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为归侨的苗族——兼论甘庄族群关系的再建构

作为归侨的苗族——兼论甘庄族群关系的再建构

作为归侨的苗族——兼论甘庄族群关系的再建构
作为归侨的苗族——兼论甘庄族群关系的再建构

云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作为归侨的苗族——兼论甘庄族群关系的再建构

姓名:朱凌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族学

指导教师:林超民;顾士敏

2002.6.1

前言

由于父亲多年来一直在甘庄工作的缘故,使我自少年时即有多次机会到甘庄游玩,对当地居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印象中,对印尼归侨、越南苗族归侨以及甘庄本地的傣族和彝族这样不同的群体就有了分别,自然这样的分剐只能来源于他们族群特征的外在表现即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虽有这样的分别,在我眼中,各族群邻居依然能够融洽和睦地相处。

对人类学的学习使我意识到甘庄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譬如印尼归侨表越南苗族归侨所面临的变迁与适应的问题,当初我就是想从这一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尤其苗族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民族,其整个民族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甘庄的苗族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先是从国内迁到国外,在国外居住多年之后,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因素又被迫回迁,这样的案例在国际苗学研究中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但以甘庄复杂的族群环境,单从越南苗族归侨和印尼归侨的回迁与适应的角度来研究是不够的。在接触到相关的族群理论后,我逐渐开始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理解甘庄特殊的文化形式和社会结构,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如文中所述,族群理论在海外学者的研究中已经趋于成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相较之下,国内学者对族群理论的研究则方兴未艾,如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新近成立的“中国族群研究中心”和各种学术论著的纷纷出版,使国内的族群研究开始掀起一股热潮,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所取得的丰富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经验。

在对甘庄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从2001年年初至年底,我对这一地点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田野调查,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从2001年年底到次年初,我进行了论文的撰写,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调查。本文的完成,或将为国内族群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的民族志案例,并希望能对族群理论研究本身有所贡献.本文在论述中尽量尝试一种可读性更强的方式,以期对人类学的文本描述作出一点突破。

内容摘要

/甘庄位于云南唐元江县东北部,有世居民族彝族争僚族,1950年代初\

期为安置归侨而建立华侨农场,先是印尼归侨,后为越南归国苗族难侨,

加之不断进入的各地汉族,形成了甘庄农场独特的族群结构。叉本文以归苗族群为主线,描述其在越南的生活以及回迁的过程,并借————————,—一

此追述苗族移民史和中越关系史,以揭示族群文化及族际关系的变化与国

,————一一一

际政治经济的内在关系。(文章重点论述回迁苗族族群在甘庄面对巨大的变

迁时所采取的丈化适应方式,并将其与迁往西方国家的苗族移民作比较,说明各级侨务部门和甘庄农场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归苗族群在甘庄20年的生活,是一个文化的变迁与适应的过程,在农场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中,同时也是一个“族群过程”~一其族群意识、族群形式、

族群内容及与其他族群的关系,在这段时问内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十

/本文即以相关族群理论为指导,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从葬礼中的仪式、礼物的流动、亲属关系的扩大、现代流通与族群文化的关系、族群文化的互动等方面,讨论作为一个外来族群的归苗是如何一步步地重构他们

在甘庄的族际关系,以及族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得出

————————一一

结论,文化的变迁J必然要求族群关系的重构,反之,新的族际关系的建立,也必然带来族群文化的变迁。在甘庄的各族群问,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族际文化共享的局面。

【关键词】族群,归苗,华侨。j甘庄。

TheMiaoPeople3stheReturnedOverseasChinese

-?-?..--?——-theReconsmactionoftheEthnicGroupsRelationship

inGanzhuang

ByZ'huLmgfel

Ab3tract."

Ganzhlu∞gliesintheYuanjiangself-governingcountyofHam,YiandDaipeople.Yurmanprovince耵Ⅺtlatlvleethilicgroup.Yi∞dDaipeoplehavelivedthereforhundredsofyearshathebeginningof1950s,GanzhuangwasrenamedOverseasChineseFarmbecameofimmigrationofoverseasChinescofIndonesianAdditionallywiththecontinuousimmigrationfromdifferentcounties.theeomplicated∞dtypicalsocialstructureamongtheetbnicgroupswascOmlngmtobemgitwascomposedbytheYipeople,Daipeople,returnedoverseasChineseofIndonesiaandMiaopeopleasthereturnedover,asHmChinese

Iha',edescribedthevcholeprocessofimmigrationfromVietnamandhowdid也斜adaptthesituationofCranztauang,andalsomentioned吐lehistoricchangeofrelationshipbetweenChinaandVi咖mtodiscLl5¥how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andeconomiceffeetedthe蛐ceultlu'eandettmicsrelations11fleprocessoftheMiaopeoplelivedin

Ganzhuangfor20yearsisaprocessofculturalchange.inotherwords.alsotheethnicprocess,whichIneall¥thattheconseioumess.formandcornemofetllnicStoupandetthnicrelauonhavechangedlargely.

Baseoiltheethnicgrouptheory..Ihaveanalyzedtheprocesswithritualoffuneral.flowofgi缸.andspreadofrelatives,folk-customs.andtheinteraeUonamongdifferentetlanieeulturesandsooil.Ifocusoilhowthemigrantethnicgroupreconstructedthesocialnetrelationshipbetweerlmterethniestepbvstep.AtlastIdrawtheconclusionthattheculturalchangemustrequirereeortstructionofettmo-relationship,conU'arilythenewmterethnierelationsmustresultintheehan驴lgofd&lIIiccultureInGanzhuang,itwasforminggraduallythatcoexistenceofmulti.cultureandshareofmterettmicculture

KeyWords:

EthnicGroup,ReturnedOverseasChinese,ReturnedMiaoPeople,Ganzhuang

一、回归之路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陶光云~家扶老携幼来到了中越边界上,再翻过一座山就是中国的土地了。

两天前他们离开了在越南的家,由于走得匆忙,家里的大件家具和房屋都没来得及典卖,送给了村里的亲戚朋友,只带了一些随身的衣物和少量的钱粮,以便于轻装行进。他们一家七口人,有老陶夫妇、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孩子的年龄在五岁到十二岁之间,同行的还有老陶大哥一家六口人。到现在,他们已经走了快两天两夜,全家人都已经很疲累了。由于下雨,天气也忽然变得冷了起来,肚子也更饿了,出发时带的干粮已经全部吃完,只剩一些稻米,这原本是准备到马关后作为过渡的粮食。小女儿已经饿得没力气再哭了,爸爸妈妈也不会让她哭。这条回归之路充满了危险,他们甚至不敢走大路,有时只能翻越陡峭的山崖。就在头天晚上,老陶十三岁的侄子不小心踩到地雷,失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爸妈把他埋在了回归的路上。所以尽管大家都已经又冷又饿,却不敢生火取暖和做饭,惟恐火光会引来越军的炮弹或者山里的野兽。回归之路充满了艰辛,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由于消息的闭塞和宣传的误导,老陶无法去想象,也不敢去想象,一切都还只是未知。

老陶边走边回忆起在越南的生活。他们原来住在越南国老街省坝哈县龙金办事处新寨村,这是一个花苗(自称“蒙扎”)村寨,村里共有25户人家,180多人。该村属高山地势,远离集镇,交通不便,生计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粮食主要是旱稻和包谷,旱稻有七个品种,其中四种是糯谷,另三种是苞谷。栽种包谷主要是作为牲畜饲料。还种有高梁、养麦。包谷

地里套种瓜类如黄瓜、南瓜、甜瓜、葫芦等:还种甘蔗、甘薯、芝麻、香蕉、柠檬、酸橙、荞子、胡椒等。经济作物有大麻、棉花和蓝靛草等。牲畜有水牛、黄牛、猪、山羊、马、狗、鸡、鸭、鹅等。狗是用作玩赏、守门和保护孩子的,马是供驮运和乘骑之用,水牛、黄牛和山羊都是作为贸易而饲养的主要牲畜。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尽管他们地很多,可收成都不是很好,当地政府曾对他们这些高地民族进行过帮扶,为他们运来了化肥,但他们却不会用,结果是化肥化了水,只好倒掉,他们倒是很高兴用化肥口袋来装东西。他们依然用传统的方式种地,新地还是“砍倒烧光”的刀耕火种,老地则使用牛耕。一年下来,能收1000多斤苞谷和500多斤谷子,由于山高气温低,一年只能收一季,粮食不够吃,生活很是艰苦。

