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复习题1

传播学复习题1

传播学复习题1
传播学复习题1

传播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双重偶然性

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出市场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

假设A、B两个人(或群体)构成传播的双方,他们之间存在着ac、ab、ad、bc、bd四种选择的可能性,如果A选择ac,B选择bd,那么A与B之间就会潜在着对立与矛盾。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二、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

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既包括无意的曲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然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通过克服传播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来服务于社会发展。

3、社会信息

指的是除了人的生物或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社会信息与其它信息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其共性是: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其载体如语言、文字、图片、影像、声调、表情、动作等,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符号,以质、能波动的形式得到传播。

其特殊性是:

(1)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的作用或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2)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产物。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4、传播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种双向的社会互助行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常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4)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理解为“行为”的时候,社会传播被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关系;理解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理解为“系统”的时候,社会传播被看作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二、简述

1、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一)开发型系统

(二)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三)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四)自我创造、自我完整的系统

第二章传播历史与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

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和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

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的特点是: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2、信息革命

以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信息的社会化为特征的革命。

20世纪后半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经济逐渐成为智能密集型的信息经济所代替,信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开始占据核心地位。

到目前为止,信息革命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为代表,通常将此称为第一次信息革命;第二阶段以多媒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代表,通常称为第二次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的进程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1、信息

信息是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任何反映或“表述”事物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物理信息(如自然界的闪电雷呜),生物信息(如植物界的扬花授

粉)和社会信息(人类社会的交流和沟通)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的精神内容的统一体,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任何社会信息都要传达一定意义,而这种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或符号(如文字、音声、图画、形象、表情、动作等)才能表达出来。

信息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运行的,这个系统包括信源、媒介、信宿、传递和反馈等渠道等各种环节和因素。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是通过信息的授受而进行的社会互动行为。

2、大众社会

大众社会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是伴随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大众社会”而出现的。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其标志是大众传媒的出现和普及。在这个时代,传统的社会结构、等级秩序、统一的价值体系已经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资的原子,即所谓的大众。

大众的特点是:

(1)规模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集团和群体。

(2)分散性和无组织性,即大众是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的聚合体,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认识。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即大众不能作为主体行动,它的行动主要是在外部的刺激、动员和组织下进行的。在大众社会论者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大众,另一方面是对大众进行控制的操纵的精英。社会精英主要不是通过社会组织,而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操纵和控制。大众社会论认为受众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存在,它既是大众传播形成的,又主要从大众传媒那里接受影响。

5、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济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阶层性:它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大众文化的特点:

(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文化。

(3)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曾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娱乐性,即大众文化的内容以娱乐为主。

(5)大众传媒依存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二、简述

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

(1)示现媒介系统。

(2)再现媒介系统。

(3)机器媒介系统。

从不使用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使用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使用

机器的“机器媒介”,是一个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媒介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2、信息社会的特点。

第三章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语义空间

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一种传达意义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构成构成特定语义空间。

传播既是在社会窨进行,也是在语义窨进行。

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条件即传受双方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文化背景。

2、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起着指代或表述意义的作用。

符号的形态是多样的,凡是能够携意义的事物,如声音、动作、表情、图片、影像等等,都属于符号范畴。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有: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3、意义

意义是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种种复杂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参与社会传播过程的并不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包括传播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和情境意义。

4、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的米德、布鲁默、西布塔尼等,该理论把人类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象征行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

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人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也是考察社会传播的重要视角。

二、简述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根据各时期使用的主要媒介不同,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记号和信号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传播与动物社会并无多大区别,,主要靠动作、表情、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协调狞猎活动。

(2)口语时代。语言的产生是人类摆脱动物社会状态的决定性一步。语言最初是将声音与周围事物联系起来的符号,后来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成为能够表达复杂意义的声音体系。语言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人类传播的效率,而且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3)文字时代。口语传播受到物理和时间的限制,记录性差;为了使转瞬即逝的声音语言及其含义能够传达到更远的时间和空间,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又发明了文字,文字是从早期的图形记号中产生的,经过世世代代的整理,成了规范的文字符号体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历代的知识和智慧得到积累和传承,扩大了人类的相互交流。

(4)印刷时代。文字产生后人类经历了手抄传播阶段。手抄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印刷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后传到了欧洲。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的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印刷机,此后,报纸和印刷品开始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5)大众传播时代。报纸诞生后经历了“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时代,19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大众报刊。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大众报刊的普及和电影、广播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40年代,家用电视机问世。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高度普及,卫星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新的电子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反馈

