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介绍及历届获奖名单2006-20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介绍及历届获奖名单2006-20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介绍及历届获奖名单2006-20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介绍及历届获奖名单2006-20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大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

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大赛由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二所高校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13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

第1届-同济大学

举办时间:2006年5月

举办地点: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学术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济大学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各校领导和专家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作为大赛指导单位,由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作为大赛的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军教授作为首届大赛执行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13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大赛秘书处设立在同济大学,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严作人担任秘书长。

5月19日下午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委员和委员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大赛秘书处作大赛筹备情况汇报,同时对大赛章程(讨论稿)进行审议。各位委员对章程的各个细节进行热烈讨论,期望使大赛章程更加完善。同时委员听取下届大赛承办单位的申请报告,最后根据民主表决,委员一致决定让同济大学继续承办第二届大赛。

大赛决赛答辩评委会由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十三位评委组成,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关宏志教授担任评委会主任。现场答辩由 10 分钟作品介绍和 5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两部分组成,每组作品限时 15 分钟。整个答辩过程紧张、有序,参赛学生向评委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最后经过评委会公平、公正评审,评出首届大赛各项奖项。

第1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

1、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同济大学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同济大学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

二等奖

3、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东南大学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

4、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清华大学徐书楠,王进

5、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武汉理工大学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

6、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吉林大学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同济大学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北京工大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中南大学刘刚,梁海啸

10、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李加丁,尚立伟

11、“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吉林大学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武汉理工大学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

13、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西南交通大学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中南大学苏武州,陈彦

16、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

17、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东南大学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同济大学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19、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及其研究同济大学王绰然,路欢欢,王晶玲

20、城际快运物流方案优化研究同济大学冯聿娴,吴维,陈薇薇,陈晓娇

21、停车场内部引导系统同济大学刘悦婷,黄玮

22、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及其程序实现同济大学赵靖,王奕,孙颖,冯均佳

23、北京地铁车站行人交通环境研究北京工业大学柳丽娜,王冉,王飞等

24、基于C—D增长函数的信息化对于铁路运输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夏木美

25、基于VISSIM仿真的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研究北京交大彭愚,邓文,王磊,王炜,高峰,赵煜

26、南京常规公交服务水平、运营模式的调查与分析东南大学常燕燕等

27、南京汽车北站站前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东南大学邓小兵,李桂波,吴高杰等

28、华中科大校园高峰时段交通分析与组织华中科技大学董山山,李敏,张鹏程,马彦龙

29、武汉市卓刀泉立体交叉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王钱刚,杜仁宾,赵宪尧

30、月球车动力学仿真分析吉林大学李赫楠,谢松涛,董莹

31、双前轴转向汽车车轮侧滑检测系统吉林大学张栋林,耿佳,王庆祥

3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系统清华大学陆洋,周钱

33、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研究清华大学石冶,刘强

34、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智能评判技术武汉理工大学王甲奇,蔺亚虎,王洁琼,贺效强

35、拱形单元组合抗滑桩体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殷亮,韩成林,鲁明,李振宇

36、基于以太网的超生泊车流量自动监测系统武汉理工大学马枫

37、考虑混合交通流的交叉口信号设计软件开发武汉理工大学赵跃萍,汪磊,张小华,孙海峰

38、客运专线车站各种运输方式换乘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文超,廖勇,朱小娟,方亚玲

第2届-同济大学

举办时间:2007年5月

举办地点: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第2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

1、城市高架快速车道中央隔离栏设计河海大学余丰茹,邹娜,张蕾,王希伟,李铁舜

2、基于驾驶员视觉效应得城市隧道侧墙安全设计同济大学曾栋鸿,吕颖,杨辉

二等奖

3、感应式路段平面行人过街控制系统研究同济大学吴迪,许广举,陈沁,王健,钱晨

4、出租车短距离自主呼叫系统设计南京理工大学杨圣芳,范小波,梁先登,许川,阳礼

5、不受统计尺度影响的交通事故黑点辨识新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张曙光,司徒莉英,周孝波,张文斌

6、基于HPSO算法的道路网络优化北京交通大学余碧莹,田亚明

7、智能交通调查器的设计与开发中山大学赵建明,韦清波,林天送,王镇波

8、清华大学周边道路网拥堵仿真分析与解决方案清华大学陈喜群,杨晓蒙,郑岩丁

三等奖

9、AMF_I型沥青混合料磨光仪的研发长安大学刘奇,邵强,李颖刚,楼慧元

10、.北京市交叉口冲突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孟虎,于跃,马保龙

11、干道协议控制相位差优化方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黄健新,叶瑞敏,覃朝孟

12、聚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戴树才,任皎龙,徐博书

13、中关村核心地区交通阻塞分析及措施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方雪娇,魏贺,吴书琴

14、.地铁轻轨牵引计算系统西南交通大学李海波,王莹,李俊芳,朱洪涛

15、.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东南大学孟丹青,杨洁,戚冰

16.、疏导环形交叉口的上游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研究吉林大学高帅和,逯浩伊,李戚

17、桂林市停车场调查分析与网络问询系统设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梁又文,石康嗣,宋锐

18、双通道港湾式公交站台的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王安梦,刘继平,钟耀萱

优秀作品奖(部分省略)

19、双连拱互通隧道减缓隧道压力波的应用分析中南大学王中刚`黄学猛

20、成都市书蜀西路城市快速交通管制优化方案西华大学陈坚,许胜德,刘熙,王超深

21、中关村核心商务区停车交通组织与优化北京林业大学葛慧铭陈彦民,樊锦涛

22、城市坡路路面节能环保防积雪技术研究东北林业大学陈诚,吴瑞良,田芳

23、武汉光谷广场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华中科技大学何太洪,严飞,吴伟,彭建,陈娟

24、公交枢纽站出入口行人安全设施设置研究福州大学林鸿文,黄伟平,苏娇艳,庄小琼

第3届-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大设计院杯”

第3届入围名单

1 沙漠地区公路路堤横断面形式研究北京工业大学

2 北京市城市型旅游交通调查及旅游线路设计软件开发北京工业大学

3 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仿真北京交通大学

5 北京公交车车内空间布局利用的分析与设计北京交通大学

6 公交车站停靠点优化布局方案研究北京理工大学

7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研究(阜成门换乘站方案)北京理工大学

8 城市公交汽车停靠呼叫系统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9 基于B/S模式的居民OD调查统计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东南大学

10 南京市公交路线查询(手机版)东南大学

11 福州市公共交通使用CNG的可行性研究福州大学

12 基于雪凝路面的新型无损路面全季节全气候条件下防滑轮胎的研究贵州大学

13 新型道路限速器的设计与研究贵州大学

14 基于射频技术的公交优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5 路中与路侧式公交专用道衔接处理协调控制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

16 城市干道双向变速绿波带设计河海大学

17 城市干道智能可移动隔离护栏的优化设计河海大学

18 三段式履带车河南科技大学

19 多模交通标识系统人性化设计华南理工大学

20 协调控制子区实时划分及Vissim仿真模拟华南理工大学

21 利用常规公交完善轨道交通的前期网络华中科技大学

22 交叉口的公交优先处理华中科技大学

23 新型自动车用安全带伺服系统的研制吉林大学

24 基于运行时刻表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型研究吉林大学

25 商业区畸形交叉口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6 城市多路交叉口管理与控制方式研究江苏大学

