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公安局

二〇〇九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研究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 (1)

1.3 可研报告主要结论 (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5)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某某县概况 (8)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8)

3.2 自然地理 (8)

3.3 历史文化 (9)

3.4 社会经济 (9)

3.4 基础设施条件 (11)

第四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12)

4.1 建设目标 (12)

4.2 建设内容及规模 (12)

第五章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 (13)

5.1 建设场地 (13)

5.2 区域自然条件 (13)

5.3 项目的施工条件 (14)

5.4 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14)

第六章建设方案 (15)

6.1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5)

6.2 抗震设计 (18)

6.3 给水管管材选择与总平布置 (19)

6.4 管道施工方案 (20)

6.5 加压泵站建设方案 (29)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31)

7.1 施工期影响分析 (31)

7.2 建成后影响分析 (33)

7.3 环境评价结论 (33)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34)

8.1 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 (34)

8.2 建设工期安排 (34)

第九章招标方案 (36)

9.1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36)

9.2 招标方式 (36)

9.3 招投标相关要求 (37)

9.4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38)

9.5 招标备案 (38)

9.6 项目招标事项核准表 (39)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0)

10.1 投资估算的依据及说明 (40)

10.2 估算投资范围 (40)

10.3 估算总投资 (40)

10.4 资金来源 (45)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46)

11.1 落实建设资金 (46)

11.2 强化在执行阶段的监管工作 (46)

11.3 加强建设管理 (46)

11.4 加强项目投资管理 (47)

11.5 加强质量管理 (48)

11.6 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48)

11.7 加强合用管理 (49)

11.8 加强协调管理 (50)

11.9 加强安全建设管理 (50)

11.10 资金管理 (50)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51)

12.1 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51)

12.2 与项目关系密切的主要群体分析 (51)

12.3 主要社会效益分析 (51)

12.4 负面影响与对策 (52)

12.5 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性分析 (53)

12.6 社会评价结论 (53)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5)

13.1 结论 (55)

13.2 建议 (55)

附表:

附表1:投资估算表

附件:

附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项目

1.1.2 项目性质:灾后重建项目

1.1.3 建设地点:某某县万安镇麓峰社区

1.1.4 项目建设用地:约10.4亩(临时用地)

1.1.5 业主单位:某某县公安局

某某县公安局是负责全县公安交通行政管理的县政府工作部门。下设公安刑警大队,交通警察大队。近三年来,某某县公安局被评为某某省优秀公安局,队伍管理实现“零违纪”,涌现出多位全国公安二级英模。某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于1997年4月组建,下设综合中队(办公室)、车管中队(车管及检测站)、特勤中队(事故处理及事故预防)、巡逻一中队和巡逻二中队(路面巡逻执勤),大队现有民警17人,职工1人,协警40人。

1.2 研究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

1.2.1 研究范围

我公司受某某公安局委托,对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

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影响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1.2.2 主要编制依据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

3、《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4、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改厅【2008】2667号)

5、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2008年7月10日)

6、《关于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立项的批复》

7、某某县公安局关于重建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有关问题的请示

8、其他相关附件。

1.3 可研报告主要结论

1.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灾后重建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深入调查、综合评估、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及早规划和适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如下几点:

1、项目的实施是某某县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建设有利于广大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

2、项目的实施是尽快恢复和改善某某县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改善某某县交通指挥基础设施的需要。

4、项目建设是改善民警办公地点分散,群众办事不便需要。

5、项目建设盘活了现存国有资产,节约了建设成本。

1.3.2 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进行对原政府开发未竣工楼房的修复和内外墙装修建设,附属工程修建。

2、建设规模

根据某某县公安局关于拟定购买原政府开发未竣工楼房的请示,本项目建设是在购买万安镇麓峰社区原政府未竣工的3480平方米楼房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装修和修建附属工程。

1.3.3 工期安排

项目建设期:2009年6月

工程施工期:。2009年12月

1.3.4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1、投资估算

根据初步测算,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项目总投资55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用于万安镇麓峰社区原消防大队未竣工的3480平方米楼房支出的相关费用280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

他费用270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万元。

2、资金来源

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项目总投资550万元,资金来源为某某县灾后重建资金。

1.3.6 结论与建议

某某县公安局道路安全交通指挥中心工程项目属“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项目的实施,是某某县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和改善灾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安定灾区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社会效益明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建议某某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利于项目尽早组织实施,重建美好家园。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权威地震专家钱洪认为:本次地震是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本次地震显著特点是震源浅,大概是十公里左右;震级高,达八级;烈度最高达到十一度。这一次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而破裂带长度达到300公里,一直到达广元青川县,对阿坝、成都、某某、某某、广元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某某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此次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全国13亿人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为之动容。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某某市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某某市受灾死亡人数达到6701人,受伤33494人,被埋2700余人,被困31139人;道路受损3149.1公里,桥梁受损542座;房屋倒塌30余万间;全市师生死亡1405人,失踪约1300人,校舍70%受损,受损面积约240万平方米,16所学校全部塌垮。

