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科版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作业

浙科版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作业

浙科版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作业
浙科版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作业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练习

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是指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在某个种群中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障碍阻碍基因交流,才能达到生殖隔离

B.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C.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最有意义

D.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4.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55%和42.5%

C.45%和42.5% D.45%和32.5%

5.据调查,某地人群基因型为X B X B的比例为42.32%、X B X b为7.36%、X b X b为0.32%、X B Y 为46%、X b Y为4%,求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92%,8% B.46%,8%

C.46%,4% D.92%,4%

6.在非洲人群中,每10 000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A.1/25 B.1/50 C.1/100 D.1/200

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8.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障碍,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障碍,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与新物种的形成

10.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11.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如果发生进化,那一定是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2.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改变基因频率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但不随机交配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也会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大小与突变率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内在关系。

3.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殖隔离形成时未必经历地理障碍,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增加快慢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显性基因频率未必增加得快。

4.答案:B

解析:分析题中信息可知,Aa 基因型个体占50%,则A 基因频率为30%+1/2×50%=55%。F 1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

5.答案:A

解析:取100个个体(男、女比例相等),由于B 和b 这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 染色体

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故基因总数为150个,而X B 和X b 基因的个数X B 、X b 分别

为42.32×2+7.36+46=138,7.36+0.32×2+4=12,再计算百分比。X B 、X b 基因频率分别

为138/150×100%=92%,12/150×100%=8%。

6. 答案:D

解析:此题所展示的背景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设正常基因为A ,频率为p ,致病基因为a ,频率为q ,那么p 2(AA )+2pq (Aa )+q 2(aa )=1,p +q =1,因为aa =q 2=

110000,所以q =1100,p =1-q =99100,Aa =2pq =2×99100×1100=19810000

,该妇女生有患病孩子,其基因型为Aa ,健康男子基因型为Aa 的概率为221pq q ≈19810000

,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19810000约为1200

。 7.答案:B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即A +a =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即AA +Aa +aa =1)。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地理障碍、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等概念。A 不正确,地理障碍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B 正确,因为d 迁入之前c 和d 已进化为不同的物种;C 不正确,因为b 与a 的基因频率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成为不同物种;D 不正确,a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 2种群的基因频率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9.答案:B

解析:生物的适应性与进化地位没有关系;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的形成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10.答案:D

解析:害虫种群个体不断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不定向的。农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最终使抗药性强的变异逐渐积累并加强,即抗药性强的变异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导致农药的药性效果越来越差。

11.答案:(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弱

(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解析:(1)新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则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则R的基因频率为95%+4%÷2=97%。(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SS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弱。(4)由(3)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基因型幼虫更能适应环境,RR基因型幼虫不适应环境,从而使S基因频率上升,R基因频率下降,这样的持续选择作用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

12.答案:(1)0.5 (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

0.25 不会(3)0.4 0.2 0.4 会

解析:(1)由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0.3可求出a=0.410.33

12

?+?

?

=0.5。(2)若种群足够大、无突变发生,也无自然选择及迁入迁出,而且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则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即a仍为0.5,故子一代中aa=0.52=0.25;(3)若该种群不发生随机交配,而是在相同基因型间交配(自交),则该种群基因型频率计算如下:

AA=

30401

1

1001004

?+?=0.4;

Aa=

401

1002

?=0.2;aa=

30

100

×1+

401

1002

?=0.4。

若子一代也在相同基因型间交配,则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仍会发生改变。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羧基和氨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 B.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蛋白质和多肽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3.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5.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6.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H]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

完整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整理归纳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 生物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如果要进行生命活动, 前提条件是保证细 胞的完整性。病毒无细胞结构,但也要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2. C 、H 、O N 在生物体内含量达 96.3%,其中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0是活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 3.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4. 无机盐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 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非常重要。 哺乳动物血液 中CaT 含量过低会导致抽搐。Mg + 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卩£+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a.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b.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则是淀粉 c.直接能源物质:ATP e.最终能源物质:光能 7. 植物细胞特有糖类:果糖、纤维素、麦芽糖、淀粉 动物细胞特有糖类:乳糖、糖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8. 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9.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 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0. 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H I H^—(f —COOH

