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

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

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
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

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

奥肯定律力图揭示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然而在我国却不适用。本文通过对奥肯定律适用条件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奥肯定律在我国不适用的原因。

关键词: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失业率完善的市场机制

奥肯定律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律。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即一国的所有生产能力得到完全释放所达到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定律曾经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

例如,美国1979~1982年经济滞涨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 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 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但是,当人们用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检验时,却发现该定律在我国并不适用。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奥肯定律并未透彻的理解,忽略了它适用的条件。本文将通过对奥肯定律适用条件的讨论来探讨它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奥肯定律中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奥肯定律中涉及两个变量:一个是失业率;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率。

(一)从失业率来看奥肯定律的应用

从失业率来看,奥肯定律研究的是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以外的失业

2021年全国两会解读:中国首设调查失业率目标释放三大信号

xx年全国两会解读:中国首设调查失业率目 标释放三大信号 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今年工作预期目标的指标之一,这一变化背后释放了三大信号。 信号一:感受真实“温度”精准制定政策 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为人所熟知,但城镇调查失业率直到xx年才与公众见面,两者在统计的对象范围、数据口径等方面均有不同。 例如,统计城镇登记失业率中的失业人员是由拥有城镇户籍的居民主动申报失业登记而形成,统计城镇调查失业率中的失业人员由统计部门主动调查城镇常住居民而形成。 一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依赖城镇户籍居民主动申报登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数据失真。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人口流动规模巨大,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情况下,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对象仅为城镇户籍人员已经不能与时俱进。 可见,城镇调查失业率更能感受就业市场“温度”而准确反映就业状况,更能体现就业跟随经济波动的变化,更能突出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更能精准制定就业政策,由此,设立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谓势在必行。 同时,中国政府考虑到设立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是首次出现,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并行使用是为了实现平稳过渡。 信号二:接轨国际引导预期 目前全球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在采用调查失业率来衡量本国的就业

状况。在过去五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作为宏观经济运行重要的参考坐标之一,中国设定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可比性,准确引导了海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 信号三: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好统计保障 当下中国正迎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作为指引?需要什么作为参考系? 答案是高质量的统计和统计指标。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 为了聚焦高质量,统计部门研究建立能全面客观反映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统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由“量”转“质”,设立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正是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新参考。 从数年前,国家统计局建立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制度,到xx年开始增点、扩面、提质,建立全国所有城市的劳动力调查制度,再到此番设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预期目标,中国失业率统计工作的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 xx年底,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各地的绿色发展指数,xx年,调查失业率的预期目标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一个更加适应新时代,服务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已经呼之欲出。 内容仅供参考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 一、中国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目前,中国官方惟一定期发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此定义下的失业人员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换句话说,凡是没有非农业户口,或者有非农业户口,但是没有进行求职登记的都不算失业者。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忽略了隐性失业人口,排除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而这两者的失业率是比较高的,因而结果偏低,因此这种统计方法是不合理的。近年我国正在试点采取更加科学的调查失业率,以使失业率更加更反映中国人的失业状况。 二、中国失业率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近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总体上处于小幅攀升态势。1999年到2000年,失业率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底为4%,200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之后的几年里,失业率处于小幅下降状态,2007年金融风暴后,失业率又开始上升。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但同时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经济优化升级,必然导致工人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的不完善,自然失业率本身就比较高;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住处转型时期,科技和人的矛盾日益加深,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候导致一些人的失业,其中很多失业人口素质低下,无法实现失业人口充分再就业;最低工资的提高,使得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非自愿失业更加严重;但由于我国近10年左右的经济一直保持较为平稳高速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加上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失业率虽然总体上升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总结来说,失业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这种现象叫做奥肯定律。经济增长时,企业对未来预期高因此对人员的需求也大,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后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经济形势好,人们乐于消费使得内需扩大,经济发展更好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好,形成良性循环。经济衰退时,反之企业裁员,内需小,大家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高,失业率就会下降。同时,失业率不仅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还有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因而现阶段我国要降低失业率,应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消费和内需,增加投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之,降低失业率,还是要立足经济周期,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采取不同的经济措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既GDP的增加或人均GDP的增加。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一个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大规模上升的现象。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 货币政策:主要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府;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生行为并相互作用。 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基础上。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与微观经济个体理性行为不相一致,则就缺乏其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经济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与外生变量(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 ★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 ★经济模型具有多样性,但一个模型仅仅适用于解释经济的一个方面。 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特征:价格伸缩性与黏性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通货膨胀率 与失业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及两者关系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经济学 班级:10706 完成日期:2013年6月5日