指受传者对收到的讯息的反映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在人际传播中,直接、及时、灵活;在大众传播中,间接、延时、制度性,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2、“5W”模式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维尔在1948年提出。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从研究和效果研究,就是沿着拉斯维尔思路形成的。

该模式是一种直线模式,没有考虑反馈因素和体现双向性。

3、香农----韦弗模式

美国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1949年提出。

该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

将讯息转变为可以传递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送给信宿。

在这个过程,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噪音的概念,对考虑传播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该模式是一种直线模式,没有考虑反馈因素和体现双向性。

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受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丈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该模式是一种循环模式.体现了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播.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缺陷。

5、噪音(00传)

原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用语,指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干扰。

噪音的存在会使传播信息发生衰减或失真现象:如电视节目信号播出后发生图象扭曲、声音断续等现象.如虚假、捏造、歪曲的信息等。

社会传播中消除噪音干扰的主要作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次数、揭露虚假信息等。

6、信源

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的发布者的报道者:是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

由于人们一般根据信源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所以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两个条件:信誉条件和资格条件。

7、传播过程(02新名)

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

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美国传播学家拉斯维尔提出过著名的“5W”过程模式、即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此外,还有数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过电子信号传输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学家施拉姆和奥斯古得提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

单向传播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而抵达信宿的单向过程。在单向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在观实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事少见的。一般来说,人类各种传播活动都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大众传播由干缺乏反馈的及时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

双向传播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9、前馈

受传者事前传播媒介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如要求报纸刊登某些方而的内容,希望电视台开办某类节日等。近年听众点歌、预约电视等;也都是在获得受众前馈的基础上开办的节目,获得受众前馈可以提高传播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对改进传播效果,提高媒介企业的效益

有重要意义。

10、信宿

信源抵达的终端、目的地或对象,在大众传播中,信宿与受众是同义语。

二、简述

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 2新)

(—)传播的定义:

(二)构成要素:

(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58-59)

2、传播过程的特点。

(一)传播及传播过程定义:

(二)特点:

(1)动态性(2)序列性(3)结构性(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 6 4)

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足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以田中义久1 9 7 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是在对美国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理论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该理论从马克思思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信息交往信息定往也就芝传播: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社会传播总过程理沦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它不但丰富了既有的传播学理念,把美国主流传播学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些重大课题,如传播与精神生产结构的关系,传播也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等先进提上传播学研究的日程,开阔了研究视野,而且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现代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第一个系统模式。

3、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

4、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66)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内传插

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的特性是:

(1) 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

(2)它虽然与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该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4)它是其他—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侍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内传播的过程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与其他形式的传播一样,与外部环境密切相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双向互动性。

2、人际传播

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它有以下特点: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史力丰富和复杂。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额度高

(4)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尤其在说服或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要好于其他形式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互动形态,对个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大众传播的效果也起看中介和过滤作用。

3、组织传播

组织指的是具有明确目标,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分工合作关系的有机整体,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内部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与沟通。

组织传播的功能在于维持组织的秩序,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形成组织内共识,收集、处理外部信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传播的最大目的,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群体传播

群体指的是由共同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因素相互连结、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个人的社会集合体,群体传播即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之流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1)群体是个人的信息采源:

(2)群体是个人实观其价值和目衍的场所与手段:

(3)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个人的态度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4)群体传播是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重要中介和制约因素之一。

5、传播基本形态

人类传播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传播学家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的基本形态有以下5种:(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2)群体传播(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各种不同形态态度的传播活动相互交织、相互连结和相互影响。因此,上述各种形态都不是孤立的活动,不能完全分割开来。例如。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其余4种形态的传播活动的影响。

6、从众行为

指个人对群体规范或群体多数意见的遵从行为。

从众是个人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1)自发性遵从:遵从的规范或少数意见符合行为者的价值或目的:

(2)手段性遵从:遵从从规范或多数意见会带来某些实际利益:

(3)满足性遵从:服从多数意见可以解脱因孤立而带来的心理不安感:

(4)回避性遵从:为回避群体制裁而对规范和多数意见采取遵从行为。

遵从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大众传播的观点和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权威性和传播电广性,也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遵从行为。因此时一大众传媒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发挥谁知导向,价值导向作用。

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该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叫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第七章节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行的大规范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生产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对象不是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拟态环境

