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_上_

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_上_

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_上_
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_上_

第20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0第4期Jo urnal of Hubei N or mal U niver sity(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N o.4,2000

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上)

徐国珍

(杭州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0020)

〔摘 要〕 本文在占有较充分的资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修辞学界在仿拟辞格研究方面的概况作了综合的介绍和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仿拟格;定义;特点;分类;效果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0)04-0028-07

一、定名之过程

在汉语修辞格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仿拟是一个“年轻的老牌辞格”。说它“老牌”,是因为仿拟这种修辞现象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出现。如在杨雄的《法言》中就有不少仿拟《论语》的语句,诸如:

(1)“虽有民,焉得而涂诸?”(《问道篇》)

仿自《颜渊》中的“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修身篇》)

其本体则是《阳货》中的“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它如被人们传诵至今的千古名句: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仿自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长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藤王阁序》)

仿自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尽管如此,但作为一种辞格,仿拟却又十分年轻。它的正式“问世”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年,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首次提出了“仿拟”这一名称。然在此之后,仿拟却仍或被称作“摹仿”、“模拟”、“点化”,或被视为“仿造”“组字”“活剥”〔1〕;或被当作成语的活用、套用或翻造现象〔2〕;或被与“拈连”“飞白”等辞格混为一谈〔3〕。

直到80年代中期,“仿拟”这一名称才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仿拟辞格也逐步在辞格家族中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定义及其特点

对于刚在辞格家族中获得一席之地的仿拟,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究竟哪些言语现象可称为仿拟?这些问题自然都是亟待解决的。由于对仿拟格的认识不同,各位学者所提出的定义

〔收稿日期〕 2000-09-06。

〔作者简介〕 徐国珍,女,杭州教育学院教师。

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作为第一个为仿拟辞格定名的学者,陈望道先生认为:

“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

这个定义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指出了仿拟格的根本特点是“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然而,由于定义中出现了用“仿拟”来定义“仿拟”的情况,颇有“同语反复”之嫌,且其中“特种既成形式”的说法也不免显得有点含糊不清。同时,该定义将运用仿拟的目的局限在“讽刺嘲弄”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显然也并不符合仿拟格这一修辞现象的实际。

正因为此,后来的学者们纷纷在此基础上作出不同的修正:

“旧时所谓仿拟法,是专指作者为了滑稽嘲弄而故意拟仿特种既成形式的修辞方法,和寻常所谓模仿不同,实际上……一般作者仿效现成的旧体裁,或模拟现成的旧曲调,虽然不一定是为了滑稽嘲弄,但也是故意仿拟既成形式,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修辞格。……修辞法上所谓仿拟,只指形式,不问内容,乃是作者利用大众熟悉的现成旧形式,来装置新内容,目的是要使听的或读的人喜见乐闻,以增加传布宣扬的作用。”(谭正壁《修辞新例》,棠棣出版社,1953)

“仿拟,又称‘套用’,是仿照别人(主要是前人)的话或现成词语的形式改造成相类似的话或‘词语’。”(郑远汉《辞格辨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仿拟,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一种说法。”(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

“故意模仿现成的词语句篇而仿造一个新的词语句篇,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拟。”(黄民裕《辞格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仿拟格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辞效,适应特定的语境,故意仿效既有的词、语、句子或作品的格调,创造偶发性的语言成分或言语作品的一种修辞方式。”(武占坤《常用辞格通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仿拟是)利用现成词语或格式,更换其中的局部而临时仿造出新的说法。”(张伪之《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上述定义虽然说法各异,但其中的主要意思大体还是一致的,即仿拟是一种“?仿”?某?现?成?的?语?言?形?式“?拟”?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说?法”的修辞方法。在讨论定义的同时,专家学者们对仿拟的特点也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分析和归纳。其中以详尽为特

色的当属武占坤的《常用辞格通论》

〔4〕该书首先将仿拟现象分为三类,除了一类属真正的“言语修辞现象中的仿拟”之外,另一类是“语言构词活动中的仿拟”,如仿“国际”一词而拟出的“校际”“人际”等;还有一类则是“文章写作中的仿拟”,如元白朴《梧桐雨》中“伤心故国,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的词句仿自于唐代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中的两句:“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上述这两类现象,因缺乏辞格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效果,故不能看作辞格。这里,武先生首先强调了仿拟作为辞格而具有的根本特点。

另外,武著还分别从“功能”“格式”“语体”“形成”四个方面分析了仿拟的特点。其中,对于仿拟格式上的特点,他指出:……典型格式为:“本体”(被仿效者)和“仿体”(仿效者),拈连性地出现在同一上下文或同一语段中,靠彼此间相互衬托,相互对照,来显示这一言语现象的仿拟性,从而实现一定的辞效。如果本体不出现,只有仿体出现,这是一种“变式”。变式中的本体在听者、读者的意识中,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

对于仿拟格在语体上的特点,武著指出:仿拟主要适用于口语的日常谈话语体和书面语的文艺语体。它是在“随便”“轻松”“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语体的温床中培育出来的。政论语体为了加强鼓动力、战斗力,有时也用到仿拟。至于科技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它们在表达上要求准确、简明、规格化、程式化、郑重其事,质朴无华,基本上不用修辞手段,对于以讽刺幽默为主的仿拟格,当然更是完全封闭的。

