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PPT文档

第1章绪论

第1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学好经济地理学需要的相关知识:

自然地理学

经济学:还涉及部门经济学、政治地理学等

技术学科:植物栽培学、工程学等

相关的参考书

1.《现代地理学》吴传钧、刘建一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2.《经济地理学导论》胡兆量等,商务印书馆。

3.《经济地理学导论》刘甲金、肖志斌,新疆人民出版社

4.《经济地理学导论》张维邦编

5.《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主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经济地理学基础》陈才主编

7.《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陆大道

8.《区位论原理》杨吾杨主编

9.《行为地理学导论》,[美]D.J.沃姆斯利、G.J刘易斯著,王兴中、郑国强、李贵

才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10.《经济学》(第12版),[美]保罗.A.萨缪尔森,中国发展出版社

11.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王缉慈,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相关杂志:《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资源科学》、《地理科学》《地

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

……

一、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一)对研究对象的争议

1. 欧美学者的看法

2. 前苏联学者的看法

①区域学派

②部门统计学派

3. 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①相关争议:配置、分布、布局争议;生产配置与生产力配置争议

②主要观点

(二)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理解

1.经济活动内容

(1)生产

(2)产业

经济发展的需要

理论分析

(3)经济活动

2. 经济活动区位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特性

1.区域性

1.1 区域性是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概念

1.2 区域性是地理学存在的基础,也是经济地理学存在的基础

1.3 区域性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地理学科结合成地理科学体系的纽带

1.4 区域性是经济地理学与技术学科、经济学科区别的主要标志

2. 综合性

2.1 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性质决定

2.2 经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决定

2.3 经济地理性的历史性与发展性

三、作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1)生产的空间布局理论

(2)增长极理论

2.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1)世界人口问题

(2)世界资源问题

(3)世界环境问题

(4)贫富差距问题

3. 21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1.传播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任务

有助于提高人民对国情的认识

传播世界经济地理知识,正确借鉴国外经验

2.参加经济建设任务

综合考察、经济区划、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农业区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分等定级……

四、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1. 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地生态学)、古地理学等

2. 社会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村落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语言、民族、宗教、民俗)、人种地理学、疾病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名学、历史地理学等

3.地理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大地测量学及地图学、统计数学及数量地理学、工程学及遥感等

(二)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2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发展概述

一、古代经济地理(20世纪前)

(一)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思想

《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管仲《地员》:”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王充《论衡》:“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1.《山海经》和《禹贡》

2.《管子》的经济地理思想:

《地员》《度地》《地数》《地图》

3.古代历史著作中有关经济地理的思想与资料:

《史记》中的河渠书、平淮书及货殖列传;《汉书》中的地理志;人物列传等;

4.地方志中有关经济地理资料

5.主要探险家和旅行家对域外经济地理的描述

张骞、东晋高僧法显、唐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

(二)古代西方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思想

1.古希腊和罗马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思想

古希腊诗人荷马、赫卡泰、柏拉图、斯特拉波

2.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思想

伊本.卡尔敦

3.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4.欧洲的商业地理研究

二、西方近代经济地理的发展和主要思潮

(一)环境论

1. 地理环境决定论

(1)基本观点

(2)历史背景

(3)主要代表人及作品

孟德斯鸠、拉采尔、森普尔、亨丁顿等

(4)评价

2. 地缘政治学

(1)基本观点

(2)历史背景

(3)主要代表人及作品

拉采尔、麦金德、豪斯霍菲尔等

(4)评价

3. 人地相关论

(1)基本观点

(2)主要代表人及作品

洪堡德、白兰士、白吕纳等

(3)评价

4. 人地协调论

(二)区位论

1.区位论概念

2.区位论概念

第1阶段:杜能古典农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826—1930)

第2阶段:中心地理论至今

3.区位论分类

(三)行为与感应地理学

1.概念

2.发展过程

3.研究内容

3.1 决策者的行为

3.2 被雇佣者的行为

3.3 消费者的行为

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1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1.区位条件

概念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不同

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

2.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2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土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通过两方面决定

2.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

3.不同的生产部门对土地的要求不同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原材料因子的构成

初级原料、加工原料

2. 原材料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矿产资源分布直接影响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2)工业布局由近原料地转向临海型

