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薛琨安建华1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本文在阐明我国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因素,提出了促使城乡人口合理迁移,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迁移;制度障碍;流动人口管理;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人口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社会进步、地域空间变化、生产要素聚集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研究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人口迁移现状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中国总人口为13.21亿,其中城市人口5.93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4.9%。城市化水平在1978年为17.9%,2007年达到44.9%,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2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共有城市656个,其中市区非农业户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由1978年的13个增加到46个,城市覆盖面积达到469.07万平方千米[1]。据世界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人口正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人口中将有50%以上生活在城市,中国届时将进入城市社会时代。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发展的地区性不均衡和城市化水平滞后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首先,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城市化率

1薛琨: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安建华: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已超过60%,而新疆、云南、西藏、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只有30%或更低。空间上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高度城市化、中部地区中度城市化、西部地区低度城市化三个地带,城市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见表1)。

表1 中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的区域分布状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其次,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3.9%,低于和我国人均实际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55%的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1%,高于巴西、哥伦比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6.3%、3.1%、6.7%、5.0%,但在城市人口年增长率指标上,我国只有3.6%,低于巴西、哥伦比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的5.2%、4.9%、6.1%、4.8%[2]。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两者密不可分、互为动力,学术界也常用两者的比较来衡量城市化的发展状况。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为3.5:50.7:45.8,第二产业比重,即工业化率为50.7%,高于同期43.9%的城市化率,城市化表现出滞后性。城市化与工业化比值的合理范围是1.4-2.5,2000年—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是0.9、0.95、0.99、1、1.01、1.02、1.01,一直与“合理区间”的下限有不小差距[3]。

(二)我国人口迁移现状

在各国城市化过程中,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我国目前有非城市人口7.28亿,其中包括农村人口和迁移人口。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有迁移人口14440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6%,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移民时期1。中国来自农村的人口构成了迁移人口的主体,这部分人口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远大于城市人口增长,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见表2、表3)。

1移民时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对稳定于10%以上。

表2 中国四次人口普查(抽查)迁移人口规模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1987年、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整理。

表3 2001—200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农村向城镇人口迁移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06年全国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在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大省尤其是沿海地区成为中国迁移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南、江西、河南以及西部的四川则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出地。2000年在全国14439万迁移人口中,有8416万人集中在沿海地区,占全国迁移人口的58.3%,而西部地区迁移人口仅占全国迁移人口的16.4%。同时,东部地区农村人口迁移以省内迁移为主,中部农村人口则以省际迁移为主[4]。

二、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一直非常庞大,但确实存在许多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制约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障碍。

(一)制度因素

农村迁移人口在正式成为城市人口之前,作为流动人口,形成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存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障碍,这部分人口难以融入城市,这些歧视性制度在妨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1.户籍制度。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符合当时工业化过程中人均资源匮乏的客观现实,避免了农村人口无节制地涌入城市,其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制约人口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它将社会成员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并与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他制度一起构筑了严重的城乡不平等,形成了城乡对立。这种制度在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也导致城乡居民身份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使许多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镇长期定居,成为人口城市化的巨大障碍。

2.农村土地制度。人口城市化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但是,我国特有的农村土地制度——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制却在无形中起到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作用。因为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土地使用权的获取包含着更多的经济内涵,它是农村居民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土地所独具的社会保障功能增强了对农民的吸引力。一方面,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歧视性政策使进城农民无法享受到城里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增加了进城农民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农村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巨大保障作用又成为农民留在农村的重要原因,制约着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

3.社会保障制度。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现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也是导致当前流动人口缺乏相应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以城市人口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和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大部分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没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生存状态受到威胁,不具有安全感。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要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需以时日。

(二)迁移人口的自身素质

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教育水平偏低的国家,而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呈现出二元特征,优质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对城市教育的投入远大于农村,由此造成农村人口及迁移人口文化素质的低下。在2000年统计的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重

占61.1%,其中小学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重为22.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38.8%,真正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口仅为14.1%[5]。劳动力素质低下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只能满足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行业要求,这些行业就业竞争激烈,工作稳定性差,每当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这些岗位首先受到冲击,巨大的失业压力使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受到冲击;二是低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使得这些劳动力的收入也处于城市的最底层,在住房、就医、子女受教育等方面均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甚至成为城市中的贫困阶层,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三是迁移人口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方面与现代城市生活有着诸多的不适应,流动人口的“打工心态”和“过客心理”也成为限制农民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屏障。

