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思维的概念及种类,熟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绪、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与常规思维的概念;掌握思维的三个基本过程;正确理解概念的形成与掌握,掌握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了解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想象的形成方式,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分析想象的分类;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思维与感知觉一样,均属于人的认识活动。感知觉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思维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还在于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思维则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所谓概括的反映,是指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反映,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谓间接的反映,是指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般不能通过感官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个人生活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不能直接感知所有事物。

思维的概括性使人的认识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并在思维的概括活动中形成概念和命题,这就无限地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和加深了人对世界事物的了解。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使它超出了感性认识的界限,通过思维,人可以掌握直接感知领域以外的东西,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变化发展历程。

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感知觉、表象有密切联系的。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认识是思维的基础,但对客观世界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则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思维活动的进行除依赖于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外,还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载体。通过语言人们才能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概括出来。

二,思维的种类及特点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这三种思维是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来划分的,是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来划分的。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以动作为支柱的。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实际动作。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过程中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其基本单位是表象。

3.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一切思维形态的核心,常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故又称做语词逻辑思维。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成年人来说,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是协同起作用的。这三种思维既是不同类型的思维,也是不同水平的思维。从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儿童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产生较早,抽象思维出现较晚。在成年人中,这三种思维都可以发展到很高水平。对于成年人来说,采用哪种思维解决问题并不代表思维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时采用形象思维也可以同抽象思维一样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二)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这是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来划分的。

1.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称集中思维或求同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本身必须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但人在开始思维时,并不知道这个答案或解决方案。

2.发散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或辐射思维。这种思维,根据已有信息,要求不依常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结论或方案。

(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这是根据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来划分的,也即是按思维的创新程度来分类的。

1.常规思维。这是运用人们常用的方法和现成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思维。这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当人们遇到按常用的方式方法或现成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有些人就会积极地寻求新颖、独特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新颖、独特、非常规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不仅离不开抽象思维,而且还包括抽象思维。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巴甫洛夫学说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来解释思维的生理机制。第一信号系统是感觉、知觉、表象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作为信号刺激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依靠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由于词的概括功能,才能产生人类的高级思维。

第二节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肤浅、空洞的。同样,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此外,分析与综合的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不断深人展开进行的。

分析与综合,有三种不同的水平。①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又叫动作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②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又叫形象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③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又叫抽象水平的分析和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一)比较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辨别和判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异同及关系的思维操作手段。

客观事物存在着差异点和共同点是比较的客观基础。比较以分析综合为前提。通过分析,人们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方面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进行比较,确定它们的异同。同时,在比较时又把这些特征或方面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所以分析与综合是比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外比较必须在某一或某些方向上进行。确定比较的方向或标准,才能进行比较,否则比较无法进行。

比较是人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极为重要。常用的比较方式有以下几种:

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二)分类

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可以把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可以把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事物经过分类,人就能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分类必须按一定标准进行,即必须根据对象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来进行分类。客观上,事物有多种属性,有多种联系,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分类标准的掌握也有差异。

分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通过分类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阐述清楚,使他们能掌握有关术语。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类水平。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即运用标志某类事物的科学术语进行分类。

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区分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对象或观念之间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联系起来的心智操作。

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没有抽象也就无从进行思维概括。客观事物具有各种属性,如果不能从他们的差异中抽出要概括的属性,概括就无法进行。

同时,抽象又决定于概括,要概括哪些属性,才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抽取。经过抽象与概括,人才能逐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抽象和概括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因为抽象实际上是把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的过程。而概括则是把本质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其初级形式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其高级形式则是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它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进行的抽象和概括。

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例如,用举例的方法说明定律、公理、规律;用一般原理来解答习题,做实验作业等。将一般认识具体化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一般的东西,从而使一般的认识不断扩大、丰富和深入。因此,具体化有助于掌握理论知识。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概念是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的,一定的词代表一定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形成或掌握概念是人类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和不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概括出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概念形成。社会实践为概念形成提供条件。词对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表述、固定和记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三、概念的掌握

概念掌握又称为概念获得,它与概念的形成是有区别的,它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这一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虽然也反映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个人经验的限制,内涵中有的忽略了本质属性而包括了非本质属性。如有些儿童把“鸟”理解为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蝴蝶也看做是鸟,却不认为鸭子、鹅是鸟。只有随着儿童认识领域的不断扩大,在教学的影响下,日常概念才会逐步提高到科学概念的水平。二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揭示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而形成的概念,也就是科学概念。由日常概念提高到科学概念水平,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特定客体、具体特征、功能和逻辑定义等四个阶段。

