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政治高考备战:财政与税收金题

2015年政治高考备战:财政与税收金题

2015年政治高考备战:财政与税收金题
2015年政治高考备战:财政与税收金题

2015年政治高考备战:财政与税收金题

命题探究1 财政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南京调研]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金融危机后,法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英国、美国等都将减税作为刺激经济的财政工具。减税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不少国家依然

选择利用减税来振兴经济。其中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一定会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国家的分配政策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④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太少会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财

政收入不一定会增加,①错,②对;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③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1.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决算实现的,更不能说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2.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不一定必然增加,因为影响

财政收入的因素还有分配政策等。

3.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

需求的一部分。

命题探究2 财政的作用(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金考卷三模]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

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该政策的制定( )

①有利于稳定就业②是国家利用货币政策给小微企业减负③有利于增加小微企业的利润,直接促进社

会主义经济发展④表明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属于财政政策,②错误;小微企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国家暂免征收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稳定就业,①当选;暂免征收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④当选;③错在“直接”上。故选B。

【答案】 B

深度剖析

1.如何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全面分析财政的作用。(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财政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我国宏观

调控的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人民生活等财政的作用。

(2)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和谐

社会建设。

(3)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财政在促进公平的基础上,又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社会

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看:正确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从分配与所

有制关系看,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标志;从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看,有利于我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从分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6)从财政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

(7)从财政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看,根据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发展

对外贸易,有利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以上作用均可归到教材阐释的财政的作用之中,只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

命题探究3 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和运用(重难点)

金题精析

【金题3】[2014·辽宁调研]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2013年12月18日公布,2013年11月份,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升2%。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①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②增加政府税收,扩建公用设施③收紧银根,尽量少放款,以减少流

通中的货币量④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适用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

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来稳定物价,因此选①和④;②中“扩建公用设施”会增加财政支出,不选;③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1.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

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2.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宏观经济形势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即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时),政府一般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而促进经济平稳

运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与宏观经济形势也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低迷、国家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时,国家一般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以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反之,则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4.在通常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往往扩大货币供应量,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往往减少货币供应量。

命题方向二

税收及其特征

命题探究1 税收的种类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黄冈检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从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

A.流转税、流转税 B.流转税、行为税

C.流转税、财产税 D.所得税、流转税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均属于流转税,故本题选A。

【答案】 A

深度剖析

1.对教材中介绍的五大类税种及举例时所涉及到的10种税的归类情况一定要清楚。

2.对教材第71页“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应把握好,决不可忽视。

3.个人所得税并不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有的实行比例税率。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命题探究2 对“营”改“增”的认识(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重点中学冲刺卷]2014年1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带动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带动居民消费增长0.7个百分点,同时直接带来大约7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材料反映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杜绝企业偷税漏税③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

A.①② B.③④

【解析】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③属于增值税的意义,且在题干中体现出来,应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生产结构的调整,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①是正确的;④不是增值税的意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能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因为营改增属于初次分配;②错在“杜绝”上。

【答案】 D

深度剖析

1.“营”改“增”的意义。(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增值税作为一种“税”而言:完善了我国流转税的税制。

(2)从增值税中“增值”角度而言:有效解决了双重征税问题。即教材上提到的“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也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3)从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4)从对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国家实施“营”改“增”是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并不否认税收的固定性。

命题方向三

依法纳税

命题探究1 区分偷税和骗税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长春调研]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这影响了我国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下列违反税法的行为中,属于偷税行为的有( )

①威胁、围攻税务人员②伪造、涂改账本和票据

③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④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①③ B.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偷税和骗税的认识。①讲的是抗税;④讲的是骗税;②③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1.如何正确区分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1)不同点:①违反税法的手段不同。偷税是以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拖欠税款;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是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②偷税和骗税比较隐蔽,而欠税和抗税比较明显,容易辨别。

(2)相同点:都没向国家缴纳税款;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2.巧分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偷着不(少)缴”;欠税:“欠着未缴”;骗税:“骗取税收优惠”;抗税:“抗着不缴”。

命题探究2 依法诚信纳税(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沧州联考]下面漫画中纳税人( )

①不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合法权利②故意隐瞒收入,是一种偷税行为③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④不懂得每一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①错误;④表述错误,并不是每位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②③正确且切题。故选B。

【答案】 B

深度剖析

1.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总结升华,系统把握)

(1)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

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4)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

2.公民如何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1)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反对偷税、漏税、欠税、

骗税行为。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命题探究3 税收政策的运用(重难点)

