织相关人员研读。

婺城区教科所

2010年9月8日

婺城区小课题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供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参考)

编者按:小课题(又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是一项新事物。其研究方案如何制定,研究报告如何撰写?我们缺乏实践经验和身边样例。南京市早在4年前就开展了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并陆续在网上展示了其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的范例。为了方便我区教师小课题申报和结题的需要,特拣选南京部分部分课题选题指南、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以资参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望广大教师在借鉴他人研究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今年小课题的结题和明年小课题的申报工作,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研究报告的参考结构:

一、实验研究报告结构:(实验研究重假设)

(一)问题与假设

我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的提出);别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文献综述);我打算这样解决我的问题(研究的假设))

(二)过程与方法

选择什么对象、在什么时间、怎样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新问题,是怎样克服的?经过了几个阶段等。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可以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比较显示有关变化;讨论要交代为什么发生那样的因果关系

,出现意外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二、行动研究报告的结构:(行动研究重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界定)

(二)依据依据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五)讨论与反思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选题指南

教师“个人课题”是短期课题,周期一般在一年内,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一、课题选择的要求

1.研究者根据课题指南的范围选择课题,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力量,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选题进行申报。

2.教师“个人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开展研究。3.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4.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5.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6.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

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研究的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2.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一线熟悉学生、教材,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优势,紧密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开展研究。

3.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在课题研究的“精”、“实”上下功夫。同时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

4.成果的表述生动活泼,明晰流畅。

三、研究的方向与范围

(一)教学研究及课程改革研究(含职业教育、幼儿教育)

·课堂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高效教学的特征、规律、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的经验、案例与个案的研究。

·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发挥“小班化”优势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学生学习指导的研究(包括学习思想的引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辅导等)。·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研究。

·高三复习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考试有关问题的研究。

·“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高中选修课开发的研究。

·学校开展结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

·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对新教材与新课标的研究。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课堂提问的研究。

·“大班”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探索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改进课外作业的研究。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探究性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情境教学的方法研究。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有效性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研究。·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案例研究。

·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案例。

·儿童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家园共育”的个案研究。

·园本特色课程、特色活动设计的研究。

·幼儿发展的有关问题研究。

(二)德育、心育的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有关德育问题的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道德教育的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

·班集体建设的个案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

·学生自我教育的案例研究。

·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激励教育的案例研究。

·赏识教育的方法研究。

·诚信教育的案例研究。

·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研究。

·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榜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

·心理教育的方式研究(如心理剧)。

·德、心两育有机结合的案例研究。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学生体质状况监测与干预的研究。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0 0七年六月

南京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类别

课题名称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

名称解读(关键词界

定清晰、准确,限定

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

向和角度。)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

相关政策依据

(围绕课题研究的

实际需要,有针对性

地列出课题研究所

依据的、贯穿研究始

终的具体理论观点

或具体政策,所依据

的理论要具科学性,

所选择的政策要具

时代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

意义

(在充分文献检索

的基础上把握相关

研究的历史、现状及

趋势,系统、全面地

叙述和评论已有研

究的成果、存在问题

以与研究的关系。论

述本研究的价值或

重要性,以及该研究

领域面临的有待解

决的现实问题)

课题研究的目标(概

括地说明研究要解

决的问题、及问题解

决的预期的状态。)

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研究内容,表述具体准确,体现关键词的内涵)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

课题研究的条件(开

展研究的主客观条

件)及预期成果(通

过研究,研究对象发

生了什么变化,或获

得什么启发,得出什

么规律性的东西。如

新观点、新认识等。)

区(县)教科研主管

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

学术委员会审批意

说明:1.本表中类别可分为中语、小语、中数、小数、英语、思品、心理教育、德育(班主任工作)、教管、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音乐、体育、美术、学习力、特殊教育、其它等24类。

2.本表的编号由申报人在网上提交申报材料后,系统自动分配,请各位老师仔细、认真、准确地将编号填写在表二上。

3.本表由各区县教科室(所)报送市教科所审批,市直属单位直接报送市教科所审批。

南京市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类别幼教

课题名称“皮格玛利翁效应”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一:“皮格玛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些名单的人名是他们任意选取的。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以后竟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名单上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性格开朗活泼、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实际上他们扮演着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使学生增强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由于成人的赞美、信任和爱而产生的效应,他们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关键词二:自信心:也叫自信,就是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有解决某个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作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有较大的把握。自信心是个人意志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皮格玛利翁效应”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个案研究:就是针对我班一个不自信的幼儿豆豆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自信心缺乏的原因,运用“皮格玛利翁效应”,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转变其行为。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社会领域指出:“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为每位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孩子喜欢成功,他认为:“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感。”这是“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赞许。”他肯定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成人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孩子做各种事情。“小孩子一有成就,就会高兴,就有自信心;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心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他认为自信心与成就是相互联系的。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群中,很容易发现豆豆,豆豆是个特别瘦弱的小班女孩,看人总是怯生生的,说话的声音小小的,轻轻的,游戏中,她往往也是最被容易被人忽略的,但是她从不计较,她总是一个人玩,不主动和同伴交往,集体教学活动中,她也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请到她,她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看上去非常紧张,缺乏自信。豆豆的行为引起了我的重视和关注。