显然,这一概括是十分精当的。

至于“形成上的特点”,武著将其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客观条件主要有二,一是“被仿拟词语、作品的先行存在”及“言语过程中需要仿拟的具体语境”;二是“仿体和本体之间在语义上“存在着相类、相关、相反的联系”,即“本体和仿体指称或表述的客观事物、现象、概念或判断之间的统一对立联系的反映。”

主观因素则是指“主观意愿的条件”、“心理的条件”和“审美的条件”三者。其中,心理的条件主要指由“对立联想”、“相关联想”、“相关联想”等构成的联想。文章指出:“无有这种主观性的心理联想的桥梁,客观事物间的联系性,是无由沟通为仿拟现象的本、仿体间的关系的。”而审美的条件则主要是“贵新尚巧、喜精乐简、情义并茂”三方面。

武先生对仿拟特点的这些归纳,无疑是极其细致、准确的。

徐国珍则从仿拟结构本身的角度归纳出仿拟具有“本体的既成性和仿体的依附性”“本体的习见性和仿体的新异性”“本体的丰富性和仿体的能产性”三个特点。她指出:

“在仿拟辞格中,本体都是具有固定形式、固定意义的既成的言语现象,而仿体则总是紧紧地依附在这一特定的言语现象之上的。”

成功的仿拟所凭借的本体往往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言语现象,如或是一般的常用词语,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格言等等,而与本体的习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仿拟格的仿体则是一个偶发的言语现象,甚至大部分都是“空前绝后”、昙花一现的。

总之,只要符合“既成性”“定型性”“习见性”等条件的,任何一个语言现象均可成为仿的本体。这就使本体显得格外的丰富和广泛,而这种丰富性和广泛性,为仿拟格的生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5〕。

除此之外,有些学者则着眼于仿拟中某一类型的特点。如东甫的《仿拟诗文赏趣》讨论了仿拟诗文的特点:吴宗渊的《关于拈连、仿词与仿拟》、沈宝良的《仿拟——一种幽默之法》、杨晓黎的《仿拟型新词语试析》等文则分别从仿拟的语言单位类型“仿词”“仿句”“仿语段”(“仿篇”)的角度对其特点作了分析,他们指出:

仿词应当注意的是,仿词和原词的语素,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仿词要和原有词语相对照。成语大多仅四字,仿拟时不宜多变,一般只改动一字,否则,“面目全非”原格式看不清,所生“变异”也不明,幽默感就无从获得。仿句应特别讲究句子结构形式的相似,让人一看就能想起原句的文字,回忆起原句形式上的“常规”,在与原句中新内容的对比中发现不协调的“变异”,从而产生幽默效果。仿篇则要注意两点:一是所选作品较短小,知名度高,听众熟悉;二是仿拟时要注意抓住听众的心理,对其关心的热点问题浓缩提炼,作漫画式的勾勒〔6〕。

上述论述表明了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对仿拟的特点有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的认识。

三、分类面面观

刚“问世”的仿拟格,其类型只分为拟句和拟调两类〔7〕。但人们很快弥补了其中的疏漏。后来的一些教材及辞典一般都将仿拟分为“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或作“仿调”)四类。当然,事实上,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因此,对任何一个事物,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得出不同的类别。

正如武占坤所说:“言语中所有的仿拟现象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总体。在这个总体现象内部,各个构成成分,由彼此最为抽象的共性和个性统一而又对立的联系,形成几个最大的类聚。这是仿拟现象表层的或初步的分类。”同一个大的类聚系统内部的若干仿拟现象,根据进一步、深一层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而又对立的联系,又形成若干较小的类聚,这是深层的、再分的类聚。如此递进,层层深入,在所有的仿拟现象之间,便形成一个类聚联系的网络。每个具体的仿拟现象,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各占一定的位置,彼此在横的联系上,相互对待,构成邻界;在纵的联系上,层层隶属,构成序列;在斜向的联系上,千丝万缕,错综交叉,从而使仿拟现象,成为一个有序性、制约性、整体性的系统〔8〕。

正因为此,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仿拟辞格分类的各种探讨。

武占坤首先根据仿体的性质将仿拟分为“仿词”、“仿语”“仿调”三大类聚系统,然后又对他们分别作了下位概念的分类,如在仿词一类中,他根据本体和仿体在意义上的联系分为“类义仿词”“反义仿词”“相关仿词”;根据本体和仿体在语素上的异同联系分为“同素仿词”与“异素仿词”,根据仿造的途径分为“直接仿词”和“曲折仿词”,还根据本体和仿体在数量上的对比分为“一本一仿”和“一本多仿”。

除此之外,他又根据仿拟的运用情况把仿拟分为“常式”和“变式”,“联绵式”(又称“承接式”)和“呼应式”;“单用式”和“连用式”等相互对待的三类。

武先生的这一分类,层次感很强,概括的面相当广,反映的现象也十分丰富,所作的分析更是十分精当、深刻。其中最精彩的是将仿拟分别从结构角度和运用角度来进行归纳分析,有效地避免了分类中一些相互纠缠、相互交叉的现象。

邸巨在对下位的分类上与武著有所不同,他在仿词、仿句两类中又分别分出谐音和仿义两类,仿词的仿义中又分为近仿和反仿,仿句的仿义中则分出新义和变义〔9〕。

另有季绍德的《古汉语修辞》、史尘封的《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陆述生的《谈仿造》、周廉溪的《“仿拟”种种》等,都是从这一角度来对仿拟进行分类的。

