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农业的发展

美国农业的发展

美国农业的发展
美国农业的发展

美国西部农业的发展

一、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状况1、印第安人原始农业的发展:北美首先是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印第安人生存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占用自然资源。从谋生的角度看,印第安人很少有衣食之忧。因此,有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到来之前,美国境内居住着一支自己自足的人民。”美国东部和西南部的印第安人以玉米为主要粮食,大湖区印第安人则以野生稻米为食,大平原的野牛、太平洋沿岸的橡子和鱼,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大部分印第安人部落以游牧渔猎为生,只有东部林地和西南部的部落,从事粗放式农业种植,拥有相对固定的住所。这些部落实行轮作农业,使用贝壳、木片、石块和兽骨制成的工具,开垦土地,种植玉米、豆类和瓜类作物。这种粗放式经营模式很容易使得地力耗尽,农作物产量降低,因此印第安人经常开辟新的土地以增加产量,原来的村落和种植地就会被废弃。欧洲人初来北美之时,就有人在当地印第安人废弃的旧址安顿下来,在所谓“印第安人老地”上种植农作物。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简便,不必匆忙开垦土地,节省不少的体力和资源。二是安全,不会引起当地部落的反感和攻击。东部印第安人的简单耕作曾经帮助最初的欧洲移民度过生存危机。他们或从印第安人那里得到了玉米,或者通过贸易购买粮食,克服了初期可怕的饥荒。印第安人开垦土地和施肥的技术,也使得他们有所借鉴。印第安人的社会结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存在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结构形式。部落是核心的社会和文化单位,日常的狩猎、作战和宗教活动,均由部落主持。在部落体制下,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为男子所取代,只有少数部落仍然由女子当家。在白人看来,土著妇女类似男子的奴仆,承担着采集果实、生养子女、照顾丈夫;而男子除了狩猎和作战之外,平日悠闲游乐,无所事事。那些在初建定居点为生存而挣扎的白人,对此感到既不解又羡慕。东部林区的农业地带出现了聚居村落,克里克联盟由50个以上的村落组成。新英格兰和加拿大地区的易落魁联盟更是十分强大的部落联盟,他们成为当时在北美角逐的英、法、西班牙等殖民国家争取的对象。当然,我们对印第安人农业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属于一种生存型农业,他们没有驯养大型家畜,没有发明铁器和轮子,生产能力还是比较低下的。农业产品多用于维持生存需要,剩余产品很少。这就使得他们社会分工无法进一步细化,私有财产还没有出现。2、殖民地时期的白人农业状况:农业在北美殖民地的重要性:a 前工业社会,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b 北美移民首先要应对生存危机。在殖民地时期,大量移民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供耕种和开垦。而且,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中,甚至在工业化实现之前,许多社会都是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和发展,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在北美这样一个荒无人烟、地域广阔的殖民地社会,农业对殖民地存在和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刚刚踏上北美大陆的北美移民,首先是要在这个神秘莫测的土地上生存下来,然后才是殖民和拓殖。在各个殖民地建立之初,许多殖民地都面临着生存危机,饥荒、疾病和印第安人对他们都构成了致命威胁。所以,农业成为殖民地首先也是最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农业耕作的开始:

在北美,移民开发土地的最大障碍是树木。北美东部在移民之初林木茂盛,一个定居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茂密森林中开辟土地,清除周围的树木,以便于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日照。这些移民首先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一种清除森林树木的办法,这种办法对于处于原始状态的北美大陆行之有效。他们在树干上剥去

一圈树皮,使树木的汁液流干,让树木慢慢枯死,然后将树木连根拔起,或者就在枯萎的树木之间种植农作物。而林木之间的杂草和灌木则付之一炬。这种办法十分流行,甚至到18世纪仍然在边疆地区流行。瑞典人将斧头带入森林,用斧头砍树,其他移民也纷纷效法。德意志人习惯于精耕细作,他们会把树木先砍倒,然后将树桩挖出,放火烧掉灌木,使得土地更为平整干净,第二年再种植农作物。清理和开辟土地需要付出繁重而艰辛的劳动,速度也十分缓慢。一个移民一年通常只能开辟土地1-3英亩。按照这种速度推算,在茂密森林中要开辟一个略有规模的农场,大约需要50年时间,而且成本高昂。根据纽约总督的估计,在1699年开垦1英亩土地的代价为4英镑10先令;1740年,那些位置偏远、树木丛生的土地开垦费用,每英亩可高达50英镑。

农业耕作方式——轮作制

北美居民多以为,北美大陆土地广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他们并不注重土壤改良和保护,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有学者认为,英国农业水平要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但是到了北美大陆后,这些移民由于土地广阔就变成了粗枝大叶的农夫。这些移民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掌握的施肥手段不多,缺少动物粪肥等有机肥料,土壤中的有机质不断降低,农作物产量就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移民不会像他们的欧洲同行一样尝试精耕细作,或者给土地施肥,而是放弃那些地力下降的土地,迁到西部开垦新的土地,因为土地改良的代价比他们开辟新的土地更为高昂。移民开始学印第安人施肥,肥料就是海洋鱼类。这种代价很大,而且肥料也不多。在南部切萨皮克地区种植者大多没有长久在一块土地上耕种的打算,他们一般是先开垦一小块土地,简单的清除地面上的树木和杂草,将树桩和根块留在地下,先种植3-4轮烟草,然后再种植数年小麦或者玉米。等到地力耗尽后,他们就开垦另外一块土地,让先开垦的土地休耕;几年后休耕土地上又长满了杂草灌木,于是又回头再开垦利用这块土地,直到所有的地力都耗尽。这时,他们或从头开发休耕的土地,或迁移到更远的地方。这种耕作方式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作为保证。直到18世纪初,潮汐地带适合种植烟草的土地已经很少了,导致烟叶产量下降。

