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卷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卷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卷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卷

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烟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烟雾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3.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

4.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

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

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

C.企鹅妈妈:不对,是分子停止了运动吧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6.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分

布类比物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固态,气态,液态

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8.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9.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成因是( )

A.豆腐冷缩而成的

B.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

C.豆腐膨胀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

10.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2.1.5×10-4t 所表示的质量,最有可能是 ( )

A.一个人的质量

B.一个苹果的质量

C.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D.一只鸡的质量

13. 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 的物块,测量的

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

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

A.100g ↓,20g ↓,20g ↓,5g ↓

B.100g ↓,50g ↓↑,20g ↓,20g ↓,10g ↓↑,5g ↓

C.100g ↓,50g ↓↑,20g ↓,20g ↓,5g ↓

D.50g ↓,100g ↓,50g ↑,20g ↓,20g ↓,5g ↓

14.小科同学在研究物体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所示,根

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ρ1>ρ2>ρ3>ρ 4

B.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大

C.ρ4>ρ3>ρ2>ρ 1

D.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小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B.可燃冰用作燃料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金刚石切割玻璃

16.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

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17.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 甲、c 乙、c 丙大小相比 ( )

A.c 甲最大

B.c 乙最大

C.c 丙最大

D.c 甲=c 乙=c 丙

18.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

19.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

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 )

20.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

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图1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 ( )

A 、海边的昼夜

温差较小 B 、空调房间里放盆

水可以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

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2分)

21.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回答:

①说明分子;

②说明分子间;

③说明分子间.

22.据报道,某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

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

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

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

⑴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⑵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

23.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和铁在研钵中研磨;②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加热时产生剧烈的发光现象.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2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发动机就利用水的循环来散热,以保护发动机的安全.冬季特别是北方,到了晚上司机都要把发动机水箱内的水放掉,早晨再向水箱加水,现在有了一种液体,到了冬天,司机们就将这种液体加入到水箱中代替水散热了,也不再为天天放水加水而犯难了,请问:

⑴司机为什么要将水箱内的水放掉?

⑵用来代替水起散热作用的液体叫是酒精。为什么晚上不把它放掉,发动机还能完好无损呢?

25.“神舟8号”飞船在“长征三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液氢和液氧是通过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形成的。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6.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⑴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的特点

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⑵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

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⑶图象表明开始4 min升温快,最后4 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

比处于液态时小

27.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⑴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

数是℃。

⑵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

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⑶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

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⑷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

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28.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⑴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

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b.液体温度的高低;

c.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

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 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⑷本实验采用通过观察的现象的方法比较液体蒸

发快慢的。

⑸分析与结论: 。

29.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⑴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

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⑵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

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

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

⑶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千克/米

三.计算题(8分)

30.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10L(1L=1dm3),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问:

⑴10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

⑵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箱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t?(泥沙的密度为

2.4×103kg/m3)

