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价值管理及其价值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种价值评估方法。目前,资本市场上普遍应用的估值方法有两种(贴现现金流法和乘数估值法),这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企业在估值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企业估值贴现现金流法乘数估值法优缺点适用性

一、当前资本市场普遍应用的估值方法

1、贴现现金流法

贴现现金流法又称拉巴鲍特模型法,它的基础是现值原则,即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将预期发生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按既定的贴现率统一折算为现值再加总求得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V—目标企业价值

CFt—预期内第t年的自由现金流

TV—终值

n—预测期

i—贴现率(也被称作资本成本,是资产持有者要求的收益率或机会成本)按照现金流量的不同,贴现现金流模型可以分成四种:

(1)、红利贴现模型

红利贴现模型将其现金流量视为红利,其理论基础是一家企业的价值等于其分发红利的净现值,又称内含价值法。一般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通常期望获得两种现金流:持有股票期间的红利和出售股票时预期股票价格,因此股票的内在价值用现值可以表示为:

模型用Po代表当前股票的内在价值,Po乘以总股数就是企业的价值V;Divt 代表第t年的每股预期红利,即预期未来现金流;Pn代表第n年末股票的预期价格,也是终值的意思;Ke为权益资本成本;n为股票的持有期。

(2)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在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中,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各年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用权益资本成本贴现得到的现值之和,即:

模型中EV为权益价值,FCFEt为第t年的股权自由现金流,FC为当前未使用资产的存量,即企业当前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和。

(3)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相比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当中增加了流向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现金流,贴现时所采用的贴现率不再是权益资本成本,而是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 ACC。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贴现模型可以表示为:

模型中,FV为公司价值,FCFFt为第t年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为当前未使用资产的存量,W ACC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经济增加值模型(EV A)

EVA模型也是对整个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它以经济利润为基础,表明只有在经营成本和资本成本都得到补偿之后,才会为投资者增加财富,用EVA计算的公司价值为:

模型中NOPA 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Cap为投入的总资本,包括权益,有息负债和优先股,Rt为第t年的资本收益,等于NOPA T除以总资本,Capo为当前的资本额。

2、乘数估值法

总体而言,处于同一行业的公司由于其业务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相似,因此同一行业内公司的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乘数估值法就是利用同行业公司的相似性,通过研究行业内可比公司的比例指标作为乘数乘以公司的某一价值驱动因素,从而计算出其公司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公司价值=价值驱动因素X乘数

式中价值驱动因素是指实际驱动公司价值增长的变量。这些驱动因素反映的是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或拥有的资源,可以是利润、每股利润、收入、总资产、净资产或用户数等。乘数是可比公司较为恒定的比率。通常使用的乘数包括:市盈率(PE)、公司价值/EBITDA及市净率(PB)等。

我们有两条途径获得目标公司的估值乘数;一个是从可比公司得到合适的估值乘数,另一个途径是从可比的历史交易中获得合适的估值乘数。因此乘数估值法又可以分为可比公司法和历史交易法。

二、贴现现金流法和乘数估值法的优缺点分析

1、贴现现金流法的优缺点

优点:(1)、理论上最完善的方法。贴现现金流法分析了一个公司的整体情况,既考虑了资金的风险,也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是理论上最完善的估值方法。

(2)、估值结果接近股权的内在价值。通常会计科目数据的记录往往带有主观判断,因而可能产生误差,贴现现金流法是通过对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计算得出公司价值的,单纯追踪属于投资者的资金流,并不完全基于历史财务数据,因此计算出的价值更加贴近公司的内在价值。

(3)、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战略。为了预测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首先需要按照公司的业务流程建立一个估值模型。好的估值模型结构可以充分反映公司采购、生产及销售等各个业务环节。在设计好估值模型的结构后,根据公司未来的经营战略,把相应的数据输入模型中,最终得到预测的自由现金流。因此,通过贴现现金流法计算的估值结构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战略。

(4)、受市场短期及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较少。利用贴现现金流法进行估值的预测期要超过公司的成熟期,通常预测未来5~10年的数据。由于预测期长,因此可以完全覆盖掉市场短期情况或者行业周期性变化对估值的影响。

缺点:(1)、估值方法复杂,工作量大。首先,贴现现金流估值模型的结构复杂,并且模型的建立需要对行业和公司的情况有充分的理解。其次,贴现现金流法的估值模型建立在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数据(如行业未来前景和公司经营策略)基础上,需要随时调整数据,工作量大,操作不便。

(2)、估值区间的范围大,估值结果可用性有限。贴现现金流法的准确性有赖于对自由现金流,贴现率及永久增长率的准确判断。为了保证公司的真实价值处于估值区间之中,就需要对众多假设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最终得到的估值区间可能很大。同时,如果预测仅仅基于主观判断,其估值结果的参考价值很有限。