一、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指标是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并被认为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各国政府往往将控制和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我国为例,失业现象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问题年年存在,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大幅升值,企业的用工需求下滑、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通货膨胀在失业这一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我国为例,探讨通货膨胀对失业率带来的影响,以期失业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关键词: 失业问题;通货膨胀;菲利普斯 二、文献综述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短期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如果经济决策者的目标是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则会发现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目标往往是冲突的。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求解,假设决策者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达到低失业的目标,会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到更高产出和更高物价水平的一点上,这在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的同时,导致了较高的物价水平,较高的物价水平意味着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假设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缩减总需求,达到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则会导致较低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较高的失业。在宏观经济学种,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包括简单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简单菲利普斯曲线只是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如下式所示:)(*--=μμεπ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失业率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我国城镇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严重。据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世界银行专家估计,中国城市实际失业率大约在8%~10%之间。 在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下,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我国出现下岗失业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同时存在的现象。高素质、低年龄的劳动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低素质、高年龄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困难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历史性的达到700万,这个数字已经是2001年104万的近7倍。虽然近两年招聘大学生的企业数量在增长,但与毕业生的增长幅度相比,岗位的供给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以至大学生失业待业数量近年来不断攀升。 图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失业率

西方经济学选择判断

LM 曲线斜率为正 按照古诺模型,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的说法是错误的 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减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固定成本 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 20 产权理论的中心论题是只要存在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就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先减后增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边际生产力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VMP=W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方面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以上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指企业供给曲线 当 ex+em 当 ex+em 当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当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 当法定准备率为20%, 15000货币单位 当供求 原理发生作用时, 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支出 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o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边赊产量为负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D.外部经济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成本增加了 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生产要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生产函数 根据储蓄函数,引致储蓄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收入水平增加 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供 给曲线是-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B.右上方) 固、定成本是指()。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区别是企业数目不同 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洛伦兹曲线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 因为()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剌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收支相#氐点 假定A 为自变量,B 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是为 E= (AB/AA ) - (A/B )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 TC=30000+5Q-Q2 Q 为产出数量,那么 AFC 为30000/Q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 TC=30000+5Q-Q2 Q 为产出数量,那么 TVC 为5Q-Q2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 5元降到4元,需求量从9个上升到“个,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减少 假定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 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 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 获得的经济地租为7万元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上升 V 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 X1X3=+4,收入效应:X3X2=-3,则商品是低档商品 X1X3=+5,收入效应:X3X2=+3,则商品是正常商品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C .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 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粮食价格上升 此时存在超额利润 X 的价格下降了 (A.消费减少 用收入带来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 ()o B.非排他性

失业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失业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但失业率也在同步增长。这明显是违背“奥肯定律”的。下面我们对GDP与失业率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中国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真实关系,为探索降低失业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佳道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奥肯定律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奥肯(Okun,A),在担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时,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会使全国经济收益匪浅,便根据美国55个季度(1947—1960年)的失业率和实际GNP的变化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水平(4%)时,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将损失3%。其方程式为:Y=1-3X。式中Y为实际GNP的变化率(%),X为失业率的季度变化率(%)。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 近年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小幅攀升态势。1999年到2000年,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升至3。6%,2002年底为4%,2003年一季度末为4。1%,全年目标控制在4。5%。就业与失业标准的重新界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失业率。据《人民日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就业与失业的概念作了重新界定,按照新的标准,“失业人员”指男在16—60岁、女在16—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反观中国的GDP,却一直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4%,但就业并没有相应的增长。下表我们列出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GDP与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 表一: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4)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3.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4.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的时期。 5.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竞争。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7.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8.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之比来表示。 9.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 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等于1 D.为0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成本增加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技术水平提高 4.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 A.平均成本 B.总收益 C.经济利润 D.边际收益 5.产品差别是指:() A.索尼牌彩电与海尔牌彩电的差别 B.彩电与影碟机的差别 C.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的差别 D.小轿车与面包车的差别 6.在寡头市场上:()