(3)现代经济活动通过中心组织原材料来达到现代社会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临空型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能源因子分类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2.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大量稳定的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2)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固定资本的影响——地理惯性

2.金融资本的影响

(1)融资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资本总是流向能充分获利的区域

(3)风险资本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关键

五、劳动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劳动力特色

2.劳动力素质

3.劳动力成本

4.劳动力移动

第3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与缺陷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具有经营自主性的企业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2)在商品交换中通行的平等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3)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4)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性;

(5)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

(1)进行社会资源配置

(2)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4)按照效率的原则调节社会收入

3.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1)市场调节功能的本身缺陷;

(2)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

(3)市场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4)市场不能消除竞争中出现的垄断;

(5)市场无法对公共产品进行有效调节;

(6)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两级分化;

二、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 内部规模经济(发生在单一企业)

(1)降低生产初始成本;

(2)提高劳动力经济

2. 外部规模经济(不同企业在特定区位集中)

(1)工业专门化经济(区位化经济)

(2)地方专门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三、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

四、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与内容差别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影响

市场特性变化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影响

五、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秩序和管理

市场意识

第4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政府购买本身形成庞大的市场

2.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

区域发展;

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促见自由竞争环境形成;

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区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经济活动性质不同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2)各国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影响经济活动布局;

(3)措施;

2.环境影响与制约经济活动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地理可进入性

2.经济可进入性

3.制度可进入性

4.社会可进入性

第5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交通网:由点与线组成(线的长与宽)

交通流:人和物的移动(流量、流向)

地域:区域有关交通产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网络连接度:在一个网络内,从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顶点运动的容易程度,即网络交通运输效率,β=E/V

网络通达度:

通达指数:网络内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通路

分散指数:网络系统总的通达程度和联系水平

网络密度:单位面积内运输通路的总长度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一)交通运输费用的一般特点

1.交通运费是运输重量与距离的函数;

2.运费构成

3.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及其比较

(二)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

1.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

2.线性运输费用的两种形式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

(三)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

1. 航空港对产业布局的重要性

2.机场产业:

(1)机场业务关联产业

(2)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产业

第6节区位理论(主要内容、结论与评价)

一、杜能古典农业区位理论

(一)背景及中心思想

1.背景

2.中心思想:农作物的分布或布局是由距离市场远近决定的,由生产地到销售地(市场)所需运费决定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内容

1. 假设条件

(1)在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

(2)平原中央的城市,是惟一供应工矿产品处,也是农产品惟一的市场。

(3)平原中无通航河流,马车是惟一的交通手段,道路直线。

(4)农业带是一个肥沃的平原,各地土壤肥力相同,气候条件一样。

(5)农业经营的人,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相同。

(6)市场的谷价、工资、利息都是固定不变。

(7)运输费用同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一定比例,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2. 结论:在孤立国内,农业生产布局围绕市场(城市)呈同心圈有规律的布局。

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轮作区、三圃轮作区、畜牧业区;

1自由农作区: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产品,如鲜奶和蔬菜。利润高,集约。

2 林业区:产量大,运量大,主要解决城市薪材及木材。距近半圈为薪碳树种,远半圈为建筑用木材。

3轮作农业区:每6年一轮回,集约化轮作带。

4谷草轮作区:谷物、牧草和休闲轮作,7年一轮回。

5三圃轮作区:休闲、燕麦及稞麦3年一轮回。

6畜牧业区:粮食自给,产品为活畜、黄油和奶酪。

3. 产生原理

P = V-( E + T )

P + T = V –E = K

(三)评价

借鉴意义:

(1)农业地理上的意义

(2)研究方法上

理论与现实

(1)城乡土地利用

(2)与实际的差距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背景

(二)基本论点

通过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三)理论内容

1. 假设条件

(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点的区域,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

(2)工业原料产地事先确定,生产条件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力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3)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方式为火车;

2. 寻求吨公里最低点

3. 劳动力因素引起区位图形第一次变形

4. 积聚因素引起区位图形第二次变形

(四)评价

1. 应用研究

2. 理论意义

3. 理论与现实

(1)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其阶级局限性

排除不同社会制度对生产布局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用生产成本作为决定工业布局的因素是片面的;