龙金办事处设有初级小学,用越南语教学,没有苗语教育,老师上课不认真,学生也就学不好,有的人家就把孩子送到坝哈县城去上学,那里实行的也是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而且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所以生活虽然清贫,倒也宁静,他们一家过得很知足。

20世纪初叶,老陶的祖父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到了越南,时间当是20世纪初,在越南生下了老陶的父亲。老陶也出生在这里,娶了当地苗族女子杨小葱,并且养育了四个子女,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中华民族向越南移居,有史可查者可上溯至秦代,《史记?秦本纪》中有“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的记载,其中象郡包括现在越南北方的一部分。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众多士子到越南避难,后来又有许多罪犯流放于此。此后,移民即持续不断,历经东汉末的董卓之乱、宋末越南的独立、明成祖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及以后的中越贸易发展,到法国统治越南时期的招募劳工,再到国民党残部的遗留。华人移居越南已有悠久的历史,移居越南后,其中有一部分又在不同程度上同当地越族居民融合。至于居于中越边境上的壮、茁

等少数民族,其在两国界际之间的游徙,更是至为频繁和平常,至现代,两国边民之间也仍存在通婚和走亲访友等活动。

越南北部的苗族老人认为:“中国苗人之所以徙入越南,有以下一些原因:主要是由于反对清赣封建地主的起义斗争失败后遭到野蛮的屠杀和镇压,此外,就是因反对抓兵抓夫、苛捐杂税,田地被夺走,失去谋生手段,因受到层层压迫、剥削而饿死、冻死等等。特别是徙入人数最多一次,就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朝封建集团实行报复,对他们进行了血腥的镇压”1。但苗族的搬迁往往不是大队人马的长途转移,而多以小群体的游耕方式进行,走一山,住一山,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期内,一点一点地向南渗透,慢慢越过了省界,又越过了国界。综合分析各种说法,中国苗族向越南迁徙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种是由意外事件(如战争、灾荒等)所引起的迁徙,它们往往是爆发式的,不连续的,规模较大;另一种是由山地农耕方式所引起的“游耕”型迁徙,它们往往是连续性的(就总体来说),规模较小。据1965年统计,在越苗族已达到245.000人2。1979年,越南政府进行了有史以来最详尽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总人口为52,741,766人,其中苗族人口为349,000人,占总人口的O?66%,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名列第六。,

从中国到越南的路途充满了艰辛,同样艰辛的是他们在越南的适应过程。随着在越南北部定居的苗族越来越多,他们不得不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中新的民族和新的权力机构,但开始时他们依然尽可能地依山而住,几乎不与其它更强大的民族来往。逐渐地,苗族才开始与其它民族建立较稳定的相互联系,并且学习相互适应,同时也开始积极地寻求意义重大的地

1【越】琳心著《苗族的迁徙史及其族称).载《东南亚》.1984年的三期,第46页。

SyedJam丑lJanfar:‘‘IncMeo:People:Anintroduction'’,A?R?Wajkcv(1981),FarrnerbintlacHills,Taipei,pp?62?

3参见<民族关系史译丛》.1983年第一期。

理位置,以满足更多的生存需要,他们需要定居下来。不断增加的苗族人口迫使他们从乡村移居到与其它民族混杂的地区,新的文化突然地猛烈地侵袭过来,苗族的某些传统文化也因之而丧失,所以在经过越南迁徙的阶段以后,他们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浸染上了周邻族族群及当地政权意识形态的某些色彩。

1970年代,越南当局在印度支那推行扩张政簧,有上百万人被赶出了家园,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中越山水相亲的关系也随之被打破。开始大规模迫害在越华人并驱赶华人。全部在越“华族”,包括汉族、壮族等,都必须回迁。同所有回归的苗族一样,老陶他们的回归也是一种追不得已的行为。越南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在越南有亲戚朋友担保的的就可以留下,而没有担保的就得迁回中国。老陶家也曾经想过设法留下,但最后没有成功,只得踏上回迁之路。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陶一家才踏上了充满艰辛的回归之路。陶妻杨小葱是越南本地苗族,她所有的亲人,包括父母及哥哥姐姐都在越南,随丈夫回中国,于她而言,离乡背井的感觉更加强烈。

一路走走停停,总共经过4天多的爬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他们终于进入中国境内。但由于当地政府有困难,暂时无法妥善安置,他们即投奔境内的亲戚,在马关县金厂镇一个叫箐脚的村子先安定了下来。这样一住就是lO个多月,直至1983年他们才又举家迁到甘庄,在甘庄定居下来,至如今近20年就悄然过去了,然而老陶他们在甘庄的生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新到甘庄

对于于里迢迢初来乍到的老陶他们来说,甘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自然环境,更陌生的社会、人文环境。但之所以选择甘庄来安置归侨,并非随意为之,据元江县侨办李文和主任介绍,这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甘庄历为侨乡,早在解放之前,元江即为通往东南亚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途,很多甘庄人就曾沿着这条道路走向海外;二是甘庄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所处热带雨林气候极为相似。湿热多雨,较适合归侨的居住习惯。

甘庄华侨农场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北部,地处滇西南中部,距县城24公里,距省会昆明约240公里。地处甘庄和干坝两个山间小盆地内,总面积108?25平方公里。是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必经之路,自玉元高速公路开通后,甘庄与玉溪及昆明的距离大大缩短。

甘庄华侨农场属浅割切低山地形,属断陷盆地,土质厚、肥力高,可耕面积大。海拔在750米至900米之间。甘庄平均气温21?2"C,绝对最商温出现在5月份,高者可达39?9℃,绝对最低温出现在1月或12月份,低可达2?8"C。年均降水量为878?6毫米,霜期极短,每年仅元月出现二至三次轻霜。甘庄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其发展特色农作物提供了条件,农作物主要有双季稻、玉米、商粱、黄豆、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则有旨蔗、麻类、棉花、咖啡,还有现在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芒果和芦荟,对农场的经济环境以至于人文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甘庄华侨农场”场部位于甘庄坝,以1960年代安置印尼归侨而得名。据《元江志稿》载:“唐南诏蒙氏,建城甘庄,徙自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氏戍之”。早在元江建城之前,甘庄已成为南诏的重要治地,从北宋中期至明末,均为元江傣族世袭土知府那氏辖地。清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曾设“甘庄哨”、“甘庄塘”,隶属于元江营,有兵驻守。民国期间设元江县,下设甘庄保。解放初期,甘庄设有农协,52年设甘庄乡。1958

参见‘元江县志》

年4月,为了安置下放干部,玉溪地委决定在此地建立国营农场,计安置省地县下放干部500余人,并划归省农垦局分管。1960年4月,在农场安置印尼归侨。1961年12月将新平县漠沙农场的印尼归侨并入.由中侨委主管。197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二团组建,甘庄华侨农场编为第一营及第二营,团部即设在今甘庄华侨农场场部所在地。1974年兵团结束,再度恢复华侨农场体制。21978年7月以来陆续安置来场的越南难侨,当年安置2600人,此后续有增加,其大部分为苗族。2至此,甘庄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族群结构。

从甘庄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复杂的族群结构之所以得以形成的原因。甘庄曾为南诏辖地,为傣族世袭土司所治,傣族和彝族为世居民族,解放前傣族居住在甘庄,彝族居住在干坝,较为分明,后来两族间的交流增强,交错杂居现象才比较普遍。两个族群的人口至今仍占有较大比重。

附表1:甘庄华侨农场民族结构(1986年)3

f民族傣族彝族汉族(含归侨)苗族(含归侨)其他

l人数(人)259515442239516184

|所占比例(%)36?721?831?67-32?6直至清初改土归流后,始有汉族徙入甘庄,此后即持续不断。及至1958年甘庄设农场,安置的下放干部则多为汉族,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此外由于甘庄地处省会到滇西南的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商旅常有耽于此处者,他们或商或工,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也逐渐成为甘庄的族群结构的一部分。