英属北美13殖民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1650-1770年英属北美经济增长为2.7%, 3.2%.年英属13殖民地生产总值达到3500万英镑,相当于英国的40%;就居民生活水平而言,1774年的生活水平胜于欧洲大部分国家,人均财富占用量与当时的英国相差无几。

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比较低下:

但是,就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而言,北美13殖民地的农业生产工具相当粗糙,其技术含量和实用效力都十分低下。最初的移民大多没有耕犁等重型农具,翻地基本上靠锄头、镐之类的农具,这些工具入土不深,轮番反复,不出几年地表的地力就耗失殆尽,土地开始遭到浸蚀。这种情况到殖民地后期也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清教的移民师祖在建立定居点后的12年内,一直用铁锹和锄头翻地。1636年,整个马萨诸塞只有30张耕犁。甚至到1752年,美国革命前夕,一位到北卡来罗那旅行的人还发现,他在许多地方都没有见到有耕犁出现。后来,北美13殖民地开始广泛使用的耕犁“凯里犁”,结构笨重,与土地摩擦力很大,需要2-3匹马或4-6头牛来牵引。另外一种犁叫做“布尔犁”,效率比较高,需要2-4牛牵引,但是需要两个人才能控制。一个农夫用这种犁子一天只能耕出1英亩的土地,而春季十分短暂,北方尤其短暂,因此一个家庭通常只能耕种10英亩左右的土地。

农作物收割同行是十分紧迫的工作,因为不及时收割,这些作物会烂在田间。但是一个人使用镰刀收割小麦,无论如何卖力,一天也只能收割半英亩。后来到1860年代,北美殖民地出现了大镰刀,使得收割效率提高了三倍,

移民砍树开荒,需要斧子,欧洲带来的斧子十分笨重,殖民地工匠加以改进,制造出了薄而锋利的阔刃斧。马和牛是当时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畜力,牛在田间牵引耕犁,而马则多用于拉车和骑乘。

除农业工具之外,农业产生技术也与英国相差甚远。当时英国正在兴起的农业科学,尚不为北美移民所知。北美当时基本采取土地休耕的办法来恢复地力,但是在殖民地时期,土地主要局限于阿巴拉契亚山以东的地区,休耕时间不断缩短,由原来的7-12年后来缩短到1-2年。地力恢复必然受到影响。可以说,当时北美的农业产生存在许多弊端,如投入太少,劳动力不足,工具简陋,方法粗劣,轮作制不合理等。

农业单位产量比较低下:

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在康涅狄格土质比较好的地区,玉米产量是每英亩20-25蒲式耳(相当于35-36升);小麦为每英亩15-20蒲式耳;裸麦在1015蒲式耳之间。在中部殖民地,小麦产量仅为10-15蒲式耳,在宾西法尼亚和新泽西,有些地区的小麦产量甚至低于6蒲式耳。宾西法尼亚的德意志移民长于精耕细作,,小麦产量达到20-30蒲式耳,纽约长岛的农场主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用鱼做肥料,故而小麦产量可以高达40-50蒲式耳。

南部烟草的产量从17世纪开始到内战前都没有太大变化,每英亩产量达1000磅就是不错的收成的了。17-18世纪的水稻产量还是比较低,1710年,有人认为水稻产量在30-60蒲式耳之间。一个刃可以种植水稻2-3英亩,按照1770年代的价格计算,人均创造价值在15英镑左右。

农业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并不意味着农业整体收入不高。北美殖民地拥有广阔的土地,广大移民依靠多种薄收的原则,大面积种植,因此,殖民地时期,农业整体产量还是比较高的。除了逐渐满足了当时移民的生存需要外,还有一部分逐渐商品化,为移民创造了大量财富。中部和南部主要生产谷物和大宗经济作物,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宾西法尼亚各县农民有40%的农产品走向了市场;弗吉尼亚大约一半的烟草、玉米和小麦走向了海外市场。

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商品经济,与海外资本主义市场密切相关。南部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型的,主要是棉花、烟草、小麦等,而大量的生活用品则需要进口。其实无论是在殖民地时期还是到内战前,南部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二、美国建国初期农业大发展的酝酿和准备

人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改进简陋的工具和耕作方法,农业发展不可能取得好的收成。美国移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这种道理。只要他们赚足够的钱,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改进耕作方法,引进先进的农业工具。

另外,随着西进运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新到的欧洲移民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在东部城市经过短暂停留后就会踏上西进的征途。原来大西洋沿岸各州的农业也纷纷加入西进的行列,去寻找更好的家园和理想的生活。结果造成了东部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美国东部的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障碍,许多工作因此无法完成。

农业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农业雇工工资居高不下。根据一些在北美旅行的人的描述,

1818年,一个正常的由主人提供膳食的农工年工资为100-120美元。而且农业工人工资还呈现了一种不断上涨的趋势。所有农场主一方面苦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不愿高价雇用。这就迫使他们改良农具,制造省力省钱的农业机械。

