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养气篇

孟子养气篇

孟子养气篇
孟子养气篇

孟子养气篇

即《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养气篇 [原创 2010-01-21 09:39:01]

字号:大中小

摘要:孟子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高超包括高尚和高明两个方面。这种高超的精神境界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

关键词:浩然之气;高超;精神境界;培养

孟子的“养气”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甚大,解释甚多,但时至今日,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问题,人们谈的依然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把某些问题谈得更进一步。

《孟子·公孙丑上》云:“(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在这里,孟子谈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和如何培养“浩然之气”的问题。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第二,“配义与道”。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所谓“义”,即正义。《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所谓道,既事物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方法。孟子虽未直接解释什么是“道”,但从其谈到“道”的一些言论可以看出,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怎样培养“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方法:第一,“直养而无害”。即用正确的见识去培养且不加以损害。“直”:直见,正见。《说文解字》云:“直,正见也,从,从十,从目。”徐锴注曰:“ ,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所以,“直”可解作正确的见识或思想。第二,“集义所生”。即一直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在这里,孟子还从反面加以说明,指出“浩然之气”“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即不是偶然有正义行为突如其来而取得的,只要做了一件有愧于心的事,它就贫乏了。

我认为,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高超包括高尚和高明两个方面。所谓高尚,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人格修养,一言一行都利于他人。所谓高明,即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及其运动和变化,一言一行都符合客观规律。既高尚,又高明,才能有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因为既高尚,又高明,所以要“配义与道”,因此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高尚来自“义”,高明来自“道”,高尚而高明,则无所不知,无所不当。《孟子》在此段后面记子贡说:“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既仁且智才能成为圣人。而仁就是高尚,智就是高明,圣人就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

很多学者强调“浩然之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是不全面的,这从本文上面的论述已可看出。这里对此再论述一下。我认为高尚与高明互相作用,相辅相成,高明是高尚的基础,高尚反过来促进高明。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走“人之正路”,才能利他,才能有高尚的道德。有了高尚的道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偏见的干扰,更好地认识万事万物。可见,高尚与高明缺一不可。这里着重说高明对高尚的作用。《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身修”的基础和前提。《金刚经》集注:仙游翁集英曰:“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智慧能断绝贪、嗔、痴,当然也使人高尚。万行《降伏其心》云:“知德者少,知道者更少。道为体,德为用。如果一个人是真有道者,他必然是有德者;一个人是真有德者,也自然能够入道。”道为体,德为用,所以有道必有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说:“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道德是哲学的产物,也说明知识是道德的基础。这种观点外国也早就有。柏拉图《理想国》说:“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又说:“正义是智慧与善,不正义是愚昧和恶。”柏拉图的话,也说明正义和智慧是密切相关的。上面这些论述都说明,高明是高尚的基础。因此,孟子只说“以直养而无害”,就可使“浩然之气”“塞于天地”。“无害”不但包含无害于“直养”,也包含无害于“集义”。

“浩然之气”这种高超精神境界的培养,用孟子的话说,是“直养而无害”和“集义所生”,实际就是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直养”是知识修养,“集义”是道德修养;知识修养使人高明,道德修养使人高尚。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知识修养使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有助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但包含对社会、人生的知识,体现着知识修养,而且能摒弃私心、杂念、偏见,使人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促进知识修养。“无害”,“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都说明了这种修养的严格性和长期性。朱熹《四书集注》云:“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显然,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错误的,是和孟子所说的“集义所生”相矛盾的。

孟子之养气篇。

2010-05-17 14:21

孟子养气的步骤有四:第一是养勇,第二是持志,第三是集义,第四是寡欲。兹分述之:

(一)养勇

养勇是培养勇气,能培养勇气,才能不畏怯,不动心。孟子指出,北宫黝与孟施舍,养勇的方法不同,照朱熹的解释:北宫黝盖剌客之流,以必胜为主而不动心;孟施舍盖力战之士,以无惧为主而不动心;黝务敌人,舍专守己。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故二子之与曾子、子夏,虽不能相比,然论其气象,则各有其相似之处。(孟子公孙丑篇朱注)论二子之勇,则未知谁胜,论其所守,则舍比于黝,为得其要。不过二人都是血气之勇,虽能不动心,而未必合乎理义。孟子指出从前曾子告诉他的弟子子襄说:我曾经听到我的夫子说过的大勇是这样的:自己反省一下,若是理不直,对方虽是一个穿粗布宽大衣服的平常人,我应畏避而让他;倘若自己的理直,虽千万人在前,我也要勇往直前的与之对敌。(参见孟子公孙丑篇)孟施舍虽似曾子,然其所守,乃一身之「气」;曾子反身循理,所守则在「义」;故曾子所说的勇,才配算作大勇。