1960年4月13日,首批印尼归侨231户,1125人(其中男583人,

1参见《元江县志》。

2相关文件显示,1978年全省共安置越南难侨88200人,其中玉溪7000人,文山6000人,德宏21600人,曲靖2000人,太理5200人思茅10000人,西双版纳22000人,临沧10000人.保山5000人。3参见农场相关统计材料。

女542人)到达农场;1961年12月,根据当时省侨务处的安排将原新平县漠沙农场的印尼归侨197户,856人(其中男430人,女426人)和6名行政管理人员并入甘庄华侨农场。

1978年后分批安置越南苗族归侨,当年接待安置归侨998人(其中职工339人1)到1979年,安置的人数增至1458人(其中职工487人)。1983

年继续安置497人,老陶他们就属于这一批。1985年有安置199人,截至

1987年底,在场越南归侨为1683人,其中职工518人。(参见附表2)至此,甘庄华侨农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族群结构,即傣彝族群、汉族群、华侨族群、归苗族群。

附表2:农场安置归侨情况2

}安置华合计时间户数人数(男/女)地点(居民点)备注

}侨人数

1125

弦1960?4?2'31红专大队(4个,新组建

(.锕3/承瞎)

198I

转迁自漠沙农1961?12197856(430/426)新建大队(4个)

1978998干坝分场7、8、9转迁白文山州

l越南归1979460趴,新建分场8、马关县,在甘庄

无统计2154!侨19834979队,以及第2、也曾几度改变

19851993、6生产队。居住点.由附表2可见,原来为了安置印尼归侨两新组建的红专大队与新建大队,后来又安置了越南归侨,此后又陆续有作为农场职工的汉族、傣族群众迁入,就形成了各个族群交互杂居的现象,在一条并不太大的村子里(某一分场的一个居民点),往往都能找到上述几个族群的存在,他们的生产与

2按甘庄华侨农场规定,归侨中年龄在18岁至55岁之间.具有劳动能力者为该农场职工,享受农场职工同等待遇。

2参见农场相关统计材料.

10

生活都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作为后来者,面对率先进驻的其他族群,老陶他们该怎样开始在甘庄的生活昵?各种预料到的和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接踵而来。

(二)、变迁与适应

“刚一下车,大人小孩都哭了……”

一位苗族老奶奶这样描述他们刚到甘庄时的情景,比起他们越南老家茂密葱郁的树林、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湿润的气候,甘庄的荒芜、酷热、干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不能不让世代以土地为生的他们大失所望。在当地,也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谚:“要走甘庄坝,先把老婆嫁”,真切地道出了甘庄自然环境的恶劣。尤其1950年代前的甘庄坝,恶性疟疾、天花、伤寒、痢疾、流脑等传染病猖狂肆虐,因此而被称为“瘴疠之地”。当然,在近几十年的开发与建设之后,甘庄已非昔日所能比,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还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甘庄的特殊气候尤甚,生病就成了家常便饭。好在1980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建了农场职工医院,使农场的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老陶他们可以免费就医。据医院的刀医生说,那段时间,医院的门诊人来人往,大多是刚刚抵达的这一批越南归侨。但陶家七岁的小儿子还是不慎染上了伤寒,由于医治不及而夭折,给刚到甘庄的陶家一个沉重的打击。

随之而来的是住的问题。在1960年印尼归侨刚到甘庄时,新房尚未建盖起来,他们被安置在当地傣族家,一起挤住在狭窄的土房之中,至1962年农场统一新建盖的职工宿舍逐渐完工,他们始陆续迁入新居。60年代后期,农场已新建的职工宿舍(瓦平房)已达到25545?65平方米,[978年

为了接待大批越南归侨来定居,又募建职工宿舍1300平方米,1980年新建4959平方米,至1986年底,全场新建住房丽积已达100266?95乎方米,人均占有14?7平方米。农场建盏的住房实行统一安排,房屡统一媲划,每个定居点都建了篮球场和公共厕所,还在瞅远新掘了水势。在每户屋内还摆设了餐桌、大小礴、筷子、口缸、热嫩瓶、铝锅、鬣盆、水桷、双入床、单人床:床上还撞好了蚊帐,铺蔫崭新的床攀、棉垫被盖、挠头和铙巾,农场考虑得细致入徽、鬣谣俱至0,而且这一切设捷郝是免费提供给住户使用。所以妇苗们对甘成的住所都很满意,这和在越南对静茅草壁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剃。尽管饱们还不太习惯耀厨房里的锅灶,有一位老奶奶就是把这大锅灶成来煮猪食,蔗~矗按老舅惯用火塘和铁三脚架做饭。老陶家原被分在干坝,几个月后迂到了现在往的地方,被编入颓建分场三队,后改为红新分场八队。所谓“安居”才能“乐业”,她嬲的心瞧拜始慢慢平静下来,可以汗始从长计议将来的日子了。

值除了赛疆可以坐享其成外,葵能一切都要髑自己的双手去改变。

在当时螅计划经济时代,曹庭华侨农场在生产上基本是一个囊给是足躲集体单位,粮食生产成为第~要务。粮食馋物主要以双零稻为主,另有玉米、商粱等。经济律物粥主要以甘蔗为-耋。水稻的粹植对予{蝥代生活在早顼的当地傣族群众来说是轻车熟路的,韶使彝族,他们在与傣族和汉族多年的交往中也逐渐学会了这一技术。但对于初来乍割的老陶他们来说,在越南对从未种过水稻,这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蓐对农场分给的承啜,俺们束手无策。种甘蔗也一样。他们不知从侮藿手。此外农场还分给了德们一些菜地,同时也蠢蔟籽或菜蕊,胃链们就是不知道怎么播种、管理。总之,他们所熟悉的粗放农业与替座农场较为精细的耩律方式是缀不搬月的。老冁说:“没办法,哭有主动去向傣族邻居学习,要不就没饭吃了”。

毽这箭又遇到了勇一个更关键煎目题,语衰阏题。这部分龉迁的几乎

全部是在越南土生土长的苗族,在他们内部讲的都是苗语。他们所操的方言与国内的苗族还有不同,在他们整个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几乎都没有与汉族接触过,所以汉语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由于其独特的族群构成,甘庄流通的语言也极富特色。当然,这里比较通行的还是当地汉语方言,极有地方性色彩,当地各族群众之间进行交流,或者农场、队部开会时一般都是采用这种语言。但傣族或者彝族在自己族群内部交流时,则分别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即傣语或彝语。对于他们而言,说方言或普通话都没有说自己的民族语言那样来得习惯和自然,与自己的同胞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其中自然包含了很深的认同因素。此外,如果你在甘庄试图用普通话与他们交流,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普通话都讲得很流畅而标准,这些孩子不只在学校讲普通话,即使在玩乐中或者回到家里,都很习惯讲普通话。相对于省内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但当你了解到在这里还居住着印尼归侨时就不会奇怪了。大部分印尼归侨祖籍广东,当他们50年代初到甘庄时,当地方言和民族语言对于他们也是完全陌生的,好在他们可以以普通话与当地人进行不太流畅的交流。由于当时印尼归侨人数甚众,而且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常常在甘庄社会扮演重要角色,获得一种话语的优势,于是普通话也就逐渐流行开了,甘庄少数民族的普通话水平因此而普遍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在印尼归侨内部,他们讲的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广东白话,这是一种既难懂更难学的话。所以,对于从越南刚刚来到甘庄的老陶他们来说,不管是汉语中的甘庄方言、普通话或者广东白话也好,还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彝语或傣语也好,对他们来说都不具更多的意义。当然,他们的到来,给甘庄本来就丰富的语言又增加了一种色彩。语言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族群问的交流。当老陶他们向傣族邻居学习生产技术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笑话,你知道什么是“辣椒年轻的时

13

候”吗?你知道什么是“公鸡的妻子”吗?它们分别是青椒和母鸡。类似的趣事还有很多,一直被大家传为笑谈。在这方面老陶还好一点,因为他在越南时做过村干部,曾多次与住在附近的汉族接触,所以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他还是能听懂,也能结结巴巴的讲几旬。可他的妻子杨小葱就不行了,她真正是一句听不懂,一句不会说,他的老母亲也是一样。孩子们虽然也不懂,但好在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较强,而且在学校上学有更多机会可以跟老师学习普通话,还可以向同学学习,所以他们很快解决了语言的问题。更多的成年人特别是妇女还是象杨小葱和她婆婆一样,必须从头开始,很多老人至今仍然不能与外人交流。

