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作者:石博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4期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使得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习中发现,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不乏有些情境的创设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实效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有效情境的基本特点

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具备以下特点:

1. 情境生活化。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因此,首先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2. 情境形象化。形象化的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 情境感染化。情绪、情感是可以“传染”的,具有情感性的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之与作者、老师达到共鸣。

二、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

创设情境的方式要“因文而异”,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具体课型具体分析,具体环节具体分析。

1. 从文章性质来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写景、状物的文章靠语言描述都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体会,尤其是离我们较远、较生疏的景或物,更何况我们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几乎没走出去过,视野比较狭窄。这样教学的基础就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语文教师都能够自己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源,许多老师还能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上课、专题训练和实体讲评。

叙事、故事性的文章需要感悟体会,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

(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古诗文教学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及其文化意义,在讲解中会出现枯燥单调情况,而过多的运用媒体渲染又会抹煞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创设图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语文教材中,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种创设图画情境的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比空洞讲解效果要好。

2. 从课型来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语文课堂除了字词句篇的知识掌握外,更需要语文能力的提升,包括表达、朗读、书写、表演及课外知识含量。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外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编课本剧、诗歌朗诵比赛、故事会、读书汇报会、作文竞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从课堂环节来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导语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由此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到达彼岸。

每一节课的总结环节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的结尾,我们可以采用总结、续编、图文回顾、表演等方式升华或深化学习内容。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为此,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一味追求形式与氛围的错误理念,科学运用情景创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