(二)持志

孟子养气的第二个步骤是「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篇)就是要持守其心志,更要使气不致妄发,以免意气用事而不可抑制。志是心的理智作用所定的行为的动向,气则是一种情感作用,所以应该是「志」为「气」之帅,也就是以「志」为气的主宰。但徒有「志」而无充塞全身之「气」,则又因循退缩,无进取之勇。所以要志之所至,气即随之,当敬守其志,而使气能听命于志。志动气,则志为主动,气为被动;气动志,则气为主动,志为被动。志出令而气受令,则心便不为气所动了。

(三)集义

孟子认为气是配合义与道的,义是人心之当然,道是天理之自然,集义也可说就是积善。无道义,即不能生浩然之正气。若平时所为,事事循理而行,皆合于义,则集合此义,自能生浩然之正气。孟子认为养气必以集义为事,而且要祗问耕耘,而勿预先期望其收获。其或未充,则当从容涵蓄,不当揠苗助长。时时以不得于言不得于心者,求诸心,直养而无害,则心勿忘而义集矣。也就是说,一切言行,若能处处时时,循理合义,积义既久,此气自生,便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达到「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篇)的境界。

(四)寡欲

耳目口鼻之欲,虽人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则未有不失其本心者。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篇)这是说要养自己的良心,最好是能减少嗜欲,做人如果嗜欲少,则外物不能诱之,故心存而不放。嗜欲多,则心为外物所诱,放而不存。集义属养气的积极方面,寡欲属养气的消极方面,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有不欲而后可以有欲。唯其寡欲,始能安贫乐道,持守本心不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篇)这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B.岂不诚大丈夫 ...哉 C.所以动心 ..忍性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B.饿.其体肤 C.征.于色,发于声D.空.乏其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5.下列对“舜发于畎亩之中”一章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 B.选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手法进行论证,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 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 二、课内阅读 阅读“敢问夫子恶乎长”至“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塞.于天地之间塞:充满 B.必有事焉,而勿正.正:预期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压倒 D.不耘.苗者也耘:除草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直养而无害以.其外之也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 C.其子趋而.往视之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 8.下列各项中,对《孟子》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C.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二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D.《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 ..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

高三语文《孟子》三篇及其他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孟子》三篇及其他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孟子》三篇及其他 通过对《孟子》三篇的讲解归纳建立高三古文学习的方法,并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多读多想,拓展视野。 二. 教学重、难点 (一)关于《孟子》三篇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襄王上》)[题解] 梁襄王是梁惠王的儿子,庸碌无为。孟子以禾苗为喻,对梁襄王讲述了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孟子运用譬喻以增强说服力的方法。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孟子·离娄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题解]《孟子》中有很多诙谐幽默、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本课所选的这两篇短文,故事情节紧凑集中,对话简练生动。讽刺辛辣,寓意深刻。学习时要注意领会这两篇短文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国学素养提升:【孟子】浩然之气——用内在的力量积累正义 部编版

【孟子】浩然之气——用内在的力量积累正义 “浩然” 1.水盛的样子 “江流浩然自放” 2、广大壮阔的样子 “浩然可以大观矣” 3、不可阻遏、无所留恋的样子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1 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1.浩然:浩大刚正的样子。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1 养而无害,则塞 2 于天地之间。” 1.直:正道,正义。 2.塞sāi :充满。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明白了。浩然之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一点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1 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 2 而取之也。” 1.馁něi:疲软无力。 2.义袭:偶然的正义行为。 “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义和道,它就会缺乏力量。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 “行有不慊1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1.慊qiè:满足,惬意。 “如果行为不满足于内心(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浩然之气就没有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就是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东西。”

