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68

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刘 雁 翔

摘要:麦积山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但文献资料向来稀少。以唐为例,直接描写麦积山景况的只有杜甫《山寺》一诗,而近年来质疑之声不断,所以审视历代杜诗注释,正本清源,辨明《山寺》所咏只能是麦积山石窟原本必须。以此做基石,诗史互证,力图全面揭示《山寺》所蕴涵唐代麦积山石窟信息,从而勾画出其轮廓,为麦积山石窟史添一诗证。

关键词:杜甫《山寺》 杜诗注 麦积山石窟

中图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6252(2007)03-0086-13

现存杜甫诗集中以《山寺》为题的诗作有两首,一作于秦州(今甘肃天水),一作于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我们要讨论的对象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游历麦积山石窟所作的《山寺》。内容如下: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眼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穿人过①,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纤毫②。

唐代国力强盛,佛教也比较兴盛,按理,麦积山之唐代遗迹自当不少,而事实上因受地震等因素的影响,麦积山现存209个洞窟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唐代洞窟。唐代遗迹只是在前代洞窟中保留少量雕塑和壁画。唐代的题记也只有6则,且都是标明时间的游人刻划,类“到此一游”。而就图书文献言之,《山寺》一诗而外再无片言只语。所以,意想研究唐代麦积山石窟景况,深入揭示《山寺》所蕴涵的相关信息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欣赏本诗,乍一看,分明如画;细一抠,雾中看花。诸如“野寺残僧少”的宗教背景是什么?“麝香”是鸟是兽?“金桃”为何种水果?“悬崖置屋”和“上方重阁”所指者何物?等等。此类问题困扰了历代的读杜、注杜之人。北宋以降,注杜诗者从来都有“千家注”、“百家注”之类的说法,而这些“千家”、“百家”之注,具体反映在《山寺》一诗上,相因者多,求实者少,其结果是注释越多越混乱。因此,意想全面揭示《山寺》所蕴涵的相关信息,梳理历代与之相关的“杜注”也是必要的。

①乱水”一作“乱石”。按注者各自的理解,各种版本的杜诗往往任选其一。麦积山前山后均有溪水横流,

“乱水”正是其真实写照。

一、《山寺》定位按通行的新旧杜诗注本,一致认定“山寺”即是今甘肃天水市的第一名胜———麦积山石窟。而1980年代始,随着杜诗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山寺”即“麦积山”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①其核心证据是———认为清代注家不断称引的“旧注”辗转

征引,来历不明,本非确论,终无信征。《山寺》所咏即麦积山石窟,这是我们“揭示”的前提,如《山寺》定位不稳,则论证根基全无,一切都成无本之木。故而,对“旧注”以《山寺》为麦积山的来由追根溯源,辨明真相,貌似累赘,无疑还是必要的。

杜甫一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历尽人间苦难。而其身后,诗文依旧时运不济,亡逸散失,不成全编。现存杜集最早者为北宋王洙搜罗初编、王琪重编刊刻的《杜工部集》20卷。是为以后各种杜集的祖本。宋代,杜诗学大兴,杜甫诗圣地位确立,注杜、解杜之作蜂拥而出。明确提出《山寺》所指者何的是《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

史》②,诗集在注“悬崖置屋牢”时引苏注曰:“苏曰,姚崇梵僧居麦积山下,以岩造成屋,今日自为石岩寺。”点出“山寺”所述就是赫赫有名的麦积山。此书成于南宋孝宗时。其中“苏曰”是言引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之说。诚然,所谓“苏曰”前人已辨明纯系假托,诗集标名的“王状元”即“王十朋”也系假托,均是当时书商迎合大众心理、借助名人以逐利之行为所致。不过,本诗集是现存最早的集注本,“其中保留了许多宋

人古注,虽杂伪注,大部分典故注释还是可靠的。”③当然,将“山寺”和“麦积山”

划等号的“苏曰”就是“宋人古注”之一。抛开苏轼的因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有现在已不得见的某种依据,北宋文人在注《山寺》伊始,即将其定位在麦积山,《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所遵循的就是北宋文人的注释。“苏曰”是假冒苏轼大名,而以“山寺”为“麦积山”的“苏曰”所反映却是宋代注家一种普遍认识。之后,有佚名编《分门集注杜工部集》、黄希黄鹤父子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完全继承“苏曰,姚崇梵僧居麦积山下,以岩造成屋,今自为石岩寺”一语④,进一步证明宋代的注家———包括识见高远的黄希、黄鹤父子对“山寺”即是“麦积山”的看法是认可的。

到了南宋另一个注杜大家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则开宗明义,在《山寺》诗题下注云:“《天水图经》,陇城邑南唐杜工部故居、工部之侄佐草堂,在东柯谷南,

7

8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①②③王廷贤:《读“陇右诗”志疑》,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编《杜甫陇右诗研究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6~159页;张志仁:《杜甫陇右诗〈山寺〉新探》,《兰州学刊》,1999年第6期。

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1年影印本,封面标名《影宋编年杜陵诗史》。

寥仲安:《杜诗学》,中国杜诗研究会编《杜甫研究论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6~307页。

麦积山瑞应寺上。山形如积麦,佛龛刳石,阁道回旋,上下千余尺。盖麦积山之野色也。鹦鹉,陇外所产。山下水可涉。”①又在“野寺残僧少”句下注“寺谓瑞应寺也”。②蔡梦弼的这条注释,在进一步认定“山寺”即“麦积山”的同时,引出一则“图经”即地方志资料,以史料证诗,使诗题所指完全凸现了出来。此前,成书于南宋绍兴四至十七年间(1134~1147年)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在注《秦州杂诗》之十三时引《天水图经》曰:“《天水图经》载秦州陇城县有杜工部故居,及工部侄佐草堂,在东柯谷之南,麦积山瑞应寺上。”③个别文字和蔡注所引不同,一个“及”更加显明地指明———瑞应寺有杜甫及侄佐草堂在焉。《天水图经》早佚。成书于赵注之后、蔡注之前尤袤(1127~1194年)《遂初堂书目》录《秦州图经》、《秦州志》,无《天水图经》之目。而“秦州”、“天水”经常混同使用,颇疑《天水图经》和《秦州图经》是同一书之异名。既然,成于南宋初年的赵注已引到《天水图经》,则“图经”定然出于北宋。还可进一步判断,定然是“图经”记载麦积山时将山和杜甫《山寺》诗直接勾连在了一起,于是才有赵次公、蔡梦弼的引证。注中提到的陇城县系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复置的陇城县④,其治地在今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西,北宋时辖麦积山,今麦积山尚存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所立《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瑞应寺再葬佛舍利记》碑可证,南宋时归金。蔡梦弼所谓“陇城邑南唐杜工部故居、工部之侄佐草堂,在东柯谷南,麦积山瑞应寺上”一语则表明杜甫叔侄和麦积山瑞应寺的关系。杜佐在东柯谷有居所,有杜诗可证;杜甫在东柯谷有草堂,有方志可证⑤。但杜甫在麦积山有草堂,本条资料之外,不见其他史载。不过,也间接表明,流寓秦州之时,一段时间依侄佐而居的杜甫和麦积山是有关系的。退一步讲,从北宋开始,宋人认定杜甫和麦积山是有关系的。为明乎于此,这里引明分巡陇右道佥事冯惟讷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游历麦积山诗以作旁证,其诗题曰:“晓发麦积,寻崇果寺旧址,旁有杜公废祠,四山迥合,风气致佳,命僧添田复之。赋此记事。”崇果寺旧址现已难觅,不过,由诗题可判定,山寺旁的杜公废祠绝对和东柯的杜甫草堂是两码事。“晓发”而“越岭”可判定此寺就在麦积山附近。诗有云:“故苑余云气,风寒蔓草深。龙盘标四险,虎啸护双林。映日开微霰,披荆越细岑。今朝草堂地,还与赞公寻。”⑥其“映日开微霰”所88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①②③