11. 氨基:-NH2;羧基:-COOH 肽键:-CO-NH- 12. 不同的蛋白质差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3. 假设有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个氨基,n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x总数-18 x(m-n) 14.核酸分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单体为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单 体)以及核糖核苷酸(RNA勺单体)。 第二章:细胞概述 1. 胡克第一次看到了细胞,但他看到的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 2. 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为 什么那么小的原因在于:a.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有限; b.细胞体积越小,则表 面积与体积之比就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3. 根据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是细菌,如 蓝细菌(蓝藻)、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霉菌、食用 菌、酵母菌)等。 4. 质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性。 5. 质膜最基本的结构是脂双层,也称为单位膜,主要是磷脂分子。质膜中还有膜蛋白, 也具有流动性。细胞识别、免疫等功能主要由糖蛋白完成。 6. 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以随意进出细胞壁。 7. 叶绿体:双层膜,含少量DNA。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只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细胞中,如洋葱根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 &线粒体:需氧呼吸主要场所;含少量DNA。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9.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来源于核仁。 10. 中心体:无膜,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11. 液泡:单层膜。含有色素,使植物的花和果实有颜色。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第2课时 染色体畸变学案 浙科版必修2

第2课时染色体畸变 1.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学生用书P62] 染色体畸变 1.含义: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 ①缺失:染色体断片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的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 ②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③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 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3)结果: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 (4)危害: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时甚至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3.染色体数目变异 (1)概念: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 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 ②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3)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 ①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 ②整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染色体组的整倍数的个体就称为整倍体。 a.一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单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c.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多倍体:通常是指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 e.实例:雄蜂、雄蚁属于单倍体;香蕉是三倍体,花生、大豆、马铃薯是四倍体:人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最新整理

必修一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I (1)水的作用: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代谢的原料(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O 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包括:油脂、磷脂、固醇、植物蜡等 油脂: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①组成元素:C 、H 、O (C 、H 比例高,燃烧时耗氧多,产能多); ②功能:储能、保温等; 磷脂: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基本骨架; 固醇:组成元素:C 、H 、O ;小分子物质 ①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化学本质是脂质); 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4、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II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氨基:-NH 2; 羧基:-COOH ;肽键:-CO-NH-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蛋白质功能: ①组成功能:肌肉;②催化功能:酶;③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④调节功能: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抗体 (5)蛋白质的变性:变性不可逆;变性的本质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6)假设有m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 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 个氨基,n 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 5、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I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核酸的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 核酸的分布: ①脱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 ②核糖核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包括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基本结构单位,见下表: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①还原性糖的鉴定原理:还原性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与本尼迪特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红黄色沉淀。 ②油脂的鉴定原理:油脂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 ③蛋白质鉴定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紫色的络合物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I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菲尔肖。 内容:①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膜及细胞的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I 细胞膜的功能是: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①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流动镶嵌模型: ② 蛋白质分子镶嵌、覆盖、贯穿于脂双层中。 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化学成分糖蛋白或结构:糖被。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课时跟踪检测(一)分离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的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 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3.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哪项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 A.F1形成配子时,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4.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A∶雌配子a=1∶1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数比雌配子多 5.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是杂合子 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基因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6.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成对基因彼此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 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第2课时教学案浙科版

第2课时染色体畸变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染色体畸变 a a 染色体组 a a 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a a 课时要求1.结合教材图4-4,举例说明染色体畸变是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并列举生物变异的类型。2.在阐明染色体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舟舟,1978年4月1日出生在中国的武汉。他是个先天愚型患者,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惟妙惟肖地做出标准的指挥动作,直到曲终。研究表明舟舟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第21号染色体比常人多了1条,即染色体畸变。那么染色体都有哪些变异,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染色体畸变的含义和类型 (1)含义: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类型????? 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及实质(连线) (3)结果: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4)影响: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据此分析: 1.图①和图②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哪种染色体之间?属于哪类变异? 答案图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图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图②和图③相比,二者对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答案图②是易位,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图③是基因突变,只是改变基因的结构,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3.图①②③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哪种? 答案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②。 4.能确定图④中的变异具体属于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吗? 答案不能。若染色体3正常,染色体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染色体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知识整合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染色体畸变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浙江省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历年(2013年-2018年)学考真题汇总(最新)