忽视垄断价格的作用;

(2)属于局部均衡的研究

(3)即使从个别生产单位的区位看,所考虑的因素过于简单;

一种工业布局之所以是消费区指向,除了因为原料系数小于1外,还有其他原因;

一种工业布局之所以是原料地指向,除了因为原料系数大于1外,还因为其他原因;

工业布局的指向性随着科技进步而变化;

没有考虑消费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再以其关于运输成本和工资成本这两个因素的分析来看,也存在缺陷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背景与理论核心

(二)理论内容

1. 基本概念

中心地、中心货物与服务(中心地职能)、中心性或中心度、门坎及门坎人数

2. 假设条件

?平原表面是均一的,没有水文、地形差异;

?原料、人口分布均等;

?为直线运输,四面八方均可通行

3. 六边形网格

4. 等级体系的出现

5. K值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三)评价

四、廖什经济区位

(一)背景

(二)与以往工业区位理论的区别

(三)理论内容

1. 假设条件

?平原地区,运输条件相似,生产必须的原料质量均一,且广泛分布;

?地区内农业人口分布均匀,有共同的消费行为;

?地区内技术知识普及,一切人均可用于生产;

?不考虑其他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干扰

2. 需求圆锥体和市场区

3. 市场网格的形成

4. 经济景观(市场网体系)

?工商业集聚形成大城市;

?距离城市愈远,经济活动愈分散,直至不受中心城市影响,符合距离衰减法则;

?由于交通的影响,引起穷区与富区的差异,包括城乡、工农业的地区差异

(四)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贡献

五、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零售业区位论

1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消费市场状况(消费者指向)

–人口分布密度

–消费者收入:影响消费量、消费类型

?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空间费用、时间费用)

?零售业间的竞争

–集中与分散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

?地价的作用

–影响地价因素:交通便捷度、空间关联性、环境满意度

–区位主体对地价的承受能力取决于预期利润

2 零售业空间模型

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普劳德福特(5种类型):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邻近商业街、孤立商店群

?迈耶:从零售业的规模与形态角度划分

?贝利:

–第一类型:核心商业区(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近邻中心地)

–第二类型:带状分布(传统购物街、沿干线分布零售业等)

–第三类型:专业化空间(汽车街、印刷区等)

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中心-边缘模型、中心商业区空间融合模型

3 零售引力模型

(二)服务业区位论

1 服务业的类型与区位特征

?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

–尽量接近消费者

?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办公机构)为对象

–分布于城市中心区

?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

–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和办公机构—市中心

–企业的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城市次级中心

–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职能—城市中心区

2 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3 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

第3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地理

第1节公司地理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一、公司概念讨论

?公司: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集资联合组成的,有独立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公司特征:(1)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设立;(2)必须是法人;(3)是企业;(4)是联合体;

?公司与企业的关系:

(1)公司是企业的一种;

(2)公司是法人,企业不一定是法人;

(3)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在法律上是严格分开的,企业则无严格区分;

(4)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股东只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的发展与地位

二、公司地理主要特征

公司地理强调对公司的研究

公司地理认为公司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

公司地理重视公司内部因素的分析

公司地理重视个案研究

三、公司地理研究内容

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

可分为内部增长、外部兼并、生产一体化化生产多样化;

公司内部结构的空间意义

功能型、产品结构型、区域结构型、控股分公司型

公司与环境关系研究

?工作环境:

●顾主类组织:公司的使用者、推销者;

●供给类组织:提供原材料、劳力、资本、设备、工作场地等;

●竞争类组织:同一产品生产,同一原料使用者;

●管理或调节组织:政府、工会等;

?域环境:公司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综合;

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研究

第二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一)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交易费用:是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ery 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指:经济制度运行过程中当事人为达成和履行交易协议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物质。

新制度学派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分析制度效率。

3.技术优势的发挥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1.横向一体化

2.纵向一体化

3.多样化

二、企业的空间扩张

(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

1.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

2.不同增长形成的空间扩张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三)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第三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变模式

?将空间分成地方、区域、全国和多国4种尺度;

?公司始建地区位;