(三)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政府已经把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上重要日程,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目的在于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现实的运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

首先,面对大规模流动人口,城市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政府管理错位。对于城市管理者,政府出台的政策和规定对城市居民具有明显的保护性,往往过多地强调流动人口的负效应,趋向于简单地把流动人口视为城市的不稳定因素,这种防范式管理忽略了城市政府对流动人口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效果甚微。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着重行政干预和强制手段,权限集中在市区两级,而街道社区层面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条块分割,造成流动人口管理效率低下。此外,对劳动力市场管理不到位,对用工单位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用工单位拖欠工资、非法劳动中介组织违规经营等问题屡禁不止,城市政府没有为流动人口身份的转变创造必要条件,降低了管理效率,成为人口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再次,城乡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我国农村人口迁移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主要依赖地缘和亲缘网络选择流入地。多数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劳动力需求信息获得渠道窄,时效性差,加之政府部门对这部分人群所进行的引导和组织不到位,没有建立起必需的劳动力用工信息网络系统,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较高,合法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

(四)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

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

安置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大城市的压力,防止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以及“城市病”的蔓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确立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推进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至少达到3万人左右,才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城市功能,实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系统的有效利用。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平均人口为4518.6人,其中镇区人口在4000人以下的镇,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65%,镇区人口在4000~10000人的镇,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26%,10000人以上的,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8.4%[6],我国小城镇规模总体上偏小。此外,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等诸多问题,使小城镇的发展尚无法满足农村人口迁移的需要,它在制约城乡人口合理流转的同时,也削减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三、消除人口迁移障碍,实现城市化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扫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障碍,解决城市化发展不均衡以及城市化滞后问题,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结推进城市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城市化理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城市化与人口迁移的相互促进与科学发展。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城乡壁垒

这里所讲的户籍制度改革,并非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逐步剥离与户籍直接联系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因素,使之成为现代城市人口管理的有效手段。从国际通行的人口管理制度来看,户籍是公民居住区域的一项证明,具有的是人口登记、管理、调查等功能,本身不应使公民在享受福利待遇时形成差别。户籍制度应从原来的区分和指定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的怪圈中走出来,平等保障公民的权利,改革的方向是剥离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福利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平等享有自由迁徙、劳动就业以及受教育的权利,消除身份歧视。建立新型的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户籍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城市之间人员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流动就业人员的积极性,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

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如果以放弃土地为代价,其成本是高昂的。因为其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资产的收益权,而且是生存的保障,所以要尽可能完善农村人口的地权体系。目前农村地权的突出矛盾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其目的就是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和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这就使得农民流入城市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的经营权,保持了自己土地资产的收益权,农民带着价值化的财产进城,也就降低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成本,从而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证社会经济安全运行的公共措施,应该由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服务,从而减少贫困,最大限度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针对城市流动人口流动性强、收入低、就业不稳定等特点,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构建管理和运行一体化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规范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种类。同时,解决好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险法与税法、劳动法、合同法之间的衔接关系;处理好农民工在不同城市中社会保障的异地衔接问题,形成完善的城市社保体系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使农村劳动力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概率提高,为人口城市化铺平道路。

4.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是使农村流动人口完成由农民到市民身份转换的必要条件。目前由于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严重不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水平及结构还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教育政策要与户籍制度及社保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与城市人口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同时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鼓励和扶持城乡教育交流和互助,并对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扩大迁移人口就业范围,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5.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

政府首先要制定好城市发展战略,将迁移人口纳入城市规划和城乡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要把流动人口的吸收和管理与城市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协调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转移农村人口的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人口迁移的速度。同时还要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符合流动人口发展规律的管理和控制机制。流动人口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和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城市流动

人口管理应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立以街道社区为依托的,并与城市政府互动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的联合化;同时还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效能,为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

政府还应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和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坚决纠正一些行业、企业中存在的对劳动者的身份歧视和违规操作,为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为快捷的就业信息,促进流动就业。