第一节分离定律 1.下列有关人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有耳垂与无耳垂 B.身高与体重 C.能卷舌与不能卷舌 D.卷发与直发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月季的红花与绿叶 B.蚕豆的高茎与圆叶 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D.兔的长毛与狗的黑毛 4.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A.1/2 B.2/3 C.4/9 D.5/9 5.下列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南瓜的盘状与番茄的球状 D.猪的黑毛与羊的白毛 6.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对其所生子女的预测,正确的是 B 紫花 白花A 紫花 白花 C 紫花 白花 D 紫花 白花

A.基因型有5种 B.儿子不可能是患者 C.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8 D.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1.家兔的黑色对褐色显性,短毛对长毛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现有多对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是 A.1/3 B.1/4 C.1/9 D.1/16 2.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这显性,种子圆形对皱形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将黄色圆形和绿色圆形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不同于 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类型个体占子代总数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 3.狗的毛色中褐色(B)对黑色(b)显性;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含有B、b基因的狗均表现为白色,i不影响B、 b的表达。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理论上杂合褐色和黑色个体之比为 A. 8 :1 B. 2 :1 C. 15 :1 D. 3 :1 4.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 多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5.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6.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豌豆是▲授粉植物,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 (2)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 小组选用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1 (见右图)。 ①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F2中杂合子占▲。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F3中,开紫

浙科版高中生物2.4.1高中生物变异的来源2精品习题

生物变异的来源2 姓名________ 1.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的前期 C.分裂期的后期 D.分裂期的各个时期 2.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能引起生物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从而引起生物的变异。 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重组 B.自发突变 C.诱发突变 D.不可遗传的变异 3.基因A与a1 , a2, a3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图不能表明的 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 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4.一株世代都是开红花的植物,在一次突然冰冻后,在一根枝条上出现了一朵白花。研究人员把该白花的花粉授给去雄蕊的红花,子一代全开红花。若该白花自花授粉所结的种子种下去后,长成的植株都只开白花。下列关于该白花基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白花基因为显性基因 B.导致白花基因产生的因素属化学因素 C.白花基因为有害基因 D.白花基因与红花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 5.下列关于诱发突变与自发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发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B.诱发突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变异 C.诱发突变产生的生物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D.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发突变的突变率高 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后代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C.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是指mRNA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 7.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或AAG;天门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2节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YYRR 1/16 YYRr 2/16 Y_R_)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Y_rr)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yyR_)yyRr 2/16 3/16 绿圆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 ..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人工去雄步骤 (1)母本的花粉未成熟前就去掉(2)套袋,防止外来花粉(3)等母本雌蕊成熟后接受父本的花粉(4)套袋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新)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6课时生物变异的来源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16课时 生物变异的来源(Ⅱ) 知识内容 考试属性及要求 考情解读 必考 加试 染色体畸变 a a 1.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认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认同遗传和变异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2.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 a a 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a a 考点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a/a) 1.染色体畸变 (1)概念: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类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改变。 (2)类型及实质(连线) (3)结果 ①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②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1.(2017·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图示的变异类型为( )

A.缺失B.重复 C.易位D.倒位 解析图示变异类型形成的染色体中基因a和基因g、h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答案 D 2.(2017·台州期末)下图甲、乙表示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图乙所示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 C.图乙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 D.图甲所示的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解析图甲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乙是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易位。 答案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倒位

浙科版(2019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卷-教师用卷

浙科版(2019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49.0分) 1.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在细胞中容易再生 B. 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腺嘌呤 C. ATP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D. 图中①处的化学键断裂后ATP 转化为ADP 【答案】A 【解析】略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答案】C 【解析】

A、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 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 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故选C。 【分析】 1、盐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 2、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3、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明确酶应该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了解蛋白质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下图是酶催化特性的“酶一底物复合反应”模型,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 示相关物质,则下列各选项对此图意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复合物Z是酶发挥作用的关键 B. ①、②可以表示麦芽糖水解过程 C. X是酶,过程①表示底物与酶专一性结合 D. Y可表示底物,该过程受温度、PH值等条件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作用和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4)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5)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7)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8)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9)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10)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11)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12)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单元练习