四,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一)过去经验

即日常概念和日常经验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二)变式

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这是因为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使概念内涵包括了非本质属性的缘故。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三)词语的运用

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在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教材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问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友谊、忠诚等,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四)定义

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实质,并以此去辨认事物。一般来说,对掌握概念有积极作用的定义,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或学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因此下定义要及时,要把握好下定义的时机。

第四节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是心理学长期研究的课题,它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包含多种成分。思维活动一般是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及影响因素对于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人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千差万别,因此,解决问题的阶段的划分就不可能完全一样。问题的解决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问题的发现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就是矛盾、困难。面对众多的问题,有的人能够及时发现,有的人则未能发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展开。能否善于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人的求知欲和i&iY,兴趣。具有旺盛求知欲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人的知识经验。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向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它能够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简单化,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应指出,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也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是十分可贵的,只有发现才可能去解决,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任何问题都包含着要求与条件两个方面,这是构成问题的最普遍形式。因此分析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分析问题的要求与条件。倘若不明白问题的要求,不明白各种条件与问题要求的关系,。则可能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向错误的方向。分析问题也就是区分哪些问题是关键的,哪些问题是次要的。分析问题可以使人的思维活动沿着一个更加具体的方向展开。而能否顺利开展,一方面要取决于人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三)提出假设

找出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那么解决它的途径、方法就比较明确。如果所需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或是一些新问题,就需要运用有关方面的知识,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运用推理的形式提出假设。即提出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四】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是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的结果与原有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直接进行检验。如果实践成功,问题得到解决,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实践证明假设有错误,问题未解决,还需要重新去研究、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另一种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对假设做出合乎规律的检验。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知觉特点

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人困境。对问题的知觉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二)定势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受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更大。功能固定现象使人难以发现事物的功能的新异之处,因而使问题的顺利解决受阻。如人们看到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

针对定势的上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三)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

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的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都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缺乏这种需要、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思维活动也不会活跃。有关实验表明,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要适中;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偏强一些;在解决困难问题

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反而应偏弱一些。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过难,人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焦虑状态,这时如果动机强度过高,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四)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相反,一个缺乏理想、意志薄弱、懒惰散漫的人,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往往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第五节创造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也就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思维,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活动都需要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颖性或独特性。

第二,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如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开始是运用发散式思维提出许多观点,然后运用聚合式思维加以归纳。创造思维过程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构思,因而它又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

第三,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性的综合表现。

创造思维不仅是艺术家、科学家从事创造活动时运用,也是普通人、学生所需要的,两者只是水平上有差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创造思维是与创造活动紧密联系的。大体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准备期

在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资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殊目的的准备。为了使创造活动富有成果,创造思维的准备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有广博的知识与熟练的技术。

(二)酝酿期

创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这个阶段从表面上看创造者的思维活动似乎较平静,实际上思维活动是时断时续地进行着。头脑中原来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并未消极地储存在那里,而是按照一种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被加工和重新组织。

(三)豁朗期

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灵感的产生带有突发性,有时是由于某种机遇,有时则产生于正在从事的其他活动中,甚至产生在半睡眠的模糊状态下。灵感是前两个阶段思维活动的结果。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

【四)验证期

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等。

三、创造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数学、物理、化学作业题中,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一)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灵活性,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其思维能变化多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不易受功能固定、定势等作用的影响。第二,独特性,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第三,流畅性,指思维发散的量,也就是思维敏捷、

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能顺利给出多种反应或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三)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发现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

第六节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具有广阔思维的人,不仅考虑问题的整体,还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但考虑问题的本身,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只有具备大量的知识,才能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考虑问题,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狭隘性。

二、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也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冷静地分析其依据、是非、利弊,不易受别人暗示或自己情绪的左右。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只有广阔的思维,、才能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并使这些假设受到充分的客观事实的检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地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虚心地进行自我检查,坚持正确的观点,放弃错误的观点或想法。这是一种既善于从实际出发,又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自以为是的人,常常把第一假设当做最后的真理,主观自恃,骄傲自大。人云亦云的人,则轻信轻疑,没有主见,容易上当受骗,随波逐流。