金题精析

【金题3】[2011·福建]“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 )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拉弗曲线”表明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这一关系启示我们,如果税率过高,会影响企业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与发展,①正确,应选;在A点时,实现了税收的最大化,但这并不是国家管理经济的目的,因此,②不正确;企业产品的价值与竞争力是企业微观上的事情,不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③不正确,而且题干也没反映本肢所述内容;税收在一定范围内随税率的增长而增长,但当税率超过一定范围(A点)后,税收则会随税率的提高而下降,④正确,应选。故本题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税收政策的选择与运用须考虑的因素。(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分配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2)从分配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实现。

(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

(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命题方向一

财政及其作用

命题探究1 财政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南京调研]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金融危机后,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都将减税作为刺激经济的财政工具。减税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不少国家依然选择利用减税来振兴经济。其中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一定会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③国家的分配政策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④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太少会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财

政收入不一定会增加,①错,②对;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③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1.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决算实现的,更不能说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2.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不一定必然增加,因为影响

财政收入的因素还有分配政策等。

3.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

需求的一部分。

命题探究2 财政的作用(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金考卷三模]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

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该政策的制定( )

①有利于稳定就业②是国家利用货币政策给小微企业减负③有利于增加小微企业的利润,直接促进社

会主义经济发展④表明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属于财政政策,②错误;小微企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国家暂免征收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稳定就业,①当选;暂免征收小微企

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④当选;③错在“直接”上。故选B。

【答案】 B

深度剖析

1.如何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全面分析财政的作用。(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财政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人民生活等财政的作用。

(2)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3)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财政在促进公平的基础上,又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看:正确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看,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标志;从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看,有利于我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从分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6)从财政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从财政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看,根据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以上作用均可归到教材阐释的财政的作用之中,只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

命题探究3 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和运用(重难点)

金题精析

【金题3】[2014·辽宁调研]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2013年12月18日公布,2013年11月份,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升2%。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①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②增加政府税收,扩建公用设施③收紧银根,尽量少放款,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④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适用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来稳定物价,因此选①和④;②中“扩建公用设施”会增加财政支出,不选;③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1.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

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2.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宏观经济形势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即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时),政府一般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而促进经济平稳

运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与宏观经济形势也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低迷、国家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时,国家一般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反之,则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4.在通常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往往扩大货币供应量,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往往减少货币供应量。

命题方向二

税收及其特征

命题探究1 税收的种类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黄冈检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从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

A.流转税、流转税 B.流转税、行为税

C.流转税、财产税 D.所得税、流转税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均属于流转税,故本题选A。

【答案】 A

深度剖析

1.对教材中介绍的五大类税种及举例时所涉及到的10种税的归类情况一定要清楚。

2.对教材第71页“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应把握好,决不可忽视。

3.个人所得税并不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有的实行比例税率。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命题探究2 对“营”改“增”的认识(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重点中学冲刺卷]2014年1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带动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带动居民消费增长0.7个百分点,同时直接带来大约7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材料反映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杜绝企业偷税漏税③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③属于增值税的意义,且在题干中体现出来,应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生产结构的调整,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①是正确的;④不是增值税的意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能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因为营改增属于初次分配;②错在“杜绝”上。

深度剖析

1.“营”改“增”的意义。(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增值税作为一种“税”而言:完善了我国流转税的税制。

(2)从增值税中“增值”角度而言:有效解决了双重征税问题。即教材上提到的“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也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3)从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4)从对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国家实施“营”改“增”是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并不否认税收的固定性。

命题方向三

依法纳税

命题探究1 区分偷税和骗税

金题精析

【金题1】[2014·长春调研]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这影响了我国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下列违反税法的行为中,属于偷税行为的有( )

①威胁、围攻税务人员②伪造、涂改账本和票据

③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④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偷税和骗税的认识。①讲的是抗税;④讲的是骗税;②③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C。

【答案】 C

1.如何正确区分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1)不同点:①违反税法的手段不同。偷税是以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拖欠税款;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是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②偷税和骗税比较隐蔽,而欠税和抗税比较明显,容易辨别。

(2)相同点:都没向国家缴纳税款;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2.巧分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偷着不(少)缴”;欠税:“欠着未缴”;骗税:“骗取税收优惠”;抗税:“抗着不缴”。

命题探究2 依法诚信纳税(重点)

金题精析

【金题2】[2014·沧州联考]下面漫画中纳税人( )

①不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合法权利②故意隐瞒收入,是一种偷税行为③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④不懂得每一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①错误;④表述错误,并不是每位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②③正确且切题。故选B。

【答案】 B

深度剖析

1.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总结升华,系统把握)

(1)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4)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

2.公民如何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1)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反对偷税、漏税、欠税、骗税行为。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命题探究3 税收政策的运用(重难点)