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像豆豆这样的留守儿童很多,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照看,而爷爷奶奶有的包办代替,有的过分严厉,有的和孩子交流的很少,以至于孩子或多或少的表现得胆怯、不够自信,而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们一生都有所影响,因此转变他们的不自信的行为迫在眉睫。教师从个案入手,通过运用“皮格玛利翁效应”,对豆豆进行赏识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使豆豆找到自信。研究成果对其他的不自信的留守儿童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全面了解豆豆在家的表现,通过与豆豆家长联系,进行全面家访(电话、到家中家访)

二、对豆豆不自信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豆豆家长的访谈,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从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孩子自身个性等方面分析出豆豆不自信的原因。

三、运用“皮格玛利翁效应”的积极影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教师方面:1、尽可能多的发现豆豆的优点和长处,给予肯定。

2、降低难度,让豆豆在集体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可能。

3、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多亲近豆豆,让豆豆与老师有好相处的时候获得自信。

4、教会豆豆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5、从豆豆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及时鼓励豆豆的进步,用贴画等奖励。

6、尽可能多创设一些机会,让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二)、同伴方面:1、调整豆豆座位,让豆豆靠着活泼、自信的幼儿坐;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

2、鼓励同伴主动和豆豆交往,感受同伴的友善。

3、同伴间相互的积极评价,提高豆豆的自信心。(三)、家长方面:1、转变以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坚持正面教育。

2、发现豆豆的进步,及时的给予奖励(小的物质奖励如糖、小零食等)

3、多带豆豆外出,去些公共场合,拓宽孩子视野。

4、鼓励豆豆与邻居的孩子玩。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一、研究的过程:

1、申报阶段(2009年6月——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09年10月——12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对豆豆家人进行全面的家访。

3、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进行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撰写与研究相关的论文。

4、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研究奠定理论的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奠定基础。

2、访谈法:通过家访,了解豆豆在家的行为表现,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3、观察研究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豆豆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通过此方法了解实施阶段前后的变化。

4、个案研究法:对豆豆建立档案,全面观察,作好记录,从而找出前后差异。

5、行动研究法:针对豆豆不够自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并运用到实际中,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1、研究者是一个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并热爱教育科研,关注幼儿的变化,善于思考。目前在主持并参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并获得学校好评。

2、研究者一直奋战在一线,几乎每时每刻都和幼儿在一起,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豆豆,和豆豆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3、研究者关心爱护幼儿,善于观察幼儿,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照片、观察记录、家访记录、个案研究

区(县)

教科研主

管部门意

市教育局

教育科学

学术委员

会审批意

南京市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类别体育

课题名称初中生耐久跑学习倦怠与矫正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一:耐久跑:是中学田径教材中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地跑步。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高峰期,通过耐久跑练习能使学生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其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体能;其次,通过耐久跑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耐久跑也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测验项目,该项目的成绩是影响学生升学及评优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二:学习倦怠:即疲乏厌倦。指学生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故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初中生耐久跑学习倦怠与矫正对策的研究”是想通过联系学生在初一耐久跑学习时的情况,具体分析学生在耐久跑学习中出现的倦怠诱因,并在本学年耐久跑教学实践中采取各种有效干扰对策,消除学习倦怠,提高学生耐久跑成绩,树立“我运动,我健康”的终身体育意识。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1、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三维健康观,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并对其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与学生积极期待,练习中要保护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合作学习理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互动,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合作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耐久跑是一项混氧代谢田径赛项目。它是有氧代谢供能共同参与的项目,对学生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要求较高。项目本身动作单一,缺乏娱乐性,学生易感枯燥,单调乏味不愿意学。我所带初一年级5个班的学生在进行800米(1000米)耐久跑练习中表现出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兴趣性较其它教材有明显下降,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具体表现在由于耐久跑运动负荷大,学生在练习中怕“极点”的出现,在耐久跑训练中,学生往往产生“惧怕”心理,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由于机体供氧能力跟不上耐久跑的要求,导致肌肉的疲劳,产生呼吸急速加快,节奏失调从而带来紧张和恐惧心理。学生的速度感差,不会合理地分配体力,没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无目的地乱跑,往往出现跟随拼命跑或慢悠悠跑。这样就会出现前半程快,后半程跑不动、或前半程慢后半程又缺乏冲刺速度,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出现如果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体育课内容是耐久跑,很多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甚至晚上睡不好觉,会想出各种理由请假不参加体育课,尤其是那些胖墩、瘦弱型的学生,表现出学习倦怠极其明显。这样严重影响了耐久跑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评价上片面地注重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身体条件、运动能力,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耐久跑总是望而生畏,结果造成学生学过耐久跑之后,既不懂所学耐久跑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做这项练习,更无独立进行耐久跑锻炼的能力,更谈不上运用耐久跑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鉴于上述原因,教学中分析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诱因,在下阶段耐久跑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耐久跑教学中身体得到锻炼,知识面得到拓宽,促进其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增强练习的自信心,使其自觉主动去练习,这不仅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举措,也可以对教师耐久跑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耐久跑课堂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笔者所教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以往耐久跑的学习方法、心理需求、达标情况等,进而找出他们对耐久跑学习倦怠的原因。并通过文献法查阅促进学生消除倦怠心理的有效方法指导教学策略的实施。

2、精心设计适合本校初二年级耐久跑教学的教学策略并付诸实践。

(1)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理论认识,克服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课堂讲解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及学习意义,以及多渠道宣传练习耐久跑的典型事例,提高学生耐久跑的间接兴趣。同时,在教学时,有选择地传授一些生理、卫生常识,使学生了解和懂得耐久跑对身体机能,特别是心肺功能的增强作用。针对低自我效能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他们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提出适当的要求,使他们既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充分显示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内容游戏化,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改变单纯的就教材教教材的观念,结合娱乐耐力游戏,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份,使单调乏味的耐久跑练习,变得气氛活跃、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变换环境,转移注意力。教学中根据耐久跑教学的多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情景,使学生在快乐地气氛中和丰富地想象中达到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耐久跑练习的目的。