(3)较难捕捉短期盈利机会。贴现现金流法无法应用在短期投资上的估值,很可能使投资者错过股票短期上涨的盈利机会。

2、乘数估值法的优缺点

优点:(1)、易于计算,快捷高效。乘数估值法通常只需要假设公司的乘数相等,一旦找到了可比公司,估值过程就变得相当简单。

(2)、采用当前股价或交易价格计算,提高了估值的准确性。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当前股价是最好的估值乘数之一。乘数估值法由于采用当前股价计算,提高了估值的准确性。

(3)、少数股权投资的最佳估值方法。对于仅占少数股权的投资,用可比公司法计算出来的股权价值具有更高的参考性,因为可比公司法计算的估值结果不包含控制权溢价。

缺点:(1)、很难找到完全一致的可比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寻找可比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差异,将可比公司的估值乘数进行调整,这种主观的调整可能会对目标公司的估值带来误差。

(2)、估值结果的准确性受市场影响较大。利用可比公司法进行估值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市场是有效的,但这通常很难满足。

(3)、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估值的结果。乘数估值法的价值驱动因素是会计收入或者利润而不是现金流。由于不同会计准则的应用,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指标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同一家公司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得到的估值结果也不一样。如果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是被粉饰过的,那么计算出的估值结果将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4)、使用单一年度盈余进行估值不能反映公司发展潜力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乘数估值法只使用一年的经营结果作为估值基础,而不是公司未来预期的现金流。这个方法实际上没有考虑到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三、贴现现金流法和乘数估值法的区别和各自的适用性

1、贴现现金流法与乘数估值法的不同在于:

(1)、价值评估基础不同。乘数估值法的价值评估基础是企业的账面数据;而贴现现金流法的价值评估基础是按适当贴现率进行贴现的未来现金流量,贴现率反映了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使得贴现现金流法较好的反映了时间和风险的影响。

(2)、对风险的反映不同。乘数估值法是未来增长率、风险、红利支付率、通货膨胀率以及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复合函数,但在估价过程中对以上因素的假设都是隐含的;贴现现金流法中,风险和资本成本反映在贴现率中,增长率和红利支付率反映在预测的现金流中,贴现现金流法明确地描述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3)、对价值差异的分解不同。乘数估值法没有考虑产生不同利润的根源在于投资成本和投资时机的差异,当利润、销售收入等财务变量可以反映现金流量时,乘数估值法可以对公司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当所用的财务变量背离现金流量时,乘数估值法就不适用了。贴现现金流法考虑了价值的差异,将其作为因素计入产生现金流量所需要的资本支出和其他现金流量,从而将价值差异分解到产生差异的根源上。

2、各自的适用性

(1)、贴现现金流法。贴现现金流法适用于能够较准确的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及相应贴现率的公司,对于陷入财务拮据的公司、正在进行重组并购的公司、有专利权或产品选择权的公司不适用,处于清算状态的公司因不能再预测未来现金流,也不适用贴现现金流法。

其中,红利贴现模型通常适用于有下列特征的公司:公司发展处于成熟期,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公司已制定好了红利政策,并且这一政策将持续到将来。简单来讲,红利贴现模型比较适合于有红利支付历史且红利政策与公司盈利密切相关的公司,如电力、天然气、自来水之类的公共事业公司比较适用。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将现金流的定义拓宽为自由现金流量,对企业估值要比红利贴现模型更准确一些。使用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常出现负值,特别是那些具有周期性或财务杠杆比率很高的企业,这种情况下更适合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由于公司自由现金流是债务偿还前的现金流量,不大可能出现负值,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估价中的尴尬局面。同时,在企业财务杠杆比率正在发生变化时,由于计算公司的股权自由现金流相当困难,此时更适合使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2)、乘数估值法。乘数估值法最适合下列情形: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可比公司,并且其市价合理,存在一些相同的财务变量,以进行标准化的估价。投资银行在进行初始公开发行(IPO)时常使用这种方法来估计合适的发行价格。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流通股与大量非流通股并存的现象将逐步消失,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市场规则和上市公司的规范性正得到加强,这就意味着市场的有效性在上升,企业估价的基本环境得到改善,乘数估值法的适用条件正在形成。

对于公司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评估方法。比如,如果公司的发展情况比较稳定,未来的现金流量比较确定,可以考虑采用贴现现金流法;如果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找到可比性较强,可信度较高的公司,可以运用乘数估值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选取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公司进行评估,这样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可以对评估结果及不同结果之间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寻求一个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均衡点,以此作为最终的评估结果;或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考虑的侧重点,对不同方法下的评估结果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考虑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凤云《投资银行—理论与案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2]孙国茂《价值与股票定价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1版