A.只有一个企业 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C.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D.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7.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 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B.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 C.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 D.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变 8.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A.城市公共汽车 B.收费的高速公路 C.国防 D.艺术博物馆 9.通货是指:() 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C.纸币和铸币 D.所有的银行储蓄存款

论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非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进一步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一种理论框架,现实中两者常常并不能达到均衡。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生产会萎缩,而且会有一部分劳动力资源闲置,即表现为失业。失业者是指年龄在规定范围段,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失业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失业程度的严重与否。 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1.失业率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奥肯定律”论证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指出,当实际GNP低于潜在GNP3%时,失业率要上升1%。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较高时,往往是实际GNP低于潜在水平的时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失业率的减少、就业率的增加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而且存在着“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2.失业率过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不利于改善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人们一旦失业将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造成失业者甚至整个家庭逐步与贫困相伴。3.失业率过高会引起诸多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4.失业率过高会减少家庭的文化投资,降低国民素质。大多数失业者家庭会因为收入下降而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文化投资作为较高层次的追求不得不被削减甚至放弃。在这些家庭中不仅娱乐服务性支出已成为奢侈消费,而且子女的教育投资也难以保证。在失业率较高的社会中不仅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会下降,而且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会受到影响,国民素质因此下滑。 5.失业率过高会降低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与意识,导致居民对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的下降。 综上所述,失业率过高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失业率不达标,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的众多指标都很难达标。因而,失业率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政府治理失业,将失业率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惠及十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西方经济学 复习重点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 2.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3.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预测。 4.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5.价格上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下限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的。 6.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_需求富有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7.恩格尔系数是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 8.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9.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10.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__技术水平不变__。 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点,将这些不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出_扩张_线。 3.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是__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__。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等于__边际收益,而在其它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大于_边际收益。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_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_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垄断竞争形成的关键是_产品存在差别_;寡头形成的关键是规模经济;垄断形成的关键是进入限制。 7.传统寡头理论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采用了三种形式:价格领先制、成本加成法和_勾结定价_。 8.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_向右下方倾斜_的线;这条曲线也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9.基尼系数越小,收人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公共物品的特征是消费的_非排他性_和非竞争性__。11.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_。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用_物价指数_来表示。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_经济增长。 4.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_的相应调整。 5.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_资本。 6.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_价格水平_和_货币的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__总需求__与_物价水平_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8.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 9.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宏观经济状况的关键因素是__总需求____。 10.消费函数是_消费_和_收入_之间的依存关系。11.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_总支出_决定的。 1.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_简单货币乘数_。 2.货币需求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总是_同方向_变动的。 3.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核心的是_ IS-LM_模型。 4.自发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位置___平行___移动。 5.L1代表货币的_交易_需求与_预防_需求,它与国内生产总值_同方向_变动。 6.奥肯定理表现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_反_方向变动的关系。 7.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_而_持续_的上升。 8.通货膨胀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_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_、_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_、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_、受抑制(隐蔽)的通货膨胀四类。 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__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__。 1.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C )C、两种效应共同作用 1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_充分就业_、物价稳定_、减少经济波动_、实现经济增长。11.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称为_对外贸易乘数_。 2.在一般情况下,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 )C、需求量增加 3.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就可能导致(A )A、黑市交易 4、对低档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C )C、小于0 Y' 5、若X和Y两商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B )B、X和Y是互补商品 6、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 = 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 = 3P-10,则均衡价格是(B )B、101 7、均衡价格一定随着(C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8、无差异曲线为边际替代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B ) B、完全替代! 9、当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得出的线是(D )D、价格消费曲线 10、已知消费者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商品和5单位Y商品,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A )A、增加X和减少Y的购买量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它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它建立在围观经济学基础之上,以总量分析为特征,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纸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支出法: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的支出的总和。 GDP=C+I+G+(X-M)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扣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储蓄函数: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任意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投资成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成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成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成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成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重置投资: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自主投资:即使r为零时也有的投资量。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试用期内各项预期效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加速数: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加速原理: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投资说抵免: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产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作用关系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d8401927.html, 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作用关系探析 作者:昌烨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04期 摘要:我国正大踏步迈进于走向经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的工作需要稳步推进。几十年以来,经济的较快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尊严,同时也给了大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利用历史展望未来是十分有意义的,可见,我国政府对待经济增长的态度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正是统筹大局、放眼长远的高明之举。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奥肯定律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018-02 1、引言 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就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为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打下物质基础,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开始备受关注,经济增长开始成为政府最终重视的事情。国内生产总值,即GDP,通常被作为对经济运行状态的最好的衡 量指标。计算它是为了用一个单一明了的数字来概括某一给定时期经济活动的价值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更好的指标替代GDP之前,它的作用依然很大。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则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不仅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刻画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第一,我国经济的基础差,起步晚;同时人口众多,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实现国家的强大。第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提高。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人民的幸福。第三,我国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只有较快的经济增长,这些问题才能以得到有效解决,实现社会的发展。 长期性的速度效应给经济增长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其有着特别的意义,就是保就业、保稳定。在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