④⑤黎庶昌编:《古逸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5页。

同上。

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15页。郭曾 《读杜劄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闻一多全集》(3),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77页)引证本条资料时有“旧注:赵傁《天水图经》……”“赵傁曰:《天水图经》……”等语。据林继中考证,所谓“赵傁”和“赵次公”是同一人。“则赵傁云者,无非次公壮年后之称耳。”见上引林著之《前言》,第25~26页。

陇城县始置于北魏,属略阳郡,地在今甘肃秦安县之陇城镇。唐末废。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天水军”条“山川”之“东柯谷”说:“绍圣间,栗亭令王知彰作祠堂记云:‘工部弃官,寓东柯侄佐之居。’”顺治《秦州志?地理志》说:“东柯南五里曰仙嘉岭,下有杜工部草堂,前为子美村,或即北枝村,后为子美泉。其水泛出,探之莫测其底。有东柯河,故有桥其水北流入

言正是太阳初照之景观,结合“晓发麦积”也可判定由麦积到崇果寺是不会太远的。繁盛之时的麦积山瑞应寺是由附近多个寺院组成的大型禅院,石窟附近的香积山、豆积山等都是寺院的组成部分,崇果寺自当也在其中。身为明代名诗人,冯惟讷看到自己寻访的杜公祠成废祠,出于对杜甫的崇敬,行使行政权威,“命僧添田复之”。这些故实都可判定赵次公、蔡梦弼引“图经”所言“杜工部故居及工部之侄佐草堂,在东柯谷南,麦积山瑞应寺上”的说法是有充分凭证的。因为,如前所言,麦积山附近的寺院也属于瑞应寺单元。

赵注和蔡注为“山寺”定位确立了主基调,后来的注杜者纷纷然承接,或全文照搬,或不标赵、蔡名而摘要转引,可能是出于自身理解不同,抑或版本不同,所引内容有个别字句不甚相同,为比照研究方便,兹录数则。元刘辰翁(会孟)评点、高崇兰(楚芳)编辑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有云:

梦弼曰:按《天水图经》,陇城县东柯谷之南麦积山有瑞应寺,山形如积麦,

佛龛刳石,阁道萦旋,上下千余尺,山下水纵横可涉。

①又,钱谦益《钱注杜诗》引云:

《天水图经》。陇城邑南。唐杜工部故居侄佐草堂。在东柯谷南。积麦山瑞应

寺上。山形如积麦。佛龛刳石。阁道萦旋。上下千余丈。

②又,仇兆鳌《杜诗详注》引云:

《图经》,阁道萦旋,上下千余丈者,即“山园细路高”也。其山下水,纵横

可涉者,即“乱水通人过”也。

③又,清杨伦《杜诗镜铨》引云:

《天水图经》:麦积山有瑞应寺,山形如积麦。佛龛刳石,阁道萦旋,上下千

余丈,山下水纵横可涉。

④于以上引文,兹不辨其是非。但显而易见,时有依义转引偏离初注的现象。如要求其原始,还应以赵次公、蔡梦弼所引《天水图经》为准。

读完了诗注和诗注引用的方志,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一统志性质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本志成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时间较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略后,作者是理学家朱熹的受业弟子祝穆。志书卷69“天水军”下两条目直接和《山寺》相关。“山川”之“麦积山”言:

在天水县东百里,状如麦积,为秦地林泉之冠。上有姚秦所建寺。杜甫秦州《山寺》诗“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即此。山之北曰雕巢谷,又有隗嚣避署宫,对面瀑布泻出于苍崖之间,亦胜景也。又有魏乙弗后墓。李师中诗曰:“路入

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下溪湾。此中猿鹤休相顾,谢傅东归自有山。”

⑤9

8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①②

《四库全书》第1069册,760页。

[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49页。引文标点依本书。[清]仇兆鳌:《杜诗详注》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03页。引文标点依本书。

“寺院”之“瑞应院”言:

在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川胜境。又有隋时塔。杜甫诗:“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五代王仁裕诗:“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顾群峰小,掌上平分落日低。”①

“麦积山”、“瑞应院”在记述时分而别之,其实是一码子事。麦积山说的就是麦积山石窟,而石窟寺是开凿在岩壁上的寺院,石窟寺和瑞应院(寺)合起来就是山寺。作为一方自然人文状况实录的地方志为“山寺”两设条目,两引杜诗,研究者总不能视而不见将其强行撕开吧!

