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晓风读书笔记

张晓风读书笔记

篇一: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读后感:

这篇《高处何所有》是张晓风的一篇哲理散文。文章有一个副标题“赠给毕业同学”,可见是为那些在攀登学问这座大山的学子们写的。可是,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却远远超过了做学问本身,那是一种人生的哲理,是在比较了多种人生境界后对某种至高境界的由衷赞许,是对那种看似平易却难以抵达的真英雄境界的诠释与破译。

散文作者没有用太多语言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她借助一个故事来说明问题。奇怪的是,这个看来似曾相识的故事并没有曲折离奇的地方,却在平淡从容中缓缓透出一种无法回避的魅力。那是真实的魅力,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生真谛的魅力。

与过去读过的三兄弟探宝,付出愈多收获愈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叙述模式相比,张晓风的故事要严酷得多也煞风景得多。第三个年轻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并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也没有看到无限风光。他看到的,只是“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他感到的,只是孤独和渺小。是的,这才是人生的真实,这才是人们到达某种人生境界后必然的感受。也许这种感受带着浓重的悲剧意味,从来也没有到达或接近这一境界的人意识不到这种孤独和渺小,但并不等于孤独和渺小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识不到的悲哀是更加深重的悲哀。所以,明知前路的艰险,明知顶峰的荒凉,

明知个体的渺小,他仍然奋力前行,为的是探究真理,寻找梦想,这,才是真英雄。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张晓风在散文的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是这个观点的真实和冷峻震撼了我们,也吸引了我们。

做个真英雄吧,纵然高处一无所有!

我读张晓风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

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

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

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我读她,亦如此。

。《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

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篇二:吴佳林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纯真是美的阐释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

东营市晨阳学校八年级二班吴佳林指导教师:齐春风

读张晓风的散文,越读越觉得有无法言说的美。她的文笔仿佛有一股芬芳的气息向我扑面袭来,并凝成一种力量震慑着我;读她的散文好像行走在远古的森林里,看到的是美丽的白云、碧绿的树叶和幽幽的青草,仿佛一幅纯真的画卷在面前展开。

张晓风的文字就是

整个宇宙,一天一地的事物统统置于她的笔尖了。她把自然当成书来阅读,她写山用“一册册”,写水用“一行行”。有人曾评论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还有集学者的渊博、家的灵魂慧心、哲人的睿智、宗教的悲悯、儒家的担当和艺术的纯真……

读了张晓风的散文,我感触颇多。文章淡有淡味,浓有浓情。有时广阔如人生,有时细小如牛毛,但从始至终都有一份纯真。

若说淡,一般都是谈一些文学;若说浓,那大都是谈人生故事。看张晓风的散文,我总觉得是在和人谈话。有些文章,语言里饱含着纯真,浓得化不开,叫人读之如饮琼浆。

她写花用“花拆”一词,我惊羡她能把美当成一枚信封来启。她写“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这段文字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她的散文,谁能说她的文章不是一朵“花拆”呢?而她的每一朵花拆又是纯真的不可思议,同样都是美得不可思议。

张晓风的散文,有浓有淡,有情有景,像一幅甜美的画卷。她就是一粒珍珠,“中华语言文字”这个大河蚌里的精华被她吸收得饱胀有余。她太亮丽了,让我们感受到了耀眼的光芒……那份纯真,也得到了“美的阐释”这个称号。

篇三: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三个辣》读后感

高一1班肖尧

其实,人活着本来就挺憋屈的。我们的出生本来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掌控的,莫名其妙地,我们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我们又不想死,所以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是在这种“既未选择活”也“懒得选择死”的无可无不可的状态中混了下来。不但生死我们不可以选择,例如选谁当国家总统,选谁来教我们,做我们的老师,选择去哪个大学读书,这世上这么多的事情,能够让我们这些小角色来选择的,几乎是微乎其微。所以,作者在面对选择的机会时是很振奋的,而我,也感觉到了拥有选择的机会,是多么地美好。

选择,是一种尊重的体现。经常听到人们在高呼类似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机会是要靠自己来争取”这类夸大其词的话,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被我们信奉为真理的东西,是否真的称得上真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首先,我们的出生就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没有办法得到尊重,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有些人一出生就沐浴在“奢侈”二字中,而有些人,则被埋没在“贫穷”二字里,同样是降生,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境遇,难道这样可以称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吗?”也许,我们可以靠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身为学生的我,经常是从老师的口中听到这类的话语,如果我们追溯到这个“命运”的根源的话,那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不得不来上学,这又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必须上学的命运,是父母,甚至是国家已经强制安排在我们身上的,我们又何来的选择,何来的自己掌握呢?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苦,而且还经常没有选择的机会,得不到尊重。那些从小就被安排上补习班的孩子们,即使他们还什么都不懂,但他们一定知道选择,相比补习班,他们一定更加喜欢玩耍,而父母连孩子们小小的选择权利都剥夺了,即使这是爱的体现,但我觉得这也是不尊重的体现,不尊重孩子们还不会抗衡,不尊重

孩子们还没有自己独立性的想法!