正如上文所言,对于苗族来说,四处迁徙似乎成了其内在的民族特性,整个苗族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民族迁徙史。有“老鸦无树桩,苗家无地方”、“桃树开花,苗族搬家”之说。迁徙一词在这里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不断地变迁和适应的过程,其中自然也隐含着民族文化传续性的不断震荡甚或断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迁徙也造就了这个民族坚韧的适应能力。在甘庄的生活也不例外,虽然开始时候较为艰难,但他们最终还是融入了这片土地。当然我们特别注意到,作为一级政府机构的农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极大地缩短了这一过程。

作为当时国际大环境下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对归国难侨的接待工作被提到了“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的高度,并与反对苏修的斗争结合起来,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相关地、州和县相继设立侨办等专门部门。

安置接待归侨所需经费、物资属中央统配、部管物资,按计划下拨。按照要求,归侨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必须得到保证,粮油供应及其他凭证供应物品,按当地供应标准纳入计划供应,食肉按当地城镇居民标准供应一年。此外,归侨的子女的入学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他们来到农场后

14

可先跟班学习,新学期开学后再按实际考察的程度编班入学。高初中毕业生也被组织起来复习,准备报考大学、中专或升入高一级中学。若农场缺乏教师,可直接报省接侨办公室转报省计委、省委组织部进行分配和调剂,归侨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也相应地被分配到农场所属的中学或小学任教。同时,各种保证制度也相应建立起来。在难侨的管理工作中,干部主要从转业军人和原农场中抽调,同时通过调查和培养选拔部分难侨中的积极分子,各农场纷纷举办归侨积极份子培训班,分期分批地培训积极份子,归侨自己的干部在逐渐成长起来,开始进入地方权力结构,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农场的政治生活中。

尽管在归侨的安置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官员的贪污、延误施工等,但总体来说,各级侨务部门还是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这对归侨较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收容被越南当局驱逐的苗族的还有一些西方国家,老陶的这些苗族同胞在这些国家与他们有着很不相同的遭遇,其经历是很有启发价值的,我们可以将其进行一番比较。

1976年和1979年,有两批苗族先后到达法属圭亚那,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两个村子,一个有100户人家,另一个有120户人家。法国政府在最初两年内给以援助,每人每天可得到40~50法朗,两年以后便必须完全自立。法国政府还曾制定了规划,打算让苗族种植水果以致富。但苗族很快便发现,当地市场上水果价低而蔬菜价高,他们便转而大面积种植蔬菜。6、7年下来,这两个村子的现代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地土著居民的村子,村里通了水电,铺了柏油路面,有了小型诊所,收割稻子时也用上了联合收割机。而这一切主要是靠苗族人民自己奋斗得来的。圭亚那苗族能在短短的时期中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是分不开的。早在60年代,法国著名的苗族研究学者恩保羊先生就帮助老挝苗族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

写的苗文,并积极地在苗族群众中传播。国外的苗族大多懂得这种苗文,这就为他们掌握本民族文化,学习法语、英语和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现在圭亚那的苗族大部分都会说法语,因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新的土地上牢牢地扎下根了。1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适应方式,老陶他们现在在甘庄的生活也不比圭亚那的同胞差多少。1980年代初期,甘庄华侨农场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归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使他们的平均收入大幅上升。干坝分场八队越南归侨职工熊光元一家五口,只有两个劳动力,承包甘蔗地13亩,收入4426元。另外,他家又另外开荒种甘蔗,额外收入1000多元。1986年,他家纯收入达5385元;红专分场五队的越南归侨侯兴贵全家,也只有两个劳动力,除种好承包的甘蔗地外,还利用农闲搞副业割山草、开荒种花生、地瓜等,纯收入达5457元:红专分场二队的越南归侨田石英一家,1986年承包芒果22亩,在农场科技人员的帮助下,通过一年的辛勤劳动,1987年产量达到13500公斤,总收入13500元,减去各种费用及上缴管理费后,纯收入10845元,成了当时在全国还颇为少见的“万元户”。在当时,“万元户”是富裕的象征。1986年纯收入超过五千元的有六户,超过l万元的有一户。2陶家的生活当时还不算好,他家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能够下地劳动的只有老陶夫妇。慢慢地,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成了家里重要的劳动力。2000年,他家承包了7亩地,还另开了50多亩荒地,种植甘蔗60多亩,当年总产量283吨,每吨的收购价是120元,光甘蔗就收入近3万元;此外他家还承包了6亩芒果地,自家有开荒地新种5亩,计有芒果地14亩,碰上产量高、价钱好的年头可收入l万多元。在住屋的边上,陶家还修建

。据恩保羊先生2000年lo局25日在云南社科院介绍的苗族在西方国家的生活情况的演|拌。

2资料来源于甘庄华侨农场相关文件。

16

了猪舍,养了好凡头肥猪,除去过年过节时自家宰杀外,每年还可出售几头生猪,也有几千块的收入。除了必要的开销,如购粮等之外,积蓄在稳步的增加之中。家里重新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新添了彩电,二儿子买了摩托,还有一台拖拉机跑运输。在甘庄的苗族归侨中,老陶家的生活只算中等水平,还有比他家好的多的,几乎可与城市中富足的家庭媲美。不管怎样,他们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他们对现状深感满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族群”研究与中国民族关系的重新诠释

正如上文所述,老陶他们的到来,为甘庄多姿多彩的族群文化又绘上了亮丽的一笔,其典型的族群结构从微观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中多民族形态的特点。除中国人民大学的胡鸿保副教授曾于1989年进行过“绿园”个案的研究外,北京大学周星教授也曾经选择这一地区作为田野点进行族群关系的研究,认为元江作为文化接触地带具有典型的意义,从而提出著名的“元江模式”。他将元江坝区人群的社会生活和半山腰的人群、高寒山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立体关系。三种人群间存在着物质的交流,同样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彼此采借,坝区生活离不开山区,山区生同样离不开坝区,双方都为对方提供某些资源。1此外还有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刘援朝、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博士陈丁昆等曾在元江各地进行过田野工作,初步形成了所谓“元江人类学’~。

‘周星蔷‘从族际关粟角度理解多民族的中国社会与文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l期。4l一‘6页。

2胡宏保、周星、刘援朝、陈丁昆著‘人类学本土化与田野调查——元江调查四人淡》,载f广西民

17

一般来说,一个研究者以某个社会或社区为对象时,他关注的多是单一民族或族群的社会,较少面临族际之类的问题。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把这个社会“提纯”或者说“简化”了。通常,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必须设计一个边际,对其范围有个界定,有时便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更大的族际背景。忽视了还有别的因素影响着这个社区、这个村落的社会生活。比如在甘庄这种特定的族群结构关系中,我们的研究就不能孤立地单就某个民族或族群进行,族际的角度就显得异常重要。

自然,从族际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近年来,我们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外事场合,凡指涉少数民族的地方,原来的nationality改成了ethnicgroup,如国家民委的英译名已由原来的TheStateNationalityAffairsCommission改成了TheEthnicGroupAffairsCommission,《民族团结》英译名已由NationalityUnity改成了现在的EthnicUnity。关于民族的译名和使用,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港台学者首先将少数民族译成族群(ethnicgroup),以适应现代化之需,内地学者也展开了讨论和研究。

在我国,自1950年代的民族大调查以来,“民族”概念有了历史性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傲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提出了民族自治的基本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各民族代表共同参与的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治上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但是,当时中国当时究竟有多少民族,说多少种语言,他们的基本情况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还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于是从1953年起,新中国政府进行了开创性的民族识别工作。当时我国的民族学工作者和有关政府部门,主要基于斯大林的经济、语言、地域、文化和心理等“四要素”,来进行民族

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期.第32页。

识别,但是并未完全照搬,而是结合国情、结合历史灵活变通,形成了自己一套按照国情采用的“理论与方法”1。中国基于特殊国情下为政治需要而进行的“民族”族别划分,体现出中国整个构建“国民国家”的历史过程。

族群的本质是认同,且不排斥多种认同.它不象“民族”这个政治一文化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权利资源的分配,它作为一种文化一心理认同的共同体,更多的是基于文化差异和心理边界之上,因而族群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常随情势的变化而发生认同上的变化。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group)两者存在差别,前者重政治,后者重文化,而政治与文化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两者的相关性及相互转化的历史事实,对“族群”的关注,同样不能忽视“民族”。具体到某一个民族,其在具有整个“民族”的认同感的同时,有表现出多种类型的族群文化特色。