[3]谢长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研究》《企业导报》2011年第9期

[4]杨学亮《企业估值方法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5]潘婷婷《3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9月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word版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并购企业自身价值评估、并购投资的价值评估。而通常评估中说做的只有第一个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后两个并没有做,但是这两方面是评估师的职责范围,而且是最适合评估做的。 (一)目标企业自身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收益法 ?资产基础法 ?市场法 ?评估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主要是要看目标企业的经营特点、资 产状况以及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认识,从而来考虑使用什么方法评估。 1、市场法:在国内市场上类似的交易案例比较少,应用条件存在限制。虽然 由13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市场没有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市公司一般有70%的股份不流通,市场价格只是30%流通股的价值,所以简单运用市盈率倍数来修正被评估企业价值,其结论不可靠,而评估追求的就是可靠性,而不是精确性,所以更多的运用是成本法和资产基础法。 2、“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中提出不要单独运用某种方法,所以在未来并 购中更多的是要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如果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差异的话,就要检查两种方法路径是否可靠,才能判断其结论是否可靠。如果两种方法的资料和路径是可靠的,那么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的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但在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有误区的,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来提出以成本法为基础,收益法为验证。使用成本法的时候,面对的客体的特征是:多的是资产,少的是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前期不是为了改制,而是主要为获得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后会发

生变化,原因就是改制时就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解决资产和效益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一是剥离,把上市企业缩小,但部分剥离后就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而且即使这样的剥离也会存在着资产和效益的不匹配,就要求评估值不要太高,甚至有一点时间证监会要求净资产增值率不能超过20%,从而在使用成本法评估时,就会出现就低不就高。二是一个企业要改制上市,起初要求是净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0%,后来是不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而评估值与利润之比还要追求一个高值,因为股票发行价格是每股净利润乘以市盈率,而在市盈率被证监会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提高每股净利润来扩大融资量。按这样两种路径来评估,肯定是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将会远远高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但现象却是收益法评估结果与成本法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因为要用收益法验证成本法的结果,所以即使验证了,收益法的结果也是不用再看的。因而目标和路径是存在问题的,在这样的前提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应用是有限的。然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的推出,使得在未来的并购企业的评估中,通常会是两种方法,如果两种方法存在差异,就要分析路径、判断、价值取得是否可靠。 3、收益法评估中的问题: (1)预测期的确定:除了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是3-5年,之后采用永续,但是却都没考虑内在约束条件:对并购企业来说,评估的是某时点 目标企业资产规模不变的价值,而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 未来收益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即影响未来收益的是 产量、价格和成本。而任何企业都有不同的成长阶段,在资产规模 一定的情况现,价格产量实现的规模都有一定的度,不可能无限增 长,而预测3-5年就是预测资产规模不变的度。 (2)简单应用企业发展规划:一般企业的规划比较乐观,特别是作为被并购企业,为了卖得高价,是将所有的想法都溶于规划中,而并未 考虑未来增长是由什么因素造成。如果规划假设未来市场充分实现 等等,这就需要分析收入增长是否是由于投资扩大引起。

企业估值方法

各种企业估值方法简介 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指以行业平均市盈率(P—E ratios)来估计企业价值,按照这种估价法,企业的价值得自于可比较资产或企业的定价。这里假设,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可以作为被估价企业的“可比较企业”,平均市盈率所反映的企业绩效是合理而正确的。市盈率估价法通常被用于对未公开化企业或者刚刚向公众发行股票的企业进行估价。 计算公式:企业价值=企业当期税后净利润× 市盈率 (市盈率可以参照相近类型上市公司的P/E,目前一级市场上上市前融资市盈率处于10-15倍,企业如果处于更早期阶段的话,市盈率还可下调。) 贴现现金流法 现金流折现(DCF)的原理是把企业未来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全部折现到今天,看看它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和股价进行比较,以判断是高估还是低估。 第一步,决定未来各期,通常是五年或者十年该企业自由现金流入; 第二步,决定贴现率;(执行该项目所需必要报酬率) 第三步,把第一步估计出来的五年中或十年中每一年的自由现金流,用第二步估计出来的贴现率贴现; 现金流贴现 = 未来现金流 × 【1 / (1+贴现率)^年数】

第四步,计算永久价值,并且贴现; 永久价值 = 【第5或第10年的现金流×(1+预期增长率)】/ (贴现率 - 预期增长率) 第五步,把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结果加总,得出公司总的现值,然后除以总的在外股票数,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 净资产估值法 净资产估值法是指通过资产评估和相关会计手段,确定发行公司拟募股资产的每股净资产值,然后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将每股净资产值乘以一定的倍率,以此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方法。 净资产倍率法是属于会计评估模式的一种方法,公司价值为公司资产与公司负债的差额。这种价值评估方法只反映了寿险公司的帐面价值,是一种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公司评估价值可能会受到扭曲。 计算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值× 溢价倍数 (溢价倍数可以参考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溢价倍数,按照与该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对比进行折价) 其他估值方法简述