⑶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在不断地发 生变化的。 2.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会感到有些甜味,这是 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 或馒头上滴几滴,如果,就说明米饭或馒头中含有这种物质。 3.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和产 生沉淀物。 5.硫酸铜溶液是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属于 变化。 二、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 ) 2.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 ) 4.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 5.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铁生锈需要很长的时间。 ( ) 6.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 B.产生大量气泡 C.溶液的颜色变浅 6.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7.用白醋在白纸上写字,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再把红萝卜皮浸出的液体喷在白纸上,可见字迹。这个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确定 8.硫酸铜溶液不能用( )盛装。 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铜制容器 9.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人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 C.在铁钉上刷油漆10.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法确定 四、连线题。 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主要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在面包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光、发热 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铁钉生锈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颜色改变 水变成水蒸气 五、读图题。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苏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烧杯内,用滴 管向烧杯中滴加白醋(白醋不会迸溅到蜡烛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六、简答题。 1.小明看到电视里的钻石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所以小明认为坚硬的钻石是世界上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小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明理由。 2.某科技活动小组搞军事通讯游戏。“司令员”用米汤在信纸上写上“偷袭阵地” 几个字。米汤干了以后,字就看不见了。“前沿阵地指挥员”收到信后,用棉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试题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H 2S和Na 2 O 2 B.H 2 O 2 和CaF 2 C.NH 3 和N 2 D.HNO 3 和NaCl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A.H 2 B.Cl 2 C.N 2 D.HCl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 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 B.N 2 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C.N 2分子中有两个个σ键、一个π键 D.N 2 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一个π键 5、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 A.H 2 B.CO 2 C.H 2 O D.C 2 H 4 6、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能越高,键长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KJ/mol,即18克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KJ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CH4B.NH3C.H2O D.CO2 9.与NO 3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B.BF3C.CH4D.NO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牢固 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牢固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牢固 D.在同一分子中,σ键要比π键的分子轨道重叠程度一样多,只是重叠的方向不同 11、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 A.CH 4和NH 4 + B.B 3 H 6 N 3 和C 6 H 6 C.F-和Mg D.H 2 O和CH 4 12、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l 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 3 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是非极性分子 13、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 A.H 2 B.Cl 2 C.Br 2 D.I 2 14、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CO 2 B、H 2 S C、PCl 3 D、SiCl 4 15、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H 2 O B、CO 2 C、C 2 H 2 D、P 4 16、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NH 3 B、CCl 4 C、H 2 O D、CH 2 O 17、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Br 3 B、CH 4 C、BF 3 D、H 2 O 18、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 3 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 3 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 4 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 3 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9、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20、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21、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22、在[Cu(NH 3 ) 4 ]2+配离子中NH 3 与中心离子Cu2+结合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23、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氯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甲烷 24、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 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 3 ) 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 3 ) 4 ]2+不会与乙醇发生 反应。 D.在[Cu(NH 3 ) 4 ]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 3 提供空轨道。 25、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题浙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 烟雾缭绕 B. 花香怡人 C. 雪花飘飘 D. 尘土飞扬 2. 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全部要放热的是() A. 凝固、升华、凝华 B. 凝华、液化、凝固 C. 熔化、汽化、升华 D. 熔化、汽化、液化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山消融 B. 汽油挥发 C. 酿米成酒 D. 灯泡发光 4. 在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中,时间(横坐标)与温度(纵坐标)的曲线图应是() 5.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 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 C. 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D. 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 6. 以下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开冰箱门看到“白气” B. 气温持续在0℃以下,北方城市里的冰雕作品一天天变小 C. 地上的水迹变干了 D. 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侧结了冰花 7.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往右盘增加砝码 D. 往右盘减少砝码 8. 要使一个萝卜变咸,用“炒”的方法比用“腌”的方法快得多,这是因为() A.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慢 B. 在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C.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D. 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9. 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前的人比不用电风扇的人感觉更凉快是因为() A. 风把空气的温度吹走了 B. 风把人的温度吹走了 C. 风吹走了空气中的热 D. 空气流动加快,加速汗液的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量 10. 在表演文艺节目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白色的雾气,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 A. 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 B. 迅速升华后再蒸发而变成白色雾气 C. 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 D. 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为小水 滴形成白色雾气 11. 通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可以很容易压缩,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气体分子不断的运动 B. 气体分子是有体积的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有关铁铜的说法正确是 A.用铜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B.铜与过量的硫粉共热产物是Cu 2 S C.Fe 2O 3 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取Fe(OH) 3 D.Fe在足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3 ,在少量Cl 2 中燃烧生成FeCl 2 2.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Zn与18 mo1/L硫酸溶液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③过量的水与一定量氯气;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⑦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铝 A.②③⑤B.②③④⑥⑦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氮能使织物褪色,对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B.亚硝酸盐属于食物防腐剂,可以适量地添加于食物中 C.漂白粉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可用于漂白纸张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4.下列溶液中能区别SO 2和CO 2 气体的是() ①氯水②品红溶液③KMnO 4④石灰水⑤H 2 S溶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 B.向FeCl 2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C.铝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 D.Na和H 2O反应生成O 2 6.下列气体中,无色有毒、能污染大气,能用碱液吸收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气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和。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液体、固体都需要吸热,液体、气体、气体都需要放热。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是物质由变成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图甲为的熔化图像,其中AB段表示固体 阶段;BC段表示晶体阶段,此阶段吸热,但温度基本,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CD段表示态升温阶段。图乙为的熔化图像,温度不断,直至全部变为。 2、说出几种晶体、、。非晶 体、、、。 3、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晶体处于固态的是段,处于液态的是,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降低的是段,温度不变的是段,吸热的是段,放热的是段。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是物质由变为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和。两者有以下联系点:相同点:不同点:(1); (2); (3); (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具有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大量的热。 2、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有、、、。