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的概念,以说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即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

李普曼认真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播去了解。

大众传播以提示环境变化为己任,但它所提示的并不是环境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即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有们提示的环境。

在大众传播产生之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生为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有直接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为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因此“拟态环境”并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环境”。该概念不仅指出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也揭示为现代环境的双重性。

3、信息环境

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有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信息环境的特点:

(1)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因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信息符号。

(2)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讯息。

(3)大部分讯息不仅是告知的,而且是指示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4)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或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信息环境制约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4、廉价报纸、大众报纸

大众报纸也称廉价报纸,近代报刊出现后经历为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时代,19世纪30年代后出了“从都看的报纸”——大众报纸。

大众报纸的特点:

(1)内容以报道新闻、社会事件和提供娱乐为主。

(2)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几十万。

(3)读者不限于特定社会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4)广告的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大众报纸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5、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指的是大众传播具有使个人、群体和事物合法化,提高其社会声誉和地位,扩大其社会影响的作用。

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例如:传播媒介的广泛报道可以使一个普通人成为社会名人,一种小规模的活动可以成为全社会的活动,一种特定的意见经传媒提示和强调可以获得公开性、普遍性、权威性,最终成为社会公舆论等。

6、社会雷达

是对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由美国学者施拉姆提出的。

在40年代,政治传播学家拉斯维尔最早概括了传播的三个功能,即环境控制、社会协调、文化承传。

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指的是传播在帮助人类察知内外环境变化并及时调解环境适应行为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的社会雷达功能。

7、预言的自我实现

传播心理学用语,用来描述信息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试举一例:某考生准备考大学,如果他处于一种积极的信息环境中(如周围的人热心支持鼓励),他能抛弃顾虑集中精力备考,其考上概率也会较高;相反如果他处于消极的信息环境中(周围的人冷嘲热讽贬低其能力)则会是该考生分散精力,用于担忧的时间比备考的时间还多,其结果考上的概率就会很低,这时,周围人考前的预言也就变成了现实。

“预言的自我实现”原理说明信息环境对一个的行为及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出是阐述“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的一个依据。

8、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有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形成环境的传播渠道是多样的,包括人际的、组织的、群体的等,但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营造者。

信息环境一词,起源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的环境具有双

重性:一是人们周围的客观环境;二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提示的“拟态环境”。

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认为大众传播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有很大差异,但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区分。

在现代社会中,“拟态环境”(大众传播营造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例如,时尚领域中的“流行色”,本是国际流行色协会指定但由于这种信息是通过传播媒介广泛报道出来的,许多人便认为这是现实的“时代潮流”而纷纷仿效,于是预言的“流行色”也就变成了现实的流行色。“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倾向在社会生产(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表现。

9、象征性现实

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送活动提示的现实,大众传媒负有向社会成员传达环境变化的使命,但这种传达活动并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镜子的反应,而是通过象征事务的选择和提示来进行的。因而,大众传播所描绘的现实景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加工了的“象征性现实”。

“象征性现实”通常具有一定的倾性,这种倾性是由社会的传播制度媒介的意识形态和报道方针决定的。“象征性现实”的概念既说明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力。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现实”的双重性。

二、简述

1、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参考名解1)

2、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详细参考教材113—114)

(1)环境监视

(2)社会协调

(3)文化承传

3、赖特“四功能说”(详细参考教材114)

(1)环境监视

(2)解释规定

(3)社会化

(4)娱乐

4、施拉姆社会功能观(详细参考教材114—115)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一般的社会功能

5、拉扎斯菲尔德默顿的功能观(详细参考教材115—11)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负面“麻醉作用”

6、大众传播的特点

(1)公开性。即它不同于人们的私下议论,可以公开登堂入室,在社会上流通。

(2)权威性。即它不同于小道消息,具有明确的、合法的信源。

(3)显著性。即它可以通过各种手法突出某类信息有位置,使其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4)直达性。即它不必经过群众组织的中介而直达受众。

大众传授信息的这些特点,使大众传媒正营造社会的信息环境、引导舆论方面拥有巨大优势。

三、论述

1、试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 124——127)

2、试析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观点

(1)乐观主义肯定态度(认为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增强人的理性)

A 布莱士:讲解员、代言人、测风标……

B 塔尔德: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的公众…

C 库利:印刷意味民主……

D 现代“电子乌托邦”……

(2)历史背景:垄断、内容低俗化、法西斯宣传……

(3)怀疑和否定态度(认为理性玫道德会衰退)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作用”……

(4)评价(辩证的分析)

