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汉经济分布图解读

西汉经济分布图解读

西汉经济分布图解读

西汉经济分布图解读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教材没有经济地图,地图册弥补了这一缺陷。

1.农业。分为稻作区和麦作区,水稻是河姆渡人等上古人类培植的作物,一直在南方;我国北方仰韶文化培植了粟,可是,汉朝却变成了小麦。其实,小麦有两河流域传来和我国先民自己培育两种提法。水利兴修,还是以黄河流域,尤其是渭河流域最为突出。所以,黄河流域农业最为先进。

质疑: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时期先进生产力代表,秦汉时期应该有推广的情况,地图最好标注一下。

2.手工业。丝织业的核心地区在山东、河北,扩展到南方一些地区。冶铁业的核心地区是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也有,扩展到岭南、辽东。盐铁官营密集地区仍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3.商业。交通路线,向南方有三条大道,洛阳到南海,邯郸到会稽,长安到连然;向北方有三条,洛阳到广阳,长安到五原,长安到张掖。商业城市,主要是郡治,政治功能为主,商业功能是次要的,纯粹经济功能的城市还没有。

4.外贸。张骞通西域后,中亚西亚南亚的商人成群结队来到中国,中国也有商人去中亚。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其现象,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 盘点一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的经典案例吧。 1.博弈论与追女生。 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答理;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她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了。 这就是数学家纳什,关于博弈论最简单表述。 2.交易学与择偶观。 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 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 ABCD女 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 经济学里有个案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那么对手不会是熊!只要比另一个人快一步就胜利。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由来 这句话最早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来。它的本义是即使您不用付钱吃饭,可您还是 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您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谈一笔 100万的 生意,您把时间用于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 这,就是对于机会成本朴素的概念。 4.笑话经济学

课堂上,教授讲授经济学:“何谓第一产业?喂牛,养羊。何谓第二产业?杀牛,宰羊。何谓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有学生问:“那么,文化产业呢?” 教授眼睛一亮:“问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学生。”然后回答:“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吹牛皮,出羊相!" 5.有个说法叫“穷人税” 最典型的是买彩票的人大多都是穷人(经常买彩票的人请不要介意),这是他们承受能 力和支付能力范围以内能够实现财富剧增的少有机会,但中奖毕竟是小概率,长期以往,细水长流(不过是往外流),出得多、进得少,就权当缴税了。 6.帕累托分布 把全世界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从大到小排起来,一边是一个纤细但高耸入云的头,另一 边是漫长的一望无际,低矮的让人绝望的尾。 这样的分布,在经济学里被灌名为“帕累托分布”。 7.无利润投资 请举例说明什么叫无利润投资,经济学教授提问。 “带自己的妹妹出去玩!”,一个男学生抢答道。 8.幸福公式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国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国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以美国财政、外贸“双赤字”为主要标志的世界不平衡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财政盈余达1250亿美元,而到2005年已转为财政赤字4270亿美元。美国经常项下的赤字,2004年已经达到6681亿美元,2005年到了8049亿美元。这种状况,令人怀疑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了物质产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资本、专利、核心技术等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资金、财富则又以各种方式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新局面。从而导致“南北”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在发达国家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这就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表现。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涌现,在国际经济上则表现为贸易摩擦和其他一些争论的加剧。这种不平衡状况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而任其发展下去,不仅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发展下去是一个问题,而且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造成这样的原因包括: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差别、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市场供需能力差异、人口数量的差异、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等都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主要原因是,除了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平衡的因素外,还包括发展中国家消费市场被发达国家侵占,自然资源被发达国家掠夺、经济上受到发达国家侵占、政治上受到发达国家的干预等,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和政治上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发展中国家内政不稳定、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如何见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如何见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能够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且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和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壹定意义上讲,这些于理论和政策上均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壹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壹是有助于正确处理和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于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于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和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于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壹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

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见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见法异彩纷呈,各种见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能够分为“乐观”、“悲观”俩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于,但且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且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于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和大的技术革命或者壹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仍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当下世界经济处于壹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可是这种于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壹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壹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壹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可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于表象上能够继续维持,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

