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探讨

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探讨

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探讨
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探讨

收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徐洪祥(1979-),男,河北邯郸人,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污贿赂局助理检察员,首都经贸大学

法学硕士研究生。

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探讨

徐洪祥1

王楚琛

2

(1首都经贸大学,北京100039;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北京100042)

摘要:在对现有有关新闻法律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新闻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

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新闻法律关系进行了概念界定,将新闻法律关系与一般的法律关系进行比较,总结了新闻法律关系的特点,并对新闻法律关系要素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新闻法律关系;概念;特点;要素

中图分类号:D 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09)02-0010-04 改革开放以来,对新闻法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作。但是因为新闻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导致对它的研究产生了一些偏差。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新闻传播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新闻法典,可能也与新闻法律基本理论的研究不足有关。本文试就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分类、主体、内容、特征和变更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构建系统的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

一、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界定

法律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法律概念。正如法律关系之于法理学一样,新闻法律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新闻法律概念。其他的新闻法律概念(如新闻法、新闻法律规范、新闻侵权等),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此一概念相关联。在许多新闻法学著作和文章里对新闻法律关系的概念作出了阐述。如,/新闻法律关系是指由新闻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当

事人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0,[1]

又如,/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新闻

权利和新闻义务的一种思想社会关系0[2]

又如/新闻法律关系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经新闻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国家机关相互之间、国家与新闻传播者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0[3]

,又如/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新闻传播法所调整、规范的社会关系,

即法律调整新闻传播活动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就是特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总要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界定。具体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就是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0

[4]

等。这些关于新闻法律

关系概念的观点是法理学上法律关系概念理论在新闻法学中的应用,基本理论方向是正确的。

本文尝试将新闻法律关系表述为:新闻法律关系是指由新闻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新闻传播当事人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种思想社会关系。其含义如下:

第一,新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的关系。这是它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根本区别0。[5]

新闻社会关系是一种新闻社会事实,是人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新闻自由的主体诉求,它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事实关系。只有当新闻社会关系受到新闻法调整之后,才能上升为新闻法律关系。新闻法律关系是新闻法对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新闻法调整是用新闻法规范将新闻传播活动参加人的行为纳入新闻法规则和秩序的范围内实现新闻法价值、原则和秩序的过程。因此,它是以规范为依据,以价值为指归的过程。新闻法律关系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闻法律关

#

10#

系的主体根据新闻法律规范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而形成,另一种是新闻法律关系对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确认,使之具有法律效力。在新闻法律规范日益完善的今天,大部分的新闻法律关系都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新闻法律关系是对具体的新闻法律关系的抽象。新闻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围绕新闻传播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新闻传播社会关系,包括国家新闻立法法律关系、新闻审批法律关系、新闻行政执法法律关系、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法律关系、新闻传播者与报道对象法律关系等,这些新闻法律关系内容丰富,构筑成新闻法律关系的体系,但这些法律关系调整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具有共同的特征,将其抽象形成新闻法律关系,构成新闻法这一部门法的基础。

第三,新闻法律关系是当事人因新闻传播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0[5]法律关系不仅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是这些特定主体在特定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当这些特定主体不从事特定活动时,则不会形成特定的法律关系。新闻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只有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才会形成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新闻法律关系。如新闻作者在从事非新闻传播的民事活动时,则只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又如新闻主管机关在行使对非新闻传播活动的行政管理时,也不能形成新闻法律关系。

二、新闻法律关系的特点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多种具体法律关系的总和。法理学关于法律关系特征的理论对新闻法律关系特征的理论和建构具有基础作用和指导意义。法理学认为,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具有规范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意志性和客观性及主体的特定性。具体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就是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由于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它包括新闻机构与国家机关之间、新闻机构与社会公众(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新闻机构相互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因而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引起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发生的只能是传播行为,而不是事件。按法学理论,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的具体条件,依据是否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种。行为是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事件不是。事件只有在有法律规定时才能在特定主体间形成法律关系。在新闻传播中,自新闻信息的采集到新闻作品的实际传播、新闻侵权和对侵权的救济都是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行为。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存在无意识的事件。

(二)新闻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新闻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1.主体的多样性。主体的多样性指主体类型的多样化。在新闻法律关系中,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如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影师、资料员、核对员、电讯员、工程师、发行人、自由撰稿人、通讯员等)、受众自然人(法人)、新闻报道的对象等都是适格主体。有的学者提出新闻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资格上呈多样性,同一个主体在多重新闻法律关系中有多重性质的身份,并以国家为例,认为/在新闻宪法法律关系中,国家在新闻立法中充任新闻立法者角色;在新闻执法中,充任新闻行政者角色,在新闻司法中充任裁判者角色等等。但在新闻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及其机关都是新闻信息的受者众0[3]。/国家0只有在国际法中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国内法中,/国家0都要具体化为某一国家机关。法律关系主体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不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并非只有在新闻法律关系中存在。2.新闻法律关系类型的丰富性。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中既有平权型法律关系,也有隶属型法律关系,这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间地位是否平等进行的分类。如新闻媒体和国家机关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就是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而新闻侵权人和受害人的关系一般是平权型的。新闻法律关系还可分为新闻宪法法律关系、新闻行政法律关系、新闻民事法律关系、新闻刑事法律关系、新闻经济法律关系、新闻劳动法律关系等。

(三)新闻法律关系中只存在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而不存在单向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为根据,可