19世纪初期,美国农民还在使用自己涉及的简易农具,效率很差,连耕犁都是木制的。后来美国首先注意到作为主要农业工具的耕犁。传统的耕犁有两种,一种轻型的,一种重型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是木制耕犁。1790年,新泽西州的查尔斯·纽博尔德发明了一种铸铁犁,解决了经久耐用的问题。但是这种犁子过于笨重,使用极其不便,而且费用极高,需要数对耕牛或者马匹牵引。1814-1819年,纽约州的杰恩罗·伍德发明了可以拆卸、组装的犁子,并经过多次改进,损害的零件可以随时更换,使用方便,又经久耐用,受到农民的欢迎。不久约翰·迪尔、詹姆斯·奥利维尔又制成了适合草原地区使用的全钢犁和硬钢犁,加速了干旱地区的开垦。

随着农业的发展,耕犁的改进一直持续不断。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至少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耕犁投入使用。1830年,马萨诸塞乌斯特一地就生产了1000部耕犁。匹兹堡一家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一天可以生产100部耕犁。到了1836年,乌斯特工厂年产耕犁达到20,000部,匹兹堡有两家工厂也具备了年产34,000部耕犁的能力。这一时期,美国的耕犁质量大幅度提高,结构简单,易于牵引、灵巧便易,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耕犁。

耕作效率的提高也对收割能力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农民都用镰刀收割小麦,这是一种繁重而费钱的劳动。一个壮年劳动力平均每天可以收割2英亩小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于是美国人开始研究和制造收割效率高的农具和简单机械。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陆续有人推出一批简单的收割机。1831年,新泽西的威廉·曼宁制成了一种割草机,并且获得了专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833、1834年奥贝德·赫西赫塞拉斯·麦考米克发明了收割机。这是当时最好的收割机。赫西制成的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15英亩谷物,性能十分出色。但是赫西缺少资金,又不善经营,因此他的收割机未能大量生产。相比之下,麦考米克取得了辉煌成就。他在取得专利后就在弗吉尼亚的车间里制造,不断改进自己的收割机。他的机器以后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后来随着移民西进,他就成为西部农业发展的供应商,把自己车间转移到中西部的不洛克波特和芝加哥。麦考米克现在仍然是一个国际驰名的跨国公司,他就是靠生产收割机起家的

另外,手推打谷机是欧洲先进的农具,到18世纪末期才传入美国。美国又开始模仿这种打谷机研制各种新兴的打谷机。1836年,缅因州海拉姆和约翰·皮特发明了一种打谷机,效率很高,每天可以打麦100蒲式耳。不过这种打谷机价格十分昂贵,一台大型打谷机要200美元,小型号的也要75-150美元。

除了农业工具的改进外,农业技术革新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农业技术可以说长期以来,美国都是落后于欧洲的。美国直到1785年才成立了费城改进农业协会,此后其他地区也相继组织了类似的机构。这些组织主要是不定期出版杂志,介绍国内外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革新成果。但是,许多农民都是文盲,根本读不懂这些文集,而且他们也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因为:(1)西部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小农更倾向于最省事、最简单的广种薄收;(2)美国农民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很难接受大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他们也缺乏技术改进的资金。这一时期技术改进主要是东部少数富有的农场主进行的。马萨诸塞的沃特和塞缪尔·布莱尔等人。沃特是马萨诸塞的一个富商,后来弃商归农,非常注意农业技

术的改进,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1807年,他在皮茨菲尔德举办了第一次良种牲畜展览会。后来他连续不断的举办展览会,将当时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成果展示给美国农场主。

三、美国农业的飞跃发展时期

1、美国农业革命的条件:

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是在19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美国经济史学家福克纳就说:“可以正确无误的说,美国的农业革命在使用机器方面,是出现于1860年以后的半个世纪。”这次农业革命具备了许多重要条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1)拓荒农业已经具有了很大规模,农业继续向横向面发展的推动力已经逐渐削弱。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经布满了定居点,没有留下多少可以进一步拓殖的土地。而且,越过密西西比河向西拓殖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860年代,明尼苏达、爱达荷、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和得克萨斯等地区已经成为移民争相定居的地区,新的移民区不断形成。当时的爱达荷人口已经达到675000人,明尼苏达达到120000人,堪萨斯107000人,内布拉斯加达到了29000人,甚至连一向杳无人烟的达科他领地也有7,000人。可以说,到1860年代,美国的农业边疆已经推进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缘,适宜于农业耕作的美国几乎都已经成为美国的农业区。

(2) 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为西进移民提供了免费土地,加速了西部土地的开发。在1868-1900年间,在西部分配的宅地达到68万份,总面积达8,000万英亩。其中仅1867-1874年间,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就有168,000户领到了2,700万英亩宅地。

(3)美国东北部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不仅为农业技术革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而且还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市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各种粮食和农产品作为原料,对西部经济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4)交通运输革命,特别是铁路建设给西部地区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轨后,横跨北美大陆的交通运输大为便利。它可以将大量移民快速运到大平原和远西部,进一步开垦那里的荒地,也可以把西部的农场频运到东部市场,并通过港口远销海外。(5)内战还确保了美国联邦的统一和完整,也沉重打击了美国南部种植园主的势力,为北部和中西部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条件下,美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阶段,可以说这是美国的第一次农业革命。19世纪前半期,美国先后出现了许多农业机械和革新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大规模用于生产。一方面,这些农业机械价格昂贵,难以为大多数小农场主接受,另一方面,许多小农场主也感到没有使用农业机械的必要性。他们普遍认为:播种谷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心用手播种,用锄盖土。

2、186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中的技术革新

到1860年代,美国农民观念才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接受新的技术和机械。在美国农业发展中,两道工序收割和打捆,只有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机器收割的农作物要人工打捆,这既费力又影响速度。于是打捆机应运而生。1878年,威斯康星的约翰·阿普尔发明的打捆机最为完美,得到了迅速推广。这种机器使得打捆的速度提高了8倍,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打捆机的发明也大大加速了小麦的机械化程度。在这种机器投入使用的第二年,美国所种植小麦的4/5都是由机器收割的。