尽管上述以语言单位为总纲来涵盖各种分类的做法使分类的层次较为清晰,但同时也难免导致了某些或重叠、或疏漏或牵强的现象。如武著在仿词中划分出来的某些类别其实在仿语中也是存在的,但作者却并未顾及,而邸先生的分类虽然较武先生的分类更显得层次清楚,但其所概括的言语现象却又似有过于单薄之嫌。

与此相对的是有些人则采取了平面交叉、直接分类的方法。如徐国珍的《仿拟分类面面观》〔10〕一文则采取了直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的做法,着眼于从横向交叉的角度来考察仿拟辞格的内部类型:

一、从仿的关系上分为“明仿”和“暗仿”。

二、从仿的形式上分为“词语仿”、“句段仿”、“篇章仿”。

三、从仿的性质上分为“谐音仿”、“语义仿”、“格式仿”。

四、从仿的意义上分为“反义仿”、“近义仿”、“类义仿”。

五、从仿的技巧上分为“直接仿”“曲折仿”“变序仿”。

六、从仿的效果上分为“积极仿”、“消极仿”。

上述分类虽然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积极仿”“消极仿”的提法是否合理等,但其对仿拟格内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丰富形态及网络格局的展现等,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的。

除了这类对仿拟作较全面分类的论著、论文外,有些学者则将着眼点放在了对一些特殊、复杂仿拟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上。

如崔绍范的《“仿拟”变化种种》〔11〕中将仿拟分出了“变序仿”、“略仿”、“间接仿”、“一词(语)多仿和多词(语)一仿”“参差仿”、“假仿”“宽仿”七种类别。其中关于假仿和宽仿类别的提出颇具新意。

假仿是指某种仿拟形式中的甲乙项都是一种既成形式,故相互之间不存在谁仿谁的问题的仿拟。如鲁迅作品中仿“帮忙”一词造出“帮闲”、“帮凶”;仿“怅然”一词造出“勃然”、“释然”等的现象。

宽仿是指被仿的语、句不一定是成语、谚语、名句等,而只是上文出现过的一个词语、句子或引用某人说过的语、句,然后再临时仿造出一个新的语、句与之对应的用法。如鲁迅作品中的“逃名,其实是爱名的”

另如濮侃提出了一种“否定仿词”的类别:即“参照现成的词语,中间运用否定词,临时仿照出来的词。其中仿照的词与原词往往是指同一个对象”〔12〕。所举之例为:

(5)“他口里的阎罗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竟会误解他的人格,——不,鬼格。”(鲁迅《朝花夕拾》)

张剑鸣在《漫话仿拟格》〔13〕一文中提出了从技巧上分的“硬仿”、“活仿”两类。

所谓“硬仿”,即“生硬地模仿现有的格式,只增减部分词语构成新的思想内容,以达到诙谐幽默或冷嘲热讽的目的。”如鲁迅的“阔人已骑文化去”例。

所谓活仿,“即灵活地模仿现有的格式,熔金石于己炉,化陈腐为新奇,将别人的语句天衣无缝地

熔入自己的作品里边。”如“落霞与孤鹜齐飞”例。

周廉溪在《“仿拟”种种》〔14〕一文中提出了“应对性拟句”的说法,即指一种“在论辨、讥讽、斗智和抗争性的谈话中”,能造成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语势”的拟句现象。作者分别举了现代口语和古代文学中的现象为例:

(6)“难得一次见面,……李富荣对张予懿说:‘你会打乒乓球吗?我希望未来的妻子能支持我打球。’‘你喜欢舞蹈吗?我希望未来的丈夫也会跳舞!’张予懿以牙还牙。”(《一门三星——记体坛名将李富荣一家》)

又如《庄子?秋水》中庄子用于回击惠子的那句有名的“狡辩”之词:“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邢福义则提出了“衍生性仿拟”(即在原成语的基础上演化成几条临时性的成语变体)和加合性仿拟(即由两条成语加合或互为演化、互相仿拟经融合而形成的仿拟)〔15〕的类别。后者如“人为鹬蚌,己为渔人”一语就是由“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两则成语加合而成的。

有一些学者则更注重于抓住时代的脉搏,关注新的言语现象。他们通过对新产生的言语材料的广泛搜集及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仿拟现象,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见解。

如杨晓黎在《仿拟型新词语试析》〔16〕一文中提出了一种“逆仿拟”的类型:

“对义仿拟中有一种现象颇值得玩味。如由‘会餐’,增加语素限定而派生‘精神会聚’。……这种‘逆仿拟’显然是追求字面形式上的对称所作的有意调整。类似的还有‘年货’派生出‘精神年货’等等。这些逆仿拟出的新词语与源词相比,没有什么实质不同,之所以会出现对源词所作的改变,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所派生词语形式上的相对应。”

除此之外,他还指出:“在反义仿中,还有一些仿拟词语是在源词上增加反义或否定义语素而仿拟构词的。例子便是:由“三七开”拟出“倒三七开”;由“发言权”拟出“不发言权”等。

暨南大学的曾毅平则在深入分析了大量对篇章、语体、格调加以仿拟的现象后,提出了“语体仿拟”这一新说法,表达了对传统的“仿调”说不同的见解〔17〕。他指出:

