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通为一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道通为一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道通为一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道通为一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100025

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道通为一

——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学位申请人:李慰祖

指导教师:李振纲 教授

学位类别:哲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中国哲学

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答辩日期:二○一三年六月

Classified Index:CODE:10075 U.D.C:NO:20100025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Philosophy

All Things by Means of the Tao Are United and Became One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Candidate:Li Weizu

Supervisor:Prof. Li Zhenga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Philosophy Specialty

Specialty:Chinese Philosophy

University: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June, 2013

摘 要

哲学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一种“意义的追寻”。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哲学,对于现实人生、个体生命的关注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是人们对于生命现象的本质最深入的思考,是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理性的追寻和探索,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源头、生命的活动、生命的演变的思维理论的科学系统概括后所形成的有关生命的价值观和社会观的统一。

先秦诸子中,儒、墨“游方之内”,老、庄“游方之外”的哲学思想表现出的“意义的追寻”大多是以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为主题。庄子哲学的本质是生命的哲学,主题是敬畏自然和感悟生命,可以说庄子的生命哲学是最突出、最完备的。“道通为一”的整体性世界观是庄子生命哲学的本体论依据。“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 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

本文以“道”本体论为依据,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他的哲学立足于人生存的困境,并从中超脱出来追求精神自由,使短暂的生命具有高远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这构成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内容。

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庄子其人及其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庄子“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包括庄子之“道”、人道的现实困境和庄子体道的方法。第三部分,研究和探讨了庄子“道通唯一”的回归之途。第四部分阐述了庄子生命哲学的问题意识、现代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庄子 生命哲学 道通为一 精神自由 历史作用

Abstract

Researching on philosophy can be summed up in words “seeking for significance”. Attention focused on real life and individual life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philosophy. It’s the most in-depth thinking about the essence of life and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Furthermore it’s the unity of human’s view for society and life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summarizing the source of life, activity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life.

In pre-qin philosophers, the Confucian and Mohist focus on social, while Taoism pays attention to nature. The theme of their philosophic thinking that called “seeking for significance” is looking for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The essence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y of life which theme is reverence for nature and perception of life. It can be said that Zhuang-Zi's philosoph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nd most complete philosophy. The holistic world view that“All things by means of the Tao are united and became one" is the ontological basis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Tao”is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or the truth of the word. “All things by means of the Tao are united and became one" represents the life’s globality of all things around the word.

In this paper, the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essence of life are deeply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ao’s ontology. His philosophy is established in the plight of human survival and free from itself to achieve spiritual freedom. It makes the short life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lasting value. These viewpoints make up the basic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gives an overview of Zhuang-Zi's experien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his philosophy. In the second, it expounds the Zhuang-Zi's world view based on the integrity of life, including Zhuang Zi's "Tao", humanity's predicament and the methods to achieve it. Then the third part researches the theory of “All things by means of the Tao are united and became one". The fourth section sets out the question awareness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its modern valu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Zhuang-Zi philosophy of life Taoist freedom of spirit historical influence

目 录

引言 (1)

第1章庄子及其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4)

2.1 庄子之“道” (4)

2.1.1“道”乃虚无之有 (4)

2.1.2“道”乃自然无为 (5)

2.1.3“道”乃逍遥无待 (5)

2.2人道的困境 (6)

2.2.1 疾病与贫困 (7)

2.2.2 社会险恶 (9)

2.2.3名利困扰 (9)

2.2.4 生死羁绊 (10)

2.3 庄子体“道”的方法 (11)

2.3.1齐万物 (12)

2.3.2心斋、坐忘、见独 (13)

第3章道通为一的回归之途 (18)

3.1 置疾病和贫困于度外 (18)

3.2 透破是非与智巧对精神的拘牵 (20)

3.3 破除名利的困扰 (20)

3.4 超脱死亡焦虑 (22)

第4章庄子生命哲学的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 (27)

4.1 庄子生命哲学的历史作用 (27)

4.2 庄子生命哲学的现实意义 (28)

4.2.1怎样才更好地生活 (28)

4.2.2如何面对死亡 (30)

4.2.3体味生命意义 (31)

结语 (33)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6)

引 言

庄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历史上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庄子的道家超脱物外、追求自由和本真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与儒家主流思想互为补充、互为发展,组成了中国文人在精神上的不同追求。但是在现今社会,需要我们从庄子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出发,应该肯定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积极方面,也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庄子哲学中的消极方面。