27 兰州市安宁区新建道路交通量预测兰州交通大学

28 基于BRT优先的信号控制系统南京理工大学

29 基于GIS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南京理工大学

30 用于汽车的机械式巡航装置设计南京农业大学

31 北京市公共汽电车中途站人流组织分析、设计与仿真清华大学

32 成府路五道口城铁站段拥堵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清华大学

33 基于主控策略的干道优化综合疏解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学院

34 电动自行车“禁”“放”利弊分析苏州科技学院

35 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交通改善设计太原科技大学

36 城市快速路单进口匝道流入控制方法研究同济大学

37 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功能动态利用管理系统同济大学

38 微循环公交系统设计的新思路同济大学

39 弧形双排抗滑桩新型结构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40 集装箱码头仿真实验平台武汉理工大学

41 PUSH概念下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出站信息诱导设计武汉理工大学

42 基于VC++.NET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西华大学

43 绵阳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塞治理西南科技大学

44 掺SBR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性能试验研究扬州大学

45 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方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

46 路面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研究中南大学

47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系统设计中南大学

48 钢轨轨面清洁智能小车设计构想中南大学

49 基于车辆音频的谱相关车速估算技术研究中山大学

50 广州大学城自行车租借服务规划中山大学

51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新疆农业大学

52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装置设计东北林业大学

53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

54 公交站点乘降量协调性研究长安大学

55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Green Signal的原理及应用西南交通大学

56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西南交通大学

57 基于抓拍技术的大型停车场车位导引及查询系统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58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西南交通大学

59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西南交通大学

60 “神偷”公路路面能量收集系统西南交通大学

第3届获奖名单

平均分项为入围决赛作品的决赛成绩,为扣除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之后的平均分结果

一等奖

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小组组

长专业所在高校平均分

1 城市快速路单进口匝道流入控制方法研究姚伟奇交通工程同济大学90.71

2 北京市公共汽电车中途站人流组织分析、设

计与仿真刘庆楠土木工程清华大学

90.43

二等奖

3 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功能动态利用管理系统高明交通工程同济大学88.86

4 基于B/S模式的居民OD调查统计分析软件的

研究与开发李文平交通工程东南大学

88.43

5 新型自动车用安全带伺服系统的研制

邱添

载运工具

运用工程吉林大学

87.86

6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南海超交通工程西南交通大学87.14

7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韩雪松交通运输西南交通大学86.86

8 大型停车场停车位导引及车辆查询系统设计孙正春交通工程西南交通大学86.29

9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

—Green Signal的原理及应用熊一梁交通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85.71

10 基于运行时刻表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

型研究薛冠超交通工程吉林大学

85.00

三等奖

11 公交站点乘降量协调性研究吴振兴交通工程长安大学84.86

12 城市干道智能可移动隔离护栏的优化设计张金交通工程河海大学84.71

13 钢轨轨面清洁智能小车设计构想杨梅交通运输中南大学84.71

14 基于射频技术的公交优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梁滇国交通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84.57

设计与开发学

15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的仿

真研究周高卫交通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84.57

16 成府路五道口城铁站段拥堵原因和解决方法

探究冯善文土木工程清华大学

84.14

17 微循环公交系统设计的新思路彭彼乐道路与铁

道工程同济大学

84.00

18 三段式履带车

宋孝忠

热能以及

动力工程河南科技大学

84.00

19 城市干道双向变速绿波带设计张文义交通工程河海大学83.71

20 路中与路侧式公交专用道衔接处理协调控制

方法研究王江交通工程合肥工业大学

83.00

21 北京公交车车内空间布局利用的分析与设计栾硕交通运输北京交通大学82.29

优秀奖

通过初赛专家直接评选,入围复赛作品为优秀作品,因此表中平均分项没有分值

22 广州大学城自行车租借服务规划黄润兰交通工程中山大学79.57

23 协调控制子区实时划分及Vissim仿真模拟余尧交通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24 PUSH概念下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出站信息诱导

设计李兆康交通工程武汉理工大学┄┄┄

25 基于VC++.NET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蒙银平交通工程西华大学┄┄┄

26 南京市公交路线查询(手机版)徐铖铖地理信息

系统东南大学┄┄┄

27 基于BRT优先的信号控制系统弓林峰交通工程南京理工大学┄┄┄

28 集装箱码头仿真实验平台郭军交通工程武汉理工大学┄┄┄

29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

系统设计刘秀交通运输中南大学┄┄┄

30 基于GIS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刘超平交通工程南京理工大学┄┄┄

31 北京市城市型旅游交通调查及旅游线路设计

软件开发石小培交通工程北京工业大学┄┄┄

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仿真刘真余交通运输北京交通大学┄┄┄

33 城市公交汽车停靠呼叫系统设计王虓交通工程北京林业大学┄┄┄

34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王磊交通工程新疆农业大学┄┄┄

35 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高艺交通运输北京交通大学┄┄┄

36 基于主控策略的干道优化综合疏解法研究任益欣交通工程石家庄铁道学院┄┄┄

37 公交车站停靠点优化布局方案研究杨震交通工程北京理工大学┄┄┄

38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研究(阜成门换乘站方

案)

张小满

应用化学

(纳米材

料与技

术)北京理工大学┄┄┄

39 电动自行车“禁”“放”利弊分析顾邦洋交通工程苏州科技学院┄┄┄

40 交叉口的公交优先处理胡东交通工程华中科技大学┄┄┄

41 福州市公共交通使用CNG的可行性研究邓林交通工程福州大学┄┄┄

42 商业区畸形交叉口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

陈尚晓交通工程

吉林建筑工程学

院┄┄┄

43 绵阳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塞治理温佳林交通工程西南科技大学┄┄┄

44 利用常规公交完善轨道交通的前期网络欧心泉交通工程华中科技大学┄┄┄

45 城市多路交叉口管理与控制方式研究周业利交通工程江苏大学┄┄┄

46 兰州市安宁区新建道路交通量预测黄兆国交通工程兰州交通大学┄┄┄

47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仲小飞交通工程南京林业大学┄┄┄

48 “神偷”公路路面能量收集系统

韩佳霖

机械设计

制造及自

动化西南交通大学┄┄┄

49 基于车辆音频的谱相关车速估算技术研究伍洪俊交通工程中山大学┄┄┄

50 用于汽车的机械式巡航装置设计何益交通运输南京农业大学┄┄┄

51 新型道路限速器的设计与研究左会亮工业工程贵州大学┄┄┄

52 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交通改善设计寇欣交通工程太原科技大学┄┄┄

53 多模交通标识系统人性化设计蔡燕飞交通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54 弧形双排抗滑桩新型结构体系研究

石澍

道路桥梁

与渡河工

程武汉理工大学┄┄┄

55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装置设计张鹏雷交通运输东北林业大学┄┄┄

56 基于雪凝路面的新型无损路面全季节全气候

条件下防滑轮胎的研究赵晶车辆工程贵州大学┄┄┄

57 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方法

研究

陈建波

土木工程

(交通土

建)中国矿业大学┄┄┄

58 沙漠地区公路路堤横断面形式研究任慧交通工程北京工业大学┄┄┄

59 掺SBR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李平

道路与铁

道工程扬州大学┄┄┄

60 路面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研究褚东升土木工程中南大学┄┄┄

第4届-北京交通大学

第4届获奖名单

1 基于智能车路环境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辆穿行引导系统同济大学一等奖

2 四连杠杆式传动机构自行车研制淮阴工学院一等奖

3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影响研究武汉理工大学一等奖

4 公路客运枢纽班线定站方法与软件实现东南大学二等奖

5 汉字交通标志识别与可认知性研究同济大学二等奖

6 锯齿形型公交专用进口道多目标优化控制系统研究同济大学二等奖

7 公路隧道出入口太阳能视觉缓冲排架系统长安大学二等奖

8 地铁列车在站停靠时间的建模及模型应用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二等奖

9 三峡库区垃圾漂浮物打捞运输设备研制南京林业大学二等奖

10 基于手机信号的城区交通流监测和停车诱导系统西南交通大学二等奖

11 城轨列车再生制动飞轮储能系统优化设计河海大学二等奖

12 城市公交路径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兰州交通大学三等奖

13 桂林市交通管理设施网络信息平台桂林电子科大三等奖

14 立交桥交通标识牌优化设计清华大学三等奖

15 一类特殊功能型小区的单项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法华南理工大学三等奖

16 运用ObjectARX优化VISSIM立交建模华中科技大学三等奖

17 基于GT-GA-BPNN和Munsell-Moon.Spencer的城市道路交通色彩安全评价及调和研究中国矿业大学三等奖

18 中型城市电子公交站牌系统对比研究与优化设计清华大学三等奖

19 单交叉口Q学习信号控制优化模型长沙理工大学三等奖

20 一种新型盲人交通工具——电子导盲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

21 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改进与创新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三等奖