“传统分类中,‘仿调’一式是指格调或腔调的仿拟。《发凡》中的仿调指‘拟既成的腔调’的一类。谭永祥定义的‘仿调’指‘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成的句子或篇章。’……不拘泥于是否有现成的具体言语作品,这是对《发凡》中‘仿调’一式的发展,也更符合语言实际。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仿调’或‘仿格’的仿拟仍然不能代替语体的仿拟。因为格调、腔调本质上属风格范畴,有些甚至还不能算作风格,只是个人的言语习惯而已,充其量也只能看作全民语言的个人变异,而语体与风格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语体属全民语言的社会变异,更有别于个人的言语习惯,可见“语体仿拟”也不能归入‘仿调’,有必要独立为一式。”

类似的例子如:

(7)“中华大百科全书 文艺卷 F类:

F:废;废都,废墟:废墟画派;崛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撒旦、鸡皮、鸭皮、屁特。代表作《存在》、《我的红卫兵时代》、《人或者牛》、《行走》。影响或贡献:唱念做打俱佳,呈前卫状,做先锋科。在纯洁绘画语言方面开创了中国后现代艺术的先河。”〔18〕

类似这种仿“辞书体”而拟就的仿体确实有别于一般的仿调,故“另立门户”显然是合情合理的。

上述种种仿拟辞格类型的提出,不仅充分反映了言语现象丰富多彩的实际,更表现出了学者们对语言现象高度的敏感性和深刻的观察力、分析力。

四、功能与效果

在当今的言语社会中,仿拟格显然处在一个日趋走红的特殊地位上,其使用频率之高,接受面之广,使它几乎成了辞格群中的“明星人物。究其原因,自然离不开其鲜明、独特而又丰富多样的表达功能及其效果。

关于仿拟格的修辞效果,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有一个十分简要的概括:“滑稽嘲弄”。但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人们发现,仿拟格的表达效果远远不止这一点,其中最鲜明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幽默讽刺 仿拟是一种借助某种违背正常逻辑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单位进行超常规运用的修辞手段,这种手法能有效地突破人们的惯性思维方式,造成一种令人恍然大悟的幽默风趣的修辞效果。这种幽默风趣用于不同的对象,带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又可以表现为强烈的讽刺嘲弄或揶揄自嘲。

2、新颖别致 仿拟使一个人们原来十分熟悉的言语形式突然一变而成了一个新面孔,给人一种看似陌生却又面熟、说是面熟却又陌生的感觉,从而让人耳目一新,表现出一种新巧别致的陌生化效果。如“狗仗人势”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词语,而当它摇身一变为“人仗狗势”时,人们自然就会觉得其新颖别致了。

3、对比强调 仿拟是一门“仿”此而“拟”彼的艺术,而在这一仿一拟之际,其所仿与所拟自然也就构成了强烈、鲜明的映衬和对比了。

4、简洁凝炼 有些仿拟,是仿照现成的词句对某些事物、现象、观念等的概括,这一类仿拟往往具有简洁凝炼的修辞效果。如“网吧”是“酒吧”的仿词,指的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营业性计算机房”。这类仿词往往都以最经济的文字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达到了高度简洁、凝炼精切的修辞效果。

另外,有的学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薛玲在《仿词的构成及其对原词的影响》〔19〕一文中谈到:

仿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一旦构成,就会反过来对原词产生影响,仿词的结构和意义会以或强或弱的程度,把自身的特点投射给原词,使原词发生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仿词对原词的影响,是构成修辞效果的主要因素。

如《红楼梦》中鸳鸯的那段哭诉:

(8)“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薛玲指出,这里的“宝玉”“宝银”“宝天王”“宝皇帝”“不是临时新造出来指称真实存在的客观对象,而是用来‘挤压’宝玉的:即用这些仿词来贬低原词‘宝玉’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里,仿拟还具有一种表示“无论”“泛指”“厌恶”“不赞同”等意思和情绪的作用。

崔绍范则在归纳各种仿拟类别的同时分析了其不同的修辞效果〔20〕:

“变序仿”的效果是“既表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又收到了新颖、巧妙、幽默的效果”;

“略仿”的效果是“使语言简洁”;

“间接仿”的效果是“不仅使语言变得新颖、巧妙,而且使语言更加深厚,耐人寻味”;

“一词(语)多仿和多词(语)一仿”的效果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化、透彻”;

“参差仿”的效果是“使语言显示出自然美”;

“假仿”的效果是“使语言凝炼、醒目,显示出语言的对应美”;

“宽仿”的效果是“可以更针锋相对,有的放矢地讲述道理,使语言更切中要害”。

类似的研究还有如彭嘉强的《论成语翻造及其修辞效果》、邸巨的《试谈“仿拟”辞格的分类及作用》、曹石珠的《仿句的特点与功能》、陆述生的《谈仿造》等〔21〕。

另外,有的学者则着重研究了仿拟格在某种特定的语体、文体或在某个作家、某部作品中的效果,从而将辞格研究进一步推进到了应用研究的领域。如吴宗渊探讨了《关于古典诗歌的仿用》、赵路保探讨了《仿拟在演讲中的作用与运用》、叶景烈则专门探讨了《广告语体中的仿拟格》、林兴仁、陈坚探讨了仿拟在《红楼梦》中的妙用,徐国珍则对金庸小说《鹿鼎记》中仿拟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另如易言的《鲁迅“翻造”成语的功效》,于根元、刘一玲的《王蒙小说词语的仿造》、江南的《莫言小说仿拟格使用特色——兼谈仿拟修辞的功能》〔21〕等。

还有的学者则将着眼点放到了仿拟对于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上。如吴家珍的《“仿拟”与当代生活

——兼谈“仿拟”的地位》一文探讨了仿拟辞格在反映当代生活中的特有的广泛性、便捷性、风趣性、启发性等作用。

这些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展示出了仿拟作为一种辞格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和效果,充分揭示了修辞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倪宝元.“组字”和“析词”〔J〕.中国语文,1960,(12).