6.加快小城市与城镇建设,繁荣镇县区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为使城市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城市的非理性扩张,我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道路,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充分注重小城镇的发展在减轻大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城乡发展结构中,小城镇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还是城乡协调的纽带。应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小城镇的现代化、工业化,充分发挥小城镇拥有的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体系发展的同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和劳动力吸纳功能,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口的城乡迁移,尤其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国情和国力,将城市化水平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现阶段要深化相关制度性改革,逐步消除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人口迁移障碍,加快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努力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引导、管理及服务作用,健全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从而为城市化的科学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付晓东,余婧.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30年[J]. 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第1期20-24页

[2]柳博隽. 正视城市化滞后的现实[J]. 浙江经济,2008年第6期 32页

[3]张锦宗,朱瑜馨,周杰. 人口、经济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1期2页

[4]王国霞,鲁奇. 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移态势研究[J]. 地理科学, 第27卷第5期,2007年10月630-631

[5]王梅,程传海. 论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J]. 开放导报, 2005年第1期 94-95页

[6]孔祥智.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5-66页.

09高考地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练习题

2009高考地理复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练习题 [基础训练] 1.深圳市在预测未来人口数量时主要考虑(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死亡率 C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 2.以下人口迁移,属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的是( ) ①支边开荒,建设新城 ②大量的自发迁移 ③务工、经商 ④高校招生、搬迁、分配的人口迁移 A.①④ ?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读某关系式图,回答3-4题。 3.若甲代表人类社会,乙代表自然环境,则箭头a 表示 ( )( ) A .利用风力发电 B.排放工业“三废” C.治理荒漠 D.开山采石引起崩塌、滑坡 4.若甲代表我国东部沿海,乙代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关我国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 代表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 B.a 代表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政策性移民 C.目前,b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D.三峡库区移民的方向主要为b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5-7题。 5.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0.775% B .3.7% C.0.885% D.0.95% 6.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 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 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 .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7.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下表是X 、Y 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8-9题。 人口密度(人/K m2) 出生率(%) 死亡率(%) X 国 108 4.2 1.8 Y 国 257 0.6 0.7 8.具有X 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北美洲 9.造成 X 、Y 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 100 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 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中图版(2019)高一地理 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练习题 一、单选题 爱尔兰(地理坐标北纬53度,西经8度)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全国绿树成荫,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经济发达。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因病虫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都柏林兴修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如下图),图中痛苦的逃荒者无声地叙述者爱尔兰人曾经的悲惨经历。据此,回答下列题。 1.爱尔兰绿树成荫,其“树”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2.爱尔兰从1845年起的移民潮,其原因是() A. 战争因素 B. 文化因素 C. 自然灾害 D. 政治因素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4.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7.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 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D. 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2湘教版必修

1.3 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移?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点拨】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判断】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判断以上所属人口迁移类型。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2019)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会分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人口迁移的情况,并分析迁移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重难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播放“人口普查”视频)“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近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正如视频中所说,每位公民都有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全国人口普查。视频中也提到了人口普查的内容,即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人口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而于11月1日正式开始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更是意义非凡,不仅能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能为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今天,深圳市的人口普查工作人员来到了经纬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信息登记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经纬一家的‘人口迁移之旅’。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对‘人口迁移’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齐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综合思维,开始。”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经纬讲述的家族故事。” (展示PPT,请学生朗读) 师:“看完后请同学们思考,材料中展示的人口流动活动中,那些属于人口迁移?” 师:“要想做出正确判断,必须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经过课前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在课本中划出来了。” (PPT展示,请学生朗读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含义及属性) 师:“明确概念后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易去分开这两个概念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随堂检测,请同学来判断一下。” (请学生做题,并解析,老师给予评价) 师:“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经纬家的到贵州工作、结婚到贵州、出国留学、在深圳工作都属于人口迁移行为。但又是哪些因素驱使他们不断进行人口迁移、改变定居地呢?” 生:“经济、政策、婚姻......” 师:“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答案,让我们一起通过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学习,进一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PPT展示人口推拉理论) 师:“加好代表拉力,减号代表推力,哪位同学能起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点名,请学生回答,并点评,展示定义)师:“2分钟时间大家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01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变其□ 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 02美洲;非洲人→□03美洲;亚洲的中国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向国外迁移。欧洲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与之前的比较 04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05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欧洲由人口□ 06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 (2)特点

