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 )这几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实践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20世纪60的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 )。

A、心理模拟法

B、检验修正模型

C、探究合作法

D、实验控制法

3、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4、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探究性

D、独创性

5、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

A、指导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会影响模式

6、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几个阶段。

A、关注成绩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7、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 )提出。

A、奥苏贝尔

B、班杜拉

C、马斯洛

D、陆钦斯

8、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 )几个阶段。

A、认知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9、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 )

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0、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 )几个方面。

A、请求

B、拒绝

C、能自我安慰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11、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独创性

12、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A、道德规范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13、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

A、自卑

B、心理冲突

C、特殊的人格特征

D、刚愎自用

14、关于反思的方法,属于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有( )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15、(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A、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1877年)

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C、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1921年)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

16、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7、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18、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推理学习

1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识结构

20、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的有( )

A、内潜性

B、简缩性

C、展开性

D、客观性

21、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22、相同要素说是由( )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奥苏贝尔

D、贾德

23、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

A、4—6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24、( )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A、儿童多动综合征

B、学习困难综合征

C、儿童厌学症

D、儿童强迫行为

25、全身松弛训练中“紧张——松驰”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由( )创立。

A、罗森塔尔

B、弗洛尹德

C、雅各布松

D、皮亚杰

26、俄国教育家( )于1867年—1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A、乌申斯基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2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

A、环境

B、智力

C、个性

D、天赋

28、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 )。

A、实例

B、名称

C、内涵

D、外延

29、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 )几个基本环节。

A、审题

B、构思

C、联想

D、课题类化

30、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 )

A、最近发展区

B、逐渐分化

C、整合协调

D、先行组织者

二、填空题(15分)

1、( )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2、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 )两个方面构成。

3、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

4、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这是基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 ),这是高级目标。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 )迁移。

6、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 )。

7、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 )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8、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 )的差异。

9、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而皮亚杰采用的是( )故事法。

10、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 )和(概念同化)

11、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学习定律中,( )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12、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 )。

13、陆钦斯的( )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4、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 )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15、( )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25分)

1、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2、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3、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5、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是无心理疾病。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微格教学?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

3、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4、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五、论述题(30分)

1、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ACD

2、A

3、ABCD

4、ABD

5、ABCD

6、BCD

7、B

8、BCD

9、ACD 10、ABD 11、ABC 12、BCD 13、BC 14、ABC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D 21、ABCD 22、AB 23、C 24、D 25、C 26、A 27、ABC 28、BCD 29、ACD 30、BCD

二、填空题(15分)

1、类比思维

2、诱因

3、经验+反思==成长

4、寻求发展

5、具体

6、形式训练说(或官能说)

7、认知策略

8、思维水平

9、对偶10、概念形成11、效果律12、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13、量杯实验14、同化15、性格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25分)

1、错误。二者实质相同,但有一定的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2、错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3、正确。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正确。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5、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20分)

1、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三、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时,应遵循四条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4、四个特征: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第二、是有效学习必需的;第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第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5、(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注意有时引起学生疲劳也不好)(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五、论述题(30分)

1、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赞赏(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

(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赋值过程” 。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奖励: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2、一、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一)竞赛的作用:1、积极作用: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个人竞赛比团体竞赛效果好。2、消极作用:(1)使学习迟缓的人丧失信心(2)对于知道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成功的人缺乏激励。(3)对某些人有过分的压力(4)对不合作是一种鼓励。此

外,还表现在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失败感。(二)运用原则:1、要慎用少用。2、要注意方式:一方面题目不宜过难,另一方面不宜只在少数优秀学生中进行。(1)按能力分组竞赛(2)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用昨天和今天比。

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一)作用:一般说来,应奖励多于惩罚。奖励过多也有负面作用。批评更不宜过多,但是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能取得一定的好效果。对学生有促进作用,但运用不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二)应注意的问题:1、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把奖励与惩罚看成是增强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2、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正、适当。另外奖励的方式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3、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一)学习结果反馈的激励作用(二)反馈的原则: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如作文只指优良等,不如用眉批、评语等形式指出优点及不足。