〔2〕吴剑扬.试谈成语的新发展〔J〕.中国语文,1959,(2);倪宝元.成语的“套用”现象〔J〕.中国语文,1960(11);周小凡.谈谈成语的翻造〔J〕.语文学习.1980第7期.倪大白.鲁迅著作中的翻造词语.中国语文〔J〕.1981,(1);陈孝英.浅谈成语活用.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3〕良明.修辞新例?新拈连”.中国语文〔J〕.1960,(6);匡裕群.谈拈连〔J〕.语文学习,1980年第8期;吴鼎.试论拈连.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2第2期.及黄汉生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史锡尧,杨庆蕙.现代汉语修辞.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修辞知识》;华中师院中文系的《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曹毓生的《修辞基础知识》;陆文蔚的《修辞基础知识》等.

〔4〕武占坤.常用辞格通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

〔5〕徐国珍.辞格特点?应用策略?得体性——从仿拟辞格谈起〔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5).

〔6〕东甫.仿拟诗文赏趣〔J〕.阅读与写作,1993(4);吴宗渊.关于拈连、仿词与仿拟〔J〕.宁夏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沈宝良.仿拟——一种幽默之法〔J〕.演讲与口才,1990(5);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J〕.修辞学习,1993

(5).

〔7〕陈望道.修辞格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8〕邸巨.试谈“仿拟”辞格的分类及作用〔J〕.修辞学习,1984(3).

〔9〕季绍德.古汉语修辞〔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陆述生.谈仿造〔J〕.河北师院学报,1981(1);周廉溪.“仿拟”种种〔J〕.青岛师专学报,1991,(2).

〔10〕徐国珍.仿拟分类面面观.94语言论丛〔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1〕崔绍范.“仿拟”变化种种〔J〕.内蒙古民族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9(1).

〔12〕濮侃.辞格比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13〕张剑鸣.漫话比拟格〔J〕.修辞学习,1986(5).

〔14〕周廉溪.“仿拟”种种〔J〕.青岛师专学报,1991(6).

〔15〕邢福义.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16〕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J〕.修辞学习,1993(5).

〔17〕曾毅平.语体仿拟〔J〕.修辞学习,1999(6).

〔18〕陶东风.旷野上的碎片: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J〕.当代作家评论,1996(4).

〔19〕薛玲.仿词的构成及其对原词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20〕崔绍范.“仿拟”变化种种〔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9(1).

〔21〕彭嘉强.论成语翻造及其修辞效果〔J〕.修辞学研究第一辑,1983;邸巨.试谈“仿拟”辞格的分类及作用〔J〕.修辞学习,1984(3);曹石珠.仿句的特点与功能〔J〕.殷都学刊,1991(3).

〔22〕吴宗渊.关于古典诗歌的仿用〔J〕.固原师专学报,1991(3);赵路保.仿拟在演讲中的作用与运用〔J〕.演讲与口才,1988(5);叶景烈.广告语体中的仿拟格〔J〕.上海师大学报,1995(3);林兴仁.妙极之文,巧极之法——读《红楼梦》的仿词艺术〔J〕.名作欣赏1982(4);陈坚.仿拟方式在《红楼梦》中的运用〔M〕.修辞古今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徐国珍.仿拟格与人物形象塑造——鹿鼎记语言艺术欣赏〔A〕.文学语言研究论文集(第2—3辑)〔C〕,重庆出版社,1998.

〔23〕吴家珍.“仿拟”与当代生活——兼谈“仿拟”的地位〔J〕.大学文科园地,1988(8).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一、造词和造词法 (一)造词概说 1.造词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制新词,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2.人们的造词活动 人们的造词活动就是人们为新事物、新现象命名的行为(不限人、地)。 (二)造词法 1.含义:创制新词的方法。 2.汉语的造词法: (1)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现已少用,多是单纯词);如:手、足、蜻蜓 (2)摹声法 ①摹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来造词。 a.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给事物命名;如:猫、布谷 b.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制新词,以描写该事物的性状的;如:嗯、哎呀、哗哗、轰隆隆 ②摹仿外语词的声音来造词(一般称为音译词);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 (3)音变法——通过语音变化的方式产生新词。

①儿化韵造词;如:盖--盖儿尖--尖儿 ②改变读音造词;如:好(三声)--好(四声) (4)说明法——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造词方法。 ①情状;如:国营、胆怯 ②性质特征;如:方桌、石碑、丁字尺 ③用途;如:雨衣、牙刷、洗衣粉、书桌 ④领属;如:树叶、羊毛、鞋带 ⑤颜色;如:红旗、绿豆、白云 ⑥数量;如:三秋、六书、八卦 ⑦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a.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菊花、芹菜、吉普车 b.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如:人口、马匹 c.用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如:静悄悄、恶狠狠、光秃秃 ⑧运用语言中习用的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某些改变以说明事物。如:聋子、甜头、黑乎乎 (5)比拟法——用现有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①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属于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如:鸡眼、猫眼 ②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成分;如:雪花、瓜分、木马、刀子嘴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网络词汇造词法分析