康拜因机的发明是美国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里程碑。这种机器需要20匹马牵引,把收割、脱粒、捡净、装袋等工序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冷轧钢犁也是一种先进的农具,既便利又锋利,适宜于开发一切土地,成为开发大平原和大草原的理想耕犁。1868年这种耕犁在市场开始出售。此后播种机、除草机、起重机、传送机等农业机械相继出现。到19世纪末期,农业耕种收割的几乎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不过,这一时期的农业主要依靠的牲畜牵引,蒸汽动力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到1900年,美国农场拥有的牲畜达到了2400万头,超过英国、德国和法国三国的总和。

广泛使用农业机械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1855年,收割玉米需要39小时干完的劳动,到1894年只需要1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1850年收割一顿牧草需要21个小时,到1895年只需要3个小时。粮食收割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玉米从每吨16.34美元降低为6.62美元,小麦从4美元降低为1.12美元。牧草从1.92降为63美分。

如何看待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以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推广而盈利或者扩张农场规模为前提的。也就是技术推广必须首先使得技术推广的主体农民受益,否则农民是不会推广技术的。因为技术推广首先意味着资金投入,作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投入是要求有回报的。在美国,为什么许多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美国地广人稀,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这就使得农场主在接受新技术之后有利可图,有投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美国还严重缺乏劳动力,劳动力的成本很高,农场主需要支付农业工人的工资高昂。因此许多农场主不愿通过增加劳动力的办法来提高产量,或者扩大农场面积。相比之下,接受和推广新技术就显得方便快捷,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中国的情况:耕地面积:

美国本土面积300万平房英里,其中可耕地面积高达40%。这在世界各个大国中是很罕见的。以中国为例,其中领土面积大体与美国相当,但是可耕地仅仅占整个领土面积的10%。与中国在南亚的邻国印度相比,中国领土面积比印度大的多,但是可耕地面积还没有印度大。

人口:

中国现在是13.6亿人口,早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4亿,随后尽管战乱灾荒不断,但中国人口却一直不断增加,到1949年,已经达到5亿左右。马寅初人口控制论遭到批判,人口继续迅速增加,到1976年中国人口已经达到8亿。美国13殖民地,我在前面一直强调人口比较稠密相对于法国的新法兰西殖民地,相对于西班牙的新西班牙殖民地,相对于俄国的阿拉斯加殖民地,都是如此。但即使到美国建国前,美国人口也不过数百万人。以后移民不断涌入,美国人口也在自然增长,但是美国的人口到现在还不到3个亿。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狭小。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是由于土地面积小,受益很有限。而且农产品受市场影响很大,属于高风险行业,粮食价格稍微下跌,技术投入就会入不敷出。也就说有了投入,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回报的。

3、农业技术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除了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之外,美国农业技术教育和科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在当时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而且也为美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以前,美国农业发展主要掌握在私人团体手中,地方政府仅仅是提供援助和支持,个别州会参加直接运作,联邦

政府很少问津。从186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开始加强对农业的监控和管理。1862年,美国农业委员会下设立农业局。1889年初,国会又将农业局升格为农业部,并设立了内阁级部长职位。美国的农业部不仅是一个管理和协调结构,而且是一个科研机构。此后,各州也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管理部门。

美国农业教育始于1862年的《莫里尔法令》。法案规定,按照1860年人口普查确定的国会参众议员的名额计算,每一名参议员即授予3万英亩土地,各州将这些出售土地所得资金用作教育基金、发展农业和机械工业教育,大约有1300万英亩土地授予各州,对于创立州立大学和农学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有学者认为,1862年的《莫里尔法令》不仅对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农业立法。

由于这个州是按照各州拥有的国会议员人数拨付土地,所有西部人口较少的农业州得到的土地较少,东部人口密集的州得到的土地较多。例如,堪萨斯州只得到了9万英亩的土地,而人口众多的纽约州则得到了99万英亩土地。到1898年,全国45个州、3个领地的64所学院和大学获得了1000多万英亩的土地。1890年,第二次莫里尔法生效,联邦政府在第一年向各个州拨款15000美元,以后每年再拨款1000美元,使得拨款总数达到25000美元为止。这些资金用于资助美国高等院校发展农业和工业教育。

与莫里尔法具有同样作用的是1887年的《哈奇法》。法令规定要在每个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不断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实验站。到1893年,美国总计建立了56个实验站,后来很快增加到66个。 3、美国农业革命的影响

(1)农业产量的迅速提高,美国成为农业大国。

随着西部开发的进行,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美国农作物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一跃成为农业大国,实现了农业的第一次大突破。以美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例,1859年,小麦产量为173,104,924蒲式耳,玉米产量为838,792,742蒲式耳,到1899年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65800万蒲式耳和66600万蒲式耳,大约增加了三倍。(2)美国农业中心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和远西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粮食中心从东部向西部转移,过去东部粮食生产中心的地位已经为中西部和远西部所取代,而且还在不断向西移动。以小麦为例,从下面几个地区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小麦产量增长的情况。1859年,中西部和靠近中西部的12个州包括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歇根、威斯康星、密苏里、艾奥瓦、明尼苏达、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和南达科他生产了全国54.9%的小麦。远西部11个州和领地: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爱达荷、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和华盛顿生产了全国4.4%的小麦。到1899年,中西部所占份额上升为67%,远西部占了13.7%,东部各州的份额下降为10%以下。如果按照人口计算,中西部和远西部地区更是遥遥领先。中西部人均16.8蒲式耳,远西部为22.1蒲式耳,而东部则在4蒲式耳以下。同样玉米中心也出现了明显的西移现象。据统计,1869年全国10个主要生产玉米的州,玉米产量占全国的72%。在这10个州中,大西洋沿岸北部只有宾西法尼亚,居于第八位,大西洋沿岸南部只有北卡罗来纳,排在最后一位。出产玉米最多的州全部在中西部和远西部。十年后,10个玉米生产州的玉米产量上升到全国份额的78.9%.北卡来罗那被挤出了十大玉米长生州的名单。玉米生产的中心还在不断西移。