庄子的生命哲学为人类奉献的哲学智慧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在社会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愈发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资本主义思潮强势入侵,庄子的生命哲学对于人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所以,庄学人生哲学的研究价值日益显现,现在学者对其研究也愈发热烈。在如今的庄学研究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和成绩的老一辈学者,张恒寿《庄子新探》、钱穆《庄子纂笺》、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崔大华《庄学研究》、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王博《庄子哲学》、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这些著作或注重《庄子》文本考证辨析,或注重注解述译,或注重庄学的综合研究,或注重《庄子》内篇哲学体系内在精神的解读。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内、外、杂33篇及前人的学术成果做一点研究,以期有所心得。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庄子及其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正处于一个战乱不休、礼崩乐坏的时代,君王昏晕残暴,天下百姓共苦。关于庄子其人在《史记》中有过比较详实的记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①

除了《史记》对庄子有介绍外,我们主要通过《庄子》一书对他的生平身世及主要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解,书中也简要记述了庄子的主要的生活事迹。如: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②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③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④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

①[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2143-2145

②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98

③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10

④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10

第1章庄子及其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①

首先,庄子生命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时期,社会战乱带来残酷的资源争夺,给贫苦的百姓带来强烈的冲击,知识分子对社会百姓的深深忧惧和痛苦;然而新兴地主阶级在寻求变法革新,招揽人才。社会的变革和各国战乱动荡,为知识分子猎取政治功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战国时代的文学思想生机勃勃,文化发展十分繁荣。公元前 4 世纪到3 世纪,诸侯争霸战争频发,水旱灾害严重、统治者不顾农忙抽调兵役,使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孟子曾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②“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③“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④庄子是宋国蒙人,当时宋国国君偃穷兵黩武,荒淫残暴,《史记》称他为“桀宋”,⑤公元前 286 年,宋被齐、楚、魏联合消灭。庄子一生贫穷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他看到社会统治者的黑暗腐朽,对他们的暴力残酷感到绝望,眼前的社会满目疮痍。庄子的内心充满痛苦、迷茫、绝望,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其次,庄子的生命哲学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很大的关系。伴随着战国中期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有的思想保守,坚守着最后奴隶主贵族的立场,有的思想活跃,投靠于兴起的封建地主阶级,而庄子在饱受了世间的心酸艰辛、生命疾苦之后,他十分的痛苦和迷惘,在乱世中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冷静的思考着人生,最终,庄子逐渐从主流的入世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剥离出来,他站在“道”的大视域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去寻找生命的本原,庄子的生命哲学也由此产生。

①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76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3

③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57

④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4-165

⑤ [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宋王偃)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北京:中华书局,1959.1632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是人类应该如何理解看待所身处的世界,探索世界的真正本质。古今无数哲学家穷其一生来探索来解答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观点,世界的存在分为表象世界和本质世界。表象世界,即所有有限存在或不存在状态的集合或总体。在表象世界中,世界为可认知的对象,人则作为认知的主体。本质世界,即存在于表象之下的起到决定和支配作用的绝对存在。庄子在看待表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关系时,有自己的独特而深邃的内涵,即“人道有为”和“天道无为”。《在宥》一文中,体现了庄子的“天道”和“人道”思想: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甚远矣,不可不察也。①

庄子认为“道”不受人主观意愿的影响,在变化中具有始终如一的特性。“道”在表象世界和本质世界中的体现即为人道与天道。人道,即以人为主体改造世界的行为。与人道相对,天道是自然世界的行事法则,这种法则适用于天地万物。庄子生命哲学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这一定义中。 2.1 庄子之“道”

庄子的“道”,是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是一种自然法则。庄子主张,“道”和宇宙自然,世间万物同时存在,在万物运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庄子》中关于“道”的论述大致有三层含义:

2.1.1“道”乃虚无之有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②在庄子的宇宙观中,万物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了无名之道,万物是因为“泰初”就存在的道而生成,进而形成了各自的“形”。随着自然万物的发展,产生了生命,进而有了意识和精神。当人类对自己的精神生命达到高度认知的层次后,万物之“德”就开始返归于“初”,又回到虚无的状态。在庄子看来,世界的发展正是这种由虚无到万物生化再到万物返归于虚无的过程。