《四库提要》对《方舆胜览》有一个评价:

书中体例,大抵于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他志乘所详者皆在所略,惟于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②

或以此作为依据,证《方舆胜览》失志乘古法,“麦积山”、“瑞应院”所云乃缘诗异说。其实,对四库馆臣的偏颇之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有一段精彩的驳议: 一部书只要内容记载的是地理,就是地记,没有理由说哪几项阙略了就不能算地记。各种地志各有所详所略,并不一样。《提要》所谓他志乘所详的那几项,其实他志乘并不一样都详。《元丰九域志》的建置沿革很简。《舆地广记》根本不载疆域、道里、户口。至于关塞险要,则唐、宋地志都不详。怎么能说阙略了这几项就不算地记?更没有理由说多载了名胜古迹、诗赋序记,就不是地记,是类书。名胜古迹本是地志应有的内容,诗赋序记只要与一地风土有关,当然可以收入地记,怎么能说多了就算类书不算地记?③

很清楚,《方舆胜览》并未因《四库提要》的失实评价而价值降低,更不能以《提要》评价为据而否定《胜览》所列“麦积山”、“瑞应院”的史料价值。正是由于本志“惟于名胜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使我们时至今日还有幸能看到宋人关于麦积山石窟的梗概记述。由《胜览》作者祝穆自序知,其“酷好编辑郡志”,至于不能自已,“所至辄借图经”。《胜览》就是在这样大量积存以图经为主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胜览》有关“麦积山”、“瑞应院”的记述是由来有自的。举一例,本志“麦积山”所引李师中的诗就刊刻在麦积山石窟第168号崖阁,至今清晰可见,系熙宁三年(1070年)李师中与吕大忠等人同游麦积山时所作。是为麦积山最早有记年的名人诗作题刻。④

千百年来,麦积山和诗圣名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美好向往。麦积山现存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所立“甘茹诗碑”有云:“地因庾碣重,寺以杜诗雄。”高瞻远瞩,将杜甫《山寺》和庾信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等09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①②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下),第1211页。

《方舆胜览》附录《四库全书方舆胜览提要》,同上书,第1239页。

量齐观,并道出“庾碣”、“杜诗”对麦积山石窟的重要意义。

行文至此,我们再换个思路探讨这一问题。

(一)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秦州作过一首名为《山寺》的诗作该是没问题的。

(二)唐代秦州有史可考的佛寺有崇宁寺(在天水市秦州区北山皇城)、永宁寺(在天水市秦州区东五里铺)、南郭寺(在天水市秦州区南慧音山)、大云寺(在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太平寺(在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应乾寺(宋称瑞应寺,即今

麦积山石窟)、灵应寺(在天水市麦积区仙人崖)等。①这几座寺院中,永宁寺、大

云寺、太平寺建于平地闹市区,“山寺”可能完全可以排除。南郭寺、崇宁寺在南北两山浅山头,勉强可以称作山寺,但此两寺从来就不是石窟寺,显然没有“山园细路高”、“悬崖置屋牢”的任何迹象,完全可以排除。所以,能称作“山寺”的寺院只有麦积山的应乾寺和仙人山的灵应寺了。灵应寺当在今仙人崖玉皇峰南麓,绝壁崖面

有高大的悬塑和摩崖小龛遗迹,据考始建于北魏。②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建

置》所载“千佛洞,东南百里万仞悬崖之上,洞内有泉,不溢不竭,水最清冽,盛署生寒。”正是此寺,“灵应”二字概因“不溢不竭”的神泉而得。由“千佛洞”之名也可知这是一处以悬塑千佛为基本特征的石窟寺,就现在残存景象观察,连栈道都没有,更无论“悬崖置屋牢”了。因此,灵应寺也可排除。能满足“山寺”条件的就只有麦积

山的应乾寺了。

③或以为《山寺》不言庾信铭,王仁裕《王堂闲话?麦积山》不提“山寺”,故而怀疑《山寺》和麦积山的关系。实则诗人就是诗人,我们没必要规定他写什么或不写什么?《全唐诗》有关寺院的诗多的是,全都是诗人托物寄情之作,如以国画作喻,属“写意画”之流,寺院基本上是诗人抒发情怀的凭借物,谁也不能指望通过某一首诗得到方志记物的效果。程千帆先生《杜诗镜铨批抄》对《山寺》的评价公允公正,值得记取。

今麦积石窟已大显于世,惜其时公不以椽笔写之。大约为诗亦看机缘,看兴会,不能如《儒林外史》丁言志所言“我不信,那里有这些大名士聚会竟不做诗的

也。”

④最后,再提供一条古人带有考古性质的证据。今麦积山第5号崖阁中龛、龛口左侧下部留有北宋陕西转运副使蒋之奇元丰四年(1081年)行书题记一条,云:“蒋之奇登

麦积山,观悬崖置屋之处,知杜诗为不诬矣。元丰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⑤1

9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①②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著录秦州佛寺六所:崇宁寺、法镜寺、灵应寺、瑞应寺、太平寺、永宁寺。而其中“瑞应寺”应名“应乾寺”,法镜寺当属成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55~256页。董玉祥:《仙人崖石窟》(上),《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北道区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55~256页。麦积山佛寺,北魏名石岩寺,隋名净念寺,唐名应乾寺,北宋名瑞应寺。

一句话,各种迹象表明,北宋人始注杜诗之时即根据他们掌握的资料,将“山寺”定格在了麦积山。注释传承有序,有根有据,以“莫须有”的心态棒打“山寺”和“麦积山”这一对联姻千百年的“鸳鸯”,实在是大可不必!

二、“野寺残僧少”的社会背景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秦,中经西魏、北魏、北周、隋等朝,佛教持续兴盛,虽有周武灭佛之举,就石窟考古情况来看影响不大。至于寺僧人数因资料所限,无法准确判断。兹举一传一碑两条资料,或可见其端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11《玄高传》有云:

……高策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

仅此一例可见麦积山的寺僧数量是惊人的。又,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所立《四川制置使给田公据》碑有云:

昨缘开禧兵火之后,于嘉定元年,有忠义首领□□□□李实、强德、张钧等前□□寺搔扰钱物,不满私意,便行扰劫,本寺钟锅两件,计铁壹万柒百斤及将本寺布种。二年,地利部领凶徒各持刃器,强收了当,使本寺僧行数无食,游散四方。①

宋代本佛教的衰退期,而锅钟两件即有10700斤,足见寺僧人数也是可观的,由此可想见佛教兴盛之时,僧寺人数当是颇不少。而《山寺》之首句何而开门见山点明“野寺残僧少”呢?