投资企业的14种估值方法及10种常用方法

投资企业的14种估值方法及常用十种估值方法 许多传统的天使投资家投资企业的价值一般为200万-500万,这是有合理性的。如果创业者对企业要价低于200万,那么或者是其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企业没有多大发展前景。 1、500万元上限法。 这种方法要求天使投资不要投一个估值超过500万的初创企业。这种方法好处在于简单明了,同时确定了一个评估的上限。 2、博克斯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博克斯首创的,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典型做法是对所投企业根据下面的公式来估值: 一个好的创意100万元。 一个好的盈利模式100万元。 优秀的管理团队100万-200万元。 优秀的董事会100万元。 巨大的产品前景100万元。 加起来,一家初创企业的价值为100万元-600万元。 3、三分法。 是指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将企业的价值分成三部分:通常是创业者,管理层和投资者各1/3,将三者加起来即得到企业价值。 4、200万-500万标准法。 许多传统的天使投资家投资企业的价值一般为200万-500万,这是有合理性的。如果创业者对企业要价低于200万,那么或者是其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企业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如果企业要价高于500万,那么由500万元上限法可知,天使投资家对其投资不划算。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不错。但将定价限在200万-500万元,过于绝对。 5、200万-1000万网络企业评估法。 网络企业发展迅速,更有可能迅速公开上市,在对网络企业进行评估时,天使投资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否则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考虑到网络企业的价值起伏大的特点,即对初创期的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由传统的200万-500万元,增加到200万-1000万元。 6、市盈率法。 主要是在预测初创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市盈率来评估初创企业的价值,从而确定投资额。

浅议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浅议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苏宁电器企业为例 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整体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在产权市场上进行交易,并形成市场交易价格。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获利能力、环境因素以及内部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原因分析,主要是从资本预算、融资决策、股利政策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包括树立具有长期效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树立现金至尊的理财观念,重视财务决策的信号效应,重视内部融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意义,确立明确的股利政策,并尽量保持股利的稳定性,建立以投资决策为核心的财务决策体系,最后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财务因素;企业价值;影响;股利政策;财务决策

目录 1 研究背景 (3) 1.1问题的提出 (3) 1.2研究思路及框架 (4) 2 问题分析 (4) 2.1获利能力 (5) 2.2环境因素 (5) 2.3内部因素 (6) 3 原因分析 (6) 3.1资本预算对苏宁电器价值的影响 (6) 3.1.1现金流量预测 (6) 3.1.2资本投资项目效益评价 (6) 3.1.3资本投资项目的选择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7) 3.1.4投资风险与资本预算 (7) 3.2融资决策对苏宁电器价值的影响 (8) 3.3股利政策对苏宁电器价值的影响 (8) 4 相关对策与建议 (8)