(4)运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教学中建立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刺激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运动神经,这就要求不能简单的重复,必须运用变式,采用新的形式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5)改变评价方法。建立教、学、练立体评价体系,以学生是否取得进步为评价标准,并把个别的评价与集体性友伴小组评价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3、做好学困生的耐久跑的个案研究。选择数个耐久跑成绩差,平时对练习与考核没有信心的学生,了解他们耐久跑倦怠的原因,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帮助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改善学习效果。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1、研究的过程:

(1)、申报阶段(2009年6月——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09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3)、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进行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撰写与研究相关的论文,开设相应的公开课。(4)、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此方法进一步了解笔者所教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以往耐久跑的学习方法、心理需求、达标情况等,进而找出他们对耐久跑学习倦怠的原因。(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平时对练习与考核没有信心的学生的了解、访谈,发现他们耐久跑倦怠的原因,制定措施,实施针对性教学。

(3)、文献研究法。借助互联网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收集同行好的耐久跑策略为本课题提供借鉴,为创造性研究奠定基础。

(4)、行动研究法。在分析本班学生耐久跑学习倦怠诱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策略,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是一个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并热爱教育科研,关注课堂效率,善于反思。在校级教科研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学校好评。

(2)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因此每年都有案例和论文获奖。

2、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教育随笔

(3)、调查报告

(4)、相关论文及案例各一篇

(5)、教学公开课一节

区(县)

教科研主

管部门意

市教育局

教育科学

学术委员

会审批意

《如何在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中发挥预习的作用》

——个人课题汇报

南京市凤游寺小学周婷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⒈我校是以小班化教学为特色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求能够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育资源和学生互动。我从教育资源与学生产生互动的角度思考,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资源充分与学生个体进行互动的过程。而在课堂中进行预习内容交流的时候,有可以产生良好的生生互动。

⒉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但是在数学教学教学中却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这表现在:⑴对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预习的学习方法存在争议性的看法。一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不需要进行预习,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认真想就可以了,如果进行预习,学生事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也可以像语文教学一样进行必要的预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会产生影响。⑵虽然后一种想法支持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预习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意性又比较大,没有采用一套有效和科学的操作方法,结果导致预习无法长期地得以实施,教师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预习,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3.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学能力是实现学生持久学习、终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高年段的学生在思维发展的特点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判断、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基于这一特点,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就可以很好的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在交流预习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二、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

研究过程:⑴2006年6月,在课题正式开始研究前,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预习的动机、目的和态度的一些基本情况。为课题的正式开始研究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进行相关的理论收集,尤其是对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作了认真的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建立理论平台。

⑵从2006年9月到2007年2月,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定的预习内容,新授的前一天布置,学生在专门的预习作业本上完成。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首先交流预习的内容,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时由组长进行组织,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对于有创新完成预习内容和认真完成预习内容的同学,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且给他完成的预习内容以两颗星的奖励。而对与完成不好的学生,就要给予一个三角的评价,并且认真阅读完成好的同学的预习内容,以指导他们下次要认真完成预习内容。而对与我自己,则在每天的教学结束之后对当天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修改下一次的预习内容。

⑶当每天的教学反思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进行阶段性小结。分析其中的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得出一些结论。

⑷2007年6月,通过一个学期的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预习的态度、动机等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学生对预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否认识到在学习和教学中产生的良好效果。

⑸结合第二次问卷调查,对自己的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了调整,继续开展课题的研究。

⑹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做好结题工作。

注:两次调查报告的数据及分析见附表。

三、课题研究中学生形成的常规和能力。

常规:⒈要有自觉完成预习内容的意识和习惯。

⒉有条理,需要按照一定要求完成预习内容。

⒊在交流时,组长进行必要的组织,交流要主动参与、认真倾听、及时评价。使交流有序有效。

⒋在交流时要及时修改自己完成的不对的地方。

⒌前一次没有认真完成的,下一次必须有所改进。

形成的能力:⒈能够根据一定的要求,通过自己认真的阅读和思考,完成预习内容。最好能有所创造性。(有自己的特点)

⒉能够把自己完成的预习内容充分地和小组里的同学进行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⒊交流是能够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看法,能够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小组交流有序、有效地开展。

⒋通过坚持不断地完成预习内容、交流预习内容,使自己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进步,自信心增强,自学能力得到加强。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⒈预习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维。

⒉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⒊预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⒋预习对小班化小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课题研究反思:⑴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对评价机制的研究还显得非常的单薄。没有形成一个初步的针对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交流的评价体系。尤其是课堂中对预习作业的交流效果的评价更显得不足。这也可以作为这个研究的下一步重点。

⑵在研究课题开展的过程中,虽然有大部分学生认识到预习对自己数学学习的作用,并且能够比较认真地完成和交流预习作业,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学生始终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作业,有一定的消极情绪。这一点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发现,但是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投入的精力不够,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也还不够。这是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以上是自己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一些心得。有不对和不足的地方,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2007-5-9