但在市场经济中民族属性经常在商业利润面前黯然失色,利益取向分割了同一个民族和族群,不同的利益使人们采用了不同的聚合形式,不同的聚合形式又赋予当事群体以不同的社会意义,而某些利益只能通过这些形式而获得。所谓以利益选择聚合而成的“利益群体”,亦可视为一种族群的新形式。“如果说‘民族’是历史结构的产物的话,那么,‘族群’就是利益互动的‘宠儿”’。2如果我们承认所谓“文化”也有其产生、发展及变迁的现象,把文化看成是描述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则也可认为这一基于“利益选择”而再聚合形成的群体也可能拥有其特定的“文化”,这一文化同样可以塑造出新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反过来更促进了其群体的情感认同。因此,以“族群”而不是“民族”的视角来观察正在或已经被卷入市

1参看黄淑娉:(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载《中国社会科拳》.1989年第一期。

2徐桂兰著‘人类学的主要课题:族群与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36页。

19

苗族与侗族的传统体育

苗族与侗族的传统体育 苗族的传统体育 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广泛群众基础。如在著名的武术之乡镇远县和凯里县,苗族同胞不仅男的练,少的练,连妇女们个个都怀有一身勾、搬、冲的真本领,每逢家闲打谷场上或庭院里常聚集着一群人,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各种武艺般般齐全。春节前后,村寨之间相互比赛,以武会友,无论胜负,不伤和气。并且在传授过程中十分重视武德教育,有“三教不三不教”和“三打三不打”的教规,形成以健身健身娱乐为主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苗族赛龙舟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龙舟长二十余米,宽一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二十三米为母船,两侧每根各长为十长米为子般。龙头、龙颈由一根二米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彩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手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来风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骠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约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浆。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比赛场面十分激烈,使人振奋,使人向上,的确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保团结的体育活动。是苗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较为引

人瞩目的一类,同时也深得各族人民的表睐。从该项活动的观赏价值来看,它展示了早期苗族人民持朴的信仰,同时,追叙了苗族人民早期文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当时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勇敢意识和团结历进的精神。 打鸡毛毽 打鸡毛毽苗族称作“NDOUK NDID”,是苗族传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体育项目。分为竹筒制成和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两种,这两种鸡毛毽打法也不一样。 竹筒制鸡毛毽苗族叫NDID DRANGX,它有易做、程序简单的特点。首先要选好鸡翟毛,鸡翟毛长短要一致,顺时或逆时方向也要相同;其次要选好粗细均匀直径约为1.5厘米,长约4-6厘米的竹筒,竹筒底部要选择在竹节处,这样,在打的过程中不易击碎;再次将4至6支鸡翟毛根依次插入竹筒中,最后插入一个别契固定鸡翟毛根使之与竹筒形成一体。 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苗族叫NDID LOUX GHUAT MIL,做起来较难,程序复杂。除选好鸡翟毛外,还特别讲究包谷壳的制作工序,首先要将干燥的包谷壳折叠成正方形,形如“凸”字,将鸡翟毛根插入“凸”字突起部分便算完成了全部工序。 竹筒制成的鸡毛毽打法要用有柄木拍敲击,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则直接用手掌拍击。 打鸡毛毽的游戏规则:一般是对打双方中间划一条界线,一对一或二对二用木拍或手掌互相拍击鸡毛毽使之上下翻飞,鸡毛毽落入对方界内且无力挽救的,本方则视为赢家。若比赛则一般规定打九个(分)或五个(分)为一局,打三局以得分多少定输赢。 输家的惩罚和赢家的奖励一般都不被大家看重,但在年轻人之间大多以赢家赢几个(分),用鸡毛毽拍打输家屁股几拍或用双手搓揉输家耳朵几下,且不得反抗。但有时也会发生“耍赖”的情况,于是,

贵州传统村落-黔东南

第一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则里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排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哨乡翁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坝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蝉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青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大稼乡邓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岑扣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高青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滚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归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九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三团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高寅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贡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吝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金城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蚕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冲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登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高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流芳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寨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高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纪登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绍洞村

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以台江县为例 摘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以其绚丽多彩、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台江是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同时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文章从挖掘台江县苗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技艺的研究,对台江县苗族刺绣工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概括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内涵;技艺传承;台江县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民族,苗族文化的传承除口头文学外,另外的一种形式就是苗族刺绣,而苗族刺绣的造型与技法的多样性、独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世界上堪称一绝。苗族刺绣图案含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符号,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社会变迁,为人类同源文化提供有力的佐证,成为苗族寻根族源的与口头文学相辅相存的“教科书”,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是后人研究苗族文化历史的有形载体。 一、台江县苗族刺绣的类型 台江县是苗族文化大县,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7%,号称“天下第一苗县”,苗族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素有“无花不成衣”之美誉,姑娘自幼学习针法,嫁妆多为亲手刺绣。台江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含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 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异,因而制作的刺绣造型风格也各异。就服饰而言(服饰不同,其刺绣纹案也各异)台江苗族服饰可划分为方尼型、方纠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个不同类别。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盘练、辩绣、叠绣、纵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扭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用起草,便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根据我们自己所设计的《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调查》的问卷,将调查获得 的数据、谈话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 的问题。 1、 关于苗族民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我们在“关于苗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苗族语言 非常熟练,并且经常使用”的人达84%;“能够听懂,也会使用简单的对话” 者为2%;“基本上能够听得懂,但不会使用”者为2%;“完全不会,知道较少,基本不使用”者为12%。 苗语是苗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无自己的民族 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2]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苗族同胞在村民与村民之间、家庭内部的日常交往都使用苗语。边远村寨的苗族学 龄前儿童、中老年妇女只会使用苗语,少使用双语。大部分中青年人既能够使 用苗语,也会讲汉语,还有的会讲侗语或水语。知识分子家庭、与汉族通婚的 家庭,少讲苗语,多讲汉语。因此,我们认为苗语的传统地位比较牢固,短期 内不会消失,传承民族文化最基本的条件还是具备的。 2、 对苗族传统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 在“对苗族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于苗族民族服饰 “会自己做,并经常穿戴”的人为14%;“自己会做,只有在重大民族节日活 动才穿戴”的人为33%;“自己不会做,只有在民族重要活动时才穿戴”的人 为41%;“自己不会做,也不穿戴”的人为12%。 改革开放后,苗族同胞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作为苗族族徽的民族 服饰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穿戴苗族服饰的苗族越来越少。年 轻人取而代之的是汉族服饰和西装,市场上各种时髦款式的服饰在苗族社区都 能见到,老年人也很少在平时穿戴民族服饰了。苗族同胞在节日期间,往往有 一部分人穿戴民族服饰,但是节日一过,传统民族服饰也就收藏起来了。因此,我们认为:苗族服饰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存在着消失的危险。过去的服饰是 族徽,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歧视越厉害,族徽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民族敌对 情绪已经消失。服饰上的族徽作用渐渐淡化。对服装的穿着不是那么严格,服 饰的流变速度就会加快 (3) 3、对苗族民俗文化的认知情况