对此疑问,学界多将原因归结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大地震。的确,这是一次罕见的大地震,秦州城城垣官署俱毁,压死吏民4000余人,官署也因此而迁至成纪之敬亲川(今甘肃秦安县叶堡川)。②据估算震级达7级,烈度9度。③这次地震对麦积山石窟造成的结果也是灾难性的,窟群中间部分及东崖上部大面积塌毁,从此窟遂成为东西二部。④不过,杜甫游历麦积山是在地震过后26年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单纯的地震影响不至于还是严重异常吧?将杜甫《山寺》从整体上理解为“可证麦积山在开元地震大崩塌之后和尚外流、寺院荒芜,山前乱石嶙峋,周围野兽出没,一29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①②

③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志》,第171页。

《旧唐书》卷8《玄宗上》:“(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庙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千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新唐书》卷35《五行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隐隐有声,坼而复合,经时不止,坏庐舍殆尽,压死四千余人。”《新唐书》卷40《地理志》:“秦州天水郡,中督都府,本治上邽,缘地震徙治成纪之敬亲川。”

天水地区地震办公室:《天水地震史料汇编》(内部资料),1982年,第42页。

片荒凉冷落而又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①是不尽合理的。实际情形是玄宗朝的宗教政策

导致了麦积山的佛教由盛转衰,大地震只是雪上加霜。

初唐,佛教承接隋朝以来的发展势头,非常繁荣,至武则天执政时进入狂热发展期,多达数十万的滥僧充斥于世,造寺开窟运动热火朝天,也由此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玄宗登基之后,接受宰相姚崇建议,着手整顿佛教。从开元二年(714年)起,先后颁布《禁创建寺观诏》《禁百官与僧道往还制》《禁坊市铸佛写经诏》《令道士女冠僧尼拜父母敕》等诏令。勒令伪滥僧还俗,严格限制僧尼人数;禁止创建寺院,控制维修旧寺;禁止坊巷之内,开铺写经,公然铸佛;整顿佛寺,约束僧尼……如此等等,使

佛教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扼制。②麦积山“野寺残僧少”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就是玄宗

朝抑佛政策的直接反映。地震等自然因素是起作用的,但相对于朝廷的禁佛令即政治原因所起作用而言当是次要的。准确地说,是玄宗朝抑佛政策的主因和地震双重因素导致了“野寺残僧少”的局面。杜甫秦州诗涉及麦积山应乾寺及太平寺、崇宁寺等几座寺院。咏太平寺时,有云:“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咏崇宁寺所在的隗嚣宫时有云:“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足见在玄宗朝秦州佛寺有整体败落的趋势。玄宗之后,遭“安史之乱”重创的唐朝已是繁盛不再,造大佛、开大窟之风也只能是渐行渐远了,葺废寺之财力越来越少了,麦积山石窟便“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强调一下,麦积山佛教之衰败主要是从“残僧少”三字体现出来的,“野寺”只是“在野之寺”的意思,并无衰败的含义。上古时代就将城中居人称国人,将郊外居人称野人。“野寺”说的是寺院所在远离闹市,僻静安闲,跟大多数人理解的“衰败”是沾不上边子的。唐诗中咏及寺院,“野寺”是常用之词。如岑参《题三会寺仓颉造字台》之“野寺荒占晚,寒天古木悲。”白居易《题报恩寺》之“野寺出入境,秋景属闲人。”杜甫本人咏寺尤其喜用“野寺”一词,如:《谒郑文公上寺》有云:“野寺隐乔木,山僧高居下。”《奉陪郑附马韦曲二首》有云:“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游修觉寺》有云:“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梓州所作《山寺》有云:“野寺根石壁,诸龛遍崔巍。”“野寺”之“野”所表达的是寺的处所环境,也是一种诗所需要的境界。

三、“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本来是描写山寺的诗,中间插了这么鲜艳的惬意的一联,于平凡中见神奇,这正是老杜的过人之处,联想到他的“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联句,就知道,在杜甫那里,神来之笔原本很是寻常。针对此二语,蒲起龙《读

杜心解》评论:“山野荒墟中,废寺如画。”③是得其真昧者。而历代注家纠缠不清的是

3

9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①②何静珍:《麦积山石窟大事记》,阎文儒主编《麦积山石窟》,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8页。

[日本]砺波护著,韩升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0~83页;薛平拴:

“麝香”、“鹦鹉”两种动物,和“石竹”,“金桃”两种植物。重三沓四转引,始终道不清,说不明。现在,我们以杜甫好友岑参的诗做参照试解之。

岑参《题金城临河驿》云:“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①本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是岑参第一次赴安西途中经金城临河驿时所作。时间在杜甫作《山寺》之前6年。杜甫和小他5岁的岑参为因文订交的挚友,其《奉答岑参补阙见赠》有云:“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白头翁”是杜甫自谓,二人在长安之日,切磋诗文心得,时有往还。联系到这些实情,加之金城、秦州风物相近,即可推断,杜之“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其实就是从岑参“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化出的。②岑参描绘的是金城临河驿庭院的景象。临河驿即唐代设在金城关的官道驿站,濒临黄河,既是邮驿站点,也是客栈,和唐朝其他地方的驿站一样,花木扶疏,好鸟相鸣。于是岑参有“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句。这是针对驿站庭院花园而言的。明乎此,则麝香是鸟是兽就很好判断了。试想,如不是专业养殖场,庭院之中能有鹿属的麝吗?再者,“园花”即园中之花木能隐身材高大的麝吗?很显然,岑参诗中的“麝香”是鸟而不是兽。推而及之,由岑参诗化出的杜甫诗中“麝香眠石竹”的“麝香”也是鸟而不是兽。“麝香眠石竹”即麝香眠于石竹。石竹属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簇生,直立,上部分枝。叶似小竹叶而细窄,亦有节。花呈鲜红色、白色或粉色。麦积山所在的小陇山林区多有,生于向阳山坡草地及岩石缝间。因花色较多,亦被栽于庭院作观赏植物。③唐诗不时有咏石竹者,多和寺僧有关。如顾况《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欢色空。”杜甫见到的也可能是僧院之物,作为寺院标志物之一便引入诗中。弄清石竹为何物之后,试想一下,身材高大的麝能眠于低矮丛生的石竹中吗?也可证麝香是鸟而不是兽。再者,生性机警,喜深山老林生活的麝也是不会眠于道旁或庭院的。《黄氏补千家诗集注杜工部诗史》引苏注云:“麝香,鸟名;石竹,野花。麝香之鸟骨极小,石竹之花微弱丛生而纤短,麝香所以能眠。释者以为麝鹿也,岂能眠于石竹。或以释者为是。”④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云:“麝香,小鸟,陇蜀人谓之麝香鹩,或云鹿也。石竹,绣竹花也。僧舍多种之也。”⑤以上两注可为“麝香”正解。

“鹦鹉”在杜甫秦州诗中凡两见,《山寺》之外,《秦州见敕目……》有“陇俗轻鹦鹉”句。秦陇多产鹦鹉,自古而然,《旧唐书》卷29《音乐志》有云:“鹦鹉,秦陇尤多,亦不知重”。而麦积山所在的小陇山林区古代亦多产鹦鹉,据顺治《秦州志》:“又二十里曰仙岭,其岭有仙坪,其平如掌,多猿猴、鹦鹉。”这里所谓仙岭在今甘肃天水49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①②

③寥立注:《岑嘉州诗笺注》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75页。

另如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有云:“鱼龙川北盘溪雨,鸟鼠山西洮水云。”杜甫《秦州杂诗》之一有云:“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借鉴成分也是很明显。