?公司由地方向多国扩展要跨越3种门槛

跨越门槛顺序:公司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决策空间;

不同类型机构的区位选择过程反映风险与不确定性:销售代理机构、销售部和仓库、建立生产机构;

?图例解释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

第4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

?功能部结构

?产品部结构

?区域部结构

?顾客部结构

?矩阵结构

第4章跨国公司区位

第1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1. 产品周期理论

新产品阶段

主要出现在发达工业国家:1.较高的科技水平;2.良好的通讯条件;3.较高的消费水平;

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其他国家;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设计和生产已实现部分标准化,开始关注生产成本。企业可能向外投资,以减少关税壁垒的摩擦;

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区位选择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企业趋向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为进口国;

2. 折衷理论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公司战略取向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集中于边界地区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第2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二)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

(三)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一)R&D的过程特点

(二)R&D的区位要求

(三)R&D区位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一)全球集中生产型

(二)市场地生产型

(三)专业化生产型

(四)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第3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扩大就业机会——直接吸纳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增加

?改善基础设施

?技术转移——生产技术转移、经营管理知识转移

?通过生产联系,间接带动部分原燃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生产的发展

?弥补资金不足,促进资本形成

?税收、地租收入

?产业结构的改变

第5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第1节区域产业结构

一、区域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一产(即大农业):通过强化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取得物质产品;

?二产(即广义的工业):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加工过程取得物质产品;

?三产(即广义上的服务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

产业功能分类

新兴产业(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

主导产业

?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并在区域产业系统中处支配地位的产业。

?两大功能:1.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量大;2.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基本特征: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一)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 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

2. 库兹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1)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一产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2)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逐步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进入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社会),缓缓下降;

(3)第三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持续处于上升状态。

第一阶段:A占首位,A>C>B, A>B>C;

第二阶段:B占首位,B>A>C, B>C>A;

第三阶段:C占首位,C>A>B, C>B>A;

(二)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

1. 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

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导的时期

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

以电子、机械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

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

2. 霍夫曼定律

3. 雁行形态说

4. 产品周期理论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机制

(一)市场机制

1. 供需关系

2. 价格机制

3. 竞争机制

(二)政府干预

(三)技术进步

1. 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 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

四、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

?高比较优势系数

?高产业关联度

?高需求收入弹性

?高生产率上升率

?高产业创新能力

(二)主导产业的发展

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的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三)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2)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第2节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均质布局

产业革命前农业初始均衡状态

点状布局

产业革命后工业非均衡状态

“点”、节点,或增长极含义:

?围绕特定的主导部门而发展起来的,并在地理上集聚在一起的产业群;

?泛指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

点轴布局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4种:

●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

●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

●海岸经济轴线;

●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网络布局均衡状态

三、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产业布局演变机制)

(一)区位指向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燃料动力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市场指向

6.运输指向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极化作用(集聚作用)

(1)极化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极化产生集聚效益,从而提高极点的竞争力

(3)乘数效应强化了极点的极化效应

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的转化

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的转化

从企业内部看: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受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企业的边际效益在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从而对投入的吸引力减小。

边际效益: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值,引起因变量增加值的变化

任何一个极点,其地域范围总是有限的,即极点的空间容量、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都是有限的,不是一味地靠增加社会性资本的投入,加强城市设施的建设就能弥补的

2. 扩散作用(扩散效应)

(1)概念:

(2)机制:

A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B增长极产业扩散作用(外溢作用)

C政府干预

(3)扩散的形式:

3.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三)空间近邻效应

1.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

2.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的扩张

(2)影响经济活动的竞争

(3)影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第3节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概念

(一)城市概念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城市与乡村区别:

非农活动人口集中地;

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

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的综合体;

(二)城市的一般特征

1.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职能,体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 城市人口

3. 城市规模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一)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剩余的产生

1. 农产品剩余

(1)一方面作为最终产品供城市人口的生活消费

(2)另一方面作为中间产品投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生产,促进城市工业化和城市人口进一步集聚。

2. 农业劳动力剩余

3. 农业经济剩余(农产品消费者剩余、农业生产者剩余)

(1)农产品消费者剩余:表现为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而得的收益:

A通过对农产品中最终消费品的价格压低使得消费者的生活费用降低,银行储蓄提高,从而实现向投资收益率(或用资金利税率)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B通过城市中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农产品的价格压低,实现农业剩余向城市工业的转移。(2)农业生产者剩余:农业极差收益,及农业地租

农业生产者剩余对城市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对农业直接征税,转移农业储蓄和改变农业剩余产品的贸易条件3种形式。

(二)区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1. 影响城市联系区域的范围大小

2. 确定城市的专门化和优势产业部门

(三)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劳动力素质等数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劳动力因子的影响

2. 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环境容量的影响

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二)构造区域空间结构

(三)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第4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广义的技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狭义的技术: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用方法和技能。包括A 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内容,是技术的软件,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B 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内容,技术的硬件,技术的物化。

技术创新: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技术创新的表现: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一)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1. 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新的生产行业或部门

(1)部门结构迅速变化,电子工业、信息工业地位显著上升

(2)改变了传统的部门分工与生产地理分工,出现新的生产地理分工格局

农业进一步工业化

生产单位与科研单位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出现新的生产综合体

2. 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变化

(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1. 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式、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

2. 技术创新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四)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知识条件:科学条件、技术开发、情报信息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一)技术创新存在区域差异

(二)技术创新导致产业布局的变化

(1)人类生产布局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发生变化

?产业革命前,水力、畜力,小作坊,布局河流两岸;

?产业革命,火车,蒸汽机,工厂分布于煤铁、枢纽,分散→集中;

?电力使用,输电技术发展,缩小了空间和距离对产业布局的束缚,工厂分布集中→分散。(2)钢铁工业发展的阶段性

?A18世纪前,木炭炼铁,森林、铁矿为制约主要条件。欧洲钢铁工业集中在森林资源、铁矿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区。如前苏联乌拉尔、瑞典;

?B 19世纪,焦炭炼铁,1吨铁= 8~10吨煤+2吨富铁矿,炼焦煤成为主要限制因素。钢铁工业中心转移到:英国中部伯明翰、德国鲁尔、美国匹兹堡等。

? C 20世纪,技术提高,焦比下降,耗煤减少。同时,配煤技术提高,煤的来源多样化。

钢铁工业基地向铁矿区转移。前苏联的乌拉尔地区第二次成为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 D 近几十年来,随着大型运矿船、运煤船出现,海运成本下降。同时采铁技术提高,成本下降,使得沿海海运方便地区也可以得到廉价的煤、铁发展钢铁工业。如日本的福山、水岛、鹿岛、君津四厂。德国的不来梅、中国上海宝钢等。

(3)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 A “夕阳工业”→发展中国家

? B 主要工业中心“煤铁复合型”→“沿海型”→“临空型”布局的趋向

四、区域创新网络

1.概念: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2.组成要素:

–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以及这些相关部门的个人

–创新资源:信息、知识、政策、制度或规则,以及资金

–关系通道:包括会议交流、合作协议、研讨学习活动等正式通道,以及人际交流、公共活动、休闲活动等非正式通道

–空间:活动依托的地点或场所

–结点:网络中的创新主体,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事物和行为

3.特征: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非中心化或平等性、本地化等

第6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风景资源等;

?经济社会资源: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和社会环境

(二)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代表区域的整体利益,政府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区域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并决定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

(三)区位条件

?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

?决定了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四)外部环境

?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所不同;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一)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1944年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

论点: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他们以具有累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即强调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

卡尔多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存在。他使用相对效率工资(即货币工资与生产力增长率之比)概念分析区域产出率的变化。

(三)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乘数原理: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概念进行了扩展,乘数表示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 .