22 港口集装箱堆场作业流程仿真分析北京交通大学三等奖

23 驼峰式城市轨道优化设计中南大学三等奖

24 露天停车场太阳能导标系统研发深圳大学三等奖

25 基于视频的大型停车场寻车系统北京理工大学三等奖

26 抗多路干扰分布式语音交通诱导系统方案研究河海大学三等奖

27 公交车乘客上下车请求及其统计系统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奖

28 预防拥挤漂移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吉林大学优秀奖

29 信号交叉口交通信息采集方法研究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奖

30 T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与设计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奖

31 交通信号控制评价与优化决策辅助系统中山大学优秀奖

32 公交空停控制系统中南大学优秀奖

33 邯郸B公司运输网路设计与配送方案设计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奖

34 铁路大型客运站候车大厅运用优化研究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奖

35 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可行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优秀奖

36 基于Visual C++行人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奖

37 非均匀路基的应力和位移场分析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奖

38 道路超载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设计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奖

第5届-武汉理工大学

经过一天的严格答辩和大赛专家评委的认真审核,在88件决赛作品中共产生了一等奖8项,二等奖36 项,三等奖44项。以上奖项分别约占决赛入围作品总数的10%、40%和50%。

第5届入围名单

1 北京工业大学模块化的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教学软件开发

2 北京工业大学基于大学生出行特征与意愿的校园步行环境评价研究

3 北京工业大学基于Paramics二次开发的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仿真技术研究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干道高精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5 北京交通大学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

6 北京交通大学基于色彩辨识的城市交通枢纽乘客视觉引导系统研究

7 北京交通大学动车组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8 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视频监控中雾天图像恢复技术

9 北京理工大学基于GPS-GIS的雨感传感器智能速度调适系统

10 北京理工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

11 北京林业大学新型非对称防振减速带的设计与分析

12 北京林业大学基于红外技术的行人过街信号灯设计

13 长安大学一种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率的单车位停车装置

14 长安大学预应力装配式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

15 长安大学青藏高原水泥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和设备研发-高海拔地区水泥安定性试验

方法研究

16 长沙理工大学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感应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17 长沙理工大学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用优化

18 大连海事大学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19 大连理工大学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20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21 东北林业大学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

22 东北林业大学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

23 东南大学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24 东南大学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

25 东南大学便携式红外交通调查系统设计

26 贵州大学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

27 贵州大学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

28 贵州大学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设计

29 桂林电子科大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30 桂林电子科大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32 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

33 合肥工业大学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

34 合肥工业大学面向道路运输监控的多维信息系统

35 河海大学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36 河海大学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37 河海大学低等级公路弯道路侧护栏优化设计

38 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TSSN)

39 华中科技大学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

40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

41 吉林大学车灯亮度自动补偿系统

42 吉林大学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

43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

44 江苏大学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45 兰州交通大学基于WebGiS 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46 南京理工大学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

47 南京理工大学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

48 南京林业大学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研究

49 南京林业大学“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轨道式停车场

50 南京林业大学一种以环岛变化为交通控制方法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

51 青岛理工大学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

52 清华大学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53 清华大学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54 清华大学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测及酒驾控制系统

55 上海海事大学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56 上海海事大学盲人道路指引传感器设计

57 上海海事大学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

58 石家庄铁道大学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

59 同济大学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60 同济大学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

61 同济大学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

62 武汉科技大学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

63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稳静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64 武汉理工大学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

65 武汉理工大学面向驾驶仿真的交通场景编辑系统

66 西藏大学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67 西藏大学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

68 西藏大学“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

69 西南交通大学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

70 西南交通大学基于LabVIEW的运动车辆多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

71 西南交通大学城市CBD地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72 西南科技大学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

73 扬州大学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

74 浙江师范大学基于声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

75 浙江师范大学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

76 浙江师范大学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77 中国矿业大学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78 中国矿业大学汽车制动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79 中国矿业大学基于WIFI技术的危险路段车辆导航系统

80 中国民航大学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CNS ATM系统研究

81 中国民航大学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

82 中国民航大学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应用设想

8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

84 中南大学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

85 中南大学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86 中南大学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

87 中山大学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

88 中山大学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的悬索桥极限跨度的研究

第5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8项)

1 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河海大学

3 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吉林大学

4 红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中南大学

5 模块化的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教学软件开发北京工业大学

6 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南京理工大学

7 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南京林业大学

8 交通稳静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武汉理工大学

二等奖(36项)

1 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

2 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东北林业大学

3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同济大学

4 基于WIFI技术的危险路段车辆导航系统中国矿业大学

5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系统的开

北京交通大学

6 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合肥工业大学

7 “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轨道式停车场南京林业大学

8 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9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东南大学

10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TSSN)华中科技大学

11 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武汉科技大学

12 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应用设想中国民航大学

13 新型非对称防振减速带的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14 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

15 面向驾驶仿真的道路场景编辑系统武汉理工大学

16 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CNSATM系统研究中国民航大学

17 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贵州大学

18 青藏高原水泥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和设备研发——高海拔地

区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研究

长安大学

19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

统研究

清华大学

20 汽车制动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系统中国矿业大学

21 一种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率的单车位停车装置长安大学

22 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3 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南京理工大学

24 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中山大学

25 基于大学生出行特征与意愿的校园步行环境评价研究北京工业大学

26 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东南大学

27 基于LabVIEW的运动车辆多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西南交通大学

28 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中南大学

29 交通视频监控中雾天图像恢复技术北京理工大学

30 便携式红外交通调查系统设计东南大学

31 车灯亮度自动补偿系统吉林大学

32 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用

研究

清华大学

33 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设计贵州大学

34 面向道路监控的多维信息系统合肥工业大学

35 盲人道路指引传感器设计上海海事大学

36 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同济大学

三等奖(44项)

1 以可变环岛为交通控制方式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南京林业大学

2 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青岛理工大学

3 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武汉理工大学

4 城市CBD地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5 基于Paramics二次开发的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仿真技术研

北京工业大学

6 预应力装配式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长安大学

7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感应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长沙理工大学

8 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同济大学

9 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贵州大学

10 动车组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11 基于GPS/GIS雨感传感器的智能速度调适系统设计北京理工大学

12 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河海大学

13 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测及酒驾控制系统清华大学

14 相变蓄冷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上海海事大学

15 基于声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浙江师范大学

16 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的悬索桥极限跨度的研究中山大学

17 基于色彩辨识的城市交通枢纽乘客视觉引导系统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18 基于红外技术的交通信号灯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19 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用优化长沙理工大学

20 低等级公路弯道路侧护栏优化设计河海大学

21 主干道高精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 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理清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大连理工大学

