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市中考重点文言文解词及翻译

一、《曹刿论战》(九下) 十年[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伐[讨伐,攻打]我[我,指鲁国]。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谋划]之[这事],又何间[ji àn 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对[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弗敢加[虚报夸大]也,必以信[对神说实话。信:信用]。”对曰:“小信未孚.[这只是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根据。情:(以)实情判断]。”对曰:“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战则请从[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一去]。”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共同坐一辆战车。之:曹刿]。战于长勺。公将鼓[击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齐军大败]。公将驰[驰:驱车[追赶]]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登轼[又登上车,手扶车前的横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追击]齐师。

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克:战胜,攻下],公问其故[原因]。对曰:“夫战,勇气也[作战,是要靠勇气的]。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充满],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估计,推测]也,惧有伏[埋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 ǐ,倒下],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头,第二次通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

舜发[起,指被任用]于畎亩[田间,田地。畎quǎn:田间小沟]之中,傅说举[举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于版筑[捣土用的杵]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此指奴隶市场]。故天将降大任[责任,使命]于是人也,必先苦[痛苦]其心志,劳[劳累]其筋骨,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曾益[曾,通“增”,增加]其所不能。

人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过,原意为过失,错失]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虑:思绪]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显露在脸色上。征,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神色]发于声[表现在声音上。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发:表现。声: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入[里面,此指在国内]则无法家拂.士[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出[在外面,指在国外]则无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者,国恒[常常]亡,然后知生于忧患[忧虑祸患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也。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上而登上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绪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部的侵扰,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鱼我所欲也》(九下)

鱼,我所欲[想要]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舍弃]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比]生者,故不为苟得[苟且偷生]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灾难]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采用]得生者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使[如果]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用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因此]所欲有甚于[比]

生者,所恶有甚于[比]死者。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是心[这种本性]也,人皆有之[它],贤者能勿丧[不丢掉]耳。

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食,一豆[古代一种木质的盛食物的器具]羹[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行道之人弗受;蹴[践踏]尔而与之,乞人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也。万钟[丰厚的俸禄]则不辩[通“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对]我何加[(有)什么益处]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认识的穷

人感激我吗。得:名词作动词,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与通“欤”,语气助词]?乡.

[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今为[为了]宫室之美为[接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停止]乎?此之谓[这就叫做]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择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能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生存下来,可是有的人却不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四、《扁鹊见蔡桓公》(补充)《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 ān,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不治将恐[恐怕]深。”桓侯曰:“寡人[君王自称]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居[过了]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肌肉和皮肤],不治将益[更加]深。”桓侯不应[没有理睬]。扁鹊出,桓侯又不悦[高兴]。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还(xu án)通“旋”,回转。走,跑]。桓侯故[因此]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 ù)。熨,用药物热敷。];在肌肤,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用砭的石针]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寻找]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皮肤有点小毛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做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觐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没有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觐见,说:“您的病已到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疾病在皮表,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在肠胃里,用火齐能够治疗;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药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见他了。”

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找扁鹊,[他]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邹忌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齐王纳[接受,接纳]谏

邹忌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yì,光艳美丽]。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状语],窥镜[照镜子],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漂亮。孰:谁,什么]?”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您非常美,徐公哪能和你比]?”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第二天]徐公来,孰[孰:通“熟”,仔细]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远不如。弗:不]。暮寝[躺着]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赞美/认为我美]者,私[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确实]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于:比]。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宫里的姬妾]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王之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喻。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使动用法。]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有时候]而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有时候];期年[满一年。期,满]之后,虽[即使]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他坐着而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他躺着想这件事,说:“我

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

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初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种情况,都来齐国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六、《陈涉世家》(九上)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佣,受人雇佣的人],辍耕之.[到]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怅恨久之.[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曰:“苟[假如,倘若,如果]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连词,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表示状态]应曰:“若[你]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长叹]曰:“嗟乎[相当于感叹词“唉”]!燕雀安.[怎么]知鸿鹄之志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征调居住在里巷左边的贫民去防守渔阳。适(zh é],通“谪”,远调。戍,防守],九百人屯[停驻]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编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为.[当]屯长。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估计]已失期[误期]。失期,法皆斩.[杀头]。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逃跑;逃走]亦死,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举:发动]亦死;等[同样]死,死国[为国事而死]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苦于秦(的统治)]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立为国君],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因为屡次规劝皇上。谏[ji àn]: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故,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今或.