(3)美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对外出口。

随着各种农产品的不断增加,美国的农业市场日益扩大,而且大量出口海外市场,获取了巨额资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内战时期,美国小麦就开始大量向英国出口,这标志着美国的农产品的竞争力,终于不仅对英国而且对西欧农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到1880年代以后,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更是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小麦是美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在农业大发展时期,小麦的出口一直稳定增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J. R. 道奇的估计,1883年以前的58年中,美国总计出口了206,400万蒲式耳的小麦,其中在1874年以后出口的数量就占到一半以上。可见,美国在1883年以前出口的小麦比此前半个世纪的时间都多。

这样,美国大量出口的粮食不仅充斥了英国市场,而且不断流入欧洲其他国家。19世纪末期,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粮食出口大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回头重新审视美国农业大突破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西进运动使得西部广阔的土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成为肥沃的耕地和广阔的牧场,推动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西进运动,美国农业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农业的革命史突破。

四、美国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1、南部奴隶制的作用和影响:

西进运动以其惊人的速度造就了许多小农。耕者有其田,是美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美国移民以及西进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美国南部长期以来实行的种植园经济,依靠黑人奴隶进行劳动。这种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成为实现上述美国人的理想的重要障碍。南部种植园经济的主要农作物是棉花和烟草,这些经济作物一方面能够为南部赚取大量资金,维持着南部在美国联邦中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这些作物的种植很耗费地力,棉花和烟草在种植数年后,土地地力耗尽,再种植这些作物,产量就会下降,甚至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奴隶制下的南部种植园经济就要求不断的对外扩张,占有更为广阔的西部土地,以扩张他们的种植园经济。随着这种种植园经济的扩张,西部许多新建州就成为新的蓄奴州,因此,对于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和西部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能略而不谈关于南部奴隶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

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南部奴隶制在19世纪中期以后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而且定性为腐朽的、垂死的奴隶制。从而否定了奴隶制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掌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奴隶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有有作用的话,也是负面作用,阻碍作用;有学者认为,美国内战废除了南部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在南部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此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实际上,奴隶制限制了人身自由,对于黑人奴隶来说,是一种惨无人道的十分残酷的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托马斯·杰斐逊就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早在美国建国初期就主要美国建成一个农业社会,这个社会以小农为主体,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他反对发展工业和商业,因为这些行业会使得人们沦入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甚至是奴役的境地,违背了他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美国革命期间,著名政治家和演说家帕特里克·亨利就宣称:“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此后美国对于自由、民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热爱。

我们不会赞成美国学者的一些极端观点。如有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弗戈尔和伊格尔曼在他们的名著《Time on the Cross》中就提出,美国南部奴隶制并不是一种残酷的,毫无人道的制度,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对当时南部种植园的许多帐

薄、手册、日记等众多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统计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计算这些种植园的奴隶人数,、他们受到鞭打的次数等,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南部种植园每个奴隶每年被鞭打的次数平均不到一皮鞭,因此,奴隶在这些庄园中并没有受到虐待,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很和睦和融洽。弗戈尔和伊格尔曼其实是经济学家,他们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给当今的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难题。大多数人都认为,奴隶制对于奴隶来说是一种奴役和约束,是一种惨无人道的制度。但是大家又无法拿出确凿的证据。如果其他学者还利用伊格尔曼的材料,那么得出的结论和他们会差不多,如果不利用这些资料,学者们无法证实种植园中的奴隶确实受到了虐待。个案不等于全貌,不能拿个别现象来以偏概全。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姑且听之,因为他们是依靠详实的资料,通过严密的计算得出的,其他人还真的无法推翻它。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确实受到了奴隶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违反了美国一贯标榜的自由、平等和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对于奴隶制在整个美国经济的作用,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奴隶制经济从形式上看,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因为资本主义并不限制人身的自由,它是通过一种经济关系将人限制在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自由劳动,雇主可以自由挑选工人,工人也可以自由挑选雇主。从这个意义上说,奴隶制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但是,我们除了性质之外,还应该考察奴隶制服务的经济体系。如果奴隶制处于古代希腊或者罗马,它服务的对象就是奴隶制经济或者封建经济。但是,如果奴隶制服务的是资本主义经济,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美国奴隶制属于种植园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基本上属于一种商业经济,南部要将他们的产品棉花和烟草大量销往北部和欧洲,服务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他们又用所得资金从美国北部工业区或者欧洲市场购买生活制成品。这种经济形式尽管在性质上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是它在社会中的两端都是服务于并与资本主义经济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密不可分的。美国种植园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并且长期维持下去,就是因为美国北部和欧洲工业革命都需要南部的原料,同时需要将工业成品输送到南部。因此美国奴隶制经济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而且也与后者密不可分。