#

11

#

以将法律关系分为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5]由于新闻发表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以将新闻传达到受众而影响受众为最终目的,而且由于新闻法律关系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新闻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新闻传播者内部管理法律关系和新闻侵权法律关系等中,主体都不是单一的,而且没有绝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在新闻法律关系中只存在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而不存在单向法律关系。

三、新闻法律关系的要素

新闻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新闻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是由于新闻法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对新闻法律关系进行细微的解析,对构成新闻法律关系的每一个要素进行明确界定,才能对新闻法律关系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新闻法律关系是一种具体的法律关系。正如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一样,新闻法律关系也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只不过有进一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

(一)新闻法律关系主体

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新闻法律关系中享有新闻活动权利和承担新闻活动义务的人和组织。法理学认为,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主体能力,包括权利能力(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和责任能力(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三个方面。新闻法律关系主体,同样也必须具备主体能力,能够享有参加新闻活动、承担新闻活动义务和责任。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力是由法律所规定的。我国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国家主管机关、自然人和法人四种构成。

1.新闻传播组织

在新闻法律关系的五种主体中,新闻传播组织是最基础的主体,因为任何离开新闻传播组织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就不属于新闻法律关系,新闻传播组织是新闻法律关系最基本的承载者。我国新闻传播组织包括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期刊杂志社等。新闻传播组织是为实现公共利益、根据主管机关的行政命令或经批准成立的独立法人。我国对新闻传播组织采取的是特许制度。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许多新闻传播组织正在由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无拨款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或者直接为企业法人,新闻传播组织的事业单位法人主体的特色正在逐渐淡化,而企业法人的特色正在不断加强。新闻传播者越来越独立地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并独立承担责任。

2.新闻传播组织成员

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包括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影师、资料员、核对员、电讯员、工程师、发行人、自由撰稿人、通讯员等。新闻组织成员首先是自然人,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其次,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和新闻传播组织之间存在内部管理关系和劳动关系。最后,作为/新闻记者0的新闻传播组织成员是在新闻传播组织中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新闻记者不仅依据宪法规定享有言论出版自由、舆论监督权,还享有采访自由、新闻传递自由和新闻发表自由,对自己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3.国家主管机关

本处所指的是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而非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国家机关。在作为新闻报道对象时,国家机关并不享有特权。国家主管机关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负责规定和核准新闻传播者的创办,作为新闻传播组织的领导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行使对新闻传播组织的管理职能。

4.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和法人虽然在民法上有所区别,但在作为新闻传播的受众和同报道对象时,却享有几乎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几乎相同的义务,所以在这里将其作为一类。作为新闻传播的受众,自然人和法人享有依法获得新闻报导的权利,承担不得妨碍新闻传播的义务。作为新闻传播对象时,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权依法受到保护。

(二)新闻法律关系客体

客体即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有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与人身相联系的智力劳动成果等。作为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存在的物、行为、智力成果和智力劳动成果。物是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中最基础的客体,如记者的新闻采集

# 12 #

工具,报刊、杂志等出版物作为物质载体,广播电视传播设备等。在新闻传播法律中,智力成果一般指新闻媒体传播的作品,它包括时事新闻,也包括其他作品。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我国5著作权法6第五条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而其不是著作权的客体,但在新闻法中,它具有明显的新闻智力成果特征,是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按照2002年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的规定:/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0/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出处的,应当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0

(三)新闻法律关系内容

新闻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新闻法律关系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新闻传播组织及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新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和舆论监督权。新闻传播组织的出版自由指新闻传播组织成立后,依法独立出版发行出版物而不受影响干涉的自由,包括独立编辑出版物内容,确定出版时间、数量的自由。新闻记者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有充分的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权利,表现的形式不受非法干涉。新闻记者以表达思想、是非题反映社会现象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职责。新闻记者享有新闻采访自由、新闻传递自由、新闻发表自由和新闻批评自由。新闻传播组织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这就是通过媒体实现的舆论监督权。

新闻传播组织在出版发行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接受国家主管机关的管理,不得侵害报道对象的人身权,不得侵害公序良俗,不得侵害国家安全,并负责对新闻报道进行审查,与新闻承担连带责任。新闻记者在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保护新闻报道对象的人身权,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滥用新闻自由侵犯他人的权利。

2.国家主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我国对新闻传播组织实行特许制,立法机关享有对新闻传播组织的设立制定规范的权利。其次,国家主管机关享有对新闻传播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管理的权利。再次,国家主管机关享有对新闻传播组织及其成员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合规性进行监督的权利。最后,国家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有序运行、组织社会生产和保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社会职能,国家机关在履行这些管理国家职能时,不受新闻传播活动的干预妨碍。国家机关应当新闻活动秩序,不得干涉和取消新闻自由,不得干扰正当的新闻报道和出版活动。

3.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

5宪法6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作为新闻报道受众时,自然人和法人享有不受影响、毫无障碍地获得新闻的权利。作为新闻新闻报道对象时,自然人和法人享有人格权和身份权不受侵犯的权利,在人格权和身份权受到新闻传播组织及其成员侵害时,自然人和法人享有依法和获得赔偿的权利。

自然人和法人的广告不应妨碍自由的新闻活动的开展,不能影响新闻自由的实施。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必须依法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权利,保证新闻活动的自由开展和新闻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全面贯彻。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2].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2001

[3].罗万里.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南华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崔明伍.新闻法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5].张明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校:尚慧文]

#

13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