四、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适当扩展)。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 3.(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 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A.扇 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 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 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 力的原因是(B)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1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 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 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1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A.人类学习B.机 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 13.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 14.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 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汇编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法——SJ编辑 心房:II导联电量最大;心室:V5导联电量最大。 HR:60-100/min,即5大横格-3大横格 P波间期<0.12s ;PR间期<0.2s;QRS时限<0.12s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 心电轴:观察I、III导联的QRS波群,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心电轴左偏支持左室大或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支持右室大或左后束支传导阻滞; 顺、逆钟向转位:正常ECG 的V3/V4的R波和S波振幅是大致相等的,若这种图形出现在V1或V2特别是V1,诊断逆钟向转位(心尖向上看);若出现在V5或V6特别是V6,诊断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可支持右室大,逆钟向转位可支持左室大。 首先判断节律是否规整 一、齐 1.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 观察II的P波时限、振幅、形态,顺便看看PR间期是否>0.2s;诊断后,再观察邻近导联。 1)振幅>2.5mV,提示右房大。 2)时限>0.12s或呈双峰状,提示左房大。 3)P波消失,代之为连续锯齿状F波,FF间隔规整,提示心房扑动,II、III、+aVF均有 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一个F波约占1大格);F:R比例多为2:1。

2.V1和V5区分右与左,V1为右室,V5为左室;高尖为室肥,都宽选全束 观察V1、V5的QRS波时限、振幅 1)V5的R波>2.5mV,提示左心室肥大。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心电轴左偏,可伴有ST-T改变。 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MS等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 2)V1的R波>1.0mV,提示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呈R型或Rs型,电轴右偏。 (注:正常ECG中的III、V1、+aVR的QRS向上,余均向下) 3)所有导联QRS时限>0.12s,提示CBBB。再看V1、V2鉴别左与右 ①V1或V2的QRS波呈rsR型,即“M”型,提示CRBBB。支持点还有I、II、V4-V6的S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改变。 ②V1或V2的QRS波呈rS型(r极小,S极深),提示CLBBB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 试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 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 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 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 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 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 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 A.学生 B.教师 C.教案手段 D.教案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A.25% B.50%

D.100% 5.(A)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C)。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案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教学内容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 诀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法——SJ编辑 心房:II导联电量最大;心室:V5导联电量最大。 HR:60-100/min,即5大横格-3大横格 P波间期<0.12s ;PR间期<0.2s;QRS时限<0.12s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 心电轴:观察I、III导联的QRS波群,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心电轴左偏支持左室大或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支持右室大或左后束支传导阻滞; 顺、逆钟向转位:正常ECG 的V3/V4的R波和S波振幅是大致相等的,若这种图形出现在V1或V2特别是V1,诊断逆钟向转位(心尖向上看);若出现在V5或V6特别是V6,诊断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可支持右室大,逆钟向转位可支持左室大。 首先判断节律是否规整 一、齐 1.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 观察II的P波时限、振幅、形态,顺便看看PR间期是否>0.2s;诊断后,再观察邻近导联。 1)振幅>2.5mV,提示右房大。