2、美国内战与南部的改造

不管奴隶制起到了何种作用,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粉碎了南部奴隶制,成为实现南部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绝佳机会。但是就有人写道:“崩溃是全面和彻底的,看来,旧种植园制度完全和永远地毁灭了。”

内战和战后重建解放了黑人奴隶,摧毁了种植园制度,南部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当时处于社会最低层黑人认为,这是他们获取自由土地,成为美国人一直称颂的自耕农的时机,而且在内战期间就向美国联邦提出了要求。1864年春,在谢尔曼将军率领军队进攻佐治亚之时,曾经同意将南卡来罗那和佐治亚海岸以外的海岛上的土地分给黑人自由人,每户可以分得40英亩。大约4万黑人分得了土地,并在那里设立自治机构,开创了民主改造南部的先例。但是,美国联邦为了安抚南部原有的政治势力,尽快推动南部融入美国联邦,将这些黑人从海岛上赶走,把土地归还前奴隶主所有。

(1)自由民局设立,安置和分配无地黑人以废弃土地:

186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在路军部下设难民、自由民和弃置土地管理局,简称自由民局。这个自由民局主要有用来管理南部弃置的土地,救济难民,调节

自由民和雇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机构在南部各州都设立分局,共计拥有土地80万英亩。自由民将手中掌握的土地向无地的自由黑人提供不超过40英亩的土地,租期是3年,年租金为地价的6%。

(2)大种植园的出售:

除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之外,许多大种植园主也被迫出售自己的大片领土,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出现了重新分配土地的局面。这就成为美国南部农业改造的一次根本性改变。由于南部土地相对比较低廉,比较富裕的农民、商人、土地投机者都加入了抢购土地的行列。不少白人和自由民也都买到了10-12英亩的土地,并开始在土地上耕种农作物。这样,美国南部的小农场急剧增长,1867年,密西西比州10英亩以下的农户只有400多户,到1870年就猛增至1万多户。

大量出售土地的结果使得许多大种植园解体,转变为数量众多的小农场。据统计,9个产棉州的农场数目从1860年的大约45万个,增加到1880年的大约110万个。农场面积则从347英亩减少为156英亩。

(3)谷物分成制盛行

除了自己耕种一小块土地成为小农场主之外,南部还有不少的下层黑人和白人,无力购买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按照谷物分成制的原则仍然在种植园中工作。在这种体制下,种植园主向雇农提供土地、住房、种子、肥料,甚至牲畜。佃户则需要将每年土地收成的一半交给种植园主,而不必缴纳地租。

另外,随着小农户的增多,农作物抵押制度逐渐兴盛起来。许多小农户由于缺乏资金,不得不向商人借贷,将尚未成熟的农作物作为抵押,待收割之后再偿还本息。这就是所谓的买青。贷款人为此要支付高额利息,他们的农产品也要由债主转售出去。只有等到债务偿还之后,小农才可以自主经营。

美国内战摧毁了南部种植园经济,废除了奴隶制度,为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后来美国自由民局向自由人出售弃置土地,大种植园的不断出售为美国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创造了契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南部逐步实现了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在大种植园的废墟上建立了不少了中小农场。另外,一些无地农民还通过谷物分成制的办法,也逐渐融入南部农业资本主义体系中,最终完成了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班级: 姓名: 摘要:本文对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综述了美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经济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the American agriculture,revie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is, analyse the reference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word:Agricultural economy

目录 一、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4) 二、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4) (一)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 (5) (二)健全的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 (5) (三)完善的农业支持服务体系 (6) (四)规范的农场管理 (6) (五)成熟的市场机制 (7) 1、土地资源的市场化 (7) 2、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 (7) 3、生产资料和工具的市场化 (7) 4、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化 (8) 三、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8) (一)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1、农业问题 (8) 2、农村问题 (9) 3、农民问题 (9) (二)启示 (9)

一、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1994年全国总人口2.6亿,占世界人口的4.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7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0.8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2.4亿公顷,森林和林地2.65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 二、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美国自独立以来,短短200多年,把一个原来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1870年,美国农业人口比重为52%,1910年降为32%,1990年降至2%,现在的美国农业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8%。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1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

国内外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国内外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及其标准化的发展。 一、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在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美国和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其结果发送到各级监测站,进入信息融合与决策系统,实现大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的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应部门提高实时的资源利用信息,为统筹管理林业提供支撑。我国主要将GPS定位技术与传 感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定位与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传输;利用GIS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等。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者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地水环境数据视频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对湿地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对污染等突发事件和环境急剧变化所影响的水域的水环境状况实时报警等功能。 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已形成了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处理-信息发布的分层体系结构。法国利用通信卫星技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对病虫害进行测报。我国研制了地面监测站和遥感技术结合的墒情监测系统,建立了农业部至各省、重点地县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等一批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例如我国每年通过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工作,获取监测数据10 万多个;融合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墒情监测系统已在贵阳、辽宁、黑龙江、河南、南京等地推广应用。 在农业生产精细管理领域,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大田粮食作物种植精准作业、设施农业环境监测和灌溉施肥控制、果园生产不 同尺度的信息采集和灌溉控制、畜禽水产精细化养殖监测网络和精细养殖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2008 年,法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区域监测网络,指导施肥、施

美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_刘仲齐(1)