像我们这类小市民,能选择就的只有那么一小片关于自己的东西,而可悲的是,连这么一点小小的权力,也许都会被剥夺,我们不渴求金银财宝,荣华富贵,只渴求那个叫做“尊重”,叫做“选择”的四个字而已!

《桃红色的挑发针》读后感

高一1班姚煜

看张晓风的文章,有一种随笔的感觉,就像是记录下了自己的一种感觉或是一种见解,但也不乏一种思考。

文中写一位母亲,用原子笔在头上画蓝线来画分中线,引发了作者对于美学的思考。

在作者眼中,她母亲那个年代的美学似乎甚于如今社会的美学。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不可能是教育的原因。与之较比,如今的教育更加发达,普及率也更是不能相比,对于艺术,美学的传授更是深厚,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我认为人们内心的浮躁。那位母亲必是因为嫌烦才随手拿起一只笔就画了。现在的人一样,根本没有心情、时间去欣赏艺术,去懂得美学。浮躁的社会只会让他们趋于急功近利的心理。唯利益是一切,根本就忘记了该要去懂得美学,欣赏美。

然而这种浮躁,我认为,与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有关。西方的国家为何生活观念与我国不同,有其一原因是社会制度的保障以及珍惜当下的心态,与其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使中国目前依旧是发展中国家,有些人们依旧为温饱发愁,怎么还会有时间去想美呢?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永远想到要为后辈们创造条件,所以现在人们不断地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亦为了自己的后辈生活做储蓄。所以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加容易浮躁,无暇去关注美。

当然,也包含了对美的缺失。那个年代旅游的概念还未大肆兴起,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早已熟知的城市的美,早已麻痹对于大自然的美,似乎早已忘却。对于自然美的体会的不足与周围环境的麻痹,亦使人们忘记美。

“珊瑚色的牛骨发针”和“草率的原子笔”,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引发了一个民族对于美学的思考,在草率与精心之间,这个时代亏欠了太多的“美”。希望以后能多一些珊瑚色的美,少一些蓝色的伤痕。

《不朽的失眠》读书笔记

高一1班沈晓芬

一千二百年前,他落榜了。于是他离开京城,一夜未眠,摸黑写下了《枫桥夜泊》。长长的榜单上没有容下他的名字,而人们却记得了这个在秋夜客船上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他就是当时的一位文豪——张继。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

现今社会那些没考好的考生。一场高考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考好了,前途的确会一片光明,但这并不代表没考好前途就会一片黑暗。想想看。有的人甚至因为一次失误便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啊!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吗?记得美国有首诗中这样写道:林子里出现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一番风景。上大学是一条路,不上大学也是一条路,为何连尝试都没尝试就放弃了呢,你哪知道你会不会看见另一番景象呢?

再从我们自己的身上找找看原因。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我们太想成功了,哪怕只是外表上的功名。总是单纯地认为考好了一次高考就赢得了一个未来,希望,甚至可以说是奢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哪有人的成功会是一帆风顺的?莫言只上完了初中,可他最后还不是获得了多少博士都可能拿不到的诺贝尔文学奖吗?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多了去了,你永远都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的困难要去克服,还有多少的分岔路要去抉择。一时的成功的确会让你得到一时的满足,但人的一生不是一时而是一世,真正成功的是那些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迎头面对的人。

有句英语名言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这个意思:不要为了翻了的牛奶而哭泣。一次次的失败就好比翻了的牛奶,为之哭泣埋怨都已于事无补,只有接受现实,寻找原因,重新奋起,因为一次失败不等于永远失败,希望就在前方!

篇四: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我读张晓风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

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篇五:认识你自己——张晓风《潘渡娜》读后感

认识你自己——张晓风《潘渡娜》读后感

11(6)班杨森森

“耶和华啊!求你使外邦人恐惧,愿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人。”

——《圣经》诗篇

相传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上刻有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句。它旨在教导人要有自知之明,人只不过是人,并非诸神。几千年来,人类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哲学抑或其他各类学科的探索中,始终在贯穿的,就是这五个字。认识自己的渴望来自人类的本质需求,是心灵最深处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随。