苗族民间传统体育

苗族民间传统体育 ①、跳鼓广泛流传于湘西苗族民间的一种文体活动,历史悠久,源于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 早在明清以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在《保靖概要》有记载说:“集男女于庭,代鼓鸣锣,通宵达旦,名‘打猴儿鼓’”。 历史上跳鼓多随敬祖祭神的公祀活动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鼓已演变为两种形式,一为古代歌舞;一为民间体育形式。 跳鼓作为歌舞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作为民间体育形式则多在传统节日、隆重集会的群众活动中进行。如: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大型节日期间。 跳鼓形式多样,有花鼓、四人鼓、团员鼓、筒子鼓、跳年鼓、单人鼓、双人鼓、猴儿鼓等。跳鼓的打法也多捉多样,有男女单打、对打、混合双打和多人打数种。 作为娱乐活动,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少,本地人和外地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人都可以参加。在比赛时,各村寨则都要推选高手,分批参加演赛。现场群众和评委共同打分,分数高者为胜。跳鼓作为一捉体育运动形式,侧重点是在表演,增进友谊,真正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跳鼓中的“猴儿鼓”历史悠远,来历神奇,盛行于长江三峡的建始、宣恩、巴东等地。 相传古时苗寨深山有一古庙,山中猴子猴孙常来偷食,爬上庙中牛皮大鼓,咚咚作响,将其惊呆,疑是有人作怪,四处张望,悄然无声,遂又跳上鼓面,跳跃不断、响声不绝,回味无穷。灵性极高的猴王悟出原系脚踩鼓响,反复足击为乐,好不动听悦耳。此情此景被一苗家后生窥视,甚感有趣,乃效仿之,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便盛行苗族山寨。故命名曰“猴儿鼓”。 ②、“八人秋”流传于湘西苗族民间。每年“立秋”在当地“赶秋节”这天举行,源于民间的一个爱情传说。所谓“八人秋”就是在一架仿造水车的架子上,依次安装八个坐位,上面坐有四男、四女人八名赛手,故得名。这种竖秋千转到时谁坐在最上面就唱歌。以在高处坐得最长、唱得最好为胜。是一种深受当地苗族欢迎的自娱性体育活动。 ③、“赛龙舟”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台江施秉交界地区苗族民间竞技性体育活动,每年当地龙舟节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举行(由于各情况不同举行的日期并不完全一致),历时三天。苗族参赛的龙舟长约20米左右,宽1米幅三根完整直形杉树杆,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约23米为母船,两侧为子船。另有龙头、龙颈和龙尾,上面涂有金、银、红、绿、白各色,显得富丽堂皇,气氛炽烈。 苗族赛龙舟为每个龙舟上有40名水手,参赛的水手分工明确,一名鼓头是龙舟的指挥坐在龙颈处,称为鼓头,另一名是十几岁的孩子配合鼓头,专门击打挂在龙颈与龙舟相接处的那面锣,造成一种“咚咚多”的节奏,其余32名水手分别站在两侧的子船上划桨,剩下五名一名担任撑篙,五名站在船尾,操舵,调解和校正龙舟的方向。比赛时铳炮三声,数十龙舟如离弦之箭,飞驰向前,气势磅礴,场面美观,配合两岸观众的欢呼声、加油声,令人振奋,让人鼓舞。划龙舟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讲促团结的竞技活动,以在一定距离内以最先到终点为胜。 ④、“赶坡”又称“爬坡杆”流传于广西隆林、融水等地。此项活动源于当地苗族纪念古代英雄的传说,每年农历正月上旬举行。比赛时是在地面上立起一个十分光滑的木杆,杆顶上面挂着葫芦酒、腊肉和奖品,甚至是现金。要求参赛者往上爬的时候头朝上,爬上杆顶,取下杆顶的酒肉、现金,技艺高超者,甚至能用脚夹住现金;下杆时要头朝下蛇行而下,一次成功者杆顶上的酒、内和奖品,即为优胜者所有。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防火条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防火条例(2012年2月1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12年5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 第四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全州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0.1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市、县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不低于0.3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拔付到位,实行专款专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标准。 第五条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指导、督促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和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 (三)协助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制定森林防火村规民约; (四)组织制定和完善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报送森林火灾实情; (五)组织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六)组织人员巡山护林、管理野外用火,发生火灾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七)公布森林火灾报警电话; (八)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森林防火物资; (九)协助相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十)森林防火工作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森林火灾群众扑救队伍。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组建森林护卫队或者森林保安队,开展护林防火灭火工作。 第七条森林防火工作坚持常年预防与重点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全年为森林防火常管期,其中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森林防火严管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森林分布情况,划定森林防火区;根据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高火险期,报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应当建立 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安排专职或者兼职护林人员。在所辖林区内设置永久性森林防火警示标志,配备防火、扑火设施。 第九条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森林防火严管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和责任督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检查,不得阻挠、妨碍检查。 第十条在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中,森林防火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吸烟、烤火、生火做饭、烘烤食品; (二)烧香、烧纸、烧烛、烧蜂窝、烧山驱兽、点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孔明灯; (三)烧荒、烧草场、烧田埂土坎、烧草皮灰、烧秸秆、烧窑制坯、烧炭;

自治县、自治乡

自治县、自治乡 自治县 自治县 行政区划名。在中国属于一级地方民族自治政权,行政地位与普通的县相同,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县与一般县相比具有更多权限。2003年末中国大陆共有117个民族自治县。 自治县名单 华北地区河北省 承德市 围场蒙古族满族自治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廊坊市 大厂回族自治县

? ? 秦皇岛市 青龙满族自治县 ? ? 沧州市 孟村回族自治县 ? ? 东北地区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本溪市

本溪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 ? 抚顺市 清原满族自治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鞍山市 岫岩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 白山市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四平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 松原市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

大庆市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华东地区浙江省 丽水市 景宁畲族自治县 华中地区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怀化市 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 邵阳市 城步苗族自治县 ? ? ? ?

永州市 江华瑶族自治县 ? ? ? ? 华南地区广东省清远市 连南瑶族自治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韶关市 乳源瑶族自治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市 隆林各族自治县 ? ? ? ?

河池市 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柳州市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 ? 桂林市 恭城瑶族自治县? ? ? ? 贺州市

现代设计中苗族图腾文化及图形纹饰的发展研究

现代设计中苗族图腾文化及图形纹饰的发展研究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形式,主要的 图腾崇拜有牛图腾、鸟图腾、龙图腾等等。在现代服装设计 中应用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作为装饰,能够体现出现代与古 典的统一,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设计美感。本文简要分析 了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并对现代服装设计中贵州苗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腾是一种带有民族特征的文化,而图腾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服饰。我国的各少数民族的日常服饰中充分的体现了本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式样、花纹和图案。如果能将这些承载着图腾文化的服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够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的灵感。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以及其在服饰中的表现 1. 龙图腾 龙图腾是贵州苗族图腾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夔龙、琳纽龙、婆番龙、贩绷龙、蛇龙、象龙、马龙等等。龙作为苗族文化中最大的神,与汉族的龙图腾最不同的是,文化中的龙图腾还保留着其他动植物的特征。这也在苗绣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苗族服饰中经常出现各种形态的龙的

形象 2. 鸟图腾 苗族文化中认为自身是鸟的亲族,因此对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崇拜。当今的黔东南苗族的女子经常以鸟羽作为头饰,或者将头饰制成鸟形。贵州的六枝苗族的男子喜欢插戴一束三尺长的锦鸡尾羽。贵州省中部云雾山区的苗族妇女的服饰中经常出现鸟翅膀或鸟雀眼刀的图案,也就是从鸟雀的眼睛或者翅膀形状抽象而成的装饰几何图案。在苗族文化中认为人死后能够变成鸟,飞回祖宗的发祥之地。因此在服饰上广泛的应用鸟的元素,更能够体现其与祖先之间的联系。 3. 牛图腾 苗族为农业民族,牛与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牛图腾崇拜。苗族人认为牛是人类得力的帮手和忠实的朋友,对牛非常崇敬和疼爱。例如在苗族文化中要选择祭祖牛,将祭祖牛作为神牛单独供养。在年节时,苗族人也会先让牛享用酒饭,以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激。在苗族文化中不允许在祭祖牛面前说出亵渎之言,可见牛图腾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苗族的服饰中也经常有牛的形象,将牛的形象广泛的用在男性和女性的服饰之中,将牛视为吉祥、勤劳、神圣的象征。 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发展贵州苗族图腾文化贵州苗族图腾文化是一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美感,能够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长久以来,苗族人民在自己的服饰文化中