[有人]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爱戴]之。或.[有人]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假使我们。诚:果真,表假设]诈.[假]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通“倡”,倡导],宜多应者[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宜:应当]。”吴广以为然。乃行卜[于是他们就去占卜吉凶。乃:就。行:进行。行卜:去占卦。]。卜者知其指意[意图],曰:“足下[你们]事皆成,有功。然.[然而]足下卜之鬼乎[向鬼神问过吉凶了吗]?”陈胜、吴广喜,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向鬼神问吉凶。念,考虑、思索],曰:“此教我先威众[威服众人,在众人中树立威望]耳。”乃丹书..[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帛曰“陈胜王.[于是就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置人所罾.鱼腹中[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罾(z ēng):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卒.

[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对这事自然觉得很奇怪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从祠:树木荫蔽的神庙],夜篝.火[即灯笼。此处作动词用,提着灯笼的意思],狐鸣[像狐狸一样用凄厉的声音叫着。狐,像狐狸一样]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第二天],卒中往往语[往往:到处。语:谈论。到处议论纷纷],皆指目[用手指并用眼睛看着]陈胜。

吴广素.[一向、向来、平时]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很多人愿为他效劳出力。为用:为其所用,指被吴广所用]。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f èn)恚(hu ì):使(尉)恼怒。同义复词,忿,愤怒;恚,怨恨],令辱之[惹他当众侮辱自己],以激怒其众。尉果笞[鞭打]广。尉剑挺[拔剑出鞘。挺,拔],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

[协助,帮助]之,并[一道,共同,合力]杀两尉。召令徒

属[随即召集属下]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即使不被杀头。借:即使;第:仅;令:使得],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固:必定]。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要死就要名扬后世]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徒属皆曰:“敬受命[听从(你的)号令]。”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顺应人民的愿望]也。袒右[t ǎn,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起高台来宣誓,用将尉的头作祭品。]。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攻克后又攻打蕲(qí,奇)县]。蕲下[攻下,攻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攻占(土地)]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一面进军,一面不断补充兵员扩大队伍]。比[等]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在城门下作战。谯:谯楼,这里指城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都来开会议事。会:集会。计事:议事。计,商议]。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身披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被(pī):通“披”,穿,穿着。坚:指铁甲。锐:指武器。],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政权。“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逮捕宣判他们官吏的罪状。刑:惩罚],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担任了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苦于秦(的统治)。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当立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了。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立功业。不过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绸书,自然就诧异这件事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一整夜既惊又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很关心周围的人,戍卒多愿意听吴广的差遣。(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尉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打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帮助他,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误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边的人十个里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则已,要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

"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军队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县,都攻占下了。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时,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集会议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亲自作战,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劳应当称王。"于是陈胜就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定国号为张楚)。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七、《出师表》(九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道:中途。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此诚[确实,实在]危急存亡之秋[时候]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奋不顾身]于外者: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遗留的美德],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宽]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微薄],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义:适宜,恰当],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陟[zhì]: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不宜异同[这里偏重在异];若有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作奸:为非作歹。科:科条,法令。]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以:来。昭:彰显,显扬。]陛下平明[平:公平。明:严明。]之理[治];不宜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使内外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也。

侍中[侍中、侍郎,都是官名]、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纯正。],是以[因而]先帝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以遗[w èi,给予]陛下:愚[我]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悉:副词,都,全]以咨[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所广益[很多的益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晓畅[谙熟,精通]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众:大家。举:推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行[háng]阵:指部队]和睦,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各得其所]。

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兴盛]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衰败]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没有]不叹息痛恨[感到痛心遗憾]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计算着日子]而待也。