网络词汇造词法分析 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9a8708236.html,/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成 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词汇应运而生,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传媒界、文艺界、语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各专家学者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这里不想参与各种评价,只是从网络词汇的造词法角度来探讨网络语言的一些特性,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 网络语言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网络语言指一 切与网络有关的语言形式,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符号。一般有两个层次:基础网语和交际网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其中的网络交际语言。由于基础网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数量也相对少一些,我们不作为讨论对象,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交际网语中所产生的新词汇。根据任学良《汉语造词法》的分类方法,现代汉语主要有五类造词法,分别为语音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和综合法造词。 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网络词汇,但也有一些 网络词汇对此有所超越和突破。首先是语音学造词,这是一种利用语音模拟、变化等方式创造新词的方法。对于网络语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造词方法。计算机的键盘设计是以字母文化为主导的,而汉字的书写以笔画为特征,这样,中国网民在输入汉字时就麻烦得多,由于五笔输入法比较难学,拼音输入就成了汉语输入的主流。 在拼音输入过程中,又由于汉字大量同音字的影响,再加上网民为追求速度,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别字现象,而这种别字由

于上下文的帮助并不影响阅读,并且有时还阴差阳错地错出一些新意。因此,这种无意而为的错误逐渐形成时尚,一些网民开始刻意追求这种错出来的妙处,于是风情万种的“别字”产生了。 网络语言由于输入法的限制和新新人类一族求新求异心理的结合,大量类似的新词汇产生了。于是乎“我”变成了“偶”,“你”变成了“泥”,“版主”变成了“斑竹、版猪、版筑”,“的”变成了“滴”……这些拟声词,多为追求调侃和生动风趣的风格故意把一些常用词语转变成他们认为比较有乐趣的同音词。有些与原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酱(过奖)、竹叶(主页)、驴友(旅友)、菌男霉女(俊男美女),气死我乐(了)”等;有的则粗略表现了声音的特征,如“稀饭(喜欢)、粉(很)、素(是)、偶(我)”等。除了拟声词之外,还有不少译音式的造词。由于网络上不存在国与国的地理界限,一些常用外语(以英语为主)也进入了网民的视界。如爱老虎油(I love you)、猫(Modem)、烘焙鸡(Homepage)、瘟都死(Windows)、伊妹儿(E-mail)等。也有的将原音节缩略,以合音式的方法造词。如酱紫(这样子)、表(不要)等。此外,还有港澳等地的方言也被运用到网络语言中,也形成了不少的同音新词。以上这些都是较规范的语音造词,但网络语音造词远远不仅限于此,还有大量的以数字、字母及混合式的方法进行语音造词。 比如:数字式:1414(意思意思)、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886(再见了)、3166(日语的再见)字母式:GG(哥哥)、CU(see you)、IC(I see)混合式:3X(Thanks)、3Q(Thank you)、哈9(喝酒)、P9(啤酒)这些很另类的网络词汇一方面体现了网络语言词汇求精求简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表现了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要求扩张,将数字与字母引入汉语词汇的特点,此外与其他语言融合也是一个新的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修辞学造词法

修辞学造词法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 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 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 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造词法破解英语词汇

造词法破解英语词汇原创结构和意义 英语世界中专门研究英语词汇起源的一门学问叫做词源学(Etymology),专门研究英语词汇结构的一门学问叫做构词法(Word-formation),这两种学问各有所长各有所重,共同构成英语词汇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理论。造词法(word-creation)则以词源学和构词法为基础和参照,结合英语词汇产生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科学技术背景,破解了诸多英语词汇的起源和原创问题。 一、三种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词源学根据世界语言历史文献资料尽量寻找每个英语词汇的最早记录,并推测每个英语词汇与其他语言词汇之间的渊源关系。但是,词源学所能够跟踪记录的英语词汇太少,而且绝大多数拥有多种语言来源,因而无法确定最合理最准确的语言来源。就像整个印欧语系的确立,实际上也是在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之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官员偶然发现印度梵文(梵fan=佛fo)与英语甚至整个欧洲语系的血缘关系,因此客观而科学地将印欧语系中的“印”放在了“欧”之前。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词源学寻找英语词汇起源的努力及其不确定性。 构词法根据希腊语和拉丁语与英语之间的关系,将英语词汇的基本构成要素做了统计分类,总结出英语词汇“前缀+词根+后缀”的基本结构,对于掌握英语词汇的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就像学习中国汉字的偏

旁部首一样,构词法成为英语初学者的入门工具。但是,构成法只解决了词汇结构或者词汇形状问题,并没有解决为什么特定结构在一起就形成了特定词汇的特种意义。在中国,有一本叫做《说文解字》的古书,对汉字不同结构组合在一起的原创意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分析;但是,构词法并不具备《说文解字》的功能,更加重要的是构词法词缀过多而且分类和解释并不科学,因而,构词法对于许多中国学者而言并不具备理解英语词汇并简化记忆的功能。 造词法以英语词汇产生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为背景,尊重词源学与逻辑学之间的相互印证,遵循统计学和语言学(包括词源学和构词法)的基本原理,探索每一个英语词汇的“音形义”创造过程以及诸多英语词族之间的本质联系,最终从英语词汇快速增长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造词法的四项基本原则和造词公式,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思维转换桥梁。造词法包括字母互换规律、缩略规律、词性通用规律和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互换规律;造词公式在构词法“前缀+词根+后缀”的基础之量化、简化为“N前缀+词中+N词中+N后缀”。造词公式中的N代表具体数量,“+”号代表主要由五个元音字母(也包括半元音Y)承担的连接“桥梁”。根据其位置不同,“桥梁”分为“第一座桥梁”、“第二座桥梁”和“第三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最简单,“第二座桥梁”最规范,“第三座桥梁”因为拥有四种形式因而最复杂。造词公式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构词法中数百个前缀和后缀简化为仅有的26个前缀和10大后缀以及不到30个常用小后缀,这些前缀和后缀覆盖200万词汇中的90%以上。【注释1:《十天突破雅