安定国:《甘肃小陇山高等植物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53页。

市麦积区利桥乡,距麦积山数十里,鹦鹉本飞翔之物,利桥之仙岭有,说明麦积山亦有,明清时有,唐代当大有。旧注多引弥衡《鹦鹉赋》“命虞人于陇坻”或引《异物志》“鹦鹉三种,交州、巴南尽有之。”作注,均不得要领。

关于金桃,据《旧唐书?西戎传》,中亚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国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又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之于苑囿。”旧注多引这条史料当“鹦鹉啄金桃”之注。其实,康国贡献的金桃,在唐,是金贵之物,只在皇家御苑栽植,唐诗人齐己《寄朱拾遗》有云:“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其他地方那有资格栽种。正如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所言:“目前还没有记载表明,这种金桃曾传播到长安御园之外的地方,

甚至就是在御苑中,七世纪之后也没有金桃的存在。”①换言之,杜甫每每以“塞上”

称之的秦州山野是不会有康国所贡金桃的。《山寺》所谓“金桃”当是麦积山一带多产的山核桃、山毛桃之类野果。光绪七年(1881年)秋,一个和杜甫游历麦积山相同的季节,秦州进士任其昌等游历麦积山,有《游麦积山记》,文中有言:“饭已,导上牛耳

堂,取道寺南转西,路稍平,旁有山桃,食之甘酸。”②依此,我们可肯定,《山寺》之

“金桃”就是当地土产的山桃。

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集赵注《山寺》有云:“此篇实言山寺之景物

耳。石竹,山中绣花竹也。麝香、鹦鹉,言僧家所养者。”③《杜诗详注》引赵 云:

“鹦鹉二句,本状寺之荒芜,以秦陇所产禽兽花木言之,语反精丽。”④我的看法,正如

杜诗言“陇俗轻鹦鹉”,麝香、鹦鹉之类大抵不会是僧家所畜,倒是石竹、金桃可能就是佛寺庭院之物。《山寺》引入动植物既不是单纯写景,也不是突出“寺之荒芜”,而是要突出一种佛国的境界。正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思。”主旨在禅、在佛。

四、《山寺》所咏和麦积山石窟外观

《山寺》所咏述及麦积山石窟外观的有“山园细路高”、“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数语,试对照言之:一来纠旧注谬误;二来进一步揭示《山寺》所蕴涵之麦积山石窟信息。

第一,“山园细路高”。“园”当是“圆”音同形近而讹。“山园(圆)”不是山上“所以树果也”之果园,而是指寺所依托的麦积山形是“圆”的。事实上,麦积山巅尖而小,只一隋塔而已,根本不可能有“园”。而“山圆”正合《太平广记》引王仁裕

《玉堂闲话》所谓:“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⑤《说文解字》:“团,

圜也”、“圆,圜全也”。“团团”即圆圆貌。“山园(圆)所言正是麦积山外观轮廓形

5

9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①②③[美]谢弗著,王贵玉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第43页。

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第293页。

状。“细路高”言麦积山石窟石道和栈道。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有云:“鸟道乍穷,羊肠或断。”①“鸟道”、“羊肠(小道)”和“细路”完全合拍。明甄敬《登麦积岩三首》有云:“鸟道悬青障,龙宫宿紫烟。”亦可证。说明麦积山石窟下之“细路”由来已久。

第二,“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乱水”,旧注均引《尔雅?释水》曰:“正绝曰乱”,或引《诗经》“涉渭为乱”。似是注解,实则不知所云。实际情况是,麦积山后有发源于香积山的永川河,北流入渭;麦积山前亦有一永川河的支流。“南北两涧,分流其下,水声阵阵,如鸣珩 。”②因此,到麦积参佛,度“乱水”是必然的。兹引诗文片段数则即可明了。清王际有《登麦积山》有云:“游罢石云携满袖,一湾流水送余归。”③清任其昌《至麦积山》有云:“孤峰立当路,流水绕其足……风泉鸣虚籁,锵锵动寒玉。”④民国罗家伦《游麦积山》有云:“午余乘兴策倦马,白雪寒云据远峰。暮色转深溪水黯,石磨号铁火星红。”⑤又在寺院留联云:“行经千折水,来看六朝山”;又霍松林《……午后登麦积山……》有云:“绕足千溪水,入眼万壑云。”⑥可见《山寺》所谓“乱水”是麦积附近及山下乱流之溪水,朝山之人必经此千折之水。“乱水通人过”指此。“悬崖置屋”是总言麦积山崖面的窟、龛和崖阁,正是王仁裕《玉堂闲话?麦积山》所言:“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之情状。⑦“牢”和“乱水通人过”的“过”相对,是动词,是“牢固”之意。《杜诗详注》说成是“牢屋”,不确。现麦积山距地20~80米崖面有历代洞窟209个,即留存至今的悬崖之“屋”。

第三,“上方重阁晚”。“上方”,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引赵次公注:“上方,言在山上之方境也。”⑧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邵注曰:“上方谓僧之方丈,在山顶也。”⑨《辞源》释“上方”为“地势最高之处”并引“上方重阁晚”为证,或将“上”和“方”拆开,单释“方”曰“并列,并排”,并将“重阁”释成“一层一层的栈道。” λυ俱误。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山寺》是写佛寺的。“上方”实指佛寺本身,与此相对,佛寺住持称“上人”,杜诗中将他在秦州相逢的故旧赞公和尚称“赞上人”即是。对此,我们引丁福宝《佛学大辞典》“上方”条作解:“上方者,原为称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名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深处也。” λ?原来“上方”之本意就是“山寺69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

[清]倪 著,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672页。

任其昌:《麦积山游记》,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第44页。

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第35页。

同上,第37页。

刘大有:《诗人罗家伦抗战时期在天水的诗作》,天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水文史资料》(第五辑),第140页。