臣本布衣[平民百姓],躬耕[躬:亲自,自身。耕:耕种]于南阳,苟全[苟:苟且。全:保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闻名显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自枉屈[委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询问],由是感激[由是:因此。感激:感动奋激。],遂许[许:答应。]先帝以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尔来[那时以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死]寄[托付]臣以大事[国家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早晚]忧叹,恐托付不效[不能实现],以伤[损伤]先帝之明[英明];故五月渡泸[水名,即金沙江],深入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长草]。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希望。竭:竭尽。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职责本分]也。至于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斟酌:考虑,权衡。损:除去。益:兴办,增加。损益:增减,兴革。],进尽忠言[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不效[取得成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以彰其咎[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咎:过失,罪]。陛下亦宜自谋[自行谋划],以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 ōu],询问],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深追[深切追念]先帝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面对]表涕[眼泪]零[落下],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译文]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已分成三国,我们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毫不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待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便地轻视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得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增益实效。

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此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问问他,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评论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时间不远了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亲自接连三次到草庐里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

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了任命,在危机患难的时候接受委任,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虑叹息,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在五月率兵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和率领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言论,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思虑谋划,询问治理国家的好道理,听取明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八、《桃花源记》(八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复前行,欲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其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有光。便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土地平旷[平:平坦。旷:开阔;宽阔],屋舍俨然[(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全,都]如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并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自乐。

见渔人,乃大[很,非常]惊,问所从来,具[详细]答之。便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副词,都,全]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邑人来此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绝:绝处],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竟然]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详细地说]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值得]为外人道[说]也”。

既出[已经出来],得其船,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处处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之。及[到达]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诣[[yì],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太守,说[汇报]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打算。(词类活用)]往,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病终。后遂无问津.

[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次)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他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再向前走,他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儿光亮。于是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舍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林、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桃花源里面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小孩,一起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见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问题,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准备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着妻子、孩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款待他)。停留了几天后,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志。到了郡城,渔人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九、《三峡》(八上)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两岸连绵不绝的高山],略无..[毫无]阙.[(qu ē)通“缺”,缺口]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见曦[(x ī)日光,这里指太阳]月。

至于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

[(s ù)逆流而上]阻绝[阻断]。或[有时]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不如]疾[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白]湍[急流的水]绿潭,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清[清波]倒影,绝巘[y ǎn 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 ù急流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zh ǔ接连不断。属,动词,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停止,消失]。故[所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的范围内,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岩石,层层的高山,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不能看见太阳或月亮。

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航道都受阻断绝。有时皇上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天和冬天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的泉水和瀑布,在山峰间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长声鸣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几声,泪水沾湿了衣裳。”

十、《陋室铭》(八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蛟龙就有灵气]。斯.[指示代词,此,这]是陋室[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惟.[只]吾.[我]德馨.[只是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谈笑有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装饰精美的经典]。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耳,无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之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铭:本是古代刻于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或陈述自己的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祭奠祖先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未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一、《小石潭记》(八下)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竹林],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1]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心乐之[感到高兴]。伐[砍倒]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洌,清澈的样子]。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以...作为],近岸,卷石底以出[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为[成为]坻[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嵁[k ān 高低不平的岩石],为岩。青树翠蔓[碧绿的茎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

[大约]百许头[有一百来条。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

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俶(ch 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往来翕(x 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向水潭的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参差不齐],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坐在潭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者,崔氏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留,就题字离开。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十二、《岳阳楼记》(八下)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春,滕子京谪.[降职]守.[做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越.[到了,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百废具[通“俱”,全,皆]兴[复兴]。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通“嘱”,嘱托、嘱咐]予作文以[用来,连词]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 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朝晖.