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异彩纷呈,各种看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总体爆发的那一天。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更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又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更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囝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目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 关键词: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经济 一、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第四,经济一体化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越来越“边缘化”,难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在经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成为全球必须解决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以美国财政、外贸“双赤字”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确实存在。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美国财政盈余达 1250亿美元,而到 2005年已转为财政赤字 4270亿美元。美国经常项下的赤字,2004年已经达到 6681亿美元,2005年高达 8049亿美元。这种状况,令人怀疑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ray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转(完整中字视频)

Ray 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 转(完整中字视频) 这是Ray Dalio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个30分钟的视频「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已 经播放了超过3百多万次,比尔盖茨对这个视频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如果你想对世界宏观经济的运转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如 房价上涨、银行的个人贷款增加、央行的降息等等,就请继续往下看。 经济就像简单机器在运行 经济这台机器的零部件是「交易」,交易是所有经济周期和 动力的来源。换句话说,经济就是无数交易的总和。 交易每天都在发生,所谓交易,就是用货币或信用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这里需要知道两个公式: 货币信用=支出总额 货币可以用于支出,这很好理解,那什么是用信用来支出呢?

比如你在一家熟悉的饭店吃饭,吃完饭赊账给老板;又比如你付了首付款,同时又通过银行贷款买了个房,首付款就是货币支出、贷款就是信用支出。支出总额/产品总量=产品价格 如果把国家比作超市,支出总额就是所有顾客可以通过货币或信用进行消费的钱的总量,当产品总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支出总额增长的速度,货少钱多,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则产品价格下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参与者 经济发展有三股动力: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发展」而不是「增长」,这里不仅包含经济增长的情况也包含经济衰退的情况。 市场(全部交易)是由买方和卖方共同构成的,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 因为政府有控制收入的中央政府和控制支出的中央银行,中央政府的武器是调节税收,中央银行的武器是调节利率和发行货币。经济的重要组成——信贷 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贷。信贷就是贷款人相信借款人的承诺,并和借款人发生的货币借贷行为,不是指的信用贷款。 有信贷就会产生债务,贷款人通过债务来挣钱或资产,借款

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2009-2020)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 目录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 (1)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2) (一)优势条件。 (2) (二)机遇和挑战。 (3)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战略定位。 (4) (三)发展目标。 (5)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6) (一)优化总体布局。 (6)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8)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9)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9)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2)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3)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3)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4)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5)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7)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18)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19)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0)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0)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1)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2)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2)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4)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7)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8)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28)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29)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9)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1)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3)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3)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4)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6)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6)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7)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看懂,世界格局,第一,本书,读后感,10篇,看懂世界格局的第,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是一本由王伟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29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XX-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一):没有第一本好 内容少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第一本重复的观念。思路也一直没变,还是利益分析法至上,但牵强附会的地方也多了。 关于中国的部分,左的更厉害,感觉就像给政府唱赞歌了,从头唱到尾。 海洋法那一段还有点意思。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二):不客观 个人觉得这本书不够客观,只讲好的不讲坏的,敏感的话题一律不敢谈,大有特意取悦政府的感觉。有点像大陆的历史教科书那样,“和谐”地出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估计就认为抗日战争只有共产党在“出力”,国民党是“打酱油”的,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远征军。此书的可读性不大,很多问题没有谈及太深,看了跟没看差不多……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三):观点不明确,内容有差池 看了作者的"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1"感觉对世界各国近期某些历史事件的评析还是有些见解的,1中就不乏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誉之词,抛开政治立场,书中潜移默化的对读者的政治倾向进行的影响。2中,新奇的观点寥寥无几,只是索然乏味的对现行制度进行赞扬,让人忽觉十分无趣。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四):世界格局2延续世界格局1的精彩,却给读者不一样的惊喜! 了解当前国际环境、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国内政策法规的必读书!本书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述严谨,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流畅,摈弃枯燥的学术语言,用生动的案例把专业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是一本老百姓看得懂的时政书;本书披露了大量外界不知道的真实案例与经济数据,在内容的独家性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对20XX 年以后国家行政、金融政策、民生领域的预测尤为令人关注。