A 既不简单导致民主或独裁……

B 也不简单导致理性和道德提高或衰退……

C 而是取决于人、社会制度、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D 联系现实……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121—124)

第八章传播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

一、名词解释

1、极权主义理论

是中世纪后期极权主义制度下的产物,现代仍有残余。其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的的意志为转移,一切必须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包括:(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2、自由主义理论

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媒介规范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产要内容包括: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的特许;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

(4)在涉及意见、观点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应该同样得保证。

自由主义理论有两个原则:一是“言论的公开市场”原则;二是“自我修正原则。它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该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今天则进一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40年代后期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主要内容有: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共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2)媒介的新闻报道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信息传播,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该理论提出的目的有两个面;一是为了防止传播事业高度垄断而引起的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媒介内容化、煸情化、刺激化而引的社会公德和文化的堕落。但它把希望寄托在“媒介自律”,其效果微乎其微。

4、民主参与理论

又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1)任何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2)媒介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单项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双项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该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平衡性,反映了一般民群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该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处规范理论,但由于它是社会公众的响声,其力量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公共较强的广播、电视、以及社区媒介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发展国家媒介理论

该理论包括经下内容:

(1)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必须伴随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民族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6、“意见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

是现代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

它是从弥尔顿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而来,弥尔顿在1644年出版的《论出版自由》中认为,出版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限制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就等于压制真理,因为真理只有在“自由而公开的斗争”中,才能战胜谬误,证明自己有真理性。

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

(1)人是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

(2)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3)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4)在各种不同意见的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实际上这两个原则在报刊实践中是无法实现的,新闻传播始终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制约,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不受约束的绝对的自由。而在垄断时代,,自由报业的发展造成了观点自由市场的消灭。

7、报刊四种理论

即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型共产主义理论。

1956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席伯特、施拉姆等人撰写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对此作了概括。作者从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出发,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报刊理论,一种是专制的极权主义理论,一种是自由讲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而苏联型共产主义理论则是极权主义理论的现代版。该书作者对社会在美化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理论的同时,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报刊制度和理论进行了攻击。

二、简述

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

政治制度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其内容包括:(1)规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

(2)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1)联合企业

(2)议会党团或院外集团

(3)广告或赞助

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手段

(1)个人信息反馈

(2)结成受从团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

(1)公有制

(2)党性原则

(3)社会责任

(4)经济责任

三、论述

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媒介即讯息(98名)

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足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刨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巨分不同社会形志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抽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交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巳成为形容当个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

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辩性的推论。

4、“热媒介”和“冷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紊考虑在内。

5、“电视人”

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举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刑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足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6、“容器人”

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成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7、“媒介依存症”(03新名)

这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个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8、“他律性欲望主义”

这是日本学者佐藤毅关于电视媒介对社会价值和消费文化的影响的一种批评观点。

他认为: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挂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这样,尽管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阶层或收入的差别,却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追求奢侈的倾向: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了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佐藤毅将这种现象称为“他律性欲望主义”.认为正是这种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9、“电子乌托邦”

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和平等的理想国。

“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失社会关系的平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

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冬件。

10、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11、“把关人”(97名)

“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50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12、媒介技术决定沦

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一种批评。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休。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麦走卢汉强调了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使得他的理论带上了极端性和片面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个、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反过来也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麦克卢汉仅强调媒介巨大能动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对它制约的一面。因此其观点是片面的。

13、媒介功能融合

指单—功能媒体向综合功能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多媒体化趋势。

传统的媒介多是单一功能媒体.如书籍、报纸是视觉媒体,广播是听觉媒体等等。由媒介功能融合而产生的多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功能,如多媒体电脑集文字、影象、声音、数据储存、处理、双向通信、网络等功能于体、多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传播效率,是媒介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事件。

14、媒介内部控制

传播学控制研究的领域之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传播媒介通过组织制度、报道方针等对新闻或信息的收集、选择、加上和报道过程的控制:二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制定职业纪律或道德准则来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就前者而言;任何传播媒都有其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是为一定利益服务的.这种倾向性通常体现在媒介的报道方针上。按照报道方针而进行的层层“把关”活动,体现了媒介组织内部对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过程的控制。就后者而言,由于媒介是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只有自主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行为,才能维持媒介信誉-争取广大受众和提高传播效果。因此.传媒自律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简述