《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个人课题的研究报告

南京市考棚小学赵悦

一、课题的提出

我是一位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几年的英语老师。在学校担任的是六年级英语教学任务。新课程大纲对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唱、演六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有调查发现,有将近85%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过厌学的现象或曾经厌学过,在英语学科上,学生的厌学率尽高达70%。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接受力比较差。2、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3、家长不懂英语,没有办法给予适当的辅导。在本课题中,我把英语学困生大致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学习目的不明,思想散漫或心理疾患造成的心理障碍型;二是自控力差,坏习惯多的意志薄弱型;三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学习,即使学习但事倍功半的身体病态型;四是知识链脱节,形成断层的知识断层型;五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干扰造成的环境困惑型;六是智商欠缺的智力低下型。所谓“厌学”即对在学校的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本课题的目标就是探索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的路径。

二、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前,我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收集,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建立理论平台。问卷有10个选择题题构成。(见附表1)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五年级学生。共有120人,调查时有4人外出有事,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94.83%。

学生厌学情况调查

选择A,6个以上的选择A,5-3

个以上的

选择A,2-1

个以上的

人数32人75人9人

所占比例27.59% 64.66% 7.76%

通过表1的数据告诉我们选择A选项超过6个的有32人,占到总人数的27.59%;选择A 选项在5-3个的有75人,占到总人数的64.66%;选择A选项在1-2个的有9人,占到总人数的7.76%。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没有厌学情绪。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厌学情绪。极少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课堂状态的观察,发现他们厌学主要表现在: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不完成作业。二、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持有抵触情绪。三、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小学生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

小学生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有1、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2、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与学生厌学有着密切的关系。3、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索。4、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动力”。5、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6、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等,对学生的厌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英语学困生厌烦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每天上英语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人虽在课堂中,可心却不在。什么英语第二课堂,英语特色班对他们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与他们都是绝缘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呢?我觉得1、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够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如电教手段一无所有,不能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形式,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2、部分老师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在课堂大搞“题海战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育只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该阶段要学习的都是一些的单词、日常交际用语和简单的语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有意地提出

一些问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踊跃提出问题,那么这不仅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互相交流中学会创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这种“问题教学”中从小培养成问题意识和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我是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能力的。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激发厌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只有老师把课上的精彩了,吸引学生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上6B Unit3 Asking the way这一课时。由于学习的是关于问路方面的句型,上课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电脑室。我在Google搜索网站上打了“南京市秦淮区地图”几个字,鼠标一按,各种版本的秦淮区地图映入眼帘。我选择了一副视觉效果较好的,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出来,请大家用所学的句型进行操练。由于所操练的内容是大家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环境,我惊喜地发现原来上课思想不集中的同学都打起了精神,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去,甚至有的从来不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了,整个课堂的英语氛围非常好。

2、为学生构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为了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说,我每天上英语课之前经常会请那些有英语厌学情绪的学生给大家做Daily talk。一开始这些学生非常不愿意,觉得这种活动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老师应该把这机会让给那些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我并没有那样去做,而是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告诉他们不管说得好不好,只要说了,就战胜了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当然在他们准备Daily talk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关心。除了这个,我们还开展了“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演唱会”,“英文小诗朗诵会”、“英语小剧表演”等活动,鼓励厌学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教形容词比较级这一单元的时候,我排了一个木偶剧。其中,一个木偶要由一个小胖子来表演。我就请了我们六(1)班的有严重厌学倾向的柏边同学来演。由于这个角色非常的适合他,他表演的也非常的投入。在表演的过程当中,他熟练地掌握了形容词比较级这个句型,同时也找到了自信,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感兴趣。通过了这一活动开展,我发现他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开始感兴趣了。英语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注意力游离课堂的时间,做小动作的次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作业完成的次数及有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中,我采用小组积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通常发言准确的学生都会为本小组争得十分,一个星期累积下来,评比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小组老师会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比如说,与学生共饮咖啡或者饮料,在于学生共饮碰杯的过程中与孩子拉近了距离,真正的做到了感情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学生非常愿意和老师讲心理话,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我曾经好几次的看到厌学的学生举手发言,为本小组争得十分后是多么的高兴,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课堂上认真听了,家庭作业做起来也轻松了,正确力也提高了,也更加自信了,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发现我所跟踪的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厌学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4、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觉得教给厌学的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开展了“一对一”结队活动。你追我赶,帮助、接近、关心厌学孩子,让他们同在一道起跑线,迎难而上,让友爱滋润每一个孩子求知的心田。其具体措施是将全班学生按一定的参照系数分成若干小组。坚持以优带差的原则。学习成绩好的要承担一个学习落后同学的帮助和转化。在平时的作业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纪律上做好榜样,并向对方学习某些自己不具有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当大家都有所进步时,双方都给予鼓励和赞赏。不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让每位同学感受到集体和团结友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5、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作为英语老师,我也经常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比如说,六(1)班有一位叫陈盛的学生,以往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经常少做或漏做。在与他的交谈中,他跟我讲,说他也很想每天把作业按时按量的完成,上课跟着老师转,但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上课时会开小差,想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回家后总想着玩,想着玩够了再写作业,但每次都事与愿违,玩

够了时间也不早了,也没有精力再写作业了。毕竟学习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而像他这样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商量,让参加学校运动会的800米跑步。一是丰富他的课外活动,锻炼身体。二是锻炼他的坚持性,磨练他的意志力。果然,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和班主任老师都欣喜的发现,他课堂举手发言了,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渐渐的我们还发现有时候比较难的问题,他也愿意去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也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对于一些不太懂的问题,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态度,而经常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6、采用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我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把一些难点、重点编成学生喜欢的英语儿歌、歌曲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住f(e)结尾的名词复数,我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1、作为老师应该拥有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别的学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肯定,让他们“学海无崖甜作舟”。