2)时限>0.12s或呈双峰状,提示左房大。 3)P波消失,代之为连续锯齿状F波,FF间隔规整,提示心房扑动,II、III、+aVF均有 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一个F波约占1大格);F:R比例多为2:1。 2.V1和V5区分右与左,V1为右室,V5为左室;高尖为室肥,都宽选全束 观察V1、V5的QRS波时限、振幅 1)V5的R波>2.5mV,提示左心室肥大。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心电轴左偏,可伴有ST-T改变。 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MS等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 2)V1的R波>1.0mV,提示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呈R型或Rs型,电轴右偏。 (注:正常ECG中的III、V1、+aVR的QRS向上,余均向下) 3)所有导联QRS时限>0.12s,提示CBBB。再看V1、V2鉴别左与右 ①V1或V2的QRS波呈rsR型,即“M”型,提示CRBBB。支持点还有I、II、V4-V6的S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改变。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5教学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神经系统 2.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的()不强。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 D.抑制作用 5.在下列哪一项活动中,运用了再造想象?() A.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B.科技人员研制出了一台新机器 C.舞蹈演员编排新动作 D.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象新建筑物的形状 6.古书《列子》上写韩娥唱歌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A.记忆联想 B.记忆表象 C.幻想 D.追忆 7.逻辑思维也就是(),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的思维策略。A.综合思维 B.抽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形象思维 8.小学生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9.下列关于小学儿童情感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小学儿童情感常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支配 B.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C.一般来说,小学儿童具有很强烈的“向师性”,对老师充满崇敬和热爱。 D.小学阶段,儿童情感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丰富性、可控性。10.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阶段处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可逆水平 D.前习俗水平 11.()是人际吸引中深层的稳定的因素。 A.仪表风度 B.心理品质 C.特点相似 D.特点互补 12.课堂里主要人际关系是()。 A.团结合作 B.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C.和谐民主 D.平等友爱 13.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4.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观察 15.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A.强度、指向性和平衡性 B.强度、指向性和灵活性 C.强度、平衡性和稳定性 D.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16.()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关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形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 A.归属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7.狼孩等到了7岁才被发现获救,却再也达不到正常的语言发展水平,这体现了发展的()。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学管理得首要职能就是( )。 A.计划决策职能 B.组织实施职能 C.指挥运筹职能 D.监督控制职能 2.学生品德得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与( )。 A.表达 B.外化 C.内化 D.反馈 3.王军外出时总就是怀疑自己家里得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抑郁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4.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得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得东西 D.青春期少年得嗓音变化 5.某同学为了得到老师得表扬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 6.幻灯片与教学电影得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7.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得人格障碍属于( )。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 8.以下不属于人格测验得就是( )。 A.创造力测验 B.兴趣测验 C.成就动机测验 D.态度量表 9.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得原因不包括( )。 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10、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就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得课堂气氛 B.消极得课堂气氛 C.松散得课堂气氛 D.对抗得课堂气氛 11.按照智力测验得标准,智力超常儿童得智商最低临界值应就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12.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得预言效应称之为( )。 A.罗森塔尔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得德育方法就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4.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得就是一种良好得( )。 A.教师权威 B.师生关系 C.教师能力 D.教师感召力 15.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得学习迁移均属于(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4、A 5.C 6.B 7.B 8.A9.B 10.D11.A12.A13.B1 4.B1 5.A 二、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得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得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得认识,就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与价值标准所组成得有组织得认知结构。 2.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与她人得观点、情绪、思想、动机得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与对集体组织间关系得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3.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与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与理解得态度、科学得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与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4.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得内部动力,也就是激励人行为得原因,就是以需要为基础得,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得作用。 、简答题.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得发展。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法——SJ编辑 心房:II导联电量最大;心室:V5导联电量最大。 HR:60-100/min,即5大横格-3大横格 P波间期<0.12s ;PR间期<0.2s;QRS时限<0.12s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 心电轴:观察I、III导联的QRS波群,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心电轴左偏支持左室大或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支持右室大或左后束支传导阻滞; 顺、逆钟向转位:正常ECG 的V3/V4的R波和S波振幅是大致相等的,若这种图形出现在V1或V2特别是V1,诊断逆钟向转位(心尖向上看);若出现在V5或V6特别是V6,诊断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可支持右室大,逆钟向转位可支持左室大。 首先判断节律是否规整 一、齐 1.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 观察II的P波时限、振幅、形态,顺便看看PR间期是否>0.2s;诊断后,再观察邻近导联。 1)振幅>2.5mV,提示右房大。 2)时限>0.12s或呈双峰状,提示左房大。 3)P波消失,代之为连续锯齿状F波,FF间隔规整,提示心房扑动,II、III、+aVF均有 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一个F波约占1大格);F:R比例多为2:1。