07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08增加,持续时间□09□ 10专业人才移民。 长;发展中国家□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01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02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03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04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以向城镇迁移、向□05东部迁移为主。 人口流动□ 1.判断正误。 (1)长时间外出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2)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2.目前,国际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向为() A.西亚→南亚 B.亚洲→北美 C.非洲→亚洲 D.欧洲→拉丁美洲 答案 B 解析目前,国际劳务输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入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提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迁移教案 学校:嘉应学院 年级及班级:071班 授课老师:蔡小丽 授课时间:第12 周星期三第 9 节 上课题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2 必修,2006年第1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P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培养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事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手段开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国内、外人口迁移的情况,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因素,体会人口迁移的艰辛。 通过探讨“德国移民”,激发学生要尊重民工,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三、课型: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小黑板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课与新课导入 【讲述】在上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因为上一节课的内容跟这节课的有很大的联系。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时间划分,可分为哪些形式 【学生回答】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 【提问】按照迁移方式划分,又可分为什么形式 【学生回答】自发迁移和有组织迁移,个人迁移和集体迁移,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 【提问】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 【学生回答】可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讲述】很好,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情况。那么,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二)讲授新课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人口迁移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自我学习效果检测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4题。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3.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 ) A.伊拉克、伊朗、科威特 B.古巴、海地、巴拿马 C.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 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4.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6.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资源开发因素 7.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8.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 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 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 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 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 1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组织性迁移为主 B.自发迁移为主 C.规模大、频率高 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 11.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 ) A.中国的广州、深圳 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设计 者 08号选手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二章节选自第一章《人口 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 间变化》 课时10分钟授课 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程标准解读:把握本条标准重在“举例”两个字上,主要看学生是否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取结合实例讲述的方法,结合实例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法,即先引入实例,分析得出主要原因;一种是演绎法,即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一条原因,使用实例进行验证和说明。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把由学生发现并分析地区人口迁移状况放在前面,宏观认识放在后面。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涉及人口在不

同地区间流动的问题,并已经学习过人口的数量和空间变化情况,但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 2.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案例的学习、材料的分析接触较少,需要进一步引导。 3.情感倾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这部分知识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生活性强,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有探索学习的欲望,可利用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实例,总结出人口迁移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归纳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和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材料中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五、教法与学法设计

人口迁移练习题

课题:人口迁移------练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例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我国当代的人口迁移。 3.除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基础经典题] 1.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某老人去外地旅游 B.某学者出国讲学 C.某家庭乔迁新居 D.南方某学子去北方上学 2.下列人口移动的现象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美困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到南方“阳光地带”生活 B.大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工作 C.我国三峡库区的移民 D.有些省市组织人员到日本等国参观学习 3.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的不平衡 C.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的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4.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5.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 )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 )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是在社会文化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完成7~ 8题。 7.在上述四个城市中,由移民迁入引起的人口变动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上述四个城市中,受“推拉理论”中拉力影响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 9~10题 9.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 市是 ( ) A.abc B.acd C.abd D.bed 10.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 功能中主要地位的是 ( ) A.a B.b C.c D.d 1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迁移人口数量变动图,回 答(1)~(6)题。 (1)按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划分,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迁移。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在数量上呈_____________的趋势,原因是______ (3)从流动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_____到_____,从_______ 到_______地区。 (4)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_性的,流动和迁移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 )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④ B.③ C.②④ D.①②④ (6)图中表现的人口迁移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比较,引起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能力提升题]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使该国国民生活条件优越。但是,就目前伊拉克情况来看,伊拉克社会混乱,经济倒退,这些都会影响伊拉克人口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3题。 1.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 A.经济因素的迁移 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 C.生态环境的迁移 D.政治因素迁移 2.战争中伊拉克迁往其他国家的难民被称作国际难民,具体来说应该属于 ( ) A.环境难民 B.民族难民 C.经济难民 D.战争难民 装订线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真题领悟] 命题角度1人口迁移状况及影响 1.(2013·课标全国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审题专练】 1.题干信息 由题干“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知我国省级人口迁移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 2.图像信息 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而两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差不大,C项正确。迁出、迁入人口数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A、B项错。本题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信息,但考虑到安徽和天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推断出安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要远高于天津,D项错。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第(2)题,我国2005~2010年

