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布式实验报告

分布式实验报告

分布式实验报告
分布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循环灯监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7300与wincc如何通信

2、掌握wincc变量定义及与控制变量如何绑定

3、了解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操作站的主要功能。

4、熟悉WINCC软件图形开发界面。

二、实验要求

实现控制系统组态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S7300PLC仿真器与计算机相连的组态过程。

2、图形界面设计实现。

3、数据报表界面实现

三、实验原理

与常规的仪表控制方式不同的是集散控制系统通过人机操作界面不仅可以实现一般的操作功能,而且还增加了其他功能,例如控制组态、画面组态等工程实现的功能和自诊断、报警等维护修理等功能。此外,画面方便的切换、参数改变的简单等性能也使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得到改善。

操作站的基本功能:显示、操作、报警、系统组态、系统维护、报告生成。操作站的基本设备有操作台、微处理机系统、外部存储设备、操作键盘及鼠标、图形显示器、打印输出设备和通信接口等。

(1)西门子S7系列PLC编程软件

本装置中PLC控制方案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S7-300PLC,采用的是Step 7编程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对相应的PLC进行编程、调试、下装、诊断。(2)西门子WinCC监控组态软件

S7-300PLC控制方案采用WinCC软件作为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WinCC 是结合西门子在过程自动化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和Microsoft的强大功能的

产物。作为一个国际先进的人机界面(HMI)软件和SCADA系统,WinCC

提供了适用于工业的图形显示、消息、归档以及报表的功能模板;并具

有高性能的过程耦合、快速的画面更新、以及可靠的数据;WinCC还为

用户解决方案提供了开放的界面,使得将WinCC集成入复杂、广泛的自动化项目成为可能。

四、实验步骤

1、对PLC进行硬件组态:在新建项目下选择“SIMATIC 300 Station”---“hardware”,打开硬件组态窗口。

2、点击项目名称,在右方的空白处添加PROFIBUS和MPI对CPU和PROFIBUS 和MPI进行总线的连接。

4、程序仿真

1)、仿真创建

图4-3

2)仿真现象

5、画面编辑

1)、界面设计

正转按钮可以将其中的画面窗口中通过跳转显示正转的时候的循环灯运行情况,反转按钮可以将其中的画面窗口中通过跳转显示反转的时候的循环灯运行情况,退出按钮添加C动作,点击即可退出程序。

2)、变量管理

---“SIMATIC S7 Protocol Suite”,如图4-7所示:

图4-7

在MPI中创建“新的驱动程序的连接”,命名为“step7”,在下面创建变量,如图4-8所示:

其中A0.0~A0.5控制正转的6个灯,M0.0,M0.1,M2.0分别为启动、停止、反转按钮,控制灯的运动。

3)、连接诊断

选择“开始”---“SIMATIC”---“wincc”---“TOOLS”---“Channel Diagnosis”若其中均为绿色勾,则为通信成功,否则视为不成功,需重新设置地址。如图4-11所示:

图4-11

4)、变量连接

对于灯的连接,如图4-12所示:

4-12

对于按钮的连接,如图4-13所示:

图4-13

5)、激活现象

激活之后,点击绿色按钮(左边),程序进入正转环节,点击红色按钮(右边)则停止。点击反转按钮,跳转到反转界面,点击反转中的绿色按钮开始反转,点击红色按钮即停止。点击退出按钮则关闭界面与程序。正转图如图4-14所示:

图4-14

六、实验思考

1、实验中主画面设计和变量有何关系?

2、报警画面如何设计?

3、报表数据与现场参数连接如何建立?