2.V1和V5区分右与左,V1为右室,V5为左室;高尖为室肥,都宽选全束 观察V1、V5的QRS波时限、振幅 1)V5的R波>2.5mV,提示左心室肥大。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心电轴左偏,可伴有ST-T改变。 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MS等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 2)V1的R波>1.0mV,提示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呈R型或Rs型,电轴右偏。 (注:正常ECG中的III、V1、+aVR的QRS向上,余均向下) 3)所有导联QRS时限>0.12s,提示CBBB。再看V1、V2鉴别左与右 ①V1或V2的QRS波呈rsR型,即“M”型,提示CRBBB。支持点还有I、II、V4-V6的S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改变。 ②V1或V2的QRS波呈rS型(r极小,S极深),提示CLBBB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4.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5.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6、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7、意义学习:是指在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在新知识的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8、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9、原理学习: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能够举出反映原理的例子,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原理。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镜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10.迁移:学习的迁移就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1. 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研究的全过程始终是对行动的诊断和干预,研究者和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实施新方案。 (2)合作性和参透性相结合。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成员由专家、研究成员、教师、行政领导人员等联合构成。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组成整体化智囊团。(3)可变性与适应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允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同时,在结果分析时注意实际的教育意义。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P37-38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P43 答: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1)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基本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主要是指学习运动的技能和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考试必备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你认为对的在表中打“√”,反之打“×”)(10%) 1、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3、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觉性和认识性兴趣两种主要的心理成分。(×) 4、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 5、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提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要研究如何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切忌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6、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 7、研究证明,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年龄越小越不一致。(×) 8、“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9、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

10、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0%) 1、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属于(A 、客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B、道德性原则A. 2、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3、(A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变式是指(B)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B、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D、变换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不变 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推理能力 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C) A、一印象 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B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A.25% B.50% C.75% D.100% 5.( A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C )。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A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C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B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C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助理医师考试技巧总结篇一

助理医师考试技巧总结 助理医师考试技巧总结 去年是我毕业第一次的助理医师,侥幸考过,能够一次性的通过 这个只有25%的通过率的考试,靠的不单是我一t的付出汗水,主要的还是靠的考试的技巧,我现在就把总结的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那些想考过但是没有信心的同学们。去年第一次考试没人带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些技巧也是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边学边总结的,技巧的字数我不会写的太多,能概括就好,怕有些同学没耐心看完, 但是足以考过助理,我也不会写的字数太少,怕写不全。所以我前段尽量写总结后面写感悟。废话少说了,老范我进入主题了。 考试就像是打仗一样,首先你要清楚你的对手面目和你的实力, 当然对手的实力已经固定的,要改变的是你的实力和技巧。2013年的 考试大纲3年不变,考试涉及我们在学校学过的每个学科,所以我们 选择一个怎样的考试教材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推荐使用颐恒出的 《实践技能指南》在这里说实话,我能稳过技能,靠的就是它了。下 面我来讲解一下这个书是怎么才能正确的使用,让他成为你真正的考试指南。技能分为三站,1?笔试站包扩(1)病理采集15分(2)病理分析22分 (1)病理采集。首先说我觉的这一站就是白给的分,你看下书里面有有总结好的问诊方法,其实这个站是以采集病例为主的,说白