西方经济学全部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 A: 1、奥肯定理说明了(A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递减) 2、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固定成本)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就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就是不变) 4、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5、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就是(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就是(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7、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1-边际消费倾向) 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与(B等于1) 9、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就是(D复式记帐原理) C: 1、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20 ) 2、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就是(D边际生产力) 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就是(A VMP=W) 4、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垂直于横轴) 7、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 8、赤字增加的时期就是(A经济衰退时期) 9、称为狭义货币的就是(A 、M1) 10、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瞧,最好的关税税率为(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 11、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就是(C初级产品) D: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2、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增加) 3、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就是指(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4、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就是(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5、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就是(B粮食价格上升) 6、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7、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与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就是(A0) 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就是(A正常商品) 9、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应就是增加的,则商品就是(A低档商品) 10、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A 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11、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B 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宏观经济政策与失业率

2018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宏观经济政策与失业率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会涉及到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希望对2018考研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政策与失业率 近年来,美国失业率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而且保持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如何解释两地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呢,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他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当失业率提高影响到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美联储会放松银根,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并防止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是通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今天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由于考虑到各国情况的复杂性,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是保持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保持低利率和低通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 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1)失业问题就是由失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

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的来源,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2)失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形成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形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形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当通货膨胀率为0时,往往失业率大于0。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动。一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H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二十项途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意,也不会小于零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中国历年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数据及图

中国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表(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人均GDP 7858 8622 9398 10542 12336 14185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30015 35181 ————————《中国统计年鉴》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中国人均GDP 2000200120022003 200420052006 200720082009 20102011 785886229398 10542 12336 14185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30015 35181年份 人均GDP

中国失业率(%) 年份 1990 2005 2010 2011 失业率 2.5 4.2 4.1 4.1 ————————《中国统计年鉴》 00.511.522.533.544.512 34 中国失业率2.5 4.2 4.1 4.1 失业率

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率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增长率(%) 8.0 7.5 8.3 9.5 10.1 10.4 10.7 11.4 10.5 8.6 7.0 ————————————《中国经济报》 0246810121234567891011 增长率(%) 8 7.5 8.3 9.5 10.1 10.4 10.7 11.4 10.5 8.6 7 增长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