加速原理:1913年法国经济学家A.阿夫塔里昂《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1917年美国经济学家Y.M.克拉克在《商业的加速与需求规律》中提出,认为投资是产量或收入变动

率的函数,产量或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加速增长,反之,投资将加速减少。投资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率。

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胡佛—费希儿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三)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2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与经济区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

?有关概念: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

?产业集聚条件:当地原料基地、当地能源基地、当地劳动力资源、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市场占先的条件、集聚经济的效益;

?当一地区的众多专业化部门发展到一定程度,构成地区特色,区际联系变得频繁时,便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区;

二、经济区

(一)概念(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区别)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二)经济区组成要素

经济中心、腹地范围、经济联系、产业结构

?经济联系:

(1)经济区内组成区域经济整体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要建立起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关系。

(2)组成经济区的各个地区之间,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工协作、横向联系的产业发展关系。

?产业结构:

(1)专业化生产部门,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任务的。

(2)为专门化部门提供原、燃料或配套协作的辅助性生产部门;

(3)自给性生产部门: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消费品,增加地方财政和税收,但对本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不产生直接影响。

(4)基础性部门:为全区各产业部门和居民服务的部门,包括供电、供水、供热、交通通讯等在内。

(三)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四)经济区类型

1 经济类型区: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2 部门经济区:是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其特点是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

3 综合经济区: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有较强的经济空间组织功能,四个要素齐全。

三、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划概念

经济区划:是人们在认识经济区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所进行的主观划分。

包含两方面内容:

(1)按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出来;

(2)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对策。

(二)经济类型区划

(三)部门经济区划

(四)综合经济区划

1. 目的

2. 原则

(1)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资源相关性

(4)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5)考虑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

(6)适当照顾一定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①行政区的划分虽然是从如何便于行政管理的目的出发,但在具体划分时,常以如下因素为依据:山河等自然地理形势、人口数量多寡(以便募兵等)、物产富饶程度(以便征收赋税)、交通运输是否方便、以及某些政治因素等。

②行政区一经划定,常以如下方面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 A 在行政区边界所设立的关卡,对区间经济联系的阻绕作用和对区内联系的促进作用;

? B 以行政区首府所在地为中心而修筑起来的道路系统对辖区的联系作用;

? C 以行政区首府所在地为中心所起的财富聚敛作用;

? D 各行政区独特的经济政策、税收比率、预算使用方面等;

3. 方法

第3节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研究

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及产业集群概念

1 马歇尔的产业区概念

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强调获取外部规模经济。

主要特点:

企业组织—以当地中小企业集聚为主;

产业联系—区内联系密切;

劳动力市场—当地特征明显,区内流动性大;

工商业服务:专业化突出;

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

2 意大利产业区及来自其它国家研究

3. 产业集群的概念

–概念:

?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地理经济学

地理经济学 1、四省比较中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江苏特有的问题? 2、江苏从四省经济发展比较中,可以借鉴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课件内容 一、江苏与广东比较 第一,广东的内生增长能力远胜江苏; 第二,江苏与广东高端制造业都发达,广东制造业层次更丰富;广东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东莞模式,是外向型经济代表,一种是以深圳模式,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达,一种是佛山为代表的制造业基地。 第三,广东中心城市比江苏强,服务业更发达; 第四,广东文化产业领先江苏。广东人权力崇拜色彩相对淡漠,岭南文化具有强烈的平民文化的特征。与平民意识直接关联的,是平等观念,以及重视交换,遵守契约等。这是开放包容精神的基础。 二、江苏与浙江比较 第一,浙江比江苏更富裕; 第二,浙江企业负担比江苏轻; 第三,浙江经济比江苏经济更“绿色”; 第四,浙江网络经济遥遥领先。 三、江苏与山东比较 重点:江苏在沿海开发方面的差距。 第一,江苏沿海缺乏国家级新区的带动; 第二,江苏沿海开发在全局的统筹规划方面,不如山东; 第三,江苏沿海缺乏区域间的分工合作。 四、江苏的比较优势和不足 与浙粤鲁三省相比,江苏经济发展的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外向型经济、区域创新能力、财政实力、县域经济、区域协调以及园区经济等方面。 江苏经济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江苏居民收入和消费偏低。 二、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对投资驱动依赖性强。 三、江苏企业的负担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活力。 四、苏北沿海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带,基础设施仍需要大力改善。 五、江苏的服务业依然比较落后,服务业水平、服务业产业体系,都还有很大差距。 六、新兴产业方面,文化产业、网络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 答题要点: 四省比较中存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粤苏浙鲁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问题,大致涉及6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整体粗放 粤苏浙鲁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在耗费大量土地、水、点、煤、气、廉价劳动力、巨额财政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地理环境对经济地理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 国际货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它们是国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中纬度地区的岛国如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日本人在正确认识自身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运用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相反,在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内陆山区,因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往往造成经贸的长期落后。如俄罗斯,虽有广阔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岛各国大部分属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性气侯,因而在签订业务合同,决