2、作为老师在教学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在教学上要做到更上一层楼。

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主要研究的是从教师这个角度。其实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与教师这个因素有关,还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也有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是自己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一些心得。有不对和不足的地方,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1、多元评价方式与音乐学科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无

限的创造与变化的空间。单一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无法给以准确的衡量,也不利于激励学生喜爱、学习与享受音乐。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需要更加注重过程性的多元评价方式。

2、初中学生音乐素质

初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呈明显的多元性。初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日趋成

熟,在音乐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和情感,表达方式也渐趋多样。在音乐素质上,对音乐的兴趣呈现多样性;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与此同时,在音乐的发展、表现与创造能力上尚待提高;在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音乐活动中的群体意识、合作与探究能力上仍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培养。

3、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的研究

“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研究”就是立足于课堂实践,针对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手段与调查、反馈的研究方法,探寻科学的、人文化的、发展性的,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初中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大多还是以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进行,或简单的“一唱(奏)了之”,或是一张卷面与唱(奏)相结合。上述评价方式无法正确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加缺少发展性、过程性、教育性的价值。很多喜爱音乐的学生囿于演唱能力的不足,或是笔试选择范围所限,使其自身在音乐学习上的收获与感受无法得到真实的展现,也就无法得到客观的、积极性的评价。此现状,对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力求改变过于追求量化定性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音乐

的“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公平、开放、发展性的评价中,通过架构的多类型、综合化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大胆参与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信与自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评价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着眼于

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2、新课程的评价思想的指导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序言”中指出:“新课程评

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3、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的要求

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是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对于评价的多元性而言,

是指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过程

1、“音乐课测评方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07年10月,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对自身音乐素质的基本评价。分析学生对各评价方式的选择率,了解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寻找学生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有了明确的把握。为下一步制定符合学生共性与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提供了依据。

2、学生的需求与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给了我“另走一条路”的灵感。

调查显示,93.6%的学生过去接受的评价是唱歌这种单一手段,有70%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不能全面衡量自己真正的音乐素质。而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表演水平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加强、音乐创新创造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显示了他们极强的自主意识和多元的发展方向。因此,多元化的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并以此推动他们音乐素质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为了学生们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实际需要。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也给了我启迪——应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对于音乐课程而言,尤其要着眼于音乐的“人性化”而非“标准化”,强化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因此,怎样建立起一种过程性、发展性、多类型的评价模式,走好这“另一条路”,成为了课题研究的关键。

3、以“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争星活动构建多元评价的有效载体。

在进行这项课题研究之前,我就尝试过用“班级音乐会”的形式考查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素质,也会在最终评价时将学生在音乐学习诸方面的表现加以综合考量,来给出相应的成绩。但是,并未将之在符合音乐学习特点、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情况下加以系统科学的整合。借鉴以往一些有益的做法,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之后,一种“兼具共性与个性、兼顾强生与弱生、以竞赛促达标、以竞赛促争优”的全新评价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开始了。

以“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争星活动为多元评价的有效载体,取代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设定了“音乐知识星”(乐理、常识、音乐与其他文化等),“音乐智慧星”(学习兴趣、音乐感知、课堂交流等),“音乐才艺星”(参与演唱、演奏、舞蹈等舞台表演的音乐活动等),“音乐创造星”(小创作、小乐器制作、音乐创新活动等)四个“争星”项目。并设定相关的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内容与要求。在整个活动期间,以“争一星”为音乐学习的优秀线,激励学生争当“音乐之星”,在“争星、成星”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学习的乐趣。

4、“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实现

(1)、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在音乐课堂上设立了“音乐星星榜”,是学生音乐学习与进步过程的显性载体,并精心制作成展示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回答、交流、唱、奏、舞、创”等所有值得肯定的学习行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小星星”,课后由学生自己亲手绘上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近几年来,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研究的过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参加试验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实验班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泠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精品资料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小学: 1、低年级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研究。 2、低年级学生合作习惯形成的研究。 3、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研究。 4、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研究。 5、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合作交流能力的研究。 6、培养中高年级学生收集调查资料的能力的研究。 7、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的研究。 8、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 9、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法、途径的实践性研究。 10、批改作业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11、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研究。 12、提高学生课堂倾听水平策略研究。 13、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差异及其对策的研究。 14、科学课堂如何构建有效的小组研究方式。 15、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的学法指导的研究。 16、低年级学生提高口算能力的研究。 17、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促进个性化学习研究。 18、为学生的阅读教学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策略研究。 19、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20、语文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研究

21、课堂练笔的有效性研究 2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3有效的情境创设研究 24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5、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研究 26、读写结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27、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研究 28、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 29、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书写格式的研究提高 四年级学生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能力的研究 30、提高五年级期待成功学生数学成绩的研究 31、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 32、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33、低年级语文有效识字教学的研究 34、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将字写得更美观的研究加强诵读 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研究 35、培养四年级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研究 36、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研究 37、小学中年级单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8、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研究寄宿制 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39、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发言能力的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思维、表达、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是“过河的桥”、“通往远方的路”,认识事物借助的工具。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进 行研究,边行动边调整,广泛的兼容性。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结果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所以行动研究法可以通 俗的解释为:每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研究者。 2、总结经验法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更存 在于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 有位老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的十种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 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 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3、案例研究法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 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 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5、实验研究法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 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