实验二模拟量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如何采集、仿真

2、掌握线性化编程与结构化编程

3、了解数据块在结构化编程中如何体现。

4、熟悉WINCC软件图形开发界面。

二、实验要求

实现控制系统组态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控制的组态过程。

2、数据块设计实现。

3、界面设计实现

三、实验原理

1、模拟量I/O模块

图3-1

2、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如图所示为一搅拌控制系统,由3个开关量液位传感器,分别检测液位的高、中和低。现要求对A、B两种液体原料按等比例混合,请编写控制程序。

要求:按起动按钮后系统自动运行,首先打开进料泵1,开始加入液料A→中液位传感器动作后,则关闭进料泵1,打开进料泵2,开始加入液料B→高液位传感器动作后,关闭进料泵2,起动搅拌器→搅拌10s后,关闭搅拌器,开启放料泵→当低液位传感器动作后,延时5s后关闭放料泵。按停止按钮,系统应立即停止运行。

四、实验步骤

1、对PLC进行硬件组态:在新建项目下选择“SIMATIC 300 Station”---“hardware”,打开硬件组态窗口。

图4-1

2、点击项目名称,在右方的空白处添加PROFIBUS和MPI对CPU和PROFIBUS

和MPI进行总线的连接。

图4-2

3、组态完成后,编写程序。

1)、搅拌控制系统线性程序设计

OB100块:

2)、搅拌控制系统结构化软件设计

4、程序仿真

搅拌控制系统线性程序设计1)、仿真创建

图4-3

2)、仿真结果

I0.0=ON

PIW256<100 Q4.0=ON 如图4-4

PIW256>=100 Q4.0=OFF Q4.1=ON 如图4-5

PIW256>=200 Q4.1=OFF Q4.2=OFF T1 如图4-6

T1=ON Q4.2=OFF Q4.3=ON PIW256=0 T2 如图4-7 T2=ON Q4.3=OFF

搅拌控制系统结构化软件设计

1)、仿真创建

图4-8

2)、仿真结果

由于仿真结果图与上一个的实验结果完全一样,则不截图进行说明。

I0.0=ON

PIW256<100 Q4.0=ON

PIW256>=100 Q4.0=OFF Q4.1=ON

PIW256>=200 Q4.1=OFF Q4.2=OFF T1

T1=ON Q4.2=OFF Q4.3=ON PIW256=0 T2

T2=ON Q4.3=OFF

5、画面编辑

1)、画面设计

2)、变量管理

---“SIMATIC S7 Protocol Suite”,如图4-12所示:

图4-12

在MPI中创建“新的驱动程序的连接”,命名为“WinLc”,在下面创建变量,如图4-13所示:

图4-13

---“System Info.chn,如图4-14所示:

图4-14

3)、激活现象

Process按钮进入Process子画面,如图4-17所示:

图4-17

在Process子画面中,调节滚动条可以观察到水箱中液位的变化情况,同时将液位的高度以数字显示在左边的变格中,开关可以控制阀门的开通与关断。

Alarm按钮进入Alarms报警画面,如图4-18所示:在Alarms报警子画面中,开关用来控制阀门的报警情况,滚动条用于显示液位高低,当快了满的时候进行报警,下方的报警表格用于记录报警的时间与具体情况。

图4-18

3、点击Trend按钮进入Trend子画面,如图4-19所示:

图4-19

在Trend子画面中,滚动条可以任意调节液位的高低,最后可以通过下方的趋势图来反映液位的变化情况,而系统CPU的利用率可以通过直方图和下方的曲线图表现出变化情况,而RAM的是不变的,则是一条平行于时间的直线。

六、实验思考

1、线性程序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应用哪种场合?

分布式计算环境实验报告

分布式计算环境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系统和 Hadoop 专业班级:网络1101 学生学号:3110610007 学生姓名:平淑容

目录 实验目的..............................................................................P 实验仪器...............................................................................P 实验内容和步骤...................................................................P 安装过程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P 代码运行以及实验结果.......................................................P 运行过程中的问题................................................................P 实验总结................................................................................P