①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44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63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庄子哲学理论中的虚无之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大自然对万物的养育发展的规律。人的体道正是对这一规律本原的内心感悟。“道”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不会通过外物或是时空来证明自己。所以世人不能用生活中的常态思维去感知“道”,而是用超脱的、宁静的、忘我的内心摒除外物的遮掩,在纷繁的世事中彻悟,“道”作为世界本质的存在才会越过森然的万象直接指向人的心灵,通过返归于同无限宇宙相同的自然人性,“虚无之有”才得以发现和体认。

2.1.2“道”乃自然无为

在庄子看来,“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存在和根本,即“虚无之有”。虚无之“天道”是万物以自身的特有本性进行自己存在、发展直至消亡过程的根据,并不是另一个异于万物之有,并与之对立的实体性存在。

“吹万不同,而使自己也”①。庄子认为,各受其性,随性而化是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根基。万物应该顺应自身的本性去尽情的自由发展,这才是符合“道”的规律。自然无为体现在“道”对万有的本质规定,“草木春荣冬枯,四季变换,风霜雨雪,人类劳作生息,生老病死”等现象的背后无不是“虚无之道”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齐物论》中关于“天籁”的阐述对自然无为的论证最为深刻。在庄子看来,大地有各种孔窍,这些窟窿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的共同之处便是风吹的结果,是谓“地籁”。自然万物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在这些声音的后面有没有一个操纵者呢?就如同吹奏丝竹的乐师和鼓动地窍的风一样?答案是肯定的,由这个操纵者吹奏的天地万物的交响乐就叫“天籁”。关键是最后一句话:“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哉?” ②人籁也罢地籁也罢天籁也罢,是什么东西让它们发出各种各样声音的呢?“怒者其谁哉?”此处探讨的显然是浮华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看是看不到的,这就是说,“天籁”并不是上天有意演奏的交响乐而是各种孔穴因为风的作用而发声,万物在风的作用下发出各异的声响,融合成天籁之音。“天籁”正是自然无为的结果。

2.1.3“道”乃逍遥无待

从“道”的客观性来说有两方面,一是“虚无之有”;二是任凭各物随性而自由发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4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4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展变化的“自然无为”。庄子指出,“天道”虽然作为超越人心的客观存在,但是“道”必须能被人的精神生命所感知,在人感知“道”的同时,“道”也借助人的“体道”来表现自身。这样“道”才能成为可思可说的存在。正如黑夜中不见其型的外物,我们无从感知,更不能描述他的存在,只有当黎明到来,外物才渐渐展露其型,才被我们感知,才可以得到具体的描述。这正是“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在《庄子》一书中多运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以寓言神话等方式来论述和解释“道”的“逍遥无待”。虽然乍看起来神秘莫测,但是只要把握了“道”的特性就能理解庄子“逍遥无待”的精神境界。体“道”之人返回内心去把握住自己婴儿般清纯天真的自然天性,去有意识地摆脱一切世俗功利牵制下的欲望和追求,就可以从纷繁的世事中得到解脱,同天地万物融合一体,进入超脱形骸的“至乐”境界。

庄子认为,“道”在本质上是遨游于宇宙天地之间的“逍遥无待”的精神境界,是持道者的自觉把握和生存体验。但同时“逍遥无待”恰恰是以否定自我个体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并非仅只是自我个人的主观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想要体认到“道”的无限时空和绝对自由,就必须处冲破私己之成心,于一种无我、超我的意识中。人不能执守于自我的存在而忽视自我的本质,人作为“道”的显象其本质只是自然变化中的一种体现,没有独立的实在性。“得道真人”因为其具备了“无己”之心,所以能够享受自己不被外物所累无牵无挂的自由人生,将自己有限的肉体生命融汇于无限的广袤天地之间,获得绝对真实的自由。

2.2人道的困境

战祸连绵的战国中期,诸侯国混战给当时劳苦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庄子所处的宋国,更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蕞尔小国,自然饱受欺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窘,庄子对人在世间所面对的种种人生困扰和生老病死产生了深深地思索。庄子哲学产生于乱世,源自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人民处境的忧虑,同时它是直指人生、关于生命的哲学。

庄子作为战争中一个蕞尔小国的贫寒知识分子,面对生活的压迫,使得他思考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生命困扰与生死问题。所以,庄子哲学源自于对苦难的深切感痛,对人类处境的深层忧患。从现实价值来说,庄子哲学是直指人生、关于生命的哲学。