“必有事焉而勿正1 ,心勿忘,勿助长也。” 1.正:目标,效果。 “我们一定要培养它(我们一定要做集义养气的事),但不要有目的(效果);心里时刻要惦记着它,但也不要违背规律用外力去帮助它成长。”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1 其苗之不长而揠 2 之者,芒芒然 3 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4 矣, 予助苗长矣。’” 1.闵:担心,担忧 2.揠:拔 3.芒芒然:疲惫的样子其人:家里人 4.病:劳累,疲倦 不要像宋国人那样: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部长,就把它们一一拔高,然后疲惫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1 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1 .槁gǎo:枯干。 “他的儿子赶快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其实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是很少的。” 文章结构 思——浩然之气 索——至大至刚 悟——养气之径 内容阐释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养成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历史上哪些人物可以称得上是有浩然之气呢? 岳飞 屈原 文天祥 苏武

孟子三章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作品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孟子说:“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

孟子论养气

《孟子论养气》翻译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④,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⑤。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⑥:…子

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说:“有。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

《孟子》三篇原文译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从“养气”章看孟子的修身之法

从“养气”章看孟子的修身之法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养气”章,解读了孟子由集义养气达到“不动心”的修身之法,认为其内涵是:以连续性的集义养气,将隐微的“四端”长养扩充,从而形成岿然 不动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其上”的本心,并在浩然之气生生不息、充实饱满的状态中,将本心持存安顿,不再为外物陷溺、诱使。 关键词:不动心;养气;集义 孟子对“身”非常重视,将天下、国、家之本归结在“身”这一层面,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有着很明显的反身而诚和内向超越意味。孟子于修身多有阐发,其中《孟子》的“养气”章最 为人称道,是研究其修身理论的重要文本,因此本文将通过梳理此章,对孟子的修身之法作 进一步的认知。 一、“养气”章的“不动心” “养气”章始于公孙丑提出的“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能否“动心”的问题。孟子答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于是,两人进一步展开讨论。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 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 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 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 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 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 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 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 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 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 孟子逐一分析了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的“不动心”,并谈及曾子的引述,即从道义 上的“直”着手,重视“自反而缩”。现根据文本将诸人的“不动心”作一简述:北宫黝以必胜为主;孟施舍以无惧为能;告子舍言保心、舍心保气;孟子知言养气。北宫黝、孟施舍二人纯 以血气为胜,通过养勇来达到“不动心”境界;告子则强制其心,以断绝外界干扰的姿态,层 层舍弃、步步退守,而致“冥然无觉,悍然不顾”[2];曾子的引述则将“直”引进来,有了道德 意义上的“自反而缩”,使得其层次高于纯血气之勇。曾子引述的方法也是孟子“不动心”的理 论来源。[3]相比于告子的步步退守,孟子是以进取的姿态通过养浩然之气来达到“不动心”境地,恰似有源头活水般,时时充盈、从容而成。张栻评价道:“孟子以集义为本,告子则以义 为外,故孟子则心体周流,人欲不萌,而物各止其所者;在告子,则力制其欲,专固凝滞, 而能不动者也。”[4]此言于告子、孟子的“不动心”之别一语中的。 二、孟子的“不动心”

22 《孟子》三章

22《孟子》三章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第1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 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 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功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 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诱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今义:城,城墙;城市。郭:姓氏) 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最新孟子“知言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他认为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钟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我很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知言”?就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在文学批评上,即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气”当然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一方面,“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另一方面,知言了,才能养气,修养自己的身心。因此,通过孟子的话语可以得知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这个思想不仅影响了文学创作,而且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这个思想上得到体验。 首先,比如说,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语言来揭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人们是通过“知言”来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的。语言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它们互相联系,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二者密不可分。比如说,当代诗人食指所写的《相信未来》,我们通过诗歌富有激情的文字表达,感受到了作者乐观、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心态和情感。在这里读者们正是通过语言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感情,再被其感染,最后“养气”。因此,“气”与“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家的思想面貌一定会通过语言等形式表现出来,而人们正是通过作