一、实验目的 在虚拟机上安装CentOS系统并在Linux系统上安装Hadoop单机模式并且执行一个Java程序。 二、实验仪器 硬件:虚拟机CentOS 软件: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一、安装虚拟机 二、安装Linux操作系统 三、设置静态ip 四、修改主机名 四、绑定ip和主机 五、关闭防护墙 六、关闭防火墙的自动运行 七、设置ssh 八、安装JDK 九、安装Hadoop 十、在单机上运行Hadoop 十一、Hadoop执行Java程序 实验步骤: 一、安装虚拟机 此处安装的虚拟机是VMware Workstation版本,直接从压缩包里面解压安装即可,此处不做过多介绍。 二、安装Linux系统 此处安装的Linux系统使用的是CentOS版本,直接从压缩包里面解压,然后使用VMware Workstation打开,打开之后选择开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linux系统。 三、Hadoop的伪分布安装步骤 1.设置静态IP ①在centOS桌面的右上角选择图标,右击修改ip值,选择静 态ip,输入需要增加的ip值、默认网关。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滕州市辰龙希望小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 选做 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 头 实验步骤: 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 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 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选做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 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点燃蜡烛,将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看是否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材料: 每组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分布式系统导论实验报告

分布式系统导论 实验报告 实验(3)名称面向连接的流模式Socket 实验(4)名称三层C/S结构 实验人学号 1007XXX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3年5月20日 报告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1日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一、实验3面向连接的流模式Socket (2) 二、实验4三层C/S结构 (4) 2.1 任务一:通过无连接数据报socket实现C/S应用 (4) 2.2任务二:通过面向连接的流模式socket实现C/S应用 (6) 三、实验心得 (8)

一、实验3面向连接的流模式Socket 1、实验目标:尝试通过面向流模式的socket实现通信。 2、实验原理: 2.1、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 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Socket和ServerSocket类库位于https://www.doczj.com/doc/928638775.html,包中。 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Socket是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的。 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 2.2、面向连接的操作使用TCP协议.一个这个模式下的socket必须 在发送数据之前与目的地的socket取得一个连接.一旦连接建立了,sockets就可以使用一个流接口:打开-读-写-关闭.所有的发送的信息都会在另一端以同样的顺序被接收.面向连接的操作比无连接的操作效率更低,但是数据的安全性更高. 3、实验内容: 创建一个服务端的程序,以接受一个连接并用流模式socket接受一个消息。创建一个名为客户端程序。此程序可以请求一个连接,并使用流模式socket。 实验所用到的基本函数解释: 1)serverSocket(int port)指定的IP和端口创建一ServerSocket 对象 2)socket accept()服务端和客户端握手

数电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六

实验一 TTL与非门的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即通过分析电路,说明电路的逻辑。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根据逻辑符号的功能逐级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最好得到表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函数式。然后利用卡诺图或公式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化简或变换,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为了使电路的逻辑功能更加直观,有时还可以把逻辑函数式转化为真值表的形式。 2.逻辑组合电路的设计: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电路,陈伟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SSI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①逻辑抽象;分析时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 ②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以二值逻辑0、1表示两种状态。 ③列出真值表 ④写出逻辑表达式,并进行化简,根据选定器件进行转换。 ⑤画出逻辑电路的连接图。 ⑥实验仿真,结果验证。 三、实验仪器及器件 数字万用表1台

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四、实验内容 1.设计5421BCD 码转换为8421BCD 码(用双输入端与非门实现)。 四位自然二进制码 5421BCD码 B3 B2 B1 B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伪码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根据5421BCD 码与8421BCD 码真值表可得 2.设A 、B 、C 、D 代表四位二进制变量,函数X=8A-4B+2C+D ,试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判断当函数值介于4

实验六-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 姓名胡艺敏学号38 系别 女 数计学院 班 级 11计科师 范 主讲教师江凤莲指导教师江凤莲实验日期2013 4-27 专 业 计算机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利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建立视图表和关系图(图表),加深对视图和图表概念的理解,了解视图和图表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调出创建视图向导,在图书-读者库中按下列T-SQL描述创建读者视图。 CREATE VIEW 读者_VIEW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读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编号=读者.编号; 2)调出向导,按T-SQL描述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3)调出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_借阅图表的操作。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通过“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4)查看以上视图和图表的属性,并修改到正确为止。 三、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代码(可加附页): (1)基本操作实验 1)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给定的T-SQL语句确定视图结构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视图结构信息 序号视图名 数据库 名 相关表名列定义元组定义 1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读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 编号 2 借阅_计算 机图书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图表结构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图表结构信息 图表名数据库名主表名参照表 名 关联定义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借阅图书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2)实验结果(可加附页):