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一,全。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青青[青翠欲滴]。而或[有时]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长:大片。一,全。空:消散。],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是[这样]进.[在朝廷做官]亦忧,退[不在朝廷做官]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无。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都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倾倒,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候)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色,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十三、《醉翁亭记》[八下]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山也。其西南诸[几座]峰,林壑[山谷]尤[格外,特别]美。望之[它]蔚.然.而深秀者,琅琊[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也。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者,酿泉也。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然:....的样子。临:靠近],醉翁亭也。作[建造]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就]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不在酒,在乎[相当于“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散,散开],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晦明变化者[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佳木秀.而繁阴[俊秀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秀:茂盛,繁茂],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穷尽]也。

至於负者[背着东西的人]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在树下休息],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往来而不绝[断]者,滁人游也。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溪而渔[捕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为[作]酒,泉香而酒洌[水(酒)清],山肴[野味]野蔌[野菜。蔌,菜蔬],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而前陈[摆放,摆设]者,太守宴也。宴酣.[尽情地喝酒]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者中,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者胜,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脸色苍老]白发,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蔽],鸣声上下[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太守也。太守谓[为,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的很少也总醉;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要说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阴;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美;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众宾客快乐的样子。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十四、祖逖(补充)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一起]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半夜]闻鸡鸣,蹴[踢,蹬]琨觉[睡醒],曰:“此非恶[不好]声也!”因[于是]起舞[舞剑]。

及.[等到]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即“以之为”,派他做]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集合勇猛健壮的人。纠合,集合。骁(xiāo)健,指勇猛健壮的人],言于睿曰:“晋室之.[的]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比喻残杀、残害],遂使戎狄[我国古代称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乘隙,毒流中土[中原地区]。今遗民既遭残贼[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残贼,残害,伤害。],人思自奋[自己奋起(反抗)]。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大王,指司马睿。诚,假如。命将出师,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假如]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复,收复。中原,当时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望风,这里是听到消息的意思。]者矣!”睿素.[向来]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饷],布三千匹,不给铠仗[铠甲兵器。铠(kǎi)仗,刀戟等兵器的总称],使自召募。

逖将.[率领]其部曲[汉朝军队建制,这里指军队]百余家渡江,中流[江心],击楫[敲打船桨]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渡]者,有如大江!”遂屯[军队驻扎]淮阴,起冶铸兵[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进发]。

[译文]

范阳郡的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寝室,半夜听到鸡叫,就用脚蹬醒刘琨,说:“这不是不祥之声!”于是二人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骁勇强健的人士,向司马睿进言说:“晋室之乱,由于皇族争权,自相残害,这使得匈奴等外族乘机进犯,毒害遍及中原。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这样的人统帅军队去收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决心,他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一千人的军饷,布三千匹,不供给铠甲和兵器,让祖逖自己去招募士兵。

祖逖率领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渡江,船到江心,祖逖拍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于是在淮阴驻扎下来,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招募到二千多人,然后向北进发。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八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想要,准备]睡,月色入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起行。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同]步于中庭[庭院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仅仅]少[很少]闲人[闲散的人]如吾两人者耳[语气词,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与我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俩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就像一潭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树和柏树的影子呀。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呢?哪里没有竹树和柏树呢?只是缺少了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十六、《读孟尝君传》(补充)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他],而卒[终于,最终]赖其[指门下士]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之,的]。嗟呼!孟尝君特[只、仅仅]鸡鸣狗盗之雄[长、首领]耳,岂[哪里]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尚取鸡鸣狗盗之[的]力哉?夫鸡鸣狗盗之[的]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

一般议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士,士因此而归附他,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而从凶暴的秦国逃脱。唉!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而已,哪里说得上是得士!不这样,拥有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应该可以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用得着借助鸡鸣狗盗之力吗?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十七、《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而]观,每假借[同义复词。借。假:借]于藏书之家,手[亲手]自笔录[抄写],计日以[而]还。天大寒,砚冰[水结成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

[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录毕,走[跑]送之,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为这样。以:因为]人多以[介词,把]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既:已经],益[更加]慕圣贤之道。又患[担心,忧虑]无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名人与游[交往,交流,结交],尝[曾经]趋[奔赴]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从:介词,向。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执:拿,握]。先达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望:声望。 隆:高],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降:委婉。辞色,言辞和脸色,辞:言辞,色:脸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或[有时]遇其叱咄[训斥,呵责],色愈恭,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来]复;俟[等待]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终于,最终]获有所闻