1、“把关”过程的本质(简析新闻筛选的把关过程。00传简)

(一)“把关人”的含义

(二)这是关子“把关”过程的一个争论问题、即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个人的把关活动还是组织的把关活动。

—些西方学者强调个人(记者、编辑、作者等)的作用,将“把关”看作是按照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是受众兴趣未对新闻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这种观点掩盖了把关过程的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未把握“把关”的本质:(1)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传达沽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根据媒介的立场、报道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信息和新闻的筛选受到社全文化和受众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媒介的利益和方针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新优先得到传播:

(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活动.期间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依然是媒介组织的立场与方针对体现。

2、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含义

(二)特点:

(1)地位稳固:

(2)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的社会组织:

(3)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三)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在某种意义上,大众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157)

3、新媒介发展趋势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新媒介含义:

(二)特点:

(1)双向性增强:

(2)多媒体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三)意义:

(1)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强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

(4)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

三、论述题

1、试析麦卢汉的媒介理论。

(一)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

(1)媒介即讯息、地球村:

(2)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3)“热媒介”和“冷媒介”:

(二)枳极意义:

(1)从媒介技术角度观察社会发展,开阔研究视角:

(2)对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有启迪;

(3)“地球村”的预言符合时代趋势:

(三)局限性:

(1)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动力:

(2)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片面强调感觉

(四)总结:由于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人如可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反过采也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麦克卢汉仅强调媒介巨大能动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对它制约的一面.因此其观点是片面的。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148—151)

2、试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02传简涉及)

(一)大众传媒组织目标的范围:

(二1经营目标:(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必须面对市场:

(2)经济效益来源,同时承受来自他们的市场压力:

(3)其他市场压力:

(三)宣传目标:

(1)含义:

(2)实现途径:

a.言论活动(直接)

b.报道活动(间接)

c.娱乐节目

(3)任何媒介都有社会背景:为特定利益服务:

a.社会主义媒介公开承认其宣传目标

b.资本主义媒介掩盖其宣传目标

(四)公共性和公益性:(02传简)

(1)依据:a.信息公共服务

b.影响力涉及公共生活

c.公共财产的占有者

(2)作用:a.构成传媒权利的基础

b.制约传媒,使其符合公共利益

(五)总述:

(1)国有、公营媒介宣传目标、公共性和公益性较强,经营目也日益重要:

(2)私有、私营媒介经营目标强(黄色新闻)同时兼顾宣传目标:

(详细参考《传播学教程》P159—161)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指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者,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

受众的特点是:

(1)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

(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

(3)异质性,即具有不问的社会属性:

受众既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对象;对传播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受众的需求、受众对媒介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活动等,都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小众化”(00传名)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活动出现的一种变化趋势,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也就是说.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特点是将综合的内容同时传达给不同性质、不定量多数的受众,而新媒体的特点则是将特定的内容传达给人数相对较少的特定对象群体,以满足他们的特定的需求,各种各样的小型专门出版物、电视台的专门节日,多频道有线电视系统的专门频道(如新闻、经济、教育、体育、音乐、电影、购物、交通、气象频道等),互联网上的专门网页的出现和发展,都说明了这个变化.在广播电视领域:这个变化趋势也称为广播“窄播化”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的趋势意味着多数人在同—时间接触同一内容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受众定位将成为决定媒介经营效益的决定因素。

3、能动的受众

受众观的一种:与被动的受众观相对立,在早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曾被看作是孤立的、分散的、沙粒式的个人的集合体,在大众传媒的刺激面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

后来引进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体的概念来分析受众.发现受众并非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具有—定社会背景的集团或群体成员:受众对媒介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规范和群体利益的制约。

受众在作为群体成员行动之际.对大众传媒表现出某种面能动性,一是“能动的选择”.即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群体引益、规范和文化背景相结合的传播内容加以接触:二是“能动的解释”.即按照自己的利益、立场和意识形态来解释和理解大众传媒的信息。能动的受众观认为大众传媒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操纵和支配受众。

4、受众即市场(01新名)

19世纪未20世纪初,随着大众传播媒介采取企业经营形态而出现的一种受众观。在这种观点看采。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是各媒介企业通过竞争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服务:这些消费者通常被称为“市场”。

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反映了大众传播活动的某些属性,如商品性和竞争性等,但也有其局限性:

(1)它容易把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忽略了民众的传播权利:

(2)它更多地着眼于受众作为商品购买者的属性,而不能反映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

1、传播学之父就是(A)?A、施拉姆B、勒温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1、传播得信息交流过程就是(A)?A、互动得B、主动得C、被动得D、能动得?2、在传播学研究中,正式调查所采用得抽样形式一般都就是(B) A、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雪球抽样?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属于(B) A、群体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人际传播 4。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得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B)?A。大众传播学得概念B。传播得5W模式C。政治传播得概念D.内容分析法?5.从参与者得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得就是(B)?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得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就是信息观察者?6、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得过程与行为称为(A)?A制码B编码C译码D释码 7、(B)得主要方式就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对外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A 大众传播B国际传播C全球传播D网络传播 8、信息表现形式有语言、符号、(B)?A文字B图像C声音D雕塑?9、符号最基本得特点在于它得(B)?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10、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得理论就是(A) A.有限效果论B、新得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得可信效果论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与受众得关系(D)? A、支配得关系 B、疏离得关系 C、圈层得关系 D、友善得关系 2、以下哪一种不就是我们必须遵循得传播原则(B)??A、可信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适时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

3、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得特点(D)??A、集体性B、复杂性C、自主性 D、好奇性?4、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得责任(B)??A、契约性责任B、使命性责任C、国际性责任D、法规性责任?5、当今世界,信息侵略-(B)—.?A、还未来临B、已成事实C、会导致战争爆发D、让黑客受益 6、语言就是社会约定俗成得并且就是比较高级与复杂得(C)。?A、艺术B、信息C、符号D、媒介 7、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瞧到您,可以增强(A)。 A、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8、-(A)-就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得手段自由采访新闻得权力。?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权D、安全保护权?9、最重要得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得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与—(C)-两个阶段。?A、新闻剪辑B、新闻美化C、新闻加工D、新闻删选?10、如果在传播学得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就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得话,真正受到伤害得将就是—(A)—.?A、传播学B、社会C、某个传播学者D、广大人民查瞧全部条评论〉>我也说一句 1、“守门行为”与“守门人”概念就是由下列哪位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得?(B) A、施拉姆 B、勒温C、拉斯韦尔D、霍夫兰?2、《论出版自由》得作者就是(A)?A、弥尔顿B、卢梭 C、约翰·穆勒D、伏尔泰 3、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得第三个环节就是(D)?A、谁B、对谁C、说什么D、通过什么渠道?4、不接受自变量作用得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D) ?A、“控制组” B、“实验组” C、“观测组”D、“对照组"?5、西方学者提出得报刊四种

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 C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C.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 B.来电、来函 C.反馈 D.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 B.传播效果 C.传播对象 D.传播发展4.控制研究是对“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A) A.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A.卢因B.德弗勒C.施拉姆D.波特 ( B ) .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6.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经济控制A.政治控制 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 D.

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7.(C)大众传播 C.人内传播 D.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D )8.下列(.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 B A D.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守门人模式C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9 D.施拉姆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A.拉斯韦尔 B. 。(C)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B A D.施拉姆.哈罗德·拉斯韦尔C 为研究对象).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11A.社会 B.一切传播行为 C.心理 D.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 A) A.娱乐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B.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 B)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 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最新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C )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B .来电、来函C .反馈D .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对象D .传播发展 4.控制研究是对“ 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A ) A. 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

A.卢因 B.德弗勒 C.施拉姆 D.波特 6.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B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7.(C)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人内传播 D.大众传播 8下列(D)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A.施拉姆模式B .申农——韦弗模式 C.守门人模式D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 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C)。 A .卡尔?霍夫兰 B .拉扎斯菲尔德 C.哈罗德?拉斯韦尔 D .施拉姆 11.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 一切传播行为 C .心理D .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A) A.娱乐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B)来影响和制约舆 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15.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 A.《理解媒介》B .《舆论学》 C.《人民的选择》D .《传播与说服》 16.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 A.拉斯韦尔B .赖特