4.1树立具有长期效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8) 4.2树立现金至尊的理财观念 (9) 4.3重视财务决策的信号效应 (9) 4.4重视内部融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意义 (10) 4.5确立明确的股利政策,并尽量保持股利的稳定性 (10) 4.6建立以投资决策为核心的财务决策体系 (11) 5 主要研究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研究背景 1.1问题的提出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对象,和其他实物商品一样具有内在价值。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能够正确的实施价值管理,正确评估自身内含价值是增强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在资本市场遴选出拥有较高内含价值且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能保证资本市场健康稳健运行。对于投资者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建立在正确评估公司价值前提下的投资决策能够促进自身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公司价值评价研究不断向综合因素协同作用影响的方向发展,由财务指标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方向发展,公司价值理论研究空间不断扩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种评价指标和方法都存在来自于自身或数据可获得性缺失导致的一定缺陷和不足。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如何对未上市公司进行估值 一、何为公司估值? 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对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公司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的资产及其获利能力。 公司估值是投融资、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资机构将一笔资金注入企业,应该占有的权益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公司估值有利于我们对公司或其业务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进行正确评价,从而确立对各种交易进行订价的基础。 公司估值是证券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估值是一种对公司的综合判定,无论宏观分析、资本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还是财务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终落脚点,投资者最终都要依据估值做出投资建议与决策。 基本逻辑--“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一)公司估值的基础 基于公司是否持续经营,公司估值的基础可分为两类: 1.破产的公司(Bankrupt Business) 公司处于财务困境,已经或将要破产,主要考虑出售公司资产的可能价格。2.持续经营的公司(On-going Business)(PE投资的对象) 假定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和期权定价法等。 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绝对估值法体现的是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即通过对企业估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而估算股票的价值。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相对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称可比公司分析法,通过寻找可比资产或公司,依据某些共同价值驱动因素,如收入、现金流量、盈余等变量,借用可比资产或公司价值来估计标的资产或公司价值。在运用可比公司法时,根据价值驱动因素不同可以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比率指标包括P/E、P/B、EV/EBITDA、PEG、P/S、EV/销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标是P/E和P/B。 1)P/E估值法 (1)市盈率(P/E)的计算公式: 静态P/E = 股价/上一年度的每股收益(EPS)(年) 或动态P/E = 股价* 总股本/今年或下一年度的净利润(需要做预测)。 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10250590.html,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作者:严新亚王忠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2期 摘要:在对会计研究方法以及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具体介绍和实证研究之后发现,在研究企业并购绩效时,应结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特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选定研究指标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诉求而定。同时,通过分析还能够了解到,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考虑到这一情况,在进行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时,应考虑建立并应用EVA等新型价值指标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并购;企业绩效;研究方法 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通常会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这种方式进军到某一行业。而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股票波动情况而体现出来。这就是事件研究法,具体来说就是讲企业提出并购计划的当日作为“事件日”,以特定时期当中的股份波动情况来反映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会计研究法是以部分财务指标为基准,判断企业并购前后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或直接与行业相应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分析并购行为为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1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1.1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事件研究法主要是基于股票的反常收益来对并购活动为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判断,不过,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以有效的证券市场为支撑,若在某一事件日后,收购企业或是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提高,并且明显高于正常浮动区间,则可判定并购活动使企业绩效發生了变化;如企业提出并购计划之后目标企业或收购企业股价维持在之前的水平或在正常区间内波动,则说明并购活动为对企业带来绩效方面的影响。 1.2 会计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会计研究法是对并购前后企业部分财务指标的波动情况进行判定,由此验证并购活动是否影响到企业绩效,使用该方法时资本市场无需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具体指标的选定会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这些财务指标一般选定的是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利润率等,其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通过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来进行体现,而企业现金流动质量与偿债水平是基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来进行体现,而企业营运能力则通过资产周转率体现出来。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目录: 1.收益法 2.市场法 3.成本法  (一)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收益法主要运用现值技术,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其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回报率。收益法是目前较成熟、使用较多的估值技术。 收益法中的主要方法是现金流量折现法。 1.评估思路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判断企业价值的一种估值方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从现金流量和风险角度考察企业的价值。 ①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即企业内在价值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成正比; ②在现金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的风险越大,企业的价值就越低,即企业内在价值与风险成反比。 2.基本步骤 (1)分析历史绩效 对企业历史绩效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了解企业过去的绩效,这可以为判定和评价今后绩效的预测提供一个视角,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准备。历史绩效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历史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重点在于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 (2)确定预测期间 在预测企业未来的规金流量时,通常会人为确定一个预测期间,在预测期后现金流量就不再估计。期间的长短取决于企业的行业背景、管理部门的政策、并购的环境等,通常为5-10年。 (3)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扣除库存、厂房设备等资产所需的投入及缴纳税金后的部分,即自由现金流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利息费用尽管作为费用从收入中扣除,但它是属于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量。因此,只有在计算股权自由现金流最时才扣除利息费用,而在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时则不能扣除。 (4)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预测期内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有时也称资金成本率。 (5)预测终值(企业连续价值) 估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不可能无限制地预测下去,因此要对未来某一时点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即计算企业的终值。 (二)市场法 市场法是将被评估企业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 1.可比企业分析法 (1)评估思路 可比企业分析法是以交易活跃的同类企业的股价和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乘数计算得到非上市企业和交易不活跃上市企业的价值。可比企业分析法的技术性要求较低,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相比理论色彩较淡。 2.可比交易分析法 (1)评估思路 相似的标的应该有相似的交易价格,基于这一原理,可比交易分析法主张从类似的并购交易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数据,据以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它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企业在被并购时并购企业支付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本方法需要找出与目标企业经营业绩相似的企业的最近平均实际交易价格,将其作为估算企业价值的参照物。这种方法在我国应用较少。 (三)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在合理评估目标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应用成本法需要考虑各项损耗因素,具体包括有形损耗、功能性损

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

精心整理 关于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 估值方法 一、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 1.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 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4. 1. 2. 以100 3. A. (DWA 2.13 B. a. b. c. 较。 4.企业价值(EV,EnterpriseValue) 企业价值=市值+净负债 EV的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它通常与盈利指标组合,用来反映企业盈利、净负债与市值之间的关系。如:EBITDA/EV指标用来比较相近企业价值的企业的获利能力。金融圈的干货文章、模块知识、实务课程助您成为金融界的实力派!欢迎关注金融干货! 三、估值方法

1.市值/净资产(P/B),市净率 A.考察净资产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净资产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性资产结构。市净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 C.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 D.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净率区间 2.市值/净利润(P/E),市盈率 A.考察净利润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 C. D. 3. A. B. C. 5. 来38.5+15*2)=11.55 6. 7.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 安全边际 一、市场利率 1.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融资成本,也是衡量市场资金面的有效指标。 2.利率双轨制。由于制度原因,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存在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并行存在的状况。官方利率(银行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真实融资成本和资金供需关系。