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志》,第282页。

《太平广记》卷397《麦积山》,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181页。

《四库全书》第1068册,第364页。

仇兆鳌:《杜诗详注》,第604页。

之佛寺”的专称。如不放心,兹举唐诗几例作证,刘商《题山寺》有云:“更有思归意,晴明陟上方。”刘长卿《登思静寺上方题修竹茂松》:“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孟郊《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姚合《谢韬光上人》:“上方清净无因住,唯愿他生得住持。”很清楚,“上方”的确就是“山寺”。“重阁”即错落分布在麦积山崖面的层层崖阁建筑。“重阁”作为石窟的代表物进入诗中,一说明崖阁形制独特,蔚为壮观;同时说明唐代的麦积山崖阁数量颇不少,很是惹眼。崖阁建筑形式是将屋宇建筑(民族的)和佛龛建筑(外来的)完美结合,檐柱在外,龛室其里,可理解为建在悬崖上的特殊礼佛室屋。有些洞窟外面还有木建栈阁。五代之时王仁裕题壁留诗天堂洞(今已不存)就是一处崖阁建筑,其诗有云:“檐前下视众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为清楚起见,再引新编《麦积山石窟志》一段文字加以说明:“洞窟中的崖阁,形式多样,独具特色。所谓崖阁,是指建造于崖壁间的殿堂或屋宇式建筑,主体部分依壁开凿,有的外部还辅以木构部件等。北魏至隋均有开凿。现存庑殿顶崖阁5座,平顶型崖阁2座,廊道式崖阁2座,栈桥式崖阁1座。所有崖阁中,以庑殿顶崖阁最为著名。此种崖阁均为前廊后室,上雕正脊、鸱尾、瓦垅、檐、椽、额枋、斗拱等,

下雕檐柱、长廊、窟龛等。其中第4号崖阁(又称“上七佛阁”或“散花楼”

),全长30余米,雕刻精美,宏伟壮观,是现存崖阁中的佼佼者。”①,“晚”是说登阁时间是夕

阳西下时分。《山寺》的最后一句“百里见纤毫”之“纤毫”也是佛家常用语,指极其细微之物。杜甫《夏夜叹》有云:“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百里见纤毫,是用夸张的手法衬托“重阁”之高危。麦积山石窟现存唐人题记六则:分布在第7窟、第108窟、第114窟、第127窟(二则)、第135窟。这些石窟距离地面较高,想必和唐人喜登高有关。按诗意,杜甫定然是登上了麦积山极高处的某一阁,极目远望,于是有“百里见纤毫”之感。

五、结语

麦积山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而文献资料向来稀少,但在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中,以北周庾信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唐杜甫的《山寺》、五代王仁裕《王堂闲话?麦积山》最为重要。大唐盛世,直接描绘麦积景象的资料只杜甫《山寺》一诗,然近年来怀疑之声不断,为正本清源,特著此文指明真相———“山寺”只能是麦积山石窟,同时一并对此诗古今注重新审视,力图还《山寺》佛寺之诗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诗史互证,力图全面揭示《山寺》所蕴涵唐代麦积山石窟信息,从而勾画出其轮廓,为麦积山石窟史添一诗证。雪潇同志在《当年杜甫在秦州之十三———麦积山》中说:“好多人怀疑杜甫《山寺》不一定写的就是麦积山,但作为一个天水人,从感情上讲,我真希望学者们能通过更为深入与有力的研究和证明:杜甫的《山寺》写

7

9杜甫《山寺》诗与唐代的麦积山石窟

的就是麦积山。”①这里,我不敢打保票说我的研究和证明就是深入与有力的,但我对《山寺》研究和证明是力图拿证据说话的,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没有把握,一股脑儿端出来,请方家指谬。

(作者简介:刘雁翔,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甘肃 天水,741001)

收稿日期:2007年4月27日

?书 讯?

德国学者茨默的

《佛教与回鹘社会》(中译本)

在中国出版

《佛教与回鹘社会》(中译本)2007年5月在中国

民族出版社出版。作者茨默是德国著名的回鹘文专家

和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回鹘文文献刊布者和研究者。

作者以其渊博的知识,兼通多种语言的优势和直接占

有柏林藏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书的有利条件,除引用

大量已刊布过的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外,还引用了不

少尚未发表过的回鹘文资料。以这些由古代回鹘人自

己书写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其中的题跋资料为基础,

本书论述了佛教在回鹘的流传情况及其与回鹘社会状

况的密切联系,见解新颖,资料详实,将回鹘文佛教

文献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译者为回鹘研究

专家桂林、杨富学。定价16元。

(民族出版社汉一室 冯 敏)

89敦 煌 学 辑 刊 2007年第3期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海江龙 【内容摘要】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关键词】典故;典型概括;清刚之美 唐代社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对外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它对内引入域外文明,对外弘扬盛唐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因此而呈现出变革的气息,中孕育产生了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研究唐代的社会文化,对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给人们以历史反思,历史借鉴,将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情操,使学术研究成果直接介入现实生活进而有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因此,了解盛唐豪侠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就显的很有必要。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稟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而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神来,气来,情来,达到“声律那种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重视文辞的进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重大大超过国子监生徒,为各地有才华的

咏蝉三绝赏析

咏蝉三绝赏析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现逐一玩味:虞世南的《蝉》解析诗人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集三十卷。诗词赏析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称道。首句“垂緌引清露”,“垂緌”是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息于高处,餐风饮露,故为“引清露”。这句写出了蝉的清华俊朗的特点。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写蝉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用一“出”字,将无形的声音传送写得可感可见。这句虽只对蝉声远传进行了描写,读者却已

可窥蝉的高标逸韵。“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是全篇比兴 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递所致,诗人却别有会意,强调这是由于 “居高”使然。这种独特的感受蕴涵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权贵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真如俗话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两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颇显大气。这两句看似写蝉,实则带有自况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联系到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虞世南此处表现出来的自信该不为过吧。 虞世南的蝉解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集三十卷。诗词赏析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 远,非是籍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 首,很为后人称道。首句“垂緌引清露”,“垂緌”是古人结在领下的 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 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息于高处,餐风饮露,故为“引清露”。 这句写出了蝉的清华俊朗的特点。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 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写蝉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用一“出”字,将无 形的声音传送写得可感可见。这句虽只对蝉声远传进行了描写,读者却已可窥蝉的高标逸韵。“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是全篇比兴 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递所致,诗人却别有会意,强调这是由于 “居高”使然。这种独特的感受蕴涵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权贵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真如俗话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两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颇显大气。这两句看似写蝉,实则带有自况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联系到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虞世南此处表现出来的自信该不为过吧。 骆宾王的咏蝉解析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与同时代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 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 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

送别诗大全

送别诗大全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小学语文_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了解《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大概意思。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并达到背诵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吟、诵多种形式,领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朋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诗人虽屡次遭贬但仍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 教学重点 采取多种形式,读出古诗的古韵,领悟诗中意境。 教学重点 采取吟诵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诗人简介、创作背景)的学习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自古离情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凄美、永恒的话题,古代多少文人墨客都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又一篇的美文佳作! 1.关于送别诗,你知道哪些? 师:老师想在这里问大家,关于送别的诗你知道哪些? 同学填写复习单,学生能找到两首送别诗。