庄子哲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生命存亡的态度。庄子哲学的主要内容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和目的是帮助人们在面对诱惑或是苦难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得人们从生存的迷惘中解脱出来。庄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同于先秦诸子各家,就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庄子主张“离形去知”,又主张“乘物以游心”。在庄子看来,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对扬组成了人的生命,精神生命寄身于肉体生命之中,并借助肉体生命得以表现。精神生命才是生命主体,是生命的实质。精神生命借助肉体生命来完成人生的过程,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被肉体生命所限制。世俗之人执着于满足自己肉体感官的享受,忙于追逐名利,好生恶死,希望自己的肉体生命永久存在下去,岂不知精神生命才是真正可以超脱形骸,与道为一,获得绝对自由的主体。世俗之人丧失了与道为一的追求,精神生命必然受到各种现实的困扰:疾病与贫困、社会险恶、名利的困扰和生死羁绊,它们都是人生中的不幸。

2.2.1 疾病与贫困

疾病与贫困向来都是古今哲学家关注的重要人生话题。庄子作为硝烟弥漫的战国时期一位追求精神自由,不为外物所累的思想家,面对生活的极度贫苦和不可避免的疾病,自然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庄子对疾病与贫困的观点和态度成为了他人生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主张疾病虽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去体认宇宙万物之道,“与道为一”,实现生命的圆满。

他从道气论的自然观出发,认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知北游》)。道气论的观点认为,疾病乃是气运行不畅的结果。《人间世》篇中,庄子曰:“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①早上接受君主的命令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虑忧患所致吧!我还没有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已经阴阳之气失谐而患病。这里的阴阳之患就是人体生理上的疾变。庄子认为这种疾病是因忧虑而生内热导致阴阳之气失调所致。

《大宗师》中讲子舆的病是:“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②这种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

①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5

②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22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瘤朝天隆起的奇异丑陋的疾病,病因是“阴阳之气有沴”,沴即凌乱之意。所以,子舆的病是应为阴阳二气相伤、不协而致。

《达生》篇言:“忿滀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①这段指出:郁结之气,扩散而不能收敛回复,就精气不足;集中于身体上部而不能下通,就使人容易发怒;集中于身体下部而不能上达,就容易使人健忘;不上达也不下通,聚积于身体中部,就要致病。这段叙述显然是以气的升降变化来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指出无论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是气节淤不通畅导致的。庄子用与传统中医理论有相通之处的气化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变化,这说明把疾病看成是自然中的过程是有其合理性的。

道的运行,气的凝聚,产生了人的生命。在庄子的道论的自然观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人生观。庄子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同的,而且都受社会自然的某种必然性所决定,不是自己能主宰的。这种必然性,就是时与命。时与命一方面决定了个人的出身,另一方面决定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地位。道的运行必然产生了时与命,人应该依循这个必然性结果,遵从于道,安常履顺,安于贫困、本分的生活,“游乎尘垢之外”,这即是 “安时处顺”的意义,体现了“与道为一”的境界。这种安命论思想是庄子思想中比较消极的。

《庄学研究》一书中,崔大华先生阐述了庄子生命哲学“时”与“命”的概念: “命”这种必然性是诸种社会的、自然的力量的凝聚、蕴积,是一种内在的决定性;“时”的必然性则是这些力量整体的展开、呈现,是一个时代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各方面的全部的社会环境。②庄子主张,人想要从容面对人生困境,安时处顺,就要立足于“道”。

庄子在《德充符》中言:“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③《大宗师》中:“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④这都是在论述,人的命运决定了人生的穷达贫富,这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阻碍了人的精神生命得到释放,获得自由。导致很多人屈服于命运的现实,一辈子疲于奔命,自己的内心始终无法释然。

①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60

② 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6

③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4

④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3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2.2.2 社会险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可谓是礼崩乐坏,各诸侯国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象经常发生,整个社会一片混乱,社会剧烈的动荡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做了许多描述,孟子在《离娄上》篇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徐无鬼》篇中:“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①.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得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的。从庄子的角度看来,当时整个社会极为险恶,整个人心也极为险恶。

《庄子?在宥》篇中:“今世殊死者相耽也,桁杨者想推也,刑戮者相望也。”②可见,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争夺利益而穷兵黩武,导致社会苦难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百姓成了无辜的受害者。乱世的艰辛在庄子的精神世界里烙下了深深的暗影,世道的艰险在庄子心灵深处滋生了对社会的冷漠、甚至绝望。庄子站在人类历史长河的高度,通过对战争的研究深刻总结出: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必定是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日,百姓只能成为权力斗争的殉葬品。这样一位审时度势的、极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清晰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上层社会所宣扬的仁义道德背后隐匿的虚假和阴暗面。