六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一)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模型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了解化石也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器材:有关工具、黏土、贝壳、骨头或树叶。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将贝壳、骨头或树叶放在心上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验结论: 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实验报告单(二)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原因实验 实验时间班级小组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3、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 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儿塑料布 实验步骤: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结论是,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实验报告单(三)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 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纸筒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 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制作发射器 (1)、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2)、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Hadoop云计算平台实验报告V1.1

Hadoop云计算平台实验报告V1.1

目录 1实验目标 (3) 2实验原理 (4) 2.1H ADOOP工作原理 (4) 2.2实验设计 (6) 2.2.1可扩展性 (6) 2.2.2稳定性 (7) 2.2.3可靠性 (7) 3实验过程 (9) 3.1实验环境 (9) 3.1.1安装Linux操作系统 (10) 3.1.2安装Java开发环境 (14) 3.1.3安装SSH (15) 3.1.4配置网络 (15) 3.1.5创建SSH密钥安全联机 (19) 3.1.6配置Hadoop云计算系统 (19) 3.1.7配置Slaves节点 (23) 3.1.8格式化Hadoop系统 (23) 3.1.9启动Hadoop集群 (23) 3.22.实验过程 (25) 3.2.1可扩展性 (25) 3.2.1.1动态扩展 (25) 3.2.1.2动态缩减 (27) 3.2.2稳定性 (28) 3.2.3可靠性 (31) 3.2.4MapReduce词频统计测试 (32) 4实验总结 (35)

1. 掌握Hadoop安装过程 2. 理解Hadoop工作原理 3. 测试Hadoop系统的可扩展性 4. 测试Hadoop系统的稳定性 5. 测试Hadoop系统的可靠性

2.1Hadoop工作原理 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在大量廉价的硬件设备组成集群上运行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稳定可靠的接口,旨在构建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Hadoop框架中最核心的设计就是:MapReduce和HDFS。MapReduce 的思想是由Google的一篇论文所提及而被广为流传的,简单的一句话解释MapReduce就是“任务的分解与结果的汇总”。HDFS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的缩写,为分布式计算、存储提供了底层支持。 HDFS采用C/S架构,对外部客户机而言,HDFS就像一个传统的分级文件系统。可以对文件执行创建、删除、重命名或者移动等操作。HDFS中有三种角色:客户端、NameNode和DataNode。HDFS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 NameNode是一个中心服务器,存放着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它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以及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DataNode节点负责管理它所在节点上的存储。NameNode对外暴露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用户能够以文件的形式在上面存储数据。从内部看,文件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块,这些块存储在一组DataNode上,HDFS通过块的划分降低了文件存储的粒度,通过多副本技术和数据校验技术提高了数据的高可靠性。NameNode执行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操作,比如打开、关闭、重命名文件或目录。它也负责确定数据块到具体DataNode节点的映射。DataNode负责存放数据块和处理文件系统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在NameNode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数据块的创建、删除和复制。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分布式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学年度第学期) 课程名称分布式 实验名称分布式实验 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班级 地点教师