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季节。除此之外,还应对所选航线沿途温度的变化情况了解。 1、地理位置的影响 (1)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地球表面的热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广大中纬度地区因其位置居中,致使这一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都较适宜,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环境。举世瞩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是古代文化、经济和贸易等发展最早与最繁荣的地区和国家。他们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于中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范围。(2)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易交往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沿海地区(尤其是开放地区)与内陆地区(特别是边远偏僻山区)相比,因为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内部,其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一般前者发展较快,成为发达地区;而后者则发展较慢,往往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其他广大内陆国家之所以较贫困,经贸活动不够发达,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复杂原因,而距离海洋较遥远,没有方便的出海口这一重要地理环境因素,是严重影响他们经贸发展的带根本性的共同原因。众所周知,海运是当今国际间经济贸易活动联系的主要手段,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

经济地理学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训练指要 1.了解领土的空间特征:了解国力的概念及影响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国力的地理意义。 2.了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注意与时政热点结合分析,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一、选择题 1.第三世界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于() A.地理大发现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变化最突出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3.下列国家中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出现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波兰D.法国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二战前非洲独立国家的是() A.埃及B.利比里亚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5.关于形成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国家资源贫乏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增强 C.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早出现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7.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8.下列国家不包括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是() A.美国B.加拿大C.墨西哥D.古巴9.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美国 B.在美国经济向外扩散过程中,欧洲也加入核心地区 C.在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逐步加入核心地区 D.西欧经济首先位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 10.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界流动 B.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 世界政治地理 格 局 世界经 济全球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 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39-1945年 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 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 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的两极格局。 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 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 经济力量: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力量、战略核力量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 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 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 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 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 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 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 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 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 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 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 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 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 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 “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 —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 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 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1 )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或初级产业) ,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

国际经济地理填空题加答案

填空题填空题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 、研究国际贸易地理最形象、最直观的方法是地图法。 、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地理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十八世纪以后,美国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山海经》成书于先秦时期。 、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研究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商品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域差异及其区际联系的影响。 、贸易地理学是一门兼有国际贸易学科学和经济地理学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地理环境是大量的、直接的关系到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和贸易对象的地理分布的地区分布。 填空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和人口增长很不平衡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等三大特点。 、在亚洲人口超过亿的国家除中国、印度、日本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除南极洲外,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洲是亚洲,最少的洲是大洋洲。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使国际贸易中产品价格上升,产品价格下降。 、市场容量(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多少,经济增长的快慢,速度和水平等因素。、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和约束性的特点。 、人口素质的高低主要应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交往开拓能力等方面。 、亚洲惟一以就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是巴基斯坦。 、产业结构是指和,即全部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部的而形成的比例关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世界各国能够最大限度共享资源,最快速度提升,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国际关联中的“北”是指发达国家,而“南”是指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经贸格局可以用美、日、欧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三极论”来概括,其特征为“三级鼎立,多极支撑”。 、欧盟()是由欧洲经济共同体演变而来的,该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卢森堡,现有个成员。 、是世界上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填空题 、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剩余产品的存在和发展。 、国际市场是和发展超越国界和区域局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 、国际市场萌芽时期,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市场规模不大,交易数量有限。 、国际市场形成时期分为和两个阶段。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形成时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带答案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复习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 5、2007年中国大陆主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俄罗斯。 6、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世界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10个国家,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8、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9、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10、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可以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划分国家类型。 11、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 1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13、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4、国际经贸组织按照成员国范围分为(全球性经贸组织)、(大西洋沿岸经贸组织)。 15、(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6、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及其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 17、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时间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到罗马尼亚。 18、大米的出口国集中地高,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美国、印度、乌拉圭、阿根廷、中国、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国相对比较分散。(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其香米闻名于世。 19、俄罗斯、巴西、加拿大三国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进60%,主要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智力、俄罗斯、利比里亚、秘鲁等。(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3,其次是西欧和美国。 20、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它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西欧地区)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21、服务贸易通常被分为(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类别。