美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刘仲齐 蒋建国  美国的农业生产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机械化以后,其生产结构和组织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50年,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开发新资源,美国的农业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其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以前的各个时代。进入90年代以来,一个农民生产的食品可以满足128个人的需要。 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以畜力为主的原始农业中,家庭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主体,虽然有多种农民组织试图规范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品质量,但都未能成功。农业实现机械化以后,经理负责制的大农场迅速崛起,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差别日趋减少,农场成为一个依靠市场信息和指导计划进行粮食生产的车间,其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了严格的监控。现代交通设施和通讯网络使农业和其他行业处在完全相同的竞争大环境中,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的迅速发展都会给农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这就迫使农场主不得不积极主动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保证自身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场规模和数量 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古老、最活跃的经营单位。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前,美国有大大小小的农场630多万个,最小的农场规模只有1.2hm2,大多数属于家庭所有的自给自足型,生产方式简单。1920年以后,农业机械逐步取代了畜力和人力,至40年代末,绝大部分农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各种农民的帮助下,通过租赁、转让、合并等形式,许多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场逐渐发展起来,到1950年,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5万美元的大农场已逾10万家。这类大农场在管理方式上采纳取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与传统的家庭农场已截然不同。在此后的40多年中,随着通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农场规模迅速扩大,到1995年,农产品销售额超过4万美元的大农场已逾70万家,整个农场的数目下降到了206万家左右。 从土地面积来看,1950年,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约90hm2,1995年扩大到189hm2,其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场,其平均土地面积达到了430hm2。 农场规模的增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的计划性,同时也增加了农场的风险。调查结果表明,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对大农场产生的不利影响远大于家庭农场。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资金周转率较低,前期投资和后期收益之间的距离既增加了贷款,利息,又加重了经营者的心理负担。但对于大型的专业农场而言,转向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而且同样面临着严峻市场竞争。所以大农场的管理者把减少农业风险的希望寄托在科学研究和横向联系上,试较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充分利用新技术来保证价格的稳定性。据调查,1950年以来,各种农民组织提供的科研经费一直高于美国农业部提供的研究经费。产业和科研紧密结合笔相互依赖,使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以上。 二、农场类型 根据农产品的销售量在农场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农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场,称之为商业农场;另一类是非商业农场,包括半工半农型、别墅型、观赏型和其他各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农场。在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中,变化最大的是商业农场,在追求高额利润的过程,商业农场的市场内容和市场规模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生产周期相对稳定、产后加工业发达的畜牧业一直在美国农场中占多数,并呈上升趋势。据统计, 1995年从事各种畜牧业为主的农场占美国农场总数的33.1%,在中小型农场中,这类农场占的比例更高。由于市场的需求量的限制,粮棉型农场的市场规模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随着农场土地面积的增加,这类农场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以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的农场,其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农场,其平均土地面积为430hm2,比总体平均值241hm2。 非商业农场的农产品外销量仅占农产品销 20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修订稿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总计为亿,其中白人约占84 %,黑人约占13 %,亚裔 % ,华人约160多万,多已入美国籍。通用英语。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 %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 %,1910年为32 %,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 .62万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

的19 %,为亿公顷,人均为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39457053.html,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作者:于秋时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 [摘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全球人类寻求生存的必然需求,更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上世纪60年代某些发达国家就步入“现代农业”的行列,有些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上世纪70年代或稍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如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等不同发展模式,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和启迪。 [关键词]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农业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长期发展的自然归宿。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全球人类寻求生存的必然需求,更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战后,一些国家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如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为我国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 1 美国资源优势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及启示 作为全球工业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农业经济第一强国,其农业特点是高效率。其耕地不足全球7%,但农产品总产值占全球12.6%;用仅占全美2%的人口,满足了2.9亿人口的食品需要,以及2/3的农产品对外出口。在美国,其先进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进而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土地生产率为辅。美国本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更适宜农牧水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原土著人居住区就已经发展成诸多大型家庭农场,战后农产品及加工品有了高速的增长,先后经过1860以前的“农业时代”、较为发达的二战前农业经济、二战期间农业经济的转折、当代现代农业几个重要时期,率先在全世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我国从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得到的借鉴:一是重点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美国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经历了改良农具阶段(1783-1865)、农业半机械化阶段(1886-1914)、农业机械化实现阶段(1914-1945)。在农业机械化实现阶段后,又朝大型化、综合化、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二是全方位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美国在1820年前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1830)。经过一系列变革后,到1910年农村人口比重降到54.3%,1950年为15.3%,1989年为1.9%。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几乎所有农产品都进入了市场,市场成了农产品的唯一出路。市场的竞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三是扩大农业对外贸易。美国的农业以出口为主,1890年农产品出 口占出口商品总值的74.5%,长时期占居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1984年为

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的区别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与美国的比较 中国农业发展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较中美两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做好当前的农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属世界最发达农业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是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实现现代化的前景,不能不与美国的农业联系起来,从而借鉴和吸收其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农业的生产主体在专业化和规模上与美国差距明显 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1987年)。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从农场数量和土地规模来看,1950年农场总数为565万个,拥有土地48645.71万公顷(包括耕地、牧场和饲草用地,下同),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86.20公顷。到1998年农场总数下降为219万个,拥有土地38598.87万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176.04公顷。农场数量下降了61%,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但这一过程不是均衡的,农场数量减少的速度在逐步放慢,二十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l6.85万个,6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l0.13万个,7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10万个,8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2.94万个。进入90年代,农场总数己趋于稳定。农场总数的下降增强了农户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使那些不适合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重新定位,转换职业,进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的转移。现在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降到l.8%。 中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自80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户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与美国相似。但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农业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必须立足现有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加强农业领域外交,为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为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导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全局,认真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合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业“走出去”稳步推进,农业“引进来”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成就