实验一:.NET Remoting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所谓.NET Remoting就是跨应用程序域边界调用程序集。Remoting服务端承载远程对象,使外界能与之通信,对外的信道可以是HTTP、TCP或者IPC。而我在此次试验中选择的是TCP。最基本的.NET Remoting应用程序应该由三部分构成: ?服务端。承载远程对象。 ?远程对象。需要跨应用程序域边界调用的程序集。 ?客户端。用于调用远程对象。 此次实验就是要在掌握的理论基础之上实现远程调用。 要求:1.进行实验预习工作; 2.准备实验必须的完整程序流程及源代码; 3.上机编程,调试程序,得到实验结果; 4.写出实验报告 二:实验环境: Visual Studio 2010 三:实验步骤: 首先下载安装Visual Studio 2010,此过程比较简单,在这就不介绍了。 远程对象是根本,服务端只是一个载体,那么我们就先要创建一个简单的远程对象:1.打开Visual Studio 2010,在在主界面中选择文件,选择“新建”→“项目”命令,新建一个Remoting类库项目。 2.把默认的Class1.cs重命名为RemoteObject.cs,打开cs文件,修改代码为: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Remoting { publicclass MyObject:MarshalByRefObject { //减法 publicint Sub(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获得服务器时间 publicstring GetDate()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作者: 项蔺川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认识放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看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 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盐、 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实验评价: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 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 套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 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 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 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 ,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美丽的晶体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实验器材: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实验评价:

日期: 年月日 制作晶体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 食盐20 克、白糖20 克、碱面20 克、味精20 克、滴管4 支、玻璃片 4 片、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

实验六 一维数组实验报告

*** 软件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 学院: ***教务处

⑷一维数组排序。 四、实验过程及内容:(运行结果请抓图到对应题目的下方) 1. 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2.程序填空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9个评委给某个参赛选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该参赛选手的平均分。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3. 程序填空题。有数列1,1,2,4,7,13,24…,该数列的规律是从第4项起,每项是它的前三项之和。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将该数列的前30项存放在一维数组中,输出时每行输出5个数。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4. 程序改错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5. 程序改错题。某公司从用公用电话传递数据,数据是四位的整数,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加密,加密规则为每位数字都加上5,然后用和除以10的余数代替该数字,再将第一位和第四位交换,第二位和第三位交换。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6. 小楚参加了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班,共30次课,由于路途较远,每次都是打车去上课,来回的车费分别存储在数组a和b中,其中-1表示未去上课。 编程计算小楚参加培训班共打车花费多少钱?(要求保留1位小数,用循环实现) 输出结果的形式为: s=1234.5 a数组和b数组定义如下: double a[30]={31.0,32.0,30.3,32.8,30.5,30.6,31.0,32.8,-1,31.8,31.9,31.5,32.3,32.3,31.8,32.5 ,31.5,30.3,30.4,32.5,30.2,30.2,30.7,32.1,32.1,31.4,31.9,31.9,-1,30.5}; double b[30]={30.2,30.2,30.3,31.6,32.7,31.5,30.4,32.4,-1,31.0,31.8,32.1,31.6,31.4,32.4,32.1 , 32.5,32.3,32.5,31.4,31.2,30.3,32.3,30.7,31.3,30.2,31.1,30.5,-1,31.9}; 五、实验小结

云计算实验报告

云计算原理课程 期末实践报告 题目:Linux集群、MapReduce和 CloudSim实践 成绩: 学号: 姓名:罗滔 登录邮箱: 任课老师:许娟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实验一:AWS身份与访问管理(P2~P11)实验二:AmazonRelationalDatabaseService(P11~P20)实验三:Hadoop实验报告(P21~)

AWS管理控制台 使用qwikLABS登录AWS管理控制台 6.在AWS管理控制台中,单击【服务/Services】,然后单击【IAM或身份与访问管理/ IAMorIdentity&AccessManagement】。 7.在IAM控制台的左侧面板中,单击【用户/Users】。 8.找到“userone”,然后单击其名称以显示有关该用户的详细信息。在用户详细信息中,找到有关该用户的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a.已向该用户分配了一个密码 b.该用户不属于任何组 c.目前没有任何策略与该用户关联(“附加到”该用户)