23 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

24 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中国矿业大学

25 基于WebGiS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

26 “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西藏大学

27 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扬州大学

28 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9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上海海事大学

30 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西藏大学

31 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浙江师范大学

32 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中南大学

33 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

大连海事大学

34 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35 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36 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中国民航大学

37 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北京理工珠海学院

38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39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

40 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西南科技大学

41 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42 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江苏大学

43 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西藏大学

44 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第6届-长安大学

中国网5月30日讯世园盛会耀古城,六秩弦歌扬长安,交通大赛育英才,科技创新谱新篇。2011年5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我校成功举行。大赛开始以来,共收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67所高校申报的155件参赛作品,经过初赛,最终有来自42所高校的63件作品脱颖而出,参与终审决赛的角逐。

2011年5月21日晚,长安大学设欢迎晚宴招待大赛评审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代表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校党委副书记白华、副校长刘建朝出席晚宴。白华副书记在欢迎晚宴上致辞,他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大赛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专家、各位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2011年5月22日上午,第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闭幕式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交通运输部科教司、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交通厅、长安大学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闭幕式,刘建朝副校长出席大会并讲话。他说,本次大赛各类参赛作品的时代性、创新性得以充分体现,取得的成绩更是喜人。从作品申报、网评到决赛答辩,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很好的坚持了公正、公平的工作原则,竞赛秩序良好。他相信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这次参赛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自2007年以来,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了国内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同时得到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的大力支持。大赛对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流与资源整合,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赛举以来,章程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成果不断积累,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人才培养、学科交流、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从2010年10月下旬开始,由大学本科学生组成2-5人课题小组报名参加。截至2011年3月参赛报名截止,大赛承办秘书处共计收到来自全国67所高校的155件参赛作品。

经过专家的初审,42所高校推荐的63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环节。本次大赛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竞赛规模空前。与前几次竞赛相比,无论是参赛高校数量、参赛高校层次,还是申报作品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达到历史新高。二是参赛作品涵盖面广。参赛作品涵盖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道路、桥梁、隧道)、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业领域,参赛作品形式包括了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三是参赛作品应用性强。大部分作品针对性强,原创性高,选题前沿,作品选题涉及海陆空水立体交通、缓解交通拥堵、智能交通收费管理、交通流量精确控制、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系统转换衔接、交通环境与文化等当代交通领域的系列热点与难点问题。

本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3项。我校有3件作品荣获二等奖。

第6届入围名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快速路合流区行车安全控制与系统实现东南大学基于碳足迹测度模型的TransCAD二次开发长安大学基于主动安全的便携式车辆感应系统同济大学一种压电式路面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同济大学基于3G手机GPS功能的公交行程时间采集方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面向T形交叉口的公交优先控制策略及软件在环仿真实现中山大学踩压点阵式人数检测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基于Google-CAD测量法的世界级CBD绿色交通比较研究河南理工大学路用掺废旧橡胶微粒的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长沙理工大学基于车辆轨迹信息的线控协调西南交通大学基于车票识别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长安大学智能公交车运行及车内拥挤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研究与实现华中科技大学基于“一路少线”双向回路式公交线路系统研究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快速公交站台性能分析北京理工大学非机动车安全行为特性分析及改善合肥工业大学基于多路公交优先请求的群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基于手机平台的通用化交通调查软件的研究及开发武汉理工大学弯曲桥梁偏心杆组合式抗震吸能桥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扑旋翼微型飞行器原理与样机验证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视觉原理的主动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研究华中农业大学无能源消耗的智能型高速公路收费站门禁装置中南大学面向老龄驾驶员的危机识别及报警系统武汉科技大学基于实景交换和自动侦测技术的盘山公路转角预视系统北京工业大学增强型城市信号交叉口动态控制优化学习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基于运行速度进行线形质量检验的动态透视方法兰州交通大学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受力性能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基于Google Earth数字地球平台的三维校园建设实验研究东南大学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智能化异常信号感应及无线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合肥工业大学基于车联网的高速公路主动防撞系统吉林大学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中山大学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模拟与评估系统

长安大学纤维沥青加筋效果评价及设备研发河海大学一种新型的开启桥同济大学城市快速路瓶颈交通主动交通管理、仿真与评价北京理工大学考虑行人违章的信号交叉口配时研究清华大学基于手机平台的公交查询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基于Zigbee的“特权车”交通控制系统长沙理工大学基于开源WebGIS的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开发研究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市快速路匝道节能防水雨棚设计浙江师范大学单车道交通灯无线信号控制装置研制大连交通大学基于区域性交通运输网络结构优化的建模及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居住区与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布设方法与系统哈尔滨工业(威海)基于重力感应的行人检测及动态信号配时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环保型公路隧道废气净化系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手机交通数据采集软件及其数据分析共享平台河南城建学院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城市隧道快递系统设计研究贵州大学边坡地质灾害无线智能监控预警系统西南交通大学基于自动化技术防护疲劳驾驶的模拟汽车中南大学列车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东北林业大学汽车轮胎温度实时监测防爆装置哈尔滨工程大学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北京交通大学地铁换乘站行人行为与设施服务水平及其仿真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基于iPhone平台的校园导航系统的开发北京林业大学基于驾驶员视觉与心理的新型交通指示牌设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感应式盲铃设计与开发清华大学基于Matlab Matlab图像识别技术与广义最短距离的大型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山东交通学院汽车被动安全座椅系统上海海事大学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青岛理工大学高速公路“实时融雪”系统河北工业大学基于节地的互通立交桥匝道圆曲线半径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常发性事件下的城市应急车辆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中国民航大学基于仿真的机场滑行道模型优化算法及求解研究

第6届获奖名单(部分)

一等奖(部分)

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上海海事大学基于视觉原理的主动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曹昌衡郑秋实李通梅添宝陆天无能源消耗的智能型高速公路收费站门禁装置华中农业大学基于手机平台的通用化交通调查软件的研究及开发武汉理工大学弯曲桥梁偏心杆组合式抗震吸能桥墩武汉理工大学

二等奖

第7届-东南大学

“交运之星”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隆重举行

2012年5月26日至27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共有80所高校报名参加,最终收到69所高校的177件复赛作品,经过专家网络评审,共有79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本次大赛决赛有近400名师生参加,经过26日全天参赛队伍公开答辩、专家公平公正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8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2名,优秀奖15名。其中来自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8件作品分获一等奖。

27日上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闭幕式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闭幕式的嘉宾有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教授、大赛专家评委、兄弟院校交通类学院党委书记、东南大学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政领导等。闭幕式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主持。

大会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JOIN合唱团演唱的《春晖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教指委刘小明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发言,刘教授对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承办单位东南大学的组织表示肯定和感谢,同时简单介绍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发展情况。接着,大赛组委会秘书长严作人教授概括说明了本次大赛的参赛情况和参赛作品的特点,对大赛的慎密组织、材料的细致准备和一对一的志愿者服务表示赞赏,称本届大赛已成为今后大赛组织工作新的标杆。随后,郑家茂教授代表学校从大赛的筹备、组织、决赛答辩等环节进行了总结,对各参赛高校的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了热烈祝贺,并介绍了近年来东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则作为点评嘉宾分别从创新性、实用性对本届大赛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各获奖队伍上台领奖,严作人教授庄重地宣布下届大赛承办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我国交通工程领域的第一项大学生学科竞赛,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本届大赛规模为历年最大,且适逢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扩大东南大学交通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学校110年校庆增光添彩。

本届大赛共有80所高校报名,177件作品参赛,经过专家网络评审,现有来自47所高校的79

件作品顺利通过复赛选拔进入决赛,现将决赛名单公示如下(学校名称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第7届入围名单