加快蒸发的例子:。 减慢蒸发的例子:。 3、人能利用的蒸发来调控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之间。正常体温是体内和维持相对平衡的结果。医生给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使病人体温。 4、在水沸腾实验中,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只有98摄氏度的原因是:,在沸腾前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的原因是:,体积变化情况 是:,在沸腾时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体积变化情况 是。 5、沸点低的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冷冻疗法就是利用的特性,让其 在常温下迅速,而暂时失去痛感。 6、液化是物质从变为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比100℃的对人的烫伤要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成的小水珠。 7、要使液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是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过程。升华需要热,凝华会热。冬天衣服冻干是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水蒸气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 2、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依次 是:,,,, ,。 3、试试看:说出物态变化的过程,并判断吸热放热情况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必修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 35.5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北京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 B.许多领域中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 D.正常雨水中因溶有CO2而显酸性,但其酸性较弱,不属于酸雨 答案: C 解析: 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氧化物。 2.(2019·青海西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金属和酸能发生反应但不能生成氢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稀盐酸 D.镁和稀硝酸 答案: D 解析: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镁和稀硝酸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验证其漂白性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 C.用装置丙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用装置丁吸收二氧化硫 答案: D

解析: 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时才能反应生成SO2,装置甲中没有加热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 项错误;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即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B项错误;SO2有还原性,能够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Mn O4-还原为Mn2+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这不能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项错误;SO2是大气污染物,故实验后的尾气不能排入大气,要用碱性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管的末端接一个倒扣的漏斗,D项正确。 4.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 C.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 D.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答案: D 解析: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项不正确;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且Cl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不正确;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的反应装置为固—固加热型,且NH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不正确;用H2O2溶液与MnO2在常温下制取O2,且O2不易溶于水,D项正确。 5.(2019·云南昆明三中期中考试)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 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 A.含有N O3-、Fe3+,不含I-,可能含有Cl- B.含有I-,不含N O3-、Fe3+,可能含有Cl- C.含有I-、Fe3+、Cl-,肯定不含N O3- D.含有I-、N O3-,肯定不含Fe3+ 答案: B 解析: 单质溴被还原,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I-,而I-能被Fe3+氧化,在酸性环境下I-也能被N O3-氧化,故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N O3-,可能含有Cl-。 6.(2019·湖北宜昌月考)一支试管中充有20 mL NO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现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内最终剩余4 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 )。 ①12 mL ②15 mL ③10 mL ④19 mL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④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4.1 熔化与凝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能判断并例举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明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学会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并会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温度、物质状态,并会例举几种常见晶体与非晶体。会利用熔点和熔化吸热等知识分析解释常见生活现象。 理解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能说出海波和冰的熔点。 了解凝固与凝固点,明确凝固是与熔化相反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三、教学难点:实验的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硫代硫酸钠和松香、手表、火柴、酒精温度计、石棉网、70℃左右的热水、牙签、学生探究报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归纳) (1)水←→冰;液体←→固体(引入课题:熔化和凝固) (2)液体和固体的相互转变与温度变化有关。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 设问: (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呢? (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是一样的吗? <二>新授: 1、学生实验: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说明:第一、二大组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第三、四大组做松香的熔化实验。其中每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1>实验前的指导 ①介绍实验的装置(水浴法如下图:) ②简单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③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水温比硫代硫酸钠或松香高5℃。实验中要注意搅拌,以使它们受热均匀。 ④注意人员分工、合作。(实验时甲、乙、丙、丁4人要有明确的分工:甲负责报时,每半分钟或一分钟报一次时间,乙负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物质的状态变化,每听到甲的一次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 ...物质的特性的是(C) A. 熔点 B. 沸点 C. 质量 D. 比热 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超过 ...(B) A. 9吨 B. 9千克 C. 9克 D. 9毫克 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B) A. 凝固点高 B. 凝固点低 C. 比热容大 D. 比热容小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 ..的是(A) ,(第4题)) A.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B. BC段时物质仍吸收热量 C. 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分钟 D.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为48℃ 5.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C)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6.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用手很难拉断钢丝,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7.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体积增大