构词法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英语构词法属加种差。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9a8708236.html,/qikan/manage/wenzhang/200902019.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第29卷第2期 2009年4月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 V ol1291No12 Apr12009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赵学德(1980-),男,山东莱芜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N+N复合词的构建理据 赵学德1,王晴2 (1.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2.上海科技学院人文系,上海201800) 摘要:认知语言学为复合词的内部构建提供了新研究视角,使其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语法和形态分析中.分 类(type-of)以及部分—整体(part-whole)的范畴化关系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Ungerer&Schmid 以此对英语复合 词的内部构建展开了认知研究.基于此,文章按照词性和组成成分,对汉语N+N复合词进行范畴化研究,探究内 部不同的认知图式关系,构筑不同的认知模型公式,以说明汉语复合词作为短语/句子结构压缩的产物,意合程度 强,象似程度高. 关键词:N+N;复合词;认知;理据 中图分类号:H31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9)02-0083-05 一,引言 随着构词法研究重心由词结构逐渐向造词法转 移,构词法早已不再只是语法学家关心的对象,修辞学 家,语义学家早已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构词法,因此构 词法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语言研究部门[1]6.最近十几年来,构词法领域, 尤其是复合词构建方面,又汲取了新兴的认知语言学 的"新鲜血液",获得了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做出了不 同于传统语法和形态分析的新尝试.传统研究将复合 词的结构分为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动补式和联合 式等五种,"其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构词法详细讲解

造词法和构词法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了解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区别; ? 2.认识造词法的基本原理,熟悉造词法的种类和词的结构类型; ? 3.能够熟练地对词进行造词法分析和构词法分析; ? 4.了解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造词法的类型、构词法的类型 难点: ?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别 ? 造词法辨析和构词法辨析 ? 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 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 二、造词法 ? 三、构词法 ? 四、构形法 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 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存在(创造出来)的词。构词法指的是词的内部结 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语素组合成词的方式和方法。 ? 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它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 构词法,是指构词的法则,也即词的构成方式,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现有词内部语素间的结构关系进 行考察分析的结果。 ? 造词法,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从动态的角度,对词的来源的一种发生学研究。 有些词,如果不了解其造词方法,对于其构词法的分析也会造成偏误,如: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 造词法:比喻式 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 构词法:偏正式 (一)什么是造词法 造词就是创造新词,也就是给事物现象命名。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造词法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来造词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 骄阳、阳光 (骄、阳、光:语素) 玻璃(玻、璃:音节) 二是用什么方法造词。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方法,对汉语造词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 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 ?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 ?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7) ?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11) ?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4) 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 1.语音造词方法——象声造词 2.语义造词方法——变义造词(引申变义、转化变义)和比拟造词 雪花、汗珠 造词法:修辞法(比喻式) 构词法:补充式

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明清史2017.10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 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 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 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 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 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 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 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 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1.“一带一 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 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 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 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 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 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 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 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 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 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 2016年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彭勇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7.4.13~20 【动态与综述】 · ·68