当余之[的]从师也,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曳:拖、拉。箧:书箱。屣:鞋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而不知。至舍[学舍,书馆],四支[通“肢”,肢体]僵劲不能动,媵人[指陪嫁女子,这里指服侍的人]持汤[热水]沃灌[浇洗。灌:浇灌],以衾[被子]拥覆,久而乃[才]和。寓逆旅[住在旅店里。寓:寄居。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供应两顿饭],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通“披”,穿着]绮绣,戴朱缨[缨带]宝饰之帽,腰[腰佩。腰,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挂着]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穿着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本文属于赠序。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懈怠,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可以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捧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学生徒弟挤满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伺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再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了也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可以享用。和我住在一起的学生都身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的佩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衣服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十八、核舟记(八上)

明有奇巧人[核舟记]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为[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器具]、人物,以至鸟兽、木[树木]石,罔.不因.势象.形[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具情态。尝贻[赠]余核舟一,盖[原来是]大苏泛[乘船浮行]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八分多一点],高可[大约]二黍许[上下]。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缓缓地]来,水波不兴[兴起]”,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多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执卷端[画卷的右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画卷的左端],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略微侧斜],其两膝相比.者[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绝类.弥勒[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卧右膝,诎[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倚靠]之[代左脚]——珠可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仰面,左手倚一衡[通“横”,与纵相对]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其船背稍夷[船的背面较平],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楚明白],其色墨[黑]。又用篆章[篆字图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盖简[通“拣”,挑选]桃核修狭[长而窄]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他的右边,鲁直坐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字画手卷。苏东坡的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

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备考2020】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 【2018 东城二模】 (一)默写。(共6分) 6.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8.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 答案: 6.(1分)岸芷汀兰 7.(1分)学诗谩有惊人句 8.(4分) 答案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8 西城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 9.《木兰诗》中描写花木兰长途奔向战场,急切投入战斗的的语句是:,。(2分) 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答案: 9.答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10.答案:佁然不动(1分,有错不得分) 【2018 海淀二模】 10.古诗文默写。(5分) (1),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天净沙?秋思》中“”一句,让人在肃杀的秋景中看到了一抹暖色。 答案: 10.答案: (1)山气日夕佳(2)浅草才能没马蹄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小桥流水人家 (5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2018 朝阳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 7.学而不思则罔,。(《论语》)(1分) 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答案: 7.答案:思而不学则殆

(评分标准: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答案:人有悲欢离合 (评分标准: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018 石景山二模】 (一)诗词积累(共5分) 5.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共5分) (1 (2 。 (3),,。 提示:(1)谢榛《四溟诗话》点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两句诗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2)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评:“该句道尽陋室增光处,最为简要。” (3)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评:“记潭中鱼数语,动定俱妙。” 答案: 5.答案: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②惟吾德馨(1分) 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分) (共5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018 平谷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3分) 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2 分) 9. 蒹葭凄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1分) 答案: 8.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9.答案:白露未晞(共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2018 丰台二模】 (一)古诗文默写(共5分) 5.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1分) 7.春光易逝,往往引发伤春之情,北宋词人晏殊就在《浣溪沙》一词中留下了名句“①,”。在诗人眼里,四季皆有诗情。请你再写出一个与季节有关的诗句: ②。(3分) 答案: 5.(1分)江春入旧年 6.(1分)入则无法家拂士 7.(3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 评分说明:每空1分,②与季节相关即可。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字词