2.引出本课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师:对于王昌龄,你了解多少? 王昌龄(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1)释题。 师:谁知道又芙蓉楼现如今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哪个市?(江苏省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什么?(润州)。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此送别了一位好友,他的名字叫什么?(辛渐)没错,辛渐,他既是王昌龄的好友,同时,他还是王昌龄的同乡。辛渐就要回到故乡,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2)齐读课题:芙蓉楼送辛渐 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通过三读,学习古诗 (一)一读: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1.师:朋友分别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自由读古诗,用上我们学到的三读法,分三步来读古诗:一读,标好平仄,读准节奏;二读,结合注释,读懂诗意;三读,抓关键词,悟出诗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完成以上三步。 2.生自由读,展示读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蝉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2分)近体咏物 2.(3分)D 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附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在狱咏蝉骆宾王赏析及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散译: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虞世南《蝉》高考诗歌鉴赏

虞世南《蝉》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2021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 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刘学锴)

咏物诗的理解和鉴赏

咏物诗的理解和鉴赏 教学目标 ★掌握咏物诗寄情于他、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学习把握所咏之物的行神特点,体悟不即不离的创作原则。 ★阅读咏物诗,体会物与志之间的关系,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 教学重点 ★咏物诗中物我交融、两相契合的鉴赏 ★体会物与志之间的关系,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把握所咏之物的行神特点,体悟不即不离的创作原则。 ★学生古诗文底蕴薄弱,课堂环节较难把握。 教学过程及内容 ●导入,激发兴趣,形成咏物诗阅读概念 (1)投影无题诗歌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2)讨论,诗人所咏何物?缘何而知? (把握特征性语词) (3)讨论,诗中的瀑布不仅止于瀑布,你在诗中还念到什么? (把握拟人化语词) (4)介绍本诗背后的故事,确认诗意。●小结,引出“物”与“志”的话题 ●研讨,“物”与“志”对应关系的认知分析 (1)投影咏蝉组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2)字面疏解 (3)简介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4)研讨要求 (在每首诗中找出至少一句能表现“物”与“志”对应关系的诗句,并做分析。)(5)研讨提示

(6)研讨小结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伸发(一):从诗意的解读到诗味的体悟 (1)不即不离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但如果仅仅是客观描摹,满足于形似,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要深入对象的灵魂,写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 古人曾说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不滞于物),而是以超拔常人的审美意趣对事物作曲尽其妙的描写和刻画。 (2)感悟诗人个性情感 (3)注意咏物的技巧,比拟、比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等。 ●伸发(二):古诗中常见的物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伸发(三):激赏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作业:鉴赏巩固 唐代王维的《杂诗》,张谓的《早梅》;宋代陆游的《咏梅》,王安石的《梅花》,卢梅坡的《雪梅》……近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王昌龄的送别诗

王昌龄的送别诗 1、《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7、《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8、《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9、《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阅读: 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来源:光明网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本文试针对其送别诗的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是一个诗人在必须的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决定和审美选取。它具化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之中,常常表此刻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取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意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在古代因其谐音“留”故多做离别之用,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赠以表达挽留之意。而“月”因其有圆缺之分有满月残月之别,故此被人赋予团圆和残缺的意象。圆月代表团圆,弯月和残月自然而然的代表着分散、人各他乡。并且在笔者认为,古人由于对太空缺乏了解,只是透过肉眼所见,觉得月晶莹剔透,是一种高洁、纯洁毫无尘杂的意象,故此多喜爱以月与人尤其是自己做比较。以明月证明自己超脱高洁,不受尘事所累,也有在无人明白的时候自慰自己还有明月明白。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如:《送郭司仓》中有:“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句子,此处作者以明月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以淮水之绿证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再如:《送任五之桂林》中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的句子。此处的作者以天下人家共一月的概念证明即使分别各异他乡,我们仍在同一个月亮之下。此处一方面以“月”和“山”对称,另一方面以“月带千里貌”证明自己的慷慨,相隔千里依然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好不豪爽。类似意象还有:《山中别庞十》中的“月出寒蝉鸣”、《送韦 十二兵曹》中的“海净月色真”、《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中的“月明见古寺”、《巴

古诗蝉·本以高难饱翻译赏析

古诗蝉·本以高难饱翻译赏析 《蝉·本以高难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前言】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 ⑵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⑶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⑷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举家清,一贫如洗,空无所有。 ⑸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⑹碧:绿。 ⑺薄宦:官职卑微。

⑻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⑼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⑽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⑾君:指蝉。 ⑿警:提醒。 ⒀亦:也。 ⒁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蝉》就是这样。诗 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 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

盛唐边塞诗派

第三章 盛唐边塞诗派唐代边塞诗概况《全唐诗》有边塞诗2000余首时间跨度长作家众多初唐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陇头水》陈子昂《送魏大从军》盛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崔颢中唐卢纶钱起李益李贺刘长卿白居易······盛唐边塞诗派组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王翰李颀原因北方人多有从军游幕经历时代精神的鼓舞热衷于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动辄以公侯卿相自许盛唐边塞诗内容一描写战争场面宣扬大唐赫赫军威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吐谷浑原为人名是4世纪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后转为姓氏和族名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二首》其一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高适《蓟门行》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青海湖雪山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雁门太守行》中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雁门郡名现在山西大同东北一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玉龙宝剑名二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独特奇异的风土人情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五月火云厚《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雄奇苍茫生机勃勃充满浪漫主义情调奇崛的语言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像新奇赞叹的情绪乐观高亢豪迈昂扬的感情基调

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

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

王昌龄写的送别诗有哪些

王昌龄写的送别诗有哪些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那么关于他的送别诗有哪些大家了解吗?来看看 小编的介绍吧!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注释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 江,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 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 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 古代国名, 这里泛指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3.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 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 自,孤单一人。 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5.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 心。 《送郭司仓》 唐代: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译文 碧绿的淮水映照着屋门,我挽留的心意十分诚恳。 明月代我为客人送行,我的心绪却如春潮翻滚不息。

注释 ①郭司仓:作者的朋友。司仓,管理仓库的小官。 ②淮(huái)水: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注入长江。 ③留骑(jì):留客的意思。骑,坐骑。 ④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仓。掾,古代府、州、县属官的通称。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 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 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节知所效。 送任五之桂林注释 ①桂林: 指唐桂州。 《旧唐书·地理志》谓桂州治临桂 (今广西桂林) , “江 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 ②楚客:犹迁客。指任五。楚三闾大夫屈原因谗见放,而赋《离骚 》。后世因称被贬迁滴之人为“楚客”。 ③越:通“粤”,古民族名,居江浙闽粤之地,谓之“百越”。 ④羁谴:因贬谪流放而旅居他乡。一种系丝绳以射飞鸟的箭。 ⑤纶:钓丝。 ⑥苦节:指于逆境之中,坚守节义。