公司估值方法有几种

公司估值方法有几种?最常用的是那几种?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 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DCF法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税收因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较高时); 信号特征(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其他常用的建议评价模型涵盖更完整的评价模型,框架最严谨但相对较复杂的评价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性。较为详细,预测时间较长,而且考虑较多的变数,如获利成长、资金成本等,能够提供适当思考的模型。 缺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须对公司的营运情形与产业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与风险的完整评价模型,但是其数据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复杂的模型,可能因数据估算不易而无法采用,即使勉强进行估算,错误的数据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变化在输入上可能导致大变化在公司的价值上。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输入值的影响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补救)。 FCFE /FCFF模型区别 股权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 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股东股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 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 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动态市盈率(PE)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比如下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Canadian Investment Review的George Athanassakos研究过,对于大公司为主的NYSE的股票,买入低Forward P/E的股票表现更好,而对于较多中小公司的NASDAQ股票,买入低Trailing P/E的股票表现更好。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现状述评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绩效述评论文摘要:中外学者对并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对中外并购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价。并购是企业获得外部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西方国家的企业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企业并购的历史。我国并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企业并购的数量、交易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并购的绩效如何?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探索。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研究方法述评国外并购绩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是事件研究法与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首先计算每家企业在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没有发生特定事件的正常收益。第二步:计算每一企业每天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正常收益之差,即每天的超过常收益。第三步:计算事件期内各企业每一天平均超常收益。最后是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会计研究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资料,以营业净收入、流动比率和经营绩效等指标为评判标准,对比考察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来衡量公司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主要缺陷在于:不同的研究者选择分析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公告期长短不同,而研究结果对此的选择又非常敏感;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公司并购双方股东对市场的预期,该预期易受股票市场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并购绩效的准确性。会计研究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忽略了公司并购前后的风险变化,选取哪些经营绩效指标没有客观基准,且难以剔除其它因素对绩效的影响。1.2研究结论述评1.2.1并购方公司获益Mandelker(t974)发现,相同风险水平下,并购公司可以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从并购中获得正常的收益。Jensen、Ruback(1983)梳理了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发现收购公司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为4%。Cosh、Hughes和Singh(1980)调查1967~1970年的225桩并购案例后发现,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兼并事件发生后有显著提高1.2.2并购方公司受到损失Firth(1980)1969—1975年英国发生的486起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发现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一6.396%。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表明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一0.2%。Meeks(1977)以1964~1971年发生的164例兼并事件为研究样本,以公司利润为核心指标,发现在兼并事件发生后,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Kumar(1985)对1967—1970年的241例兼并事件进行研究,结果与Meeks相同。Healy、Palepu和Ruback(1992)采用经营现金流量报酬的概念,对1979年1月至1984年6月之间发生在美国的金额最大的50件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后,并购公司现金流量报酬率呈递减趋势。1.2.3目标公司获益Jensen、Ruback(1983)对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成功的兼并给目标公司带来约20%的超额收益,成功的要约收购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30%的收益。Franks、Harris(1989)以1955—1985年发生在英国的1145例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22%。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31%。Schwert(1996)对1975~1991年间的1814个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达35%。J.FredWeston(2000)对1968年至1984年兼并企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累积超常收益达35%。Bruner(2002)对1971~2001年间130篇经典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熟市场上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股东收益要远高于收购企业股东收益。[!--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1.2.4并购行业的相关程度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Maquieire、Megginson和Nail(1998)对1963~1996年发生的260件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发生横向或纵向并购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财务协同效应,而混合并购企业使股东财富减少。Nail等(1998)对兼并的行业相关性进行检验,发现行业相关性兼并比混合兼并更能获得协同效应。Megginson、Moregan(2000)对t977—1996年间发生的204起战略并购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前后企业集中度变化的大小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在国外研究中,目标公司在并购中获得正的收益,相关性并购绩效好于非相关性并购,而收购公司是否获益,尚未得出一致性研究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 一、P/E估值法 市盈率是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或动态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 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先应计算出被评估公司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被评估公司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市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最后,依据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合理股价 = 每股收益(EPS)x合理的市盈率(P/E)。 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 = EPS × P/E;股价决定于EPS 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 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因此,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往往出现暴涨或暴跌,这其实是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可见,市盈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还要看净利润而定,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只有几十万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几分钱时,高市盈率只会反映公司的风险大,投资此类股票就要小心。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企业并购(或称企业购并)是企业间合并的一种专门形式。属于企业并购 的企业合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第二,提出合并的企业有偿吸取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或提出合并的企业续存,被合并企业消亡;或被合并企业成为提出合并的企业的子公司。第三,并购企业要紧是通过股票市场获得操纵目标企业经营权的股份来实现并购的。如果企业之间的合并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只能称为企业合并;如果具备了前两个条件,则能够称为企业兼并;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够称为企业并购。因此,能够把企业并购定义为:一家独立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操纵权的方式来兼并这些企业的行为。企业并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它融治理、法律、财经等多学科的知识于一体。本文试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咨询题作一粗浅探讨。为了讨论方便,本文中把提出合并的一方称为并购企业,把被合并的企业称为目标企业。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查找成交价格,对买卖双方来讲差不多上极富制造性而又耗时费神的过程。因此,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有关的财务理论与模型提出的,而它的艺术性则在于它吸取了有关专业人士深刻的洞悉力与丰富的体会。能够用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有多种,而每种往往强调某一方面,适用于某一种情形;在确定价格时,需要针对具体情形,决定选择哪一种模型组合,还要决定在什么程度上考虑其他情形。以下,我们先分析各种定价模型(以下模型是按照用途或重要性的次序排列的),然后再讨论模型以外的阻碍价格的因素。 (一)贴现现金流量方法。 贴现现金流量(DCF)分析方法是一种最差不多的并购估值方法,常常被 认为是最有效的。所谓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实是用以后一段时期内目标企业的一系列预期现金流量以某一折现率的现值与该企业的初期现金投资(即并购支出)相比较。如果该现值大于投资额,即净现值等于或大于0,能够 认为这一定价对并购方是能够同意的或有利的;如果净现值小于0,对并购方来讲,常常被认为是不可同意的。当选择的折现率恰好使净现值等于0,