庄子是宋国人,当时宋国国主宋王偃是有名的暴君,被史书称为“桀宋”。庄子在《人间世》开头便写出了国主的穷兵黩武,荒淫残暴:“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与庄子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与当权者之间关系紧张,他们既想保全性命,又追求精神独立,更是举步维艰。

“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庄子形象地把充斥着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社会比作牛的身体。牛身内部筋骨盘结,比喻为人处世的艰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2.2.3名利困扰

现实生活的困扰除了疾病和贫困之外,还有名利的束缚。春秋战国,是一个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急剧演变,学术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墨、名、法、道诸子百家针对社会和人生纷纷各抒已见,且各不相让,广泛而持续地进行着辩论。虽然这种辩论对于国家发展和思想进步有促进意义,但同时也助长了世人的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28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23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名利欲。世人为了获得功名,在争辩中取胜于人不惜借助狡诈的手段,抛弃自身的人格。执着于是非争辩必然给其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

庄子从客观冷静的角度出发,向世人阐述了执着于名利追求的危害。一味的寻求名利使得人们贪恋于肉体生命的享受,沉溺于感官的满足,就会降低自身精神生命的追求。庄子告诫世人“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深者天机浅”,如果仅仅沉溺于感官物欲的追求,这种人生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注重精神世界修养的人才能有大智慧,去把握复杂的人生获得绝对的自由。在成玄英的《庄子疏》中指出“荣贵、富赡、高显、尊严、声名、利禄,六者乱情志之具也”。世间种种功名利禄,使得人们迷失了真正的精神修养,人们心中的贪念就像杂草一样疯狂生长,阻塞人们的心智。要坚守情志,就必须树立牢固的意志和高远超脱的追求目标。

2.2.4 生死羁绊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都是人所不能跨越的。世人好生而恶死的情绪是限制精神生命的最大障碍。在哲学世界中,死亡永远是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生命的过程和死亡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庄子站在“气”论的角度来诠释生命的过程。

《知北游》中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①庄子主张,“气”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化成就了生命的各种形态。在庄子思想中,道是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质料,气之凝聚便构成了万物的形体,万物的离散又返归到气的原始状态。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庄子认为,生命是一种以物质为依托的自然现象,生与死都是自然界物质演变的结果。“生死”在庄子的描述中就有了很多浪漫主义性质,生死不再是对立的状态而是一种自然的转换状态。世人只要拥有这样的生死观,就能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得到一份超然的心境。

《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妻死的故事。庄子妻子死后,惠子前来吊唁,但庄子却鼓盆而歌,惠子职责他一点也不悲伤痛哭,还很欢快地敲瓦盆歌唱,表现的没有夫妻情义。庄子却有着自己的道理: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寝然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46

第2章道通为一的生命整体性世界观

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①这段话充分表述了庄子另类而达观的生死观。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不哀反欣然,是因为他知生死不过道的自然运化而已,人是无能力抗拒的,人的主观意愿左右不了,只有顺其自然。因此悲哀痛苦毫无用处,倒不如送上一份祝福,祝福逝去之人有幸参与大道中的运化。

《齐物论》中记载的瞿鹊子向长梧问道的故事,描述圣人“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的生死观。这种生死齐一的态度正是《齐物论》中生死相齐、万物相齐的人生态度。在庄子的眼中,万物相齐,不分彼此,因此世间一切事物也都没有了分别。而生死作为生命的过程,是对于人与其他生命存在的一种印证,当人与物没有差别时生死也就不重要了,过程与存在,恰恰是时间与空间的象征。生命的由生到死,是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这种转换没有好与坏的分别。《秋水篇》有言:“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②只要是具有形质的东西就逃脱不了生死,而道却是无穷无尽的,道的运化具有时空的永恒性,生命在道中运行,生死只是道中的一个环节,并没有实质上的起始和结束。

2.3 庄子体“道”的方法

道是天地人的本体,万物循道而运动变化。世俗之人逐渐背离了这种本质和内在的道,这样内在的道变成了完全外在的命运。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物论”为贯穿始终的基本依据,进而以“体道论”作为获得至高精神境界的方法途径。最终达到“无待无累无患”式的逍遥境界。