序号作品名称学校名称

1 铁路列车运行防追尾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北方工业大学

2 Open-LIO交通信号控制教学实验系统北京工业大学

3 骑行如飞——空中慢行廊道设计北京工业大学

4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线性诱导标效用评价北京工业大学

5 一种信号交叉口的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神经计算与模糊决策

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单旋翼飞行器导流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道路试验驾驶机器人原型系统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满意度研究——以天通苑北站为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9 儿童出行行为特征及其交通政策影响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0 基于客流分析的轨道交通运行方案编制与评估系统北京交通大学

11 基于蓝牙通信的公交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交通大学

12 公交出行方案综合评价系统北京理工大学

13 基于安全感知范围的自行车运动建模与仿真北京理工大学

14 超轻木质集料混合料长安大学

15 基于脚步发电的发光斑马线设备原型研究长沙理工大学

16 大连市出租车合乘收费模式的研究大连交通大学

17 基于GPS的公交车到站时间实时预测技术和面向手机平台的发布系统大连交通大学

18 公交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大连理工大学

19 适用于交通调查的数码影像设备自动升降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20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客车超载智能系统东北林业大学

21 汽车智能型油门防误踩装置东北林业大学

22 面向短期停车需求的可移动式立体停车设施设计东南大学

23 集料颗粒形状的定量化描述研究东南大学

24 基于实时状态感知的公交干线交叉口绿波协同控制模型及系统开发东南大学

25 基于智能认知的交通场景模型及信息实时提取东南大学

26 城市中心商务区电动车出行诱导系统设计福州大学

27 基于视频的交通标志捕获识别与驾驶提醒系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8 水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量系统的研发及室内试验验证哈尔滨工业大学

29 制止车辆二次碾压的智能控制系统合肥工业大学

30 眼动仪在改善干线公路指路标志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工业大学

31 缩短乘客上下地铁时间优化设计河海大学

32 交叉口大型车转弯的行人保护设计河海大学

33 逻辑电路在客运公交车中的安全运用河海大学

34 基于GPSGSM的园区牵引导盲车的开发研究河南理工大学

35 复杂立交及其衔接段指路标志设计华南理工大学

36 基于启发式算法校车运营管理的整合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37 面向计算机视觉的交通语言设计与检测华南理工大学

38 机场跑道助航灯风声发电装置华南农业大学

39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系统华中科技大学

40 智能型道路通行指示的调频语音装置华中农业大学

41 发射式运输方式构想与设计淮阴工学院

42 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系统吉林大学

43 汽车怠速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控制系统吉林大学

44 汽车电气火灾断电保护系统吉林大学

45 货物运输在途装载状态检测及预警系统兰州交通大学

46 基于solidworks的多用途概念货车设计兰州交通大学

47 出租车自主呼叫系统南京理工大学

48 新型人性化公交站台系统设计南京林业大学

49 基于移动设备的居民出行调查辅助系统设计南京林业大学

50 双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南京农业大学

51 吊轨式立体停车成套系统的设计清华大学

52 基于地铁隧道消防设备的绿色活塞风能利用系统清华大学

53 城市公交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清华大学

54 铁路隧道风能及噪声综合发电装置山东科技大学

55 基于“三省”理念的新型十字路口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上海海事大学

56 新型硬轮自行车、电动车研发上海海事大学

57 城市出租车系统综合完备度指数(TSGI)研究及基于GIS平台实现上海交通大学

58 地铁车站客流集散的可视化微观仿真与评价深圳大学

59 基于Google Earth的三维铁路选线方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

60 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防追尾装置天津大学

61 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天津大学

62 初残冬特殊路段结冰积雪预警与自融技术研究同济大学

63 公路LED信息板“黑洞效应”解决方案研究同济大学

64 城市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设计与实现同济大学

65 电动汽车充电站站点布置及内部结构设计武汉科技大学

66 新型浮式组合跨海大桥武汉理工大学

67 交叉路口车路协调信号同步系统武汉理工大学

68 道路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系统开发西南交通大学

69 基于GPS定位的多模式交通方式组合判定技术西南交通大学

70 基于GPS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西南交通大学

71 滚轴式波形护栏初步设计与研究新疆大学

72 基于FRID和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司机主动参与的无人道口监控系统中国矿业大学

73 基于可视化模拟的危险区绕飞及航迹优化处理中国民航大学

74 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典型路段设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5 事故多发路段行车安全隐患检测与警示系统中南大学

76 高速公路汽车智能限速系统中南大学

77 校车超载和儿童遗漏的车载智能防护系统设计中南大学

78 道路交通噪声查询与发布系统中山大学

79 基于感知悬架载荷的车辆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重庆交通大学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

2012年5月10日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于2012年5月26日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进入决赛的79件作品最终产生一等奖8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2名,优秀奖15名。

第7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

序号作品名称学校名称

1 Open-LIO交通信号控制教学实验系统北京工业大学

2 基于实时状态感知的公交干线交叉口绿波协同控制模型及系统开发东南大学

3 道路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系统开发西南交通大学

4 基于Solidworks的多用途概念货车设计兰州交通大学

5 大连市出租车合乘收费模式的研究大连交通大学

6 事故多发路段行车安全隐患检测与警示系统中南大学

7 适用于交通调查的数码影像设备自动升降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8 城市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设计与实现同济大学

二等奖

1 面向计算机视觉的交通语言设计与检测华南理工大学

2 面向短期停车需求的可移动式立体停车设施设计东南大学

3 基于地铁隧道消防设备的绿色活塞风能利用系统清华大学

4 机场跑道助航灯风声发电装置华南农业大学

5 新型浮式组合跨海大桥武汉理工大学

6 基于安全感知范围的自行车运动建模与仿真北京理工大学

7 基于可视化模拟的危险区绕飞及航迹优化处理中国民航大学

8 汽车智能型油门防误踩装置东北林业大学

9 骑行如飞——空中慢行廊道设计北京工业大学

10 公交出行方案综合评价系统北京理工大学

11 吊轨式立体停车成套系统的设计清华大学

12 单旋翼飞行器导流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系统吉林大学

14 高速公路汽车智能限速系统中南大学

15 基于GPS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西南交通大学

16 初残冬特殊路段结冰积雪预警与自融技术研究同济大学

17 汽车电气火灾断电保护系统吉林大学

18 逻辑电路在客运公交车中的安全运用河海大学

19 基于GPS定位的多模式交通方式组合判定技术西南交通大学

20 超轻木质集料混合料长安大学

21 基于GPS的公交车到站时间实时预测技术和面向手机平台的发布系统大连交通大学

22 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天津大学

23 基于客流分析的轨道交通运行方案编制与评估系统北京交通大学

24 公路LED信息板“黑洞效应”解决方案研究同济大学

三等奖

1 基于Google Earth的三维铁路选线方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

2 铁路列车运行防追尾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北方工业大学

3 新型硬轮自行车、电动车研发上海海事大学

4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满意度研究—以天通苑北站为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5 城市出租车系统综合完备度指数(TSGI)研究及基于GIS平台实现上海交通大学

6 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防追尾装置天津大学

7 城市公交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清华大学

8 基于移动设备的居民出行调查辅助系统设计南京林业大学

交通科技大赛历届参赛作品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一等奖 1 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同济大学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同济大学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二等奖 3 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4 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徐书楠,王进 5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6 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吉林大学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 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 …………………..同济大学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 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 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中南大学刘刚,梁海啸 10 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李加丁,尚立伟 11 “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吉林大学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13 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 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苏武州,陈彦 16 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17 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东南大学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互联网+大赛活动方案(含附件)