公司估值的方法(完整版)

公司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基本逻辑下,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论股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从而指导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相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price/eps)估值法、PB(PB=Price/Book(市净率)。就是每股市场价格除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估值法、PEG(PEG指标(市盈率/盈利增长率) )估值法、EV/EBITDA(EV/EBITDA:企业价值与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的比率)估值法。另一类为绝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DCF(Discounted Cash Flow)现金流量折现方法、期权定价方法等。 相对估值法与“五朵金花” 相对估值法因其简单易懂,便于计算而被广泛使用。但事实上每一种相对估值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目前,多种相对估值存在着被乱用和被滥用以及被浅薄化的情况,以下就以最为常用的PE法为例说明一二。 一般的理解,P/E值越低,公司越有投资价值。因此在P/E值较低时介入,较高时抛出是比较符合投资逻辑的。但事实上,由于认为2004年底“五朵金花”P/E值较低,公司具有投资价值而介入的投资者,目前“亏损累累”在所难免。相反,“反P/E”法操作的投资者平均收益却颇丰,即在2001年底P/E值较高时介入“五朵金花”的投资

者,在2004年底P/E值较低前抛出。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原因就在于PE法并不适用于“五朵金花”一类的具有强烈行业周期性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关心PE值本身变化以及与历史值的比较,PE估值法的逻辑被严重浅薄化。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EPS乘P/E;股价决定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 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反之同理。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出现暴涨或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会大喊“涨(跌)得让人看不懂”或“不至于涨(跌)那么多吧”。其实不奇怪,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而已。 冗美的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几乎同时与相对估值法引入中国,但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绝对估值法一直被认为是“理论虽完美,但实用性不佳”,主要因为:(1)中国上市公司相关的基础数据比较缺乏,取得准确的模型参数比较困难。不可信的数据进入模型后,得到合理性不佳的结果,进而对绝对估值法模型本身产生信心动摇与怀疑;(2)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到总股本1/3,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估值模型中全流通的基本假设不符。 不过,2004年以来绝对估值法边缘化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善,主要因

公司估值方法(附:价值评估报告)

最近在做公司价值评估,觉得下面这篇介绍还不错就发过来了,顺便在下面放一个价值评估报告,以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 ------------------------------------------------------------------------------------- 什么是公司估值 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对公司的在价值进行评估。公司在价值决定于公司的资产及其获利能力。 进行公司估值的意义 公司估值是投融资、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资机构将一笔资金注入企业,应该占有的权益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而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值多少钱?这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复杂的问题。 财务模型和公司估值是投资银行的重要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交易。 ?筹集资本(capital raising); ?收购合并(mergers & acquisitions); ?公司重组(corporate restructuring); ?出售资产或业务(divestiture) 公司估值有利于我们对公司或其业务的在价值(intrinsic value)进行正确评价,从而确立对各种交易进行订价的基础。 同时,公司估值是投资银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的重要部分,有利于问题出现时投资银行的免责。 对投资管理机构而言,在财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公司估值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而且是从业人员的一种基本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 ?将对行业和公司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的策略及其实施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深入了解影响公司价值的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判断公司的资本性交易对其价值的影响