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由于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1)C(2)B 命题角度2某城市人口迁移状况分析 2.(2013·新课标全国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2007年第2期No.2,2007 浙江社会科学 ZHEJ IANG S OC I AL SC IENCES 2007年3月 M a r.,2007 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t何一峰付海京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日益增长,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口流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移动,本文利用1998~200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工资、房价和人力资本氛围对迁移决策有显著的影响,而消费物价水平、失业率和医疗设施等因素对人口迁移决策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人口流动人口迁移面板数据 作者何一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付海京,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北京100083) )、引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人口迁移率非常低。1949~1985年中国的平均移民率(定义为农村向城市的净移民人数除以基年的农村居民人数)只有0124,比全世界1950~1990年的平均水平1189相比要小得多(赵忠,2004)。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Wu, 1994),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117%,到1963年缓慢增长到了1913%,但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到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但没有进一步提高,反而下降到了1415%(赵忠,2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流动呈现越来越显著的增长趋势。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二是内陆省份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省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民工潮0。2005年底开展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统计结果表明,到2005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达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 人口的流动,必然伴随着生产,消费的发生, 8.西蒙:/理性选择行为模型0,载5西蒙选集6,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贝克尔:5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6,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0.卢瑟福:5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约翰#伊特韦尔,1996:5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6第2卷,第4卷。 12.赫伯特#西蒙:5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6,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 13.何大安:/行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实现程度0,5中国社会科学62004年第4期。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0,5经济研究62005年第8期。 )))/经济学世界中的理性与非流行投资选择模型0,5学术月刊62005年第1期。 )))/金融市场中的主体选择行为0,5经济学家6 2005年第3期。 责任编辑董希望 47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真题领悟] 命题角度1人口迁移状况及影响 1.(2013·课标全国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审题专练】 1.题干信息 由题干“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知我国省级人口迁移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 2.图像信息

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而两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差不大,C项正确。迁出、迁入人口数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A、B项错。本题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信息,但考虑到安徽和天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推断出安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要远高于天津,D项错。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由于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 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1)C(2)B 命题角度2某城市人口迁移状况分析 2.(2013·新课标全国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大,A、C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习重点: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习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预习案】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16—21页文本内容,完成预习一、二。 预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的类型:人口的自然增长和________________,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____________ 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3. 判断人口迁移有三个标准: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 4.人口迁移的分类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人口迁移类型:由 ______ 到 ______ 的人口迁移。 预习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是(或排斥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不协调的 ____________。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一般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越频繁。人口迁移的目的:寻找改善______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取更高的____________。 (3)政治因素:包括各国政府所制定的______政策、人口政策及____________。 (4)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探究案】 学法指导:认真审题,结合教材图1-11和图1-12图示分析,完成探究一、二、三。 探究一、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是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有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人口迁移,哪些是国内人口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1

高考地理复习 人口迁移及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人口迁移及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1.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属于短期的,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故B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对人口迁移理解不到位,将短期人口流动看成是人口迁移。 2.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民工去新疆采摘西红柿、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故A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新疆自然环境改善,吸引人口迁入。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3.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联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城乡间人口流动,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促使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获得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4.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忽视小城镇人口属于城市人口,认为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地理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人口迁移 【课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学习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习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基础知识】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是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迁移两种类型 (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外籍工人流动、 等。 (2)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的人口迁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的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 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三、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 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农村到和工矿区,从内地到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原因: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问题探究】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1-11、1-12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 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下表。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1

2021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及时空特点。(区域认知) 2.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思维) 3.调查学校所在地人口迁移的现状,并分析原因。(地理实践力)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还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1)特点: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方向???? ?欧洲人向美洲移民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的变化 ①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②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③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特点 ①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1)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 (2)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3)人口向东部迁移。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特别提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5.其他因素:迁移者的年龄等。 [易错提醒]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人口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 (4)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 (5)“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原因B.家庭原因 C.自然原因D.个人原因 提示:(1)×国际旅游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快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量大,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3)√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5)A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随着家庭青壮年的迁出,导致“空巢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