基于二维时空地图的中国高铁经济区格局模拟_陆军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8卷第2期 2013年2月V ol.68,No.2Feb.,2013 基于二维时空地图的中国高铁经济区格局模拟 陆军1,宋吉涛1,梁宇生2,徐杰1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5个点作为高铁经济区的基准点,以国家铁路和高 速公路规划为基础数据库,根据二维扭曲时空地图的制作原理,运用GIS 软件和Visual Studio 2008程序编辑平台,制定基于高铁的“中国多中心地图”,模拟各高铁经济区内城市通达基准 点的时间。分析发现:①高铁建成后,全国5大高铁经济区节省的时间约占原通达时间的 34%,不同节点节省时间的差异较大。其中2h 经济圈范围内,高铁沿线城市的通达时间节约 比例高达50%;2h 经济圈以外该比例则集中在30%~40%之间;距离基准点越远,高铁对时间 成本节约的价值相对越低。②高铁建成后,全国总体上空间极化现象显著,板块化特征显 现,而线性特征明显弱化。如,京津冀和济南都市圈形成一体化区域,以沈阳都市圈为中心 形成东北城镇密集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容纳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部分地区的长江中 游城镇密集区,长三角城市群扩展到了海西经济区,泛珠三角城市群涵盖了北部湾经济区。北京—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和重庆—贵阳—南宁成为中国3大重要的线性城镇走廊。③ 各高铁经济区空间组织模式的分异特征显著。上海和广州高铁经济区可归纳为向心式模式,武汉和北京高铁经济区为圈层式结构,而重庆高铁经济区则属于典型的空心式模式。 关键词:高铁经济区;二维时空地图;区域经济格局;城镇分布模式;中国 1引言 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组织的基本单元。在此背景下,高铁对加速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群内部节点的城市性质与功能调整,强化城市群之间相关节点的功能联系,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大的支撑价值[1]。相关研究认为,高铁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研究需要两个立足点:①高铁作为时间距离和时间成本的一种压缩工具[2],使“时间距离”成为决定和影响高铁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从方法上将“空间距离”转化为“时间距离”,并以此制定“时空地图”至关重要。②与普通铁路和航空相比,高铁的竞争半径集中在500~1000km 范围内。鉴于中国版图较大,以中国或高铁覆盖区为研究对象,在方法上要求以“多中心地图”为研究的出发点,并通过“时空地图”与“空间地图”的“差异性”,对比挖掘中国及各高铁经济区“时空地图”的空间特征。鉴于首次提出高铁经济区的概念,在此将其定义为:以500~1000km 为半径,以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或某一个(或几个)城市群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高速铁路实现各类交通工具的高效整合,以显著提高各中心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加速不同类型的高端生产要素在各城市之间的流通,并以此深化和调整城市个体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区域协同高效发展的高铁覆盖区。 上述分析思路及涉及的操作方法,国内外已有少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总结起来至少有两种方法体系:①等值线地图(Isoline Map)的方法论体系。该方法经William 收稿日期:2012-08-21;修订日期:2012-12-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79)[Foundation:Key Project of Na- tional Social Science of China,No.11AZD09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901079] 作者简介:陆军(197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lujun@https://www.doczj.com/doc/966417583.html, 147-158页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近年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

七大区域发展规划数字地图

七大区域发展规划数字地图 关中-天水经济区 区域概况: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凤武、柞水)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GDP 占西北地区的28.6%,规划期为2009~2020年。 空间布局:构建“一核(经济区核心西安)、一轴(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为节点,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带)、三辐射(核心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区域概况: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规划期为2006-2020年。 空间布局: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 区域概况: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市所辖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土地面积为3.63万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24.5%。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 空间布局:从“五点一线”变为“一核、一轴、两翼”,强化大连-营口-盘锦主轴,壮大渤海翼(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和黄海翼(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岛屿),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

江苏沿海地区 区域概况: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市区以及赣榆、东海等14个县(市)。沿海开发影响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2005年,本区人口1712.74万,面积2.84万平方公里。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 空间布局:形成“三极(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一带(托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河等主要通道)、多节点(可建深水海港的区域)”的空间开发格局。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视角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视角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前言 自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着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经济在这一曲折的道路中摸索和发展。在这一曲折道路中中国经济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经济在这一时期曲折前进。 二、鸦片战争至中日战争的经济趋势 世界经济初步形成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相继的西方列强也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打开新的世界市场和寻找廉价原材料场地,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之年1840年起后的几次战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利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存在极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延续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年,对中国输入大量的商品和资本。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从此以后直到19世纪末,在此时期中,中国的经济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已由封建社会经济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世界经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步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土地制度及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仍然存在,并且占着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且有了某些发展,但是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随之产生。 (3)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在中国拥有很大的经济力量,并且开始操纵中国对外贸易、金融和航运等部门。中国经济依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侵略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一)1840~1864年。