三、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不满足表面的认识,善于区别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它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因为,只有通过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丢掉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保留符合实际并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假设,才为思维的深刻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具有思维深刻性的人善于钻研问题,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他们能从别人看来是简单而普遍的现象中,看出重大的问题来。动物和人见了食物就流口水,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却从中研究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对于揭示心理的生理机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物,及时修改自己原有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平时我们说一个人“机智”,即就思维的灵活性而言的。思维的灵活性不是无原则的|见风使舵,也不是一会儿想想这,一会儿想想那,碰到问题就打退堂鼓。后者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有的人在客观情况变化以后,思想一时跟不上;有的人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都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的表现。

五、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使人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批判性使人丢掉那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假设,深刻性使人抓住事物的本质,灵活性使人能够随机应变,这才能使敏捷性有了可能。

第七节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人脑不仅能形成关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或者回忆过去感知过的想像,还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例如,人们在听广播、看小说时,在头脑中呈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人物形象;剧作家根据生活经验,创造出新时代革命者缒形象;文学家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一些新的人物形象。人脑中新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丰富的感知觉与记忆表象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想象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与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想象不仅是人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想象的种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可把想象划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例如,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以及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机器制造工人,根据机器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体结构等。再造想象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摆脱狭小的生活圈子,形象地掌握不曾感知或无法感知的事物。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对小说情境、人物形象的构思即为创造想象。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三)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例如,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都属于幻想。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幻想的形象是人们的希望所寄托的东西。

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幻想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幻想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它又促使人们为更美好的未来而斗争。当旧的幻想已经实现之后,人们又可能产生新的幻想,并为实现这些新的幻想而努力。

(四)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所产生的想象活动。人觉醒时感知客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加工成经验和表象。在睡眠状态下,这些经验和表象中的一部分重新呈现出来,就成了梦的内容。三、想象的形成方式

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

(一)综合

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想象的综合不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方面之间的固有关系进行的,而是从已有的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方面或特征,按照新的构思重新加以组合。通过这种综合

活动,人们创造了许多童话、神话中的形象。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将猴子的外貌、形态、举止与人的外貌、形态、举止加以综合而形成的。

(二)夸张

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身的特点,并对其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有时为了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佛、七头龙、九头鸟等形象,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综合。

(四)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三)拟人化

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如古代神话中关于“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就是采用了拟人化方式而创造出来的。

【考试评价目标】

一、选择题:

1.“机智”是指思维的 ( )

A .灵活性 B敏捷性 C深刻性 D.广阔性

2.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体现在思维的 ( )

A.批判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3.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 ( )

A .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 .语言 B.概念 C抽象 D.具体化

5.不但要考虑问题本身,而且考虑和关的其它行条件,这是思维

的 ( )

A批判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6.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 ( )

A .广阔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7.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 ( )

A .广阔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灵活性

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缺乏思维的 ( )

A深刻性 B.批判性 C广阔性 D-灵活性

9.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 - ( )

A .批判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10.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 ( )

A.幻想 B.创造想象 C想象 D.无意想象

1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 )

A.无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2.在刺激物j阼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 ( )

A.无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 ( )

A .理想&空想 C灵感 D.幻想

14.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 )

A .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空想

15.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 ( )

A .灵感 B.幻想 C梦 D.顿悟

16.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 (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7.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 ( )

A .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8.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 )

A .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19.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思维方式是 ( )

A.常规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直觉性思维 D.分析性思维

20.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思维过程是 ( )

A .体系化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

21.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

是 ( )

A .概念形成 B.日常概念 C概念掌握 D.科学概念

22.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 )

A .定势 B.迁移作用 C动机状态 D.变式

23.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和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 )水平。

A .强 B.弱 C中等 D.偏低

24.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与思维特征是( )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独特性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B 6.B 7.C 8.D 9.D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A 17.B 18.C 19.A 20.D 21.C

22.A 23.D 24.D

二,填空题:

1.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____。

2.修理钟表主要需要____思维。

3.创造思维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____期、验证期。

4.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是指思维的____性。

5.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是思维的____性。

6.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

____o

7.想象主要借助于____、____、____、

典型化等方式形成。

8.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其中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9.分类必须确定方向或____,否则就会出现逻辑错误。

10.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____。

参考答案:

1.创造想象2.动作3.豁朗4.广阔5.批判6.再造想象7.综合;夸张;拟人化8.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综合9.标准10.流畅性

