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王画” ——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曾小凤(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摘要】[摘要]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美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五四时期“美术”的批评。相比吕澂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的批评视野,陈独秀关于“美术”的批评话语主要是围绕“王画”展开的,显示出对文人画价值的深刻怀疑,这与陈师曾的论说形成富于意味的对话,从中亦可透视文人画在20世纪遭遇价值危机的轨迹。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陈独秀;美术革命;王画;批评话语;文人画

通过研究吕澂“美术革命”的批评视景[1],笔者发现,陈独秀关于“美术”的批评视景与吕澂和鲁迅二人都不同:他既不关心吕澂切实提出的如何从“美术之弊”达到“美育之效”的教育改革方案,也无意于像鲁迅一样对中国美术界发出“进步的美术家”的要求,而是要树立起“美术”这一宗的“革命”对象。这在客观上呈现为三种相互联系和制衡的批评立场:吕澂的“美术革命”在根本上指向的是民初以来美术教育的问题,这促使他自觉地关注“美术”这一门的学科属性,如在“革命之道何由始?”中阐明的四事——“美术之范围与实质”“有唐以来绘画、雕塑、建筑之源流理法”“欧美美术之变迁”以及“美术真谛之学说”[2]等,实际上是要建立以“美术”为核心范畴的学术知识系统。鲁迅的“寂寥之至”,其实是从肯定以上海美专为代表的美术教育事业出发,对五四时期中国美术界所作的一种总体观察,他关切的是美术家的思想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