9.现在,单击左侧导航窗格中的【组/Groups】。 本实验的CloudFormation模板还创建了三个组。在IAM控制台中的【用户/Users】仪表板中可以看到, 自动化CloudFormation脚本在创建这些组时为其提供了唯一的名称。这些唯一名称包含以下字符串: “EC2support” “EC2admin” “S3admin” 完整组名的格式如下所示: EC2support--GA9LGREA7X4S 从现在开始,我们在本实验中将使用上面这些简写名称来指代这些组。您可以在【组/Groups】仪表板中搜 索子字符串,以便为后续实验操作确定正确的组。 10.单击“EC2support”对应的组名。其格式应与上面的类似。

实验六 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实用技术实验任课教师:包崇明 姓名:匿名学号:2013…….专业:软件工程成绩: 实验6 数据库完整性 实验6-1 完整性约束 1、在学生表上面创建下列CHECK约束 【注】:因为学生表已经存在,所以这里使用添加check约束的方法实现: (1)创建入学日期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假定该学校于1923年4月30日创建。要求:入学日期必须大于等于学校创建日期,并且小于等于当前日期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的check约束起作用了),如图: (2)创建学生年龄约束“Age_rule”。要求:学生年龄必须在15~30岁之间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Age_rule”成功,并且年龄为’2015/4/27’没有违反”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约束,进一步说明了(1)中的check约束添加成功,如图:

【注】:考虑到时间关系,下面的部分解答中将会省略测试约束的步骤。 (3)创建学生性别约束“Sex_rule”。要求:性别只能为“男”或“女” (4)创建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要求:学生成绩只能在0~100之间 (5)用图形方法查看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截图为: 2、删除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测试语句: 结果:(更新成功)

3、创建声明式默认约束:在创建表的过程中创建默认约束 (1)创建表“default_example”,表中包含字段pid、name、sex、age。要求设定sex的默认值为“男”、age的默认值为18。 创建default_example表语句: 采用SQL语句进行插入元祖: 执行结果为:(默认值起作用了!!) (2)插入一条编号为100 的记录,执行结果为: (3)修改默认值 一般先删除老的默认约束,再新建一个默认约束方法如下: 删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drop 约束名 新建默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add constraint df_age default(20) for age ①删除老的默认约束:

六年级实验报告单

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 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结果: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的形状都很规则。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器材:米饭、淀粉、碘酒、滴管、盘子、 1、分别取米饭、淀粉各小盘。 2用滴管吸上碘酒,分别滴在米饭和淀粉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器材:硫酸铜溶液、铁钉、杯子、镊子等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一根铁钉。 2、把铁钉的一端伸进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铁钉的表面生成了红色的物质(铜)。 分组6上 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 1、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 2、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结论: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观察铁锈 实验器材: 铁片、生锈的铁片、小锤、电流检测器、 实验步骤: 1、找一片铁片和一片已生锈的铁片观察。 2、用小锤敲打铁片和锈铁片,观察发生的现象。 3、用电流检测器测一下铁片和锈铁片的导电性。 实验结论: 生锈的铁失去了金属光泽,导电性差,敲打会掉锈。 实验名称: 月相变化 实验器材: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实验步骤: 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C语言实验六实验报告.doc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递归问题基本思想 2.学会编写递归程序,理解递归何时结束。 3、清楚明白结束条件无法满足的递归程序将导致无穷递归的情况发生。 二实验题目 1.计算游戏人员的年龄 有5个人围坐在一起,问第5个人多大了年纪,他说比第4个人大2岁:问第4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3个人大2岁;问第3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2个人大2岁;问第2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1个人大2岁。第1个人说自己10岁,问第5个人多大年纪。 (1)程序源代码: #include unsigned int ComputeAge(unsigned int n); void main () { unsigned int n =5; printf("The 5th person's age is %d\n",ComputeAge(n)); } unsigned int ComputeAge(unsigned int n) { unsigned int age; if (n==1) { age =10; } else { age =ComputeAge(n-1)+2; } return age; }