我们的课题研究之路

我们的课题研究之路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孙小茹※我们的课题研究——缘起 2012年,我和本组教师付方杰两人一起开始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说起我们的课题研究,还要回到2007年…… 那一年,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一无所知…… 那时的小付,在刚刚上班两个月就被区视导抽到的时候,吓哭了…… 那时的我一节课竟然能上完一个主题活动…… 那时的我们,只有当一个主题活动结束了才会让学生去反思,而这样的课上,我们一般只说一句话:“这节课写反思,500字,写吧。”在样的要求下,结果可想而知。很多时候,学生写出的反思是这样的: 1、检讨书式。里面全是我哪里哪里不好,我以后不这样做了,我错了,对不起等等之类的话。 2、流水账式。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干了些什么,就这样写下来。 很显然,学生的应付心态特别严重,而且这样的反思不是我们想要的反思,它没有起到任何反思的效果。于是,我们决定针对学生的反思指导进行研究。 ※我们的课题研究——学习 怎么进行课题研究?到底什么是反思?学生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反思?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反思?反思可以有哪些形式……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这时的我们,非常迷茫。但是,我们很快就意识到最迫切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学习。那时候,区教研室宗守永主任在优势网的博客是我们学习的主阵地,“综合实践活动”专栏中的几篇文章是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早的启蒙。后来,我们又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反思指导方面的优秀案例,编制成理论学习资料库,进行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反思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的课题研究——实验 在学习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我们的做法可以总结为六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适时反思。 适时反思,就是指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时候,学生就需要进行一下反思。在“饮食与健康”这个主题活动进入展示阶段后,针对一些“不作为者”,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交流讨论。分析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讨论解决的对策。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对自身行为的一个反思,更加有效地促进了下一步的活动顺利开展。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篇)

.. . .. . .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篇)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的学习经验。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研究是当前幼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是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欢迎参阅。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1: 《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体育是使人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也都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教育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户外体育活动就是幼儿园的常见活动,大多都在户外进行,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开展符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跃、投掷等动作,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鹤琴先生是多么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而户外体育活动正是能提高人体健康的活动,《纲要》指出: 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 幼儿通过体育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园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把握不准,出现容与幼儿身心发S. . . . . ..

展目标不匹配、容选择随意而不系统,教学活动策略单一的现象,致使体育锻炼效益差,目标达成度低。 且现今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社会对幼儿体育的要求,而忽视幼儿主题的体育需要;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存在密度强度不达标;体育教学活动没有系统性,未从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发展出发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由于以上的问题,影响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基于以上需要,立足我们幼儿园,对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研究,通过选择科学、系统的教学容,运用适宜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具有我园一定特色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教学模式,整体提高我园体育教学活动水平。 二、研究条件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我们成立了体育中心组,组织大家学习新《纲要》中的主导思想、教育方针,另外,通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容、策略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汇总、分析,正确把握有关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有年轻教师,她们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有骨干教师,她们事业心强、经验丰富,都已达到学前本科学历,参与过多个区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和发表,有两位老师还参加了区级的课题中心组,相信在老和新的完美结合下,我们一

小课题的研究参考题目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语文 1、XX年级阅读课阅读形式研究; 2、语文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3、课前五分钟演讲如何成为课外阅读的平台研究; 4、提高阅读课效率的研究; 5、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 6、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的研究; 7、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的研究; 9、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研究; 10、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 11、高效背诵文言文研究; 13、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 14、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数学 1、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研究; 2、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3、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研究; 4、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5、促使学生及时有效订正作业研究; 6、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探究;英语: 1、提高学生英语早读效率的研究; 2、培养初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习惯的研究; 3、运用听力磁带培养学生语音能力的研究; 4、使学生重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研究; 5、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英语的研究; 6、提高单词听写的合格率研究; 7、毕业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8、提高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的研究; 9、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策略研究; 10、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11、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物理、化学、生物4、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意识研究;

5、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后小实验研究; 8、物理(化学)学法指导研究; 9、有效提高物理(化学)科复习效率研究; 10、提高女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兴趣研究; 11、指导学生有效订正物理(化学、生物)作业的研究; 12、物理(化学、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 14、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兴趣的研究; 17、激发物理(化学、生物)后进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8、有效地选择与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复习题的研究; 19、充分发挥物理(化学、生物)错题集作用的研究; 21、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 22、物理(化学、生物)预习习惯的养成初探;其他 1、提高学困生对历史课(地理课、品德课)学习兴趣的研究; 2、初中地理课本插图的阅读技巧 3、开展合作式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 4、调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的策略研究; 5、美术作业点评的方式研究; 6、美术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7、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自主性; 8、解决班级中个别学生不交作业问题的研究; 9、特殊家庭学生网瘾的纠正研究; 10、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 11、培养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中错题的习惯研究; 12、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 13、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策略研究; 14、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 15、让学生大胆发言的策略研究; 16、避免无效讨论的策略研究; 1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18、引领学生走出网络的沼泽地的研究。 19、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0、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习惯的研究;

微型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微型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 校本培训微型课题培训材料何开文一、农村教育科研存在的现状: 不知研究什么?(研究范围)不知如何研究?(研究方法)不知研究来有何用?(研究目的)同科教师少不知与谁研究?(研究途径)都是包班,没有时间研究。 (研究认识)头绪太多,不知从何研究?(研究方法)地势边远、信息闭塞,没有人指导研究。 (研究条件)二、微型课题的特征: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小、短、实、快、活的特点: 小,指研究的问题小。 短,即周期短。 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 实,即平实。 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 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 快,即收效快。 1 / 19