关于举办师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6]4号)。我校特制定师校级初赛的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招就处 (二)承办单位:教务处、学工处 (三)协办单位:各二级学院 (四)组委会:大赛设立组委会,国云任组委会主任,黄时祥任副主任,招就处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 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三、报名事项 要求各学院推荐项目数不低于10项。通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的遴选,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 四、参赛对象 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大赛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五、赛程工作流程 (一)初赛报名:

交通科技大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章程 2009修订版 一、宗旨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二、名称及标志 中文名称: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英文名称:Na tional C ompetition of Tran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 tudents 英文缩写:NACTranS 标识: 三、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交通运输部科教司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组织单位: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大赛网站秘书处:同济大学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 承办单位:采用按自愿申报的原则,向当年大赛组委会提出承办书面申请,由当年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讨论,决定下届承办单 位,承办本赛事。原则上,每一高校连续承办赛事不宜超过2 届。 协办单位:由承办单位决定。 赞助单位:由承办单位决定。

组委会:由参赛各校推荐本校学术成就突出并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师担任当年组委会成员。设组委会主席、副主席、执行主席。主席由交通 工程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副主席由赛事承办高校的 校领导担任,执行主席由当年承办高校派员担任。组委会负责大 赛各项制度的制定并对大赛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 秘书处:设大赛网站秘书处和大赛承办秘书处。大赛网站秘书处是大赛的日常事务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建立大赛作品评审和决赛答辩的 专家库,并负有将赛事的最新进展情况在网站上发布的责任。大 赛网站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若干成员组成,设在同济大学大学生交 通科技创新基地。大赛承办秘书处是当年大赛赛事的直接组织管 理机构,是当年大赛组委会的具体办事机构,由秘书长和若干成 员组成,并由赛事承办学校负责组建。 工作组:大赛承办秘书处下设工作组,由承办高校师生组成,各参赛高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大赛所有具体筹办工作(报名登记、 相关作品资料收集,发布校内通知公告,组织校内预审选拔和报 送等所有大赛相关事宜)。 四、大赛作品评审程序 1、通讯评审:由大赛承办秘书处根据当年参赛作品情况,从专家库中选取通讯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每件作品至少有3名专家评审。 2、决赛评审:决赛评审采取公开答辩方式进行,答辩评委原则上由15位专家组成,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原则上要保留上届大赛决赛答辩评委的1/2,承办单位最多可有2位决赛答辩专家。 五、赛事组织 本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当年9月开始,次年5月结束。 1、参赛对象:高校交通运输类在读本科生。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土建(道路桥梁、道路铁道)类等专业。欢迎港澳台地区学生参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Na tional C ompetition of Tran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 tudent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铁道与道路工程)、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1、启动校级选拔赛,发布选拔赛通知和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 2、参赛学生成立参赛小组,联系指导老师,撰写作品申报书; 3、参赛小组提交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至秘书处(需交打印版); 4、秘书处组织专家初审并公告立项名单; 5、秘书处组织参赛小组集中辅导,开展中期检查并分阶段发布参赛作品进展情况; 6、参赛小组提交参赛作品至秘书处; 7、秘书处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复审,评出入围决赛作品; 8、秘书处组织决赛答辩,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出选拔赛获奖作品和全国大赛推荐作品; 四、决赛答辩要求 A答辩形式: 参赛小组携带参赛作品按照公布次序依次进行答辩,每个作品答辩过程分为作品介绍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每环节10分钟;具体要求如下: ①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等演示文稿及参赛作品参加答辩 ②参赛小组自行选派答辩代表2人; ③答辩过程严格遵守时间要求; ④介绍参赛作品时要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点 B评分标准:决赛答辩实行百分制,参考标准如下: 评分指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创新性应用前景现场综合表现作品难度学生自主性表现比重20% 20% 15% 25% 10% 10%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作品说明文档格式要求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 1.总体要求 全文控制在6页A4纸以内,不加封面。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所用照片的像素控制在600*400以内,照片、CAD图或建模图插在文档中(电子版不超过10M)。说明文档按以下顺序编排: 1)竞赛小组 2)作品名; 3)作者; 4)指导教师; 5)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 6)摘要; 7)关键词; 8)正文; 9)参考文献 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研究背景(含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原理(原理、关键技术的描述)、创新特色、应用前景。模型全景照片及总体结构CAD图可放在参考文献后,局部图可插入正文中。 2.页面要求 A4页面。页边距:上、下2cm,左、右各2.5cm。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标准字间距,1.3倍行间距。不要设置页眉,阿拉伯数字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 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五号宋体,采用嵌入型版式。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五号宋体。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范例 竞赛小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空一行) ××行车安全诱导标设置研究 作者:×××1,×××2,×××,×××,××× 指导教师:×××,××× (XX大学1XX学院,2 XX学院广州510640)

(空一行) 摘要:道路行车安全……(400—600字以内)。 (空一行) 关键字:交通安全;诱导标;×××……(3到8个) (空一行) 1.研究背景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行车中,视线诱导标…… 2.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随着×××应用的推广,…… 2.2 研究方法 本作研究所采用的是……, 表1 ××× 图1 ××× 从上述分析可知,…… 3. 创新特色 4. 应用前景(结语) 参考文献 [1]xxx. 汽车驾驶员×××评价[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xxx, xxx. 基于×××的×××公路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2): 103-108. [3]Orfila, O., Coiret, A., Do, M.T., Mammar, S. Modeling of dynamic vehicle–road interactions for safety-related road evaluation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 42: 1736-1743. ……

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第一部分:绪论 1.1设计背景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峻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要紧缘故,专门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使石漠化更加严峻,严峻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这场灾难还出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如此一场重大的自然灾难,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进展,从全然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 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洪涝时土地的开裂情形 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然而由于石漠化地区的专门的地势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专门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洪涝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形 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咨询题,他能够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咨询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咨询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3 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阻碍 图4 雨水对公路的破坏 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 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 m3。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a=80%。Qi= IaQ0=26611 7.04×80%=212893.63 m3,即212893.63吨。 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 国外有专门多国家差不多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澳等经济发达、都市化进程进展较早的国家,均将都市雨水资源利用作为解决都市水源咨询题的战略措施推广。 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 德国Ludwigshafen差不多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 m2屋面雨水作为要紧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 从国内外来看,开发雨水作为一种水源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国外有许多收集雨水的成功范例,然而他们都只局限于屋面雨水收集或者都市道路雨水收集,没有考虑到公路雨水收集也是一个专门好的场所。 目前,就国内来讲,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南京等都市开始结合自身情形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然而该技术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_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方案(中职组)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比赛项目方案申报书 赛项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赛项类别: □规划赛项 ■已有赛项 □新增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 申报单位(盖章):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怡民 : 4 手机: :yimin8899126. 通讯地址:市大兴区清源路北 邮政编码: 102600 申报时间: 2014年8月20日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二)压题彩照 (a)比赛设备正面 (b)比赛设备背面(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轨道交通类、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 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版): 05 加工制造类 050900 机械加工技术 05100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 052800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 053000电气运行与控制 053100电气技术应用 0532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08 交通运输类 080400 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 080600 铁道信号 08070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0808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90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08100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09 信息技术类 090100计算机应用 091200电子与信息技术 091300电子技术应用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赛项方案设计团体主要由行业成员、企业成员和职业院校成员构成,成 员比例约为25%、25%和50%,请见表1.1。 三、赛项目的 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中职院校紧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需求,培养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推动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建设,展示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 1.总体要求 全文控制在6页A4纸以内,不加封面。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所用照片的像素控制在600*400以内,照片、CAD图或建模图插在文档中(电子版不超过10M)。说明文档按以下顺序编排: 1)作品名; 2)作者; 3)指导教师; 4)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 5)摘要; 6)关键词; 7)正文; 8)参考文献 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研究背景(含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原理(原理、关键技术的描述)、创新特色、应用前景。模型全景照片及总体结构CAD图可放在参考文献后,局部图可插入正文中。 2.页面要求 A4页面。页边距:上、下2cm,左、右各2.5cm。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标准字间距,1.3倍行间距。不要设置页眉,阿拉伯数字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 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五号宋体,采用嵌入型版式。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五号宋体。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范例 ××行车安全诱导标设置研究 作者:×××1,×××2,×××,×××,××× 指导教师:×××,××× (XX大学1XX学院,2 XX学院广州510640) (空一行) 摘要:道路行车安全……(400—600字以内)。 (空一行)