(2)运行结果 2.计算最大公约数 利用计算最大公约数的三条性质,用递归方法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性质1 如果x>y, 则x和y的最大公约数与x-y和y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即 gcd(x,y)=gcd(x-y,y)(x>y) 性质2 如果y>x,则x和y的最大公约数与x和y-x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即 gcd(x,y)=gcd(x,y-x)(x int MaxCommonFactor(int a, int b); void main() { int x,y,z; printf("Please int x, y:"); scanf("%d, %d", &x, &y); z=MaxCommonFactor(x, y); printf("The max common factor = %d\n", z); } int MaxCommonFactor(int a, int b) { if (a<=0 ||b <=0) return -1; if (a == b) { return a; } else if (a>b) { return MaxCommonFactor(a-b, b); } else { return MaxCommonFactor(a, b-a);

实验六视图的定义及使用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的定义及使用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任务 (一)建立视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1.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IS_student。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 2.建立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的视图IS_S1。CREATE VIEW IS_S1(Sno,Sname,Grade) AS SELECT,Sname,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dept='IS'AND =AND ='1';

3.建立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且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视图IS_S2。CREATE VIEW IS_S2 AS SELECT Sno,Sname,Grade FROM IS_S1 WHERE Grade>=90 4.建立一个反映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BT_S。 CREATE VIEW BT_S(Sno,Sname,Sbirth) AS SELECT Sno,Sname,2004-Sage FROM Student

5.将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S_G。CREATE VIEW S_G(Sno,Gavg) AS SELECT Sno,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6.将课程的课号及选修人数定义为一个视图C_XIU。CREATE VIEW C_XIU(Cno,Scount)

AS SELECT Cno,COUNT(*) FROM SC GROUP BY Cno (二)查询视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1.在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找出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SELECT Sno,Sage FROM IS_Student WHERE Sage<20 2.查询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 SELECT,Sname FROM IS_Student,SC WHERE=AND ='1'

分布式系统实验报告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1. 1课程设计题目 (1) 1. 2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1) 要求: (1) 任务: (1) 1. 3课程设计环境 (1) 1. 4实验资源配置 (1) 二、概要设计 (2) 2. 1设计内容 (2) 三、测试与操作 (2) 3.1.1 创建DFS根 (2) 3.1.2 为DFS根添加链接 (3) 3.1.3 使用DFS副本实现容错和负载均衡 (4) 3.1.4 检测实验结果 (7) 五、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8)

六、致谢 (8)

一、需求分析 1. 1课程设计题目 本课程设计题目为:卷影副本和分布式文件系统 1. 2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 通过DFS将整个局域网同一网段的所有的共享文件夹集成到一个树状结构中 供用户访问。 任务: 1.创建DFS根; 2.为DFS根添加链接; 3.使用DFS副本实现容错和负载均衡; 1. 3课程设计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3 1. 4实验资源配置 1.4台虚拟机,Server1,Server2,server3和client1,server1作为域控制器,其他计算机作为域中的成员计算机; 2.将Server2,Server3,client1分别加入到域;