浅谈苗族歌鼟与侗族大歌

吴继红 浅谈“苗族歌鼟”与“侗族大歌” 湖南靖州有“苗族歌鼟”,贵州黎平有“侗族大歌”。虽分别在两省,实则相邻地区。 “苗族歌鼟”流行于湖南省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的三锹(读qiao)乡。三锹乡是我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苗聚居区,东临该县铺口乡,南抵藕团乡,西与贵州锦屏、黎平县毗邻,北与该县大堡子镇交界,东北与坳上镇相连。三锹乡辖:枫香、菜地、地妙、元贞、凤冲、小榴、地笋、南山8个村委会。 “侗族大歌”大致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其中以从江县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和黎平县的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为其流行的中心区。 从区域看,“侗族大歌”流行区域相对广阔,“苗族歌鼟”流行区域只在一个乡的范围。即便如此,“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都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独特多声部民歌。它们歌唱形式类似,歌唱内容相同,歌唱规模不同,音调同而情趣有别,音效各具特色。 一、以歌养心建和谐 “苗族歌鼟”的“鼟”字,从字面上看表示为击鼓的声音,而用当地语言理解“鼟”字却是“上台阶、步步登高”的意思,似乎暗示“苗族歌鼟”声音高低起伏大、音域宽广的特点。“歌鼟”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本来只是男女集体对歌对唱的一类歌曲,演化到后来,苗民便把它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了,以致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丧葬祭祀以歌当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 作为“山歌之乡”的靖州三锹一带,苗民酷爱唱歌,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为他们相互之间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方式,唱歌成就了他们温厚、谦逊、互敬互爱、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和品德。这里的苗民大多都是编歌唱调的能手,他们的口头语是“饭养命,歌宽心”。讲歌由歌师担任,讲歌时要口语性较强,听起来近似说话,具有根据不同场合需要进行随时编歌的能力。领歌人要求嗓音好、记性好,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则是宏大和古老之意。这种民歌主要体现在曲体长、声部多、演唱人数多、场地讲究、礼仪规模大、礼节隆重、歌唱远久与古老等方面。“侗族大歌”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等和谐,以歌传承历史、传承做人道理、表达理想、丰富精神境界。“侗族大歌”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几乎每个侗寨都有一个或多个15人左右的歌队,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对歌、赛歌。通常,在唱大歌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通过唱大歌的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2016·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进,12月13日,北京市在北平抗日烈士纪念园等八处烈士陵园一起举行公祭仪式 B . 一年内,监管层连发4份文件,释放出鼓励消费金融大力发展的强烈信号。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众多电商对该领域相当看好,希望与传统银行分一杯羹 C . “超级碗”是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胜者被称为“世界冠军”。多年来,该节目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D . 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2. (2分) (2017高三上·贵阳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二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 .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C . 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 . 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3. (2分)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句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咬文嚼字,在表面

探讨苗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探讨苗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通过对凯里市舟溪小学和舟溪中学市师资、教材和课程设置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苗族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传承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和特色发展,政府重视,学校实施,师资齐全,教材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 标签:苗族文化教育传承对策 一、中、小学在传承苗族文化中实施情况 凯里市舟溪完小和舟溪中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学校。凯里市舟溪镇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境内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凯里市舟溪中学充分挖掘苗族文化资源,通过学校教育传承苗族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1.凯里市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素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的美称[1]。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千姿百态,造型样式之多,装饰手法之丰富,工艺技术之精湛,当称民族服饰之冠。苗族服饰可以称得上是“穿在身上的史书”,独领一代风骚[2]。风格独特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挑花、刺绣、蜡染、银饰,豪放的苗族飞歌,动听的芦笙金曲,精彩的斗牛、斗鸟、斗鸡以及有千年历史的苗家酸汤鱼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民族民间文化的光彩。 2.黔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特色鲜明 凯里市舟溪镇舟溪民族中学位于凯里市舟溪镇,学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教职工76人,学生1000余人。多年来,舟溪民族中学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舟溪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苗族语言进校园。凯里市舟溪中学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学生讲本民族语言,开展与民族语言的相关活动,比如演讲、讲故事、小品等活动; 第二,苗族民歌进课堂。舟溪中学收录了十余首苗族民歌作为全校音乐课教学教唱歌曲,即《走进黔东南》、《行歌坐月》、《黔东南的七月》、《苗岭谣》、《太阳鼓》、《苗岭飞歌》、《干一杯》、《苗乡侗寨》、《芦笙场上》《醉苗乡》《梦的摇篮》等,并在校园内经常播放

侗族、苗族、屯堡民族服饰对比分析

民族服饰 不管是侗族,苗族还是屯堡他们的服饰都各体现了各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能够作为民族识别或归属标识的服装。民族服装除了具备保护人类身体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表现某些象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社会属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服饰历来是侗族人民追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各地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侗族服饰也多种多样,各有差异。侗族女服饰又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盛装尤其富于传统的民族特色,荟萃了民族工艺的精华。 侗族的服饰文化早在古时就有记载。“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男未妻者,以金鸡羽插髻” “男未妻者,以金鸡羽插髻” “女以海螺数珠为饰”等都体现出侗族的服饰特点。男子头插鸡尾,穿着古装,吹着芦笙,威威武武。明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黎平府属“男子科头跣足,或趿木履”,“妇女之衣,长裤短裙,裙作百褶裙,后加布一幅,刺绣杂文如绶,胸前又加绣布一方,用银钱贯次为饰,头髻加木梳于后”,“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绣花绅如锦,钭缝一尖于上为盖头,脚趿无跟草鞋”。 罗汉首插雉羽,椎髻裹木梳,着半边花袖衫,有裤无裙,衫最短,裤最长。女子挽偏髻,插长簪,花衫、耳环、手镯与男子同,有裙无裤,裙最短,露其膝,胸前裹肚,以银镊缀之,男女各徒跣”。 南侗善绣,服饰极为精美,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百褶裙,脚蹬翘头花鞋。髻上饰环簪、银钗、头戴盘龙舞凤的银冠,并佩戴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系腰带,银腰萎,青布包头,下着宽大长裤,穿草鞋或赤脚。盛装时穿古老的牯脏衣、百鸟衣、银朝衣、月亮衣等等。 从江地区侗族女子发髻的装饰很丰富。她们在发髻上插饰银梳、木梳或彩珠和小银饰,也喜欢用鲜花装饰发髻。从江增冲一带的侗族少女将发髻绾于头顶左侧,上插一枚珍珠,极美。黎平地区侗族女子头戴银冠,银冠由鱼形、蝴蝶形、银币形等银质吉祥物组成,有的还插有各色羽毛。肇兴侗族少女将秀发松松地绾于头侧,饰以麻花形银质发箍和镶红宝石银饰,再将鲜花点缀其间,十分漂亮。镇远报京侗族女子的银冠更加精美华丽,由许多银花组成。黎平和锦屏毗连之地的侗族女子梳盘髻,包三角形头巾。天柱和锦屏等地的侗族女子婚前梳长辫,将辫子盘于头顶,饰有鲜花,彩穗和银链;婚后绾髻,用长帕缠头。 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悠久、灿烂的文化是靠口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人民将自身一部分的文化特征储存在自己的服饰里,使服饰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直至唐朝才进入阶段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人们共同劳动,种植稻谷,元明显的社会分工,人人处于同等地位,无贵贱之分,有长幼之别。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尤其是妇女服饰及重大节庆男子穿着的“百鸟衣”、“芦笙衣”等完全是图案化的,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梅花纹、花瓣纹、浮萍花、田螺花、水车花等植物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观的联系。侗族服饰较少反映狩猎经济的动物纹样,如鱼骨纹、虾纹、龙纹等也是与农耕有关的动物纹样。这些纹样特点,其价值取向始终离不开稻耕文化主题。此外,侗族服饰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三角纹、菱形纹、螺丝纹等,这些纹样,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在服饰上的抽象化反映。 侗族服饰具有“族徽”标志功能。侗族内部虽然分为“佬、坦、纹”三大支系,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基本相同,民族内部基本上形成鼓楼与服饰两大族徽标志。只要有侗寨就会有鼓楼,鼓楼成为侗族的标志十分明显。而作为侗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侗族服饰,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之一,是凝聚侗族人的精神,以形成集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集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对于别的民族,它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本民族,它是相互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三大支系服饰类型都有所区别。“佬”支系以善绣而著称,即在服饰上是构图精美,图案细致,侗锦是其典型代表。“坦”支系善制陶,反映在服饰上是线条纹样清晰,长褂短裙是其代表。“纹”支系善建筑,反映在服饰上是宽松和谐,素雅端庄。 与侗族服饰比起来苗族服饰大体可分为花苗服饰、汉苗服饰、白苗服饰三种。 花苗妇女是上装一般为右开襟、布扣,也有少部分的上衣是前开襟无扣的。下装为蜡染百褶花裙,底料为自纺自织的麻布;裙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2)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0年2月10—18日 考察地点: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唐东村、瑶光村(仰阿沙湖上游周围自然村)。指导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李炅老师。 考察者:姜崇桂 报告人:姜崇桂 报告撰写:姜崇桂 一、考察内容与预期目标 此次考察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是我生养我的地方。从小学到中学,都没有离开那里半步。以前放假在家都没有像这一次放假在家收获那么大!这次寒假放假回家,我带着李炅老师安排的课题,再加上对民间美术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故对家乡的民间美术做一次理性的认识。那里是我我成长的摇篮,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人文风情感触都很深。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下五项考察内容。希望此次的考察对家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一)、考察地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由于我出生在大山里,大山阻挡了我的视野,我只好用心去才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努力读书,走出大山。这是我的梦想,今天我的梦想基本实现了。我的家乡是我梦看开始的地方,于是此次考查的地方,我选择了我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锦屏县河口乡概况 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清水江畔,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