1.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产品结构趋于稳定,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优化,地区布局更加合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农产品贸易额由“十五”末的563.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923.3亿美元,增长63.8%,年均增幅13.2%(出口年均增长9.47%,进口年均增长16.33%);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4.02%上升为4.18%,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比重由2005年的3.9%提高到“十一五”后期的4.4%,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美国、东盟、南美市场份额稳中有升,2009年比2005年分别提高3.1、4.5、2.3个百分点;西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得到积极开拓;欧盟市场份额基本持平,日本、韩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产品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7%、4.62%、8.82%和9.38%,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部地区实现平稳发展,西部地区年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农产品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末,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7.8%,直接和间接带动几千万人就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粮价波动中,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余缺调剂作用,为粮食等主要农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参考教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参考教案(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 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 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运用知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 体会、见解和成果。 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思路 一.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种植业为例) 1.读《美国农业分布图》,找出种植业(小麦、玉米、棉花等)的分布 位置。 绝大部分分布于美国中部,落基山脉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广大平原上。 2.读《美国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美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水热条件适宜——(纬度位置与美国年降水量分布)

地势平坦广阔——(平原面积占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机械化作业) 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 水源充足——(密西比河流经,五大淡水湖附近,美国年降水量分布) 地广人稀——(教师提供:国土面积约93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3亿)3.读课文P52,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书中找出 交通运输条件好——(阅读材料:《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出)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参阅课文P55—56《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得出。 补充:在《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中,其中哪条对你的触动最大, 请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要求学生回忆农业生产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2.从书中找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课文P52 3.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表现。 活动:对照课文P53,找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区名称。 4.了解美国“乳畜带”: (1)位置——美东北部和沿五大湖沿岸各州。 (2)有利条件——多汁牧草;消费市场。 5.了解美国小麦带: (1)有利的自然条件——地平、土肥、气候适宜。(对照课文P51地形与气

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 摘要: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农业发展模式就是一大不同点,本文将着重比较两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各自的特点,找出两个国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主要包括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农业出口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此外,本文还将对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两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及农村开发的重要性进行系统论述,并对两个国家的未来的人才需求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字:农业比较分析建议 正文: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差异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美国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本土主要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本土气候主要是北温带和亚热带,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美国的农业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农业发展条件就差的多,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度之间,以温带,亚热带为主,光热条件优越。但东西部的干湿状况相差比较大,东南部一般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干燥度一般低于 1.5,西北部则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且干旱区与湿润区各占国土面积的50%。此外,中国的土地状况不佳,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全国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这些条件都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差异 中国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上与美国差距较大,中国是大量的人种了大量的地,而美国是少数人种了大量地。 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所以美国农业生产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数也在不断下降,到2006年,美国从事农业的人数为279.1万人,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0.9%,美国大约有20万农场主,其中,只有15%的农民是专职的,他们生产85%额农场品,其他的农民都是兼职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他工作。 美国农场数量及规模 农场数量土地面积年份总计 (千个) 年变化量(千个) 总面积(百万英亩)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总计为2.848亿,其中白人约占84 %,黑人约占13 %,亚裔3.3 % ,华人约160多万,多已入美国籍。通用英语。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 %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 %,1910年为32 %,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2.3 %。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 .62万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4.183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9 %,为1.79亿公顷,人均为0.62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2.4亿公顷,森林和林地2.65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 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发布日期:2009-12-1108:28:48来源:世界农业2009.6作者:编辑: wjzx点击数:403 德国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扶持下,农业农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同步发展,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城乡一体,交相辉映。 一、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况 德国农业高度发达,表现在“六高”:一是农业生产效率高。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二是农产品自给率高。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部分进口主要用于调剂品种或价格因素。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高。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覆盖了绝大部分农产品及销售、加工企业,实现了农工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保障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四是农业科技含量高。建成许多重点实验室,且科研作风严谨,注重原始创新,特别是在转基因技术、新品种选育和种苗技术、新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不仅为德国农业生产,也为世界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而且机械性能好,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农业生产。六是农民收入高。德国的农业发展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大部分农场规模在50hm2以下,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10%农户是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烟草等专业户,畜牧业是德国大多数家庭农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户农民年人均收入6.3万马克。 德国农村环境优美。近1/3面积覆盖着森林,许多中小城市几乎处于森林的包围之中,使德国成为一个风景秀丽的花园国家。德国政府严格实施《土地整治法》,明确了相关村镇规划,划定自然保护区,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1.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2.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3.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4.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主要信息: 1.美国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美国是著名的移民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外来移民大汇集。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3.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4.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5.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6.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著名产品为硅片。 7.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

美国农业概况

小麦区:大平原中部和北部.大平原中部冬季气温较高,是冬小麦区.北部冬季较长且较冷,只能种春小麦. 棉花带:北纬37度以南 玉米带:五大湖西南,小麦区以东. 乳畜带:玉米带以北的五大湖区,向东直到大西洋沿岸. 亚热带作物区:墨西哥湾沿岸 混合农业区:玉米带与棉花带之间 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落基山脉地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海岸山脉地区一.教学内容: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学习目标 1、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 2、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3、掌握分析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三.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一: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种植历史和地位(重点)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主要分布区 东亚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 带季风气候区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等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生产历史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生产地位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高效记忆】联想法记忆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

由季风水田农业的“季风”联想到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季风气候区,而季风气候又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重点、难点) 第1幅图表示了亚洲水稻的分布,其余3幅图分别从气候、人口、地形三个方面反映了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现总结如下: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区,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热量充足;大部分 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 丰富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 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 少。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 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 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量高。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中,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形成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 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量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量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