三、名词解释

1.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设的思维。

3.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4、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5.抽象:是在思想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它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6.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7.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人。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空洞的。(2)只有分析,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面,从而导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4)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2.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

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

(1)过去的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内涵或扩大外延的错误。

(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陛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辩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3.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人对活动的态度。

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具有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人的知识经验。

人能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地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4.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思维的品质有: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答:(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启发式教学有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它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语文、绘画、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种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01年论述题,3.原题为: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1)人的知觉特点。

人的知觉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特别要注意克服先人为主的倾向。

(2)定势。

定势是指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一、熟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二、本章内容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精神分析理论 3.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4.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名词解释和选择填空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或日内瓦学派。 2.皮亚杰毕生研究的方向——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他于1955年创建了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人们将他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称作发生认识论。 3.发生认识论同第一道简答题 4.格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5.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做同化。 6.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7.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 8.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

9.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0.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做客体永存。 11.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12.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13.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 14.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开始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 15.里比多: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里比多,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性本能是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动力。 16.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 17.本我:储藏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叫做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 18.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 19.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0.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21.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22.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3.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

心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名词解释理解: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找找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P4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如:望梅止渴)P5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也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问答题方面: 8、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P6 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③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9、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P7 ①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②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③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P16-18 心理过程:①认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故称之为认识过程。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③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主要研究的内容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环境、教育、主体实践),分析相关问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的机体从父母身上所获得的一些天赋特质,是人体的某些生理解剖上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的特点等等。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发展遵循若干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成为的行为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对其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心理学第10章

第十章心理健康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2.压力3.压力源4.挫折5.心理防御机制6.压抑7.投射8.退行9.升华10.焦虑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 1.压力也叫应激,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提出,他是( ) A.薛利 B.华生 C.斯金纳 D.马斯洛 2.那些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3.那些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4.那些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5.那些常见的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6.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这是压力下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7.适当压力下的个体会产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这是个体适应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8.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这种情况说明影响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9.当你在安静的书房看书,忽然听到走廊里响起一串脚步声,如果认为是将要入室抢劫的坏人来了,就会惊慌恐惧;如果认为是朋友来拜访,就会轻松愉快。这种情况说明产生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10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胜好强、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人属于() A.A型性格特征 B.B型性格特征 C.AB型性格特征 D.0型性格特征11.那些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地人,属于()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C.AB型性格 D.O型性格 12.如果刺激过强过大,会使人感到眩晕、发懵、不知所措,常会出现“类休克状态”,比如,突然听到亲人过世,大多数人会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 ) A.冲击阶段 B.安定阶段 C.解决阶段 D.回顾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 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 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 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 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 法? 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 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 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 现实意义。 章节题型内容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一、名词解释 1.教师胜任力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 5.教师期望效应 6.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角色 8.教学

师心理风格9.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 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 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 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2.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 更多的知识。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 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三、简答题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3.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4.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 响。 6.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 7.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8. 简述专家教师的特点 9.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 10.试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1.简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胜任力。 12.简述教师胜任力及其结构。 13.简述教育机智及其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 1.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并谈谈如何养 成良好地教学反思习惯。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什么差别,如何尽快完成 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老一辈教育学者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 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 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请结合高 等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角色分类的划分,谈谈自己 对这段话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章节题型内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 二、辨析题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 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的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科学心理学创使人是冯特。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个案法。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几种。 ?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大脑组成的 ?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中枢。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组成部分。?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就是德国得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得最基本得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得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得科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人得人得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得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与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得主要目标就是对人得行为与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与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人脑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得觉察与认识。 9知觉得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得选择性,知觉得理解性,知觉得整体性与知觉得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与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她细胞。12.神经系统得基本单位就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与传导这两个最主要得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指在一定得刺激情境中,个体得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就是一种对刺激得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得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得心理过程与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得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得无条件反射与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得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就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得一种思维形式,就是思维得最基本得单位。 20 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得心理特征。 21、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得、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得知识与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根据注意时有无目得性与意志努力得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与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按照能力得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就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就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得态度体验。 28、长时记忆中得信息编码方式就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与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规范,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 晶体智力: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儿童的行为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异于常态且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 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正式学习: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中发生的学习,是通过课程、教学、实习以及研讨等形式进行的。 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自主的、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合、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而进行的学习。 强化程序: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减弱行为 连续强化程序:如果在每一个适当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强化这叫连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只在有些而非所有反应之后呈现强化 间隔程序:根据历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安排强化 比率强化:根据历次强化学习者做出适当反应的数量而安排强化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心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知识编辑: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安德森等把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编辑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学习共同体:{或称,学习社群} ,即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支架性教学:j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下而上的知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学习者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叫做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称为自上而下知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7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心理安全感:指无条件的接纳别人,提供没有外在评价的气氛以及移情理解。 心理自由感:指允许个人有符号表达的自由,使其自由思考和感觉,来增进其经验的开放性,以及知觉和理解的松快自如和自发性。 动机: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 需要: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推动人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心理第十、十一章 一、选择 1、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影响的心理现象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2、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基础是() A、良好的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自主权 C、给幼儿积极的评价 D、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个性最稳定的心理现象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动机 5、智力复合论的代表人物() A、格雷特 B、霍夫斯塔特 C、麦柯尔 D、布鲁姆 6、个性之中,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和人的解剖生理有关的心理现象是() A、兴趣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7、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态度 8、下列几种模仿中,较高级的模仿是() A、表情的模仿 B、技能的模仿 C、动作的模仿 D、智力的模