金题精析

【金题3】[2011·福建]“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 )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拉弗曲线”表明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这一关系启示我们,如果税率过高,会影响企业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与发展,①正确,应选;在A点时,实现了税收的最大化,但这并不是国家管理经济的目的,因此,②不正确;企业产品的价值与竞争力是企业微观上的事情,不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③不正确,而且题干也没反映本肢所述内容;税收在一定范围内随税率的增长而增长,但当税率超过一定范围(A点)后,税收则会随税率的提高而下降,④正确,应选。故本题选C。

【答案】 C

深度剖析

税收政策的选择与运用须考虑的因素。(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分配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2)从分配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实现。

(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

(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全册必考重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全册必考重点复习提纲(精 华版)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全册必考重点复习提纲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国家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考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真实性 考点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

地适用法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它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讲立法平等,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它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它只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第一,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第二,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阶级。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这项原则表明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确保权利的实现。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第一,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第二,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是一致的。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2015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3.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4.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16~17题。 16.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2020届高考政治备考:供给侧改革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供给侧改革 一.【热点背景】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整体谋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不是实行需求紧缩,而是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 另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 课前延伸案 【高考考点】—明确考点,有的放矢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到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梳理】—自主梳理,巩固基础 1、自主复习教材P35-41的基础知识,能熟练记忆以下重点知识: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2、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 【我的疑问】—动脑思考,找出疑惑 课题 第六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时间 2014-11-06 序号 20 课型 复 习 课 编写人 审核人

课堂探究案 【澄清误区】—动脑思考,释疑解惑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2、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3、意识是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5、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6、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客观符合主观。()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反映物质就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 【疑难解析】—条分缕析,化解迷津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情景探究】—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并且于2014年10月9日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提高文化软实力。 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山东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015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三:一带一路

专题复习三:一带一路 背景材料 “一带一路”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 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经济常识 1、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4、有利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政治常识 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二、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四、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六、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七、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哲学常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8、认识不断地向前推移、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提高练习 1.“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2014年11月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 C ①有利于逐步消除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 ②说明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 ④说明我国对外经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及答案(最完整)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 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3.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 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 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 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16~17题。 16、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自由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7、《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①明确立法权利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②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公民整治权利的实现 ③使法律更好的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4年,我国废弃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公开《企业信息公开暂行条例》。条例确立 了包括企业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公示、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公示及信用约束机制在内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1国家财政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国家财政 一、选择题 1.近几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这反映了我国( ) A.财政保证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B.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C 解析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这反映了我国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符合题意;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但这一比重的提高不是通过财政加以保证的,A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不体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趋向合理,B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2.运用数字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计划,着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互联网+流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加大对流通领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国家财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符合题意;材料中国家财政主要是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是为了社会公平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A、D与题意不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主要依靠财政手段,B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修建兰渝铁路的构想,但因地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终未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投入的增加,总投资约830亿元的兰渝高铁终于建成通车,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在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③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精准扶贫④国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国家财政投资修建兰渝高铁,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这说明国家在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精准扶贫,故①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缩小区域差距,没体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通过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涉及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故④不符

201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是全党全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要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实守信是市场交易的原则;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现代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兼顾效率和公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公平。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政治生活 遵循参与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建设法治中国。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文化生活 文化对从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1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热点专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2015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热点专题 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一)基础知识 1、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转变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倡导节能环保的消费行为。 ④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带动生态能源、低碳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⑤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原因。 ①是公民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 ②是公民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更是当前资源形势严峻的迫切需要。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消费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节能减排消费会拉动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②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思想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③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共产党必须领导好。 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4、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建设是前提,它为其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建设是根本,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③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和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天人相统一,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提高我国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原因。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当前形势要求公民提高环保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影响着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实施。

高中政治复习微专题财政与税收

财政与税收 考点1:国家财政 【基础知识梳理】 1.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区分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 (1)财政收支平衡:收入等于支出,或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

(3)财政赤字:支出大于收入。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2015年中央安排财政赤字1.5万亿元,2016年提高到2.18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 D)①社会总需求增长②社会总供给下降③国债规模扩大④信贷总量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中央提高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通过扩大国债规模等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以增加社会总需求,①③正确。④观点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 判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 判定依据判定方法 主体实施主体是国家就是财政政策;实施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就是货币政策 手段通过财政和税收调节属于财政政策;通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来调节,则属于货币政策 [ A.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B.要加大财政投入 C.要统筹城乡发展 D.要完善转移支付 [解析]完善社会保障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民生的作用,根本性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A正确。B、C、D观点均不符合“根本”的要求,排除。 [例3]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持续增长,而增速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基础性因素是( A) A.经济发展状况 B.分配政策调整 C.企业所得税减免 D.营业税改增值税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故选A。 【题组对点训练】 1.下表是某市2016年部分经济指标 项目财政 收入 财政 支出 医疗卫 生支出 教育 支出 节能环 保支出 交通运 输支出 数额(万元) 18 022 18 536 657 1 025 508 1 067 增幅(%) 7.6% 8.2% 11.3% 8.2% 3.2% 3.3% A.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B.该市政府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C.该市2016年财政收支处于盈余状态 D.财政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从表格财政支出的内容看,该市政府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B项正确。该市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处于财政赤字状态,C项错误;A、D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2.为迎接G20峰会,杭州市政府投入上千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整治工程,为建设“美丽杭州”提供强劲动力。这表明( B)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政府投入资金进行环境整治,这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A错误;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公平,C、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 点:财政与税收 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