关键字:交通安全;诱导标;×××……(3到8个) (空一行) 1.研究背景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行车中,视线诱导标…… 2.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随着×××应用的推广,…… 2.2 研究方法 本作研究所采用的是……, ×× 表1 × 从上述分析可知,…… 3. 创新特色 4. 应用前景(结语) 参考文献 [1]xxx. 汽车驾驶员×××评价[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xxx, xxx. 基于×××的×××公路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2): 103-108. [3]Orfila, O., Coiret, A., Do, M.T., Mammar, S. Modeling of dynamic vehicle–road interactions for safety-related road evaluation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 42: 1736-1743. ……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论文集7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Arena离散仿真平台对汽车客运站运营情况进行了仿真建模,使之成为进行分析、评价的决策辅助工具。该系统目前可以用来研究汽车客运站运营效率、运营方案预测、分析客运站系统瓶径、服务效率、资源配备和员工工作强度等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使用方法简便,运行结果可靠,能够较好的反映客运站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营状况。同时,该系统在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场站建模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Arena,系统仿真,建模,客运站 1.简介 1.1 研究背景 汽车客运站是客运车辆和旅客集散的场所,是重要的社会公益设施,是使旅客和货物产生空间位移的起点和终点。它与其他类型的客运枢纽一样,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而且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窗口。在旅客运输过程中,客运站始终起着组织、协调、指挥、服务的重要作用1。因此,重视公路汽车客运站的作用,加强公路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汽车客运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交通运输的目的、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很多方法对客运站规划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站址选择、平面布局、设施、管理等方面。然而由于整个客运站系统过于复杂,系统中存在大量随机事件,都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运作,从而对整个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成本等因素产生影响。比如乘客到达客运站方式所呈现的高峰和平峰变化,乘客在售票窗口、检票口、信息咨询等环节的时间消耗,乘客提前抵达车站的时间,乘客在客运站系统中的移动时间等,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呈现随机变化。而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由于受建模难度和计算可能性的限制,只能对现实进行大量抽象和简化,从而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偏差甚远。这也使得客运站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面对各种布局方案和管理方案的研究时,特别是涉及到其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的研究时,往往都只能做定性分析,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对客运站中这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辅助场站设计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1.2 研究目的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出现,为此类复杂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交通、物流、管理、规划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丰富成果。如果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客运站效率分析上,将客运站的平面布局方案、流线组织方案、各种资源的配备、各环节的服务时间、以及乘客的到达方式作为参数输入到一个仿真模型中,通过计算机仿真运算,求解系统中关心的各种指标值,从而为场站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避免大量调查工作,节省支出。 本次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一套可以方便汽车客运站设计1本文中如无特别指出,所提“客运站”一词均指汽车客运站

交通科技大赛的比赛程序评审流程及评分标准

贵州大学第三届交通科技大赛 评审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评审流程安排 一、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要求如下: ①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 (10分钟)。 ②回答评委对课题的提问(5分钟)。 二、每参赛小组答辩完成后,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 三、全部参赛小组答辩完以后,评委对参赛小组进行点评。 四、评审秘书进行统计汇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以总分计为参赛小组答 辩最终成绩,并按照分数高低排序。 五、由评审主席宣布获奖小组及作品名称。 第二部分评分标准及要求 一、本届大赛答辩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具体如下: 技术路线、方法及可行评分指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创新性应用前景现场综合表现作品难度 性分析 比重25%20%15%15%10%15% 评分 二、各项评分指标评分时以整数计,也即不再保留小数。 三、评分若有改动,请不要直接涂改,而是将原评分值划一“\”线,再写在其右侧。 四、本届大赛答辩评分标准依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实施方案”制定。 第三部分附则 一、各参赛小组答辩次序由各组负责人赛前抽签产生。

二、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所有作品 都应为原创并须撰写论文。 三、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展现,均须围绕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管理、物流工程等主题进行研究或设计,主题内容应明确,创新点应突出,特色应鲜明。 第四部分评分结果

24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中国矿业大学 25基于WebGiS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 26“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西藏大学 27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扬州大学 28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9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上海海事大学 30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西藏大学 31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浙江师范大学 32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中南大学 33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 34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35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36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中国民航大学 37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北京理工珠海学院 38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39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 40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西南科技大学 41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42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江苏大学 43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西藏大学 44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

西华大学第一届交通科技大赛作品说明书

西华大学第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选拔赛作品说明书 针对车、人流量较大的 十字路口立交桥

西华大学第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选拔赛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随之也越来越多,道路也就越来越拥挤,当然安全隐患也就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能,设计更方便、高效、节能、安全的道路。而十字交叉路口往往是事故多发区,需要特别的注意,一般流量大的路口都是设计的立体交叉桥。我们的课题也就是设计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立交桥,一方面,缓解交通压力,做到道路不堵不塞,有效疏通十字路口的车辆及行人。另一方面,有效利用有限的地皮,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公共娱乐场所,让城市人能有一个释放压力的地方。 关键词:立交桥微型人车协调

目录 1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技术路线 (1) 2交叉口堵塞原理 (3) 2.1 交叉口堵塞原理 (3) 2.2 立体交叉的作用以及其发展概况 (4) 2.3立体交叉的特征与组成 (5) 2.4立体交叉建造的必要性 (6) 3 几种常用的立交桥的论述 (8) 3.1四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8) 3.2四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9) 3.3四肢交织型立体交叉 (9) 3.4多肢立交——转盘(环道)式 (10) 4 作品的建模步骤和创意点 (11) 4.1建模步骤 (11) 4.1.1制图过程中分工明确 (11) 4.1.2上层车道 (11) 4.1.3中层车道 (12) 4.1.4上下车道 (13) 4.1.5底层车道 (14) 4.1.6水平地面 (15) 4.1.7人行天桥 (15) 4.1.8地下人行道 (16)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 1.总体要求 全文控制在6页A4纸以内,不加封面。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所用照片的像素控制在600*400以内,照片、CAD图或建模图插在文档中(电子版不超过10M)。说明文档按以下顺序编排: 1)作品名; 2)作者; 3)指导教师; 4)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 5)摘要; 6)关键词; 7)正文; 8)参考文献 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研究背景(含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原理(原理、关键技术的描述)、创新特色、应用前景。模型全景照片及总体结构CAD图可放在参考文献后,局部图可插入正文中。 2.页面要求 A4页面。页边距:上、下2cm,左、右各2.5cm。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标准字间距,1.3倍行间距。不要设置页眉,阿拉伯数字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 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五号宋体,采用嵌入型版式。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五号宋体。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范例 ××行车安全诱导标设置研究 作者:×××1,×××2,×××,×××,××× 指导教师:×××,××× (XX大学1XX学院,2 XX学院广州510640) (空一行) 摘要:道路行车安全……(400—600字以内)。 (空一行)