必修二第二章单元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体单 体 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 两条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 源染色体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形态和大小相同B所含的基因相同 C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D不含相同的基因 3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在中期‖时,染色单体,染色体, 四分体的数目依次为() A46,23,0B23,46,0 C.92,46,23D184,92,46 4.下图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5.如图表示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它们中可能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 6.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表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B着丝粒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 D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8.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A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 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2:4.1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学案设计(无答案)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学习目标】 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基因突变的的特点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3.了解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分裂失控。 4.从基因突变出发了解利用基因突变来诱变育种的技术。 【学习重点】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学习难点】 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学习过程】 基因突变 1.概念和实质 (1)概念: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2)实质: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类型 (1)根据对表现型的影响 ①种类: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 ②关系:三种突变实质上都是生化突变。 (2)根据发生的因素 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基因突变:自发突变。 ②人工条件下诱发的基因突变:诱发突变。 3.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 4.诱发因素

(1)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的照射、温度剧变等。 (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如麻疹病毒等。 5.基因突变的机理(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为例) (1)直接原因:谷氨酸―――→替换为 缬氨酸。 (2)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T A ―――→ 替换为==A T 。 基因C 可以突变成为c 1(或c 2或c 3)。C 、c 1、c 2、c 3之间也可以相互突变(如图),据此分析: 1.C 、1c 、2c 、3c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否相同?它们能相互看做等位基因吗? 答案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发生的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没有改变,所以它们的位置相同,相互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突变会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 答案 不会。只是改变了基因的种类,数目不变。 3.图示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哪些特点?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章末质量检测(一)孟德尔定律Word版含

章末质量检测(一)孟德尔定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 解析:选D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这样可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但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2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多利羊的黑毛和白毛 B. 眼大和眼角上翘 C .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 .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 解析:选A 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C项也不符合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的要求; 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3 .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 .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选A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 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 4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 : 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②F2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亲本杂交后代性 状分离比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 .①②B.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 解析:选D 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F2的性状分离比为 3 : 1, 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1 :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第二课时学案 浙科版必修2

第2课时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畸变 1.概念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类型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预习交流 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但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患者有47条染色体,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畸变的哪种类型? 答案:这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 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种类 (1)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如猫叫综合征。 (2)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3)倒位:一个染色体上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3.结果 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预习交流 染色体结构变异就是基因突变,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一段染色体发生变化,一段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三、染色体数目变异 1.概念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 (1)整倍体变异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非整倍体变异 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 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

整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由于携有能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它们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4.整倍体变异 (1)一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有单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二倍体: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3)多倍体: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如香蕉是三倍体,花生、大豆、马铃薯是四倍体,小麦是六倍体。 (4)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雄蜂、雄蚁。 5.非整倍体变异 人类的卵巢发育不全症(特纳氏综合征)是由于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引起的,核型为XO。 人类的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多一条21号常染色体(2n+1=47)。 预习交流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6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答案:C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一第一、二、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无机物 1、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水;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3、细胞或生物体的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 4、水的生理功能:①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②良好的溶剂;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5、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维持血浆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血液中缺钙会发生抽搐现象 ②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主要成分,Ca2+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 C、H、O 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单元是单糖,是主要能源物质。 (2)种类: A按照能否水解分成: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元 B 存在位置: ①只存在于动物中的糖类:糖原、乳糖、半乳糖 ②只存在于植物中的糖类: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③动植物都有的糖类: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C.还原糖有三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其他都是非还原糖 D.水解产物 蔗糖水解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 淀粉可以先水解为麦芽糖,再水解为葡萄糖; 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2、脂质 C、H、O构成,磷脂还含有N、P。 (2)分类 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种,因为有20种R基 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S等元素 3)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4)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①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n-1分子水,形成n-1个肽链,至少有-COOH 和-NH 各1个 2 ②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脱掉n-m分子水,形成n-m个肽链,至少有-COOH 各m个 和-NH 2 ③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②中形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为100n-18(n-m)。 4)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CHON(S)等元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5)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及相应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②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 ③具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 ④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①鉴定所用的试剂及相应的颜色反应 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本尼迪特试剂→生成红黄色沉淀 脂肪+苏丹III→染成橙黄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②实验选材: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 2 复习知识点大 全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第1、2节 一、相对性状 等。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A A 的个体) 显性纯合子(如 a 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 (关系:基因型+环境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附:测交:让 因: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 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 花授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 究(从简单到复杂) 说 ------- 演绎法 :假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 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后代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