西汉地图及演变

汉朝地图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汉朝初期地图

西汉疆域图

汉朝13州 商朝的领土范围 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极盛,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汉朝又灭亡了闽越国。前111年,汉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地区,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

设置了东北四郡。大汉帝国的国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设郡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的衰落和皇室的动荡,疆域萎缩。东北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王莽代汉【大新帝国】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大汉帝国的衰落而逐渐脱离管制。东汉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精选10篇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精选10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精选,10篇,,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由张静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XX-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一):看得出,这是一本糊弄的书 因为是xx电商搞活动时,不小心点的赠品。又因为顺手垫在电脑下面当散热架,把这本书瞄完了。全书以比较简洁的语言,摘抄了被说烂的世界经济史中的一部分。还顺便煽动了一下无产阶级对有产阶级的某些情绪,伟大的民族主义等。是一本不太值得看的扫盲书。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二):20XX年12月_《看懂

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 本想偷懒找一本轻松看懂、看透世界经济深度逻辑和规律的书,结果自己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作者更多了阐述了如今世界上经济和政治的现状和格局,少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历史的成因。如果以前从未对这些关注过,这本书倒是可以作为启蒙读物,轻松简单。但是日常就关注经济新闻的话,那此书就没有太多的意义。想要更深的了解国际经济的规律和未来发展,还是老老实实去读专业的书吧。 不知道是作者疏忽或者校对的原因,里面部门内容犯了低级的常识错误。另外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不同,对作者的部门观点个人认为偏颇。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三):看完后让我唏嘘中国的经济 这本书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来讲述目前世界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解释目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房价、物价等具体问题。并不是说世界经济与个人的财富有关,而是它影响着一国居民总体的生活水平问题。读完本书,不禁唏嘘,感概中国因为许多助外政策的问题,而引起自己国家人民的贫富问题。目前许多国民每月要付高额房贷,剩下的钱又得满足基本的生活,因此,没有更多的余钱来完成其他消费,无法产生更多的内需,因此中国就大量出口剩余产品,低价格占据国外市场,便宜了外国人,他们的生活富足了,外国又用高价技术或是生产的奢侈品来卖给中国,赚的还是中国的钱。要想了解世界经济的可以从本书看起,通俗易懂。欧美大国是怎样发展经济,经济危机是

看懂世界格局第一本书

第一眼看到这书名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什么好感。主要原因是感觉题目太大,“看懂世界格局”那得是鸿篇巨制,单单一本书就能将整个世界格局讲清楚了?我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因为之前遇到过太多的“第一”,结果都大失所望,与预期落差太大,名不副实。 直到有一次无聊翻阅,非常生动、形象,便于理解。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就感觉有点相见恨晚。从此一有时间我就将书拿出来看,终于花了一周时间将它看完。 世间万事,知其所来,方能知其所往。 读完之后,合上书,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整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于利益二字,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朗朗皆为利往。本书作者用超脱常规的经济学、军事、国际关系思维客观深刻地解构了当前国际格局背后的利益格局以及大集团之间的微妙博弈。 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第一节即提出资本兔子定律,并将此定律贯穿解释了世界局势发展之始终。简而概之,资本就好象一只不知饱足的兔子,吃光了窝边草就吃远处的草,并且膨胀能力及繁殖能力都超强,永远没有饱足。这只资本兔子的意志深刻左右了国家的意志,从而决定和改变着世界局势。 第二章中,美国的出现乃至崛起就是这只兔子吃出来的产物。这只资本兔子仿佛得了脑炎,大脑就只想一件事———吃。因此在这只疯狂的兔子意志左右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张,国内一旦不能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争抢殖民地来满足那张吃不够的嘴。待到殖民地的草也被吃光了,对外扩张解决不了发展的矛盾时,再生产无以为继时,这种膨胀的激情就通过两种方式来自我消耗———世界大战或者经济危机。 航海贸易条例————美国的某些商品只能销往英国只有一样东西不在这个范围里,就是咸鱼 《糖税法》《印花税发》 美西战争体制创新建立亲美政权 或者也有第三条路,列宁通过十月革命亲身实践了这第三条路———掐死这只兔子。这个企图引起了兔子们的恐慌,随即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进入非左即右的路线时代。1990年苏联解体及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奏响了红色悲歌,这只兔子再次疯狂激进,并且将整个世界都视为他的草场。 世界大战的氛围与条件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隔山打牛似的冷战,包括信息战、金战、外交战、综合国力比拼等。可无论战争的形式如何,其本质也是为了满足这只兔子的扩张需要,利益使然。看来兔子不死,如同本书“尾声”中所示,我们只能悲叹“寒秋将至”。 “古药照今人”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从中学习,以总结经验。作者看似随意实则下足功夫的文字,将停留在文字上的历史讲得流畅自然,语言通俗易懂。特别是本书几乎细数了近代的所有世界战争、局部战争甚至国家内部冲突,并将每次战争各方的利益关系和结果拿出来晒,将那些我们平日不太会看到的、并不熟知的各国外交摩擦与博弈,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历史变得立体,让历史开口说话,让我们以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更加冷静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养成客观看待问题的习惯。 我们要畅想美好未来,就要以史为鉴,学着让历史的教训和经验唱响那孕育着的美好的未来,让历史的光芒照进未来,我们势必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各个时代简介及其地图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

