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复习提纲【岳麓版】【历史老师亲自梳理随题补充】.

必修一复习提纲【岳麓版】【历史老师亲自梳理随题补充】.

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概述】: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2.政治特点: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

1.商朝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

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一)周族的兴起: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

(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三)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2.内容:

(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

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

④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3.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①周王把土地人民封授给诸侯,建立诸侯国。

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

③有的国君还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关系。

④各封国必须对周王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

⑤定期觐见和交纳各种贡赋,包括当地特产、人口等,还要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4.影响:

①在分封中,周的亲族、姻亲的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4.作用与影响:

①大宗与小宗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礼乐制度: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点突破】:

1.西周新建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有何不同?

①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血缘界限,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它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

②商代的附属国居于边地;西周主要的新兴封国地处要冲,与保持原有状态的血缘方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③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

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内容和作用?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

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

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同时分封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

作用: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宗法制发挥了什么作用?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4.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①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

②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

③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

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5、简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牢固的血缘关系;②浓厚的专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2课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旧有统治秩序的破坏: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2.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战国社会剧变: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①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

②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③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

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1.秦朝政权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最高权力的归属:

(1)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秦王嬴政称“皇帝”,并将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3.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

(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2)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三、废分封,置郡县:

1.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县制:

(1)郡县制的推行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的内容: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①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②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2.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

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4.秦朝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点突破】: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纵览于一人之手,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置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③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

④为了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秦朝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还制定了秦法。

直接影响: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

深远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3.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1)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②作用: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②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含义:①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的。②谏议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

监察系统的职能: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二是对贪赃枉法官吏的揭发;三是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2.各朝监察、谏议机构的设立情况: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汉代: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时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高官;此后历代沿袭;

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设立谏院,这是独立的谏官机构。

明朝:中央设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进行业务

监督,合称“科道”。地方省级,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明代,同皇权的加强相适应,已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作用: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的出现: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建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了叛乱。从此,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1)建立中朝。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设置刺史。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爵位。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3.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隋唐统一之后,又遭遇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安史旧部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势力。唐太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兵平叛的刺史也被封为节度使。

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自立,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藩镇割据影响: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4.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收精兵:宋太祖将实力强大的禁军分别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负责军务。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功夫悍将的权力。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将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制钱谷: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

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影响:一方面,宋初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丞相与设内阁:

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重点突破】:

1.列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①中央政治制度:

秦朝,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汉朝,建立中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

宋朝,中枢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削弱相权;

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②地方政治制度:

秦朝,郡县制;

汉朝,郡国并行制,并设州部;

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下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元朝,行省制度。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①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史实:

①秦朝:秦始皇设立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②西汉:汉初,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是皇帝的高级助手,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创立中朝制度,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分散相权。

④北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牵制丞相。

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附录:

①明朝永乐帝(即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为防止内阁演化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威胁皇权,以太监牵制,影响极坏。

②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2)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评价和认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思想,出现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①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

②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

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十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5.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1)措施:

①置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③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影响:①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

致政局长期动荡。

6.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

(1)三省职权:①决策机构:中书省;

②审核机构:门下省;

③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①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7.宋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其影响是什么?

措施:①收精兵:a、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兵权;

b、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c、驻军原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②削实权:a、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b、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察)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c、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官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出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实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消极: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导致宋后来的积贫积弱。

【难点解读】:

●基本线索:

①建立:秦朝─→②巩固:两汉─→③完善:隋唐─→④加强:宋元─→⑤强化并衰落:明清。

●演变历程分析: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内容:①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②确立以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和郡县制;

(2)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

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战国时期,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体制也更加完善;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2、两汉时期的巩固与发展:

(1)内容:(西汉)中央:①布衣为相;②形成中朝和外朝制度;

地方:①解决王国问题基本解除了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②

实行刺史制度;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2)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3、隋唐时期进一步完善:

(1)内容:①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使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

②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特点: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4、北宋时期的进一步加强:

(1)内容: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政权: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

(2)特点:分权基础上的分权──地方分权。

5、元朝时期的进一步加强:

(1)内容:①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2)特点:①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②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关于行省制: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度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6、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

(1)内容:

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清朝:继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军机处,强化君权。

(2)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思考: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的消极作用。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概述】: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岛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象形文字出现是其标志。

公元前1600年进入繁荣时期。米诺斯王宫属于这时的成就。

公元前1400年由于古希腊人的一支进入,文明毁灭。

(2)迈锡尼文明:

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是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最早的文明。

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王室陵墓及线形文字B。这一时期尚武好战。公元前12世纪文明毁灭。

2.黑暗时代:

迈锡尼文明后的300年,古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西方称之为“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

1.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也称“城市国家”;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2.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概况: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于农耕的土地很少。

影响:

①三面环海,为希腊通向外部世界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其航海和文化交流及殖民扩张。

②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导致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城市国家)形成。

③农耕经济落后,航海业发达,工商业兴盛,为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各国情况不同,政治特色也不同,形成古希腊多元政治的特色。

3.海外殖民:

地少人多、航海业发达促使希腊向海外移民,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是移民高潮。

影响: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是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文明奠定基础。

三、古希腊的城邦政体

特点:

①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征。

②各邦都有公民大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

③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妇女都没有公民权。

④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民主制(如雅典)。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吗?)