《蝉》《在狱咏蝉》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蝉》《在狱咏蝉》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蝉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2分)近体咏物 2.(3分)D 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附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在狱咏蝉骆宾王赏析及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蝉 虞世南 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散译: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与魅力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与魅力 容摘要: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名篇迭出,佳作纷呈,蔚为大观。这些优秀的边塞诗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传于后世,让读者百读不厌,历久常新。本文就谈谈其特点与魅力。 关键词:边塞诗特点魅力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名篇迭出,佳作纷呈,蔚为大观。这些优秀的边塞诗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传于后世,让读者百读不厌,历久常新。 盛唐边塞诗垂之千古,传诵不已,它有什么特点和魅力呢? 一.广泛深刻的思想容 盛唐边塞诗题材丰富,既有反映边塞生活的佳作,也有描绘边塞景色和边塞风情的名篇。而在众多的边塞诗章中,又以表现边塞征战为主要容。盛唐边塞诗人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诸多面,呈示了广泛深刻的思想容:(一)表达以身国、戍边立功的爱国思想,如祖咏的《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二)表现慷慨赴边、建

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三)歌颂戍边士卒在战斗中的英勇精神,如高适的《蓟门五首》:“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四)反映边境的荒凉、自然环境的恶劣,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大如斗,随风满地乱走。”(五)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如高适的《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六)抒写戍边战士的离愁别绪,如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七)抒写艰苦的军旅生活以及戍边士卒的思乡念亲之情,如岑参的《碛中行》:“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八)表达对扩边战争的指斥与谴责,如高适的《蓟门行五首》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九)描绘边塞战争给戍边战士带来的深重苦难和惨重牺牲,如湾的《曲》:“去者无余生,十人九人死”;“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十)揭露军中不平的现实,如湾的《出塞曲》:“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十一)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如常建的《塞下曲四首》其一:“天涯静处无征战,兵器销为日月光。”从上述边塞诗可以窥见盛唐边塞诗反映边塞战

浅析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点

浅析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点 浅析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是一个诗人在一定的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它具化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之中,常常表现在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意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在古代因其谐音”留”故多做离别之用,古人在送别之时折

柳相赠以表达挽留之意。而”月”因其有圆缺之分有满月残月之别,故此被人赋予团圆和残缺的意象。圆月代表团圆,弯月和残月自然而然的代表着分散、人各他乡。并且在笔者认为,古人由于对太空缺乏了解,只是通过肉眼所见,觉得月晶莹剔透,是一种高洁、纯洁毫无尘杂的意象,故此多喜欢以月与人尤其是自己做比较。以明月表明自己超脱高洁,不受尘事所累,也有在无人理解的时候自慰自己还有明月理解。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如:《送郭司仓》中有:”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句子,此处作者以明月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再如:《送任五之桂林》中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的句子。此处的作者以天下人家共一月的概念表明即使分别各异他乡,我们仍在同一个月亮之下。此处一方面以”月”和”山”对称,另一方面以”月带千里貌”表明自己的慷慨,相隔千里依然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好不豪爽。类似意象还有:《山中别庞十》中的” 月出寒蝉鸣”、《送韦十二兵曹》中的” 海净月色真”、《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中的”月明见古寺“、《巴陵别刘处士》中的” 月寒江风起”、《送李十五》中的” 月影在寒水”、《送张四》中的”别后冷山月“、《送刘十五之郡》中的” 窅窅含楚月”、《送魏二》中的”忆君遥在潇湘月“、《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中的” 寂寂寒江明月心”、《送窦七》全诗两次写”月”――”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还有《送程六》中的”武冈前路看斜月“ 、《别辛渐》中的” 扁舟月色渡江看”、《送柴侍御》中的” 明月何曾是两乡”、《送崔参军往龙溪》中的” 秋月孤山两相向”。这些表明王昌龄在选择物象上沿袭了古人的风格,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此,他更深入的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用来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善于组合

各有千秋 各臻奇妙——唐人咏蝉三绝

各有千秋各臻奇妙——唐人咏蝉三绝 各有千秋各臻奇妙——唐人咏蝉三绝唐代虞世南有《蝉》、骆宾王有《在狱咏蝉》、李商隐也有《蝉》诗。这三首咏物诗,吟咏的对象都是蝉。但由于作者的身世、处境不同,三首诗所表现的感情、蕴含意境就迥然不同,思想艺术、个性特征也各有千秋,各臻奇妙,全无雷同之嫌,因而被人称之为唐人咏蝉三绝。“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人以蝉自喻,亦是自勉自励。蝉声之所以远扬,一般人都认为是藉秋风传送之故。虞氏强调的则是蝉的生性高洁,是“居高声自远”的结果。正如修养完美的人,并不需要过多借助外因,他的名声就会远播千里,受到人们的爱戴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诗人赞颂的正是植根于人心灵深处的那种内在的品格和人格 力量。读完该诗,我们不难想象诗人自身清廉纯正的人品、雍容不疲的风度和高雅脱俗的气韵。“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这是骆宾王因上书议政,触犯武则天而被诬陷入狱,在狱中闻蝉声有感而作。诗人将遭受不白之冤的悲愤与凄楚孤寂的思乡之情融在一起,更增添了感情悲愤的分量。“谁为表予心”,有谁来为我表明一个清白之心呢?卒章显其志,希望有知己的朋

友出来讲几句公道的话,为自己洗清冤狱。这绝望中的呐喊,愤懑中的期待,深沉而激烈,苍凉而悲壮,有极强的感染力。“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读完全诗我们自然会发现,诗人在这里有一层言外之意。蝉的怨恨还能得到我的同情和理解,我的处境又有谁来同情和理解呢?自己的悲哀要远胜于秋蝉。纵观三首咏蝉诗,他们都在咏蝉,但都不单纯是咏蝉,而是借咏蝉来寄寓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我们说,单纯的咏物,仅停留于物体外部的表面上,尽管这种描绘有时能达到逼真的程度,但因缺乏内心深处的感情内涵,所咏之物,往往有形无神,有我无情,是见物不见人。苏轼曾经说过,如果写咏物诗没有寄托,那便和儿童的猜谜诗差不多。这三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借咏蝉来剖白作者自己的心境。题为咏蝉,实为自咏。由于他们三人的身世、遭遇、感情、气质的不同,虽吟咏的是同一个对象,却出现迥然各异的面貌,极富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虞世南笔下之蝉,是清雅华贵之蝉,骆宾王笔下是绝望呐喊之蝉,李商隐笔下是窘迫无援之蝉。诗如其人,蝉如其人,各有千秋,交相辉映。正如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所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