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三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一.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1.语素的含义 语素,也叫词素,如前所述,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有的学者将语素和词素分别解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语素同词素。如刘叔新先生就指出:“词素应就词的构造成素、即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而言。它是词或词干的直接组成成分。语素的含义则广阔得多;指的是语言中一切最小的(本身不能再分成两个的)音义结合单位,包括最简单的、不能划分出不同构造成分来的词……、词内可以划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以及句子结构中有一定语气和音调形式的句调和有一定关系意义的特定词序……。因此,语素包括了词素,但是很多语素却并非词素。”“一个词,要是本身不能划分出不同的构造成分来,是个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那么它当然是个语素,却不能说是个词素——那样说在逻辑上或公理上显然通不过去。词素是比词小的、构造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一个词不能够同时说它是词素。所谓‘单词素词’的说法,当然也很不合逻辑。”1刘先生这里所说的“语素”和“词素”的内涵同目前学界通用的“语(词)素”的内涵有所不同:被刘先生重新定义了的“语素”不仅函概所有的音义结合体,还包括句调和词序;而同样被重新定义了的“词素”仅指“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2。这样界定“语素”、“词素”作为一种探索未尝不可,但却不能就依此指责学界“语素”、“词素”不分,同样也不能依此断言“单词(语)素词”的说法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所用术语的内涵有所不同。我们倒觉得,把“走”、“读”、“回”、“家”叫做“单语(词)素词”没有什么不好;而若按刘先生的意见管它们叫做“语素”,管“走读”、“回家”中的“走”、“读”、“回”、“家”叫做“词素”,反而会纠缠不清,徒增麻烦。何况在语言学中,处于构成关系中的上下级语言单位发生重合的现象又哪里仅体现在词的层面,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和词为上下级语言单位,可不是照样有大量的“独词句”3存在吗?我们是否也应赋予这些能独立构成句子的词以一个“词”以外的名称呢? 2.语素的确认 由于汉语中,语素、音节以及记录语素、音节的汉字往往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所以,碰到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的时候,是语素还是语素的构成部分,是需要作一下鉴别的,这便是语素的确认问题。 关于语素的确认,以往一般采用的是所谓的“替换法”。关于“替换法”,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有一段颇有代表性的说明,兹录如下: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可见“蜡”和“烛”各是一个语素。须注意的是两种替代缺一不可。例如“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其他语素所替代,如“粉蝶、彩蝶”等,“蝶”却不能为别的已知语素所代替,即“蝴~”不能换填其他语素。因此“蝴蝶”只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粉蝶、彩蝶”中仍是一个语素。采用替代法还要注 1刘叔心《汉语描写词汇学》第64~65页,商务印书馆,1990。 2这种观点可能源之于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指出:“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可以拿‘词素’做最小的单位,只包括不能单独成为词的语素。”见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79。 3这里所说的“独词句”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有所不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指的是非主谓句中“无主句”以外的各种句子,有的由偏正词组等构成,有的由一个词构成;而这里所说的“独词句”仅指由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2006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6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6年出版的明史著作约110种,各种刊物发表的论文达1465篇。读者可参阅《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2006年明史研究目录》。限于篇幅,笔者此处仅就阅读所及综述如下。 一、著 作 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孟森《明元清系元通纪》(中华书局)、《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毓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皆经整理翻译出版。于浩选编《明代名人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中华书局)于学者搜索资料大有裨益。政治史方面,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以明末清初士大夫于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而刘中平《弘光政权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专意探讨南明弘光政权。制度史方面,杨正泰《明代驿站考》(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赵克生《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毅《明朝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张升《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何朝晖《明代县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进了明代驿站、班军、祭礼、陵寝、藏书、县级行政等制度的研究。经济史方面,范金民主编《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中国农业出版社)汇编多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相关的专题论文。高寿仙《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黄山书社)、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李德元《明清时期海内移民与海岛开发》(厦门大学出版社)等专著研究了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人口变动与社会状况。社会史方面,陈宝良《明代城市生活长卷———飘摇的传统》(湖南人民出版社)着眼于明代城市生活,而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则关注江南社会,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将视野投向士人阶层。思想文化方面,林金树《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卷》(广西人民出版社)和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较全面地考察明代思想与文化;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周可真《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中 22007年第5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通 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 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毕业论文撰写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 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 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 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最重要的是对 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 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 略介绍发展趋势。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 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 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 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 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 较靠近的内容来写。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范文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可视化是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己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有许多成熟的 技术己经应用到实际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可视化软件产品,如3DMAX、MAYA、EVS、 AVS 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游戏、电影动画、工业设计以及其它专业领 域的研究,而与GIS 联系较少。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用于地图学与GIS 始于90 年 代初。1993 年,国际地图学协会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16 届学术讨论会上宣告成 立可视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定期交流可视化技术在地图学领域中的发展状况 和研究热点,并加强与计算机领域的协作。 1996 年该委员会与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学专业组进行了跨学科的协作,制订了一项称为“CartoProiect"的行动计划,旨在探索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可视化中, 同时也探讨怎样从地图学的观点和方法来促进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1998 年 2 月由B.H.Mccormick 等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3 顾锦春,叶剑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062) [摘 要]近20年来,史学界对明代宗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试通过对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最终结局以及地区性藩王和宗室个案的分析等方面研究成果予以总结,以期服 务于明代宗藩史的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宗藩;综述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便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宗藩制度。有明一朝,宗藩制度与之相始终,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入研究明代宗藩制度及宗藩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近20年来学术界对明代宗藩作了系统和认真的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试就近20年来国内对明代宗藩的研究作一番综述。 一、政治方面 宗藩制的建立。对于朱元璋建立宗藩制度的原因,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以张德信的《明代诸王分封制度述论》[1]与周积明的《封藩制与初明军权的转移》[2]两文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出炉是迫于明初政治形势与巩固皇权的迫切需要,是朱元璋从开国功臣手中剥夺军权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时北方边疆时常受到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而急需派遣重兵加强防卫,但此时皇室与功勋集团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和土地与财富的再分配问题,矛盾已日益发展,朱元璋惟恐大将掌兵而尾大不掉,便将北方防御交之于宗室,建立了宗藩制。第二种看法则以顾诚的《明代的宗室》[3]、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4]、余兴安的《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5]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建立是朱元璋吸取历史经验的结果。朱元璋借鉴了汉晋两代分封易于宽纵导致诸王尾大不掉,而唐、宋两朝又过于抑藩导致了帝室孤微的教训,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视分封制为王朝长久的保证。 “藩禁”政策。暴鸿昌的《明代宗藩特权的演变》[6]、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7]、赵毅的《明代宗室政策初探》[8]和苏德荣的《明代分封制度的演变》[9]皆对明朝“藩禁”政策的演变过程作了各自的表述,大抵皆认为洪武朝诸王权力过大,永乐、宣宗朝实行了“削藩”政策,宗藩由此退出政治舞台。暴鸿昌的《明代藩禁简论》[10]则列举了“藩禁”政策的各种具体表现。此外,对“藩禁”政策的研究还有毛佩琦的《建文新政和永乐“继 3[收稿日期]2006-05-20 [作者简介]顾锦春(1982-),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