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北与彦洞乡接壤。距黎平机场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坝址40公里。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河口乡是仰阿莎湖库区第一个民族生态旅游乡镇。水陆交通发达,是锦、剑、黎三县的交通枢纽。全乡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寨,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侗、汉三个民族构成。全乡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5亩,森林覆盖率达65%。 河口乡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板溪水电站建设机遇,“三个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32万元,较上年增长11.32%;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62.43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万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95%。 河口乡是一个以绿色为特征、良好多样生态环境系统为优势的民族风情、好山好水、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组成的绿色生态旅游乡。民族环保第一村——文斗、人间仙境——青山界的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是河口乡旅游休闲的一个亮点。置身于河口乡生态旅游园,旖旎的水色山光、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和谐而统一,妙不可言,使人留连忘返。 河口乡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和闻名全国的十八杉等,有风味独特的土特产——裕和腌鱼。“青山界”山泉水己打入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金、银、铜、砷等地下矿产储量丰富。(二)、民俗活动(过年的一些活动) 此次考察正逢春节前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赶年厂,杀年猪,打

2020上半年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城投集团招聘试题及解析

2020上半年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城投集团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撰写这类公文时,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注意行文的普适性 B、观点要明确 C、要及时行文 D、行文要言简意赅 【答案】A 【解析】指某一事物(特别是观念、制度和规律等)比较普遍地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普适性与针对性相对应。而对于批复,它具有的是针对性,只针对请示对象,所以选A。 2、下列诗句与其描写的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A、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 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 【答案】A 【解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对应的是春节。B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写的是七夕节。因此A项错误。 3、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答案】A 【解析】A项,“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反映的应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

苗族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唐贵松 (贵州铜仁)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阐述松桃苗族花鼓的历史起源,分析苗族花鼓的发展现状,对各少数民族花鼓的结构、动作、表演形式与松桃苗族花鼓的比较,从中剖析苗族花鼓的体育健身、健心等体育价值,并探讨其发展成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推广,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和提出相应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松桃苗族花鼓体育价值传承发展 苗族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聚居的武陵大山是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整个地貌属于山地、河谷,山高坡陡,峡谷幽深,岩石遍地。松桃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东临湖南省花垣县、凤凰县,南接本省铜仁市、江口县,西连印江县、沿河县,北靠重庆市之秀山县、酉阳县,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是连接湘、黔、渝二省一市的枢纽,也是铜仁地区对外开放的东北面窗口。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勤劳勇敢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中的一个大民族。古老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则创造了他们神秘而古朴的文化,苗族花鼓便是从古至今保存完善并不断发展的一种。本文拟追溯苗族花鼓的起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和斗争中, 黔东北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活动, 苗族花鼓便是其中一项传统民间活动。苗族花鼓以其独特、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成为众多民族艺术的一支奇葩。苗族花鼓是集舞蹈与体育于一体的,拟对苗族花鼓的发展现状、体育价值及传承与发展作一探讨。 一、苗族花鼓的起源 究其苗族花鼓舞的渊源,历来众说纷纭,各持其说,总的来讲,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一)苗族鼓舞起源刊蟊与韵“轩辕”时代 “轩辕”是黄帝的姓氏。传说.世界上原本没有”鼓”这东西,它是黄帝发明的,最早它用于军事。远古时候.北方的黄帝和南方的蚩尤大战于逐鹿。起初,黄帝九战九败,被蚩尤杀得损兵折将、虎窜狼逃、一筹莫展。 后来,黄帝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创造出了一面军鼓,上阵时.一阵鼓响.山鸣谷应,二阵鼓响,天旋地转。蚩尤被吓得魂飞胆丧、落荒而逃,黄帝因此反败为胜.最后终于消灭了蚩尤。而苗族先民本是黄帝的后裔,因为被黄帝歧视.怨愤于怀.所以大多数苗族先民参加了蚩尤的军团。蚩尤战败,跟着作乱的苗族先民当然难免灭顶灾祸。但是通过这场酣战,苗族先民认识了“鼓”的神威,从而将它带入了苗族。然后,利用“鼓”创造了苗族鼓舞。 (二)苗族鼓舞起源于自己的祖先 据说古时候,苗族先民栖身在森林和岩洞中,他们常与猿猴为伍,以采摘、狩猎为生,以种植黎、稷为业。突然有一天,有一只口如血盆,牙如耙齿的魔王出来毁坏庄稼,残害人命。它的出现让苗族先民苦不堪言。有

苗族民居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

苗族民居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 苗族,中华少数民族之一,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此次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和湘西苗族(凤凰)之行,意在对这个古老民族的民居及其文化内涵作深一步的了解。 博物馆是全面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步入博物馆便能感受到整个苗族文化的氛围。在这里也大致了解了整个苗族及其文化。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据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耕作。苗族长期受到其他强势民族的驱赶,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苗族人民便奋起反抗且讲究战略适时避战。为了保存实力,苗族在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和不计其数的小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这是苗族人民智慧的选择和勇敢的体现,如果没有当时这样的选择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苗族。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上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这是聪明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智慧性的创造。因此这种古老的民居建筑形式也就有了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民居建筑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苗家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保持着淳朴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多居山区,山高林密,因此,当地居民都是就地取材建造民居,这也是苗族民居的一大特点——以木为材。 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能满足山地建筑的要求,也能解决农家杂物堆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 苗寨的主体建筑为黑瓦房和吊脚楼,在地形相对平缓的地段主要是木制结构的的黑瓦房,而在山坡上则是苗家的建筑一绝——吊脚楼。整体看上去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这些极具苗家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给苗族人民的生活平添了无限活力,也充分展示了勤劳勇敢、充满激情的苗族人民形象。 我们说一个事物的出现必定有其原因。同样,苗家吊脚楼的出现也是有因可寻的。据有关资料记载,苗族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后来苗族人民在多次迁徙中带着祖先们的传统建筑形式,在山地条件下,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干栏式建筑形式,也就出现了现在的吊脚楼。 在苗族博物馆里看到了这样的吊脚楼建筑工序:建造吊脚楼一般要经过筑屋基、备料、发墨、折木方凿眼、立房、上梁、盖瓦、装房等工序。筑基是选好地基择日动土挖地基,动土前还要烧香敬酒鱼肉于地下,以求土地神保佑施工过程的安全。备料也很有讲究,中柱和中梁的选择要用枝叶茂盛树项尖不折断的大杉木树,还要请一个三代同堂家庭且儿女男女都 有的中年男子去砍或先砍,砍前同样要烧香敬酒鱼肉于树下。发墨意味着施工的正式开始。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乙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农业企业来完成,其专业化类型是 ()。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 C、农业作业专业化 D、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 【答案】C 【解析】农业生产专业化具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是指随着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逐步加深,农业中的各生产部门由从属性部门发展成为独立的部门。②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等条件与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和适地生产的原则,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地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③农业企业专业化。是指农业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自身技术与经济优势,选择最适合的生产部门及产品作为专业化的主导部门集中经营,企业中的其他生产项目则降为从属地位,成为辅助性生产部门甚至消失。④农业作业专业化。又称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农业企业来完成。故选C。 2、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是()。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答案】A 【解析】A项中使足球停下来的是摩擦力的作用,B、C、D三项则是因为物体自身的惯性。故选A。 3、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答案】BCD 【解析】欧洲陆地面积适中,并不小,且河网较密与陆地面积大小并无直接因果关系。A项错误。其他正确。故选BC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