然而,千百年来,自以为聪明杰出的人们,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是否可以全部坦然无惧地说,他们认识了他们自己呢?的确,人们研究生命,将它分散成细胞,又分散成基因,提取出dna,甚至研究到更为微小的核酸,几乎人人知晓这样的生物理论,但是,这称不上认识。人不过是把自己像小白鼠一样研究化验罢了。这是我们的悲哀。我们可以思考并写下长篇巨作,可以发展科技,甚至可以探讨宇宙,但是,我们不认识自己。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甚至只能用远不完备的进化之说来解释自己的源头,更不知道我们身处何地,要到哪里去,甚至我们本身存在的价值。

不认识自己是可怕的。这就像一个与地球失去了联系的飞船,船里的人代代繁衍生息,竟也忘记了自己从何而来,要到哪去。这样的盲目绝不能允许。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处处都有自我寻找自我解释的足迹。神话也好,科学也好,人们在其中选择着自己所能接受的理由,填补着自我认知的空白。

不难发现,很多人选择的是一种看似更为理智更为科学的解释——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这意味着什么呢?好像是一个从一出生就没有父母的孩子,他少去很多的辖制和约束,在所能展示自己的生命舞台上尽情舞动。他自以为自己是多么地自由。一些人就在这样看似圆满的解释中定位了自己。他们渐渐发现,哦,其实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周围的环境,甚至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的确,我们似乎做到了。我们发明了科技,哦,我们可以掌管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森林可以开发,山脉可以开凿,哦,大自然原来并不可怕,它握在人的五指手掌里;以及生命,呵,也不必经过复杂的母胎孕育,我们先进的生物技术足以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潘渡娜》中的主人公刘正是这样一位人类代表。他有聪明的头脑,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中创造了潘渡娜,从而打破了自然界正常的生物法则。看着自己所造的生命这样完美,他自豪地称自己比那位用

泥土造人的上帝更伟大,“耶和华

算什么,他的方法太古旧了,必须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然后十月怀胎,让做母亲的痛得肝摧肠断,然后栽培抚养,然后长大,然后死亡。”他宣称自己的方法更加简便,且成果更加完美。最后,他干脆称自己就是上帝!

本以为刘会兴奋地接受自己创造生命的奇迹,会无比喜悦地将这一跨世飞跃公诸于世,可是他似乎并没有起初预想的那样有成就感。他对张说,当得知这一事实时,他感觉到恐惧。他说,大仁,当你发现你掌握生命的主权,当你发现在你之上再没有更高的力量,大仁,那是可怕的。

那是可怕的。我默念着这几个字,心里满是对生命的崇敬。生命是什么呢?拥有生命的人是什么?当人类终于突破各个领域的重重障碍,开始掌握并成为生命的主宰时,是可怕的。

但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站在亲手所造的巴别塔顶,在可以触及上天的至高之处,会无法享受坐在至高者位置上的喜悦?当人终于成为上帝,竟是可怕的吗?

《潘渡娜》读到最后,我终于释然,人,竟真的是这样的自讨没趣。千百年来,人类所做的一切原来竟是没有根基的,或说,根基是朽败的。这正如仰赖“1+1=2”这一公理的数学计算,如果没有公理做根基,或是1+1得出的是另外的答案,我们的整个数学体系恐怕就要瘫痪。

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有些人却依旧以为认识了自己,以为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依旧固执地沉迷在对自我的膜拜中。他们从集体到个人,都在追捧一手遮天的能力,拒绝万事仰赖的公理,在自己假想的根基上建屋造楼,他们自以为认识了自己,实际上却是最糊涂的种类。

这样的人,根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一个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尽管他聪明,有智慧,本质上他依旧是愚昧的。他在用力拉住自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脱离地面,他像瞎眼的人用手只摸到大象的耳朵便声称大象是扁而大的扇子。

愿蒙住眼睛的人快快揭开眼前的遮盖,快快认识到,我们并不是样样都能的。这样的有限之物如何做万有之上帝呢?我们用有限做无限,在朽败的根基上建造通天别塔,岂不是越高,就越可怕吗!

正如《潘渡娜》文中的最后,刘对张说,我庆幸,我这一生最大的快乐和荣幸就是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人。人若自知,明白自己不过是受造的有限体,就如同接纳了1+1=2这一公理前提,一切的计算就都会有法则地进行了。

因此,人真正认识自己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是上帝开始的。我们需要谦卑,需要俯下身来。你看那浇灌我们的雨水与呵护我们的阳光,你看那吹拂我们的清风和滋养我们的空气,它们是我们进行这则运算的必要筹码。我们只欠一个公理。

而当我们开始了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始了在正确根基上的建造,我们就会体会到,哦,我们的生命实际上是如此丰盛地被预备着,它美丽,神圣而庄严。

是的,上帝预备下的生命,就如同结满果子的葡萄枝子,它美丽,神圣而庄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