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

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运行以及国家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运行以及国家间的关系 全球经济是由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革命推动的。特别是由这些新技术所创造出的商业发展所推动。所以宽泛地说,所有参与全球经济的国家近期的未来,都是光明的。我等待了很长的时间,才等到了美国经济的降温。导致这一降温开始的,是住房建设活动的增长终于停止了,并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商业投资也有所减弱。即使你不是个凯恩斯主义者,不使用IS-LM曲线,也能够知道,各种投资活动是推动经济活动水平和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动力。让我对此作一些解释。 当一国的企业家预计未来经济活动水平会更高时,预计未来能从既定的经济资产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时,他们马上就会希望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经济资源,更多的雇员,更多的顾客,更多的商业场所空间,更多的工厂,等等。资产生产率的增长需要时间,相应的,家庭的金融财富的价值也需要时间才能增加,就好像股票的价值在生产率提高之前,不会立刻增长。因此,家庭金融财富的增加和企业的商业存货的增加不会同步。结果,应企业家对更多经济资产的需要,对劳动力的需求首先增加,但工资却不会马上提高,工资的增加只有在家庭变得更富裕之后才会发生。换句话说,当人们充满对未来生产率提高的预期时,企业对劳动的需求的增加,不会马上因为工资水平的上涨而停下来。因为家庭不会因为未来可能的资产价值的提高,而马上感觉到富裕。需求增加,又没有抵消它的力量(即工资的上涨),就业率就会提高。于是高涨出现了。此后,如果生产率的提高如期实现,家庭的财富增加了,工资就会最终实现和生产率同等幅度的上涨。高涨时的就业率此后将会下降,回复到正常状态。我认为这就是高涨的典型结构。 这种类型的高涨,最容易出现在企业家精神旺盛、金融部门乐于向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的有活力的经济体中。但并不是只有这种有活力的经济体才能实现快速增长,事实上,快速增长不仅能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里产生,还有可能出现在存在追赶机会的经济体中。因追赶而实现的增长,和因制度和文化态度鼓励企业家精神而实现的增长,两者存在很大差异。欧洲在1955~1975年间,是迅速增长的典范。但这100%是一种追赶,它的动力不是来自于欧洲企业家有了新思想,也不是由于出现了新的企业家。类似的,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展现出了使人印象深刻的高增长。但我认为,这主要是一种“追赶”型的增长,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工艺,都是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起来的。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将来不会拥有更多的活力,一个包含制度变化的过程,会赋予中国越来越多的活力。因此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增长归增长,但增长不意

汉朝地图——中国古代汉朝地图

汉朝地图——中国古代汉朝地图 汉朝地图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商朝的领土范围 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极盛,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汉朝又灭亡了闽越国。前111年,汉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地区,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大汉帝国的国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设郡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的衰落和皇室的动荡,疆域萎缩。东北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王莽代汉【大新帝国】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大汉帝国的衰落而逐渐脱离管制。东汉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汉朝初期地图 西汉疆域图 汉朝13州 汉朝13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