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考点汇编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考点汇编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便成了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特别提示】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科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世界观的学问”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哲学以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

(2)任务不同: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2.联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特别提示】

(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考点3】哲学与时代精神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 真正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笔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特别提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 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特别提示】

(1)基本问题表述要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或“物质和存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本原。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特别提示】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等。

【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特别提示】

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是我们的表象;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等。

2.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理念论;绝对观念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在事先,理生气;“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等。

3.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两个基本派别”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考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1)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特别提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考点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考点10】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2)物质具有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别提示】

(1)不能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和

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考点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特别提示】

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并不等于说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整个世界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组成,其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人的思维属于主观精神世界。【考点12】运动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考点13】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规律是客观性的、普遍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特别提示】

(1)规律与规律性现象不同。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一些规律性现象不能称为规律,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底处流、四季更替等现象是受万有引力规律支配的现象。

(2)不能认为思维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都是客观的。

(3)不能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发明、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

(4)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发生作用可以给人类带来积极的后果,也可以带来危害,但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考点1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产物。

【考点1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没有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特别提示】

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就一定产生意识是错误的。

【考点1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内容(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特别提示】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不能等同。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等意识的东西。

(2)意识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3)意识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可以不同。

(4)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能说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考点17】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意识能动作用的方法论意义: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特别提示】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不能说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考点1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 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考点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必须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主观题备考】

唯物论基本原理的运用★★★★★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1)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4.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必须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

【考点20】实践及其特点

1. 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的物质性活动。有二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 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3)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的是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特别提示】

(1)实践以人为主体,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4)“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不能说成“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5)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考点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对对照。一种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则认识正确。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特别提示】

(1)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不能等同。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就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不是主要标准,也不是标准之一。

(3)认识的任务与认识的目的不能等同。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考点22】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特性:

(1)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特别提示】

(1)真理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3)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告诉我们,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终极真理。

【考点2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 认识的反复性: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

第一,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第二,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为: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第二,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第三,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3.认识的上升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主观题备考】

认识论原理的运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

【考点24】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2. 联系的普遍性:

(1)内容: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

(1)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联系的多样性:

(1)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示】

(1)联系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即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能说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5)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考点2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

(1)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

..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特别提示】

(1)整体的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

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部分影响整体,不能说部分决定整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才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考点26】系统优化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

......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特别提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的部分。【主观题备考】

辩证法联系观原理的应用★★★★★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

对整体的功能

..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法)

【考点27】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普遍性:

(1)内容: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2)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特别提示】

(1)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的、上升的;二是倒退的、落后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因此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2)变化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发展是事物的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3)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考点28】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途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3.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考点2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1.量变、质变的含义: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3.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的方法论:

(1)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特别提示】

(1)有量变并非一定发生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2)有质变并非一定有发展。质变有两种方向,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主观题备考】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的应用★★★★★

(1)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30】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特别提示】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2)三大矛盾分析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考点3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信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方法论:

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考点3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1)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

(1)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1)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典型表现: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先试点再推广”、“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等。)

【特别提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3)“寓于”、“包含”的使用不要混淆。不能说“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

含特殊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考点3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特别提示】

主次矛盾的区别在于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不能说先解决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解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考点3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1. 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信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信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忽视支流。

【特别提示】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分

(1)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应该如何“办事情”,即“怎么办”等具体要求和做法的,这些都与主要矛盾有关。动作词汇多为“抓”、“坚持”、“做到”等。

多用“重点”、“中心”、“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重中之重”、“第一要务”、“首要任务”等词汇。

(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仅仅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或某人物的评价或看法,只是“看问题”而没有论及“怎么办”,则意味着材料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动作词汇多为“分清”、“认识”、“评价”等。多用“主流、主体、性质、实质、方向、本质、多数、总的看、利弊、优劣、大局”等词汇。

【考点3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2. 两点论、重点论的含义: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4.反对的错误倾向:脱离重点的两点论是均衡论;脱离两点的重点论是一点论。

【考点3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3.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意义: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主观题备考】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的应用★★★★★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善于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信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忽视支流。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37】辩证的否定及其实质

1.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已发展自己。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特别提示】

既肯定又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肯定又否定,不是对事物过去的否定和对现在的肯定。

【考点38】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特别提示】

创新,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拓展提升】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考点39】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考点40】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对调、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

【考点4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考点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从时间上说: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从性质上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特别提示】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并不是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双重性,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归纳提升】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考点4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

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考点4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2)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特别提示】

(1)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不能等同。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上层建筑并不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考点4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特别提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即改革加以解决。

【考点4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特别提示】

(1)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对社会历史的发展都会产生作用。但所起作用有性质和大小程度上的不同。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考点4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主观题备考】

唯物史观原理的应用★★★★★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3)人民群众是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考点48】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考点49】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人的价值的内涵: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社会价值);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