了就是问病情的,问患者那不舒服、多长时间了、怎么个具体情况等, 具体怎么个程序问,这个本书里面有总结,背下来了,考试的时候, 给你一张考纸,就是那个A4的纸,里面给你个主诉,比如给你一个主诉:患者头痛两天伴发热1天,就让你先写个诊断,随便写就行了, (当然不要太偏题了啊)不计分数的,比如头痛诊断脑炎、流感等, 然后就让你吧你想问患者问题都写上,怎么个问的程序,我上面说了, 书上有总结好的模版,一看便知。这里重点说的是,你就是背写模板 也好,写快点,写清楚了,你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哦。 (2)病理分析。首先这站不是白给分的,但是和白给的也是没有两样的。你要考过拿着22分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这个里面包括 13个系统,近五六十种疾病,哎呀,真是一个病理看半天,一个一个看,我看了半个月头都大了,还是掌握不了,一做题还是漏洞百出, 一算满分22分才得10分多点,这一站厚达200多页,我觉的也许吧, 我觉的技能可能真要的要花点钱才能过去了吗?终于我发现一直忽略一个问题,原来这一站答题也是有技巧的。 (1?首先你一个病理给放在你的面前,你要给出诊断(4-5分), 有时候一个病理里面有三四种疾病同时存在,你都要写些出来的,首 先这个病理里面有这个主诊断,也就是患者这次发病的主要疾病(一定要写对)而且呢,这个主要写在第一诊断,比如值3分,要是写成了第二诊断就值1分了,所以这一站不同于上一站,诊断不可乱写啊,要是主诊断没有写出,那你这站就几乎玩完了。诊断的时候,病理中 提到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高血压,这些你都要写成第二诊断和第三第四诊断等,这就是白给的分哦,呵呵,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一、测试说明:以下40道题,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修订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国“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 .第一级水平.第二级水平.第三级水平.第四级水平 .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程度需达到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知觉.记忆.注意.思维 .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环境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具体逻辑推理.守恒观念形成 .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不同的学习结果.学习层次的高低.学习情境的简繁.学习水平的优劣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行为一认知主义者.认知主义者.建构主义者.行为主义者 .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比较.变式.正例与反例.概括 .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阅读.吹拉弹唱.运算.记忆 .组织策略属于 .精加工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B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1.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C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A.分组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大班教学 2.( A )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3.“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C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项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D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的需要 D.审美需要 5.阅读技能是一种( C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A )。 A.学习任务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7.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8.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9.将学业成绩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C )。 A.学习驱力 B.认知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在原因的是( 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 )。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

郭雅卿老师心电图口诀法——SJ 编辑 心房:II 导联电量最大;心室:V5导联电量最大。 HR :60-100/min ,即5大横格-3大横格 P 波间期<0.12s ;PR 间期<0.2s ;QRS 时限<0.12s S V1+R V5:4.0mV (男)或3.5mV (女) 心电轴:观察I 、III 导联的QRS 波群,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心电轴左偏支持左室大或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支持右室大或左后束支传导阻滞; 顺、逆钟向转位:正常ECG 的V3/V4的R 波和S 波振幅是大致相等的,若这种图形出现在V1或V2特别是V1,诊断逆钟向转位(心尖向上看);若出现在V5或V6特别是V6,诊断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可支持右室大,逆钟向转位可支持左室大。 首先判断节律是否规整 一、齐 1.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 观察II 的P 波时限、振幅、形态,顺便看看PR 间期是否>0.2s ;诊断后,再观察邻近导联。 1)振幅>2.5mV ,提示右房大。 2)时限>0.12s 或呈双峰状,提示左房大。 3)P 波消失,代之为连续锯齿状F 波,FF 间隔规整,提示心房扑动,II 、III 、+aVF 均有 F 波频率为250~350次/分(一个F 波约占1大格);F :R 比例多为2:1。

2.V1和V5区分右与左,V1为右室,V5为左室;高尖为室肥,都宽选全束 观察V1、V5的QRS 波时限、振幅 1)V5的R 波>2.5mV ,提示左心室肥大。 S V1+R V5>4.0mV(男)或3.5mV(女),心电轴左偏,可伴有ST-T 改变。 左室高电压的ECG ,若有高血压或MS 等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 2)V1的R 波>1.0mV ,提示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呈R 型或Rs 型,电轴右偏。 (注:正常ECG 中的III 、V1、+aVR 的QRS 向上,余均向下) 3)所有导联QRS 时限>0.12s ,提示CBBB 。再看V1、V2鉴别左与右 ①V1或V2的QRS 波呈rsR 型,即“M ”型,提示CRBBB 。支持点还有I 、II 、V4-V6的S 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 改变。 ②V1或V2的QRS 波呈rS 型(r 极小,S 极深),提示CLBBB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 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1.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A[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3.C[解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A.计划式策略 B.规则式策略 C.启发式策略 D.算法式策略4.C[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5.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6.C[解析]题干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