“道”不同于人世间的“物”,因为其特殊性,所以对“道”的体认方式也不同于对一般事物的认识方式。这种特殊的,超越性的认识方式,就是“体道”。庄子以追求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的精神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庄子超脱物我的精神境界,就是体悟“道”的精神境界,也是人生本真价值和存在的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道”超越于万物的同时又内在于万物。 “体道”不是脱离“物”去超越,而是借助“物”来寻求超越。“物”就有必然和实然的特点,“道”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之境是基于实然和必然的,同时它也是超越实然和必然的。庄子在生命哲学的本体论观念上产生了对万物与自由之间关系的特定理解。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24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92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2.3.1齐万物

在庄子哲学思想中,“齐物”是所有思想的基础并贯穿始终。人生获得自由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齐物”的认知高度,站在齐万物的高度就能超越事物间的差别,避免用是非、好坏等主观意愿去认识事物,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片面认知,达到“齐一”的境界。所以,“齐”的关键在于对万物的理解和态度。 “齐”使精神生命自由地翱翔在宇宙自然中。“不齐”,与“齐”恰恰相反,傲物我内外之分,这样就违背了自然规律,与命运进行无谓的对抗,使人生停步不前,阻碍重重,时常陷于困窘之中。“齐”与“不齐”源于主体之心,全在于主观的判断。

在庄子看来,宇宙间的具体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在根源上却是同一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应该消除自我判断的局限性“不齐”观,去除观念上的界限,把握住事物内在的“齐”即内在的联系和共同。“齐物”的观念让我们破除事物外表的差异,获得博大的胸襟和宽广的认知水平,也反应出庄子思想中独特、超越的精神境界。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①庄子认为从物质存在性上说,万物都有是与不是,可与不可两个方面。世上所有纷繁复杂的存在,“以道观之”却都是一样的。万物都既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无;可以说是事物本身,也可以说不是它本身。万物的分立对自身来说是毁,对于毁之后产生的新生事物来说则是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差别,任一具体事物内部也都包含着各种矛盾。庄子认为,人们在发现矛盾的同时,又可以发现矛盾的对立一面。他认为,每个事物都既既是有也是无,既是大又可以是小,既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庄子主张矛盾对立方面之间是相通一致的。《秋水》中的名言“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由此可见一斑。《齐物论》中对这种思想作了最集中的论述。

在认识论方面,庄子不赞成同时代儒家、墨家的绝对真理观。他认为世间不存在辨明真理的永恒性客观标准。历史是发展的,环境是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情况,不考虑事物的发展变化性而树立唯一绝对的真理是错误的。

《齐物论》中有啮缺问乎王倪,四问四不知的事例:

齧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6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庄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着眼现实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庄子的哲学精神体现在其文章中的方方面面,即有对现实的揭露剖析,又有对当时学术体系的批判探索,这些特点让庄子的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本文从现实揭露和精神寻求解读了庄子的批判思想,希望对当代人能有所助益。 标签:庄子哲学批判现代启示 庄子,姓庄名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洞悉易理,思想深远,其文学作品想象丰富,语言多变,被世人成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思想深邃、内心多变,是举世难得的一代哲人,也是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1]。庄子的批判精神散在《至乐》、《天下》、《人间世》等文章中,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批判,从而让其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在经济和环境需要平衡、思想价值多元化的当代,重读庄子哲学,领悟其对现实批判的深意和人性探索的成果,对适应和调整当代生活模式和自身修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眼冷心热批判当世 社会批判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展现人类觉醒的一种哲学意识。庄子批判哲学思想的产生是源于其对自己所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社会环境、君主‘轻用其国、其民’、众人‘争名争利争贵’生活方式充分思考后,用看似无情和冰冷的言语进行批判。庄子的文章看起来都是不包含温情的冷眼批判的体系,然而我们清楚,庄子之所以批判,就是想要借此改变社会现状,引导众人回归自然,走向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为民众考虑而为,是以其心肠极热。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社会礼崩乐坏,各个诸侯皆以满足一己私欲扩大疆域为目的,频频发动战争;与之同时,各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民力疲惫,百废待兴。是以庄子对社会的批判也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战争的批判。庄子对战争的反对体现在《盗跖》中,他说到‘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在人间世中提到‘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依矣’,并在书中借助子华子之口,通过劝昭僖侯,讲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 二是对君主的批判。在《人间世》这篇文章中,庄子如此评论卫君‘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并在《列御寇》中提到‘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可见其对现行君主都持批判态度。在《说剑》一文中,这种思想表现的更为明显,庄子借着对赵文王好剑,导致死伤百余人的批判,展示了其君主观。在庄子看来,天子、诸侯、普通民众每个人都有属于其不同的剑,赵文王所好之剑应当,‘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班级:13会计(1)班 学号:1311124 姓名; 张如意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以往教学者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如何养生如何保全性命的来理解的较多可是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剖析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开阔许多不一样的视野。 (一)如何在精神与物质中取得平衡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面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象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这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庖丁是非常幸福的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他也可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到“以无厚入有间”引得众人惊叹,欢呼。文章中没有说庖丁最后的结局但是稍微推想一下肯定是得到了文慧君的赏赐,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由此庖丁得到了物质上的富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他的技艺如此高超是因为遵循着道,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是自由地遨游在道人合一的境界里。他的精神层次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人。我们可以说庖丁在精神与物质双方面都收获了成功。 身处现代文明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飞速建起,精神世界却是显得有些荒芜。有什么能把那些逝去的时光,残忍的,美好的,痛苦的,幸福的,全都找回来。只有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寻找精神世界的满足,毕竟有些精神世界层面的东西是物质世界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造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或是追求物质的或是追求精神的。也许可以学习庖丁的处事方法好道进技从而得生。 (二)认清周围的环境 其实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胡文英对庄子这样说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处于一种困境,他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是却无可奈何他像蛇一样冷酷犀利又像鸽子一样充满怜悯关爱面对文慧君的以相位相许他宁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庄子的理想和出发点有可能是想找到宇宙万物中统一的、封闭的“道”的所在,但庄子哲学探索的实际结果则带有明显的矛盾和开放的性质。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摘要: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生哲学,其描述了人如何在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本文从超越自然生死、超越社会环境到超越自我层层递进,进行分析论述,并指出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现代人在迷惘的现实中寻求解脱。 关键字:庄子;人生哲学;精神自由 目录: 一、超越自然死生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2.所处环境 (二)理想社会 三、超越自我 (一)世人人格 (二)理想人格 1.超越情感和物欲 2.超越自我 3.回归自然 四、现实意义 (一)积极方面 1.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二)消极方面

一、超越自然死生 《至乐》描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非不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当然要为她庆贺。 庄子并非只对他人的死看的开,对于他自身,一样看破死生。《大宗师》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人的生死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①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才是真正的生活。世人多不理解庄子的高义,指责他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直至清朝出了一位他的知音,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②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1)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一降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至“陪臣执国命”。各国诸侯相继称王尊霸,诺大的疆域成为霸主之间争斗逞凶的场所。春秋五霸,或为一己的私利,或为满足好大喜功的心理,连年发动战争。“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其战不知孰善?”(《庄子·徐无鬼》)。 战国时期更是以“战”而闻名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流弊愈演愈烈,或者内讧,或者变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组织处于无序状态。庄子对历史上的种种混战及其所带来的恶果了然于心:“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就是人类规模化的相互残杀,一场战争下来,辄有数万人十数万人,丧生于刀光剑影之中。 (2)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封建领主制社会,等级森严,人有了三六九等分,对资源的利用配置自然会不平等,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是必然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王权何来?凭何以王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王与众人又有何异?“天地之养一也,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日口鼻,夫神者不资许也”(《徐无鬼》)。人的生命是道、天赋予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天赋的人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人权才是最根本、与人的生命共存的基本属性。而王权却是人造出来,强加于众人头上的,完全是人为的,绝非人类的本质属性,而这种附加的成分,却剥夺了人人共有的尊严和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物化悦生恶死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思想家。他决然不与宋君合作的态度,他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异乎常人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不仅一般的生活是无聊的,即使南面为君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及各级官吏,其生活也是无聊的,对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他的最高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就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特质作粗浅分析。 一、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 “道”是《庄子》中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中“道”的思想,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①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生生者不生”②,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庄子详细地阐述“道”,向世人宣告自已体悟的宇宙观,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础,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 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不从事于务”,即扬弃利禄、名位,权势,毁誉之俗世活动。“游乎尘垢之外”、“游乎四海之外”、“出六极之外”,心灵活动超出于物质世界形相之拘限,冲破现实的藩篱而精神上达。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无待呢?那就是“心斋”与“坐忘”。“心斋”,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③。“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