古希腊刚进入文明社会时,也实行君主制,在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时,各邦贵族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代之。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

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和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内战一触即发。

内容: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的梭伦实行改革。

主要内容:①废除债务和债务奴隶制;②设立民众法庭;③确立新选举法;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作用:梭伦改革是伟大的历史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在雅典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

4.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他进一步进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②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⑤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①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②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3.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优越性:

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

②多数人参政和群众监督,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和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④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且是对男性公民而言。妇女及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因此,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②对外,雅典政治上奴役统治其盟邦,推行霸权政策,经济上进行残暴掠夺,所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上的,依然是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重点突破】:

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

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古代希腊城邦政体有那几种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形式: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简要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内容: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②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和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是其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五百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c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③一切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选举产生。

意义:

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性: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总体评价:他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1.共和制的建立:

古罗马建城之初,只是一个蕞尔小邦,实行君主制。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实行贵族共和制。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最高官职,两人共同执掌)、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贵族组成)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与贵族进行长期斗争。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产生了平民选举的保民官,以监督政府行为。

2.罗马帝制的确立:

原因:①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广阔,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帝国势力最大时地跨三洲、水兼四海。

②阶级矛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确立过程:

①公元前27年,执政官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元首(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近200年相对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②自3世纪始,罗马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戴克里先时期,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起源:

①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②平民为此不断进行斗争,最终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了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发展:

①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②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完成:

自屋大维建立帝国以来,为管理全国,历代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罗马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6世纪中期,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

①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②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③核心内容之一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⑴《十二铜表法》:

①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②本质——维护贵族利益。

③积极意义——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是平民的胜利。

④地位——罗马法的渊源(罗马的基本法)。

⑵万民法:

①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②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它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也得到相应的保障。

⑶《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

②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3)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对罗马发展的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大量的自由市建立,帝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②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③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重点突破】:

1.《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查士丁尼法典》由那四部分法典组成?为什么说它集罗马法之大成?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

组成:查士丁尼颁布:①《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

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

④《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历史地位:(1)对罗马:①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

③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④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⑤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2)对世界: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

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考点概述】: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议会制度的形成——近代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条件:

(1)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3世纪初期,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2)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议会逐渐分成上(贵族院)下(平民院)两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但这时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保证:

(1)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矛盾日益尖锐。

(2)经过: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②此后,英国一度建立共和国。但由于政局混乱,斯图亚特王朝于1660年复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曲折和复杂。

③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这即是“光荣革命”的革命结束。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自由”和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②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2)特征:

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1832年的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2)作用:改革法案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3)国王不仅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①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成为指导北美独立战争和新政权制度建设的思想武器。

②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稳定统治秩序,保卫国家的利益与主权;没有全国统一的关税政策保护本国经济。

2.制定:1787年,北美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核心人物是弗吉尼亚代表麦迪逊,他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会议通过了1787年美国宪法,并于1789年正式颁布。二、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

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如立法权、征税、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全国军队、对外宣战和缔约等。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但是,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

2.宪法依据分权分立的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三权之间又形成互相制约平衡的体系,如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3.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结果:美国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共和制是根基,总统制、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5.评价:

(1)进步性:

①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②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至今行之有效,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2)局限性: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旧很活跃。

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发动叛乱。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这是北方以战争方式维护统一的重要依据。

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此后,美国在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四、两党制

1.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人一届。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重点突破】:

1.简述《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意义: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简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过程?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结合《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简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地位:国王是国家元首,但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②核心: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最高行政首长:首相掌握行政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④政治基础:代议制民主。

4.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①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5.评价1787年宪法?

进步性:①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②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对于防止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具有积极作用。

③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①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盛行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深受压迫;

②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③法国在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统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法国的政权更迭:

①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从此,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斗争。

②大革命之后的80多年间,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先后出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和第二帝国(1852年)。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870年在普法战争的惨败中,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1871年,第三共和国成立,新政权选出国民议会。

议会经过内部一系列激烈斗争于1875年1月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

(1)立法权: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地方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2)行政权:

①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创法律之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任

期未满的众议院。

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

④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权利十分有限。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过解散议会的权利。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3.维护共和制的斗争:

(1)1875年宪法实行后,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

(3)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4)宪法的一条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意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从14世纪以来,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封建割据严重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②18世纪以来,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启蒙思想在德意志地区得到传播,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要求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思想产生并发展,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

③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德意志地区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完成统一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19世纪以来,普鲁士颁布宪法,设立国会,鼓励工商业发展,到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统一:

①普鲁士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于六七十年代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普奥同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

②1871年,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建立。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

(3)认识:

①王朝战争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由普鲁士王国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的,因此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①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等大权均归中央政府。

②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元。A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

B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C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D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③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A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B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C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D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

(2)作用:①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③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重点突破】:

1.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概念: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基本特征:①实行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②实现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③政党政治比较突出。它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政治生活。

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作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矛盾。各党、各派、各团体的意见,通过议会的讨论、协商,形成共同的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