仿 9、儿童活动灵活,善于主动与同伴交往,其高级神经活动的组合方式是() A、强、平衡、不灵活 B、强、平衡、灵活 C、强、不平衡 D、弱型 10、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应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 A、自尊感 B、自信感 C、成功感 D、失败感 11、一个幼儿的心理表现是反应快、容易激动,难约束,那么他对应的神经活动的类型是() A、弱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惰性 D、强、平衡、灵活 12、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自我意识 13、人们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力是() A、运动能力 B、操作能力 C、智力 D、特殊能力 14、一个学生由于在推理和计算方面的能力,使得他可能掌握数学知识,这说明() 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都不是 15、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的属于抑郁症,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性”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2014年)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源于哲学和生理学。 2.冯特(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实验室,来从事心理现象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相关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个案法 (2)实验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现象产生的过程:感觉通路、运动通路、脑的低级中枢、大脑 3.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脑的基本成分。 4.神经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信息从身体的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 5.大脑皮层的三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哑”区 6.胼胝体:两个大脑半球通过一种特殊的组织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组织称为胼胝体。功能:连接左右脑,共享信息 第三章:人的毕生发展 1.儿童的主导活动的表现: 儿童的主导活动从以游戏活动为主导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导 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 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转向重视伙伴关系。 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第五阶段青春期阶段最为重要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 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说需要的刺激量越大,则感受性越大。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现为:E=1/R在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4.后像的概念:(名词解释)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被认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美]G.W.奥尔波特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启蒙期。 经验描述——形成期。 实证分析——确立期。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系统性原则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伦理原则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 ——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概念(2)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社会化的基础)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心理学复习资料

变态心量学: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包括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功能就会完全丧失,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不同作者各有侧重1:精神分析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两个命题目: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认为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神经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命题推也的判断1力必多2口欲期肛欲期生死器期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4本我是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原则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人的异常心理由如下缘由造成的:1固着2焦虑3 压抑。2行为主义的解释。巴莆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他认为神经症和神经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上的区别,巴莆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他认为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的抑制过程的薄弱。癔病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提出潜能概念,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心理异常的区分1标准化区分李心天1991 年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提出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映,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三节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对于精神障碍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要满足如下条件:必须是在经过系统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可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就是社会功能的康复的预防复发,三是须密切配合精神医生一起实施!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病也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综合症。知觉障碍:1错觉2幻觉感觉到的现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包括言语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多见于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 是患者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产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2假性幻觉的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问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 1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多见于神经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反致的精神障碍或其分障碍2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其表现是患者能听见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心 1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是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多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词汇丰富,诙谐幽默音联,意联多见于燥狂状态和情绪性精神障碍燥狂发作2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思维奔逸相反,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3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简单,回答时语速并不减慢,这是和思维迟缓的鉴别要点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4思维松弛和思维散漫表现在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在交谈过程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答非所问,多见于神经分裂症早期,5破裂性思维6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12词语新作 13逻辑到倒错性思维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如下A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也不符合实际的结论B圣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 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C具有自己我卷入性 关系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和偏执性精神障碍3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