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2015年高考政治真题全国新课标1及答案

大杨树第四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1.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2.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 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16~17题。 5.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自由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政治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浅谈

2015届9月政治调考分析及一轮复习 英山一中汪双明 市9月调考分析 一、考试试题评价 2014届9月黄冈市政治调研考试作为2015届备考的重要检测环节,从考查知识范围看,按照教研室政治学科的整体备考计划,试题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所有内容;从分值设置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分值采用的是50:50比例。整份试题较难,想得到高分并不容易。从各校上报的统计结果显示,80分以上的无一人,最高分77分,考生的分数集中在70分以上仅39人之间,试题偏难,一轮复习有待加强。 本套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能力考查:整份试卷无论是试题的选材、设问的方式还是答案的设置上都渗透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直接考查或者再现教材知识点的较少,如19、23也是稍微直观一点。. (二)、紧扣热点问题:命题教师非常重视试题的原创性,试题背景材料大多取材于社会关注的时政热点,涉及到诸如比特币、人民币升值、城镇化建设等问题、也有值得持续性关注的问题如扩大内需、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等问题,以引导师生关注时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深层检测。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本次试卷表面看来是考查能力,实际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次试题源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学生感到试题与教材有关联,又很有一定的距离。不能熟练的掌握知识、不加理解的记忆知识,不能运用知识,就不能适应考试的要求。 二、我校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情况

以上是选取部分学校比较,可以看出我校尖子生不突出,及格人数偏少,成绩不好。但人均分相对靠前。潜力还是很大的。 以上是本校调考情况,可以看出,各班级相对均衡,及格人数接近个班下达任务数(重本数)。分数主要集中在50-40分之间。30分以下人数偏少。说明学生整体相对平衡,也说明我们中间档次的学生偏多,高分和低分偏少。 (二)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本次调考考查的范围是《经济生活》全册,我们暑假乘热打铁,先复习《生活与哲学》,到9月底学生遗忘了近两年的《经济生活》只是复习了第一单元,还有三个单元没有复习,可以说是仓促应考。另外,我们三年高中,学生每学年重新分班一次,9月份刚刚组建的新班级,教学的磨合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二.主观原因 ①基础不牢固。如学生答题失分严重第1题,“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是否获得了自行车的部分价值”、第14题的“政府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第17题的“政府债务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渠道”等,原因就在于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不深刻。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一、财政收支 1、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1)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 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 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2)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来源和特定目的的专 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 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 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1)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 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2)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4)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5)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 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 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 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源头上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有合理比例,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根本保证。根据国际经验,中央财政通常占财政收入的60%,地方财政通常占财政支出的60%,中央财政收入的20%转移支付返还 地方财政。这种先集中、后返还的财政体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平衡地方财力,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 从财政收支的用途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公共性财政与建设性财政。公共机构、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公共性财政,属于经常性 收支,包括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价格政 策补贴等,应当力求收支平衡,不打赤字。建设性财政是生产性收支,包括基础设施、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出 现赤字,可以发行国债,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 (3)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凡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的资金,称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 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政府性基金、附加收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同步练习含解析

财政与税收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济宁一模)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诱导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我国2017年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增长③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④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举措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中央银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②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③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④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2017·安徽马鞍山一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息红利所得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对持股1年以上投资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持股1个月以内和一个月至一年的,税负分别为20%和10%。该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合理传导顺序是() ①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②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③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④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4.(2017·河南洛阳二调)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我国将启用终身唯一的“个人税号”,这是税收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个税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外,社会上争议颇多的网店征税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A.建立税收体系,完善信用制度 B.拓宽税收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C.加强税收征管,避免重复征税 D.减少征税漏洞,促进税收公正 5.近年来我国政府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税收负担,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同时加大对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投入。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③运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运行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中央设立的专项资金() ①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③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论语》记载了哀公与有若有关赋税的对话。哀公问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彻”,古代的一种税制,比例在十分之一左右。意即能否将老百姓的赋税从原来的20%减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