?强调发展数量化的研究能力。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公司成为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财务模型和对公司进行估值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我们为实现目标(即提出投资建议)所需的重要工具。 IPO定价与发行公司估值的关系 IPO定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首次获准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将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的价格。 二者关系 大家同时认为: ①IPO定价与公司估值不能等同。 ②公司估值是IPO定价的基础:IPO定价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利用模型或数量分析确定公司价值,即公司估值;另一部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售机制来确定影响价格的因素(如市场需求)以最终敲定价格,即价格发现。 ③公司估值与IPO定价过程中面对的矛盾不同。IPO定价是发行公司、承销商、投资者三方搏弈的结果,而估值则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公司估值是证券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估值是宏观、行业及财务分析的落脚点,所有分析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提供一个公司估价的基础,然后以此为据作出投资与否的决策。 公司估值研究现状 证券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与核心,市场不断培育发展与完善导致价值投资时代的来临,上市公司估值(最终目的是股票估值,本文不加以区分)日显重要。估值是一种对上市公司的综合判定,无论宏观分析、资本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还是财务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终落脚点,投资者依据估值做出投资建议与决策。公司估值理论与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贴现法与相对估值法。 (一)贴现法 美国估值专家Shannon P.Pratt在其专著《企业估值》中认为:“企业权益之估价,以一种普遍公认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讲,企业权益价值取决于该部分权益的未来利益。 这些未来利益应该按适当折现率贴现。”博迪投资学指出:股票每股在价值被定义为投资者从股票上所能得到的全部现金回报,包括红利和最终售出股票的损益,是用正确反映风险调整的利率贴现所得的现值。Pratt所讲述的未来利益没有确指,可以理解为未来股利、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未来净收益,折现率表述比较模糊;博迪所述的现金回报界定为红利和最终

IPO估值方法浅析(一)

IPO估值方法浅析(一) 摘要:实现我国资本市场的最终成熟,估值技术的规范运用是必要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现有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股权分割、投机文化等痼疾得到不断改善,相对估值法以外的各种估值技术的应用空间逐步增大。本文将通过对各种估值模型的分析,为今后具体实践中估值方法的灵活选择以及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的发挥提供清晰而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IPO估值;模型;优势;缺陷 将公司价值予以量化的过程即为公司定价。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1PO定价通常是在利用模型或数量分析确定公司价值的基础上再通过发售机制来确定影响价格的因素(如市场需求情况)以最终确定价格。其中,公司价值评估是IPO定价的基础,即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估值模型计算得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以此作为发行定价的理论依据。西方经过多年实践及理论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估价方法及估价模型,较为常用的是现金流贴现模型、可比公司模型与期权定价模型。 一、现金流贴现模型 现金流贴现法主要包括股利贴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以及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三种形式。由于理论推导严谨而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财务估价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股利贴现模型认为股东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是股利,具有简单和直观的逻辑性,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此外模型基于特定公司自身的增长和预期未来现金流进行估价,因而不会为市场的错误所影响。 但股利贴现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它所计算出的价值过于保守.不光是因为它对股票的估价仅仅是根据股利的现值,而且由于股利贴现模型没有反映某些资产的价值,例如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因此它更倾向于认为只有低市盈率,支付高红利的股票为值得投资的股票。 2.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则认为,股东财富不但体现为未来每期所获得的股利,还包括一部分由企业经营所产生,履行了各项财务义务后留存于企业内部的自由现金流。这部分的现金流虽然未发放给股东,但由于企业仍然是股东的企业,所以这部分现金流仍然是属于股东的,是股东财富的一部分,只不过以再投资的形式留存于企业内部。 使用FCFE贴现模型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股权自由现金流经常出现负值,特别是那些具有周期性或很高财务杠杆比率的公司。偿还债务导致的财务杠杆比率的波动性,使得计算那些公司的股权自由现金流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因为股权价值只是公司总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它对增长率和风险的假设更为敏感,为自由现金流的计算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3.公司自由现金流是在支付了经营费用和所得税之后,向公司权利要求者支付现金之前的全部现金流是对公司整体价值的定价。它表明公司价值属于公司各种权利要求者,这些权利要求者包括股权资本投资者、债券持有者和优先股股东。 由于FCFF是债务偿还前现金流,它不可能出现负值,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公司估价中的尴尬局面。此外,FCFF模型在对具有很高的财务杠杆比率或财务杠杆比率正在发生变化的公司估价中能够提供最为准确的价值估计值。与FCFE模型不同,FCFF模型是对整个公司进行估价,而不是对股权,不需要明确考虑与债务相关的现金流,这对于简化计算、节约时间非常有帮助。 二、可比公司模型 在忽略可比公司定义及公司差异调整的主观性等不足的前提下,相对估价法以其简单明了以及不需要现金流贴现法所需的一系列假设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形式包括市盈率法、市净率法、PEG法、市销率法等。 1.市盈率(PE)估值法简单、直观和数据容易获得,因此在现代估值案例中被广泛采用。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