C. 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个数增多 8.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B)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 用铜丝做导线 【解析】A是利用塑料导热性能差,B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小,C利用水的比热较大,D 利用铜丝导电性能较好。 9.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 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 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解析】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否则天平会锈蚀;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应在左、右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以减小误差。 10.下列不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D) A. 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 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 酒精的蒸发速度 D. 酒精的沸点 【解析】沸点是物质的特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的大小,多次实验发现: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 操作及分析错误 ..的是(C)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练习 1.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 从钢瓶壁渗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 3.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 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 【 4-12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 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 4-12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4.人们发现,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不但地表和墙的表面会变黑,而且在地面和 > 墙面的里层都会变黑。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 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 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常用质量 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重、难) ①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②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 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③、 ④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练习 1. 酱油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29所示是小明妈妈 刚从超市买来的酱油,瓶内酱油的质量__________500 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 面要压贴一层毫米的铝片。技术人员先把薄薄的铝 膜装在钢罐内与内壁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当水结成冰 ! 后,铝膜就紧紧地贴在钢罐的内壁了。试解释这一技术处理的科学道理。 3. 小强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小强想测量一下马铃薯的密度, 他取了一些马铃薯切成小块并测出其质量,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4-30所 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盛有40毫升水的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升到100毫升, 则马铃薯的密度为多大 物质的密度(重、难) 1、密度定义: —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m =ρ/ v (公式变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有答案C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有答案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是温州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捣年糕B.扎纸人 C.捏米塑D.酿米酒 2 . 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错误的是() A.把玻璃片放在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气体可以液化 B.用笔尖顶在质地均匀的方形薄板两条对角线交点处,发现薄板水平平衡,说明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将小电动机接入电路中,发现电动机转动,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通电螺丝管插入铁芯后吸引大头针数量增多,说明通电螺丝管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 3 . 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将a、b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一定漂浮在水面上 B.物质b一定沉入水底 C.如果a与b体积相等,a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 D.如果a与b质量相等,a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 4 . 下列科学量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B.比热C.密度D.质量 5 .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如图实线所示的图像。有关该图像说法如下:①该固体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②图中所围S的面积表示相应体积该固体的质量:③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④当该固体的体积为3厘米3时,它的质量为2克。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 实验室里几种仪器和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了 B.燃烧匙: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折弯了 C.无水硫酸铜:我好郁闷,不小心碰了水变成了蓝色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大家带来光明 7 . 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8 .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60厘米,这本书共有32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0.005毫米B.0.005厘米C.0.05毫米D.0.1毫米 9 .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0 . 转换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它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将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科学量,转化为容易认识或容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下列研究方法采用转换法的是()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世界是由________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 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又如空气中_____________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可以用________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________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________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7、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8、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_____________。 9、铁生锈与水和________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________的多少关系很大。 10、与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铁钉表面会出现________物质,溶液颜色变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2、( )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3、( )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 )在实验中,观察到“明显变化”比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更重要。 5、( )胡萝卜、白萝卜、南瓜、菠菜、番茄,都是不含淀粉的食物。 6、( )把易拉罐压扁、水结冰等都是物理变化。 7、( )一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8、(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征是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只有血小板 3.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5.在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后得到上清液;乙试管血液中什么药 品也不加,静置一天后也得到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上清液中含血红蛋白,乙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 B.甲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浆 C.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浆,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清 D.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清,乙试管下清液叫血浆 6.某人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后全腹痛。经医生检查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淋 巴结肿大,血常规化验显示白细胞数为18×109个/L。如果你是医生,你判断此人可能患的是什么病?() A.急性胃炎 B.急性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肝炎 7.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 mL不会影响健康 8.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推荐文档

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有空隙 ;②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3)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物质扩散也就越 快 。 (4) 用分子观点解释: 若将 50 毫升水和 50 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毫 升。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空隙 。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 液体表面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 内部气泡壁上的分 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 剧烈 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 相同(一样) 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 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 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 物理 变化 。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 是 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 体运动的结果, 不属于 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 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 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106 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 , 成人:50Kg —60Kg , 大象 6t ; 一只公鸡 2Kg ,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 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 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③ 称量: 物品称量值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4节测试卷)(池志荣)

七年级(上)科学第4章1—4节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科学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2.自从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后,某同学就迷上了篆刻艺术。印 模经过专用工具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印模 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科学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形状 3.小明妈妈从农贸市场买回质量为3.0×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 .一只鸭 C.一只鸡蛋 D.一粒米 4. 10月校园里,可以闻到阵阵桂花的清香,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 D.较大的比热容 6.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密度。从表中可知4种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A 7.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8.4g,体积是8cm3,则根据如下密度表,可以知道做成这把汤匙的材 料可能是( ) A.铝 B.铜 C.铁 D.陶瓷 8.以下四张图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B

9.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秒后的现象如图 所示,该现象说明( ) 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 .热水有热量,冷水没有热量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冷水 热水 10.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 .用铜丝做导线 11.下列有关扩散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人们能闻到香气,说明有扩散现象存在 B.红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C.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在水平的 桌子上出现的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 ( ) A .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B .把游码向左移 C .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D .在左盘中放入物体 13.根据密度公式ρ=V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同时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14.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 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 水>ρ酒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 A .硫酸、酒精、盐水 B .盐水、酒精、硫酸 C .酒精、硫酸、盐水 D .硫酸、盐水、酒精 15.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金 B .银 C .铝 D .铁 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 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