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活,即灵活。 微型课题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在选题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局限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也不需要申报、审批、立项,发现问题就可以确立选题,有了选题就可以研究;它存活于教师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三、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 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 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 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

(完整版)课题研究心得体会(8篇)

首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个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也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 我主要负责的是后期资料的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很高兴能够参加到我们这个课题的大家庭里,大家群策群力,为课题的顺利开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个人课题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教师自我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紧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

走上工作岗位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教学方式,不断地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模式(课题学习)慢慢的有了一点点理解。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有一些这样的特征,首先它有一个主问题,在这个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去搜集资料组成小组,寻找资源,最后解决问题。 一、课题学习的的意义 1、课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把英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用英语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因为我们的学校在农村,现在学生家长买地下六合彩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此我设计了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课题学习有利于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认为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和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课题学习中蕴涵着大量的英语思想、英语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面对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将生活问题转化为英语问题。 3、课题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和接受性学习相比,课题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篇一:课题实施方案范例 课题实施方案 五、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与措施 1、本课题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师资、生源、设施等方面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针对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作用和地位,能较快地与新课程实验相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容易找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积极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 2、建立定期听课、评课制度,加强课堂案例分析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对课题进行分工,广泛开展研究;建立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制度,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每月相互进行听课,要求每位成员要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针对性的进行评课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交流,分析,特别要重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对其产生过程、解决问题途径、学生学习方法、态度的评价深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优化数学的教育教学。 3、加强有关资料的积累、收集工作。课题组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学后感、教后感、观后感和反思教学过程的随笔。加强教研组建设,采取教研组内教研、评议措施。图书馆和学校英特网等渠道将为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提供方便。整理和收集好原始素材,便于为以后出成果奠定扎实的素材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 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开题动员,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开题论证。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理论研讨,对各研究人员着手设计研究计划,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学习材料,培训骨干,形成方案。 2、探索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根据实验方案,调整数学学科教学,开展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按要求进行研究,完善研究方案和调整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 3、第二轮实验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4、总结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 通过本阶段实验,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形成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地主动和谐地得到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观摩活动,请专家鉴定成果,进行成果汇总、论文汇编,举办结题鉴定会、完善课题研究项目等并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 七、预期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 八、研究人员的安排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的分工,具体如下: 1、负责人: 蔡文雄数学组副组长、海口市市级骨干教师、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的管理、研究和实施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关于儿童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泗阳县新袁镇中心小学晏浪一、研究思路: 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 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 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 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 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 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 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 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 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 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 1.确定内容: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发散性思维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畅游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我阅读了《发散性思维训练丛书》、《思维影响认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系列)》[东尼·博赞]等图书,学习了吴正宪等专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论著、教学方法,学习了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调查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需求,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态。虽然调查的结果让我有些失望,但这却更坚定了我进行研究的决心。 4.拟定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用时5个月): 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式,反思、修正计划。 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意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记录,以便修整训练方法和方案。 2.邀请学校教师参与听课并提出建议,通过教师的评课,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 4.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研究深入。 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正研究计划。

最新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草根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语文 1、XX年级阅读课阅读形式研究; 2、语文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3、小学语文高段“课本剧”编演的研究与实践; 4、提高阅读课效率的研究; 5、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 6、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的研究; 7、让学生喜欢古诗词的研究; 9、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研究; 10、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 11、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13、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 14、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1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16、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7、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错别字纠正的研究; 1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 19、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20、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 21、指导学生正确预习语文课程的研究; 2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方法的研究。

数学 1、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研究; 2、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3、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研究; 4、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5、促使学生及时有效订正作业研究; 6、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探究; 7、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8、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9、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0、小学低段数学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的研究; 1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12、学生错题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的研究; 13、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14、培养学生快速记忆能力的研究; 15、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研究。 英语 1、提高学生英语朗读效率的研究; 2、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习惯的研究; 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 4、使学生重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微型课题是指教师将源于课堂、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课堂作为研究基地,将追求教育、教学的实效作为主要研究成果的一种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适合教师开展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对于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我市推进课程改革,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我市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大力推进微型课题在我市有序、有效地开展,根据苏州市关于开展微型课题的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常熟市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一、申报人员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二、申报办法 微型课题采取逐层申报,分级立项,分级管理的办法。 基层学校:各学校负责校内微型课题的申报工作,通过申报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教师认识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一线教师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要把微型课题研究作为日常教育教

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校本研修有机整合,正常开展研究活动,逐步形成基于微型课题的专业对话。 学校的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书,确立校级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择优推荐到市级立项。 市教科室:市教科室作为微型课题研究的指导者,要定期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微型课题的研究。通过举行微型课题研究现场研讨会,建设微型课题研究管理网络,开展优秀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编印微型课题研究成果专辑等方式,加强市级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 市级立项的微型课题需填写《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微型课题申报表》,具体形式参见附件一。 市教科室将负责择优推荐优秀课题到苏州市级立项。 三、申报选题 积极倡导教师从自身工作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确立课题,选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经验、有积累的,长期关注的,兴趣浓厚的,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一些思考但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2.选题要基于自己的实践,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困惑与问题,切入口要小,内容要相对单一,适合教师开展实践性的研究。

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根据青年教师读书组计划安排,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拟于1月中旬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根据一定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不带任何资料) 二、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灯片,用来向别人介绍你的课题。具体参赛要求另有通知。 现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 1、课题名称(题目)。 2、承担单位。 3、课题论证。 4、课题的界定。 5、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6、研究方法。 7、研究对象。 8、研究原则。 9、研究的操作措施。 10、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11、研究的预期成果。 12、研究的条件、经费预算及来源。 13、研究的组织机构及成员。 (来源:《教育科研指南》)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样本