某某县距震中汶川县直线距离仅89.2km的,全县10个镇20.46万人受灾,受灾幅员面积447.88km2。

某某县学校遭受了重大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县校舍面积损坏

161576平方米,占全县学校现有校舍面积70%以上;教职工宿舍受损20312平方米,600余名教师无房可住;加之教学设备设施的损坏,预计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全县学校被迫提前放暑假。

交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据统计,?极大的影响。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灾后重建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深入调查、综合评估、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及早规划和适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2.1 项目的实施是某某县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建设有利于广大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其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某某县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成为重灾区之一。

因地震的灾难性的破坏,使得广大受灾群众的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迫切需要社会的帮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以恢复广大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项目建设是某某县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建成后民警办公地点集中,有利于广大受灾群众办事,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

2.4.2项目的实施是尽快恢复和改善某某县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

“5·12”汶川大地震给某某县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损毁,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房屋因严重受损而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县10个镇的60处集中供水和14300处分散供水工程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饮水影响人口12.03万人,给全县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项目建设是尽快恢复和改善某某县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

2.4.3 项目建设是改善某某县城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

某某县城区原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房屋因严重受损而不能使用导致民警办公地点分散,群众办事不便。应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交警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行。

因此,项目建设是改善某某县城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

2.4.4 项目建设是盘活国有资产、节约建设成本

某某县原消防大队未竣工楼房属国有资产,该项目因故一直未完成工程建设,现某某县公安局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因地震损坏严重,已经不能使用,为了节约建设成本,盘活现成国有资产,不新增建设用地,由某某县公安局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购买某某县消防大队未竣工业务用房,完成项目建设。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某某县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某某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的某某市的东北角,东接中江县,南连某某市旌阳区,西靠安县,北与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某某市涪城区及某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县城某某镇南距某某市区23公里,北离某某市区28公里。

某某县面积447.88平方公里,辖某某镇、文星镇、蟠龙镇、御营镇、金山镇、慧觉镇、鄢家镇、德安镇、新盛镇、略坪镇、大井镇、回龙镇、白马关镇、广富镇等14个镇和万安乡;农村有16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有23个居民委员会。

3.2 自然地理

某某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6.7℃;年均降水量813毫米;年无霜期271天;年均日照时数1260小时。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霜冻等。

某某县的江河纵横,水源丰富,发源于安县鹿巴山的凯江由北向南纵贯文星、某某县城;流经蟠龙,某某市旌阳区的通江经中江县、三台县后汇入涪江支流。

凯江上游纹江纵贯全县48.9千米,绵远河流经全境12.38千米。水源丰富,有利农灌和水产养殖基地的建立。

某某能源供应充足,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走廊,输变电能力居某某

省首位,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站1座、35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正在规划建设500千伏换流站和10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浅层天然气蕴藏丰富,总储藏量上百亿立方,年采输量5000余万立方,有8个乡镇通天然气。

3.3 历史文化

某某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点将台、换马沟、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到湾砾石,大霍山佛教文化万佛寺、宝镜寺、南塔寺、李调元故里醒园、云龙山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读书台、奎星阁、景乐宫、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潺庙遗址等旅游景点、潺事远眺、潺水秋风、纹江夜月、虹桥卧波、天台秀色、景乐瓮钟等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3.4 社会经济

截至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2446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920人,农业人口207703人;男性人口126523人,女性人口118100人,性别比为107.1:100。全县城镇化32.5%,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加快0.9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市多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4.56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13.1%。第一、二、三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1%、73.58%和19.1%,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1.04、10.36和2.7个百分点。

全县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4:48.2:20.4,第一产

业比重下降1.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金路树脂25%部分划归某某统计,比重提高1.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虽超过20%,但受加进金路树脂二产业比重增大(包括基期)的影响,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839元,增长20.6%,按2007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合为1758.8美元,同比增加455美元。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占据经济总量五成以上。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0%,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7.5%,比全市高6.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9.2%。民营经济二产业占比重达39.9%,超过全市10个百分点,但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7.6个百分点。年末全县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为5692户,私营企业354户,同比分别增长7.1%和5.7%。

全县经济的加快增长是在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财政稳定增收、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的同时实现的。城乡就业人员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但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GPI)上涨5.9%,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一定影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30994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978万元,同口径增长21.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69万元,增长18.3%。各项税收增长16.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