传播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 *3=30) 1.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讯息的共享 B.信息的共享 C.消息的独享 D.讯息的影响 2.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参与者即传播者 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 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3. 1948 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传播的5W模式 C.政治传播的概念 D.内容分析 法 4. 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 A.流行文化 B.民间文化 C.精英文化 D.媚俗文化 5.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帕森斯 B.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判断抽样 D.机械抽样 7. 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 B.线性模式 C.申农一一韦弗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效果 D.传播渠道 9.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 A.社会关系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结构论 D.个人差异论 10.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 斯蒂芬斯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社交性功能 B.游戏说 C.自我中心性功能 D.工具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5 小题 *5=25) 1 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 A 为我所用 B 中西结合 C 尽量吸纳 D 批评为主 E 批判吸收 2 卡尔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B 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C 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D 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 E 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 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 A 线性模式 B 控制论模式 C 社会系统模式 D 信息系统模式 E 电子模式 4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 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 B 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C 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关注 D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 E 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5 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 A 新闻法 B 广告管理法 C 诽谤罪法 D 保障隐私权法 E 证券交易法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

1.传播学之父是(A) A.施拉姆 B.勒温 C.拉扎斯菲尔德 D.拉斯韦尔 1、传播的信息交流过程是(A) A、互动的 B、主动的 C、被动的 D、能动的 2、在传播学研究中,正式调查所采用的抽样形式一般都是(B) A、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雪球抽样 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属于(B) A、群体传播 B、大众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4.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B)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传播的5W模式C.政治传播的概念D.容分析法5.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B) 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6.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A) A制码B编码C译码D释码 7.(B)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对外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 A大众传播B国际传播C全球传播D网络传播 8.信息表现形式有语言、符号、(B) A文字B图像C声音D雕塑 9、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B) A普遍性B.抽象性 C.有效性D.指说性 10、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A)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1.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D)? A. 支配的关系 B.疏离的关系 C.圈层的关系 D.友善的关系 2. 以下哪一种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B)? A. 可信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 适时性原则 D.适量性原则 3.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特点(D)? A. 集体性 B.复杂性 C.自主性 D.好奇性 4.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责任(B)? A. 契约性责任 B.使命性责任 C.国际性责任 D.法规性责任 5. 当今世界,信息侵略—(B)—。 A. 还未来临 B.已成事实 C.会导致战争爆发 D.让黑客受益 6.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C)。 A. 艺术 B.信息 C.符号 D.媒介 7. 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看到你,可以增强(A)。 A. 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8. —(A)—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的手段自由采访新闻的权力。 A. 采访权 B. 报道权 C. 批评权 D. 安全保护权 9. 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C)—两个阶段。 A. 新闻剪辑 B. 新闻美化 C. 新闻加工 D. 新闻删选 10. 如果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的话,真正受到伤害的将是—(A)—。 A. 传播学 B. 社会 C. 某个传播学者 D. 广大人民查看全部条评论>>我也说一句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被公认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是【 C 】(点击括号查看答案)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施拉姆 D、罗杰斯 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 D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哲学思辨 3、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属于【 A 】 A、线性传播模式 B、控制论传播模式 C、系统论传播模式 D、受众中心模式 4、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 A 】功能 A、传播信息 B、引导舆论 C、教育大众 D、提供娱乐 5、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 D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6、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指出,两级传播流动过程中,【 A 】扮演着重要角色。 A、舆论领袖 B、把关人 C、受众 D、追随者 7、“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 D 】一脉相承。 A、枪弹论 B、两级传播论 C、创新与扩散论 D、议程设置论 8、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 B 】较为有效 A、教育程度低的人 B、教育程度高的人 C、男性白人 D、家庭主妇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传播学的先驱者包括【 A B C D 】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2、关于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 A、传播媒介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B、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加速度趋势 C、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叠加式的,新老媒介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 D、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新媒介使一切传统媒介必然消亡 3、符号的特点包括【 B C D 】 A、可积累和可衰减性 B、指代性 C、社会共有性 D、发展性 4、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A B C D 】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5个,20分 简答题:6个,30分 论述题:1个,20分 考试内容: ☆1.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 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 (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 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 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a.主要内容: 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 ↓ ↓ ↓ ↓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b.贡献: 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 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 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③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 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 (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②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3)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 择性接触媒体) 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 响(“二级传播”)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深度访谈 (参见教材14.4焦点小组讨论及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terview)常用于定性研究,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可以为几种研究方法收集信息,如口述历史和案例分析。深度访谈是研究者与受访者做一对一的长时间接触,通常会有一个问题的访谈进度表,同时问题的顺序也是事先拟定的。深度访谈的优点是对问题的探讨比较容易深入,特别是有关意见的调查,缺点是不太容易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答: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访问过程中,由掌握高级访谈技巧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最常应用于探测性调查。应用范围包括:详细了解复杂行为、敏感话题或对企业高层、专家、政府官员进行访问。 2. 名词解释:“预防接种”理论 (参见13.6预防接种理论)麦奎尔在霍夫兰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接种”理论(Inoculation Theory)。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绝大多数观点都不曾遭遇挑战。因此一遇到相反信息时,他们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容易动摇。就如同健康人需要“免疫”一样。有两种免疫方法,一是正面的,如健康饮食、锻炼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注射疫苗。 3. 恐怖诉求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正确答案:(参见13.5恐怖诉求) 答: 当受众接收到一个恐怖诉求后,会进行掂量,然后决定是否改变态度及改变多少。低恐怖诉求最有效而高恐怖诉求最无效。恐怖诉求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动机,他最多不过是一种技巧的运用。 4.名词解释: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参见12.5议程的设置)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中谈到了媒介对公众感知外部世