经济地理学 试卷1答案

03教本、03地信、03环本《经济地理学》试题(A卷)答案要点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4×6=24分) 1、一般性区位因子与区域性区位因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称为区域性因子,如运费,是形成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 2、门槛人口与补充区域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或接受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区域。 3、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4、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叫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是在区经济增长中对总量增长影响大或占比重大的产业。 5、经济类型区与综合经济区 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如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 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6、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是人类经济活动或某产品生产过程、服务等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通过一定的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形式或过程。 二、简答题(8×6=48分): 1、试述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经济活动(生产与服务)都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企业获得合理利润,这一规模是由需求决定的,也叫需求门槛。重工业的需求门槛高。(2分) (2)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大城市巨大的 消费市场提供了规模经济的前提。(3分) (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大城市同样优于中小城市(3分) 2、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则是什么? 答:在城市附近,种植笨重而体积大的产品或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3分)由内向外,随着距离城市的距离增加,种植相对于农产品价格而言运费相对小的农作物。(4分)。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1分) 3、根据折衷理论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答:邓氏认为: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优势,则企业可将其转让以获取利益;(2分)如果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出口产品获取收益(2分);只有当企业在内部利用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跨国直接投资才会发生。(4分) 4、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答:乘数作用:经济增长中投资对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陈国岱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流行的国际主义》,《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绝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相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班轮都是在( D )航线上运行,在沿线港口停靠、卸载或装运集装箱货物。 A.单程 B.远洋 C.来回 D.环状 2、沿海航线是以( C)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3、用TEU表示货运量的航线是( B )。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4、以下的( A )适合以多港口挂靠结构。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5、来回式航线是以( D )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6、班轮主要采取( B )航线。 (A)来回(B)环状(C)直达(D)中转 7、班轮航线固定挂靠的港口是( C )。 (A)目的港 (B)始发港 (C)基本港 (D)装卸港 8、我国铁路滨绥线的终点站是(D)车站。 A.满洲里 B.二连站 C.阿拉山口站 D.绥芬河车站 9、下面哪种运输方式对基础设施及运转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是最大的?( C )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0、我国铁路发运国际联运货物的车站是(D )。 A.所有中国铁路车站 B.带国际铁路联运编码的车站 C.四等站以上的火车站 D.所有的货运站 11、大陆桥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媒介的多式联运方式,其基本形式为(A )。 A.海一陆一海联运 B.陆一海一陆联运 C.陆一海一空联运 D.海一陆一空联运 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过境运费计算依据是(A)。 A.《统一货价》 B.铁路运价 C.平均运价 D.《国内价规》 13、我国与蒙古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是(B )。 A.满洲里 B.二连浩特 C.丹东 D.阿拉山口 14、目前全国正在统一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下列构成超载超限的是 (A )。 A.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B.六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C.AB都是 D.AB都不是 15、北疆线是我国通往(B)的铁路干线。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朝鲜 D.越南 14、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A )。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 国际贸易学)与( 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 地理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 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 国际贸易学)和( 地理学)性质的边缘科学。【与书上不同,书上的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 5. 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 东盟)、(中国香港)、( 韩国)、( 中国台湾)、( 澳大利亚)、( 印度)以及俄罗斯。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 C )。 A. 欧盟 B. 澳大利亚 C. 新西兰 D. 韩国 2. ( D )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B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C. 定性与定量 D.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 地理大发现是在( D )。 A. 12-13世纪 B. 13-14世纪 C. 14-15世纪 D. 15-16世纪 4.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称为( C )。 A.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对比法 D. 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 5. 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很多学科具有密切关系,以下哪个学科与国际贸易地理学科关系不紧密。( D ) A. 地理学 B. 经济学 C. 商品学 D. 艺术学 三、判断题 1. 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 2.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 ( x ) 3. 国际贸易地理具有单一性、地域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x ) 4.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边缘性学科,适用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的基本方法。( √) 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一、填空题 1. 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 世界各国中人口1亿以上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 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3. 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4. 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 英法美系)和( 大陆法系),( 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5.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