品的形式来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的。 其次,这个思想也特别强调了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浩然之气”是指精神上的气,是内在的,要以义和道来滋养和充实,而知言就是锻炼识别能力,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来辨别邪正。作者们只有充实了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才能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出自己的品质。正是因为这样,读者们可以通过一部作品来了解一个作家的品行道德,因此也给作家提出了要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条件。再以食指所作的《相信未来》为例,食指原名郭路生,曾当过知青,后在济宁入伍,退伍后抑郁寡欢,被医院确立为精神分裂。虽然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生命,即便生病之后,他依旧捡起笔,取名食指,重新踏上诗歌创作之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食指是一个坚强,无所畏惧,坚持的人,正是由于他内心的这种强大,这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才会创作出《相信未来》这种优秀的诗,读者们才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到情感,被其感染。因此,我认为作者的内心强大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成与败,所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极其重要。这也是孟子在“知言养气”中所体现的之一。 另外,我认为“知言养气”还体现了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要善于分析言辞,能辨别片面的、过分的、不和正道的和闪烁其词的言辞,并理解其实质。“知”是了解的意思,“知言”就是要了解其言语,作为读者,我们不能够光停留在理解表面语言的层次,要深入作品的语言,理解语言中作家所体现的是什么。分辨出真正的“精髓”,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以及答案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课文分析: 本文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论迷了怎样才算真正的“大丈夫”,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诚: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冠:行冠礼。 4.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之:的。 5.富贵不能淫富贵:有钱财,有地位。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6.威武不能屈威武:威胁暴力。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7.贫贱不能移贱:地位低下。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译文: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高官厚禄不能使我迷惑,家贫位卑不能使我动摇,威胁暴力不能使我屈服。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怎样才能做到行大丈夫之道呢? 答:(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练习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⑴寡助之至( ) ⑵亲戚畔之( )⑶所恶勿施尔也( ) ⑷兽之走圹( )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高三语文孟子二章

十六《孟子》二章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胡一之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真题盘点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 ..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孟子养气章

孟子·公孙丑上·养气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剌万乘之君若剌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三篇练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解释词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攻之而.不胜然而 ..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寡助之至 .. 亲戚畔 ...之天下顺.之 2、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本文选自《》,文章主要论述了、和的关系,三者当中最重要,这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指。4、作者在认证本文观点时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5、有关人和的名言警句。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 武王伐纣;陈胜和吴广起义、抗日战争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词语 舜发.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管夷吾 ...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 降.大任于是.人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 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曾益 ..其所不能人恒过 .. 然后 ..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 ..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翻译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的中心句是。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位圣君贤相的例子,这些人他们的共同

孟子养气篇

孟子养气篇 即《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养气篇 [原创 2010-01-21 09:39:01] 字号:大中小 摘要:孟子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高超包括高尚和高明两个方面。这种高超的精神境界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 关键词:浩然之气;高超;精神境界;培养 孟子的“养气”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甚大,解释甚多,但时至今日,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问题,人们谈的依然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把某些问题谈得更进一步。 《孟子·公孙丑上》云:“(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在这里,孟子谈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和如何培养“浩然之气”的问题。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第二,“配义与道”。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所谓“义”,即正义。《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所谓道,既事物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方法。孟子虽未直接解释什么是“道”,但从其谈到“道”的一些言论可以看出,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怎样培养“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方法:第一,“直养而无害”。即用正确的见识去培养且不加以损害。“直”:直见,正见。《说文解字》云:“直,正见也,从,从十,从目。”徐锴注曰:“ ,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所以,“直”可解作正确的见识或思想。第二,“集义所生”。即一直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在这里,孟子还从反面加以说明,指出“浩然之气”“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即不是偶然有正义行为突如其来而取得的,只要做了一件有愧于心的事,它就贫乏了。 我认为,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高超包括高尚和高明两个方面。所谓高尚,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人格修养,一言一行都利于他人。所谓高明,即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及其运动和变化,一言一行都符合客观规律。既高尚,又高明,才能有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因为既高尚,又高明,所以要“配义与道”,因此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高尚来自“义”,高明来自“道”,高尚而高明,则无所不知,无所不当。《孟子》在此段后面记子贡说:“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既仁且智才能成为圣人。而仁就是高尚,智就是高明,圣人就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 很多学者强调“浩然之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是不全面的,这从本文上面的论述已可看出。这里对此再论述一下。我认为高尚与高明互相作用,相辅相成,高明是高尚的基础,高尚反过来促进高明。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走“人之正路”,才能利他,才能有高尚的道德。有了高尚的道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偏见的干扰,更好地认识万事万物。可见,高尚与高明缺一不可。这里着重说高明对高尚的作用。《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