草根课题研究参照题目 语文 1、XX年级阅读课阅读形式研究; 2、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 3、小学语文高段“课本剧”编演研究与实践; 4、提高阅读课效率研究; 5、指引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研究; 6、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习作催化剂研究; 7、让学生喜欢古诗词研究; 9、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 10、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研究; 11、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13、提高学困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研究; 14、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研究; 1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有效性研究; 16、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

17、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错别字纠正研究; 1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功能性研究; 19、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方略研究; 20、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 21、指引学生对的预习语文课程研究; 22、指引学生积累词语办法研究。 数学 1、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研究; 2、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研究; 3、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精细化研究; 4、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训练方略研究; 5、促使学生及时有效订正作业研究; 6、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探究; 7、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 8、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 9、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方略研究;

10、小学低段数学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研究; 11、小学数学小组合伙学习方式有效性研究; 12、学生错题集对提高教诲教学质量作业研究; 13、指引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办法研究; 14、培养学生迅速记忆能力研究; 15、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研究。 英语 1、提高学生英语朗读效率研究; 2、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习惯研究; 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方略研究; 4、使学生重拾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研究; 5、指引学生进行预习英语研究; 6、提高单词听写合格率研究; 7、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8、提高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研究; 9、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方略研究;

我的课题研究故事(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我的课题研究故事 大丰城东实验小学杨权 对于“课题”我也曾有过一种“恐惧”,甚至误认为研究课题是专家们的事情,与我们普通教师相距甚远,看到一位又一位同事不仅课题结了题而且还有很多老师获奖,因此我也跃跃欲试了起来。通过教科室老师的培训和指导,“课题”在我心中的面目变得亲切起来,开始觉得有章可循了,然后循序渐进的“按章办事”。 我的课题是《小班化背景下计算教学自主学习的课堂结构的研究》,在实施课题之前,我的数学课堂往往很沉闷,举手和积极发言的很少,导致课堂效率较低,为此我非常苦恼。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积极寻找课堂失语方面的文章进行学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对教师自己进行反思,反思老师课堂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学生课堂失语的现象。 改变计算教学过于依赖于情境。改变课堂上牵强附会的情境设置,影响教学的进程。创设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决情境中的计算问题,还要通过计算,形成计算技能。 综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新知是原有知识经迁移、变化、综合而成。因此,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单刀直入。许多时候没有必要去花较多的时间通过情境来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体系之中。 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地尝试,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学习“3350÷345”,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试练,暴露计算中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改变不重视口算的速度的现象。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

作文互改互批互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蕉岭中学2012—2013学年度 作文互改互批互评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三步式地作文教学,即“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是命题者也是评判者,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往往把作文当成一种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容易导致老师进行大量地评阅而疲惫不堪,另一方面难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是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归根到底在于教师包办了教学过程当中所有问题,学生所要做的只是按作文要求完成作文,事后看一眼评语和分数。同时,教师在评改作文当中由于要阅读的作文数量多,只能蜻蜓点水一般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粗略批改,极难做到细批细改。 如何让教师从如山般的作文当中抽身出来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对写作的积极性,这都需要我们改变作文评改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理论纳入教学管理之中,强调人际交往互动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1)在研究的主要内容上:揭示作文教学评改模式的现状,剖析语文教学作文评改中师生所存在的不同需求及其特殊性,探讨作文教学评改的新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在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上: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并重的原则,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评改过程从本质上进行深刻的探索;运用分组合作、课堂实录、论文总结等多种方法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评改进行深入探究。 2、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三步式地作文教学,即“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是命题者也是评判者,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往往把作文当成一种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容易导致老师进行大量地评阅而疲惫不堪,另一方面难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让教师从如山般的作文当中抽身出来,更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对写作的积极性,这都需要我们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改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勉县教研室何向东 2014年9月11日 研究流程:选题→立项→研究→结题。 (一)选题 1、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选题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研究点要明确。 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要做到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学生,而不是初中学生或者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不宜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要用正标题再加副标题。 简洁: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拟题要注意的三点: 一是形式上以“研究、探究”等字眼为特征。 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方法等部分内容。 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 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探究 如: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二)立项 1、逐层申报,分级立项 学校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应由各学校教研处负责。教研处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表,确立课题,择优推荐。 2、制定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微型课题的开题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阐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某方面的困惑;即课题的来源 讲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讲些大框框。

小学教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小学教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一、语文科研课题: 1、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师师之间合作的实践与研究。 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合作的实践与研究。 4、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生生之间合作的实践与研究。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7、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设计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9、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践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10、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精神的培养。 11、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合作学习中小组间的优化组合。 13、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14、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5、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6、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7、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精神的培养。 18、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9、开放式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课题研究性作文的尝试。 21、识字教学中,如何增强趣味性。 22、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3、低年级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二、数学科研课题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研究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 4、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的研究 5、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6、优化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研究

7、优化学习过程与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8、优化学习过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9、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10、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1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用题研究 1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英语科研课题 1、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内合作互动研究。 2、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间的合作互动研究。 3、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 4、英语听说训练与合作互动研究。 5、合作互动的形式、策略。 6、英语合作互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在读写训练中实现合作互动。 8、小学高年级全英文授课的可行性。 9、Ss teach Ss “小老师”的作用的发挥。 10、英语新单词学习中,教学情景的创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