詠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所,什么;似,像。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比不上,不及。因:凭借。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中:过了正午。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乃:才。引:拉顾:回头看。信:诚信,讲信用。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惭:感到惭愧。则:就是。引:拉。】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认为……是聪明的”。雨:yù,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坏:毁坏。筑:修补。富:富有。亦云:也这样说。果:果然。亡:丢失。父:fǔ,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居:过了。好:爱好。堕:掉下来。髀[bì]:大腿骨。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以:由于。故:缘故。 .归:回来了。舍:经过。保:保全。】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41.《论语》十二章 (1)《论语》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2.《左传·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富贵不能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 一、史公不敢酣卧 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 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 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⑤已尽饷士,索盐豉⑥佐酒。公素善饮,饮至数斗不乱,自至军绝饮。是夕,满酌数十杯,因思先帝,泪泫然下。时微醺,遂凭几卧,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比明,将吏集辕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方隐几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惊之。”且戒鼓人更击四鼓。须臾公寤,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乃敢乱我军法”使令缚至,趣斩之。诸将皆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公意解,曰:“君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用赦鼓人,然自是不敢复酣卧矣。 【注释】 ①公:指史可法。②左公:指左光斗。③荐绣:蒿草一样的服装。④赉(lài) :赏赐。⑤黍肉:指饭菜。⑥豉chì:豆豉。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左公适遇之 (2)索盐豉佐酒 (3)顾夜已半 (4)庖人报黍肉已尽饷士 (5)趣斩之 (6)比明 (7)须臾公寤 (8)乃敢乱我军法 2.“公取左公冠带袍笏试诸身”中的“诸”与下列哪句话中“诸”的含义相同 A.今诸生学于太学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诸子百家

3.“乃命酒独酌”,联系上下文,此处“酒”的意思是( ) 二、执泥绘像 歙①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②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⑤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明刘元卿《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歙(shè) :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②秦陇:秦州、陇州。③皤(pó) :白。 ④綦(qí) :鞋上的装饰。⑤阿:惊讶声。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去三十余载矣 ( ) (2)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 (3)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 ( ) (4)绘像颠末( ) 2.与“子于是乎礼而父焉”中的“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 三、越王苦会稽之耻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①,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②,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

历年中考文言文

近4年江西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 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13)(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59499958.html,]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2012)(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doc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长春中考语文中的重要考察题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考生备考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考生阅读练习。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

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4分) 句子:①___________ 感悟:②________ 北京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1、游:交往质:询问 解析:实词背诵,课下注释。 2、(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解析: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以",考查了虚词"以"的两个用法: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 3、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文言文部分与往年中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新增的虚词考查,放到了句子翻译中,这样考查是把虚词的考查难度降低了,只要学生们平时背诵了翻译,这道题都能拿满分。

初三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汇总

初三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汇总 (一)《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口技》 1、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四)《三峡》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五)《陋室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六)《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七)《记承天寺夜游》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小石潭记》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九)《岳阳楼记》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杭州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 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 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 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 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 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 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吾家还有一些园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中考考点梳理 (第一段) 一、重点词语 1.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渔人甚异.之 原意:惊异,诧异,句中意: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 原意:前面,句中意: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 (1)缘.溪行缘: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 ..鲜美:__________ (3)落英缤纷 ....落英: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 (4)欲穷.其林穷: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一、重点词语 1. 古今异义 (1)仿佛 ..若有光 古义:__________,今义:似乎,好像 (2)豁然开朗 .. 古义:__________,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阡陌交通 .. 古义:__________,今义:运输事业

2. 重点实词 (1)林尽.水源尽:____________ (2)初极狭,才通 ..人才: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 (3)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 (5)阡陌 ..交通阡陌:__________ (6)鸡犬相闻 ..相闻:__________ (7)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 (8)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 (9)并怡.然自乐怡: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 林尽.水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一、重点词语 1. 通假字 便要还家 同____,意思: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2020年xx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本文将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常见考法,以及误区提醒、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

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年全国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名师押题练习+解析答案,建议下载背诵)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2018年北京市中考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

)何以王齐国王: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请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同的地方,填写表格。(3分) 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国君的特点给你的启示(答一点即可)《曹刿论战》 ○1○2○3 《赵威后问齐使》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 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的为人,不论有粮的或无粮的,他都给他们饭吃;不管有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的,他都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个帮助国君使其百姓安宁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2018西城二模】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1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3 公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

中考文言文《察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察传》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察传 选自《吕氏春秋》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

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三峡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此,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