关键字:交通安全;诱导标;×××……(3到8个) (空一行) 1.研究背景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行车中,视线诱导标…… 2.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随着×××应用的推广,…… 2.2 研究方法 本作研究所采用的是……, 表1 ××× 图1 ××× 从上述分析可知,…… 3. 创新特色 4. 应用前景(结语) 参考文献 [1]xxx. 汽车驾驶员×××评价[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xxx, xxx. 基于×××的×××公路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2): 103-108. [3]Orfila, O., Coiret, A., Do, M.T., Mammar, S. Modeling of dynamic vehicle–road interactions for safety-related road evaluation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 42: 1736-1743. ……

交通安全竞赛方案

交通安全竞赛方案 交通安全竞赛方案一: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文明交通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开展“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的和宗旨: 以宣传“倡导文明交通行为,自觉遵守交通安全”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水平,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做遵守交通法律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二、参赛形式及办法: 1、参赛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队参赛。 2、参赛办法: ①选拔赛:在学校三至八年级进行选拔赛,由各班班主任自行组织安排选拔。每班最终推选出三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决赛。 ②决赛: 比赛内容: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选择题、问答题)。 要求:各班由3名学生选手组成,不限男女,参与选择题、问答题的参赛环节。 ③决赛内容: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选择题、问答题)。 三、奖励办法: 凡参加决赛的各队均受到奖励,分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3名。 四、知识竞赛的规则及要求: 基本规则: 1、竞赛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 2、竞赛试题满分为100分,各班参赛队员各自作答,比赛结束后对各班队员的成绩相加,最后依据各队总得分高低排定名次。 5、在规定时间之外回答的内容无效。 五、知识竞赛时间安排及地点: ①知识竞赛准备阶段的时间约1周。 ②选拔赛时间、地点由各班自行安排,在4月11日前完成。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在4月16日前完成。 六、本方案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交通安全竞赛方案二: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的开展,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来影响家长,共同营造“安全、快乐、和谐”的交通安全宣传文化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学乐中国教育网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网络竞赛,为确保竞赛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苏州市文明办 苏州市公安局 苏州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历届回顾(首届同济大学)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回顾 (同济大学) 举办时间:2006年5月 举办地点: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学术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济大学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各校领导和专家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作为大赛指导单位,由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作为大赛的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军 教授作为首届大赛执行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 13 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大赛秘书处设立在同济大学,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严作人担任秘书长。 5 月19 日下午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委员和委员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大赛秘书处作大赛筹备情况汇报,同时对大赛章程(讨论稿)进行审议。各位委员对章程的各个细节进行热烈讨论,期望使大赛章程更加完善。同时委员听取下届大赛承办单位的申请报告,最后根据民主表决,委员一致决定让同济大学继续承办第二届大赛。 大赛决赛答辩评委会由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十三位评委组成,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关宏志教授担任评委会主任。现场答辩由 10 分钟作品介绍和 5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两部分组成,每组作品限时 15 分钟。整个答辩过程紧张、有序,参赛学生向评委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最后经过评委会公平、公正评审,评出首届大赛各项奖项。

交通科技大赛历赛作品

交通科技大赛历赛作品

————————————————————————————————作者:————————————————————————————————日期: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一等奖 1 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同济大学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同济大学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二等奖 3 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4 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徐书楠,王进 5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6 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吉林大学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 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 …………………..同济大学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 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 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中南大学刘刚,梁海啸 10 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李加丁,尚立伟 11 “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吉林大学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13 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 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苏武州,陈彦 16 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17 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东南大学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方案【模板】

2018年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方案 2018年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由**大学承办,大赛方案如下: 一、大赛目的 大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科研技能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科技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一批在交通领域学术科技上有作为和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主题与要求 (一)大赛主题 本次大赛以“智慧交通”为主题,鼓励高校组织参赛作品,从创新发展、绿色节能、协同 共享等多元化角度展示当代大学生对智慧交通的关注和思考。 (二)参赛要求 学生参赛报名由各高校统一组织,每件作品限定学生人数为(2~5)人,并且要求学生 为在读本科生或作品为本科生阶段完成的刚入学研究生。 (三)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并且撰写论文。 三、参赛单位 本届大赛邀请xx市办有交通运输类相关学科本科或专科专业的高校参加。其专业包括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理工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等。 四、时间安排 (一)学校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6月30日前) 1、请参赛学校按照要求将参赛学校联系人信息表以附件形式于2018年6月30日前发送到邮箱:(******),邮件主题为“2018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联系人”,文件名为“学

校-联系人姓名”。 2、请参赛学校于2018年6月1日后登陆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官网(******)“最新动态”->“下载专区”栏自行下载“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章程(附件1)、学校报名表(附件2)、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3)和参赛作品申报书及要求(附件4)”等文件。并请将参赛学校报名表于2018年7月20日前发送到邮箱:(******),邮件主题为“2018xx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参赛学校报名表”,文件名为“学校-参赛报名表”。 (二)报送参赛作品截止时间(2018年10月12日前)请参赛学校将参赛作品报名表与参赛作品申报书报送竞赛办公室,10月8日开始报送,10月12日截止。纸质版材料(须有校教务处盖章)上交1份,电子版材料需由参赛学校负责人统一发至大赛邮箱:(******) 二〇一八年四月

交通科技大赛历届参赛作品资料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一等奖 1 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同济大学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同济大学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二等奖 3 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4 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徐书楠,王进 5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6 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吉林大学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 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 …………………..同济大学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 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9 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中南大学刘刚,梁海啸 10 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李加丁,尚立伟 11 “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吉林大学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13 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 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苏武州,陈彦 16 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17 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东南大学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 稿

第一部分:绪论 1.1设计背景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重,严重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这场灾害还呈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 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干旱时土地的开裂情况 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的特殊的地形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特别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干旱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况 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问题,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3 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图4 雨水对公路的破坏 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 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m3。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 a=80%。Q i= I a Q0=266117.04×80%=212893.63 m3,即212893.63吨。 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 国外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

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历届回顾(第二届届同济大学)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回顾(同济大学) 举办时间:2007年5月 举办地点: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获奖作品目录 一等奖 1. 城市高架快速车道中央隔离栏设计 ……………………………………………河海大学余丰茹,邹娜,张蕾,王希伟,李铁舜2.基于驾驶员视觉效应得城市隧道侧墙安全设计……………………………………………………………………同济大学曾栋鸿,吕颖,杨辉 二等奖 3.感应式路段平面行人过街控制系统研究 ……………………………………………………同济大学吴迪,许广举,陈沁,王健,钱晨4.出租车短距离自主呼叫系统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杨圣芳,范小波,梁先登,许川,阳礼5.不受统计尺度影响的交通事故黑点辨识新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张曙光,司徒莉英,周孝波,张文斌,唐莹6.基于HPSO算法的道路网络优化……………………………………………………………………北京交通大学余碧莹,田亚明7.智能交通调查器的设计与开发 ……………………………………………………中山大学赵建明,韦清波,林天送,王镇波8.清华大学周边道路网拥堵仿真分析与解决方案………………………………………………………………清华大学陈喜群,杨晓蒙,郑岩丁 三等奖 9.AMF_I型沥青混合料磨光仪的研发…………………………………………………………长安大学刘奇,邵强,李颖刚,楼慧元10.北京市交叉口冲突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孟虎,于跃,马保龙11.干道协议控制相位差优化方法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黄健新,叶瑞敏,覃朝孟12.聚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戴树才,任皎龙,徐博书,周咸领,张素青13.中关村核心地区交通阻塞分析及措施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方雪娇,魏贺,吴书琴,宋素娟14.地铁轻轨牵引计算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李海波,王莹,李俊芳,朱洪涛15.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