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

传播学概论试题教(学)案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第 3 页共 8 页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B.艾维·李 C.伯尼斯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B.行动公众 C.非公众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B.伯尼斯 C.卡特里普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B.信用度 C.知名度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12.不便于传播有形事物的传播媒介是( )。 A.杂志B.电视 C.报纸D.广播 13.反映了直线沟通的人际关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人际传播线路是( )。 A.辐射式B.链式 C.交结式D.G形网络 14.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亲密距离是指( )。 A.0.45米以内B.约为0.45~1.22米 C.约为1.22~3.65米D.约为3.65~9米 15.人际交往的双方共同的经验和知识领域称为( )。 A.开放区B.秘密区 C.个人经验区D.共同经验区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 A.伦理学B.管理学 C.社会学D.营销学 E.传播学 2.庆典活动在形式上,一般有( )。 A.开幕庆典B.闭幕庆典 C.周年庆典D.特别庆典 E.节庆活动 3.记录性较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A.广播的缺点B.报纸的缺点 C.杂志的缺点D.电视的优点 E.电视的缺点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两个方面:欧洲源流美国源流 2现代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 3(1)拉斯韦尔开创了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传播过程各要素的道路。他认为,一般的传播过程都包含了五个相互衔接的环节,即“5w’模式。(2)卢因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3)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两级传播以及“领袖舆论”概念(4)施拉姆1948年编辑出版了《现代社会的传播》,这是传播学领域的的一本教科书。 二 1 传播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与发展:(1)口头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网络传播时代 三 1。符号定义:符号就是指代、指称另一种事物的事务。2符号的形式被成为“能指”,符号内容为“所指”。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把符号分为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1)图象符号中能指和所指关系表现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或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2)象征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自然、必然联系,它之所以成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 3.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又称信号。 4.符号主要特性: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 5.符码分为:(1)逻辑性符码(2)表现型性符码(3)再现性符码(4)呈现性符码 四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与实际矛盾: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 2新闻语言的陈述方式:报道、推论、判断。 3。语言传播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对象性原则(3)情景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 五非语言符号系统 1。体语: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体语包括: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1)表情和眼神(2)姿态和动作(3)触摸行为 2.视觉非语言符号:包括个人服装、化妆、使用物品,环境摆设和一些特殊图形等,这里指人体动作以外的视觉符号 3.听觉非语言符号:听觉非语言符号包括类语言和音响等类别。所谓类语言是指类似语言的符号,包括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1)声音要素:涉及音调、音量、节奏、变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 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 2 大众传播: 3. 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 内向传播: 2 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 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 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 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 大夫 b 君子 2. ()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 文字语言 B 口头语言 3、. 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 每个人b 有些人 4、. 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 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b 必然不会 5. 、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 A 半个世纪 b 一百年间 6. 、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 娱乐功能 B 社会功能 7. “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

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 5W莫式” B “把关人” 9. ()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 “议程设置” B “沉默的螺旋” 10. 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 ()的。 A无选择E有选择 1. 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 影响b 传播 2. ()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孔子 B 孟子 3. 批判学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流派,最早可追溯至()中叶欧洲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引发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A 十七世纪 b 十八世纪 4. 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有4 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典范的作用,传播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也在这时开始逐渐成型。这四位学者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 A 施拉姆 b 拉扎斯菲尔德 5. ()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广 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文字印刷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延伸。 A 麦克卢汉 b 施拉姆 6. 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图像,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 几个阶段,传播是人类历史演化的主要标志与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