二、概要设计 2. 1设计内容 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DFS)是指文件系统管理的物理存储资源不一定直接连接在本地节点上,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节点相连。也就是说网络资源可能分散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用户为了能够访问到这些共享文件夹必须知道这些共享文件夹的网络路径(UNC路径)才能够访问这些共享文件夹,并且当要访问多个相关的共享文件夹时必须在“网上邻居”或“网络驱动器”之间切换。 为了避免上面这种情况,Windows Server 2003引入了DFS,DFS使得用户无需知道文件夹具体在哪台计算机上,而只需要知道DFS文件服务器的UNC路径或IP地址就可以了。因为通过DFS可以将整个局域网同一网段的所有的共享文件夹集成到一个树状结构中供用户访问,这样当用户需要访问分散在网络中的多个共享资源的时候并不需要自己去各个服务器上寻找共享文件夹,而是只需要访问DFS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就可以了。当用户打开这个DFS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其访问被DFS自动地重新定向到网络中共享文件夹所在的服务器上,而用户并本身不知道(也无需知道)究竟这些文件夹放置的具体位置。 除此之外DFS还可以提供容错(Fault Tolerance)和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的功能。如果共享文件夹在网络中有多个相同的副本即多个内容相同的共享文件夹放置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当其中一个副本因意外而停止共享时,用户访问该文件夹的时候DFS可以自动将其他副本提供给用户使用,从而达到容错的功能。另外DFS也会在多个副本之间自动选择一个以响应的用户的请求,降低服务器的工作强度。而这一切均不用用户参与操作,完全由DFS自动完成。共享文件的权限与DFS拓扑无关,用户能否访问DFS上的文件夹,由DFS 上共享的文件夹的实际所在的计算机上的NTFS权限和共享权限决定。 测试与操作说明 三、测试与操作 3.1.1 创建DFS根 创建基于域的DFS根的过程。事先,在服务器上创建文件名为ljj_DFS的共享文件夹,此文件夹将作为DFS访问的起点,另外,在其他两台计算机上分别创建名为“movie”和“music”的共享文件夹 ⑴在要创建DFS的计算机上(本实验中服务器A创建DFS),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分布式文件系统”,打开分布式文件系统管理控制台,如图所示,在左半部分树窗口中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如图4-38所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根目录”。 ⑵在弹出的“欢迎使用根目录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分布式文件系统管理控制台中,将出现新建DFS根目录向导。

C 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

实验六多态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2.学习使用虚函数实现动态多态性 2.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3.(选做)对实验4中的People类重载“==”运算符和“=”运算符,“==”运算符判断两个people类对象的id属性是否相等;“=”运算符实现People类对象的赋值操作。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operator++();Point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 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这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试看。程序名:lab8_2.cpp。 4.思考题 1.如何将一个运算符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 函数类型operator运算符(形参表) { 函数体; } 2.如何将一个运算符重载为类的友元函数? friend函数类型operator运算符(形参表) { 函数体; } 3.如何实现运行时刻的多态? 在基类的成员函数前加上virtual,就可以在它的派生类中声明相同名字和类型的成员函数,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判断并

分布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循环灯监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7300与wincc如何通信 2、掌握wincc变量定义及与控制变量如何绑定 3、了解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操作站的主要功能。 4、熟悉WINCC软件图形开发界面。 二、实验要求 实现控制系统组态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S7300PLC仿真器与计算机相连的组态过程。 2、图形界面设计实现。 3、数据报表界面实现 三、实验原理 与常规的仪表控制方式不同的是集散控制系统通过人机操作界面不仅可以实现一般的操作功能,而且还增加了其他功能,例如控制组态、画面组态等工程实现的功能和自诊断、报警等维护修理等功能。此外,画面方便的切换、参数改变的简单等性能也使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得到改善。 操作站的基本功能:显示、操作、报警、系统组态、系统维护、报告生成。操作站的基本设备有操作台、微处理机系统、外部存储设备、操作键盘及鼠标、图形显示器、打印输出设备和通信接口等。 (1)西门子S7系列PLC编程软件 本装置中PLC控制方案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S7-300PLC,采用的是Step 7编程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对相应的PLC进行编程、调试、下装、诊断。(2)西门子WinCC监控组态软件 S7-300PLC控制方案采用WinCC软件作为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WinCC 是结合西门子在过程自动化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和Microsoft的强大功能的 产物。作为一个国际先进的人机界面(HMI)软件和SCADA系统,WinCC 提供了适用于工业的图形显示、消息、归档以及报表的功能模板;并具 有高性能的过程耦合、快速的画面更新、以及可靠的数据;WinCC还为

用户解决方案提供了开放的界面,使得将WinCC集成入复杂、广泛的自动化项目成为可能。 四、实验步骤 1、对PLC进行硬件组态:在新建项目下选择“SIMATIC 300 Station”---“hardware”,打开硬件组态窗口。 2、点击项目名称,在右方的空白处添加PROFIBUS和MPI对CPU和PROFIBUS 和MPI进行总线的连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